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关于永靖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永靖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永靖县地处甘肃省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是国家农业综合扶贫开发县,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库的重要移民县和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县辖17个乡(镇),总人口20.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2万人,总耕地面积54.39万亩。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在1500毫米以上。农业生产从地域特征上分为东西山区和川塬区,川塬区以灌溉农业为主;东西山区山大沟深,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依托区域优势,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经营发展。在黄河、湟水河沿岸的川塬区,发展“两高一优”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果品经济林;在东西山区着力发展旱作农业,东部山区重点发展百合和马铃薯,西部山区重点发展马铃薯和全膜玉米。目前,全县农业生产逐步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方向迈进,初步建成了东、西山区以全膜玉米、脱毒马铃薯、优质百合为主,川塬区以特色蔬菜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一、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特色蔬菜产业持续发展。我县川塬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是蔬菜产业发展的理想场所,蔬菜种植已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 1

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9万亩,其中温室蔬菜1.5万亩(3000座),拱棚蔬菜1.25万亩(13000座),高原夏菜1.35万亩,主要种植番茄、甜瓜等6个大类,120多个品种,其中以番茄、黄瓜、草莓、番瓜、茄子、甜瓜、辣椒等7类蔬菜为主。年产各类商品蔬菜17.05万吨,实现产值14217万元,蔬菜种植销售的收入占种植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8%。蔬菜产品除满足本县城乡居民需求外,主要销往青海、宁夏、陕西、新疆等周边省区和甘肃省兰州、武威、甘南等城市;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无公害生产水平显著提升。一是无公害认证规模逐渐扩大。在全县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7.5万亩,生产的西红柿、草莓、百合等14个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并取得了“刘家峡红枣”、“刘家峡西红柿”两个地理证明商标准用证书。二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针对历年检测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整检测重点和方向,扩大检测范围和频次,增加种类和数量,对产地、市场销售的蔬菜实行定点和随机抽检,每年检测蔬菜样品1000多个,平均合格率为99%以上。三是基地监管工作到位。按照“县上部署、部门指导、乡镇组织、干部带头、农户实施”的原则,全面建立了生产过程档案,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追溯制度,生产的蔬菜产品完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要求。

——脱毒马铃薯产业逐步形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东西山区群众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来重点培育,以县良种场 2

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为依托,通过提认识、引良种、建基地、调结构、拓市场,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目前,扩繁脱毒苗125万株,在良种场、杨塔等乡镇建成防虫网棚原种田530亩、一级良种田8000亩、二级良种田9000亩,引进马铃薯示范推广陇薯3号、庄薯3号、新大坪等10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筛选出适合我县的接班新品种。同时,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马铃薯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种植效益,确保群众用上放心良种。通过修建良种贮藏库,延伸壮大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链条,逐步实现马铃薯由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的转变。目前,已在县良种场、杨塔乡徐湾村新建1000吨马铃薯良种贮藏库3座。为农民增收和马铃薯的增产扩繁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合产业规模化发展。百合是我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现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我们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把关山乡、徐顶乡、陈井镇百合产业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业百合示范基地,现种植面积已达2.9万亩,被列为“兰州百合”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主要销往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外销量达12.3万吨,外销额达11685万元。同时,培育了一批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效益,使百合产业成为市场竞争力强、产加销分工合理的支柱产业。今年,全县百合留床面积稳定在2.1万亩以上,年总产量达到1.5万吨;百合良种普及率达95 %以上,100%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商品转化率达95%以上, 3

逐步建立健全国内外百合系列产品销售网络,实现百合产品销售标准化、特色化、规范化、品牌化。

二、影响特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县生产的农产品,绝大部分仅在县内及周边地区相互调剂,少数进入省内市场,缺乏农产品创汇途径,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科技培训不到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目前,由于我县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的基础薄弱,应用新技术从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包装的能力;缺乏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缺乏科学经营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同时,基层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市场信息体系,仅仅注重产中服务,缺乏产前、产后服务。

3、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与资金投入缺乏。农业的特色化离不开信息化,农户信息不通,会导致生产趋同化。由于许多农户不了解、不熟悉市场,往往在生产安排上彼此模仿,盲目跟从,导致市场供求失衡,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而且,由于我县农业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积累少、生产周期长、气候变化大等原因,使投资特色化农业生产的资金不足,成为制约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影响了群众的收入。

4、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服务滞后。各农户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中的“各自为政”,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使农业生产难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更不利于形成规模优势、特色农业 4

品牌。

5、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服务不足。由于过去的农业生产只重产量不重品质,重实用不重加工、销售与包装,销售方法原始、销售人员缺乏,致使农产品基本上以初级产品的状态进入消费领域,其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收入偏少。

三、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潜力

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尽管存在着以上一些制约因素,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依然很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单一化向质量型、多样化方向转变,注重健康需求。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传统的农业生产正逐渐丧失优势,其生产效益逐渐下降。农产品市场对特色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给特色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2、区位优势。我县距省城兰州市仅有40多公里,兰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境内兰刘(兰州、刘家峡)铁路专线直通县城,国道213、309线和环县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折达(临夏折桥至兰州达川)公路即将开通。黄河水运连接临夏县、东乡县、积石山县。地理位臵较为优越,北靠兰州市,西邻青海民和县,南接临夏县、东乡县,东壤定西市临洮县。东进西出,北入南上都十分便利,对生产销售农产品具有十分便利的区位优势。

3、资源优势。从地理位臵上看——我县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气候属大陆性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温和、干旱少雨、 5

热量适中;从光热资源上看——县内的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四季分明,温差大,年平均气温9.0度,日照时数26.2小时,光照充足,满足于农作物生长周期;从水域资源上看——境内有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在三大水库,水质好,港湾多,无污染,水域面积达32.7万亩;从土壤性质上看——我县海拔2200米以上的东部二阴山区,土壤类型为白麻土类和黑麻土类,有机质含1%左右,氮、磷含量不足,土壤疏松,气候冷凉湿润,产地环境无污染,土壤既有水平分布又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独特良好的生态条件适宜特色农业生长发育和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生产。从土壤的分布上看——我县东西山区及塬台区土壤主要以黑垆土为主,山区零星分布有栗钙土,塬台区零星分布有黄绵土,川区土壤主要以灌淤土为主,这为特色农业提供了最基本的基础条件。

4、品牌优势。地理标志能为区域品牌产品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和无限商机,对提高地方群众收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独特作用。特别是运用地理标志保护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成效尤为显著,在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县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此,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品牌资源,探索区域品牌整合机制,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将特色农业产业链做深、做宽、做大,发挥协同合力。结合实际,打造品牌,优势互补,形成具有产业实力和区域特性的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

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培训,提高对特色农业的认识。发展特色农业,要把农民增收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利用我县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因地制 6

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多效益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健康化的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趋势,目前,我县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可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生态优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以便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目标。

2、加快结构调整,发展区域资源优势。按照“产业调强、质量调优、效益调高、规模调大”的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合我县实际,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产业化升级。一是调整设施区域布局合理,发挥资源优势。由于县内光热资源比较丰富,日光节能温室采光、蓄热、保温性能好,生产的蔬菜产品产量、质量高,效益显著,但全县面积小,规模不大,政府应加大支持和引导,加快日光节能温室的建设和改造,形成规模;二是调整品种结构优化,积极推广特色种植。要以当地资源优势为前提,以提质增值为目标,注重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加快品种改良和更新,形成主导产品,增加名、优、特新品种,发展特色产品,突出价格优势,延长供应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3、 扩大基地规模,增强规模整体效益。一是在稳定巩固现有的基地规模基础上,按照“设施化、标准化、无害化”要求,扩大基地规模,突出主导产品优势。二是着力建设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7

强力推动蔬菜产业上水平,加强对蔬菜质量全程监控,从源头把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关,实施精品战略,加强媒体宣传,扩大销售,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打响永靖蔬菜品牌。

4、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是特色产业经营赖以发展的导向和载体,要实现农业特色化经营,就必须培育市场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市场销售畅通。当前,必须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为特色产业发展营造充分的空间。一是在研究把握市场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召开农产品产销定货会、展销会等,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三是努力开辟多元化市场。借助州委州政府“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发展战略的东风,乘势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高效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和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现有的农业基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对周围的辐射带动能力,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5、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载体。一是要落实国家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依托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 8

方式,逐步形成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的龙头型经济。才能加快我县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9

 

第二篇: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XX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20xx年6月19日)

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中,政府办公室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为党旗增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的能力,将保持党的纯洁性与调研工作相结合,组织专门力量,对XX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谨供领导参考。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县域面积 平方公里,全县有 万亩耕地、四条河流和 多眼农业灌溉用机井,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基础条件。目前,以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已得到初步发展,20xx年特色农业增加值达1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20%。其中,特色种植业以XX种植为主,特色养殖以XX养殖为主。存在着传统、新兴特色产业交织并存,订单农业、联合农业起步发展,农业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等特点。

1、传统、新兴特色产业交织并存。传统产业稳中有进,新兴产业起步发展。XX县传统特色产业主要包括果林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①苹果。XX县苹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以XX为主,有少量紫枣。截至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 万亩,“XX苹果”品牌正在推广;②露天葡萄。以80年代引进巨峰葡萄为主,种植面积约 亩。XX县沙地资源和较长的光照时间,形成了具有XX特点的葡萄口感,市场竞争力较强;③梨。90年代初期引进,主要集中在XX村,种植面积约 亩;④生猪、蛋鸡养殖。XX 1

县很早就有农户养殖生猪和蛋鸡的传统,目前,全县共有存栏全县年出栏可达XX万头。存栏XX只以上蛋鸡饲养场XX家,最大养鸡场存栏XX只,全县日产鸡蛋可达XX万斤。新兴产业主要包括:①蔬菜。主要种植作物以高产的黄瓜、西红柿、菠菜、蘑菇为主,种植面积在XX亩左右。此外,黄韭种植已经起步,可依托南宫黄韭种植产业,发展前景较好。②葡萄,去年刚刚起步,品种以比较高产的玫瑰香、维多利亚和XX传统巨峰葡萄为主,种植面积约XX亩,目前尚未形成效益。③高端种子。这将是XX高端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XX县从山东引进了太空小麦,建设高端种子示范园,示范园面积达XX亩,今年亩产达XX公斤,其中个别地块达到XX公斤,与普通小麦相比,亩均增产95%。④肉鸭、肉鸡养殖,肉鸭养殖主要集中在XX、XX养殖棚区,目前共有8个棚,存栏4万只,年可出栏30万只;肉鸡主要集中在XX、XX两个村,共有10个棚,存栏5万只,年可出栏40万只。

2、订单农业、联合农业起步发展。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或其它组织)与购买者之间在生产前签订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XX县订单农业规模较小,但潜力较大,群众乐于接受。目前,采取订单方式的产业主要集中在设施葡萄、肉鸡肉鸭养殖方面,方式是厂家回购。在XX调研时,村支书XX告诉我们:农村老百姓经济实力较弱,赚得起、赔不起,供苗企业订单回购,确定了保底价,正好解决了群众起步阶段的顾虑,给我们吃了定心丸。联合农业是指农户或其他组织在产前、产中、产后,以地域联合、技术联合、管理联合等 2

方式实现规模种养,提升产业效益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目前,XX县设施农业正处于联合的初级阶段,属于产前地域联合。群众通过自发结合或由村双委班子通过统一选址、统一建设、农户出资的方式,建设设施大棚,形成了以村为单位的初步规模化,总面积大约在XX亩左右。

3、农业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众对科技的认识越来越深,特别是对科技培训和科普喇叭广播的农业知识都非常在意,不擅长拿笔杆子的农民拿起了笔,记了满满的、一本本的笔记。二是种养管理开始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比如在设施蔬菜上,部分农户开始放弃化肥使用,减少农药使用,改用生物肥料,降低了化肥农药残留,提升了农产品质量。三是部分合作组织开始购进科研机构研发的高产品种。比如,郝苗村今年引进了高产黄瓜,和以往种植的黄瓜品种相比,生产周期长、质量好、产量高,亩产达2.5万余斤。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特色发展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小、散、普、老、低、粗六个方面:一是规模小。从农户发展规模来看,自家责任田是农户的主要发展基地,面积以1-2亩居多;从全县来看,从事特色农业发展农户不多,全县总体规模并不大,以设施蔬菜为例,全县种植50亩以上的,只有XX等5个村,全县总面积不超过XX亩,大棚蔬菜和蘑菇日产量不足收购大车一天的收购量,形不成市场。二是品种普通。XX县农产品主要以“大路货”为主,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便宜。以设施蔬菜为例,XX县主要种 3

植黄瓜、西红柿、菠菜等全国各地生产较为普遍的品种,缺乏西兰花、娃娃菜等高价菜。三是品种老化。主要体现在果林种植业上,等等。四是分布较散。东一口、西一块,很难找到脉络和重点发展区域,没有形成村际集中连片发展,在生猪、蛋鸡等传统养殖业上,这种情况特别突出。五是大户带动能力弱。大户“发动机”太小,如果让大户带动,很多就会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规模较小的农户也不买账。这是导致合作组织协调能力不够、农户联合缺乏深度的关键所在。六是经营管理粗放。在管理上,户自为政,管理方式良莠不齐,以蔬菜种植为例,普遍存在着为追求高产,不科学地浇水施肥的现象,这导致了农产品化肥含量超标等问题;在销售上,很多农户为了省事,都将农产品卖给了收购贩子,少量被自行零售,粗放经营格局没有改变。

2、土地整合力度小。目前,XX县土地整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户与农户之间协商,共同利用各自的责任田,将土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发展。二是农户与农户之间通过换地、租赁等方式获得土地,再与其他农户整合。这两种方式对于特色农业发展初期小规模经营有促进作用,但整合进度缓慢,不符合规模化种植的要求,特别是在建设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开发区的今天,更需要大规模的成方连片土地,支持特色农业发展。

3、合作组织协调能力弱。目前,XX县共有合作组织35家,基本是以村为界成立的。这些合作组织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只#b@2不运营类。国家为扶持合作组织发展,对办理合作组织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证、备案等手续一律免费,并且不需要年检, 4

一部分农户办理完成手续后束之高阁,没有进行经营。二是运营能力弱类,这些合作组织,有的开始运营后会员仍以5家发起人为主,吸纳新农户的能力弱,带动能力差。有的合作组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比如郝苗村绿光蔬菜合作社统一购进种苗和生产资料,降低农户生产成本XX合作社联系商贩前来收购,解决群众销售难题等等,但作用是初步的,与精细化统一管理、订单化统一销售还有很大的差距。三是以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为目的类。有的合作社成立的目的,主要想通过合作社争取省级资金,没有把精力集中在合作社发展上。

4、农业发展保障力量薄弱。一方面,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没有专职负责农业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技术站和技术人员,影响了群众新知识、新理念的获取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农业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我县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缺乏,遇有要求较高检验报告,甚至需要到上级检测部门进行质量检测,时间长,无法适应农作物销售的要求。第三,培训机制不健全。当前,全县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科协等农业服务和科技推广部门各自为政组织农民培训,没有形成制度化,造成群众参加培训或内容重复,或内容缺失。第四,缺乏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这也造成了XX农产品需要到XX等外地农贸市场批发等问题。

5、产品收益率低。农产品大多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出售,且以农户自行销售为主,既没有形成链条,又没有定价话语权,这使得XX农产品收益较低。比如,XX县XX产业亩均纯收益仅为2000元左右,蔬菜大棚、葡萄大棚以冷棚为主,亩收益大概 5

在XX万元左右,露天葡萄亩均收益XX元。按每人2亩土地计算,年收益分别为4000元、2.6万元和1.6-2万元,如果按照粮食种植业收入+务工收入算经济效益,种植特色产业收益并不算高,这也导致群众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不强。

6、劳动力素质偏低。XX县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年老体弱,文化水平较低,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运用能力差,开拓创新性不强。

三、可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1、区位优势。XX县XX地理位臵得天独厚,有利的区位条件,对XX县成为XX区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山东地区畜禽养殖基地有很大帮助。

2、交通优势。XX县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国道,省道、县道、高速纵横交织,特别是在建的XX铁路建成后,XX交通将呈现出铁路、高速、交通干线全覆盖、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格局,XX也将进入环XX4小时经济圈、环XX1小时经济圈,环XX半小时经济圈,为打造京津冀鲁大菜篮奠定了基础。

3、政策优势。一方面,今年XX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获得上级扶贫资金和其他财政支持资金的数量不断增多,这可以为引导农户发展特色农业提供启动资金,同时,政策倾斜也将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入驻;另一方面,XX县确定以台大线为轴,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开发区,并将各项政策和扶持资金向开发区倾斜,这将为加速特色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6

4、资源优势。一是耕地资源。XX县耕地面积3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亩左右,肥力条件较好,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二是沙地资源。XX县沙地面积17.4万亩,主要集中在Y型沙带地域,在沙质土壤种植的葡萄等林果作物口感较好,这为XX县发展规模化林果种植奠定了基础,更有利于XX品牌化林果产业的形成;三是日照资源,XX县光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数大约在2550小时左右,在整个华北地区排名都比较靠前,这为发展喜光作物种植业奠定了基础。四是产业资源。一方面,虽然从全县来看,特色产业存在散、小等问题,发展的区域性不明显,但结合交通分布对全县特色农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XX线沿线是特色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域,同时,该线南邻邢衡高速XX站、北邻青银高速XX站,并与火车站相近,区位优势较好,有条件实现特色农业集中连片发展。另一方面,XX两个大项目落地,预示着XX县即将走上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之路。五是群众优势。有些村和地域特色农业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群众参与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和发展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这为XX县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

5、技术优势。XX县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关系较为密切,与省市农科院交往频繁,这帮助XX拥有了掌握高新技术的庞大外援队伍,为XX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建议和对策

我们认为,XX县特色农业发展,应牢固树立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打造京津冀鲁大菜篮这一目标, 7

以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开发区为平台,以XX沿线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为重点,以科技示范园发展为引擎,以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订单农业发展为方向,充分发挥XX优越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技术外援优势,着力加强政策扶持,着力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推动XX特色农业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精特方向发展。重点应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壮大引擎,增强特色农业发展的驱动力

鉴于XX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激发群众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是一道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开发区这一平台,努力打造以发展高端种养殖为内容,以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合作组织为主要管理模式的科技示范园,将其发展成全县特色产业开发和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区。

在组织体制上,科技示范园不应是简单的种养殖基地,而应是一个独立的实体经济组织。组建经济实体,可做两个方向的探索,一方面,可探索将示范园建成合作组织,以此为模式推进发展,为全县合作组织发展摸索经验;另一方面,可探索引进龙头企业对示范区进行开发,走“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路子。并通过经济实体,聘请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独立对示范园进行精细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管理、生产和销售。通过每个示范园的发展,不断增强对农户的示范带动能力和吸纳能力,使其成长为XX自己的龙头。

在政府扶持上。可以按照“县委、县政府领导分包工业园, 8

人大、政协领导分包农业园”的思路,每个农业科技示范园都有人大、政协领导和乡镇、部门分包,帮助科技示范园跑项目、跑资金、跑技术、跑销路,为科技示范园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在政策倾斜上,将上级扶贫资金、农业资金、环保资金、合作组织奖励资金等涉农资金,按照用途不变、性质不变的原则,优先使用到科技示范园建设中。此外,县政府应制定科技示范园建设优惠政策,明确规定科技示范园发展、合作组织发展、龙头企业引进与发展具体的奖励办法。

(二)明确方向,实现特色农业发展的科学性

1、以特色化为方向,发展特色农业。XX县能够体现地域性质、具有发展潜力的,主要以XX和高端种子为主,同时,XX17.4万亩沙地为发展沙地种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今后应以科技示范园为载体,重点围绕XX改良、沙地特色种植、高端种子研发发展特色农业,并鼓励设施蔬菜、果林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发展。

在XX种植上,8.5万亩XX资源非常宝贵,对于品种老化的问题,应当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科学改良之路。我们认为,红枣改良第一步,应该是组建XX改良科技示范园,通过引进嫁接新品种和聘请XX专家精细化管理,探寻XX改良的科学路径。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XX改良科技示范园的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逐步扩大改良规模,打造XX红枣特有品牌。

在沙地种植上,17.4万亩沙地,是XX县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打造XX“特”的重要基础。因此,应邀请中国农大等科研 9

院校专家团队,对沙地土壤和作物进行检测,拿出沙地种植业专项规划,并借鉴山东章丘大葱的成功模式推进发展。

在高端种子发展上,重点推进高端种子繁育体系建设。首先,在农业开发区内,扩大试验田规模,选择不同地块建设示范方,建设科技示范园,多方面总结土质、管理等经验。其次,引导高端种子提供企业和社会资金,或由示范园实体经济组织投资,建设高端子培育研发机构。此外,由于高端种子产业投资大、试验周期长、见效慢,县政府应在科技示范园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再制定专门的高端种子产业扶持办法,帮助产业发展。

2、以品牌化为方向,发展特色农业。品牌是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因此,品牌化从特色农业发展伊始就应牢牢抓在手上。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产品品质是品牌化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而言,应首先在科技示范园内实行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准化生产提升品质,提升产量、提升价格,筑牢特色农业发展基座。二是注册品牌。首先,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开发区名下的农业发展公司应尽快注册XX县地理商标的主商标,比如XX特产、XX、地理商标,同时,鼓励科技示范园注册“XX黄瓜”、“XX种子”等分商标和普通商标。通过质量提升和品牌推动的两手,实现品牌化发展,增加经济效益和XX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以订单化为方向,发展特色农业。我们认为,要发展订单农业,在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县政府可探索以下两种途径扶持发展订单农业:一是依托XX,发展订单农业。招商分局对于所在城市比较熟悉,人脉资源较为丰富, 10

有条件开展订单洽谈工作。因此,招商分局在活动中应重点做好信息摸排传递、农产品推介宣传、洽谈活动参与组织等工作,为XX获得农产品订单提供实质性帮助。二是探索以政府间合作推进民间经贸合作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可试行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或科技示范园分包领导)定期到关系城市访问,并组织合作组织和企业一同前往。访问前,可由商务部门与关系城市提前联系,共同约定参加会见的企业,确定洽谈的重点,通过经贸洽谈获得订单。

(三)加强保障,完善特色农业发展服务体系

1、创新土地整合方式。规模是特色的基础,实现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土地集中是必须的。特别是XX县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开发区已经成立,整合土地资源更需提上日程。一是探索征地补偿路子。以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所有权为原则,县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台《农业用地征地补偿办法》,明确征地补偿的主体和标准,实现农用地征地补偿工作制度化。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我县按土地肥沃程度和种植结构不同,租金大体为XX元不等,白地或一般农业种植区(比如玉米、小麦种植)大多为200-300元/亩,特色农业发达的地域一般为700-800元/亩,总体来说,农业生产用地征地补偿可比工业用地征地补偿低。二是探索土地托管路子。土地银行主管部门可研究扩大土地银行服务范围,增加托管业务,将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群众土地委托给种植大户、合作组织或大企业、大公司代为耕种管理。三是探索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引导群众,特别是科技示范园内农户拿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分享特色农业发展红 11

利,逐步将群众对土地的实物占有形态,转化为权利占有形态,用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2、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农贸市场是加快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相较于南宫和宁晋,XX交通更加便捷、区位更加优越,而且,特色农业已经得到初步发展,基本具备了建设农贸市场的条件。当前,应该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选址问题。二是资金问题。可由开发区下属公司出资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或引进XX等外地的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公司。

3、加快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高水平检测机构的建成,将标志着XX农产品取得市场流通的通行证。要借助创建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开发区的有利时机,加速建设检测机构。一方面,要尽快解决钱的问题,我们认为,资金来源可从以下三条途径争取。一是争取上级资金。充分利用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优势和教育部定点扶贫XX的有利时机,加大对上争资力度。二是引进社会资金,允许社会资金采取入股方式投资到检测机构中,参与机构建设和运营。三是县财政投资。通过财政资金的参与,实现财政资金增值,增强检测机构公信力。另一方面,尽快解决人的问题。一是抽调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聘请大学毕业生和从事农产品检测的专业人士到检测机构任职。二是邀请中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河北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专家教授定期来新坐诊。三是加强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校沟通,分批次让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到科研院校跟班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4、加快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应由农业部门和乡镇 12

联合建设,按照便于管理、发挥作用的原则,由农业部门提供技术,由乡镇负责派员和管理,解决群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建设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首先,该机构必须是常设性机构,由编制部门定编、定岗,实现人员的稳定性。其次,由农业部门进行定期人员培训,有计划地到中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校跟班学习,将工作人员培育成专家型人才,更加有效地服务农业生产。

5、加快农民培训体系建设。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将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科协等涉及农业培训部门的培训资源整合起来,制定培训计划,按照季节特点有规律地进行农民培训工作,特别是合理运用知名院校和省市农科院专家教授资源。二是制定外出参观学习制度,村支书、村主任为重点,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大学习、大参观,推进大换脑。三是充分发挥千名科技创新带头人的作用,一方面,由所在村村委会组织,对该村相同产业的农民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可由农业部门统一组织,定期进行全县巡回培训或统一培训,提升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