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与课题应用计划

课题研究与应用计划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组

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课改纲要、教育部精神为指导,加强学校德育有效性研究。

二、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切实加强和改进本校的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整体构建德育网络。夯实以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体系。

2、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为人处事、价值取向、学生生活等方面的素质有更大的提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自主的成长。

3、重点培养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队伍。探索构建和谐班级的策略与途径,进而构建和谐的学校德育体系。

4、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德育生活化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20xx年9月

1、制定本学期学校课题研究计划

2、召开学校德育课题研讨会

10月

1、学校课题研讨会议

2、分年级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学校联谊活动

3、举行班级德育活动方案评比

11月

1、班级德育活动竞赛的开展

2、学校优秀德育个案评比

12月

1、召开学校课题研讨会议,通报研究情况

2、部署寒假课题研究任务

20xx年1月----2月

1、课题研究情况检查

2、评选课题研究优秀教师

3月----4月

1、学校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2、举行优秀家教征文评比

5月-----6月

1、学校优秀德育论文评比

2、 收集整理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应用计划

课题组以深化德育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为突破口,以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健全德育管理机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保障,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方法,积极 1

拓宽德育渠道,使德育不断向社会和生活延伸,向学科教学延伸,逐步形成了具有木头凳初级中学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思路,新体系。

一、抓住机遇,深化德育课题的实践和研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工作一直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作为“五育之首”的德育基本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里,德育的内容、手段、方法和机制等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滞后于青少年思想发展的状况,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又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德育的动力、保障和导向作用,我们以德育科研促德育思想、方法、手段、机制的转变,促德育工作全面上档次、上水平。

二、转变思路,突出重点,力求德育生活化

随着德育课题实验的逐步深入,我们提出了“三个不要、三个转变”,以“做”为特色,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即不要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不要把德育政治化,不要把德育口号化;把德育工作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远、大、空”转变为“近、小、实”,由抽象空洞转变为具体实际;在做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受教育,使德育工作鲜活闪亮,富有魅力。

1.整体优化,突出重点

我们坚持“整体规化、重点突出”的方针,对全区的德育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首先制定了德育工作总目标,即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尊师爱校;爱国效国;尚志笃行;仁爱友善;戒奢尚俭;勇敢坚毅;尊长孝父;见利思义;以公为先;谦恭礼让。

其次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大重点,力求重点突破,形成特色。三大重点虽贯穿每个学段的始终,但表现在不同学段上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小学阶段,注重养成教育,从行为习惯入手,要求儿童学会求知、做人和做事的基本规则。初中阶段,重点加强爱国主义和法纪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国家意识、规则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

2.德育生活化,生活主题化

为使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大德育主题相彰相协,扎实有效,我们提出“德育生活化,生活主题化”的德育工作新理念,把德育融入生活,融入学生成长过程的始终。

我们立足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学生思想发展的状况,积极优化德育的方法,实施了“三三八德育工程”,以“做”为特色,以“体验”为追求,融德育于生活,使德育亲切感人,真实有效。“三三八”德育工程就是在学生中学习生活中实施“三件事、三尊敬、八学会”的做人规范要求。即要求学生每天“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在初中以上的学生群体中,要求每周留心记下“最感动的一件事”和“最让我深思的一件事”,并记在“人生笔记”自检本上。在做好“三件事”的基础上,要做到“三个尊敬”和“八个学会”。“三个尊敬”即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他人。“八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三个尊敬”和“八个学会”是“三件事”的主体内容。

三、造就高水平德育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

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真正树立 2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创新,取得较好成效。同时,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德育生活化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3

 

第二篇: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xx年度上海

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高校思研会、区县教育局中小教科(或德育科);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海市教卫系统思研会拟开展20xx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20xx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将重点面向本市高校和普教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和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其它相关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人员等。各高校、各区县教育局等可在本单位(系统)内广泛发动组织相关教师和基层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申报。

二、申报方法

1、申请人可依据《20xx年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指南》(见附件1)选题,也可参考《课题指南》另行拟定相关联的课题名称。

2、申请人可到上海教育网(www.)和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网(www.)查询《课题指南》和下载课题《申请书》,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并上报到各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或区县教育局中小教科(或德育科)。各有关单位或部门经初审后于4月21日集中统一上报至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逾期将不再受理。(上报限额数及相关要求见下表)

高 校

区县教育局 限额上报数 5 个 5 个 审核部门 高校思研会(或党委宣传部) 区县教育局中小教科(或德育科)

注:①每个课题《申请书》一式十份,并有上述审核部门的签署意见及盖章;

②凡是近两年未完成上海学校德育相关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均不能参与20xx年度德育课题的申报。

三、相关工作安排

我会将在4月下旬对各单位或部门上报的课题进行复评,5月初公布20xx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结果。各相关课题结题时限为20xx年12月26日。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上海学生德育发展中心 张志伟 电话: 62781150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245弄1号楼504室 邮编: 200051 电子信箱:deyuzhongxin@

附件:

1、20xx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指南

2、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书

上海市教卫系统思研会

2O10年3月29日

附件1:

20xx年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指南 (100项)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关系研究

2、科学发展观“三进”有效路径研究

3、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实施经验、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4、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内容分布研究

6、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研究

7、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关系研究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与机制研究

10、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1、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方法与路径研究

1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机制研究

1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1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

1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及标准研究

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难点研究

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重点、难点研究

18、《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重点、难点研究

1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难点研究

2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研究

2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研究

22、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的若干方法及理论思考

23、多媒体课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2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下经典原著的选读篇目研究

25、社会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研究

26、全球化文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研究

27、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模式研究

28、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29、上海高校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策略研究

30、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结构研究

31、“80后”辅导员的思想行为特点与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32、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33、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34、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研究

35、基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36、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研究

37、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研究

38、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有效性研究

39、上海生源与沪外生源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比较研究

40、特殊群体大学生分类、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41、上海大学生流行文化调查研究

42、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跟踪研究

43、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研究

44、时尚文化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45、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46、海派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47、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研究

48、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评估

49、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50、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51、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瓶颈及其突破研究

5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53、新时期大学生激励表彰机制研究

54、学生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55、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56、高校学生骨干管理培养方法创新研究

57、高校帮困育人机制研究

58、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59、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

60、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

61、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

62、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归因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

63、上海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64、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研究

65、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调查研究

66、医教结合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模式研究

67、学校心理咨询师督导模式研究

68、上海教育系统突发事件舆情监测研究

69、教育管理中的道德文化研究

70、市场体制下道德教育模式探究

71、大学生法律素养及教育状况调查

72、大学生创新性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73、高校应对社会网站不良信息处置研究

74、校园危机事件通过网络传播的预防和应对策略研究

75、利用网络新媒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76、大学生网络号召力研究

77、高校利用校园BBS科学民主决策的有效性研究

78、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瓶颈及案例研究

79、三网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管理制度研究

80、高校新闻网创新发展研究

81、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研究

82、上海高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研究

83、引导上海高校教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方法研究

84、上海高校理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85、社会思潮对上海高校影响渗透研究

三、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

86、中小学班主任利用网络开展家校互动的状况研究

87、小学生法制教育模式探究

88、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与大学生创新素养教育衔接研究

89、中小学“海宝一代”精神内涵研究

90、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研究

91、上海市中职学生行为危机的预防对策研究

92、上海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

93、当前学生社团发展研究

94、在沪港澳台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95、在沪港澳台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96、社会化农村实践基地准入机制研究

97、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示范性职业体验基地实施方案研究

98、学科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研究

99、运用世博会教育资源对中小学生开展教育的研究 100、上海市中职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附件2: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

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 请 人 申请人所在单位 填

日期

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20xx年制

填 表 说 明

一、 本申请书由课题申请人填报。

二、“课题申请人”应为课题研究的主要承担人,只能填一人。

三、填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

四、在申请书末页“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或部门意见”一栏中要填

高校中的所在部门或普教系统的具体单位的意见并加盖公章。

五、本申请书一式十份(可计算机打印),盖章后寄送上海市学生

德育发展中心。联系人:张志伟; 联系电话:62781150

地址:中山西路1245弄1号楼504室,邮编:200051

六、凡递交的申请书及附件概不退还。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