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爱打小报告

低年级学生爱打小报告,实为常见现象,确实是令老师头疼的一件事。

对这些小报告,处理方法又不能简单粗暴。如果说禁止学生汇报吧,有些事情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产生不良后果。但任其发展下去,有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又会浪费我们许多不必要的时间,而且对学生的性格发展也不利。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让低年级学生的“小报告”适度,不“泛滥成灾”,这一直是我探索研究,并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

低年级的爱大小报告。很多方面都是老师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养成。在学生第一次来打小报告的时候,你可能就当场批评了这个学生。那对下面的孩子就认为,我跟老师说,他就会被老师批评。而自己却意外的得到满足感。这一现状是普遍存在的。

我带的是一年级的学生。每次走到班级门口,经常响在耳边的是学生的叫喊:老师,某某拿了我橡皮擦;老师,谁谁带了卡片来,在上课玩;老师,他刚推我。刚开始的时候,每次都有花很多的时间来了解解决,后来真的听到很烦,就跟学生说有事情下课的时候再来跟老师说,一再的强调这,或者让班长来跟老师打报告。这样,一个学期以后,打报告的变少了。学生可能只是想要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特别的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当孩子告状时,老师淡化回避处理的办法不错,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能想办法自己解决,就太棒了!”,帮他明白用打“小报告”来解决问题,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要学会宽恕、谅解,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开始只是一直骂他们,为什么只会讲别人的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怎么不来告诉老师,后来发现行不通。最近只好用软的方法,只要有人来告诉老师其他小朋友好的一面,两个人都可以得到一张笑脸,效果不错;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地讲别人不好的地方,两个人就要把之前得到的笑脸还给老师。(发现优点)

爱打小报告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特性,我觉得每个老师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在我们眼中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在学生眼中也成了大事。我认为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凡事多点理解,当然也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爱打小报告在低年级学生中确实比较明显。我觉得不管学生的动机是什么,“告密者”本身是有一定的心理需求的,是希望得到老师重视的,所以老师应该积极地倾听“告密者”的话,用目光、表情等非语言行为表达对他们的关切,让他们把话说完。这样,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分析“告密者”的问题症结所在。

 

第二篇:爱打小报告的妹妹

爱打小报告的妹妹

我有一个爱打小报告的妹妹,我要是吃了妈妈不让买的零食,妹妹看见了就会给妈妈打小报告,妈妈就唠叨一番,妹妹在旁边看我的笑话。

有一次,妈妈给我和妹妹买了两块冰糕,我和妹妹一人一块,妈妈说:“今天,我给你们买雪糕了,不能再买了。”我和妹妹点点头。下午,天气很热,我又悄悄地买了一块雪糕,妹妹发现了,马上就去给妈妈说,我拦住她,说:“妹妹别去给妈妈说了,好吗?”妹妹说:“不好》”就这样,我就又给妈妈唠叨一番。

这就是我的爱打小报告的妹妹。

(郭秋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