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施官镇桥西村调研报告

张叶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党和国家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农村确确实实需要新生力量的补给,需要新生力量去搞活农村的经济,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大学生村官面前的重大课题,必须深入思考与实践,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我担任桥西村主任助理期间,通过走访干部群众、实地查看和查找资料等方式,对桥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初步了解,获取了很多材料,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调研报告。

一、桥西村基本情况

1、 村情概况

桥西村位于施官镇西南方,与坝西村、杜岱村、施官村同乡,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水美、空气好,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共有30个村民组,972户,总人口3984人,其中党员102人。据统计我村有水稻田300亩,农地600亩,林地5000万亩,茶园3000亩;果园530亩,主要农产品有桃子、栗子、西瓜、胡萝卜、南美梨、葡萄、辣椒、白萝卜、玉米等。村内资源有黑钨矿、沙土、石墨。近年来该村立足长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集体经济建设,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以党员带动群众,以先进带动落后,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不足。

2、桥西村班子情况

桥西村共有6名村干部,其中包括支部书记、村主任、妇联主任、计生专干、文书、组织委员。桥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村里的全面工作。现任的桥西村村干部都是40刚出头,与其他村比桥西村的领导班子算是年轻的。村干部的工作主要分三块:1、围绕镇党委布置的中心工作,比如说社会抚养费征收、新农保、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危房改造政策的落实。2、处理村内的矛盾纠纷,不把问题上交,把矛盾化解在基层。3、招商引资,改变桥西村的产业结构。桥西村共有12个生产队,每两个生产队划分为一个片,其余的六名村干部每个人负责一个片,每个片上的事由片长处理,并定期向书记、村主任汇报。

3、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日益重视,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同时,村里引进的工业项目亨大饲料有限公司,占地50亩,施官轮窑厂,占地30亩,不仅拉动本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解决了本村100余人的就业问题。

桥西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主要收入来源以粮食种植、养殖为主,而种植主要以稻麦为主,经济作物比较少。外出务工收入是其中重要的副业收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桥西村已经成为村容整洁、民风淳朴,农民生活水平、思想意识不断提高的新农村。

二、桥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知识水平较低,与外界接触有限,大多数村民还只是过着农忙干活,农闲务工的生活,“重男轻女”、“好逸恶劳”等典型错误思想在少数人身上依然存

在,“重农轻商”思想在广大村民中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其增收困难。由于小农意识较强,广大村民的收入还只是依靠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并且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时代在变化,土地的分散经营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影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对农业的科技改造。这也造成了农村经济类型单一,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收入较低,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农民市场运作能力较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承担风险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小,同时农村就业渠道有限,直接导致了农民增收过慢。

2、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村企关系复杂,导致企业目前对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由于受资金投入不足瓶颈制约,直接导致村建设工作进度缓慢或停顿,村民社区大舞台、民心工程之一的农田水利改造建设和土地治理目前都由于资金严重缺乏而无法开展。

3、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目前,桥西村农民致贫的因素依然存在,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受到了冲击。这些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一是看病难。全村有一个村级的卫生所,村民有个头疼伤风去村里的卫生室,卫生室的诊疗设备相对简单落后,再严重点就得进城看病,不仅麻烦而且还会给村民增加负担。二是看病贵。全村98%以上的村民加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民的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但一些在本县难于治疗,花费巨大的大病报销比例较低,报销范围较窄,报销的程序繁琐,巨大的治疗支出仍然是这部分群众的沉重负担。

三、探索本村经济发展新途径

1、加大投入,争取资金支持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虽然各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每年均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还是不够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多渠道的筹集资金,以方便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要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一是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从而带动农村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三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村主导产业培育、示范项目和整治项目的补救。

2、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村级卫生所要建设成标准化、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简单的医疗设备的卫生

所,做到小病不出村,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应扩大对农民在看大病方面的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减少报销环节,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教育上要做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不仅在硬件上要过关,而且要通过提高待遇来引进和留住优秀教师,让适龄儿童既能就近上学,又能上好学。

3、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拓宽信息渠道,壮大村级经济。首先,要加强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面对时时处处产生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管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其次,要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并努力将其落到实处,善于和农村的致富能人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把获取致富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再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指导农村工作的作用,扩大信息的来源。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四、调研心得

通过此次调研,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官,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理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以维护本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居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桥西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

2012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20xx年8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以来,我通过询问干部、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排市村的基本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调研,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 排市村基本情况

1、 基本情况

排市村位于排市镇镇中心,东接硖石村,西连上王村,北临富河,距106国道1.5公里,朱黄公路从中穿梭而过,是排市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23户,总人口1268人,男女综合劳动力686人,其中党员29人。现有耕地面积643亩(其中水田462亩,旱地181亩),山场面积4215亩(其中荒山135亩),水面75亩。

2、 基层组织建设

排市村共有党员29人,村两委成员4人,在村支部书记钟德祥、村主任钟建国两位同志的带领下,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3、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镇政府、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排市村两

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排市村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xx年12月份排市村雅雀湖项目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总面积为875亩,受益人口达1600余人,改善了村民劳作只能望天收的现状。今年,排市村是排市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已完成了排市村新街的路面整治工作,扣掉了“脏、乱、差”的帽子,拆迁了商户们违规搭建的门口大棚。排市村村委会前面的路段也在进行整修、加宽,下水道建设工程已完成。

二、 排市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 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来源和构成看,小农思想依然严重,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的差距。从对我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的阻力。

(1)农业结构欠合理。本村经济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和山茶为主,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结构单一,这种种植模式是制约我村发展规模农业经济的一大因素。

(2)集体经济单一化。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仅仅为山场、鱼塘承包费,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为搁浅。

2、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1)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体系。在积极发展规模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特色农作物和引进配套深 产业体系,打破单一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特色农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工作中,要更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同时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

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一名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大学生村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排市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还要加入基层党建、社会管理等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