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我是一名对这门学科不多感兴趣的大一学生,想完全参透《江村经济》里面的东西,是难而又难的。可是,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所以我会尽我的理解去读懂它的。

《江村经济》描述了江苏吴县开弦弓村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关系,说明这个正是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并建议实行土地改革的、增加农民收入、恢复农村企业等等。费孝通还静态描述了家庭、婚姻、继承、组织、风俗、生产等等方面,动态描述了社会的变迁。

尽管这是一个小范围的深入调查,但是这反映的却是中国农村普遍的生活状况和一系列由社会变迁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之所以调查这个区域的理由是:(1)开弦弓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2)开弦弓一带,由于自然资源极佳,农业发展到很高水平;(3)这个地区广泛使用水上交通,有着网状分布的水路,因而城乡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这与华北的情况截然不同。

蚕丝业是该村的重要中心之一,所以蚕丝业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过养蚕的考验,如果她养得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她婆婆的好感。这就认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中的地位。蚕丝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能力水平。也就是这种对蚕丝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属于家庭手工业的蚕丝业渐渐地往工业生产转变。

本村的分工非常的明显。干农活的主要是男成年人,孩子只是偶尔到田里去,女人完全不参加农业劳动,他们忙于蚕丝,很明显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从上个学期看的《社会分工论》,

两性分工成就了男女婚姻的团结,促进了感情的进化;更广泛的劳动分工也可以成就社会团结,促进了新类型的社会伦理的产生。这样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为“有机”的。这种关系既为个人留下了自由的余地,也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因此伦理道德维持着村的团结。

这村与外面的交往挺密切的,村内团结,村里的人对长辈、自然和神明的敬畏,维系了很多美德的情感因素,例如尊重赡养老人。又对土地和谷物的敬畏,使得人们不轻易破土动工建造私宅,不浪费粮食。但是农村对外来的事物还是敏感而谨慎的,所以,外来人都很难在村里获得土地,他们的谋生的唯一手段是从事某种新手艺或经商,所有住在村里的外来人都是商人和手艺人,从事这些特殊职业使他们不会很快被同化。只要外来户保留着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差别,而且本村人注意到这些差别,那么在这个社区内,外来人总是过着多少有所见外的生活。最能体现着这一点的是“口音越是听不懂的和尚,念的经越有用。”正如老师所说的,外来人究竟需要在本村住多久才能算作本村人,外来人的孩子,虽生于本村,仍像其父母一样,被视作外来人。

第四章中新的继承法最后一段说“但就这个村子而论,虽然新法律已经颁布7年,我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面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这种法律法制根本就不需要,因为在这种传统社会中,都是用伦理道德来处理事情,互相交流都是面对面的,对彼此的情况也熟悉不过(就连你家有几只鸡都知道),村里的人思想都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着,如果他们违背了伦理道德,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这时社会给的压力远比法律起到的制约作用大得多,更何况当时的法律并不受人们的重视。

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村,当时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所以在村民的观点来看,最迫切的经济问题就是蚕丝的改革,但是条件的局限性,改革中有遇到技

术和资金的困难。蚕丝业的技术改革引发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原则的改革,进而影响社会结构的其他部分改变,如女性的地位开始提高了,亲属关系也产生了实质的变化。

书本的第三章中的人口控制,还有很多次地提及到每个家庭都不敢要过多的孩子,除非一些有着较大产业的家庭就不受限制地有更多的子女,视之为富裕的象征。村中的人认识到人口控制是为了预防贫穷,如果生得多,就怕养不起,就算养大了也还是问题,因为财产的再分配问题,也即是人均占地量又将减少。所以杀害女婴就为经常(女孩的价值是比较低的,因为她不能承继“香火”,同时,她一旦长成,就要离开父母)。人口增长虽然在当地来说是受到控制,但是人口还是得增长的,人均占地量也是快速的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据我的了解,我爷爷奶奶也是在这个年代的,他们认为越生得多越好,因为他们是按人头来分粮票什么的,所以这个年代的最多的差不多有10个孩子,不过真的有养不起而死了的现象。所以我认为,当涉及到个人与集体利益的时候,人们都是有私心的。可是,这村里产生了互助会。这种互助会的目的是为了办婚事筹集资金,为偿还办丧事所欠的债务。但是这种互助会的核心总是亲属关系群体,也体现了社会团结的。

当然,《江村经济》中的内容比我所写出来的要丰富得多,特别是分析经济方面的。读完之后,发现我对前半部分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例如这条村的风俗习惯,亲属关系,生活之类的,对后半部分的经济看得有点懵懂,所以对前部分的比较有感触,花的笔墨多。但是费孝通先生也是处处联系到经济方面的,说明了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所以我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本巨著,最重要的是培养这方面的兴趣。

 

第二篇:读不懂农民,读不懂农村,就读不懂中国——《江村经济》读后感

读不懂农民,读不懂农村,就读不懂中国

——《江村经济》读后感

猪珠儿

记得美国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在她的《文化模式》中曾经说过:“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模式。”读完《江村经济》,我读到的是一种变迁,但在这种变迁里,有一种内在延续的一致性,我想它是属于中国农民,属于中国农村的。而读不懂中国农民,读不懂中国农村,就读不懂中国。

诚如马林诺夫斯基在“序言”里面总结的一样,贯穿本文的两个主题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又如作者在前言里面交代的一样,《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全文共分为十六章,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可概括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包括1-7章,它在交代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大致框架后,从地理状况、经济背景等方面介绍了调查区域的情况及选择开弦弓村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再分章介绍了研究需要用得到的相关概念,如家、财产和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户与村等,并简要介绍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基本生活,我认为这一部分是为后面分析做铺垫的。第二大部分包括8-15章,它介绍了在以开弦弓为代表的这块农村土地上,农业这门主业和蚕丝业、养羊贩卖副业的情况,并介绍了因此产生的土地占有情况及贸易、资金问题。最后一部分则是最后一章——中国的土地问题,我把它单独划分为一部分在于我认为这一章回归到了全文的落脚点:中国的土地问题。

“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

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在这个村里,当前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中国的土地问题而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国民党政府在纸上写下了种种诺言和政策,但事实上,它把绝大部分收入都耗费于反共运动。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让我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这些我认为就是全文调研后对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的一个总结。

读罢此书,关于社会研究方法,关于研究技巧和作者研究的态度,关于文中提及的农民和农村种种,从日常生活、习俗文化到农业耕作及最后受工业革命影响所造成的农村蚕丝业萧条,从诸多角度来看都有很多触动,也有很多收获。

第一,《江村经济》于微型研究中“解剖麻雀”,案例研究各种技巧凸显。费孝通选择的开弦弓村虽然调查区域小,但是里面涉及农村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家庭个体、农村文化习俗、婚姻继承赡养、农业和蚕丝业副业等要素,在案例研究过程中一手信息的材料收集相当充分,也为报告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作者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充分利用其姐在开弦弓村帮当地农民办丝厂熟悉当地情况并且有一定威望的有利条件开展调查,对于开弦弓村的地理位置和各个家庭情况及经济背景相当熟悉,获得了很多难得的一手资料。

(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善于抓住读者想了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分析开弦弓村蚕丝业销量下降及其对农民生活影响时,联系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大环境及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这一背景,从而让读者更加明白为何产生农村生丝价格下跌,家庭蚕丝业衰退的后果,具体表现为家庭收入不足食物短缺,文娱性活动暂停婚期推迟,借高利贷。鉴于当时外国很想了解中国农村的情况,作者对土地规划利用情况以及每个家庭教育、婚姻及婆媳关系等生活细节都做了详尽的描述,勾起了读者的兴趣,也向国内外读者呈现了一副中国农村当时的真实画卷。

(三)引用图表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文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关系图、地理图、原因分析图进行解说,让所要说明的问题更加通俗易懂,也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足见作者前期调研所下的功夫。

第二,作者能沉得下心做研究,长期关注同一个研究对象,对江村进行重访和三访,每次都都有新的发现来弥补之前的研究,这种不为名利的追踪研究精神值得我学习,是对学术的负责,也是对农村和农民的负责,找出他们面临的真正问题,阅读他们,也是在阅读中国……

第三,《江村经济》中涉及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现在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研究的宝贵素材。文中谈到的家庭结构问题,让我联想到现在的空巢老人现象,可以进行对比研究;文中描述的婚姻制度、流程及婆媳关系等,对于现代两性及家庭研究都有借鉴意义;农村的教育问题、农业问题,现在都还是值得研究的重点;开弦弓村的地理环境可以从地理学、环境学角度进行引用研究;财产继承可以从法学层面深挖,保甲制度反映出历史的痕迹,村里面的运作可以从行政和公共管理角度进行研究……《江村经济》所做的调研资料汇集,就像一个百宝箱,让我们在研究当前农村问题的时候,有资料可以参考对比,也让我们在研究中看到农村的变迁。

纵观《江村经济》,我看到了农村的变迁,感受到了土地是他们的根本,是他们的生命线。但是在社会变迁和发展中,他们也迫切需要国家政策上的倾斜,需要在那块土地上发展适合增加他们收入的副业,让他们切实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让他们那裹挟着大豆玉米五谷杂粮的腰杆,在那片最淳朴的土地上,能真正直得起来,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也生在农村,对那片土地我也爱得深沉,或许正是这种情怀,让我在读《江村经济》的时候,有很多共鸣,在文字里唤出了儿时的很多回忆,也通过文字的解释,让我明白了记忆中那些现象背后深层

的原因。期待自己以后也能像费老一样,踏踏实实多做些研究,对农村那片情牵的土地多些关注,阅读农民,阅读农村,来阅读我深爱的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