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读书报告

宏观经济学读书报告

——谈文献的阅读和论文的研究方

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 指导老师:文淑慧(教授)

学生:崔鹏

学号:2008209068

宏观经济学读书报告

——谈文献的阅读和论文的研究方法

这八篇论文,信息量大、思路清晰,论述严谨、方法得当,逻辑性比较强,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代表性,并在学术上有其独特的创新点,我在系统的阅读和思考之后,感觉获益良多,体会到了文老师的良苦用心,感悟到阅读学术文献的意义、价值和乐趣,感谢文老师。可是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文肯定有不尽完善之处,存在某些疏漏和错误,请读者批评改正。

引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我将谈一下在阅读这八篇文献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其次,本文将分别结合其中的五篇文献,论及一些与研究方法有关的感受;最后,我将重点介绍一下经济论文中常常运用到的计量经济学这一工具,并结合另外的三篇文献,介绍这三篇文献中有关数据收集、假设、检验等计量经济学工具的运用。

一、谈文献的阅读

这八篇论文的内容涉及了宏观经济学的许多方面,包括供求关系、对外贸易、汇率和经济增长模型等。

1.文献阅读的好处

我发现,阅读类似的论文,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掌握该研究领域的某些方向和框架。每一篇文章都对相关的问题有一个综述性的介绍,系统、清晰、严谨,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资料和知识,对相关问题有一个相对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激发思考、巩固所学知识并对知识有所延伸的目的。

同时,在阅读和沉思这些文献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类型论文的撰写方法、行文思路,也对经济论文的研究方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如加深了对计量经济学这一工具的重视。

阅读学术论文,我感觉比阅读网上的时事新闻、财经评论的收获要大得多,我想从现在开始,运用假期时间,培养成研读论文的习惯。文老师推荐的北大网上的这些讨论稿就很棒。而且也发觉学术论文看得越多,也会越轻松,如果常常加以阅读和沉思,对学术上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我还认识到,认真研读一篇论文,可以有许多的后续工作。例如,阅读一

篇论文后,可以将论文中出现的疑问加以记录,并再查阅相关资料,补充知识体系中的盲点;将文中频繁出现的重要人物和经典文献加以了解;将参考资料里列出的文献有选择的阅读。我想这提供给我们一种很好地扩充知识的自学方法,如果能常常这样去实践,收益会十分多的。

2.阅读时的一些感受

我再谈一下一些其他的阅读感受。文章的内容提要、引言、目录十分重要,可以从中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每篇论文几乎都是在大量的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并且借鉴、吸收或者批判前人的研究成果;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学科,许多篇论文都涉及到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好好地学习和掌握;对专业理论知识有必要更好地把握和熟练运用,从而才能有良好的学术敏感,并在分析问题时可以从容地判断和解读,选择合适的模型和计量方法,最后作出合适的分析和解读;这几篇论文最后的着眼点,往往是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或者政策含义等方面,我想这说明了学术论文的社会研究价值;针对不同的研究课题,往往需要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关于参考文献方面,我想谈一下。这几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基本上都是英文的参考文献,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想很有必要多浏览一些英文的文献。读论文要从中文的综述文章入手,然后逐渐深入,而最后的落脚点必然是在外文文献上,这是因为科研的前沿大多在国外,对一些领域,尤其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多是由英文文献构成的,而对英文文献的翻译总有时滞,如果要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必然要建立在掌握了最新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从而能够及时地阅读第一手的英文资料。

二、谈论文的研究方法

下面,我将结合每一篇论文,谈一下我的阅读感受,着重探讨有关论文的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首先我谈一下我阅读其中五篇论文的主要感受和启发,然后结合另外三篇论文重点谈一下对计量经济学的一些认识。

1.《金融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一文的启示:

选题角度——以往涉及较少的方面

论文运用功能分析法就金融创新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金融创新的实践导致了大量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研究,但其中大多数是讨论金融创新的动因以及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系统稳定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涉及到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储蓄和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乃至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格外地少。即便早期有些相关的研究,但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系列的理论模型建立起来,并出现了对金融系统和长期增长之间关系所做的实证研究。但这些新的研究工作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金融创新上。 于是,这篇论文试图将注意力放在金融创新上。

研究方法——选择中间过渡量,建立两者关系。

文章的难点在于建立金融 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因为两者的联系并不直接,也缺乏这方面的论述,作者尝试运用功能分析法来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作者选择了一个中间的过度环节,即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来建立两者的联系关系。作者首先分析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后分析金融创新如何增强金融系统的功能,从而得出结论,金融创新对于长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举例分析

本文中,考察了一些金融创新,特别是19xx年以来的金融产品创新,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增强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改善金融系统的教习效率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从基本理论出发,运用模型来分析

本文中运用了内生增长理论模型来说明金融系统影响长期增长率的可能渠道。

2.《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谈摆事实,列数据,讲道理

《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这篇文章是一篇综述性特别强的论文,从六个方面梳理记录了中国自19xx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对外贸易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改革前的外贸情况、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经济特区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中美贸易失衡,内容庞杂,有大量的历史资料,查阅并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对事实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因为本文是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问题的,因此最好的理论支持就是运用事实和数据。其中,本文出现了大量的数据,其中最为主要的数据来源是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另外,还有一些数据出自历年海关资料、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商务部、中国开发区协会、国家统计局、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其次,还涉及到国外的数据源:包括Takemune FUJII、Mitsuyo ANDO,美联储、Wong and Yu、Naughton、Rumbaugh-Blancher;文章还引用了来自雅虎中文财经网站的数据。

3.《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谈宏观预测类的论文

本文是一篇预测性论文,本文整理报告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粮食经济运行长期数据,观察和探讨粮食供求关系某些关键变量实际变动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粮价未来短期走势以及粮食长期安全问题提出评论和推测。因为本文是一篇预测性的文章,所以也出现了大量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我谈一下读完这篇文章之后的一点感想,主要讲一下对于如何写预测宏观走势文章的看法:首先需要查阅并掌握需要预测的宏观经济指标的历史数据,本文就针对我国的粮食的供给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的数据资料,例如我国历年粮食总产量、分类产量、进出口量、分品种净出口量;对于粮食的需求,即消费量角度,也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支持,如粮食净出口占表观消费量比例、分类产品占表观消费量比例、人均实际收入与粮食表观消费量、中国分类粮食人均消费、粮食表观消费收入弹性近似估计、分品种粮食消费近似收入弹性趋势值等。

其次,需要把握国际经济走势及其原因,因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有重要的联系,例如本文中,因为开放经济环境下我国粮价与世界粮食价格供求存在紧密联系,因而也针对对国际粮食供求变动及国外粮价进行了观察和数据的搜集,并与国内粮价做了比较,从而讨论了世界粮食市场变动及其对我国粮价未来走势的影响。另外,在进行预测的时候, 最好使用一些经济计量模型。

4.《我国资本回报率估测》——谈论述某个经济指标的论文

《我国资本回报率估测》估测我国改革开放实际工业企业资本回报率9个系列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观察我国资本回报率长期周时特点、资本回报率与经济景气短期波动关系、物价变动因素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不同类型企业资本回报率以及中外资本回报率比较等问题。

文章考察了一个相对微观的一个经济指标--资本回报率,本文侧重估测改革开放时期我国资本回报率数量水平,再次基础上观察该指标变动的结构特点。我也通过这篇文章感受如何撰写类似论文的思路和方法。

可以看出要描述单一的一个经济指标,首先要明确它的概念,如本文选用企业微观资本回报率指标作为估测研究对象,又进一步把估测对象限定为工业资本回报率。

另外,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经济变量,应研究与这个指标相关的其他背景因素以及影响因素,如本文研究了与资本回报率统计相联系的制度演变、相关数据可获得性等问题,并报告了资本存量和资本回报数据,投资收益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也应将这一指标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去考察,例如本文针对资本回报率,讨论了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也谈及中外资本回报率的比较等,完善这一问题的探讨角度。

其次,为了达到对这一指标的估测,最好运用计量经济的模型。

最后,结合该经济指标的作用,提出政策性的建议。本文在文章最后,指出了研究结果对理解目前经济惊奇增长和讨论宏观调控政策的参考意义以及借鉴意义。

5.《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争论的再探讨》——选题角度,非主流的观点

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主流观点是克鲁格曼的观点,即东亚的经济增长完全可以用要素投入的增加来解释,全要素生产率没有贡献,因此,他推断在东亚经济的增长中没有技术进步的成分,不存在所谓的“东亚奇迹”,并认为东亚经济的增长不可持续。

这篇文章与主流学派的传统观点相悖,目的在于澄清克鲁格曼论断的假设,指出他关于东亚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无关的观点的缺失。作者主要是根据学术界在全要素生产率和世界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分析、评价克鲁格曼的观点,从而说明克鲁格曼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三、特别论述: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的运用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广泛采用计算机组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非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克莱因也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也可以说,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指对经济现象加以测量,而且表明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进行计量的意思。

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一整套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上的计量方法,属于计量经济学的“硬件”,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

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看,预测(包括政策评价)当然是计量经济学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但其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们应十分注意的。

1.《粮食市场与宏观经济的互动—我国粮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因果关系研究》的启示

作者在阅读文献之后发现,关于粮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因果关系的讨论,两种所持观点都存在一些漏洞,于是,作者的出发点是对两种观点加以检验,从而对粮食市场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提出一个合适的分析框架。

收集数据

由于研究所需的数据不能直接从公开发表的资料中获得,作者利用统计部门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推算。作者选用消费者物价指数表示一般物价,因而需要消费物价定基指数的月度时序数据。从官方统计部门公开发表资料中,获得年度定基消费价格指数,还能获得19xx年以来居民消费物价同比月度数据以及20xx年月度环比价格数据。作者利用同比月度价格和20xx年月度环比价格数据,推算出19xx年以来的定基月度消费价格指数,其中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做出了消费物价环比月度数据自相关系数图,以及消除季节因素的环比消费物价环比月度数据图。

而对于市场粮价方面,则在收集和比较不同样本数据基础上,确定研究所利用的数据系列。作者将来自商业部、农研中心和农调队的三组数据样本衔接成一套数据,并进行计量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

论文利用了计量经济学的同积分析方法,判断我国粮价与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关系;如果存在同积关系,进一步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分析它们之间长期和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走向。然后,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政策建议。

其中涉及到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是一个常用的计量工具,有必要加深对这些常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的了解和认识,学习并掌握这些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的启示

选题方面

新古典理论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收敛机制的分析,抽象掉了政府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战略所决定的经济结构的影响。本文考虑了新古典经济模型中未考虑的因素,即考虑了经济发展战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文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的两个理论假说进行了经验检验。采取了以下的思路和方法,首先介绍有关的文献,继而介绍为获取本文计量检验的有关变量而构造的核算方法,接着按照本文构造的核算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并报告了计

量检验方程的设定,最后报告检验的结果并总结。

本文基于“各经济体在同一时期面对着不同的技术前沿”的假定,以及Henderson等的论文中暗含的“过去掌握的技术不会遗忘”的假定,构造经济增长分解核算框架。

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省区市的统计年鉴。对于固定资本和存货资本的存量序列两个变量,经由下面的程序得来。首先,作者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各省区市1996-20xx年统计年鉴中,查得1978-20xx年历年的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资本投资流量数据,以及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固定资本和存货资本投资指数序列;其次,运用Harberger(1978)的方法估算19xx年固定和存货资本存量。再次,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出各省区市的固定和存货资本存量序列。

本文使用了Coelli(1996)给出的数据包络分析专用程序DEAP,对29个省区市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运用LIMDEP7.0的计量软件,对某些方程进行了OLS估计,验证假设;还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将初始年份劳均GDP差异分解为劳均要素拥有量差别的效应和技术水平差别的效应,对于问题的理解是有意义的,从而丰富了这方面的经验研究文献。

3.《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计》的启示

这篇论文基于有关结构转型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用购买力评价法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文章用184个国家及地区三十四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同时,文章还检验了估计结果对于样本选择和解释变量选择的敏感性。为了进一步支持论文估计结果的合理性,作者对人民币失衡和我国贸易平衡的关系以及人民币向其均衡水平调整速度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经验证的估计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了关于结构转型和B—S效应的研究中的模型,采用1974-20xx年184个经济体的年度面板数据来估计人民币的均衡汇率。然后运用EVIEWS6.0中的冗余固定效应检验,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文章又用了两种方法对估计的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一是用子样本估计人民币的均衡汇率以检验估计结果对样本的敏感性;二是增加解释变量以检验估计结果对解释变量选择的敏感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估计结果的合理性。首先,作者比较人民币失衡的变动与贸易差额的变动之间的关系;其次,作者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向其均衡水平调整的速度,以此讨论人民币被低估的合理性。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报告

 

 

 

 

 

 

 

 

大学生就业——新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为此我们小组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希望从中可以寻找到解决的方案。

一、中国经济走势

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本来就已经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偏低,1997年~20##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降至39.74%;另一方面是收入差距拉大,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早已跨过0.4的国际警戒线。这不仅为分配公平提供了难题,更为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造成了障碍,因为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时,收入分配结构更会通过传导机制影响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低将直接影响消费能力。一方面,内需不足导致经济发展依赖投资型和出口型产业,在这些产业中,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结构,进而产生商品需求,影响产业结构布局。

2 .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中国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以上“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涉及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重大关系,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目标。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3 .近年主要中国近年主要的经济指标分析

中国新鲜出炉的经济指标无疑给人冷暖参半的感觉,这似乎意味着对政府保增长虽可充满信心,但也必须意识到复苏之路将荆棘密布。政府公布的年初数据显示,一方面,政府主导的投资大幅增加,信贷增长势头亦极为强劲;另一方面,工业增加值并未像市场预期地那样迅速反弹,出口降幅也进一步扩大,前景堪忧。这或许表明,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怀疑中国可以实现"保八"的目标,但过程可能比想像得要艰辛很多。海关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出口同比猛降25.7%,较上个月17.5%的跌幅进一步扩大,远远超出市场预期.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分析人士并不认为出口疲弱的势头会在今年有所好转。

就以上分析来看,中国的经济形势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远远没有过去。下面我们就金融危机对我们大学生就业有何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国内外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一)目前世界的就业形势

新华网阿布扎比10月11日电(记者安江)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何亚非大使11日应邀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阿布扎比峰会闭幕全会上发言,呼吁国际社会精诚合作,鼓足勇气,拿出行动,共同化解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应对青年与就业等重大社会挑战。 今年以来,从中东到南亚,从欧洲大陆到美国华尔街,都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引发许多国家和地区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在这些动荡中,青年扮演了先锋和主力军的角色。有媒体称我们为“愤怒的一代”。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很关键:一是社会民生问题不断积累,就业难、收入低、生活无保障成为重要诱因。有学者指出,当前危机的核心是就业危机。这一观点不为过。因为在金融危机深度发酵背景下,很多青年成为“无工作、无收入、无福利、无未来”的四无群体,导致青年信心丧失,不满怨恨情绪滋生。二是青年诉求渠道表达不畅,意见得不到重视。不少国家的青年对政党、政府甚至体制失去信任,认为谁也代表不了他们。他们走上街头,以叛逆和极端方式宣泄失望和不满。

(二)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主要面临三大压力:

第一个压力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长期存在,“十二五”期间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数2500万,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900万个。

第二个压力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紧密联系。

第三个压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入一个加速期,现在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4亿人,但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1亿多人。

(三)大学生就业形势

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对于已经就业困难的专业、地区和大学,经济萧条是雪上加霜。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卖压增加造成薪资下降。大学毕业生为即便是找到了工作,也会由于市场的大环境而不得不接受较低薪资。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

学生没工作的情况以前在中国很少见。但现在随着中国遭受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滑坡,失业大学生的人数急剧膨胀,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造成现状就是去年的万毕业生中至少有四分之一仍在找工作,而今年又将有大批量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此外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四、对大学毕业生的建议

以上,我们简单分析了大学生毕业很难找到工作的原因,那么一下就给出几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

首先,科学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基础。清晰地规划职业生涯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职业生涯规划却不仅限于规划目标。要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我们必须奋起行动。莎士比亚说得好:“行动胜过雄辩。”一旦掌握了自我激励与调适的方法,自我塑造与发展的过程也就随即开始了。美国企业培训专家史蒂夫·钱德勒提出以下方法,可以帮你成功地开发与塑造自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1、树立远景目标。迈向职业生涯目标的第一步,是要有一个每天早晨醒来都能够为之奋斗的目标。远景目标必须即刻着手建立,而不要往后拖。你随时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些改变,但一刻不能没有目标。

2、离开舒适区。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提醒自己。舒适区只是一时的避风港,不是永久的安乐窝。它只是你心中准备迎接下一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和恢复元气的地方,而不是一生的依靠。

3、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以此不断激励自己。

4、适时调高目标。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太小且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了动力。如果你的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5、加强紧迫感。作家阿耐斯曾写道“沉溺生活的人没有死的恐惧”,自以为长命百岁无益于你享受人生。然而,大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假装自己的生命会绵延无绝。唯有心血来潮的那天,我们才会突发奇想地筹划大事业,将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寄托在被丹尼斯称为“虚幻岛”的汪洋大海之中。直面死亡未必要等到临终一刻。事实上,如果能逼真地想象我们的弥留之际,会产生一种再生的感觉,这是塑造自我的重要一步。

6、撇开不适宜的朋友。对于那些不支持你目标的“朋友”,一定要敬而远之,因为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与愤世嫉俗的人为伍,他们就会拉你沉沦;同不求上进的人为伴,他们会消磨你的意志。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就在追求快乐和成功的路上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同乐观向上的人为伴,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

7、迎接恐惧。战胜恐惧后我们会迎来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像疯狗一样对我们穷追不舍。

8、做好调整计划。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起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同样,在事业高峰期也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在工作中拥有不灭的激情。

9、直面困难。困难对积极的人来说,不过是一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员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勇气。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

10、保持良好的感觉。大多数人认为,一旦达到某个目标,人们就会感到身心舒畅。但问题是,你可能永远达不到目标。把快乐建立在还不曾拥有的事情上,无异于剥夺了自己创造快乐的权力。请记住,快乐是天赋的权利,让自己职业生涯的旅途中充满快乐,而不要等到成功的最后一刻才去感受属于自己的快乐。

11、加强排练。先排演一场比你将要面对的情况还要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的事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一件更难的事先做。成功的真谛是:你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就越宽容;你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就越苛刻。   

12、立足现在。锻炼自己即刻行动的能力,充分利用对当下的认知力。不要沉浸在过去,也不要沉溺于未来,而要着眼于今天。当然,要有梦想、筹划和制定创造目标的时间。不过,当一切就绪后,你必须学会脚踏实地,注重眼前的行动,把整个生命凝聚在此时此刻。

13、敢于竞争。竞争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无论你多么出色,人外总会有人。所以,你需要学会谦虚,努力超越别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努力超越别人便意味着你加入了竞争游戏。不管在哪里,你都要敢于参与竞争,而且满怀快乐的心情。要知道,超越别人远没有超越自己重要。

14、内省。大多数人习惯于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但是,仅凭他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他人身上,就会面临束缚自己的严重危险。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他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

15、走向危机。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无视这种现象,于是愚蠢地创造一种追求舒适的生活,努力设计着各种越来越轻松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才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正如圣女贞德所说——“所有战斗的胜负首先在自我的心里见分晓。”

16、精工细笔。创造自我,有如绘制一幅巨作。如果把自己当作那幅正在描绘中的杰作,你就会乐于从细微处改变。哪怕只是一个细节做得与众不同,也会令你兴奋不已。

17、敢于犯错误。有时候我们不愿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把它做好。当感觉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我们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暂时放在一边,或静待灵感的降临。你可不能这样。有些事你知道要做却提不起劲时,也要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试着给自己一点自嘲式的幽默,抱着一种打趣的心情,一旦做起来了,你自然就会乐在其中。

18、不要害怕被拒绝。不要消极接受别人的拒绝,而是积极面对。当你的要求落空时,试着把这种拒绝当作一个问题来问自己:“我能不能再多一点创意呢?”不要听见“不”字就打退堂鼓,而要让这种拒绝激发你更大的创造力

19、尽量放松。接受挑战后,要尽量放松。因为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的内在动力就不断增加。不必祈求上天赐予你勇气,放松便可最大限度地供给你迎接挑战的勇气。

20、一生的缩影。塑造自我的关键在于甘做小事,且必须即刻就做。只要是对你职业生涯发展有意义的事,哪怕是一点,都将使你的一天有滋有味。今天就是你整个生命的一个小“原子”,是你一生的缩影。

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富有意义,但是生活不属于未来,而在于现在。我们越是认为自己将来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越会在这种沉醉中让许多绝妙的机会悄然流逝。

因此,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这样,未来才有希望。当然,自我设计时要切记做到知己知彼,特别是全面地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脾气秉性、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自己的才能以及自己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等等。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设计,建议运用科学的职业能力、心理、个性、适应性测量工具,好的职业测验工具将是你正确步入职业生涯的指南针。

经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解决主要依赖于大学生本身的素质以及对自身的要求。当然社会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就业不可避免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