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进寄宿制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学校推进寄宿制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制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xx小学是大稼乡规划保留的一所村级寄宿制完全小学,辖平xx两村共9个自然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农民工携子女进城务工的不断增多,以及三板溪库区移民搬迁等诸多因素,导至该校在校生人数逐年递减,集中办学成为必然选择。自2012年秋季开学起实行集中办学,将归斗、俾嗟、岑趸三所小学的六年级并入,设立寄宿制学校,从此,该校覆盖半径逐步扩大,教育资源得以整合,师资力量得以加强,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一所让学生舒心、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基本情况:

1.学校位于大稼乡平底村,距县城70余公里,学校占地面积6526平方米(含村里无偿划拔的一片山林),有砖混结构教学楼一栋,师生宿舍为原平底小乡的乡政府办公楼,学生食堂和餐厅各一个。

2.现有教学班级6个,在校生学校84人,寄宿生60人,附设学前班一个,在班幼儿23人。目前,学校有专业教师7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6人,八级岗1人,十级岗3人,十一级岗1人,十二级岗2人,学校无特岗教师,教师合格率达100%。

3.目前学校留守儿童数量为5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8.6%。

二、学校管理:

实行小学寄宿制以来,xx小学一直秉承“为了学生一切、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人民满意寄宿制学校”的宗旨,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搞好学生养成教育,教师工作称心,学生学习舒心,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水平日益提升。

1.加大学校内部管理力度,行风、作风进一步改进。一是强化班主任管理,实行包保责任制,校长跟班主任签订安全、质量目标等责任书,制定《xx小学班主任任务分配明细表》严格搞好跟踪管理;二是依照《大稼乡小学教师综合量化考核办法》和《xx小学教师考勤制度及细则》逐项指标搞好平时检查记录,作为年终考核重要依据,使全本教师以岗位为重,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三是实行校长、教师两个早到、两个晚离管理,“两早到”即每周日下午早到校、每天上、下午早到班等候学生;“两晚离”即每周五下午散学和每天上、下午放学晚离学校;四是实行校长、老师兼职制,食堂管理、宿舍管理、医疗保健等全部由学校校长教师兼职,负责引导学生每天学会起床叠被、洗脸、刷牙,打扫卫生、由学生饭后自己整理学生餐厅等。从目前各方面综合来看,学生各方面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个人自理能力较强。

2.狠抓教学常规及教学管理。一是由学校自行组织开展推门听课、常规随时查制度,全校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等工作自觉性全面提高;二是毕业班实行周周清月月检测制,普通班实行每月必考制,每次检测结束进行试卷分析,半期考、期终考由学校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三是将教学研究工作纳入年终综合量化细则,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教改。

3.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是以庆“六一”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有益学生身心的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和来自邻近村的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二是注重奖励学生,“六一”期间共奖励各类优秀学生多达30人次,接受乡中心校表彰“新三好生”50名。

4.狠抓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平安。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对安全工作也没有丝毫放松,始终把安全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一是结合村情校情,进一步制定完善各种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成立各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并不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演练;二是拟“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至每一位家长手中,让每一位学生家长自觉参与到管理学生安全工作之中;三是层层签订责任状,即校长跟各班主任签订,班主任跟学生家长签订,做到责任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四是每一位教师充当学生家长,对每一位学生关心备至,尤其恶劣天气,实行教师分片护送学生制度,深受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三、教学质量对比:

开办寄宿制学校前教学质量:

20XX年,全县小学毕业年级素质能力统一检测。xx小学的综合评价统计为:应考人数23人,实考人数23人,巩固率100%;人均总分133.91分(当年考语文、数学、思品、自然四科,思品自然合卷,总分300分)全县241个村校中,排名130名,居全县中等偏下成绩,总分及格率0%,是属全县挂末名次,即91名,总分优良率0%,是全县挂末,全科及格率是0%,也是全县挂末;该校当年总分最高分的学生成绩是2xx分,在所有考生中是105名,综合指标合计367.83,平均综合指标为40.87,名次在全县为128名。

四、存在的问题、困难和下步打算:

1.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目前仅有的一条泥巴马路路面极差,底盘稍矮一点的小车根本无法通行),对外面的信息十分闭塞,处界先进的教育资源难于传播到该校。

2.生源越来越少,学生公用经费紧缺,无法配置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严重制约教学的发展。学生公用经费几乎只够作教学周转,无力提供给教师走出去学习,也无力请进来,教研工作没有活力。

3.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学校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仍是借用原平底小乡政府的砖木结构办公楼作为师生的宿舍,且出现基础下陷,已构成危房。

4.教师配备不足,60多学生在校食宿加上中午全校的营养午餐,老师们大量的时间都要放在宿舍管理、食堂管理等上面,几乎没有时间去钻研教学。另外,音、体、美、信息等学科的教师也很紧缺。

5.平底小学十分渴望得到上级或爱心人士的支持,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增设先进的教学设备(目前该校就连办公网络尚无力接通,更谈不上什么校校通、班班通),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第二篇:XX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沅陵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沅陵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一、我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下,以“优先发展教育,实现科教兴县、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十年后看沅陵教育、二十年后看沅陵经济”的总体构想进行的,从20##年2月第一所寄宿制学校——太常小学的创建开始,三年来,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由点到面,逐步铺开,可以用十六字来概括即:稳步推进、积极建设、科学管理、成效突出”,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满意,使家长放心,令群众称赞,寄宿制学校和低岭寄宿生不断增加,已占据我县农村小学教育“半壁江山”。

 

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发展图

二、我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成绩

1、政府支持与部门配合,积极兴建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和服务质量大为改善。在兴办寄宿制学校之前,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纷纷表示,主要担心以下两点:一是基础设施不达标、办学条件达不到要求;二是群众思想有顾虑,不肯把学生送到学校集中住宿。针对前一情况,县委、县政府成立乡镇宿宿制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主管教育的副书记为组长,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移民局、县建设局、县国土局、县人事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协调商讨解决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困难。20##年春,县委政府高瞻远瞩,作出科学决策,将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25个撒并区乡(镇)党委政府机关闲置的房屋及设施无偿划拔,一次性交给学校使用,价值近亿元。这使我县学校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为寄宿制学校的顺利兴办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除此以外,通过县级财政危房改造资金、义教工程项目资金,社会捐款和希望工程筹资,布局调整专项资金,争取中央省里的寄宿制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确保按照每校不低于40万元的标准,专项用于寄宿制学校的基建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累计已投入资金1170余万元。同时,严把工程质量关,本着“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学习生活”的原则,每一处土建工程建设项目均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目前,已建成的24所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基本达到县委政府规定的七项“具有”。即:有规范整洁的校园、有比较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有满足需要的卫生食堂、有干净卫生的生活用水、有宽敞安全的宿舍、有方便的卫生厕所、有符合标准的医务室。许多学校购置了全自动洗衣机,安装了大功率热水器,教室里配备了大屏幕电视机、有的还在宿舍里安装了立式空调,使学生避免了夏季炎热难耐,冬季寒冷不堪之苦,享受到四季如春的舒适。涌现了以沅陵镇九校、太常小学、柳林汊九校、北溶九校、麻溪铺小学等为代表的一批“三高”[基础设施规格高、学校服务档次高、家长学生满意度高)学校。受到了省市教育界的一致肯定和原省委副书记谢康生的高度赞扬。对于学生家长的心态问题。县委、县政府要求每一所寄宿制学校在兴办之前,必须把做好家长思想工作,争取群众大力支持放在首要地位,各乡镇政府和学校组织广大干部教师深入村组,下到农户家里,发放告家长书,召开座谈会,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学生家长的支持拥护率达到百分之九十甚至更高。对一些思想上实在转不过弯的家长则让他们到已兴办的寄宿制学校参观,在亲眼看到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井然有序的宿舍、亲自品尝到食堂里花样繁多,味道可口的饭菜,亲身体会到保育人员兢兢业业,无微不至的生活服务后。那些原本思想上有顾虑,对学校教师放心不下的学生家长纷纷改变态度,积极把学生送到学校集中住宿学习,为寄宿制学校的兴办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有的家长还说:“看到把孩子送到学校、老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小孩一样悉心照顾,心里再没有什么担心的呢。”

2、加大“两免一补”力度,确保适龄儿童正常入学、巩固提高了“普九”成果。以前,由于村小与城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差别较大,家长基于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想法,总是想尽办法把学生送到条件较好的城区学校就读,许多人为此付出了比较高昂的“借读费”,一些外出务工的父母将子女带到身边,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教育质量很不理想,甚至出现假异动真辍学的现象。兴办寄宿制学校后,我县创新性的启动了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补贴制度,即由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对农村1—3年级寄宿生,按每生每月60元全年10个月的标准,专门用于他们的生活费用支出,特困学生的生活费则全部由财政负担。同时,强化监控体系,确保资金无延误,无挪用,在每期开学一个月内,按寄宿生人数一次性拨付到位。三年来已累计拨付资金   万元,享受这一待遇的寄宿生人数先后达到      人次。同时,按照绝大多数家庭都可以承受的原则,每生每月只要交纳10公斤大米和33元伙食费,这样的标准确实不算高。另外,加大“两免一补”力度,扶贫帮学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20##年来共拨付助学资金    万元,惠及学生    人次。由于“两免一补”工作资金落实,效果突出,近三年来,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入学率与原来相比有了很大提高,绝大多数学校达到了100%。

3、后勤管理周到完备,完全保育规范有序,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建立寄宿制学校以后,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心理不成熟,生活自理能力几乎谈不上,管理的任务和难度与未建寄宿制学校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其中1—3年级学生的保育工作更是前无古人,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完全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点着火把赶路”,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疏忽失误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为刚刚兴起的寄宿制学校蒙上阴影。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寄宿制学校建设联度会议中多次反复强调,教育局更是未雨绸缪,在20##年3月便制定了《沅陵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管理规程》,规程内容详细全面,要求明确具体,对寄宿制学校的组织机构、设施配套,特别是后勤服务、保育管理、医疗保障规定得相当仔细,可操作性十分突出,为寄宿制学校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思想上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把学校工作科学划分为教育教学工作、后勤服务工作、安全保育工作三大块,把三大部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在低龄寄宿部、后二大部分更加受到高度重视。一是各校均按照教育局制定的管理规程,建立了高规格的学生食堂,购置了消毒柜,配备了崭新的就餐桌椅,修起了雪白整洁的灶台、大米、蔬菜、肉类等严格从正规渠道进货,坚决杜绝过期变质原料进入学校。对食堂卫生状况做到一天一小查,一周一大查,后勤人员坚持保本微利甚至无利经营的原则,利用有限的资金,努力创造条件,确保食堂菜谱花样品种繁多,营养搭配科学合理,味道鲜美可口,明溪口九校与当地菜农订立蔬菜购销合同,划定了蔬菜生产基地,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北溶九校专门从校外聘请了一位技术高超的厨师负责学生的伙食,保证每餐四菜一汤,一日基本不同样,还能供应西餐,有的学生在回到家里还抱怨伙食不如学校可口,吵着要提前回到学校。二是加强医疗卫生工作。各校均建立了医务室,并与所在地乡镇卫生院订立医疗服务合同,确保学生在患病时能得到及时医治。学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挤出一部分资金购买常用药物,指定专人管理。根据各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对感冒、发热学生进行喂服,病情严重的学生则及时送往乡镇卫生院,并及时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取得联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实行全封闭式安全管理。每两周放假一次,统一规定为星期日下午到校,下周星期三下午统一离校,在校期间,严禁学生出校和外来人员随便进入学校,学生家长要找学生的必须先到传达室登记,写清学生姓名和所为事由后方可在保卫人员和班主任陪同下见学生,原则上不允许在校期间将学生带出校园。周三放假后根据实际情况,与航运交通部门取得联系,选择状况良好的交通工具,专门派教师负责学生的送回工作。学生返校时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亲自护送,交到班主任手上签字后方可离开,除了特殊情况绝不允许由别的家长代为送返,更不能由高年级的学生护送返回,确保上学与放学的路途安全。并且实行校方责任保险,所有学校均与保险公司签订校方责任保险合同,由学校按每生每年3元缴纳保险费,以帮助学校化解安全风险。四是实行全程保育服务,这是一项学校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全新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学校从教师中精心挑选年富力强,责任心突出,服务意识浓厚,为人和蔼可亲,工作不辞辛苦的教师,按照1:15的比例组成保育教师队伍,对他们在德、能、勤、绩第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进行严格管理,要求他们一身承担三种角色,即“保姆—妈妈—教师”,要对寄宿生的生活进行全程监控,贴身服务。马底驿九校创造性的将保育工作细化为“三陪”(陪吃、陪住、陪睡)、“四管”(管吃、管喝、管拉、管撒)、“五教”(教洗脸洗脚、教铺床叠被、教穿衣穿袜、教刷牙漱口、教安全防范),可谓简明易懂,很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每天早上、保育员提前30分钟烧好热水,组织学生有序起床,在教师的指导下叠好被褥、洗脸漱口,为一天的学习生活作好准备,发现有不良陋习的要及时督促改进,并进行细致的指导。中午要组织学生午睡,下午和晚上要确保学生冷天一天一洗脚、热天一日一洗澡,特别是对学生的换洗衣服要及时清洗干净,挂晒晾干,晚上学生就寝后要轮流值班,每三十分钟巡视一次,帮助学生盖好被子,发现有尿床的要及时更换,对极少数由于胆小的而不敢单独入睡的,保育教师还要守在身边,哄到入睡才能离开。学校通过开展“找哥哥姐姐活动”,要求高年级的学生作低龄寄宿生的“小哥哥、小姐姐”帮助他们学会洗脸漱口,铺床叠被。教师率先垂范,教育学生从小讲究卫生,每天保持“三清洁”(宿舍卫生要清洁、床上被褥要清洁、身上衣服要清洁),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经常开展有关生活细节方面的竞赛活动。如:“穿衣比赛、洗袜子比赛、洗脸比赛、仪表整洁比赛、扫扫教室寝室卫生比赛”等,不仅使得学生过去那任性骄横的习惯大为改变,生活自立意识逐步形成,能力大为提高,并且初步培养起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别人的事情帮忙做好,集体的事情共同做好”的良好品德,看到学生宿舍里叠得整整齐齐的铺盖,摆放得井然序的水桶口杯,七八岁的孩子就能自己清洗衣物,外来参观者啧啧称奇,学生家长齐声叫好。

4、优化师资结构,强化教学管理,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明显改善。过去,我县绝大多数村小位置偏僻,学生每天不得不花一二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往返于学校与家里之间。往往是上午10点才到校,下午4点放就放学 ,还要除去午休时间,有效学习时间比中心小学学生少了许多。村小教师绝大多数属于民办转公办教师,知识功底与教育理念很难令人满意,加上“天高皇帝远”,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监督,教学随意散漫,有的连基本的教学任务也未完成。普遍实行包班复式教学,能力再强,也不可能门门精通,能合格承担语数学科的教学就算不错,音、体、美、劳、信息技术等学科基本形同虚设,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和中心小学不可相提并论。而让农村学生能享受到与城镇学生基本同等的教育待遇,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健康发展正是我们创建寄宿制学校的终极目的,其中教师个人素质和教育水平高低恰恰是具有决定性的制约因素。因此,各校均把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首先是核编定岗,优化组合。通过让年龄较大、知识陈旧、进取心减退的教师内退休息,在合理配置后勤服务人员、安全保育人员之后,将知识功底扎实、学习意识浓厚,研究精神突出,教学业绩优异的教师安排在教学岗位,为搞好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其次是实施教学改革,变复式教学为分年级分班教学。以前的村小复式教学大多是教师“辛辛苦苦”,学生“所获廖廖”,知识基础十分薄弱。建立寄宿制学校后,村小的教师集中到中心小学或九校任教,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课设节,一些村小无法开设的学科如音乐、体育、美术、信息等也开设起来,教师不再是包班授课,而是根据各自特点,专门教授一至二门课程,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专。即使是由于师资问题,有的课程无法实现教师专业化,学校也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保证这些课程的正常开设。如麻溪铺小学采用从校外聘请音乐教师,请中学美术教师到小学兼课的方法,使音乐美术教学真正得以落实。同时,鼓励那些非专业的教师加强研究,提高能力,确保能够胜任这些非本职专业学科的教学。同时,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进行一月一次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检查,确保教学能按计划有序进行。第三是强化教师培训,注重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每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培训与教研活动,如新课程通识培训、新教材教法培训、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课堂教学比武观摩活动等,要求严明纪律,认真学习,感受教研教改的风云激荡,学习课堂教学的科学理念和先进方法。回来后要真正应用到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三年来,各校均有相当多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观摩活动,有的学校一年就有十多人。同时,因地制宜,大兴校本教研之风,建成寄宿制学校,实行分科分年级教学后,广大教师特别是村小教师的教学任务降低,空闲时间相对增加。学校设立了学科组或年级组,积极实行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研讨提高。柳林汊九校在全体教师中通过开展“五个一工程”。即要求每位教师一年内订一本教育刊物,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一篇教育论文,上一堂教学示范课,组织一次高标准的学生游戏活动,使教师的研究意识大为浓厚,“比学赶超”的氛围逐渐形成。沅陵镇九校、凉水井小学等还成立课题小组,对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后劲”。实践证明,寄宿制学校兴办以后,素质教育得到真正落实,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20##年下学期,教育局采用统一试卷,利用规定时间对寄宿制学校与村小一年级学生进行抽样检测调研,结果表明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比村小分别高出28.5分、35%、45%。不仅如此,经过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学习生活,通过教师的习惯养成培养和个性特长教育,一些学校学生的自立意识初步形成,合作精神大大增强,文明卫生习惯逐渐养成,动手能力不断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许多人衣裳整洁,举止文明,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特长突出,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称赞和肯定。

三、我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毫无疑问,我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自创办以来,在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加快农村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总体态势是良好的,方向是正确的,今后要继续保持并发展壮大。但经过三年的时间,随着形势的变化,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规定,我到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达到“七有”,而且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如学生平均用地、校舍、宿舍和食堂面积分别达到22平方米、6平方米、24平方米和1.5平方米,要有1个25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电教、仪器、图书以及音、体、美设施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并力争把每所学校建成绿色学校。但在实际上,已建成的24所寄宿制学校除了能基本符合“七有”条件外,许多学校的基础设施这不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突出表现在:有的没有专门的阅览室或是藏书达不到标准,有的没有符合规定的体育场,有的缺乏必要的电教仪器设备,有的宿舍没有安装空调,学生备受冬寒夏热之苦,有的食堂、浴室还相当简陋,一部分学校则由于村小教师集中到中心小学或九校任教,教师宿舍相当紧张,有的只有到校外租房居住。这些困难的存在将极大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资金运转渐趋困难。从20##年寄宿制学校创办以来,县财政尽了很大努力,确保每生每月60元的生活补助费按时足额发放,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高度赞扬,为学校的正常运转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蔬菜、肉类、食用油等食品价格均大幅上涨,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学校的采购支出大大增加,而财政补助的60元标准却没有相应提高,学生每月缴纳的33元生活费也保持不变,学校资金运转顿感困难,尽管学校坚持保本微利乃至无利经营原则,将资金全部投入后勤服务中,千方百计开源节流,降低成本,保证了食堂伙食不 变口味,后勤服务不降档次。但确实已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3、保育工作存在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一是保育队伍不够充实:按照统一规定,寄宿制学校必须按照1:15的比例配备保育教师,并要设1名组长 2名副组长,对保育人员的要求是富有责任感和爱心,行为品性优良,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但在实际上,尽量学校按师生比例达标,但教师年龄结构普遍偏大,一部分人的身体素质并不符合保育工作要求,加上农村教师的比例一直比城区学校紧,而保育员尽管是全职工作,却不能单独设编,只能在总体编制之内调剂。这就使得一些学校师资变得相当紧张,难以按照正常比例配足保育员队伍,有的甚至出现由一至二名保育员包班的现象。二是保育质量尚待完善。一方面,在少数教师眼中,保育工作是零散琐碎的小事,保育人员是教学能力不强的人员。这些对保育工作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育人员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保育工作时间长,学生人数多,任务相当繁重,又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规定。如指导学生洗脸漱口、铺床叠被,给学生洗澡换衣,学生就寝后按时巡视,捡拾铺盖等都是份内之事。甚至可以说是一天24小时都是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在极少数地方也出现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夏天没有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洗澡一次,学生衣物未能及时清洗晾干,学生身上长了扉子也未注意到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甚至出现了家长把已集中到学校住宿的学生又接出来,在校外租房居住,由自己照顾的情况。尽管只是个别现象,却也不容忽视。

4、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增加。一是往返学校与家里之间的路途安全。由于我县地广人稀,许多地方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原村小学生居住地与学校普遍相隔较远,少则几里十几里,多则几十里,许多村庄不通公路,学生上学要爬山过坡,涉沟过溪。上半年往往雨水繁多,水流湍急,下半年又霜雪封山,道路堵塞。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即使是通车的地方,由于当地车辆多属“三无”车辆,司机驾驶水平和车辆安全状况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即使是学校支付费用也不敢放心租用。二是学生在校安全,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知识极其缺乏。加上表达能力不强,导致保育教师无法准确了解情况。如有的学生发热感冒不向保育教师说清楚导致病情加重,这种情况使得学校的安全工作难度比以前大大增加。

5、一些学校的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还要提高。一是部分教师的业务素质还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些人由于年龄老化,知识陈旧,进取心减退,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观念上跟不上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气氛呆板,教学质量很不理想。个别村小教师在一段时间内习惯于“村小”那种“放羊”式教学,不适应寄宿制学校严谨规范,科学严格的管理,不善学习,不愿改进,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二是一些人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如前所述,建立寄宿制学校后,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各门学科按要求开齐开足,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在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眼中,教育成了学科教学,质量就是考试成绩,片面注重期末检测的语数外等课程的教学,音体美劳等学科成了副课摆设,有的地方甚至“停留在口头上,保留在课表上”,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学生的身体素质、审美精神、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等并没有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样发展起来,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呵护,特长得不到发挥”,与“一切面向学生,面向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相悖而行,整体教育质量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四、促进我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1、科学规划指导,积极稳步建设,保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和谐统一。经过三年的时间,我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已由大力宣传发动,全面试点铺开的数量扩张阶段,进入到巩固保证成果,深化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阶段。教育行政门部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既要考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既要立足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需要,又看着眼未来教育发展需要,今后一至二年的时间,应首先在现有24所低龄寄宿制学校的深化发展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后勤保育服务质量,使家长和学生更加满意。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促使教育质量全面发展。要努力改变寄宿制学校发展不平衡,校际差别大的现状,使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像沅陵镇九校一样的“三高”学校。在此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和群众意愿,进一步建立更多的低龄寄宿制学校,确保建立一所、办好一所,使低龄寄宿制学校比村小的办学优势更加明显,群众支持拥护度更加高涨,力争早日完成县委、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建成47所低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目标。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应该承认,三年来,县委、县政府尽了很大努力,确保每校40万元的启动资金按时到位,寄宿生生活补贴足额发放,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和广大学生家长的一致肯定。但是也要看到,我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财政收入在保证公资发放和全县的基本运转后已所剩无几,确实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去。而社会物价的普遍快速上涨,文体教学配套设施的欠缺又使得我县低龄寄宿制学校的资金运转日趋困难,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受到严重阻碍,这种情况已到了必须认真解决的程度。应抓住当前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国家财政向向教育等国计民生项目倾斜的大好时机,在明确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国办性、民享性的基础上,积极向中央和省级财政争取项目,加大教育转移支持力度。在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投入更多资金,不仅要办好食堂宿舍、还要大大增加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如增加图书室藏书量、配置更多电脑和音乐乐器、体育器材、建立高规格的仪器室、实验室、教室配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以及改善教师的住宿条件等,努力使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种类齐备、质量合格、数量足够,使学生不仅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而且玩得开心、学得踏实。同时,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进一步加大“两免一补”力度,要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覆盖范围,确保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规格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县级财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低龄寄宿生的生活补贴标准,以缓解学校资金压力,为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健康运转创造良好条件。

3、充实保育人员队伍,提高保育工作质量,使家长对学校更加放心。低龄寄宿制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家长最为关心,反应最为敏感的就是保育工作。当前,我县低龄寄宿制学校的保育工作总体情况是令人满意的,保育人员责任感强,保育工作耐心细致,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有的学校保育人员数量不够,一些教师对保育工作有偏见甚至歧视,极少数保育人员服务态度不够亲切等。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实保育人员队伍,由于保育工作是一项全新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时间长、教师普遍觉得陌生而不知从何入手,特别是一些人对保育工作了附有偏见,认为那是服待小孩的事情,与教学工作相比、档次低、难度大,不愿甚至不屑从事这些工作。这种思想在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中还普遍存在。今后学校要高度重视这种情况,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保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保育人员和教学人员同样需要”的思想,努力纠正一些教师心目中保育工作是教学的辅助工作,保育人员比教学人员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促使广大教师认识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对学校发展的重大影响,积极投身到保育工作中去、以便巩固和充实保育队伍,为搞好保育工作打下基础,二是要提高保育人员的服务水平。实行保育工作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保育人员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保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保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保育任务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等,培训时间应不少于一周,并到保育工作出色的学校去学习参观。同时加强对保育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并实行严格的定期考核制度,对服务态度不够亲切,保育工作存在疏忽失误,学生家长满意度不高的人员要及时督促改进,甚至调离保育岗位,确保保育服务质量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三是要保证保育人员各种待遇,科学合理的确定保育人员的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换算标准,使保育人员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和教学工作受到同等的重视,享受到了应有的待遇。对保育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职级晋升应和教学人员同等对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照顾,以解除保育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确保教育质量全面发展。一是要努力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当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道路的推进,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适龄学生人数大幅减少,全县农村学校包括低龄寄宿制学校由缺编学校变为超编学校,师资数量已不是问题,但整体质量却不能令人满意,突出表现在年龄结构老化,原始学历合格率低,学科结构不平衡,教育理念不够科学现代等。今后教育局要统筹规划,加强教师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每年从公招教师中选拔人员充实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特别是要优先搞好师资紧缺学科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小学英语专业教师的配备工作,确保这些学科能够正常开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二是完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去年,教育局经过科学论证,精心制订了《沅陵县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纲要》,纲要对规范学校常规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后各低龄寄宿制学校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加强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管理,切实改变一部分学校常规管理“软、懒、散”的现状,真正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要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要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小、思想观念不成熟、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课设节,确保所有学科教学都能真正落到实处,并要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力量,确保教学都因地制宜,增强主动性和实效性。要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积极实行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活动性、生活性,使学生能从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要鼓励广大教师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研究、敢于实践,注重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使我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全面、快续、稳定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