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5-12 10:00

  一、农民工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3085万人,增加124万人,增长1.0%,举家外出农民工3525万人,增加150万人,增长4.4%。

  二、农民工培训与就业

   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各年龄段农民工接受培训比重均有提高。

   56.8%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42.6%的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61.8%在第二产业就业,本地农民工48.6%在第三产业就业。

   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就业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在中部地区就业从事建筑业与制造业并重,在西部地区就业以从事建筑业为主。

   83.5%的农民工为受雇就业,16.5%的农民工为自营就业。受雇就业农民工65%从事第二产业;自营就业农民工82.1%从事第三产业。

  三、外出农民工流向分布

  在外出农民工中,7739万人跨省流动,8871万人省内流动,分别占外出农民工的46.6%和53.4%。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

  东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882万人,72.6%仍在东部地区省际间流动;中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4017万人,89.9%流向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2840万人,82.7%流向东部地区。在跨省流动农民工中,流向东部地区6602万人,占85.3%;流向中西部地区1068万人,占13.8%。

   跨省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入大中城市。省内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入小城镇。

  四、外出农民工收入、消费、居住

   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元,建筑业2965元,批发和零售业2432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元,住宿和餐饮业236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元。

图1 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和增长率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W020140512378513762575_r75.gif

   人均月生活消费支出892元,比上年增加159元,增长21.7%,比收入增长幅度高7.8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月居住支出453元,比上年增长27%。

   外出农民工中,租房居住(与人合租及独立租赁)的农民工占36.7%,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农民工务工所在城市规模越大,越依靠租房方式解决居住问题。

   从雇主或单位得到免费住宿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6.9%,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从雇主或单位得到住房补贴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8.2%,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图2 获得免费住宿或补贴的农民工比重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W020140512378513762646_r75.gif

  五、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

   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9.9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2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个小时。与上年相比,超时工作农民工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外出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0.8%,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图3 外出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W020140512378513764071_r75.gif

  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41.3%,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下降了3.5个百分点,签订一年以下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与上年基本一致,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增加了1个百分点。

图4 外出农民工签订合同的比例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W020140512378513769224_r75.gif

   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比例继续上升。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参加工伤保险的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参加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重均提高0.7个百分点,参加生育保险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

  六、新生代农民工

   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

  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点是:

   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三分之一,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2个百分点。

   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务工。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地域分布看,8118万人在东部地区务工,占新生代农民工的64.8%;2217万人在中部地区务工,占17.7%;2155万人在西部地区务工,占17.2%。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地点看, 6872万人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占新生代农民工的54.9%,老一代农民工这一比例为26%,新生代农民工更偏好在大中城市务工。

   八成以上选择外出从业。在新生代农民工中,10061万人选择外出从业,占80.3%; 2467万人本地从业,占19.7%。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仅为21.7岁,老一代农民工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为35.9岁,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平均年龄低14.2岁。20##年间,87.3%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任何农业生产劳动。

   以从事制造业为主。新生代农民工中,39%从事制造业,14.5%从事建筑业,10.1%从事批发和零售业,10%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老一代农民工中,29.5%从事建筑业,26.5%从事制造业,10.9%从事批发和零售业,10.6%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从事建筑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不及老一代农民工的一半。

   在外务工更倾向就地消费。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月生活消费支出人均939元,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3%;新生代农民工20##年人均寄回带回老家的现金为12802元,比老一代农民工少29.6%。在外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租房居住,其中,单独租赁住房或与他人合租住房的占40.4%,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占34.1%,在工地工棚居住的占7.3%。月租房支出人均为567元,占月均生活消费支出的60.4%。

  附注:

   1.农民工监测调查简介

   为准确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就业、收支、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20##年建立农民工监测调查制度,在农民工输出地开展监测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在1527 个调查县(区)抽选了8930个村和23.5万名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访问调查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

  2.主要指标解释

   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

   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指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

   老一代农民工:指1980年以前出生的农民工。

   举家外出:指农村劳动力及家人离开原居住地,到户籍所在乡镇以外的区域居住。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

 

第二篇:20xx年云南农民工监测报告

20xx年云南农民工监测报告

2010-04-01

20xx年云南农民工监测报告

为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居住、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于20xx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根据国家方案制度的要求,在我省40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民工监测抽样调查网点,由此调查结果推算:20xx年度我省农民工总量1[1]为463.5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305.9万人。 1[1] 外并从业6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1[1] 外并从业6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1[1] 外并从业6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1[1] 外并从业6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1[1] 外并从业6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1[1] 外并从业6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1[1] 外并从业6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1[1] 外并从业6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表1:20xx年云南农民工数量

20xx年云南农民工监测报告

20xx年云南农民工监测报告

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20xx年云南农民工监测报告

一、农民工总体特征

本地农民工增长速度快于外出农民工。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xx年我省外出农民工总量305.9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增长5.0%。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276.9万人,比上年增加14.2万人,增长5.4%;举家外出农民工29万人,增加0.3万人,增长1.0%。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157.6万人,增加13.4万人,增长9.3%。

二、外出农民工流向地域

1、我省外出农民工仍以本省为主,外出到东部省份务工人口比重下降。从农民工输入地域类型看,20xx年我省外出农民工在本省从业的占66.9%,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省外从业的占33.1%,其中东部地区(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上海等)从业的占29.2%,比上年降低了5.8个百分点。

2、外出农民工仍然主要流向地市级以上大中城市。我省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占2.6%,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31.6%,在地市级市务工的农民工占30.6%,在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占20.3%,在建制镇和其他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15.0%。在地市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64.8%,比上年略降0.1个百分点。

三、外出农民工人群特征

1、外出农民工以男性青年为主,未婚者占多数。分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6.4%,女性占33.6%。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8.3%,26-30岁占17.7%,31-40岁占16.5%,41-50岁占8.1%,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2.8%。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41.9%,未婚的占55.9%,其他占2.2%。

2、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

高。在外出农民工中,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占2.2%,小学文化程度占21.4%,初中文化程度占56.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9.4%,比重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3、外出农民工在二、三产业从业的居多。在外出农民工中,从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1.%,其中服务业占18.6%,住宿餐饮业占12.9%,批发零售业占7.9%;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占46.4%,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各占21.0%。可见,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仍是我省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选择。

四、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生活状况

1、外出农民工收入有所增加,且集中在800-1600元之间。20xx年,我省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180元,比上年增加95元,增长8.8%。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3.5%;600-800元的占9.0%;800-1200元的占37.4%;1200-1600元的占34.4%;1600-2400元的占11.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

1.8%。71.8%的外出农民工月收入在800-1600元之间。

2、外出农民工月生活费支出400元左右,月居住支出104元。从外出农民工住所的类型看,24.8%的住在单位宿舍,16.1%的住在工地工棚,18.2%的住在经营场所,14.8%的与人合租住房,也有1.1%的在务工地自购住房。

3、60%的外出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20xx年,我省外出农民工每天平均工作时间8小时以下的占2.3%,8-10小时的占68.0%,其中工作时间8小时的占60.0%,10-12小时的占24.6%,12小时以上的占5.1%。

五、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

1、拖欠工资状况大为改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已取得明显成效。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仅占0.7%,比20xx年的

4.3%下降了3.6个百分点。未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从20xx年的83.6%上升到20xx年的90.3%。

2、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近六成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0xx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32.0%,没有劳动合同的占58.9%。

3、外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五险一金”比例较小。20xx年,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2.3%、13.4%、5.6%、1.3%、0.4%和0.6%。

六、存在的问题

20xx年我省农民工总体规模、基本特征、流向分布、就业情况、外出收入和居住情况、权益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表明,20xx年虽然我省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数量进一步增加,本地农民工增速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已经成为我省农民工增加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我省农村劳动力产业和地域转移,呈现转移规模较小、层次低、地域窄、工资低等困难,是导致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长期以来靠全国后位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云南农民收入增长的障碍。

来源: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