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桥梁检测汇总报告new

重庆市渝黔、渝合、上界高速公路

20##年桥梁检测汇总报告

路桥集团桥梁技术有限公司

20##年08月


   

1 工程概况... 1

2 检测组织情况及工作安排... 3

3 检测的主要内容... 3

4 检测依据和评定方法... 5

4.1 桥梁检测的依据... 5

4.2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及标准... 5

5 桥梁检测结果总结... 6

5.1 检测结果概述... 6

5.2 三类桥梁病害特点... 7

5.3 本次检测桥梁典型病害及处理建议... 11

5.4 斜拉桥检测情况汇总... 13

6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17

6.1 优先安排对三类桥梁进行专门试验及维修加固... 17

6.2 对二类桥梁进行小修... 17

6.3 加强桥梁日常养护和监测... 17

6.4 编制长期养护规划,健全桥梁档案... 17


1 工程概况

本次共计检测桥梁42座,合计526跨,其中渝黔高速公路22座,渝合高速公路15座,上界路5座。在42座桥梁中进行全面检查的有15座,只检查奇数跨的有27座。详细情况见检测汇总表。

表1  本次检测桥梁汇总表

2 检测组织情况及工作安排

本次桥梁检测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力求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检测工作共历时约三个月。外业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具体时间如下:

Ø 第一阶段:20##年3月28日~4月22日;渝黔高速公路应检测桥梁总数为22座,本阶段完成21座桥梁检测,不包括大佛寺长江大桥(斜拉桥)。本阶段共计26天。

Ø 第二阶段:20##年4月23日~4月27日;上界路应检测桥梁总数为5座,本阶段完成4座,不包括马桑溪长江大桥(斜拉桥)。本阶段共计5天。

Ø 第三阶段:20##年4月28日~5月23日;渝合高速公路应检测桥梁总数为15座,本阶段完成13座,不包括沙溪庙嘉陵江大桥(斜拉桥)和北碚嘉陵江大桥(无法找到人洞入口)。本阶段共计26天。

Ø 第四阶段:20##年5月24日~6月24日;大佛寺长江大桥、马桑溪长江大桥、沙溪庙嘉陵江大桥和北碚嘉陵江大桥检测。本阶段共计30天。

内业工作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Ø 第一阶段:20##年3月28日~5月15日,桥梁平立面图绘制,资料收集,测试数据处理。

Ø 第二阶段:20##年6月1日~6月28日,报告撰写,桥梁综合评估,建立电子文档。

本此桥梁检测,我公司为项目部配备了高素质的检测队伍,包括多名资深高级工程师、博硕士研究生和基础扎实践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保证了检测成果可靠、细致、翔实,并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对桥梁工作状况准确评估。

3 检测的主要内容

本次对检测范围内的所有桥跨的上、下部结构、支座、桥面系及横向联系构件进行了详细认真的检测;同时采用无损检测手段进行了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深度测试、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测试、钢筋锈蚀情况测试;对于连续刚构桥和斜拉桥在桥面布设了线形永久监测点,并进行了初始测试;对斜拉桥主塔、主梁及斜拉索、护套、上下锚头等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测,并用自振频率法测试了斜拉索索力。具体测试内容如下:

Ø 桥梁整体工作状况检查,如主梁有无明显下挠,墩台是否沉降和滑移等。

Ø 桥梁上下部结构混凝土破损和梁底裂缝检测,对于箱梁结构,进入箱梁内检查箱内混凝土有无破损开裂、锚头是否存在锈蚀、钢筋是否外露及箱内是否存在积水等现象。

Ø 桥梁横向连接部位检查,如T梁和箱梁的横隔板检查,铰接板梁结构铰缝的检查等。

Ø 支座变形、老化、开裂及滑移情况检查。

Ø 桥面系及其附属结构检查。

Ø 对连续刚构桥梁及斜拉桥布设桥面线形永久性测点,并进行初次线桥面形测量。

Ø 混凝土强度测试;

Ø 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测试;

Ø 钢筋锈蚀程度概率测试。

Ø 斜拉桥主塔检查,检测人员通过主塔内的简易爬梯对主塔混凝土开裂和破损情况进行检查。

Ø 对斜拉桥斜拉索的护套、上下锚头进行检查。

Ø 频率法测试斜拉索的索力。

Ø 现场校核桥梁基本数据(桥梁基本状况卡片)

Ø 当场填写“桥梁定期检查数据表”(表4.2.7),记录各部件缺损状况并作出技术状况评分。

Ø 实地判断缺损原因,估定维修范围及方式。

Ø 对难以判断损坏原因和程度的部件,提出特殊检查(专门检验)的要求。

Ø 对破坏严重、危及安全运行的危险桥梁,提出暂时限制交通的建议。

由于桥梁大部分采用高墩,跨深谷以及长江、嘉陵江等河流,桥梁检测车无法接近的下部结构以及上部结构采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的方法进行检测。

4 检测依据和评定方法

4.1 桥梁检测的依据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J H11-2004)

&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 交通部《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年10月)

& 《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

4.2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及标准

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J H11-2004),桥梁评定分为一般性评定和适应性评定。一般性评定是指依据桥梁定期检查资料,通过对桥梁各部件技术状况的综合评定,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提出各类桥梁的养护措施。适应性评定指依据桥梁定期及特殊检查资料,结合试验与结构受力分析,评定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通行能力、抗洪能力,提出桥梁养护、改造方案。

本次检测对桥梁作出一般性评定。一般评定方法对全桥总体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宜采用考虑桥梁各部件权重的综合评定方法,亦可按重要部件最差的缺损状况评定。综合评定采用下列计算方法,同时考虑重要部件最差的缺损状况:

式中——按规范对各部件的评定标度(0~5);

——各部件权重,=100;

——全桥结构技术状况评分(0~100);评分高表示结构状况好,缺损少。

评定分类采用下列界限

≥88        一类

88>≥60    二类

60>≥40    三类

40>        四、五类

其中≥60的桥梁,当其中存在评定标度≥3的部件,仍然需要进行维修。

评定结果为一类的桥梁应进行正常保养;二类桥梁需要进行小修;三类桥梁需要进行中修,酌情进行交通管制;四类桥梁需进行大修或改造,及时进行交通管制,如限载,限速通过,当缺损较严重时应关闭交通;五类桥梁需要进行改造或重建,及时关闭交通。

5 桥梁检测结果总结

5.1 检测结果概述

本次桥梁检测结果表明三条高速公路的桥梁整体状况基本良好,在42座桥梁中,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二类的桥梁有36座,评定为三类的桥梁有6座。本次检查检测未评定出一座一类桥(即综合评分在88分以上的桥梁),说明所检查检测的桥梁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6座三类桥分别为渝黔高速公路的4座:向家坡Ⅱ号匝道桥、向家坡Ⅲ号匝道桥、向家坡Ⅳ号匝道桥和綦江大桥,渝合高速公路的2座:龙凤溪大桥和余家湾Z3匝道桥,上界路未出现三类桥。

5.2 三类桥梁病害特点

5.2.1 向家坡Ⅱ、Ⅲ、Ⅳ号匝道桥

向家坡Ⅱ、Ⅲ、Ⅳ号匝道桥位于渝黔高速公路。

1)向家坡Ⅱ匝道桥中心里程桩号为K0+211.42。全长260.0米,桥面宽9.5米。上部结构为17m+3×24m+2×17m+4×24m+17m的11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截面形式采用采用单箱3室,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圆墩,石砌重力式桥台。

2)向家坡Ⅲ号匝道桥中心里程桩号为K0+590.43。桥全长403.02米,桥面宽9.5米。上部结构为19.02m+17m+24m+3×22m+2×17m+4×24m+2×17m+4×24m+17m的18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截面形式采用单箱3室。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墩配桩基础结构,柱与柱之间设置横系梁,石砌重力式桥台。

3)向家坡Ⅳ匝道中心里程桩号为K0+412.124。桥全长418.967米,桥面宽9.5米。上部结构为16.5m+3×24m+16.5m+17m+5×24m+2×17m+5×24m+16.447m的19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墩,为石砌重力式桥台。

向家坡互通立交桥的Ⅱ、Ⅲ、Ⅳ匝道桥均为弯坡斜梁桥。桥梁主要问题表现为部分联体纵向和横向向外滑移。向家坡Ⅱ号匝道桥最大滑移量达到21cm,向家坡Ⅲ号匝道桥最大值达到12cm,IV号匝道桥自6号墩开始这一联梁体均向1号墩方向整体滑移,滑移量4~10cm。照片11和12为II号匝道桥梁体带动支座上盘滑移的情况。

分析弯桥沿径向向外滑移,沿切向向下坡方向滑移的主要原因为汽车荷载的离心力和温度作用。当梁体移动到偏心一定量后,会突然整体下滑,此类事故在弯梁桥中已有发生。另外,弯梁发生爬移后,支座反力作用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下部结构受力发生改变,并产生异常变形。因此发生扭转和爬移的弯桥,应对其下部结构的受力高度重视。

向家坡II、III、IV号匝道桥梁体的滑移量比较大,而且桥梁位于高速公路上,桥下山谷较深,若发生事故将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这类病害应引起重视,建议对滑移的梁体采取措施进行复位及加固,并对裂缝、支座等其他病害进行处理。

照片1  向家坡II号匝道桥梁体滑移21cm

照片2  向家坡II号匝道桥梁体滑移12cm

5.2.2 綦江大桥

綦江大桥位于渝黔高速公路上,该桥中心里程桩号为K78+513,竣工日期20##年9月。桥梁全长310.0米,桥面宽24.5米,桥面布置为2×10.75m行车道+4×0.25m栏杆+2.0m中央分隔带。上部结构为75m+130m+75m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体系,采用两幅单箱单室结构。箱梁为三向预应力结构,每箱顶板宽11.25m,底板宽5.25m,两侧各悬出3.0m,顶板设1.5%横坡。

采用三向预应力,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在底板,顶板横向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在翼缘板端部。本次检查发现翼缘板和底板多处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尤其是锚固位置的混凝土剥落、锚头外露锈蚀、钢绞线锈蚀情况非常严重,见照片3和照片4

 

         照片3   锚头外露                        照片4  锚头外露钢绞线锈蚀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过钢绞线由锚头锚固后,对梁体施加预应力,以抵消恒载和活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从而防止混凝土过早开裂发生破坏。锚固装置甚至钢绞线锈蚀后,不能再承受拉力,那么对梁体施加的预应力将损失甚至消失,继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建议尽快对该桥所有锚头、钢绞线及普通钢筋外露锈蚀的部位进行除锈,并用高强混凝土或砂浆修补。由于目前多处锚头外露,仅从桥梁检测结果难以判断预应力是否已有所损失,建议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明确桥梁工作状态。

5.2.3 余家湾Z3匝道桥

余家湾立交Z3匝道桥位于渝合高速公路上,分为1号桥与2号桥。1号桥中心里程桩号为Z3K0+200,桥全长109米,桥面宽9.5米。上部结构为5×20m的五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圆墩,桥台为石砌重力式桥台。2#桥中心里程桩号为Z3K0+330,桥全长129.5米,桥面宽9.5米。上部结构为6×20m的六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圆墩,桥台为石砌重力式桥台。

1号桥底板整跨横向裂缝密布,裂缝最大宽度0.20mm,腹板竖向裂缝较多,墩顶附近腹板竖向裂缝宽度较大,最大为0.70mm,裂缝深度为贯穿腹板。2#桥底板跨中有多条横向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0.22mm,腹板有多条竖向裂缝,墩顶附近腹板上端裂缝最大宽度达0.54mm,支座附近翼缘板有横向裂缝。墩顶位置裂缝是由负弯矩引起的,裂缝宽度较大,远远超过规范要求,表明结构的承载力已有一定程度降低。底板跨中多条横向裂缝是由跨中正弯矩引起,虽然仅有少量宽度超过规范所规定的最大值,但裂缝密布,数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桥梁的刚度。

建议对该桥进行荷载试验,测试梁体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应力及裂缝开展情况,以确定桥梁目前承载能力和工作状态。并根据荷载试验结果,及时采取措施对梁体进行加固。由于裂缝较多且较宽,如不处理将引起水汽进入裂缝,造成钢筋进一步锈蚀而加剧开裂,墩顶负弯矩区裂缝由于雨水易进入且裂缝宽,更易产生上述情况,应予以特别注意。建议在加固前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宽度大于0.30mm的裂缝应用嵌槽法封闭。

5.2.4 龙凤溪大桥

龙凤溪大桥位于渝合高速公路上,该桥中心里程桩号为K23+805(左幅),K23+859(右幅)。桥全长387.0m(左幅)、447.0m(右幅),桥面宽24.5m,分为独立的左右两幅桥。左幅桥上部结构为24m+10×30m+24m的12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右幅桥上部结构为24m+12×30m+24m的14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均为单柱式圆墩+双柱式圆墩,桥台均为石砌重力式桥台。

上部结构部分梁体存在滑移现象,尤其是双柱墩上方梁体径向滑移较大,最大滑移量为20cm。底板风化严重且保护层过薄,钢筋已出现锈蚀情况。底板横向贯通裂缝较多,最大裂缝宽度0.20mm;腹板密布竖向裂缝,部分裂缝宽度在0.25mm以上;墩顶附近翼缘板有横向裂缝,最大裂缝宽度0.26mm。

为全面掌握该桥的病害对结构的影响以及结构目前的承载能力和工作状态,建议对该桥进行荷载试验,为采取下一步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根据荷载试验结果对桥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以抑制裂缝发展,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等。在加固之前应对裂缝进行封闭。梁底保护层较薄,多处钢筋外露、锈蚀,建议对外露钢筋除锈,涂阻锈剂,并对梁体进行涂装防护处理,提高结构耐久性。

5.3 本次检测桥梁典型病害及处理建议

除三类桥的主要病害外,其他评定为二类的桥梁的典型病害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和处理,常见病害及处理建议如下:

5.3.1 混凝土质量较差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底板保护层过薄,箍筋外露;腹板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顶板后浇带渗水有空洞、钢筋外露。如黄桷湾主线桥、茶亭大桥等。

此类病害主要是由于施工质量差引起的,短期内不会引起桥梁承载能力的降低,但对结构耐久性影响较大。如表层混凝土剥落导致内部钢筋锈蚀,继而引起混凝土更大面积的锈蚀开裂,长期作用会降低截面刚度、减小钢筋的有效直径,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如果钢绞线锈蚀后果将很严重。建议对外露钢筋除锈,涂阻锈剂,对混凝土剥落严重的位置用环氧砂浆修补。

5.3.2 上部结构横向联系削弱

铰接板梁结构的铰缝混凝土渗水甚至脱落,横隔板混凝土开裂、剥落、错位、钢筋外露锈蚀等,均会使结构横向刚度降低,单梁受力加大,结构加速破坏。建议重做铰缝,封闭横隔板裂缝,修补混凝土剥落区域。如黄桷湾主线桥、茶亭大桥、桂花新村大桥等。

5.3.3  钢筋混凝土梁体裂缝

钢筋混凝土桥梁底板横向裂缝,腹板竖向裂缝及斜向裂缝。此类桥以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为主,如偏岩子大桥、王家滩大桥、小沛滩大桥等。钢筋混凝土梁在弯矩较大的中间区段,出现裂缝是正常的,但规范对裂缝宽度有一定限制。《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J H11-2004)规定,对于主筋位置竖向裂缝最大宽度应≤0.25mm,支座附近斜向裂缝最大宽度应≤0.30mm。《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荷载组合I作用下,算得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20mm。

当仅腹板有竖向裂缝,且裂缝中间宽、两头窄,呈枣核形时,应为混凝土收缩而腹板构造钢筋较少产生的裂缝。

通过检测和分析,初步认为,大部分桥梁的裂缝宽度没有超过规范要求,为正常受力裂缝。为防止裂缝渗入水汽和其他砌体,引起钢筋锈蚀,降低结构耐久性,可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

5.3.4 预应力空心板纵向裂缝

预应力空心板底面出现纵向长裂缝,如巨梁沱大桥、麻柳萍大桥、草街大桥等。分析原因可能为:?张拉预应力束时,与束垂直方向会发生拉应变,当束较集中,束距较小时,横向就有可能沿最薄弱的管道截面处开裂形成纵向裂缝。边板在设计时配筋及张拉预应力一般大于中板,这可能是边板产生裂缝的原因。?边板支座由于施工原因伸出垫石,妨碍边板自由伸缩,由于板端的收缩和温度变形受到支座的约束而出现纵向裂缝。

为防止开裂引起内部钢筋或钢绞线锈蚀,建议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

5.3.5 墩柱和盖梁裂缝

对于受力裂缝,如盖梁抗剪强度不足引起的斜裂缝,抗弯不足引起的竖向裂缝,当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规定值时应封闭裂缝并采取加固措施,如加大截面、粘贴碳纤维或张拉体外预应力等方法。如桂花新村大桥。另外有的开裂原因为混凝土被流水冲蚀,内部钢筋锈蚀进而造成混凝土开裂,对于此类裂缝应首先凿掉表面混凝土,对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并涂阻锈剂,再用修补混凝土进行修补。如光明大桥。

5.3.6 石砌重力式桥台侧墙沿灰缝开裂

石砌重力式桥台,侧墙沿砌缝开裂现象比较普遍。如黄桷湾主线桥、茶亭大桥、一天门大桥、桂花新村大桥、花溪河大桥、余家湾主线上跨桥等。成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桥台前墙和侧墙渗水、泛碱,表明台背填土内有较多水分,附加的水侧压力导致侧墙开裂;另一方面桥头塌陷,台背填土下沉也导致部分桥台侧墙开裂。建议对不均匀沉降已完成的开裂桥台进行裂缝封闭和加固处理。

5.3.7 支座病害

板式支座脱空、轻微剪切变形病害较为普遍,部分支座严重老化、开裂和剪切变形,如向家坡主线上跨桥。部分桥梁由于梁体向外和下坡方向滑移,带动盆式支座上盘滑移,使盆内橡胶滑出盆外。如向家坡II、III、IV号匝道桥、龙凤溪大桥等。建议更换老化和开裂严重的支座,对脱空支座加塞垫板或垫块。

5.3.8 桥面系及其他病害

包括桥面铺装层开裂,桥头搭板下沉跳车,防撞墙风化、混凝土剥落,栏杆开裂破损,以及泄水管堵塞,排水不畅,锥破护坡破损等。

此类病害在很多桥梁中都有发现:桥面裂缝和凹槽、跳车等会降低行车的舒适性,并增大对桥梁的冲击力;本次检查中发现很多桥梁的桥面水泄到边梁翼缘板、腹板、盖梁和墩柱上,使混凝土受到冲蚀,进而产生钢筋锈蚀并且造成混凝土开裂。桥面开裂较严重的有七里半大桥左幅。

应该加强附属设施的维护修理和桥梁的日常养护,桥面系在维修或重铺时,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防止重复破坏的恶性循环。

5.4 斜拉桥检测情况汇总

本次桥梁检测中有三座斜拉桥,分别为渝黔高速公路的大佛寺长江大桥、渝合高速公路的沙溪庙嘉陵江大桥和上界路的马桑溪长江大桥。对斜拉桥主梁、主塔、斜拉索锚头、套管进行了检查,对斜拉索索力及桥面线形进行了测试。

5.4.1 主梁和主塔检测

大佛寺长江大桥:站在岸边用高倍照相机观测,主梁梁底未发现明显裂缝;整体施工质量较差,主梁梁底和横隔板多处蜂窝麻面、混凝土破损及钢筋外露;局部区域钢绞线的波纹管处不断有水渗出,钢绞线有锈蚀,且比较严重。2号塔墩、墩身下部局部混凝土剥落、露筋,渗水严重;3号塔墩下部基础出现明显的冲刷痕迹。

马桑溪长江大桥:主梁箱外底板第3跨在2号墩附近有少量横向裂缝,底板有蜂窝麻面及破损现象,箱内积水,部分顶板有裂缝产生。右幅箱内顶板出现渗水现象,导致一处钢绞线锚固处有水渍产生,封锚锈蚀。下部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差,有蜂窝麻面。

沙溪庙嘉陵江大桥:主梁人洞入口被封死,桥梁下跨嘉陵江,两侧斜拉索限制无法使用桥检车,无法接近梁底和墩台,因此主桥检查以在桥面检查为主。

5.4.2 上下锚头检测

大佛寺长江大桥:

Ø 上锚头

1号塔主塔内部因简易爬梯下部断裂,无法使用,故1#塔斜拉索上锚头无法检测。左右幅桥2#塔0#索上锚头检查均发现:塔内爬梯周围混凝土破损情况严重爬梯出现严重锈蚀现象,沿爬梯攀爬至0#索上锚头位置,发现0#索上锚头周围有积水现象,锚头出现轻微锈蚀现象,其余状况良好。

Ø 下锚头

由于桁车无法使用,只能够检测到0#索的下锚头,其它索的下锚头均无法进行。对0#索下锚头检测情况如下:左右幅桥1#塔0#索下锚头检测均发现:锚头内涂满黄油,锚头所在位置均未见积水和锈蚀。左右幅桥2#塔0#索下锚头检测均发现:锚固区周围混凝土破损情况严重,打开锚头检查发现,锚头所涂黄油有轻微干涩现象出现,锚头均未见积水和锈蚀。

锚头护套防锈漆皮干裂、出现严重的脱落现象,钢箍多处产生锈蚀现象。右幅第3跨2号塔25号索下锚头钢防护套开裂,最大裂缝宽度为4.2mm,环向基本裂通,开裂部位钢索中度锈蚀。建议检查内部减震装置及下锚头锈蚀情况,然后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更换钢护套,查明护套开裂的根本原因。

马桑溪长江大桥:

Ø 上锚头

1、2号塔内简易爬梯均已经锈蚀破损或断裂,故无法检测到上锚头的状况。

Ø 下锚头

抽测4个斜拉索的下锚头,即左、右幅1号塔0号索和左、右幅2号塔0号索。检查表明,钢铰线未发现锈蚀,且锚头内钢铰线涂满黄油,但右幅1号塔0号索斜拉索下锚头钢铰线所涂黄油因干涩而出现变黑现象,其它保养状况良好。

沙溪庙嘉陵江大桥:

Ø 上锚头

主塔内简易爬梯锈蚀现象严重,沿爬梯检查斜拉索上锚头发现:斜拉索上锚头均涂有防锈漆,锚头未见锈蚀,封锚区混凝土未见开裂。

Ø 下锚头

由于该桥没有桁车,下锚头无法检查。从桥面观测,发现斜拉索锚具表层防锈漆漆皮干涩、脱落,锚具有轻微锈蚀现象出现,用力振动斜拉索,部分索外包铁皮有水流出。检修道内有大量积水出现,斜拉索锚具下部有轻微锈蚀出现。

5.4.3 索力测试

大佛寺长江大桥:

主桥中跨左右侧各根索实测索力与设计值的偏差介于-17%~+32%,纵向对称位置及左右两侧对称位置斜拉索的索力比较接近。目前实测索力最大者为R12-25(右侧1号塔第2跨25号索),其实测索力为设计索力的1.32倍。

主桥两边跨左右侧各根索实测索力与设计值的偏差介于-59%~+35%,偏差值比较大的是编号为27´的索,即两边跨最外缘的索。除去27´号索外的其他索的偏差值介于-17%~+35%。纵向对称位置及左右两侧对称位置斜拉索的索力比较接近。目前实测索力最大者为R11-26(右侧1号塔第1跨26´号索),其实测索力为设计索力的1.35倍。

马桑溪长江大桥:

斜拉索锚具为平行钢铰线夹片锚,采用自振频率法测试索力无法达到质量要求,致使其索力测量无法进行。

沙溪庙嘉陵江大桥:

从斜拉索的实测索力与设计值比较来看,左右侧索力实测值比较接近,与竣工索力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但实测索力较竣工索力增加较大,第一跨索力最大增幅达57.5%和53.6%,第二跨索力最大增幅达63.4%。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计算索长两端的约束情况差异等。

5.4.4 桥面线形测试

对三座斜拉桥布设了桥面永久线形监测点,并进行了初次测试。

大佛寺长江大桥:桥面几何线形起伏变化不大,在中跨中位置产生最大高峰值,左右侧两条曲线形状相似,变化的幅度基本重合,可以判断左右侧线形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通过测量值计算得到左右侧桥面实测纵坡分别为0.57﹪和-0.57﹪,与设计纵坡±0.5﹪相差不大;梁体横桥向有扭曲变形现象,最大扭曲变形发生在9#点断面,变形量为5.2cm。

马桑溪长江大桥:初始值测量表明马桑溪大桥主梁线形起伏较大,順桥向曲线极不圆顺,横桥向梁体扭转变形最大值为5.4cm。

沙溪庙嘉陵江大桥:本桥主桥线形起伏较大,順桥向曲线极不圆順。

5.4.5 斜拉桥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从检测结果看,三座斜拉桥工作状况基本正常。但一方面由于现场条件不具备,如桁车不能使用,主塔内爬梯锈蚀断裂等,使某些项目没有能够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大跨度斜拉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特点都与一般公路桥梁不同,因此在本次检查的基础上,对三座斜拉桥的检测、养护、维修及日常运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大佛寺斜拉桥右幅第3跨2号塔25号索下锚头钢防护套开裂,最大裂缝宽度为4.2mm,环向基本裂通,开裂部位钢索中度锈蚀。建议检查内部减震装置及下锚头锈蚀情况,然后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更换钢护套,查明护套开裂的根本原因。

6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经过专业桥梁检测机构的检查和检测,并对桥检方案和结果请专家反复进行论证,得到了上述科学、严谨、可靠的结论,通过对结果的认真慎重的分析,给出如下建议:

6.1 优先安排对三类桥梁进行专门试验及维修加固

对向家坡Ⅱ、Ⅲ、Ⅳ号匝道桥,綦江大桥,龙凤溪大桥及余家湾Z3匝道桥等6座三类桥,应优先安排资金进行专门试验和特殊检测,如荷载试验,计算分析等,并根据试验结果制定维修加固方案,及时进行加固维修。

6.2 对二类桥梁进行小修

二类桥梁中存在一些病害也需要进行小修,在保证三类桥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对二类桥梁进行小修。

6.3 加强桥梁日常养护和监测

应加强桥梁的日常养护和监测,全面完善桥梁的限载标志、标牌,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巡查,发现缺损及时增补,确保公路桥梁运营安全,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对病害严重的桥梁和干线上的重点桥梁进行观测和监控,实行桥梁动态管理。尤其应加强对于三座斜拉桥的日常检查养护以及桥面线形、索力的监测。

6.4 编制长期养护规划,健全桥梁档案

应健全桥梁档案,建立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编制科学合理的桥梁养护工作长远规划,用以指导桥梁维修加固、改造等工作,逐步实现养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桥梁养护管理水平,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报告撰写:

田春艳、刘勇

主检人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

核  对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