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蓬莱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xx年1月13日在蓬莱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蓬莱市市长 孙业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及本届政府任期四年来的工作回顾

20xx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蓬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奋斗目标,抢抓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机遇,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奋发进取,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07亿元,增长26.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3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8.5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13元,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82元,增长14.9%。在预期性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各项约束性指标持续下降,其中,万元GDP能耗下降3.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增降双赢。

(一)突出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呈现内涵提升、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主线,大力实施促进产业振兴、支持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工业主导作用日益突出。以造船重工和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扩量提质上规模。大金重工、巨涛重工扩建等造船重工项目加快建设,我市成为“山东省优质造船及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年内交付各类船舶23艘、计86万载重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7亿元,增长25.8%。总投资15.9亿元的15个汽车整车配套项目相继签约落户,万寿机械扩建、恒驰挂车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在国内重卡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全市生产重型卡车1.5万辆、改装车6000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继续向高端迈进,新引进兰溪、金山罗斯兰等高档酒庄项目5个,香格里拉玛桑、泽义等10个项目开复工建设,国宾酒庄、文成城堡建成投入运营,全年完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和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培植初见成效,盛富莱石英石板材、微藻养殖等13个项目快速推进,总投资近40亿元。建材、黄金等传统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服务业持续做大做强。旅游业龙头地位更加巩固,全市在建亿元以上旅游服务业项目9个,其中,旅游休闲服务中心、世嘉阳光假日小镇等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我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蓬莱阁管理处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蓬莱阁”成为全省旅游服务业首件中国驰名商标,全年接待游客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现代金融业加快发展,蓬莱民生村镇银行投入运营,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全年新增贷款18.02

亿元。证券市场融资取得新进展,民和股份增发募集资金8.4亿元。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6.8亿元,增长17.9%。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优质葡萄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基地面积8360亩。粮食、果品生产获得丰收,海珍品健康养殖模式得到有效推广,新建及改扩建畜牧规模养殖场128处,农业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我市成为全国首批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成功申报胶东地区唯一一家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成黄盖鲽、牙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京鲁渔业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增“三品”认证企业8家。

(二)突出招大引强,项目建设呈现量质并重、活力增强的强劲势头。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和“集中开工月”活动,全市开复工项目达到167个,开复工面积183.4万平方米;完成域外投入33亿元、市内投入10.45亿元,分别增长15.7%和3.3%。强化与央企、国内外500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三个引进”取得较好成效。北奔重汽5万辆扩能项目按期开工建设,亚泰兰海集团、宝龙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进驻,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在我市设立教学和科研基地,引进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并实现招生。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2个,实际使用外资达到9200万美元。积极融入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中首物流、海洋王国等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和省重点产业项目。全年共争取上级无偿资金3.47亿元,其中省蓝色经济专项资金3650万元。

(三)突出统筹协调,城乡建设呈现空间拓展、功能完善的崭新格局。中心城区东拓西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积迁春季会战”达到预期效果,沙河、海市、小皂、原山汽改等重点区域征迁工作稳步实施,西海岸文化新区获批并启动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累计投入资金

2.1亿元,完成8条道路扩建及地下雨污分流改造、7条道路亮化改造和5处绿化景观提升工程。集中供热、供气管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新增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9000多户,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和天然气用户分别达到380万平方米、2.6万户。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旅游市场秩序、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开展,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复查,再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顺利推进。潮水国际机场全面开工,和谐家园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5个村898户居民顺利迁入新居。编制完成《全市港区总体规划方案》,栾家口港疏港公路、蓬栖高速公路及东西两港进港铁路等筹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泊柳国防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深入开展“三百工程”、“五大生态工程”和“星级示范村”创建活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年市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达到2.5亿元,硬化改造农村公路45.7公里,新建农村自来水工程17处,建设户用沼气池1200个,改厕1200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巩固扩大绿化成果,完成荒山造林1.03万亩。不断深化生态示范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成为全省首批、烟台市唯一一个省级生态市。

(四)突出民生保障,社会建设呈现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生动局面。为民办实事力度不断加大。19项34件实事全部完成,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稳定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9900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3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投保人数达到4.1万人;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报销封顶线由6万元提高到10万元;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纳入了国家试点范围,全市7.5万名60周岁以上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全部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扶残助残力度加大,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投入资金3700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15处、计2.7万平方米;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在烟台市率先为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提供校服;发动社会力量,创设蓬莱市教育基金,并为

10名中小学生颁发了“杰出青少年市长奖”,为50名中小学生颁发了“优秀中小学生奖”;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达到541人,创历史新高。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市医院内科病房综合楼投入使用,中医院迁建门诊综合楼主体封顶,改造乡镇卫生院4所,高标准成立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以“六大和谐文明”创建、“八大道德模范”创评、志愿服务活动等为主线的道德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整体提高,成功创建山东省文明城市。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基层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广播电视节目亮点纷呈,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科技人才工作持续加强。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5个,开发新产品23个,完成专利申请780件、专利授权190件;引进各类人才3185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05人。价格监测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供应充足,物价总体保持稳定。积极开展双拥共建,军地关系更加密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先进水平。民兵预备役、审计监察、国土资源、工商质监、气象地震、邮政通信、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的成绩。

(五)突出提速增效,政府机关呈现科学务实、高效廉洁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一学三促”和“狠抓落实百日行动”等活动,大力推进创先争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思想境界有了新的提升,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基本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明显增强。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高度重视“网上民声”、市长公开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政府工作更加科学民主、体现民意。全面加强廉政建设,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以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为契机,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食品药品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均有新的提升。

各位代表,20xx年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标志着本届政府主要任务的较好完成。20xx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力保了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和社会繁荣安定。

──四年来,我们攻坚克难、积极作为,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预计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20xx年的1.75倍和2倍,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3.4%和2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四年累计完成705亿元和303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4.9%和17.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20xx年末的130.3亿元增加到247.9亿元,贷款余额由99亿元增加到176.5亿元。

──四年来,我们抢抓机遇、顺势转调,进一步提升了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旅游、造船重工、汽车及零部件、葡萄与葡萄酒等四大主导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20xx年的8.1∶60.2∶31.7调整到6∶58.2∶35.8。通过深入实施招大引强和培大扶强战略,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均取得明显成效。四年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48个,投资总额达到238.7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647亿元增加到1240亿元,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由12家增加到33家。科技项目合作和创新平台建设富有成效,“科技创新三百工程”累计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28个,转化科技成果52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5家。争创名牌成果丰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19件、省名牌产品28个。

──四年来,我们统筹城乡、建管并举,进一步加快了一体化发展步伐。完成城市总体规划

新一轮修编,城市建成区、镇驻地控规覆盖率分别达到98.6%和70%以上。四年累计完成城建投入9.54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9.8平方公里,新建扩建城市道路34条,硬化改造背街小巷93条,新增城市绿地104万平方米,日供水能力由4.1万吨提高到8.6万吨,集中供热、供气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升级。实施旧村改造项目14个,开发建设中高档住宅小区16个。蓬旅航线实现复航,新建成5万吨级泊位3个,港口年吞吐量由921万吨增长到2100万吨,国道206西线建成通车,胶东调水蓬莱段工程顺利完工。先后改造变电站13座,城乡电网配电自动化率由57%提升至81.2%。“7.17”特大暴雨灾害抢险和恢复重建工作取得全面胜利,76座中小桥、91道涵洞、50公里河坝和490公里县乡路等水毁工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修复完工。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四年累计涉农投入达到7.2亿元,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63座,硬化路通村率、农村自来水人口普及率分别提高到96%和99.2%,建成国家级生态镇6个、省级生态镇1个,争创烟台市星级示范村152个,荣获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

──四年来,我们锐意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凝聚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推进,教育、卫生等领域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顺利实施,我市实行政府公物仓制度的做法在全省推广。各类市场主体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新发展私营企业1502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378户。对外开放层次有效提升,口岸联检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引进央企、国内外500强和高校科研院所8家,四年累计实现实际使用外资3.57亿美元、利用内资217.8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2.8亿美元,其中出口21.4亿美元,年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由20xx年的9家增加到15家。圆满承办了两届“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两届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高端节会,“人间仙境、美酒之乡、休闲天堂”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

──四年来,我们改善民生、共建共享,进一步营造了安定有序的和谐局面。建立为民办实事工作长效机制,四年市财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4.8亿元,带动社会投入近25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4.1%和13.4%。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均实现全覆盖。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校舍改造基本完成,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均取得新的发展。疾病防控、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基本建成,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连续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五五”普法顺利完成,行政执法、公正司法水平逐步提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访稳定和社会秩序综合整治等工作,全市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总之,过去的四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四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四年,是蓬莱形象明显提升的四年,也是我们迎难而上、合力奋进的四年,全市经济社会跃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进入了蓄势崛起、大有作为的新阶段。

各位代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四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应对各种挑战,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围绕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发展凝共识,以发展破难题,以发展创实绩,才能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实力;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抢抓机遇,大胆探索,持续创新,才能准确把握形势、发挥优势、形成胜势,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群众

利益作为第一追求,牢记使命,践行宗旨,才能营造广大群众支持发展的浓厚氛围,形成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始终坚持发扬民主,科学决策,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保证,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各位代表,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就令人欣慰,发展前景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蓬莱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各阶层的建设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蓬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中央、省、烟台市属驻蓬各单位,向广大海内外投资者和所有关心支持蓬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财政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服务业比重偏低,三次产业结构仍需调整,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智力支撑还不够强,发展转型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区规模相对较小、镇街实力不强等问题亟需解决;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改善民生的力度仍需加大,少数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少数干部的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展望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总的看,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总体环境有利于我们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重大战略,为我市发挥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了强大动力。尤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在区域布局、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社会民生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具备了发力赶超的条件和实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区域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牢牢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全市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中共蓬莱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科学定位、精心谋划未来发展,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综合以上分析,新一届政府总体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经济文化强市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特色经济区建设为主体,发挥蓬莱特有的品牌、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率先崛起,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争当表率,在提升县域科学发展水平上奋勇赶超,全面加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一)坚持提速增量与提质增效并举,着力建设实力蓬莱。坚定不移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着力招大引强、培大扶强,瞄准行业前沿和高端产品,新上一批重大项目,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努力打造产值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和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着力拓宽领域、提升层次,大力发展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优势产业,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业态丰富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膨胀规模、凸显特色,继续做优果品、畜牧、渔业等重点板块,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

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到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在“全省县域30强”的位次实现前移。

(二)坚持提升形象和丰富内涵并重,着力建设魅力蓬莱。深化完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分三个层面建设七大特色经济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队”,加快建设西城临港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艾山自然保护区三个“省级队”,全力打造西海岸文化新区、潮水空港经济区两个“地方队”,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活力充沛、后劲十足的发展格局。以文化发展滋养城市,全力做好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和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恢复改造,塑造融建筑艺术、文化艺术、地方风情于一体的城市形象。按照空间利用集约、设施体系健全、服务功能完善、品位特色突出的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化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严格实施村镇体系规划,以合村并点、连片开发为主要形式,积极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更多农村旧貌换新颜、更多农民旧房变新居。到20xx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60%。

(三)坚持加快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着力建设生态蓬莱。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全面打造科学的产业生态、适宜的城市生态和优美的自然生态,促进经济与生态融合共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转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水系造林绿化工程,开展重要河道水系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努力打造碧水蓝天的人居环境。到20xx年,争取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

(四)坚持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并行,着力建设活力蓬莱。以改革的手段、创新的精神、开放的思维破解难题,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继续深化经济建设、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强创新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新活力,形成和衷共济、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千方百计引项目、引资金、引人才、引技术,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到20xx年,全市外贸进口总额达到18.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五年累计突破5亿美元。

(五)坚持改善民生和繁荣事业兼顾,着力建设和谐蓬莱。以“家家都有好收入、人人都有好保障、处处都有好环境”为目标,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突出富民优先,支持干事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完善社会化程度更高、覆盖范围更广、保障力度更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紧建设一批重点文体设施和精品文化工程,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城乡卫生服务设施,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为抓手,推进社会管理制度、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巩固安定团结局面。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的美好前景令人鼓舞,神圣使命催人奋进。我们要倍加珍惜不可多得的黄金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风正气顺的大好局面,与全市人民一道,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共同描绘蓬莱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共同创造仙境美满和谐的幸福生活!

三、20xx年政府工作重点

20xx年,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年,也是迎接中国共 产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高标定位,加压鼓劲,注重落实,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赶超进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是: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控制在烟台市下达的指标以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着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于上项目、增后劲,积极调整经济结构。

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的基本支撑,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开放的姿态,全力抓紧现有项目实施,抓好长远项目谋划。

一是,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加快建设一批事关蓬莱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打造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年内,集中力量推进36个单体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其中过5亿元的重大项目16个,力争17个以上重点项目投达产。造船重工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以船舶配套产业园、海洋重工产业园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载体,进一步推动京鲁船业、渤海造船与国内大公司的战略重组、合资合作,继续扩张巨涛重工、北奔重汽、蓬翔汽车等骨干企业规模,争取孚瑞克森刹车片等6个配套项目竣工投达产。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以建设国内最大的酒庄集群为目标,重点抓好法国拉菲、华东骑士、弘辰百诺等13个项目建设,塑造产区特色,打造产区品牌;毫不松懈地加强行业监管,加快产业规范化发展步伐,维护“蓬莱产区”声誉。在抓好优势产业扩张升级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力度,围绕新型建材、光伏发电、医药制造等领域,抓紧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规模、见成效。

二是,全力实施招大引强战略。以增强实力、累积优势为目的,密切跟踪国内外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投资动向,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和推介力度,争取更多的龙头型、产业配套型、新兴战略型项目落户,不断提升高端、高质、高效项目集聚水平。借助特色园区优势,坚持“一对一”、“点对点”等行之有效的招商策略,深化产业招商活动,着力推进350万吨炼化、科勒热敏纸、昌升不锈钢配送中心等在谈项目,争取在引进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年内,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亿美元。

三是,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时间、任务、责任“三位一体”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实施战役式组织、工程式推进、台账式督查,打破分工界限,搞好组织协调,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建设率和建成投产率。健全重大项目集中论证制度,优化联审流程,完善建设条件,凝聚部门合力,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步伐。充分运用项目效益评价机制,把好项目准入关口,重点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财税贡献率大的项目,确保项目总量增加、质量提高、接替有序。

(二)致力于抓企业、强筋骨,加快提升经济实力。

以实施“4554”工程和培强做大战略为抓手,倾力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总量扩大、结构调优、效益增加。

一是强化龙头带动,培育骨干企业方阵。大力实施骨干企业升级计划,让更多的企业进入50亿级、100亿级方阵。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分包重点企业制度,强化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着力推动中粮长城、北奔重汽、黄金公司、京鲁船业、蓬建集团、蓬翔汽车、蔚阳集团等20户骨干企业壮大规模、进档升级。坚持“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积极做好企业上市工作,加快金创股份、安源水产、万寿机械等企业上市步伐,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裂变发展。

二是加强服务保障,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牢固树立保企业就是保财源、保发展、保大局的观念,深入企业一线,协调解决问题,助推企业走得更稳、发展得更快。支持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打造骨干企业后备梯队,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家,新注册私营企业300户以上。加强银企合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年新增贷款力争达到15亿元。强化部门服务意识,注重协调配合,精简办事程序,营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形成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提升综合素质,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三百工程”,加强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站在产业前沿的创新型企业。全年实现科技合作成果转化38项,开发新产品20个。继续深化品牌战略,加大品牌资源培育、扶持和宣传力度,争取年内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4件、省名牌产品1个。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企业转型发展水平。年内,全面抓好水泥立窑关停工作,完成4家企业清洁生产审计。

(三)致力于扩规模、促转型,推动旅游服务业发展。

强化旅游业发展的竞争意识、整体意识和品牌意识,全面组织开展“旅游发展提升年”活动,掀起新一轮旅游业发展的热潮。

一是以打造精品项目为重点,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一目标,坚持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滨海生态为基础、以景区景点为支撑,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品牌打造、营销宣传”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增强我市旅游业的影响力。年内,重点策划好水城开放运营,推动蓬莱阁景区做大做强,发挥其对全市旅游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加快海洋王国、旅游休闲服务中心等精品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业由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模式转变。全年力争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

二是以完善要素功能为支撑,大力优化旅游业发展硬环境。围绕突破“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推进宝龙城市广场、鼎峰旅游服务中心、青岛城投海滨旅游开发、红酒一条街等一批重大功能项目建设,拉长旅游产业链条。高水平包装策划葡萄酒文化游、最美乡村游、特色采摘游、水上运动游等休闲娱乐类旅游产品,丰富拓展旅游内涵。坚持精品化、多样化原则,加大具有蓬莱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力度;切实抓好特色街区、特色餐饮的规划建设,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形象品牌,全方位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三是以提高服务水平为保障,全面增强旅游业发展软实力。全面抓好城区、景区、旅游通道环境整治,美化旅游视觉形象。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创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整顿,努力营造规范、诚信、安全的旅游消费环境。加大旅游营销宣传力度,全方位、高层次、多角度加强城市形象推介,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业的市场认可度。广泛开展“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主题宣传活动,形成全域办旅游、全民办旅游的强大合力。

四是以旅游业为带动,促进多类型服务业态全面发展。依托港口、机场和铁路等交通优势,整合现有物流资源,规划建设专业园区,积极培育和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围绕昌升商贸物流、锦泰广场、博展商贸城等在建项目,策划和开展好招商活动,确保运营成效。抓紧实施“放心早餐”工程,加快连锁经营网点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和“放心粮油”市场工程,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全年新建和改造农家店30家、放心粮油连锁店8家。积极培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新型消费业态,打造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加大高端会议、展览等活动引进和承办力度,筹办好“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致力于拓空间、提品质,加快中心城区拓展步伐。

以建设现代化海滨生态城市为目标,坚持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承载能力。

一是,着力抓好重点区域集约打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思路,坚持一流标准,树立世界眼光,精心组织搞好代表新时期风貌的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沙河区域,以绿色人居为主题,高水平搞好规划设计和区域内功能布局,合理储备和出让土地,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扎实做好“河、海”两篇文章,打造以高档商住、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东部新城区。原山汽改区域,充分发挥滨海临阁区位优势,高水准推进宝龙城市广场和鼎峰旅游服务中心两个项目,建设大型旅游商贸综合体,使其成为城市新的标志性区域。西海岸文化新区,以建设承载蓝色经济的新空间、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海岸和世界一流的城市新组团为目标,坚持建设与招商同步推进,启动实施集约用海工程,抓紧恢复海蚀岸线,加快建设人工岛。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遵循“尊重历史、尊重原貌”原则,保持和延续古城空间格局,抓好仙阁市场周边区域、上水门及画河上游规划设计,启动仙阁市场搬迁改造和汽车站南迁工程,还原蓬莱古城历史风貌,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二是,加快提升城市建成区功能形象。以城中村改造和基础设施功能完善为重点,持续改善城市面貌。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各项规定,妥善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立足城市规模扩张需求,超前实施一批市政重点工程,配套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续建小泰山西路、小泰山南路、登州路南延等10条城区道路,完成10条道路绿化亮化提升工程,继续抓好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新建1座高中压燃气调压站,解决供气压力不稳定问题。以钟楼南路为试点,推进中心街区外立面改造。全面启动城区主要水系改造工程,做好画河上游雨污分流改造以及平山河中段河道、晒甲河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展现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亲水休闲城市风貌。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市管理。坚持“堵疏并举、宽严有度、专群一体、长短结合”,突

出违法建设、露天烧烤、户外广告、卫生死角等方面的集中治理,坚决制止损害城市形象行为。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市容市貌标准,全面落实巡查责任制度,不断提高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

四是,集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开工建设东港新客滚区防波堤工程,积极做好栾家口港区2个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1个3.5万吨级散装水泥泊位筹建工作。加快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完成泊柳国防路部分路段和蓬寨路南段改造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栾家口港疏港公路、蓬栖高速公路。全力配合上级做好潮水国际机场、机场连接线和龙烟铁路蓬莱段等重大工程建设,加速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五)致力于创特色、夯基础,提高镇村建设水平。

着眼“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现代化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实现农村与城市共同繁荣。

一是抓好特色经济园区建设,加快镇街发展。发挥各镇资源、区位、产业优势,抓住“三个梯队、七大特色经济园区”建设机遇,推动中心镇做大做强、特色镇跨越提升。经济开发区,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加强环境整治,加快提档升级步伐,重点抓好天津东路、山东路南拓等工程建设,争取将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列入省海洋装备重点园区。北沟镇,充分发挥西城临港工业区资源优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疏港路、海润路、北姜路等道路延伸工程,抓好海洋重工产业园、北沟化工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全力争创山东省船舶工业园区。大辛店镇,以新的镇域规划为引领,结合大辛店土地综合开发整治以及丘山山谷酒庄群、和圣生态农业区建设,完善设施提高档次,整治环境提升形象,发挥小城镇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潮水镇,依托潮水国际机场建设,科学规划机场周边区域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吸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航空服务等项目进驻,打造空港经济区。刘家沟镇,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18公里葡萄长廊为主线,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功能,实现产业优势集聚和升级。村里集镇,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突出山区风光、温泉资源和乡村风情,全力推进艾山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开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小门家镇,重点沿蓬水路、牟黄路等交通干线,布局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大柳行镇,着重围绕黄金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中心任务,在延伸黄金产业链条的同时,主动承接烟台开发区辐射,积极引进吸纳项目,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二是实施环境优化整治工程,改善镇村面貌。按照“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要求,加快镇街驻地改造升级,集中建设一批基础设施、住宅小区、商业设施,不断提高承载发展、集聚产业、服务居民的能力。强化村庄建设规划指导,以镇驻地村、园区村、土地综合整治村为重点,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大力实施新一轮“三百工程”,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创建和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抓好镇垃圾中转站和村级配套设施建设,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和保洁队伍,初步建立起“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为主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资金936万元,再解决7100户、1.92万人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水系造林绿化工程,新增造林面积8249亩。年内,申报创建烟台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1个、生态文明示范村10个、星级示范村53个,评选10个蓬莱最美乡村。

三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繁荣农村经济。抓紧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启动科技服务大楼、农业科技专家大楼、信息物流服务中心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知名院所、高层次人才进区发展。加强以民生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邱山水库除险加固及黄水河东支流综合整治工程,完成10座以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打抗旱机井137眼。扎实推进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围绕果品、渔业、畜牧、食品加工等优势板块,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扶持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联系,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年内,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发展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

(六)致力于促繁荣、大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落实市十二届十二次全委会议部署,进一步掀起文化强市建设的新高潮,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道德文化的带动力和凝聚力。深入实施道德工程建设,深化“六大和谐文明”创建和“八大道德模范”创评活动,引领社会思潮,营造讲道德、知荣辱、促和谐的浓厚氛围。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夯实基层精神文明创建基础,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二是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增强公共文化的保障力和辐射力。深入实施文化便民、文化惠民、文化悦民工程,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立和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融资渠道。年内,重点抓好市文化馆、图书馆、慕湘藏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改造,进一步加强镇街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大院等文化阵地建设,新建农家书屋50家以上。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广泛开展“庆新春”、“百日仙境之夏”等系列文化活动,抓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加大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做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力争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规划,强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理念,立足历史和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历史文化游、葡萄酒文化游、海洋文化游、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游等特色旅游业,策划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引进一批优势战略投资者,打造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努力把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加快创作一批体现地域特色的影视剧精品和文艺作品,重点推进电视剧《戚继光》、《八仙》等拍摄工作,抓好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题材的电视剧剧本编写,打造独具蓬莱魅力的文化品牌。

(七)致力于抓开源、优支出,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围绕增收节支目标,大力发展财税经济,切实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确保管好财、理好财、用好财。

坚持开源生财。强化效益优先理念,坚持把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作为增加财源的重要来源,加大培育和引进力度,努力在膨胀支柱产业中壮大骨干税源,在突破现代服务业中做强地方主体税种,在打造高端产业中培植新兴税源增长点,不断提高财政增收的质量和稳定性。准确把握上级财政政策动向和保障重点,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努力实现借力借势发展。

坚持依法聚财。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增强各类企业纳税意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努力把经济发展成果反映到财政收入的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上。坚持强化征管与优化服务并重,严格落实各项支持保护企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加强城市经营和非税收入管理,搞活国有资产运营,严格非税收入减免程序,突出抓好矿山、土地、海域等资产资源性收入征管,切实增加可用财力。

坚持科学理财。组织实施新一轮市镇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深化综合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推进政府集中采购改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完善政府公物仓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确保正常运转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强化预算执行刚性,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

(八)致力于解民忧、造民福,全面促进社会和谐。

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完善惠民、利民、安民长效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度,让幸福与经济同步增长。

一是办好为民实事,提高社会保障普惠度。筹集资金7.72亿元,全力办好26项65件为民实事。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好创业扶持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7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00人以上。扎实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不断提高保险覆盖率,全年争取参保人数达到9万人以上。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扩大报销比例和范围。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深入开展扶贫济困、扶残助残送温暖活动,确保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抓紧抓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

二是繁荣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改建7所学校教学设施,全面完成中小学校校舍改造任务。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和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卫生需求。年内,争取中医院搬迁扩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就医用药方便安全。

三是维护公平正义,创新社会管理新路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抓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加强市场和物价管理,依法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保持市场物价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

安全感。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强化法律宣传、服务和援助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有效处置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巩固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厚望,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全面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在提升境界标准上达到新高度。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境界标准的大提升,为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率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牢固树立学习创新理念,在加强学习中推动思想解放,不断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于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努力瞄准一流目标、争创一流业绩,建设一流队伍、塑造一流形象。

(二)改进作风、攻坚克难,在推动工作落实上实现新突破。深化“一学三促”活动,大力发扬“埋头苦干、少说多做”工作作风,甘于付出,勇于奉献,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本领用到促发展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确保工作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坚定赶超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深入工作一线,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承担风险,善于破解难题,努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主体清晰、责任明确、问责严厉的工作推进体系,保证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落实。

(三)转变职能、勤政为民,在提高服务水平上再上新台阶。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加强网上民声、市长公开电话、阳光政务热线等便民平台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保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依法行政、廉洁自律,在打造阳光政府上取得新成效。坚决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完善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听证公示等制度,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和制约,筑牢防线,守住底线,切实做到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和行政监察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树立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豪情满怀;实现富民强市,我们重任在肩。让我们在中共蓬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人民的期盼变成前进的动力,把历史的使命化作实干的行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