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考察报告

赴美考察报告

王文郁 20xx年1月31日

美国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济宁学院附小 王文郁

20xx年初,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了“山东省齐鲁名师培训团”赴美考察。全团共25人,徐曙光同志任团长,王景华、吴建华同志任副团长,负责全团赴美考察工作。培训团全体成员在济南经过行前培训后,于1月5日赴美国开展了为期21天的考察工作,途径了纽约、华盛顿等地,在康州对美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重点考察培训。培训团圆满地完成了考察培训任务后,于1月25日返回国内。

我参观考察的三所学校分别是Eastlyme school、Salem

school、Lyme school,并主要在Salem school参观学习。这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乡镇小学。下面所描述的现象只是我在这三所学校的所见所闻,不能代表美国的整个教育现状,但从中可以感受美国教育的一面。

一、美国的基础教育情况

(一)、美国的教育体制

1、管理权利分散,不统一。地方、州政府、联邦政府三级机构各有权利范围。地方权利即学校董事会,是由地方热爱、关心教育的

公民选出来的。学区总监选聘校长,校长选聘老师,所有聘任人员都由学校董事会通过。

2、管理权利集中在底层而非上层。教育经费来源地方和州政府。

3、每个孩子不管智商和体质有多大差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4、美国强调发展个性。(中国强调集体。)

(二)、美国的教育方法

1、美国强调有助于发展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方法。

2、教师在教室里做哪些事对学生成长有帮助,作为校长评价老师看以下三点:

①教育指导是否有有效措施。

②看老师怎样布置教室。是否能调动所有积极性促进学生。 ③老师如何设计课程。

美国对到毕业达到什么水平有规定,但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课程,有的地方或老师自己设定课程。老师更多考虑: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已知什么?怎样把学生已有知识和要学知识联系起来。

美国老师侧重:

1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知识与事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学生总结和记录。

3鼓励学生参与的兴趣。

4研究怎样给学生留作业,怎样训练学生。

5利用非文字的东西进行教学。

6鼓励学生小组学习,一起解题或完成某个项目。

7提供学习目标,并将学习情况给学生反馈,据学习目标,学生能较好考评自己。

8提出假设并让学生证明假设。

9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给学生有效地引导。

(三)、美国学校特点

1、教室小班额,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有20人左右,一般是6—25不等。我所参观的学校,每班人数大约13——18人,实行个性化教育。

2、走班制。学校班级的组成,不像我们有固定的行政班,而是以学科为特点的教学班,如语文教室、数学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外语教室等。老师是定班制即一直在自己学科教室上课,学生是走班制即按课表走动到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

3-5分钟实现换教室。学生很匆忙,学校里就是抓紧时间去学习,也给学校管理带来方便。

3、教室课桌摆放各不相同,只要有利于老师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么摆都行。在小学教室里还铺有一块地毯,需要集中讲授时,老师召集学生集中坐在地毯上,老师则坐在椅子上近距离交流。

4、学生由于没有固定的教室,故学校在走廊内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场所给学生存放书包和学具,并且是一人一橱。橱外统一布置,橱内学生可有个性化的布置。

学生的橱柜

5、非教师参与对残障、智障生的帮助、辅导。这些老师不是学校正式老师,有的是学校的工作人员,跟在课堂上、坐在需帮助或辅导的孩子身边,陪同孩子一起上课。

6、学校没有统一的校服,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寒冷的早晨,我陪同校长一起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看到他们有穿羽绒服,也有穿短裤来上学的。

7、教育委员会统一安排免费的校车,为实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提供保障.中学与小学的上课时间不一样,我所考察的Salem school初中7:30到校,点名,7:37上课,小学8:30到校。这样,校车

可分时段去接学生,一辆校车可充分、合理使用。校车的费用来源与小镇的税收,是很大的一部分支出,也是很大的工程,因此教育委员会会设计好接送路线。

8、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要求

美国各州中小学的课程设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小学、初中学校的科目并不多,Salem school主要设有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学、外语、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八门功课。在Salem school听了一节关于南北战争的历史课,老师课上对复印的教材进行了集中地讲述,让孩子们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质疑,接下来小组讨论如何按要求完成作业,并进行分工。两周后,学生要以小组的形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展板的方式做展示。

在美国没有统一的教材,只有学年要达到的目标,老师有较大的空间,创设自己的课程,或选择辅助材料。美国的中小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且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国学生的家长能积极参加学校管理。可以对学校课程的安排提出建议,学校会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同时,学校所开设的课程都会及时通知家长。学生家长不仅参加学校的管理,有的还经常到学校做

义工,如帮助老师上课,辅导学生篮球、文艺训练等,有些甚至直接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

9、教师与教师的发展

美国教师的收入一般为中等水平,月工资为4至5千美元。美国中学教师的任职条件,首先是必须读完四年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然后再师从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师实习一年,最后参加各州举行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此后方能从事教师职业。教师参加工作后,自己必须坚持业余学习和进修,要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

美国的老师在从教的前4年为试用期,到期经考核合格后才转为正式教师。美国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工作非常敬业,工作量都比较大,一般周工作量为20节,多的达到25节。美国的小学教师的知识面比较广博,一个人要上好几门课程;而中学教师则学科性要强一些,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只上一门课程。在美国,老师认为坐下来有内容的学习、教室里的学习叫学习,其他时间不认为是在学习。所以,教师工作紧张压力较大,充分利用在校时间,把精力放到学生身上。

美国现在正在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每月老师都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每学期学校统一组织一次全校性考试,每学年康州要组织一次全州性的统一考试,并且公布每一个学校的考试总评成绩。(据

个丹先生介绍,这是向中国学习的。)在美国,很多老师一孩子的成功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10、免费的义务教育。美国的中小学学生享受的是免费义务教育,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费用都是免费的,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不交学杂费,课本、练习本、笔及上学乘坐校车等也是免费的。每一个教室内都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学习用品工具、削笔刀、多媒体设备等,学校还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12、公平教育

“不让一个孩子落后”。这是美国教育部提出的口号,它要求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绝不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学校、教师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既使对犯了严重错误的学生也必须如此,决不允许有歧视的现象出现,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受到公平的教育。

二、带来的启示

1、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美国学校“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口号,对我们来说也是适用的,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在深入进行,但课程改革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全民都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美国一个家庭可以有几个孩子,而我们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真正去关注每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去关注每个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要用多元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用同一尺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首先,政府和社会只有根本性地改变以学业成绩、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和学校的做法,学校才能放下包袱,实现真正的课程改革。

同时,学校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努力创造条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帮助他们制定成长计划,要指导和帮助他们全面发展,绝不能够用某一方面的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优劣,更不能用自己的好恶来对待学生,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我的房东Joan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初中数学教师,听课时发现她的学生在做不同的练习题,有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只有一个男孩在做两位数的加法。到时间统一收起来。Joan告诉我,她经常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难度的题目来完成,并尽快帮助落后的学生赶上来。这种以人为本的分层教学,是我所未尝试过的,因为我有84名学生,而Joan只有18名学生。我想在以后布置作业时尝试给不同程度的孩子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也许会杜绝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呢。

2、教育要发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

在座谈交流时,美方提供的ppt里就有一幅老师坐草地上给孩子介绍植物的图片,并告诉我们,这不是专业的老师,是公园的园业工人。我的第二家房东Susan,16岁就跟随甲壳虫乐队在美国巡回演出,曾是美国有名的舞蹈演员。如今六十多岁的Susan收养了一个中国孤儿,现在Samel school上一年级。每周两次,Susan会在2:30放学后到学校,教她女儿班的同学们跳舞,老师陪在一旁,跟着学。她是义务培训孩子的,孩子们也不需要交任何费用。只要能为班级提供服务的,家长都会主动到学校来承担一些任务的。同一时间,在另外的两间教室,我看到一位在教画画,一位再给孩子读故事的,大概都是学生家长吧。

再去美国之前,我已经学习调动家长的力量来为班级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但仅限于做活动的协助者。Susan 给了我更大的启示,让家长进课堂,运用他们的一技之长,为学生做些事情,教学生做些事情。学生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积极参与,会扩大我们的教育资源,使孩子们们受益更多。

3、学校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平台

在美国的感触之一就是学校时时思考着怎样为学生的成长创建平台。

在我参观过的几所学校的走廊墙壁上悬挂的都是学生的作品和学生活动的照片。学校的走廊文化没有统一的主题,要说有主题的话

你就是“学生”,说实话,有些作品对比我们的学生作品来讲实在是不够成功,但老师依然张贴在展栏里,以此来鼓励学生更好地发展。其实不难想到,将学生的作品展在走廊内,也许对我们老师来说没什么,但对于学生本人,却是莫大地激励。

走廊里展示的学生作品

在Salem school 我遇到一个中国男孩梁凯宁,他上六年级,但他的数学老师发现他数学成绩十分优秀就推荐到七年级上Dave老师的班上上数学。Dave老师风趣地对凯宁的妈妈说“He kan teach me .”我也在课堂见证了这一事实,凯宁在数学课上题板总是最先举起,答案每次都是正确的。

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马丁路德金的纪念日。Lemy school开展了纪念马丁路德金的作文比赛,周末举行颁奖会。整台颁奖会从节目主持,音响调控、节目录像、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内容也比较丰富,邀请两名获奖选手登台宣读自己的作文,四五个集体节目,给获奖选手颁奖,最后邀请老师登台和孩子们一起做头脑风暴的游戏。整个过程有一位老师在台边关注着,但它并不主动指挥协调,即便在学生节目卡壳时,他也一直在静观。一台半小时颁奖联欢会近百人登台参与,这对孩子来说就是锻炼。

看到这些,我并不觉得震撼,因为在教育教学中,我一直这样实践着,用各种途径给班级每个学生提供展示和锻炼的机会,虽然费了

很多的精力,但看到学生的进步很欣慰。我想,只要我们心中装有学生,真正去为学生着想,就一定会找到各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让孩子更阳光更自信,更富于创新和实践精神。

4、教师对学生要平等、宽容、自由

在美国的日子里,感受到美国教师对学生的平等与宽容。在

Eastlyme school参观时,我看到一位科学老师在kavi(公用活动区)上课,他的面前有一副双拐,仔细看发现他面一个男孩腿是有残疾的。在离男孩一米远处,一位女助教坐在一旁听课,她的任务就是照顾这名残疾儿童。在Samel school小学部,四个年级,近两百名学生,有三间小教室三位老师专门给智障和学习落后学生的补习功课。这种一对一的辅导,保障了教育的平等。在学校里,有黑人,有白人,有黄皮肤的亚洲人,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没有歧视。

老师在单独辅导智障的学生

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

大部分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为了避免学生仰视教师,他们会蹲下来与学生在同一高度对话,有的教师甚至屈膝跪下来,给学生讲解。校长、教师对学生永远是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在Salem校门口听到校长给他的学生打招呼,他说他能叫出初中部200多名学生每个人的名字;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吃午饭归来的学生热情地给五十多岁的Joan打招呼,我听见她们直呼其名Joan.在餐厅,我看见一个二年级

的学生跑到校长面前,指指校长脖子上挂的吊牌,校长立刻弯下腰从脖子上摘下来,挂在女孩子脖子上。女孩神气地戴了一会,摘下来还给校长,不忘说谢谢。

感触最深的是一节写作课上,两位老师在上课,一个主讲,另一个在班内辅导。上课大约5分钟,又进来一位年长的助教。只见辅导老师高兴地对大家所了些什么之后,大家就开心的簇拥着助教,助教踩着板凳跳到了课桌上,大家一起唱起对她生日的祝福,助教老师则在桌子上欢乐的舞蹈,原来今天是助教的生日。欢乐过后,助教留在教室和大家一起上写作课,孩子们很快就调整情绪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过生日的老师站在了讲桌上边舞蹈边接受学生的祝福

上课时,教师对学生上课时所犯的错误多采取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学生上课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情,美国学校的课堂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在写作课上,老师讲课、同学发言时,有个小姑娘一直在明目张胆的吃薯片,老师并没制止,我也仔细观察,她边吃边认真听老师的讲授,吃东西视乎并没影响到她的课堂学习。上课时,只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课,至于坐成什么样,老师并不去刻意要求。整体来看美国孩子虽然课堂坐没坐相,但听课和参与讨论还是积极投入的。老师布置了小组讨论的学习任务,只要你是真正讨论学习,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再告知老师后来到室外的走廊里都可以,有的甚至趴在走廊的地板上,老师也不干涉。

趴在地上学习的合作小组

考察时一直有个疑问,三分钟的走班时间够吗?孩子们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够呀。深入课堂才发现,上厕所是不统一在课下的,想上厕所,无需惊动任何人,悄悄起身,在教室门口的登记簿上记下出去的时间,回来写下时间就可以了。

美国孩子就没受过惩罚吗?一天中午,我和房东Joan一起到她的同事的教室吃午餐,发现教室里有两个小姑娘,匆匆吃完午餐就教室里的在电脑前忙起来,一问才知道,这两个孩子没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被老师留在教室里补作业,她们正在查美国白头雕的形象。的确展板上只有一个框架,看来她们在绘制细节时遇到了麻烦。在Eastlyme school参观时,看到两个孩子趴在一边写作业,原来他们也是没完成作业的,正在补。问为我们引导的中国学生,老师还会怎样惩罚学生,他笑着说,不让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看来对于作业,美国老师也是比较重视的。

美国教育对孩子的平等、宽容、自由让我感叹。但是国情不同,面对大班额的我的学生,一时我还真不敢让他们那么自由。对孩子的平等和宽容我是会努力做得更好的。

5、教室布置要有特色

美国的教室布置各具特色,就连桌椅的排列也是各不相同,有正方形的,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圆形的,有成排的,也有弧形的。

因为美国的教室是学科教室,所以它的布置带有明显的学科特色,它与我们多学科共享一个教室的做法截然不同。如科学教室里摆着各种实验仪器,养着不同的小动物,在一间历史教室里,由于最近两个月在学习中国历史,教室黑白前挂着中国地图、中国的风筝、中国的旗袍、关于中古的神话故事、英雄故事书。数学学科教室布置得如同一个数学王宫,与数学学科教学息息相关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和材料等都被固定放置在教室不同的位置,有的放在柜子里供学生观察,有的放在某个角落供学生或教师使用。墙壁上贴有各种数学公式、几何图形、函数曲线等。教室里只需为一个班人数准备完整的“数学课本、练习纸和一些数学学具”,就能满足全年级学生的需要,既方便了学生,又达到资源共享,充分显示美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用主义。

历史教室

教室的布置各不相同,老师的办公桌就在教室里,老师家人的照片也大多摆在教室里,学生的照片或合影也张贴在教室里,教室就是家,老师的家,学生的家。我参观了三所学校,近百间教室,它们有一点是一样的——悬挂美国国旗。每天早晨上课前,学校通过广播,带领大家宣誓,大家会面对国旗右手放在胸口,庄严地跟着宣誓。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生活中,成为习惯。

教室里摆放着家人的照片

教室里悬挂着美国国旗

在这一方面美国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目前,我们学校已经把教室内的布置权力下放给班级,让班主任打造自己的特色班级文化。

6、教学的层次性和多样化

在美国听了两次同一位老师的课,不是学校安排是我自己选择的。第一天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列提纲,写一写《下雪天的故事》。孩子们的提纲用不同形状来展示,有的孩子列不出,老师就跪在孩子身边引导他那天干了什么,吃了什么等等,然后让孩子对自己的提纲,小组交流后再作调整。本以为回家写完作文就完成了。第二天再次来到她的教室,孩子们手里拿着印好的提纲,每个小标题的下有三条线,比如,食物下要求写出下雪那天你吃了些什么?玩的标题下面要求写出做了什么游戏。等孩子们写出后,老师用跑泡沫水果的方式让孩子回答,有的要求孩子用唱的方式回答,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小组交流各自再调整或补充自己的内容。接下来,让小组讨论着来写关于食物的段落。我注意看到,又发下的提纲上这一部分已经有六条横线了。完成的小组集体到投影仪前展示宣读自己写的段落,老师点评。接下来老师总结写作的方法,注意段落的总起句,注意写详细。让孩子们继续练习。美国老师的耐心和层层深入的教学是值得我学习的。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关注学习结果,忽略了过程。有层次性的学习过程才更是学生应该享受的。

我听了几位教师的课,基本上是个人有个人的特色,学校不做统一要求。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形式是小组合作方式,3~4个学生围成一组,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相互讨论,教师个别指导。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在评价时,更重视对整组配合的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课堂基本上是寓教于乐,生动有趣。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加之教学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每堂课上教师一般讲得很少,只是提纲挈领地讲解或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思考、操作、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形式,主动灵活地获取知识。

教无定法,只有适合教师本人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只有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对比美国和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美国有他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长处,美国有他的短处,我们有我们的劣势。在学习借鉴美国教育好的方面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们不好的一面,引以为戒。比如美国学生放学回家,老师留下摆桌凳、打扫卫生,不利于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美国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远不如我们的学生等等。

美国一行,感触颇多,中国的教育正由集中走向开放,美国的教育正由开放走向集中,文化背景不同,两国都在教育发展之路上寻求

最佳结合点。我想只要是潜下心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取得累累硕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