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汽车站调研报告

 


 


/////////学院

20##级建筑学系

1234567

.*****

调研目的:通过调研了解当前汽车站的周边环境、建筑形式、流线组织、内部感观以及使用情况等方面。积累必要的感官经验和设计素材,从而在之后的设计中能更好的把握车站设计的要点,通过自身理解,在保留传统车站有点的基础上有一定创新和突破。

调研地点:十陵客运站

调研时间:2011.02.27

十陵客运站简介:

十陵客运站隶属于成都成南运业有限公司,是由交通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的成都十大主枢纽车站之一。地处成南高速公路和三环路交汇处的龙泉驿区十陵卫 星城区内,是成南高速公路的配套车站。总投资 6000 万元,占地 46694 平方米。车站主体建筑富有现代气息,建筑面积 9453 平方米,其中售票厅、候车厅和餐厅达 3600 平方米,站前广场 12690 平方米,绿化面积 13820 平方米,停车场面积 23000 平方米,共有 32 个发车站台,停车泊位 180 个。与之相毗邻的公交枢纽车站、汽车维修检测中心、CNG加气站实行了统一规划,整体布局。

站前广场:

站前广场的12690平方米面积相当可观,候车大厅前集中布置大型的绿地、花坛,给人绿意盎然的感觉。不同树种的使用和组合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景观轮廓。但是很遗憾的是作为景观灵魂的水景却没有应用在这个站前的景观设计当中。

在车站站前广场之中很有意思的是这些石块的点缀,能给这样大面积的绿化带来一些别样的视觉感受,使得景观设计上不至于过于呆板,同时填补没有灵动水体的缺憾。

站前广场假如是只有景观那么将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在功能上,十陵车站的将公交站台同出租车临时停靠点以及外来车辆停车场同景观环境进行了一个整合。营造出配套全面,又不失良好景观的综合前区规划。

建筑形式与结构:

    从建筑的外观上来看,采用了对称的形式。配合建筑的高度显得比较大气。

    中央的候车厅采用玻璃和钢材给人的视觉效果较轻盈灵动,相比之下两侧的副楼使用的水泥材料显得敦实。有效的压缩了人的视线,集中到了设计的亮点候车厅上。

    从线条上来看,两侧的副楼显得棱角分明,同中央候车厅的弧形轮廓形成鲜明对比,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副楼上的曲线装饰使得两侧的副楼又增添了趣味感。

    在天际线上,设计者巧妙利用索膜结构的棚帆打破了中央候车厅的呆板,使整体建筑显得更为灵动活泼。

    色彩上,建筑外表以冷色系为主,加上零星的暖色点缀,讲求统一又不失变化。

    在结构上,候车大厅采用钢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益于营造出候车厅所需的无柱大空间,使人在大厅中有较大的视觉空间和空间感受。通透的玻璃幕墙和顶部椭圆形的天窗,在阴天居多的成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个人觉得,设计者在栏杆和玻璃幕墙骨架的颜色选择上很有意思。高纯度的色彩给人的视觉感受比较温暖。在白色的大背景下无论冬夏能够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对比起来副楼的售票厅则逊色不少,但这样的设计更加的主次分明,优化了高频并且使用时间较长的空间。

交通流线:

建筑内部售票大厅同候车厅独立设置,旅客流线清晰,且不与餐饮后勤的流线和办公人员流线交叉。空间的分隔合理,实现人群分流,方便管理。

其它:

图上是进站口的安检部分,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汽车安检棚的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安检棚位于下客区闸道后前方流线上较靠近进站口。

发车位,发车位前有防冲击的台阶,上方雨棚约3m。在挡雨的同时形成双重檐,在满足使用功能时又加强了建筑的艺术性。

   

售票厅的入口设计显得中规中矩,色彩的搭配,大理石贴面和玻璃的结合方式,这些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车站后方全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棚帆的使用同正面如出一辙,横向与竖向的对比关系比正面更明确,但是开窗没有变化形式过于呆板。

        钢结构产生大空间,但是单纯的大空间会使人感到空虚,设计者对钢材色彩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人的注意力,同时利用一些悬挑的钢结构对向上的感受进行了限制。对于人们对视的墙面,巧妙的使用音响作为点,打破墙面的视觉效应。楼梯的设计也不仅仅是联系竖向交通而已,还起到对大空间的分隔和装饰作用。

总结:

    汽车站的选址要与城市中交通系统联系密切,安排好人流和车流的流线问题,使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同时要求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尽量靠近道路密集和人流集散大的地方。

平面设计应同时做好外部环境与内部功能使两者相互协调。

汽车站设计要做到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各项设施应齐全,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树、花、草、石、水,创造良好的环境,求得更好的生态效益。

色彩、建筑形式等方面在保证使用舒适的情况下实现创新。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创造优质的空间和舒适的空间感受,同时注意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考虑通过材料降低能耗。设计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次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对车站的理解,在空间尺度的感受上有一定提升。从中也得到一些启发,相信之后也将对我的设计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篇:汽车站现场调研报告

二旅社汽车站现场调研报告

建筑与工程学院 建筑09-3 刘飞 (0963110302)

今天,我们参观了包头二旅社汽车站。该车站北临团结大街,东接三八路,西有百川大厦和多层的居住区,南侧为汽车站的停车场。保证了汽车停车场的正常采光。当然,在三八路的对面是多层的居住区(底层为商铺),团结大街的对面是公交汽车的总公司。

这样的周边布局,我觉得不太适合长途汽车站的修建。因为在现在的车站的东西两侧都是多层的居住区,汽车站的修建严重的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与公交公司临近建设,有利于解决旅客的乘车需求,但同时加重了交通压力,此时的社会秩序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综合看来,我觉的该车站的选择是不合理的。当然,在这次分析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和国家政策。

汽车站现场调研报告

对于该站的出入口的设置以及出入站流线的组织。该站的级别为三级,如上图所示,该车站将车行的出口和入口设置在同一个地方。放在车站车场的西南,出入车辆的道路宽7m,属双行两车道。车行出站口宽11m。旅客的入站口设置在北向,室内外高差150㎜旅客的出站口设置在候车厅的左侧。据现场考察,该车站的出站口设置的有问题,因为该站将旅客的出站口设置在售票厅内,这样旅客的进站流线和出站流行出现交叉。

对于车站的站前广场布置,如下图所示,该车站的在旅客入站口两旁设置自行车停车位。在广场中心两侧设置为出租车停车位,而在广场右侧有公交车站牌,同时也就解决了公交车的问题。

汽车站现场调研报告

汽车站现场调研报告

该车站整体采用网架结构,局部二层采用框架结构。中间一二层采用空间共享。这样的处理不仅会增大室内的空间感,同时会提高室内的采光率。对于该车站的功能分区,该车站将候车厅和售票厅等动区放在一层,办公等静区放在二层。在一层将候车厅与售票厅相邻设置,方便旅客候车。在售票厅内将售票处和行李托运处相邻设置,起到相同的作用。但该车站将旅客出站口设置在售票厅内较为不合理。会出现流线交叉问题。对于设置在候车厅的卫生间,必须考虑到残疾人蹲位的设置。而该车站内部的蹲位尺寸太小,不符合规范标准。

汽车站现场调研报告

该车站的旅客流线、车行流线及行李托运流线如下图所示。该流线在设置中只有人行出战口的设置有问题(在上面已经提到)。

汽车站现场调研报告

该车站设置了8个有效停车位和36个备有车位。这样符合三级汽车站的要求。把有效停车位设置在站台边,且此时室内外高差为零。这样就解决了站台坡道的设置,不仅减少了工程造价问题,也有利于旅客的正常通行。在站台出该车站故意将屋檐挑出来解决站台遮阳问题。整体上感觉很好。

在车站的整个设计中,我感觉有几个方面比较好,很值得学习。第一,汽车站的里面处理手法很好,把主入口突出,突出的部分不仅解决了北方门斗的问题,也起到了凸显主入口的作用。第二,车站内部的装修很好,尤其是屋面吊顶的设置很有新意。同时,候车厅一二层共享空间的设计很好,不仅扩大了室内的空间,也加强了上下楼层之间的联系。

汽车站现场调研报告

汽车站现场调研报告

当然,该车站在设计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流线问题,旅客入站口和出站口的设置,出现了流线交叉。再次车站主入口处没有设置残疾人坡道。最后是车站的旅客出站口离车行的入站口的距离太远。不能很好的发挥旅客出站口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