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级教师的述职报告

中学高级教师的述职报告

1、思想表现——忠于党,忠于教育事业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参加工作以来,热爱教育事业,恪守师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教为乐,多年如一日,始终勤奋工作于教育教学第一线。能坚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能自觉地把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把个人荣辱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深受学生爱戴、同事认可、领导信任。利用历史学科特点积极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20xx年以来连续被校评为“十个一工程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20xx年我管理的高二15班被教育局评为“县先进班集体”。

2、教育方面——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我做了12年班主任,尽心尽责,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贯穿始终,力求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探求、竞争”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注重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尽力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我做到了两个字“爱”和 “严”,把“以人为本,用心热爱”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未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当学生良师益友,建立民主、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 严是爱,松是害 ”,在对学生关心爱护的同时,也不忘对他们严格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他交流,学生是能够接受的。做到对工作热心、细心、耐心,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方法,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1995—20xx年连续1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主任”、“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荣称号。

3、教学方面——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自1989 年从教以来,本人虚心学习,研究教材,能胜任高中历史循环教学,1993—19xx年、2001—2005 年连续 10年奋斗在高三历史教学第一线,高考成绩突出。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坚持备课写详案,充分发挥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法;作业尽量全批全改,并经常采用面批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力求作业批改富有实效。在历史教学中,我注重兴趣培养,注重能力训练,注重学法指导,结合学科及学生特点,在“导”字上下功夫,

常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实验法”、“对比法”、“问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合作、交流、商讨,尽可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充实,逐步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巧练巧学中增强能力,培养智力,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以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法、新的教学手段来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很好地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融为一体。2001、20xx年所带的高三文科班高考本科达线30、34人,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达线率均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被市教育局评为“高考综合考评一等奖”,并受到了县政府表彰,为学校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4、教科研工作——专心教研,以研促教

本人勤奋好学,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责任心极强,有十八年高中循环教学的实践经验,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追求“学术型教师”的教学境界,把“读书是积累,教书是实践,写书是升华”作为自己的教学人生信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自20xx年以来,多次参加省、市、县高中历史优课评比和优秀论文评比,先后荣获市评课选优二等奖,县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有4篇教学论文在江苏历史学会获奖并发表,主持省、市、县级历史课题研究并结题,多次为市统测命题, 2000 年有 2 篇论文在市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上交流《透析“ 3+X ”高考,浅谈综合能力的培养》《论素质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2 年参加市历史新教材培训,参加省历史骨干教师培训。20xx年被聘为人教社新课程特约研究员,及几个教育研究院特约命题员、高考模拟卷外审员,几大教学网站的历史管理员与稿件审核人。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主持县级课题并结题。在市、县历史教研会、新教材培训及其它公开教学活动中,多次被指定为中心发言人、示范课教学的执教者、专业评比的评委。曾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学习》、《考试报》上发表多篇文章,2004—2007参编多部教辅资料有:1、《20xx年新高考秘籍·历史第一论总复习》(教师用书、学生用书、作业手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高中优秀教案·历史新课标必修三》南方出版社,3、《高二历史教学与测试·上》苏州大学出版社,4、《人民版高中同步导学练·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5、《20xx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连云港市教研室编,6、《新课标必修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案例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7、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卷 (历史),8、 20xx年新大纲编写的金考卷百校联盟系列特约撰稿人,9、《高中历史重难点解析·新课标》副主编,

中国大地出版社,10、《考试报》20xx年—20xx年共有 20 多篇稿件被录用,11、《决胜高考·历史分册》(人民日报出版社20xx年版)、12、20xx年《试题调研·历史(第6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xx年3月版)、13、《中学教材学习讲义·高一历史(人教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xx年10月版),14、2005-20xx年参与《天利38套卷》编写,及《江苏版38+10的试卷解析》。15、20xx年8月参与编写新课标必修三《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16、《五年高考三

年模拟·历史》任编委(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年 7 月第 1 版 )、

17、《新课标维同步训练与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编委;18、20xx年参与xx县中学历史组编写的《新课标历史教与练》必修一、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号:ISBN 7-81101-470-X/G·978)。

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教学中基本做到教学和教研并举,以教研促进教学,很好地发挥教研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多次到xx中学、宿迁中学、淮阴中学、无锡一中、扬州中学、镇江中学、赣榆中学等兄弟单位听课学习,与他们保持长期的联系,研究新课标的最新教法。20xx年至20xx年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市教研课题《培养中学生创造思维的策略研究》,我自己主持了历史子课题《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已于20xx年8月结题,并荣获“九五”教育科研县级立项课题二等奖。20xx年参与张立峰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中学历史教学案的研究》。

5、培养青年教师——新老互助,青蓝帮扶

任职以来,我主动落实学校开展的“青蓝工程”,先后和青年教师彭富花、荣盘岭、胡方虎等老师结成“帮扶对象”,实施“青蓝工程”,承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提高他们教育教学能力,采取共同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的形式,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分析探究考纲,摸索新的教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断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使他们迅速成为优秀的初、高中历史教学骨干,实现“青出于蓝而甚于蓝”的目标,三位老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他们都分别晋升为中学一级教师,都能胜任本学科的循环教学工作。三位老师,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分别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如荣盘岭老师多年带高三毕业班,成绩突出,

20xx年我指导他书写学案的教学工作,每次考试,他所任班级成绩特别优秀,他多次获得市教学奖,在2001—2002,2004—20xx年度市教育教学视导检查中被评为历史优课,。彭富花老师19xx年参加工作,20xx年评为中教一级,多年带高三,20xx年我指导她专业上编写试卷的技能,多次联系后,可以命出优秀题目,对于测试具有一定的检测性效果,20xx年她荣获了我校第一届青年教师优课大赛高中历史组一等奖,20xx年11月她设计的课件《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在市中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展评中,荣获中学文科组三等奖,2005学年度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胡方虎老师19xx年毕业,我们多次研究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并对具体教学点进行了探讨,他多年初中毕业班历史,在市里影响很大。我在20xx年指导他中考复习应考试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于20xx年参与了市中考历史命题工作,多次荣获。

6、教研获奖情况——多年磨练,成果丰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xx年以来,我先后被评为20xx年度xx县共青团委“新长征突击手年”光荣称号、“xx县先进班集体”、20xx年“xx县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3、20xx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十个一工程先进个人”。20xx年为“宿迁市高中历史教学研讨会”开设专题讲座《x》,20xx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宿迁市第四届历史教学能手”,20xx年参与了宿迁市高一历史学科期末命题工作。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记录下来,写了多篇论文,其中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如:20xx年《x》、20xx年《x》、20xx年《x》、20xx年《x》,获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奖如,20xx年《x》、《x》、《x》,多次参与市历史学科研讨会并发言讲话,;20xx年在人教社发表了案例分析《x》一文。成绩仅属于过去,我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包涵的人身价值追求,今后我将加倍努力,不断进步,使自己的教育生命能更加灿烂辉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光荣,作为一个教育战线的老兵,我知道我的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党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己经确定,我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总之,在多年多的教学工作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艺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

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等。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第二篇:申报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申报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洛阳中学 蔡建泉

各位老师:

我19xx年高中毕业,78年恢复高考进入镇江师专读书,81年起在横山桥中心校教了3年初中语文,84年后在遥观南塘桥初中又教了7年初中语文,91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洛阳中学,教了15年的高中语文,做了20年班主任,8年副校长。

回头看看,我由一名学步的青年,到被评上省特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道上,一路走来,青春共梦想齐飞,智慧与汗水相伴;人生50,按孔子的说法是知天命的年龄;但是孔子又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常想,未来的10年,你将怎样度过?你能无愧于政府和人民赋予你的这份荣誉,你能不辜负倾情培育了自己的领导、学校吗?你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吗?为了脚下的路,也为了与同行分享成长的体验,我给大家汇报自己教书育人的三点体会:

一、读书固本

作为语文教师,曾千百次的追问自己:你最缺少什么?

底气,语文的底气!底气来自读书。

读能固本,读能活源,读能养气。总觉得,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读书的种子,然后才能做教师,做好教师。一个平时不爱读书的人,是不能真正让他的学生爱上读书的。

然而,现实却不能让我们的教师好好地读书。 我工作的情境跟其它人没有什么两样,就静心读书而言,作为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甚至更加糟糕。学校摊子大,分管事务杂,从早到晚,早6点到校晚6点到家,转得像个陀螺。因此每当想及读书,实在愧疚于心,我真正沦为了时间的乞丐,精力的乞丐,但是,我却不允许自己沦为精神的乞丐。在理想和现实的挣扎中,这26年来,从未间断地读,认真琢磨着读,读了又派上用场的书有三本:《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青年文摘》。每月一期,一月三本,经久历年,至今已有900多本,它们在我的案前床头,通常占据着比较显眼的位置,妻说:不可一日无此君。一点不假。有时遇上外出,必不可少的伴侣非它们莫属。最近喜迁新居,别的物件扔了不少,唯独这三种杂志一本不拉,它们如同历久弥新的知己老友,赫然端居于我崭新的书柜之中,我对之敬爱有加。因为,是她们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交往,启迪了我的心智,砥砺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的操守,激活了我的潜能。26度春秋,语文教育风起云涌,群星璀璨,气象万千,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可谓风光无限;26番寒暑,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争鸣讨论,时分时合,融和发展,我边听边思,且思且行,倒也乐在其中;26个三百六十五里路,经而立过不惑奔天命,因读书而保持着年青的心态年青的姿态年青的作风与干劲。

其间,用心去读并推荐给同仁一起去读的,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与青年教师谈得最多的,是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读这些书的最大好处是,这些文字,来自作者亲身的实践,字里行间带者着教育者独到的教育眼光,浸润着教育者本人深刻的教育理念,平常的故事蕴涵着不平常的教育智慧。 我的同学,同事,和朋友,经常会送一些他们觉得好的书,我十分珍视,珍视的方式便是阅读,读后再互相交流,也是人生之一乐。今年春节,外孙女送我一座移动图书馆,里边收藏的18000册世界经典名著,可读可听, 足够我享用一生了。

二、写文强智

教育需要素养,更需要智慧,而写,则是获得这种智慧的有效途径。

1

读是写的前提,而写是读的延伸。没有读的写,是浪里浮萍,是墙头芦苇。而有读无写,只读不写在教师中也是司空见惯。尤其是语文教师,以己昏昏,竟想使人昭昭的,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因素固然不少,但认识上的误区该占很大的比重。总以为,教师的天职便是动口,至于动不动手,完全是教师个人的行为。不少教师之所以还写一些所谓论文,完全是出于被逼,被考核、评审和其他功利所驱使,一旦这些功利的目的达到了,写的欲望便消失得一干二净了。其实,写与不写,善不善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不同,更有着质的区别。教育的一般与卓越,做教书匠还是成教育家,分野几乎在于一个“写”字。前者是做了却不能知道为什么做,而后者做了并能说出为什么。而写,正是架设在知与不知之间的一座桥梁,跨过它,就能到达理想的天国得道成仙,跨不过,便有可能沦为陀螺一辈子在原地打转。

诚然,写,是一件痛苦的差使。特别是作为教师,在被升学、分数、考核的紧箍咒收束得几乎要窒息的情势下,去奢谈写的快乐,写的幸福,写的种种好处,为时尚早。然而,我们却也不能坐等着一切都已改变之后,再来做我们应该而且通过努力也能够做到的事。

比如写一点自己的教学实录,来一点教学反思,并不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16年前,在南塘桥初中工作时,我的第一篇见诸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上的《半副对联,一盏明灯》,就是在下课后对自己课堂教学一个片段的实录。当时我正对于板书的设计发生浓厚兴趣,如何让板书成为一种艺术,即以动态生成的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完成一副对联,既直观形象,又内涵丰富,从而给学生的心灵打下深深的印记。

有时听了别人的课,除了直接与上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以外,有些问题意犹未尽,又不便直白或当时难以说清,便可以假以笔墨诉诸文字,倾情阐述,在更大范围内引起讨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如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的《生命需要提醒》,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的《有感于用你所喜欢的方式——》,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上的《聚焦课堂——关注新教师专业成长》等文章,便是这样产生的。而在从听到写,从思考到形成文稿的过程中,自己的认知、判断、见识和智慧也在经历着考验和升华。而发表后的那份快乐,又激励自己投入到新一层面教育问题的发现与思考之中去。

三、教学求真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上课。读得再多,写得再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课堂,在于学生的发展上。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求真表现在尊重学生,尤其表现在尊重班里那些学习成绩落伍,基础薄弱,悟性较低的后进生上。我越来越坚信,他们在使我的教育教学遇到困惑困难的同时,也教会了我教书,教会了我因材施教,教会了我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见证了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起码的责任性与道德感。每当我接收一个班级,我会把我鼓励的目光传达到他们的心灵之窗,让他们的天空跟其他同学一样蔚蓝一样充满阳光。我会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抬起自信的头颅,挺直力量的脊背,发出最响亮的声音。我的一篇文章《让每一种声音都亮起来》,便是基于这样的实践与认识写成的,它既是我教学信念的实践,也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只顾少数忽略多数不顾后进的现状的一点变革。因为,我想,如果在初、高中阶段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建立起一种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起码的热爱和尊重,那么将是学生一辈子的遗憾,更是我作为语文教师的失职。

求真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有的方法,只有合乎教育教学的目的才 2

能算是有效的。在当今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境况下,我保持着自己的一份冷静与执着。冷静,体现在自主的思考,不盲从,不追风,不搞花架子。语文教育可以评论的人最多,受人非议也最多,很自然,一点也不奇怪,稍不注意,难免站不稳自己的脚跟,迷乱了自己的眼睛,乱了自己的方寸,难怪乎不时有人发出“我的天哪,这书我怎么教?”的慨叹!我的做法是,静观其变,相时而动,运用脑髓,自己来拿,来创。在我看来,新课程,新课标的一些东西,如三个唯度的融合等等,并不是什么新到要“革命”的地步的创举,它只是在原有教育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改进,改善。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熟练地驾驭各种语言表达技巧,能读能听能写能说,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升华人生境界,不过如此。任凭谁,任凭什么改法,都不会脱离这一本质。研究性学习,对话理论,叙事研究,这些当下比较热的词语,有他的合理的、可行的、能为我所用的成分,就积极地拿来,付诸行动。

求真表现在自身的悟性和见识上。

我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气,即灵活的方法,灵敏的思维,灵动的过程。而这些,需要自己付出艰辛长期的磨练,练就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的硬功夫: 练“嘴”上功夫,搜集著名播音员、电影演员的朗读录音,唐诗宋词的名家朗读光盘,跟着读、对比着琢磨,不断矫正方言,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出语气,力求达到我之气息与作者之气息通相融。一段时间里,我甚至把朗读作为一种健身养心怡情的手段,早晨起来,面壁而立,心无杂念,全神贯注,诵一遍《滕王阁序》,既练嗓子又通中气,既提精神还培养悟性。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演讲、朗诵比赛,锻炼中造就流畅的口语能力与机变从容的心理品质。练“手”上功夫,坚持写作,笔不停辍,时有文章发表,屡获征文奖项,历练中培植了语文教师起码的写作能力。练“眼”上功夫,为学生选编精粹时文,又参与编写教材参考资料,揣摩玩味、耽思涵泳,赖此而形成含英咀华的悟性与识见。

什么是幸福,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我相信:幸福就是在那些快乐的时刻,一颗宁静的心看着学生的成长进步而发出的微笑。上星期天,95届高三(2)班50多位学生相聚洛阳红园,我和当年搭班的老师们一个个被请为上宾,一个个听从着当年的老班长和团书记们的安排,被服侍着,被呵护着,簇拥着合影,轮番来敬酒,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此刻,我想,就算你是神仙,也会羡煞我的呀!

教育其实就是爱,爱读书无止境,爱写文章无止境,爱学生无止境,前路正长,用心行走,自有风景无数。(3674字)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