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荷虫草种植家庭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京云荷虫草种植家庭农场

第一章 项目背景

一、位置与范围

南京云荷虫草种植家庭农场以南京云荷虫草专业合作社为中心,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荷花社区(原荷花窑厂),地处苏皖交界,北靠古城南京30公里,南邻安徽钢城马鞍山15公里。

拟建项目占地面积约为45亩,周边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水质良好,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犹如天然氧吧,同时项目毗邻江宁五朵金花之一的“朱门农家”和新五朵金花之一的“黄龙岘”两个重要的农家乐景点。

二、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南京云荷虫草种植家庭农场

2、项目主管单位:私人投资

3、项目负责人:

4、建设范围:见GPS测量范围图

5、建设性质

根据南京云荷虫草种植家庭农场目前的自然条件、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的特点,确定南京云荷虫草种植家庭农场是以冬虫夏草为主打,集垂钓休闲、娱乐餐饮、农业观光、果蔬采摘、生态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型旅游休闲中心。

6、建设目的

(1)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水域自然生态环境;

(2)合理开发、科学利用项目区内的虫草资源,增建以虫草为主的参与性旅游项目,丰富旅游活动,满足游客对垂钓休闲、农业观光、度假娱乐、健康美

- 2 -

食、生态住宿的渴求。

(3)谋求南京云荷虫草专业合作社新发展,实现经营多元化及可持续发展。将南京云荷虫草专业合作社建设成为生态旅游景区,并以全新的经营理念提升项目建设的品位,树立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参与体验的新型旅游区形象。

(4)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加速进入小康,为社会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7.主要建设内容

(1)主要旅游项目建设:包括接待服务区、垂钓区、食宿接待区、农业观光区、休闲娱乐区等5个功能区;

(2)基础设施工程:包括连接省道S337道路的建设、农场内部旅游道路建设、给排水、供电、路灯、广播电视等;

(3)服务接待设施:包括游客中心管理房、垂钓管理房(渔具租赁处)、食宿酒店、水边休闲木屋、茶庄、野营地、停车场、景观小品(大门、观景亭、水车等)、解说标志等;

(4)安全卫生工程包括:消防设备、警示牌、垃圾箱、垃圾站、公共厕所、垃圾运输车等;

8.建设期限

主要建设期为3年,分三期实施。第一期为20xx年~20xx年,建设基本完成,并开始对外营业;第二期为20xx年~20xx年,家庭农场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第三期为20xx年~20xx年,打出品牌,在市场上有一定的旅游形象。

9.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分三期投入;

资金来源:自筹。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旅游业是本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趋

- 3 -

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样,南京市江宁区的旅游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尤其是最近几年农家乐旅游出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江宁五朵金花之一的“朱门农家”和新五朵金花之一的“黄龙岘”就是典型代表,随着旅游大道的修通,来此旅游的人数不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在2012-20xx年期间我街道旅游接待人数 人次,创旅游收 元人民币,全区年累计接待旅游者 人次,创旅游收 元人民币(来源: )。

目前,纵览全区的如火如荼的农家乐市场都有自己的特色主打,如“黄龙岘”以茶文化为主打,“石塘竹海”以竹为特色,南京云荷虫草种植家庭农场将以虫草为核心项目,集垂钓休闲、农业观光、度假娱乐、健康美食、生态住宿为一体,这在江宁区乃至全南京市农家乐市场来说都是具有鲜明特色的。配合高效的营销手段,将来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南京云荷虫草种植家庭农场将以全新的开发视角和开发理念,必将为江宁区江宁街道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新的亮点,极大刺激和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将为荷花社区周边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一条新路,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 4 -

第二章 总体布局与建设方案

一、功能分区及布局

(一)功能分区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项目作如下的区划和布局。

1、入口区

位于整个项目的入口处,家庭农场的主干道和省道S337的交接处,占地面积500㎡,以接待服务设施为主。主要有:

(1)标志性大门

位于入口主干道上,作为整个的象征,体现整个家庭农场的风格。

(2)传达室

位于主干道南侧,主要负责接待游客,安排车辆停放。

2、垂钓区

(1)七个鱼池

分布在整个农场的西南位置,七个鱼池放有不同的鱼种,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

3、接待服务区

(1)管理中心

新建管理中心,负责园区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时也为游客提供预订、咨询等服务。

(2)农场特色饭馆

在接待服务区的中心位置建一处农场特色饭馆,建筑占地面积2000㎡,主要提供农场自己养殖的家禽、家畜以及种植的有机蔬菜,还可以帮助游客加工钓的鱼,以符合农家特色的装修,主要面对城市来农村旅游的人群,让其休闲娱乐,体验农家悠闲生活。

(3)休闲木屋

- 5 -

在绿化树木之中,根据地形布置别致的小木屋,让游客在游玩之余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面积宜小,外观尽量接近自然,富有野趣而不失浪漫情怀。设计4幢木屋,总占地面积为1000㎡,床位控制在16张左右。

(4)烧烤场

野外烧烤不仅可以学会野外炊事技巧,品尝原汁原味的美食,也是现代都市人战胜繁忙、困倦和内心疲惫的最好办法,简易可行,充满野趣,让游客在“烟与火”的锻炼中尝到生活和自然的真谛。这样一来也带动了农场养殖、种植的发展。因此,利用接待中心旁边的空地建一个烧烤场,也可作为篝火晚会、野营地之地。占地面积为800㎡,烧烤点控制在10个左右。

(5)渔具馆

设在接待中心一楼,面积200平方米左右,负责出售、租赁渔具。

(6)公共厕所

在七个鱼池和接待中心停车场中间建一公共厕所,面积100平方左右,方便游客。

4、农业观光区

(1)虫草加工厂房

让游客了解生产过程,供游客参观,已建成。

(2)阳光盆景房

种植特色盆景、花卉,面积1000平米左右。

(3)采摘区

种植草莓、蓝莓、西红柿、南瓜等有机水果和蔬菜供游客采摘,面积1000平米左右。

(4)果园

种植枇杷、山楂、樱桃、桃、柿子等适宜当地生长的水果。

二、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设施建设

- 6 -

连接公路的主干道、游道建设、停车场建设

2、给排水工程

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

(1)生活污水排水规划

(2)污水量计算

(3)雨水排放规划

3、供电规划

4、电力电讯规划

5、绿化及环境保护规划

树种选择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

- 7 -

第三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规模,经初步估算项目的总投资为3000万人民币,其中,项目一期建设主要建设鱼池、饭馆、接待中心、停车场、以及道路、绿化为主,让当年便可产生经济效益,预计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二期项目以如休闲娱乐、特色农业为主,预计投资500万元人民币;三期为配套设施建设投资,预计投资500万元人民币,具体如下:

云荷虫草种植家庭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直接旅游收益包括垂钓收入,渔具销售、租赁收入,餐饮住

- 8 -

宿收入,有机水果、蔬菜采摘销售收入,烧烤收入等

社会效益分析:给城市居民又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给城市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农业知识普及、中青年的休闲度假、老年人的疗养光光都提供了方便。

第六章 项目论证结果

以上分析研究表明:以有力的政策、资金、人力和技术为依托,以针对性很强的市场战略、开拓策略和营销方案为支撑,以持续发展为经营对策,以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准备,南京云荷虫草家庭农场的建设将取得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其投资效益是比较明显的,投资回收期是比较短的。投资收益分析表明:建设虫草家庭农场在总体上是可行的。

- 9 -

 

第二篇:项目可行性报告

河南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实施方案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物联网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

一、  本项目针对的相关民生问题及科技需求

1.背景和民生问题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突出强调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当前农村劳动力极度匮乏、农业生产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成本持续增高,已经不能满足我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需求,同时我国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薄弱,农民信息获取能力差、信息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速度及农业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突出强调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我国目前进城务工人员超过2.4亿,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去的严峻问题,还有,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屡屡暴涨暴跌,这与我国小生产大市场,农民没有组织起来有很大关系。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只有进行农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粮大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种植专业化、生产组织化等改革,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发展,原有应用系统针对性、实用性已不能满足新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推进新乡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提升新乡农业的竞争能力,把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推上一个新的水平,尽早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充分整合原有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开展“新乡市农业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示范项目”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2.相关科技需求

业物联网技术作为现代农业最前沿的发展领域之一,是当今世界发展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中央、省、市对农业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发布重要文件及指示。伴随着温家宝总理着重提出的“物联网”概念,物联网己成为信息产业中的下一个战略高点,我国己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一20##年)》和2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推进农业信息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新乡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属20##年《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的重点支持领域,即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中的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与技术;精准农业技术与估产及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与技术,同时也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一20##年)中的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优先发展项目。符合国家在国民经济、农业发展中亟待提供科技支撑的领域,通过本项目实施将有效弥补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不足,真正打造农村科技服务的快速通道,加速农业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扩散、转化和应用。实现“在产农业”向“在线农业”转变,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实现种植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精细控制。

近年来,新乡市农科院围绕新乡农业信息化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和鹤壁农业硅谷、新乡学院、原阳县农办等单位开展合作,积极进行农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应用,在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农业经营信息化管理科学、科技推广网络化推广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经验。

项目需求与科技需求示意图

二、  项目目标与主要任务

按照党的十八大“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坚持“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应用”的原则,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围绕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服务信息化为主要建设内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物联网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

本项目以原阳县农民合作社为示范应用区域,通过项目实施,改变传统农业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改变经验管理为标准化、数字化管理,由单一方式管理向信息化、自动化、综合管理方式转变。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信息服务质量,增强农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能力,促进农业资源和农情信息的标准化和充分共享,创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打造田间地头的智能信息化推广队伍,实现农业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应用的全程化、服务的系统化及农户使用科学化。为我市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推广物联网智能化综合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使“电脑上也能把地种”的愿望变为可能,使“运筹帷幢决胜千里”的管理调控理念梦想成真。  

 目标如图所示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图

2..主要任务

项目围绕原阳县农业合作社之间相互联系松散、信息交流沟通不畅,服务网络不健全、供求信息不对称、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粮食生产技术不规范等问题,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

该平台包括“四大应用系统”,分别是新乡市农业示范推广云平台系统,智慧设施农业物联管理系统,粮食高产创建综合示范基地服务系统,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培训产业服务系统。项目完成后,将建成高效的监管决策体系、经营管理支持体系、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服务体系,并能充分发挥新乡市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推广普及作用,使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惠及我市广大农村、农企、农民。

2.1. 新乡市农业示范推广云平台系统

云平台主要包括推广服务、推广管理、信息采集三大类功能模块。基层农技推广管理者、专家、技术指导员等可以利用电脑(含上网本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终端,实现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化管理,为农户随时随地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为农业合作社、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提供案例分析、经营运作管理指导、市场行情预测、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提供便捷的技术与实战经验指导。确保农业合作社、农业经营主体运营的安全可靠性、与农业市场的拓展性。

该系统的子系统及功能说明列表:

(1)、基础类数据

此类数据包括农业政策法规、农业标准规范、农业科技成果、农业专家、农业新闻资讯等五类。

(2)、服务类数据

此类数据主要包括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农产品价格行情、农资推广、农企推介、农技问答等数据。

(3)、管理类数据

此类数据包括系统管理人员信息、系统操作日志信息等用于系统管理、运营时使用的数据内容。

2.2. 智慧设施农业物联管理系统

新乡市设施农业智能物联管理系统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GIS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在全市的蔬菜标准园,建设“设施农业智能物联系统”。通过在蔬菜大棚内安装的物联网数据采集装置和高清摄像装置,实现生产环境信息的智能采集,生产数据的无线传输,生产管理的远程监控,使农作物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提高产品的整齐度,努力实现蔬菜种植的标准化、精准化,达到蔬菜产品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

智慧设施农业物联管理系统子系统及功能说明列表:

2.3. 新乡市粮食高产创建综合示范基地服务系统

建设覆盖全市的粮食高产创建信息化平台。横向覆盖全部粮食生产支撑服务部门,构建粮食生产服务系统,实现对粮食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为粮食生产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农作物“四情”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准确掌握农作物生育进程和四情动态,以大田作物小麦为重点和起点,在各个乡镇地区建立采集点,对小麦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以及小麦各生育阶段的长势长相进行动态监测和趋势分析,对小麦生产、田间管理和抗灾救灾进行快捷高效的调度指挥,提高精细生产和田间管理的能力,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小麦田管技术对策,提出田管意见或建议。

该系统的子系统及功能说明列表:

2.4. 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培训产业服务平台

     建立面向全市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经营主体及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以全市农业系统专家资源为依托,以合作社、龙头企业为实训基地,以实施各主管部门公益性培训项目为主线,对新经营主体分门别类实施培训,提高其从业务农技能。建立新乡市、县(区)、街道(镇)、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学校四级农民培训管理体系。

 (1)农业专家远程视频诊断

农业信息数据中心可以汇聚业内权威蔬菜专家,通过网络视频,面对面为基地提供即时、直观、细致、专业而权威的蔬菜病虫害咨询诊断服务。通过在线视频,菜农朋友可直接向专家咨询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及水肥管理等各方面的技术问题,也可通过视频让专家通过远程查看病害,对疑难问题作出及时的诊断,有效地解决了蔬菜病虫害诊断难、治疗难的问题。通过网络视频与专家交流,为农民提供病虫害的快速诊断与防治、优质农资的选择与使用等各项服务,为农户带来最大效益。

(2) 农民培训资源库

建立农民培训资源(知识)共建共享机制。课件制作编辑、多媒体制作编辑是数字化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工具。将电子文档、图片、视音频、课件等各类农业科技培训资源纳入统一存储管理平台,分类存储管理,供用户检索、浏览、点播、下载,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农信

开发专用的农业服务通专用手机客户端,免费提供给用户安装使用,手机客户端的内容涉及到农业信息服务的各个方面,如通知通告、农事农情、万年历、庄稼医院、价格行情、交易买卖、农家百事、定制推送、天气预报、传感物联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安装手机客户端以后,相当于随身携带了一本农业信息服务宝典,可以随时查询农业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客户端与其他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交流;农民、企业安装了客户端以后,可以自助查询农业信息,发布产品供求信息,与周围同类人群交流,或者一键拨通本省的12316专家热线进行咨询。

项目实施共需要资金135万元,其中财政资助100万元,自筹35万元。主要用于土壤采集化验,气象资料收集、小麦全生育期群体动态数据采集及分析、农业专家信息采集、新品种、新技术信息编写、网站建立、设备硬件采购以及示范基地建设等费用。(见表1)

 3.考核指标

项目结束,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物联网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对原阳县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物联网智能化综合服务。

3.1利用物联网农业示范推广平台,对原阳县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化管理。

3.2利用设施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实现对原阳县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标准园进行智能化管理。

3.3利用新乡市粮食高产创建综合示范基地服务系统,在原阳县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2个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

3.4利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科技培训产业服务平台,完成原阳县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人员网上科技培训、市场行情预测、。

三、成果应用示范工作内容

(一)科技成果应用实施范围

1.实施范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物联网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示范区域为原阳县  2 个农民合作社,共     人、    亩地,资金     元。

2.项目实施基础 农民合作社介绍。

(二)科技成果 示范应用任务

1.科技

三、经费预算

新乡市农业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示范项目总预算为120.0万元,其中包括:

3.1 综合平台及应用系统投资预算(合计:71.0万元)

3.2 物联网应用试点硬件预算(合计:49.0万元)

(1)智慧设施农业试点

(2)粮食高产创建试点

图1  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集成研究技术路线图

 2.4数据库。涉农专家数据库;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种子资源数据库;农用生产资料数据库;水肥数据库;土壤化验数据库。

(六)项目实施计划

根据项目总体目标任务,项目各项工作进展用甘特图(GANT)表示如下:

注:任务1:制定实施项目方案及实施地点。

任务2:在项目区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

任务3:根据采集数据建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数据库。

任务4:在项目区运用数据库指导小麦生产,验证数据库的实用性。

五、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5.1社会效益分析

1、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全市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抵御国际市场冲击,有效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总体上提高我市农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增强农业宏观调控能力 

全市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实现对粮、棉、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和敏感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动态监测预警,通过农业、粮食等相关部门间信息化的有效开发整合,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依据,合理调整农业政策,适时启动相应的预防保护措施,

平台将进一步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提高面向公众的服务能力。同时跨部门、跨地区的网络信息共享还将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促进农产品及生产资料的市场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完善,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全市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是新乡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飞跃,将彻底解决城乡“数字鸿沟”问题,对新乡农业农村的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推进农业政策、市场供求和农业科技等信息“进村入户”的同时,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延伸也给农村带来更多接触信息、知识和接受现代农业科技教育的机会,扩大农村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的层面,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的信息网络在农村的延伸,不仅使广大农民成为直接的受益者,也使农业现代化步入更高发展阶段,从更深层次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4、提升新乡农业信息化产业化水平

发达国家农业的70%以上产值来源于农业信息化,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5.2经济效益分析

1、改善农村信息服务状况,促进农民增收

平台建成后,农户中有50%群体受益计算,则可使100多万农户直接受益,按照每户接受有效市场和科技信息后能实现节本增效2000元测算,每年全市农民将可增加61.6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2、有效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加经济效益

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为农产品流通搭建信息宣传平台,为决策者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减轻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提供实时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具有为农民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行情信息服务,正确引导生产经营的重要现实意义。

3、提高监管及服务效率,规避市场及灾情风险经济损失

农业生产经营监测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供可视化、便捷化的农作物病虫害数据查询平台,实现病虫害一站快捷查询,实现病虫害的远程诊断,提高全市农民的病虫害诊断和防治水平,减少因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造成的损失,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