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干部下乡活动工作组调研报告

如何促进农牧村经济建设的调研报告

脑索驻村工作组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州委、县委千名干部下乡活动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农脑索村经济,确保农脑索村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是我县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必走之路。如何发展壮大脑索村经济,促进脑索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农脑索村经济社会差距,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于是我工作组在千名干部下乡活动之际对脑索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将调研结果浅谈如下:

一、基本情况

脑索村位于恰盖乡东部,美仁山脉东段南麓,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总人口126户698人,耕地面积600多亩,有天然草地面积1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0万亩。系恰盖乡牦牛繁育基地。行政村由党支部一个,党员39人,农牧民以牧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上年人均纯收入1200多元。

二、近年来促进脑索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做法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脑索村历届“两委”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脑索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围绕牧民定居、结构调整、品种改良、牧民增收等,促进脑索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牧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

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1、以促进牧民增收为重点,突出现代畜牧业发展,强力推进脑索村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脑索村畜牧业,突出畜牧业发展地位,始终坚持并大力度夯实畜牧业在整个脑索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把养殖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选内容,把牦牛繁育作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第一途径。积极争取退牧还草、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项目。认真执行草畜平衡制度,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全面实行草场围栏,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切实加强脑索村饲草料基地建设,加大草原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草原生态双赢的目标。基本实现藏山羊完全淘汰。

2、全力推进牧民定居,有效促进脑索村经济发展。近年来,脑索村牢牢抓住牧民定居这个发展脑索村经济的龙头工程,坚持“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定地先定水”的原则,按照“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紧紧围绕牧民增收这一目标,凸显100%游牧民定居和彰显民族文化两个特点,实现生产资料、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三个保障。利用国家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工程、抗震安居等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动牧民定居进程。20xx年以来,先后实现定居牧民100多户500多人。

3、内外结合,大幅提高脑索村劳动力转移增收。近年来,脑索村通过家庭养殖与外出打工相结合,先后输出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人多蓄少,人多地少的局面。

4、高度关注民生,促进脑索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脑索村始终把改善脑索村民主,维护脑索村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断促进脑索村公益事业发展加快,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20xx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农牧村最低生活保障达到全村总人口的40%,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脑索村农村各种生活陋习。

5、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脑索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脑索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整合退牧还草项目资金、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资金、扶贫项目资金、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集中向脑索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累计超过250万元元,完成了牧道,河堤,拱桥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脑索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各类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牧民定居点也存在自己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表现为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开发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牧民定居土地的需求,且现有开发土地质量较差,加之搬迁牧民受资金、技能、观念等问题的制约,实现能致富还需要一个3-5年过渡的过程,以上因素导致牧民搬迁定居的成效没有得以充分显现,仍然存在着牧民定居了,牲畜没有定居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现状。

2、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换速度较慢。传统游牧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牧民群众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游牧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还没有彻底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畜牧业生产中传统的生产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畜牧业结构单一,良种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部分牧民“等靠要”等懒惰思想依然存在,在脑索村很难看到功能齐全、作用发挥正常的各类畜牧业养殖小区,先进适用的现代畜牧业新技术在脑索村推广受到了影响。

3、耕地资源少,饲草料种植缺少。当前脑索村虽说有耕地600多亩,但与本村牧畜存栏数相比,死材料供给是风紧缺。加之脑索村缺乏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畜禽的肉食加工也是一些小作坊,进行初级加工,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不仅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而且产品

不能外销,只能当地及时销售,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做大做强。

4、牧民收入结构单一,贫困人口比重偏大。与农区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相比,外出务工收入还是相当微薄。多数牧民由于受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居住分散、相互隔绝、与外界之间少有联系的生活方式、劳动技能单一的局限,一般只从事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除畜牧业收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同时,草原生态环境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规模,导致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5、脑索村人口老化、低素质化倾向也比较明显。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迅速,成效明显,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脑索村经济社会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就业空间狭窄,教育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为脑索村高素质人口的不断外流创造了条件。这种现象不断持续的结果导致脑索村人口老化,缺乏一技之长,缺乏种植、养殖技术经验和投入,整体素质较低,牧民等、靠、要思想比较强,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商品经济意识,思想保守,信息不灵,经营不活,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不高,影响到了脑索村经济的发展。

四、今后促进脑索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和对策

发展脑索村经济要按照科学发展现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抢抓历史性机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的工作思路,以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为目标,坚持以牧为主,牧农结合,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方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脑索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脑索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劳动力转移,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推进全市脑索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1、调整脑索村产业结构,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继

续实施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按照我州“一特四化”培育特色养殖”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拓展畜牧业产业链条,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农牧业效益,调整畜牧业增长方式,重视集约化饲养,龙头带动。加大牦牛繁育基地建设力度。实现规模化养殖、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突出畜牧业在脑索村的主导地位。不断扩大农牧民增收渠道。

2、建立完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通过体系建设,在全村建立一个设备齐全、功能完善,运转灵活,反应快捷的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健全一套能够有效监测、控制、预防和快速扑灭重大动物疫情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稳定防疫队伍;提高防疫员的综合技能;落实防疫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加强动物防疫行政执法;不断加大脑索村防疫工作投入,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

3、加大牧民定居工作力度,完善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脑索村经济同步发展,要认真研究和实施加快脑索村经济发展工作,把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草原建设和转变脑索村生产方式有机结合,加大建设工作力度,提升牧民定居档次,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推进景区区游牧民搬迁定居工作,加大投入完善定居点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促使种植业围绕畜牧业的发展调整种植结构,组织牧民积级配合草原建设,引导牧民自觉保护天然草地、巩固草原建设成果,积极实施以草定畜、以小换大的草原畜牧业发展战略;安排技术人员确定技术指标,对搬迁定居游牧民的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进行跟踪服务,把服务绩效与技术考核和职称评聘挂钩,实现农牧结合,最大限度提高牧民收入,保证牧民“定得下、稳得住、不反弹”。

4、加强农牧民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调整完善农村脑索村学前双语教育设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度,下大力解决牧民子女辍学问题,力争让适龄青少

年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努力提高脑索村青少年升学与就业水平。加强脑索村职业教育,搞好农牧民科技培训。 支持牧民参加职业教育,鼓励用工企业开展定向培训、定单培训,提高牧民综合素质。坚持面向工业化、面向现代化、面向城镇化的方向,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牧民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脑索村人口参与就业竞争并最终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加快构建农牧业信息网络,加大对农牧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力度,认真做好市场预测、疫情检测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加大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着眼于建设现代畜牧业,不断促进畜牧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着力提高覆盖率和普及度,提高畜牧业科技的贡献率。

5、落实脑索村发展各项富民政策,加大对脑索村投入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党在农村脑索村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州、县各类涉农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向脑索村倾斜,优化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发挥综合效益。鼓励农牧民自主兴办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支部+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经纪人队伍,为农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协调好农牧民与龙头企业的关系,逐步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6、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巩固提高脑索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优化配臵脑索村教育资源,切实改善脑索村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卫生技术力量,全面配齐脑索村卫生院(室)附属设施和配套所需的设备;加快脑索村文化站及村级文化政治综合维稳中心建设,实施农牧民健身工程、建立社会救助标准随经济发展逐年增长机制,逐步提高脑索村低保标准,强化脑索村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力度,使脑索村群众做到应保尽保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完善脑索村受灾群众和特困群体救助体系;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全力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大局稳定。

关于全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温布滩驻村工作组

根据乡党委“千名干部下乡”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村驻村人员结合大调研阶段的要求,深入农牧户,对全村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经整合材料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一、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欠缺。调查的111户农牧户,有总人口689人,人口多的家庭有14人,2人以下的有2户。 60岁以上高龄的有133人,学生、小孩、儿童约占总人口的1/5,20至4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相对欠缺。

(二)贫富差距大。调查的111户农牧户,家庭总资产最高的为75万元,最低的仅为1000元,农户贫富悬殊。

(三)收入单一。所调查的农户,收入来源单一,专门从事工商业的人员基本没有,农牧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畜牧业为主,收入少且不稳定,没有发展优势。

(四)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稍有文化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在当地放牧的农牧民基本上是文盲半文盲,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

(五)村民创新意识不够强。大部分农牧民只知道按季节种粮,照传统习惯养殖,不知道创新。

(六)村民进取心不够积极,缺乏打拼意识。农牧民朋友基本上都是勤劳、诚恳、善良,多数农牧民能吃苦,但受

不了挫折,稍受灾难就只知道望靠政府,一次偿试不成功就只想着放弃,缺乏打拼精神。

(七)没有很好利用自身资源。整体发展条件很差,但不是缺乏资源,而是未能充分的利用资源。

二、农户集中反映的问题

在全村111户的农牧户调查中,收集整理了一些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

(一)急需在种植、养殖等农牧业生产技术方面提供服务,以提高农牧户种、养殖水平,提高畜产品生产质量。

(二)希望在农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村容村貌等方面帮忙争取项目,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三)希望在文化建设上多给予指导,加强文化领域的硬件建设,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牧业养殖太零散,难以形成规模;做生意缺少资金,贷款又困难;外出务工难找好的门路;土地少,又广种薄收;当地教学质量不好,子女外出上学又不方便;还有个别群众子女学校毕业后工作没有着落。

(五)希望帮忙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解决民房改造问题。

(六)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制度不健全,药价不公开,报销不透明,没有阳光操作。

(七)乡村卫生院形同虚设,没有正真发挥其作用,市场缺医少药。

三、贫困的原因

1、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我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各类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养殖难以形成规模,牲畜没有定居养殖,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养畜、逐草而居”的现状。

2、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换速度较慢。传统游牧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牧民群众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游牧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还没有彻底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畜牧业生产中传统的生产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畜牧业结构单一,良种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部分牧民“等靠要”等懒惰思想依然存在,在牧区很难看到功能齐全、作用发挥正常的各类畜牧业养殖小区,先进适用的现代畜牧业新技术在牧区推广受到了影响。

3、牧区缺乏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造成了畜产品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而且产品不能外销,只能当地及时销售,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做大做强。

4、牧民收入结构单一,贫困人口比重偏大。与农区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不同,多数牧民由于受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居住分散、相互隔绝、与外界之间少有联系的生活方式、劳动技能单一的局限,一般只从事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

除畜牧业收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同时,草原生态环境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规模,导致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乏力。加之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变化给牧民收入造成的直接冲击很大,使得牧民收入极不稳定,有时一次自然灾害便会导致一些牧民家庭一夜致贫或者返贫。

5、牧区人口老化、低素质化倾向也比较明显。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迅速,成效明显,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牧区经济社会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就业空间狭窄,教育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为牧区高素质人口的不断外流创造了条件。这种现象不断持续的结果导致牧区人口老化,留守牧民绝大部分不懂汉语,缺乏一技之长,缺乏种植、养殖技术经验和投入,整体素质较低,牧民等、靠、要思想比较强,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商品经济意识,思想保守,信息不灵,经营不活,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不高,影响到了牧区经济的发展。

四、解决的办法

发展牧区要按照科学发展现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抢抓藏区“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

推进农牧业的工作思路,以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为目标,坚持以牧为主,牧农结合,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方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劳动力转移,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推进全市牧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1、调优牧区产业结构,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继续实施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按照“扩牛羊、兴家禽,培育特色养殖”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拓展畜牧业产业链条,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农牧业效益,调整畜牧业增长方式,继续加快推进品种改良工作,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为载体,提高牲畜舍饲率和精饲料补饲率,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防疫科技水平,促进传统畜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规模化、模式化、专业化饲养,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突出畜牧业在牧区的主导地位。

2、建立完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通过体系建设,在全乡建立一个设备齐全、功能完善,运转灵活,反应快捷的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健全一套能够有效监测、控制、预防和快速扑灭重大动物疫情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使动物疫病防治、检疫、监督、监测手段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力争把我乡建成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主要是加强各村防疫基

础设施建设;稳定防疫队伍;提高防疫员的综合技能;落实防疫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加强动物防疫行政执法;不断加大牧区防疫工作投入,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

3、加强农牧民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调整完善农村牧区学前双语教育设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度,下大力解决牧民子女辍学问题,力争让适龄青少年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努力提高牧区青少年升学与就业水平。加强牧区职业教育,搞好农牧民科技培训。实施 “农牧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养殖模式化示范工程, 支持牧民参加职业教育,提高牧民综合素质。坚持面向工业化、面向现代化、面向城镇化的方向,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牧民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牧区人口参与就业竞争并最终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加快构建农牧业信息网络,加大对农牧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力度。

4、落实牧区发展各项富民政策,加大对牧区投入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县各类涉农涉牧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投入,切实把基础设施

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向牧区倾斜,优化整合各项涉农涉牧资金,发挥综合效益。

5、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巩固提高牧区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优化配臵牧区教育资源,切实改善牧区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牧区基层卫生技术力量,全面配齐牧区卫生院(室)附属设施和配套所需的设备;加快全乡综合文化站及村级文化政治综合维稳中心建设;建立社会救助标准随经济发展逐年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牧区低保标准,强化牧区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力度,使牧区群众做到应保尽保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牧区受灾群众和特困群体救助体系;加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全力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大局稳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