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科技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实验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植物”、“动物”、“空气”、“水” 、“岩石”、“土壤”等话题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1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科普宣传知识,让学生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在地震发生时逃避的措施。宣传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利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六、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2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八、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打开科学之门,共2课时

第二单元:探访生物王国,共8课时

第三单元:走进水世界,共7课时

第四单元:认识空气,共6课时

第五单元:从岩石到土壤,共6课时

3

 

第二篇: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打开科学之门... 2

第一课时:图中藏着什么?... 3

探访生物王国... 4

1.寻找生命... 5

第一课时:草地里有什么?... 5

第二课时:我知道的生物... 5

2.红番茄... 6

第一课时:... 6

活动1:观察番茄... 6

活动2:观察番茄叶... 6

拓展:各种各样的叶子... 7

活动3:研究番茄花... 7

第二课时:... 7

活动4: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 7

活动5:比较番茄和其他的植物... 7

3.小白兔... 8

第一课时:... 8

活动1:观察兔子的外形... 8

活动2:认识兔子... 9

第二课时:活动3:小白兔爱吃什么?... 9

走进水世界... 9

4.清清的水... 10

第一课时:... 10

活动1:哪杯是纯水?... 10

第二课时:... 10

活动2:给水变个样... 10

活动3:往水里加点东西... 11

拓展:茶叶会溶解吗?... 11

第三课时:... 11

活动4:怎样加快溶解?. 11

拓展:浊水变清... 12

第四课时:... 12

活动5:欣赏美丽的水体... 12

5.生命之水... 12

第一课时:活动1:我一天喝多少水?11/10. 13 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 13

第二课时:活动2:植物也“喝水”?... 13

网上学:珍惜水资源... 14

认识空气... 14

6.看不见的空气... 14

设计思路... 15

第一课时:活动1 :空气在哪里?... 15

活动2:“捕捉”空气... 16

第二课时: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11/20. 16

活动4:压缩空气... 16

7.离不开的空气... 17

第三课时:活动1:人与空气... 17

活动2:豆芽的生长... 18

第四课时: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 18

7.从岩石到土壤... 19

8.坚硬的岩石... 20

第一课时:活动1:观察石头... 20

:活动2:给石头分类... 20

第二课时:拓展:岩石里有什么?... 21

第三课时:网上学:岩石展览会... 22

9。松软的土壤... 22

第一课时:活动1:哪里有土壤... 23

活动2:观察土壤... 24

第二课时:活动3:研究土壤的组成... 25

第三课时:拓展:砂土、壤土和黏土... 26

第四课时:拓展:从岩石到土壤... 26

打开科学之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

(2)通过简单的实验科学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能力培养:

(1)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2)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想知道“为什么”,并尝试用科学的办法进行验证的科学精神。

单元综述

《打开科学之门》是全套科学教材的引导课,本课内容不包含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或许对什么是科学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生活知识积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本课设计了五项活动,一连提出了五个问题。目的主要是为了一开始就能激发起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强烈兴趣。 本课所设计的几个科学问题,是本着有趣味、不复杂,但凭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又不可能轻易判断或解答的问题。同时,它们又是与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关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对奇妙的科学问题感兴趣的同时,又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具体实际的亲身了解和感受。

动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题材,因此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动物的拟态现象: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同时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石英砂粒表面图像的猜测。目的也是让孩子们形象地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和巨大空间尺度差异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了解到科学研究中的观察并不仅靠单纯的人的感觉器官,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其他的科学设备来延伸我们的视野。

第三个问题是解释冰棍周围白雾的成因。估计大多数学生很难分析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个活动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到依据经验的判断往往并不是科学的事实,推断应该通过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科学是一门需要实验验证的学科。

第四个问题是一个课堂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一个不太复杂而又似乎违反常识的实验过程,体验到学会科学知识,就能解释很多平时认为是不可思议的现象。

第五个问题是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个小测验。同时也将科学的本质、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科学家的形象以简明扼要的

语言告诉了学生。求知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且年龄越小,求知的欲望越强烈。孩子们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缠着大人问这问那,不断提出问题,原因就是孩子们想弄懂所有的事情。科学家的内心活动实际与孩子们一样,想了解所有的事,想解释事物是如何发展变化以及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

从这一课开始,学生们将伴着《科学》教材不断成长,不断地积累科学知识。科学课程不光是为学生讲授科学知识,领略自然的奥秘;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以《打开科学之门》作为开篇,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探究的欲望,初步地认识什么是科学,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建议本课使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图中藏着什么?

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

第1幅——木叶虫 第2幅——花螳螂(若虫) 第3幅——竹节虫 第4幅——枯叶螳螂

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

这是什么?

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

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

“白雾”从哪里来?

导入:出示冰棍。

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你认为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

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是从哪里来。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

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你的猜想正确吗?讲讲你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教后记:学生对科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白雾问题不管怎样提示,学生都说不到点子上。可能是天气真是太热了,学生难以观察到白雾。另外,许多同学没不带冰棍来。

第二课时:纸锅也能烧水吗?

提问:纸锅能烧水吗?

交流: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的实践经验讲出自己的理由。

媒体:播放“纸锅烧水”视频。

材料:纸盒或纸杯装满水、酒精灯、三角架。

汇报:学生一边观察实验,一边描述实验现象,填写课本“我的发现”。

归纳: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他们认为纸放在火上就会燃烧,用纸盒来烧水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动手做一做实验,就能知道真相。所以我们要大胆假设,敢于尝试,就能知道其中的奥秘。

你会提问题吗?

讲述: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的人,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从疑问开始,探索科学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奥秘。

任务:你对自然现象或科学现象有什么疑问,请你把它写下来。我们将通过以后科学课的学习,逐步找到答案。

目的: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个小测验。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

究“为什么”。

教后记:整节课我都和学生在实验室做纸锅烧水的试验,出于安全考虑,在酒精灯上加了石棉网,但这样热量就来得少了很多,结果快下课时,也只烧到了冒汽泡的份,与学生想象中的沸腾现象有距离。

探访生物王国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生命和非生命。

(2)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征与区别。

(3)学会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

能力培养:

(1)培养观察、整理、比较、分类的能力。

(2)对生命与非生命的分类进行猜测。

(3)学习通过研究代表物体而归纳出该类物体一般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自主研究情操。

(3)感受世界的丰富性。

1.寻找生命

第一课时:草地里有什么?

任务:找一片草地,在草地上划出一定的范围。

讨论:一小片草地里会有什么?

(1)小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

(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提示记录要求、物品保存、小组合作等要求。

活动:学生观察、寻找,把看到的物体全部记录下来。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归纳:有生命的物体的特点是能从小长大,会繁殖后代,又叫做生物。非生命物体则没有这些特点,又叫做非生物。

第二课时:我知道的生物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讨论:你见过这些生物吗?你知道这些生物的名字吗?

交流:

(1)说说你知道的生物的名字,并在小组中互相学习。

(2)你认为这些生物可以分成几类?说说你的理由。

延伸:谈谈你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教后记:学生在草地上找到了很多东西,记在了本子上,但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说得较少。 2.红番茄

科学知识:

(1)以番茄为例,能从形态上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

(2)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

(3)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了解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会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

(4)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更多的植物。

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植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2)学会简单的解剖技能。

(3)种植番茄或其他植物。

(4)学习通过研究代表植物进一步认识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2)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第一课时:

活动1:观察番茄

导入:出示番茄的全株图提问:你瞧,它就是长番茄的植物了,你认真观察一下,你发现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可以叫出各部分的名字吗?

观察:分组观察番茄图片,交流各自的发现,并记录观察结果。

归纳:番茄各部分的名称:根、茎、叶、花、果实,果实里还有种子。

活动2:观察番茄叶

导入:出示番茄叶、玉米叶标本或图片提问:番茄和玉米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认真观察一下,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观察:分组观察玉米和番茄叶子标本或图片,找出他们在颜色、大小、形状上的差异。并将番茄叶子的样子画下来。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两者的叶子都是绿色的,番茄是复叶、玉米叶子是长条形的。

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例如:叶子大小、形状、厚薄等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叶子都是绿色的,叶子上有叶脉。

拓展:各种各样的叶子

图中几种叶子各不相同,但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我们可以从叶片、叶脉、叶柄等引导学生认识叶的共同点。

课本中给出了形态、颜色、厚薄等多方面各不相同的银杏叶、荷叶、桑叶、枫叶、爬山虎叶、玉米叶。这里涉及有形状、颜色的比较,也可能出现叶柄长短、粗细的比较。比较过程中描述叶的形状,为这种形状找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主要活动,比较中,会自然而然地说到叶的各个部分,这样就为找相同点建立了基础。 教后记:学生在学校的生物园里没有找到蕃茄叶,不过此时刚好茄子正开花,

活动3:研究番茄花

导入:出示番茄花图片提问:一朵小小花能孕育一个美味的番茄,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朵番茄花是怎样的?

观察:分组观察番茄图片,找出他们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提问:这朵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是怎样的?

观察:找出一朵花有几部分及各部分的特点。

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

小结:番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

教后记:学生在学校的生物园里没有找到蕃茄花,不过此时刚好茄子正开花,所以让学生观察了茄子花。 第二课时:

活动4: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

导入:出示番茄果实实物。

提问:番茄大家经常吃,你能用具体的语言介绍一下它吗?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番茄。

汇报:学生介绍观察结果。

提问:要全面的了解番茄,我们可以把它解剖开,找出它更多的特点。

具体要求:

(1)注意用刀安全。

(2)解剖的方向可纵切或横切。

(3)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汇报:果实里有肥厚的果皮(俗称:果肉)和种子。

活动5:比较番茄和其他的植物

导入:出示番茄、玉米和凤仙花图片

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发现番茄植株是由六大部分组成的,那其他植物的组成部分是否也是这样的呢?让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吧! 观察:分组观察玉米、凤仙花和番茄图片,找出它们的异同。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植物的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大部分的植物都像番茄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教后记:学生能较容易地说出植物的器官。

3.小白兔

科学知识:

(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

(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

(3)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

(4)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兔子的区别,通过交流认识更多的动物。 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动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使用测量工具的技能。

(3)饲养小兔子。

(4)学会建立档案,能够进行网上交流。

(5)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进一步认识动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第一课时:

活动1:观察兔子的外形

导入:出示兔子标本或图片

提问:要认识小兔子,我们先观察兔子的外形,并把看到的画下来。要画得最像,应该怎样观察?

具体要求:

(1)观察的时候要注意整体与部分、全貌与细节。

(2)注意兔子各部分的大小、位置。

(3)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观察:学生观察小兔子并记录。

交流、评比:看看哪个同学找到了兔子的特征。

提问:小兔子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归纳:兔子的身体分成头、颈、躯干和四肢几部分。

活动2:认识兔子

导入:播放“兔的生活习性”视频片段

提问:只了解兔子的外形是不够的,要和它交朋友,我们还应了解它更多的情况,通过刚才的片段,你发现小兔子的哪些习性呢? 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所见。

教后记:学生看了视频,能说出兔子的组成。

第二课时:活动3:小白兔爱吃什么?

导入:播放“兔子的食性”视频

提问: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到市场观察小兔子,你发现小兔子爱吃什么食物?

交流、归纳:小兔子喜欢吃植物类,是植食性动物(食草动物)。

网上学:介绍你喜爱的动物

导入:介绍各种方式的小动物档案——表格、照片、图片、日记等。

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

归纳: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网络,与更多的人交流。

教后记:养过兔子的学生能说出许多兔子喜欢吃的东西。

走进水世界

科学知识:

(1)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它能溶解一些物质。

(2)知道影响溶解的因素。

(3)通过学习过滤的实验操作,初步了解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步骤。

能力培养: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

(2)学会欣赏美丽的水体,体会自然界的美丽。

4.清清的水

第一课时:

活动1:哪杯是纯水?

讨论:(出示三杯液体)这三个杯子中分别是白酒、纯水、白醋,根据平时你对这三种液体的了解,想一想这三种液体有什么不同?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哪杯是纯水?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提示:实验时,不能采取尝的方法。闻的时候,要用扇闻的方法,以保护我们的鼻子不受刺激。

示范方法: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用鼻子闻此空气。

观察:请一名或两名学生到讲台用扇闻的方法观察三种液体,并把闻到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区分出三种液体。

归纳:无色无气味的那杯是纯水,白酒有很刺激的气味,白醋闻起来有酸味。

作业:

(1)鼓励学生课后用扇闻的方法区分常见的液体。

(2)看来,仅凭眼睛观察是不够的,利用鼻子可以闻出白酒和醋的气味,那么请同学们回家后试一试糖水和盐水要怎样区分呢?

教后记:学生知道调动多种器官来辩别纯水。

第二课时:

活动2:给水变个样

(1) 玩水球

提问:(出示装满水的气球)你玩过水球吗?能把水球变成不同的形状吗?

提示:往气球里加水时,不要装过多的水,要把球口扎紧。

实验:分小组做玩水球实验,把水球捏成不同的形状,并画出每次捏成的形状。

汇报交流各组捏成的形状。

归纳:水可以捏成任意一种形状。

(2) 倒水游戏

谈话:出示各种形状的塑料容器(如纸杯、矿泉水瓶等)。根据玩水球的实验想一想如果把水倒在这些容器里,水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猜想。

演示实验: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中,引导学生观察水倒进不同容器中形状的改变。

归纳:水倒进什么形状态的容器里,就会变成什么形状。原来,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

(3) 认识液体

给出概念: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

提问: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教后记:学生玩得很疯,在活动中体会水是一种会流动的液体。

活动3:往水里加点东西

演示:把一勺糖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几下。供学生观察。

提问:糖怎么不见了?

提问:(出示实物——石头、油、红墨水、盐) 把这些物质会不会像糖一样溶在水中呢?

学生猜测。

教师一一演示实验,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并汇报。

汇报实验结果:糖、墨水能被水溶解,石头、油不能被水溶解。

归纳: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有些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有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

作业:思考可乐里面的气泡是怎回事?

拓展:茶叶会溶解吗?

导入:出示茶水图片。

提问:是什么使水变黄的?茶叶溶解了吗?

观察:学生观察图片,发现茶叶还在杯底。

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

归纳:水变黄了,是因为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均匀地分散到水里,即溶解了;而茶叶还在是因为其中的一些成分不能溶解。这也就是说,茶叶里既含有可被水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可被水溶解的成分。

作业:课后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像茶叶一样既含有可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可溶解的成分。教后记:学生泡茶后能说出什么能溶解什么不能溶解。 第三课时:

活动4:怎样加快溶解?

导入:出示一颗方糖,并放入水中。

提出问题:怎样可以加快这颗方糖在水中的溶解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

归纳方法:搅拌、加热、将方糖弄碎。

提问:怎样可以证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归纳:用两杯等量等温的水,同时放入两颗大小一样的方糖。一杯静置,一杯搅拌。比较哪颗方糖溶解得快。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提问:同学们设计的对比实验很好,在只改变了是否搅拌的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没有改变。那么如何证明加热和弄碎也能加快溶解呢?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归纳:

(1) 比较加热的作用:两杯放等量的水和等量、等大小的糖,用同样的速度搅拌,用不同温度的水。

(2) 比较研碎的作用:两杯放等量等温的水,放等量的糖,用同样的速度搅拌,其中一杯里的糖是弄碎的,另一杯里的糖是整块。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加热和弄碎也可以加快溶解。

作业:课后尝试用学过的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拓展:浊水变清

提问:我们平时常喝的水从哪里来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有些地域是自来水。则继续本方案。如有些地域是地下水。则进行方案二。)

(出示被污染、较浑浊的江河水的图片)我们家里的自来水是从这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化过程图解或视频) 江河里的水不能直接饮用,但可以通过净化以后再饮用,讲述自来水净化过程。 归纳方法:沉淀、过滤。

示范:过滤的方法。

教后记:学生对加快溶解只想出了加热和搅拌,没想到碾碎。

第四课时:

活动5:欣赏美丽的水体

导入:出示江河湖海图片。

思考: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大家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归纳:自然界的水体是美丽的,是地球的命脉,是人和动物生命的源泉,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要珍惜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作业:

(1)调查水有哪些用途?

(2)调查:用你常用的杯子喝水,记录自己一天大约喝几杯水,下节课把这只杯子也带来。

5.生命之水

科学知识:

(1)通过记录喝水量,体会、认识人离不开水,学习用数字来描述和说明。

(2)知道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生物体内。

(3)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能力培养:

(1)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水量。

(2)学会搜集并整理资料,能够在网上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生命离不开水,懂得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培养学生“要珍惜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第一课时:活动1:我一天喝多少水?11/10

提出问题:我们都需要喝水,你通常每天喝几杯水?一杯水有多少呢?

学生汇报交流。

谈话:(出示常见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容器,这些通常有容量说明)我们可以用这些容器来估算我们每天喝多少毫升的水!仔细观察一下,你手中容器是多少毫升?

提问: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瓶子计算一杯是多少毫升呢?各小组试试看。

学生边讨论边尝试。

汇报交流自己估测出一杯水的容量。

提问:再根据你一天喝几杯水,来计算一下,你一天喝了多少毫升的水?

学生计算并记录。

讨论:如果我们一天喝的水比较少,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介绍:(图文资料)人类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良状况。

作业:观察你常见的动物是怎样喝水的。

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

提问:你见过哪些小动物喝水?所有的小动物都要喝水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提问:(出示蝗虫吃叶子图片)见过蝗虫喝水吗?它不需要水吗?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蝗虫有咀嚼式口器,吃植物的叶子,吸取植物中丰富的水分。对有些动物,人们一般是观察不到它喝水的。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水分,这些水分可以满足这些动物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这些动物不再需要单独需要地“喝”水

教后记:学生知道看矿泉水瓶的标签来判断自己喝了多少水。量杯和量筒学生会看,但想象不出1ML是多少。

第二课时:活动2:植物也“喝水”?

课前活动:观察农田里的庄稼在水分充足和不充足时的长势。

谈话:生活中父母或自己多久要浇一次水,为什么要浇水?如果不按时浇水,庄稼可能会怎样?

学生汇报交流。

媒体:播放“自动浇灌”和“人工浇灌”的视频。

提示:在雨季充沛的时候,不用人工浇灌。

提问:(出示各种植物图片))这些植物“喝”的是哪里的水?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出示图片或视频——植物发达的根系)介绍植物是怎样从地下吸收水分的。

作业:观察各种植物的茎、叶、花、果实中的含水情况。

网上学:珍惜水资源

任务:了解家乡的水资源的状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当地大湖干涸情况调查、江河水污染情况调查等)后,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通过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

教后记:学生说出许多生活中节水的例子。如用洗澡的水来冲厕所或浇花。

认识空气

科学知识:

(1)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

(2)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知道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培养:

(1)能用多种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学会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学会进行分析并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3)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平常的小事,交流在观察中发现的现象,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

6.看不见的空气

单元综述

空气无处不在,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空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这种物质有什么性质?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本单元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等多种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性质与用途,了解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初步形成爱护空气环境的意识。

本单元从证明空气存在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了解“空气在哪里?”;通过“捕捉空气”和“转移空气”的过程,在体会科学探究过程的同时,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和可以流动的性质;再通过给篮球打气和挤压注射器里面的空气的实验,让学生知道空气具有可被压缩这一性质,并能将其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在“比较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空气,并能用语言

描述所了解的空气;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的空气,并在“豆子发芽”实验过程中以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水里的动物需要空气吗”,让学生体验不同学习方式的同时,获得生命离不开空气的认识;最后通过上网学习,与更多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把保护大气环境的教育自然地渗透其中,以期形成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爱护,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单元的内容多是动手做的活动,应注意:

(1)根据活动的内容,确定活动的形式,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一定要保证学生观察、实验、制作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的机会。一些活动的安排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几节课;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搞好本单元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课前准备包括:活动材料的准备、活动方案的设计、搜集相关资料、教师课前实验与制作等。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被教科书所束缚,可以借鉴其他科技活动中的实验活动,使本单元的实验活动更生动有趣。

(3)对学生的能力要有正确的估计,低估学生的能力会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高估学生的能力,又会使学生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影响教学的效果。

(4)活动中要强调过程。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单元共两课,建议用6学时完成,每一课3学时。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从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入手,力图通过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空气、实验观察空气、搜集资料等活动,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性质与压缩空气的应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学会运用感官观察物质,学会运用实验和对比的方法观察研究物体。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实验、观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拓展。

重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一个用塑料袋做成的降落伞、一个饮料瓶、篮球、有关空气的视频。

学生:风车、扇子、空塑料瓶、小土块、吸管、水、塑料袋、烧杯、注射器。

第一课时:活动1 :空气在哪里?

导入:播放“把海绵放进水里”视频。

提问:影片里你们能找到空气在哪里吗?还有哪些方法能找到空气在哪里?

目的:通过视频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起生活经验,找到更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活动2:“捕捉”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能用塑料袋把空气“逮住”放到我们面前吗?

活动:学生用塑料袋收集空气。

观察:请大家参照教科书第46页的方法来感觉空气是怎样的。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空气是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有弹性、能变形的。

目的: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将空气装满塑料袋;通过让学生拍一拍、敲一敲等方法,利用感觉来认识空气的性质。

教后记:学生能说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第二课时: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11/20

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学生进行实验。

(1)把玻璃杯横放在水槽中,待玻璃杯中进满水后,再将玻璃杯慢慢倒着竖起来,并提起来一部分,使杯口不要露出水面。

(2)将一个装满空气的空饮料瓶倒立着放入水里,斜插到玻璃杯口的下面,并慢慢倾斜饮料瓶。

交流:我们在水中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它在水中是怎样移动的?通过活动,

你发现了什么?

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空气转移,从而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活动4:压缩空气

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友情提示】

用充气筒给篮球打气,观察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给篮球打气但篮球的大小却没有多大变化,引出“是否球内的空气被压缩了”的话题;学生还会发现,篮球里的气越足,篮球弹得就越高,引出“压缩空气是否具有弹性”的问题。

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里空气的体积变化、手压活塞的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注意刻度的变化:压前的刻度、压不动以后的刻度、松手后活塞弹回后的刻度。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实验时手的感觉等来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达到共识,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压缩空气具有弹力。

得出结论以后,可再回过头来解释一下“打足了气的篮球为什么可以弹得那么高?”的问题。

【引申的问题】

空气能够被压缩,说明组成空气的基本微粒之间有一定距离。

导入:拍打没气的篮球。

提问:篮球为什么不能弹起来呢?怎样才能使它弹起来?(给篮球打气)

观察:在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给篮球打了这么多气,篮球还是这么大呢?

交流:球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被压缩了)

提问:篮球里的气越足,为什么篮球弹得越高?

活动: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步骤用注射器进行实验。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目的: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教后记:学生能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7.离不开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能力培养:

(1)通过体验性探究活动感受空气对人的重要性。

(2)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3)学习搜集资料、进行调查和进行网上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珍爱生命和保护空气环境的情感。

任务驱动页

问题情景:驱动页安排了两幅图,一幅是人们潜水时,背上背有一个氧气(空气)瓶;另一幅图是人们在攀登高山时,也需要带上氧气。图中由主题人物琪琪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在登山或潜水时要带着氧气瓶?”,从而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人与空气有什么关系?一切生物与空气又有什么关系?

第三课时:活动1:人与空气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感受,认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活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潜水员在水里的感受,憋气10秒。

交流: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我们没有空气能活下去吗?

提问:为什么人在潜水时要带着氧气瓶?

目的: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

【友情提示】

学生学习游泳时可能都有憋气的体验,可通过这种情景引起学生回忆憋气的体验。我们要特别提醒学生一定不要在水中进行憋气比赛,那样会很危险的。

测量10秒内的呼吸次数,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呼吸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活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还可利

用我们做剧烈运动时,呼吸的次数就会增加,说明我们需要的空气也就越多。

学生可通过10秒的憋气感受,让学生体会和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

活动2:豆芽的生长

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但是植物生长与空气有没有关系呢?没有空气,植物能否生长呢?本活动就是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在空气充足和不充足的条件下)实验,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

【友情提示】

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植物的生长也是离不开空气的。运用对比实验时,要让学生明白,一定要突出主要问题,即做空气充足和空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与实验无关的其他变量。

观察豆芽生长的实验,豆芽生长初期没有光合作用,只是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大量的水和氧气。利用豆芽进行植物与空气关系的实验比较方便。实验时,需要用两个大小一样的盆子,盆子内垫有吸水性好的几张纸(两个盆子所垫的纸一样多),分别在两个盆子上装水,使所垫的纸吸透水为宜;在两个盆子里放同样多的绿豆,一个盆子用塑料袋包牢,另一个盆子不盖任何东西;两个盆子要放在同样通风、阴凉的地方,数天后,豆芽就长出来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没有包塑料薄膜的豆芽长势很好,而用塑料袋包裹着的豆芽长得很差,这说明了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引申的问题】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夜晚也要进行呼吸。

课前准备:学生做豆芽生长对比实验用的小容器。

导入:出示豆芽生长对比实验图片。

交流:豆芽在两种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如何?

目的: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明白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教后记:学生能明白人和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第四课时: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

任务:了解当地的空气环境情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出现蓝天天数记录、当地空气污染情况调查等),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

方式:通过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空气环境的情况。例如,可以记录当地一定时间周期内出现蓝天天气的天数,或者不同区域环境(公园、校园、住宅小区、工厂厂区等)中的空气环境情况。

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或观察记录。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

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的质量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从了解自己周围空气环境、利用自己的经验,上网交流自己的想法。

【友情提示】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讨论的方法,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空气状况,向学生渗透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空气环境、

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收集资料和讨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前面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了类似的活动,进行专题学习,仍需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学习,教给学生上网的方法,提供相应的网站、网址。暂时不能进行网上学习的,可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后记:通过讨论,学生能明白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的质量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7.从岩石到土壤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经历一个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一些利用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认识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能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分类,并了解科学上的分类。

(3)了解岩石的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等。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和描述能力,通过小组的形式,提高与别人合作力。

(2)培养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重难点:对岩石的观察和分类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岩石的资料片断或图片、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各样的岩石、小铁锤、放大镜、纸片等。

学生:收集大自然中的岩石。

任务驱动页

活动情景:哪里的石头最多?山上的石头最多,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石头,学生可能都玩过石头,那么对石头的认识有多少呢?我们可以从石头的颜色、形状、硬度、结构以及岩石的用途来认识岩石。

8.坚硬的岩石

第一课时:活动1:观察石头

这项活动包括两部分:介绍和交流各自采集的岩石标本;观察这些岩石的特征,并进行记录。

从展示到仔细观察,是引导学生由一般地看,到科学地观察,并进行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并培养科学的观察记录习惯。

【友情提示】

“把找到的石头洗净展示给大家”意在组织学生对岩石进行展示交流,既是对活动情况的交流和激励,也有利于学生对当地的岩石情况多一些了解。把石头洗净是为了使观察更准确、养成良好的习惯,此要求可以在采集岩石活动之前提出,直接带来干净的岩石标本。为了使每个小组在观察活动中保证材料的多样性,可以对拥有不同岩石标本的学生进行适当分组搭配,便于学生尽可能观察到多种岩石。

观察岩石特征的活动,情景图和卡通学生的对话提示了观察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用铁钉划一划,看它硬不硬;看一看岩石上面的花纹和图案;看一看岩石的形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研究、讨沦从哪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观察、用什么工具进行观察,共同确定观察活动的方案,使学生的观察活动更具有目的性、更得法。应要求学生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习惯,学生的观察所得和表述方式(如文字、图画等),只要是客观真实和有效的,都应得到认可和尊重。

应提醒学生在观察岩石时注意安全,以免被碰伤或划伤;为避免损坏课桌,可以把岩石放在地面上进行刻划、敲打。

【引申的问题】

地质学家是怎样采集和观察岩石的?

讨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对采集回来的石头进行观察?

思考:观察石头的方法。

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利用铁钉等工具对岩石的硬度进行检验。

观察:分组观察石头,并记录观察结果。

作业:鼓励学生课余观察更多的岩石,并注意对观察结果进行与课本相类似的记录。

:活动2: 给石头分类

岩石是各种各样的,怎样分类呢?可引导学生从颜色、硬度、形状等方面进行分类。

【友情提示】

“用自己的方法给找到的石头分类”既是对观察活动结果的整理,也是研究岩石的重要方法。教材提出“用自己的方法”,意在激发学生在分类时对丰富多彩的岩石进行发散性处理,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岩石的特征和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分类结果,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分类,并充分表述理由。

对于学生的分类结果,可以借助实物展台进行展示,也可以循环参观各小组的分类。

【引申的问题】

科学家是怎样对岩石进行分类的?

提问:刚才同学们都对你们组的岩石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记录。如果现在你要把它们进行分类,你打算怎样做?在分类的过程重要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分类的方法。

交流:小组汇报。

小结:对于岩石的分类,各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小组按岩石的颜色分,有的??好,下面各小组就按你们自己的方法对你们组的岩石进行分类吧!记住把你们的分类情况记录在你的课本上(尊重学生的分类意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比如按颜色、软硬、大小、轻重等方面去分类)。 活动:小组活动、对岩石进行分类。

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类情况。

小结:分类的依据。

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敲击学生能明白岩石的一些普遍特征。

第二课时:拓展:岩石里有什么?

本活动是一项有利于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的有趣的活动。当学生敲开岩石,从岩石断裂面上可看到里面色彩不同、形态各异的矿物质时,对岩石、矿物问题进行深度研究的探究欲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友情提示】

可将此项活动安排在课后,但特别强调注意加强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罩、将被敲打的岩石围护起来等),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 提问:在上节课当中通过观察,分类,我们为岩石的研究开了个头。单凭眼睛去观察,大家觉得能真正了解岩石吗?

媒体:出示某种岩石的图片:岩石外层和里层的颜色完全不相同。

任务:看来要进一步研究岩石还需要研究它里面的结构。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用小铁锤把你们带来的岩石敲开,仔细看看,你们在岩石里发现了什么? 活动:学生小组活动,敲开岩石并观察。在活动时,必须注意安全,负责敲石的同学必须佩带护目镜!

汇报。

小结:敲开岩石后不少同学发现了各种各样颜色不同的“小石子”,这说明了什么?我们把这些不同颜色的“小石子”称为“矿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各种不同的矿物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岩石。

媒体:播放“岩石里有什么”视频。

作业:关于岩石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各小组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课题,课后继续研究好吗?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敲击学生渐渐接受了矿物质这一新鲜词。

第三课时:网上学:岩石展览会

通过让学生搜集岩石图片,并集中起来供学生学习,使学生认识更多的岩石和了解岩石更多的用途;通过上传到小学科学网,了解不同地区岩石的特点,增加对岩石的认识。

【友情提示】

“岩石展览会”的网上学

网上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研究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的技能和审美素养都很有意义。教师可参与,并对学生的选材和展示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

没有上网条件的,也可在班级举办岩石图片的展览会。

任务:了解岩石的种类及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我家装修用的石材、公园里的岩石等)后,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了解当地的岩石资源利用情况。 方式:实地调查、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

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也可以上传到小学科学网或其他相关网站,在网上与人交流。

教后记:通过观察视频,学生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如此美丽的岩石。

9。松软的土壤

科学知识:

(1)对土壤的特征有一定感性认识。

(2)了解土壤的组成。

(3)知道“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过程。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调查、访问、采集、记录能力。

(2)知道研究土壤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形成珍爱土壤的情感。

(3)在了解当地土壤状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能够运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土壤的组成。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土壤样本、有关于本单元的视频片断、土壤盆栽、实验盘。

学生:采集土壤样本的工具。

任务驱动页

问题情景:花草树木丛生于岩石间的土壤中,借卡通动物之口提出了一个平常而又包含许多科学道理的问题:为什么草长在土壤里,而不是石头上?引导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从观察土壤到研究土壤的组成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课时:活动1:哪里有土壤

观察土壤就涉及土壤的取样,思考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没有土壤,到哪里采集土壤呢?可让学生观察和并通过观察,从感性上认识土壤。

【友情提示】

可到生长植物的地方,考察和采集土壤,既是为课堂探究活动做物质上和感性上的准备,也是一项实实在在地了解家乡土地资源、欣赏家乡自然之美的实践体验活动。

可把活动2与考察家乡土地资源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落实考察、采集、观察、记录的活动任务,效果会更好。 有土壤的地方一般是生长植物的地方,可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保护植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

这项室外活动,可由教师统一组织,也可安排学生课前自己活动,但应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如果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好结伴并在成人的监护下行动。注意接触土壤后要清洁双手。

【引申的问题】

什么地方的土壤更多?更肥沃?

提问:有同学提到我们要观察研究土壤,就要对土壤进行采集。那么哪里有土壤呢?

思考:学生分小组制订采集计划,汇报。

任务:刚才每个小组都制订了他们的研究采样计划,采样的工具大家在课前也都带回来了。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小锦囊:第一,注意安全,听从小组长的指挥;第二,边观察边进行记录。

活动:采集土壤标本。

交流:学生汇报并展示采集的土壤样品。

归纳:今天我们在学校的不同地方采集了土壤,也学会了采集土壤的方法。在自然界有土壤的地方不少,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它们进行采样,看能不能发现一些跟我们今天采到的很不相同的土壤。(同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有土壤的地方一般是生长植物的地方,采样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影响植物的生长,并强调如果学生自己课后进行采集,最好结伴并在成年人的监护下行动,注意接触土壤后要清洁双手。)

目的: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入手,学习土壤采样的方法,从感性上认识土壤。再指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落实考察、采集、观察、记录的活动任务。 作业:回家后继续对土壤进行采集并记录。思考问题:什么地方的土壤更多?更肥沃?

活动2:观察土壤

观察土壤的活动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周围世界浅显的知识、训练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土壤,应充分利用感觉器官对土壤进行认识。

【友情提示】

教材通过活动导语(认真观察找到的土壤,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表格内)、情景图、记录表,既提出了观察态度(如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的要求,也提出了观察内容(记录表中的土壤颜色、土壤粗细、土壤气味??)和观察方法(如观察时要及时做观察记录,以及情景图中的 看、闻、摸、捻等)的要求。

在教学中,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记录、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需要在观察活动之前与学生共同讨论明确,以增强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交流和发表观察的结果是必要的环节,可根据本校条件选择口头发言、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图表等不同形式。

考虑到课桌或实验台卫生的问题以及学生卫生习惯养成的教育,有必要在课桌或实验台上放垫板或盘子。

【引申的问题】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土壤,可以研究土壤的成分。

任务:很高兴今天同学们都把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带到实验室了。还记得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几个好朋友吗?(眼、鼻、耳、舌、手)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些好朋友对你采到的土壤进行细致的观察呢?

思考:老师点拨,引导学生从土壤的颜色、粗细、气味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引导学生讲清楚观察的具体方法。小组讨论、汇报。

目的:在教学中,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记录、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需要在观察活动前与学生共同讨论,以明确活动目的性和增强其有效性。

任务:同学们把观察的方法都说得很详细,那么大家期待已久的观察行动即将开始。在行动开始前老师请同学们留意观察的注意事项。(出示“观察小提示”幻灯投影,如注意填写观察记录表,观察实验要在实验桌上的垫板上进行,注意地面和桌面上的清洁等。)

观察: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交流:教师根据课堂的时间灵活处理学生的观察汇报,时间允许在可在课堂上汇报,也可以课后开一次土壤样本展示会。

目的:交流和发表观察的结果是必要的环节,可根据本校条件选择口头发言或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图表及土壤样本等不同形式。同时要注意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和卫生习惯,让实验课进行得有条不紊。

作业:通过今天的观察活动我们发现了不同土壤有着各自的特点,到底这是为什么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了解土壤,研究其里面的成分。 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学生能明白土壤的一些物理特征。

第二课时:活动3:研究土壤的组成

学生对土壤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为什么草长在土壤里?”仍不清楚,这可从土壤的组成特点来认识。利用3个探究实验达到认识土壤组成的目标。

【友情提示】

“土壤里有些什么东西?”是学生在采集和观察土壤的活动中很容易提出的问题,土壤中的有些成分(如水)是在学生的采集、观察活动中就有可能发现的,但是这项活动的设计意图不局限于使学生发现其中的成分,还强调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

实验l

用来检验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及腐殖质。当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杯中的土里,轻轻晃动一下,会看到土壤中冒出许多气泡和浮在水面上的植物残体。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和腐殖质。

实验2

将挖出来的新鲜土壤放入一个饮料瓶中,拧紧瓶盖,放到室外阳光下,过一段时间,饮料瓶内壁上会附着许多小水珠。这说明土壤

中含有水分。

实验3

放小半杯的土壤到杯中,加水至大半杯,然后搅拌,使水和土壤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在水中会分成两层,上层是颗粒较细的黏土,下层是颗粒较大的砂。

以上3个实验,都应该在学生对“土壤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做出假设的情况下,再激发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学生的实验方案不必局限于教材中的方法,只要能够验证假设,方法可以多样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创造能力。如果学生想不出合适的方法,我们可做适当的引导。实验方案确定后,有关方法和注意事项应做适当讲解和补充。

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以及提高探究效率等方面考虑,不同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进行研究,实验完成后再作充分交流,达成共识。3个实验也可以穿插进行(实验2、实验3可先做处理,等待实验现象的出现,把实验l放到后边)。

【引申的问题】

不同土壤中所含的成分都相同么?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观察研究,我们已经对土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到底土壤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呢?刚才同学们说出了不少你们认为土壤里有的东西,怎么证明你的猜想呢?

思考:学生小组讨论证实猜想的方法,并讨论方法的可行性,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实验:教师说明实验要求,学生分小组动手进行实验。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实验顺序。

交流:通过这几个实验,可以发现土壤里有什么?

目的:让学生对“土壤里有什么这个问题出假设的情况下,在激发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学生的实验方案不必局限于教科书中的方法,只要能够验证假设,方法可以多样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作业:不同土壤中所含的成分相同吗?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吗?”

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实验学生能了解土壤的分层成份。

第三课时:拓展:砂土、壤土和黏土

通过定性研究知道了土壤的组成,那么根据土壤的组成如何进行分类呢?可以利用观察土壤、捻一捻土壤、把土壤放到烧杯中加水搅拌并放置一一会后观察现象等方法,了解根据组成土壤物质粗细的比例不同的分类。

【友情提示】

“砂土、壤土和黏土”的拓展活动是对土壤研究活动和所关注知识的适当引申。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时间允许,这方面的资料可以

适时提供。

研究土壤性质的活动更适合安排在课后进行,可在课上做些方法上的指导。

导入:出示三种土壤的标本。这是波波、琪琪和妍妍在不同的地方采集的一些土壤的样本。请同学们看看它们相同吗?

观察:分小组观察砂土、壤土和黏土,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填写实验记录表。

教后记:。学生听得很认真。

第四课时:拓展:从岩石到土壤

课本中的图片显示了岩石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知道土壤是由岩石逐渐变化而来的,但这个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

【友情提示】

“从岩石到土壤”,虽为拓展内容,但却是本单元两课内容相互联系的精神所在。可在课后通过课件资料或做适当引导介绍,渗透“自然界里的物质不断变化发展”的自然观教育,感悟土壤的来之不易,唤起学生对土壤的爱惜之心也是非常必要的。

提问:出示岩石和土壤,看似很不相同的两种东西,其实它们之间有着迷切的联系,你知道吗?

思考:学生自由猜想,说出自己的意见。

媒体:播放视频资料(a、岩石风化的FLASH短片;b、视频短片岩石的风化,在片中深透“自然界里的物质不断变化发展”的自然教育观。)

小结:由坚硬的岩石风化变为松软细碎的土壤,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通常都要经历几千或数万年的漫长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土壤资源。 讨论:人类的生活能离开土壤吗?请同学根据生活经验找出证据,并把你的观点填写在课本上。教后记:通过讨论学生知道土壤并不是随手拈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风化得来的,应倍加珍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