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 通 运 输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交 通 运 输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区交通运输局 20xx年5月)

尊敬的李书记、各位领导:

首先,代表交通运输局党委和全体交通职工,对李书记一行在百忙之中亲临我局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区委多年来给予交通工作的支持和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主要汇报一下我局在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交通行业管理及行政执法、机关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一、交通运输局职能、机构、人员情况

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区内公路规划、建设、管理,道路、水路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及执法监管,港航监督,车辆维修管理,交通稽查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交通战备管理等工作。局机关下设办公室(交通战备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财务审计科、综合业务科(安全监督科)、运输管理科等五个科室,直属有交通稽查站、运输管理所、县乡道路养护管理办公室、车辆维修管理所、地方海事处、驻大桥路货运管理办公室、12个驻街镇交通管理所等行政执法管理类事业单位,所属有区公路管理局、区交通技术学校、客运中心管理站等独立法人单位。全系统现有干部职工1100人,其中,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289人。

二、交通运输工作概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区交通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路为本”、“以车为本”、“以人为本”,以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为工作中心,直面改革和转型的双重压力,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扎实推进交通建设、管理、服务工作,努力营造“路畅其通,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交通运输环境。据统计,全区现有交通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实现社会运输总收入20亿元以上。全区公路总通车里程达1730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528公里),公路养护与管理不断加强,五纵六横、干支相连的“一小时历城”交通网络不断健全完善。交通运输和物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营业性客货运车辆达2万辆;市公交公司在我区共开辟公交线路42条,通行公交车近500辆;各类登记在册的路桥建设、客货运输、物流、驾培、维修等交通企业(业户)近1000家;驾培市场每年培训机动车驾驶员近万人,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2000余人。交通行业执法监管、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条件。

(一)公路建设管理:打造民生交通,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交通运输局的主要工作。08年以来,我们发扬“落实、主动、创新”的交通精神,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实

施青银高速公路、黄河三桥和二环东路高架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1.5亿元,高标准实施了济莱高速公路港沟立交和蟠龙立交连接线、荷花路、港九路、稼轩路等11条、58公里干线公路改建工程;积极争取农村公路(桥梁)建设补助计划,累计投资1.37亿元,完成180条、267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基本完成行政村内街巷道路硬化“户户通”任务,农村通行条件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的百姓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实惠。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成后的管理养护工作,明确管养的责任主体,落实养护资金和人员,加强乡镇公路站建设,加大养护管理力度,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区实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迎“国检”为契机,扎实开展“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年”、“农村公路管理提升年”等活动,全区建成文明样板路20条167公里,干线公路平均好路率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

(二)行业管理与交通执法:在大力推进交通建设的同时,努力抓好运输行业管理和服务,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交通部门。一是扎实推进交管所“四位一体”规范化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累计投资1500万元,新建郭店、唐王、彩石交管所和高而客运站,对其余站所进行了提升完善,推进基层交通管理向建、养、管、运“四位一体”发展,深入城乡的多层次、多样化交通运输体系逐

步建立。二是优化运力结构,推进节能减排,货运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以盖氏物流为代表的运输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三是积极与市公交公司沟通协调,新开辟三条南部山区公交线路,基本公共交通均等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交通共建共享的发展氛围逐步形成。四是强化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和车辆技术检测,培育发展“便捷汽修”经营模式;推进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在危险品运输车辆和客运车辆上全部实现了GPS监控,建立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持之以恒抓安全,打造平安交通。五是深化“法治机关”创建工作,健全执法制度,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环节,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执法因素,交通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机关建设管理:通过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坚持政务公开、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绩效考核等措施,将党建、精神文明、行业作风建设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交通“四化”管理,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特别是针对政务热线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千方百计予以落实,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以开展“保畅通、保安全、树品牌、树形象”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所(站)长接待日、换位体验、

“微笑服务、诚信交通”等活动,在各交管所分散设立车辆照片采集点、为业户就近受理行政许可审批、举办从业资格证培训班、设立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促进了管理重心下移和交通职能转变,提升了部门形象。

(四)扶贫帮困工作:按照区委部署要求,我局连续多年帮扶唐王镇两个村。局属各单位也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阳光民生救助工程”的号召,坚持多年帮扶28名贫困家庭儿童和15个困难户,尽量为困难群众提供养护员工作岗位。按照“万名党员帮扶活动”的要求,年初又与17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认真组织、持续开展慰问、帮扶活动。区交通慈善分会自20xx年3月成立以来,对内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并在局外网开辟了“阳光救助—交通在行动”专栏,对在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广泛宣传。截至目前,共募集上交善款56.4万元,既为政府分忧、又为百姓解愁,被评为“历城慈善五年优秀单位”。

我局现已连续22年保持了山东省“文明单位”荣誉,连续13年保持山东省“文明交通行业”荣誉;局属各单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示范窗口2个,全国青年文明号2个,全国巾帼文明岗1个,省级青年文明号4个,省级巾帼文明岗3个,所属单位累计获得区以上文明先进荣誉400余项,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连续两年获得“济南市安

全生产先进单位”的基础上,近期又被市政府授予“济南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称号。

三、今年及当前重点工作

(一)扎实推进济乐高速公路济南连接线项目建设。项目全长12.1公里(含跨小清河大桥一座、跨济青高速立交一座),双向6车道,路宽33.5米,设计时速100公里,征地、拆迁、建设等总投资估算约3亿元。目前,工程前期地上物清点、汇总、上报工作已全部完成,27宗国有土地面积及地上物正在勘测与评估过程中,沿线需迁移各类线杆也正在设计迁移方案。工程建设需占地835.9亩,需拆除房屋4万余平方,拆除围墙5000余米,拆除温室2.5万余平方,拆除桥涵6800余平方,迁移各类树木4.7万余株,拆迁国有土地建筑物及厂房1万多平方米。下一步,我们将尽快完成全部地上物拆迁补偿费及征地补偿款的汇总上报工作,协调省市尽快将资金拨付到位,协调沿线各街镇办提前做好被拆迁群众安置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做好取土场、施工进场临时道路等具体施工准备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二)积极争取机场路、港西路改建项目推进实施。机场路、港西路在我区甚至全市大路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两条道路的实际状况、交通流量和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两条道路亟需改建。但是,在目前交通费税改革和

宏观调控大背景下,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主体确定和资金筹措困难重重,不同程度地滞缓了机场路、港西路等交通重点项目的推进速度。

1、港西路改建工程:港西路北起济莱高速蟠龙立交,南至省道327线,全长16公里,按照公路等级提报三个改建方案(分别是路面拓宽至23米、16米和原路面9米大修),最终按拓宽至16米的方案上报,估算投资1.59亿元。因该工程设计标准高、投资大,改造方案已上报市政府但至今未确定实施方案。我局继续与省市相关部门协调,目前,市交通运输部门已将该工程作为全市重点养护工程上报至省交通运输厅。

2、稼轩路—唐王公路改建工程。考虑到港西路改建工程己列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年初重要讲话及政府工作报告,经我局积极建议并经区领导同意,先行实施稼轩路—唐王公路改建工程。该项目西起临港办事处大陈家村,东至唐王镇崔家村,连接稼轩路和孙唐路两条县道,全长6.6公里,路面宽12米,估算投资2099万元。改建完成后,将有利促进唐王蔬菜片区发展,方便沿线群众出行。

3、机场路改造并延伸至国道309线工程:机场至国道309线全长20.1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3.87亿元。去年,我局已将机场路改建方案通过市政府报省政府,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已同意对该路进行改造,并责成市、区交通部门

搞好产权交接、拿出改造方案。我局多次邀请市局有关专家和领导到现场踏勘,提出项目改造方案并已通过市局报至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近期又与省厅专门对接。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争取年内完成立项。

4、彩西路改线工程:为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运输与防洪安全的矛盾,实现国道309线、旅游路和济莱高速之间的高等级公路连接,拟将彩西路北段纳入济莱高速连接线进行道路升级改造,规划修建旅游路至济莱高速彩石立交段全长6700米、路面宽15米的一级公路,工程投资概算约1.16亿元,其中征地拆迁费约6200万元。对此,区政府高度重视,已专门请示市政府,工程规划已报省、市有关部门审批。

5、临港互通立交桥新建工程:位于董家镇苏辛村,计划连通济青高速。经积极争取协调,我区已就临港互通立交桥新建项目的立项和选址意见与省高速集团签订了协议。该桥选址董家镇苏辛村,计划连通济青高速。目前正在积极落实报批手续,争取尽快启动建设。

对于上述重点路桥建设项目,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建议区领导继续给予关注和协调。

(三)继续深化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扎实推进道路畅通工程,加快老油路、危桥改造步伐,年内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20条30余公里。目前,已完成港西路至西营镇政府(含狼食沟桥)、波罗峪至天井峪等5条11公里农村公路(桥梁)

改建工程。结合“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解决部分乡镇断头路及自然村未通公路的问题。

(四)农村公路管理提升年活动。年初,我局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区农村公路工作暨农村公路管理提升年活动动员会议。在局内部实行了领导班子成员包挂联系街镇推进管理提升年活动的具体措施。3月底以来,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了仲宫—高而、港沟—九曲、彩石—西营、摩天岭—苇沟、机场路等县道主干线部分路段乱堆乱放、乱设非公路标志牌现象,公路路域环境明显改观。此项工作,需要区领导加强协调调度,并参照市里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五)客货运输场站建设项目。继续做好交管所“四位一体”改造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西营交管所新建任务,做好柳埠镇旅游客运集散中心的规划立项工作。其中,柳埠客运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包括三级汽车客运站和农村物流货运站)已经市交通运输局批准立项,目前已完成选址,计划占地30亩,预计投资5000万元(可争取省交通运输厅支持部分建设资金)。

四、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几点建议

1、人员经费来源问题。目前,我局机关和直属站所干部职工除18个行政编制外,其余全部为事业编制。税费改革后,交通部门的主要职能已转变为行业管理和服务,上级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都是专项资金,各级均未明确人员经费开支来源。为确保交通运输事业扎实、稳步推进,同时避免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根据省政府鲁政发?2009?78号文《关于交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的日常经费由同级财政给予保障”。即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从事公路管理、养护所需经费以及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建议参照外地市做法,将改革涉及行政执法人员逐步纳入财政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以真正体现交通公共管理服务机构的性质。

2、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面广量大,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高,市政府每年增加农村公路养护支出,建议区委、区政府加强督查调度,参照市里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建议按照城市道路的养护标准对南部山区旅游景观道路进行养护,每年增加补助资金,并争取列入市里投资。

3、对于西营交管所、柳埠客货运集散中心等建设项目,需要区委、区政府领导督促解决落实推进过程中涉及土地征用、手续办理、资金筹集等问题。

4、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我局积极争取市局,已将济钢鲍德汽运等93家运输企业纳入我区实行属地化管理,

但城市公交车、城市出租车的管理权限没有下放,造成不便监管、很难监管到位。建议协调理顺客运管理体制,切实整治、规范我区城乡客运出租市场,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进程。

5、鉴于我局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和工作需要,建议区委继续加强对交通系统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为交通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交通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一个地区的形象声誉。我们坚信,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交通运输局党委有信心、有决心,挖掘新潜力、增创新优势、谋求新跨越,坚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举全局之力加快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实际行动向区委、区政府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以实际行动让广大群众满意。

最后,恳请李书记常到我局检查、指导,并对交通运输工作多提指导意见。

 

第二篇:工 作 情 况 汇 报(改)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中共抚州市委 抚州市人民政府

(20xx年2月 日)

全省“两会”刚刚闭幕, 书记就轻车简从、风尘仆仆、不辞辛苦,在百忙之中亲临我市视察指导,让我们倍感亲切、倍感振奋、深受感动,这充分体现了 书记亲民务实的作风,充分体现了 书记对我市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对抚州人民的关心和厚爱,是对我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必将对我市赶超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此,抚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400万抚州人民,对 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抚州辖10县1区和1个经济开发区,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90万,自然分布可以概括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抚州自隋朝建州以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唐宋八大家,江西有三大家,抚州就有两家,涌现了王安石、汤显祖、曾巩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深远影响的名儒巨匠,孕育了舒同、游国恩、盛中国等一大批现代文化名人。抚州基础教育闻名全国,高考成绩连续8年居江西第一,录取清华、北大的学生每年占全省的1/3以上。二是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全市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产50多种,其中铀矿储量为亚洲第一。空气质量好,水资源充裕,森林覆 -1-

盖率高达63%。红色、古色、绿色旅游景点交相辉映,有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6个。三是农业基础好,特色比较鲜明。抚州素有“赣抚粮仓”之称,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基地,年产粮食50多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0多亿斤。南丰、广昌、崇仁、临川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蜜桔之乡、白莲之乡、麻鸡之乡、西瓜之乡。四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抚州是距省会南昌最近的设区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9个设区市之一和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之一。福银高速、鹰瑞高速、昌厦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还有320、316、206国道以及浙赣、鹰厦铁路。随着向莆铁路、杭长铁路、济广高速的开工建设,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一手抓党的建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清劲足、进位赶超的大好局面和良好氛围。特别是去年,我们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号召,紧紧围绕“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两抓、两化、两转变”(即:狠抓项目建设、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实现抚州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由经济小市向经济强市转变)的工作重点,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赶超发展的良好态势。

-2-

1、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提速进位。近几年,我们坚持赶超型发展战略不动摇,始终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由原来的全省倒数进入中游水平,占全省比重大幅提高;增速由全省后列进入全省前列,部分指标位居全省首位。去年虽为大灾之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5%,增幅为30年来最高,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7%,增幅居全省第1位,被评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进市;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长45.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5.7%,增幅均居全省第3位;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11.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1.7%、提高2.7个百分点,税收比重在全省位次前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5%,总量在全省前移1位。全市有四个县(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一个县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并且实现了县县财政过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今年1月,我市财政总收入增长55.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1.5%,继续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抚州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2、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是经济建设的总纲,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不发展。我们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海西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狠抓项目建设,狠抓固定资产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 -3-

以大产业推动抚州大发展,按照“四重、三向”的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四重”即:赶超发展重在抓项目,项目建设重在抓工业和城建项目,工业项目重在抓园区,城建项目重在抓中心城区。“三向”即:向上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全力争项目、争资金;向外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奋力引项目、引资金;向内紧紧依靠市场化运作和全民创业,大力筹资金、上项目。去年全市各类在建施工项目2030个,增长21.7%。引进并开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5个、增长28%,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2个、增长40%,特别是引进了投资50亿元的纺织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新型塑料产业园、投资26亿元的绿色高档纸、投资20亿元的鸿新电动汽车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园区。

3、主攻工业成效显著,工业主导型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我们深刻认识到,抚州是农业大市,工业是抚州发展的短腿,也是加快赶超发展的希望、潜力和出路。为加快工业发展,我们提出“建现代工业新城”的发展思路,围绕“用3年时间,即到20xx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户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园区投产企业1000户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两个“双千”的目标,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努力实现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转变。工作中突出“三抓”:一是抓园区扩平台。去年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5.4亿元、增长39.7%,园区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1户、新增133户,主营 -4-

业务收入增长39.5%,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二是抓产业强支柱。着力做大做强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食品、化工建材、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6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8.2%。不断夯实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机电、黎川日用陶瓷4大省级产业基地,去年新增东乡变性淀粉和南城南丰农副食品加工2大省级产业基地,支柱效应、特色效应、聚集效应、板块效应逐步显现。三是抓改革添活力。在20xx年顺利完成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又平稳顺利完成了150户国有非工企业改革任务,安置职工近2万人,改制后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4、重点城建项目快速推进,城镇面貌得到较大改观。我们深深感到,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加快抚州赶超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所在。近两年,我们创新思路、市场运作、破解难题,坚定不移地实施适度超前的城市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切实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定位,高起点规划。围绕建设“现代工业新城、文化生态名城”的城市定位,按照“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壮大工业园区,以中心城区的发展引领、带动、辐射小城镇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和“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的发展理念,着力做好规划设计、项目带动、经营城市、征地拆迁、城市管理五篇文章,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二是坚持项目带动,高水平建设。新建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新上了一批文化生态项目,新增了一批民生工程项目。去年安排重 -5-

点城建项目329个,其中市中心城区开工建设重点项目37个,已有19个项目竣工或完成主体工程。市中心城区基本建成了抚州文化园、名人雕塑园、梦湖、汤显祖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拟岘台、汝水森林公园、凤岗河湿地公园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景区,各个县(区)也建设了一批城市重点项目,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是坚持市场运作,高效益经营。我们不断创新思路,破解难题,采取BT、BOT和土地捆绑项目等方式,千方百计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去年全市投入城市建设资金75亿元,其中市中心城区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四是坚持强化操作,高速度推进。坚持项目建设“六个一”工作机制,大力发扬“白+黑”、“5+2”、“晴+雨”工作精神,各级领导亲力亲为、现场办公、破解难题,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去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2.3%、提高2.5个百分点,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50.2平方公里、增加2.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1.4万、增加1万余人。

5、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我们按照“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工业强县、统筹城乡”的思路,通过松绑放权,引导各县(区)发挥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去年全市11个县(区)和金巢经济开发区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48.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8.4%。积极参与全省“百镇示范工程”建设,23个示范镇、24个示范村规划建设和700个新农村建设点有序推进,城乡统筹步伐不断加快。大力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2家,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大力推进造林 -6-

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面积52.6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140%。

6、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标准推进。在唱凯堤堵口复堤的第二天,我们迅速下派了4支队伍、56个工作组、万名党员干部进灾区,帮助灾区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夺取了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四无两增”:即大灾之后无一人死亡、无疫情、无赴京赴省非正常集体上访、无群体性事件,大灾之年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去年全市粮食总产超过50亿斤,连续7年实现粮食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48元,增长14.3%。坚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举全市之力在全省率先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新上了一批水利项目,呈现出“动手早、起点高、项目多、速度快、声势大、效果好”的特点,特别是把抚河唱凯堤、中洲堤的除险加固作为全市重中之重的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作为水利事业的头等大事,作为向上争项目、争资金的首要任务,作为防汛工作的根本之策来抓,全长113公里、总投资近10亿元的“两堤”建设工程快速推进,可确保在今年汛期前全面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7、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高。我们坚持富民为先、民生为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把富一方百姓与保一方平安统一起来,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方面,扎实推进民生工 -7-

程,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大力推进了一批民生工程,办好了一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任务,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达83.4亿元、增长30%,占财政支出的60%,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另一方面,切实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安全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和谐抚州建设,全市呈现出“四无一降”的良好局面:即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赴京非正常上访;赴省集体上访同比下降24.1%,信访工作受到了省信访局的通报表扬。

8、各项工作彰显特色,对外开放形象大幅提升。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抚州的对外开放形象得到大力提升。去年,我市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园林城市、全省城市绿化先进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20xx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最具投资环境城市、全国绿色生态城市和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城市和中国最具历史风味城市;先后有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现场会、全省选派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现场会、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现场观摩会、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和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现场会等10多个全国、全省性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各项工作呈现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今年1月,省委苏书记、省政府吴省长分别对我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 -8-

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为我们加快赶超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9、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各级干部的执行力、操作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一是大力加强思想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组织开展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主题教育活动、纪念撤地设市10周年系列活动、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系列文化等活动,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核心党委、高效政府”,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即:市县四套班子成员每人各带一个招商团队、帮一个重点工业企业、抓一个城建重点项目、挂一个新农村建设点、包一个县区或乡镇),高位推动工作落实。三是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认真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出台了10项25条改革措施,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去年市委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12名,通过公推竞选、公推比选形式竞争性选拔县级领导干部16名。各县(区)共竞争性选拔科级领导干部338名,其中公开选拔137名,市直单位全面推行了机关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工作。四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从去年7月初开始就在全市开展了以“早稻损失晚稻补、 -9-

上半年损失下半年补、大灾之年大发展”为目标的万名党员干部进灾区“三帮”(帮恢复生产、帮灾后重建、帮群众解决难题)活动,从11月份开始又开展了以“办实事、解难题、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的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三包为民”(部门包乡、干部包村、党员包户)活动,两个阶段的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行乡镇党员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的“双签双挂”做法,打造了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党建工作品牌。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和省委苏书记对此作了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作出重要批示在全省推广,并在我市召开了全省选派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现场会。六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加大预防腐败力度,做到经济快速发展、干部健康成长。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步入快车道,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局面,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省四套班子领导的关心重视、具体指导和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二是得益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抚州发展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工作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操作落实的结果。三是得益于我们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并认真地抓好实施。针对抚州经济总量小、人均水 -10-

平低、发展相对滞后的基本市情,我们大力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先后提出了“主攻‘两区’(园区、城区),建设‘两城’(现代工业新城、文化生态名城),项目带动,提速进位”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两抓、两化、两转变”的工作重点。面对去年我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形势,我们又提出了“努力变大灾之年为大治之年、大干之年、机遇之年、发展之年”的目标,为夺取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这些战略思路符合抚州实际,有力地推进了抚州赶超发展。四是得益于我们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全力以赴狠抓项目建设、狠抓固定资产投资。抚州这几年经济持持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每年都引进、落实、推进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全市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项目、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面,培植了一批又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发展后劲。五是得益于我们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强化了赶超发展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六是得益于我们全市各级班子团结协调、合力共为,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精诚团结,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形成了加快赶超发展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合力;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与抚州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营造了团结共事、和谐干事、高效成事的良好氛围。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纪念建党90周年,也是加快抚州赶超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 -11-

作意义重大。我们将以 书记一行视察指导抚州工作为契机、为动力,始终围绕“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两抓、两化、两转变”的工作重点,确保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力争45%,财政总收入增长30%、力争3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力争25%,始终保持赶超发展的好形势、好局面、好势头。一是紧紧抓住加快发展、做大总量这个重点,确保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置前移。二是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重点,继续按照“四重三向”的要求,坚持招商引资抓项目、跑部进省抓项目、资本运作抓项目、全民创业抓项目、破解难题抓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三是紧紧抓住“两区”建设这个重点,不断做大做强园区,做美做优城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四是紧紧抓住统筹城乡这个重点,切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高标准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赶超发展的基础。五是紧紧抓住安全信访维稳这个重点,加大改善民生和安全信访维稳工作力度,着力提高社会的和谐度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为赶超发展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六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创先争优这个重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按照省委要求抓好市县乡班子换届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为赶超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 -12-

政治和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决不辜负 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