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时政热点专题政府工作报告(第04期)

20xx年时政热点专题政府工作报告第04期

一、背景材料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xx年3月5日-3月15日在北京举行。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二,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又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第三,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xx年时政热点专题政府工作报告第04期

三、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经济生活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让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依法得到保护。

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2.政治生活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始终把现代化建设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

树立政府威望。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依法行政。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文化生活

文化塑造人生。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生活与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0xx年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对立统一的观点。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

三、能力测试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于20xx年3月在北京召开。回答1-4题。

1.“两会”联袂举行是为了

A.人大和政协互相监督 B.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关共商国策

C.加强党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 D.发挥政协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2.“两会”的共同之处是

①都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都有中国共 产 党领导

③都实施国家职能 ④都是由选民选举产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①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 ②间接选举产生

③可以制定法律 ④任期五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xx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全国人大履行

A.最高决定权 B.最高立法权 C.最高任免权 D.最高监督权

5.中国政府网联合数家网站,发起“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建言活动,46条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网民建议在报告中得以体现。这一活动开展

①扩大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 ②能够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③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④能够确保提高政府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xx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回答6-10题。

6.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应正确的是

A.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B.减少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C.降低税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D.增加财政支出,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

20xx年时政热点专题政府工作报告第04期

7.漫画《双引擎》有利于

①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发挥政府配置资源决定作用

②完善所有制结构,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③补短板、惠民生,扩需求、促发展

④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统筹实施“四大板块”(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和“三个支撑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组合,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这有利于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④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需要我国政府履行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B.保障人民民主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

10.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上下限,抓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定向施策,聚焦靶心,精准发力。这做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集中全部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一般和个别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回答11-14题。

20xx年时政热点专题政府工作报告第04期

11.漫画《有权不可任性》启示各级政府要

①以宪施政,依法行政 ②自觉接受监督和制约

③简政放权,减少职能 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

①顺应了全球经贸发展的新趋势 ②说明对外开放就是对外贸易

③有利于我国更好地主导经济全球化 ④是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积极推动上海和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其哲学基础是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D.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14.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和法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表明改革和法治是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回答15-17题。

15.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政府要

①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发挥计划决定性作用

②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向企业分配大学生

③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鼓励到基层就业

④降低创业门槛,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为此要

①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③大幅度提高失业保险缴费率 ④在分配中更加注重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教育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回答18-20题。

18.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B.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C.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0.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②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

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回答21-24题。

21.立国之道,惟在富民。“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政府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④人本思想的践行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行政要

①合法行政、程序正当 ②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③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依法决策、权责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所有的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的监督,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①上级政府监督、监察部门监督 ②人民政协监督、社会与公民监督

③同级人大监督、司法机关监督 ④审读部门监督、法制部门监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其根本原因是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确保中国共 产 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D.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0-20xx年我国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20xx年时政热点专题政府工作报告第04期

注:20xx年3月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后,我国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截至20xx年12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5亿人,比20xx年底增加3117.66万人,增长14.26%。

材料二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

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材料三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⑴提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我们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意义。 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你结合材料三分析政府怎样激发市场活力。

解析与答案:

1.D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AB观点错误,C与材料不符。)

2.A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③错;代表选举产生,政协委员协商产生,④错。)

3.C (县级以下代表直接选举产生,②表述不准确;人大代表没有制定法律权力,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③错。)

4.B 全国人大履行最设立法权,立法权包括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权力,选B。

5.C 人民是主人,扩大权利表述不妥,排除①;④与材料无关。

6.C 提高税率、减少财政支出是紧缩型财政政策,不选AB;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不选D。

7.D 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也有利于扩需求、促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选③④。①②观点错误。

8.C 材料没有体现①④。

9.A BCD与材料不符。

10.A ③观点错误;④与材料不符。

11.A 简政放权,不是减少职能,要放管结合,③表述不准确;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排除④。

12.B ②③表述不妥。

13.C 先试验再推广,坚持了共性和修改的统一,选C。

14.A 改革和法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性,选A。

15.D ①②观点错误。

16.A 要降低失业保险缴费率,在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排除③④。

17.B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排除②③。

18.C ①④观点错误。

19.D 识记内容,选D。

20.B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表述不妥;材料没有④。

21. C 人民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①观点错误;市场经济,政企分开,政府提供管理和服务,③观点错误。

22. B ②是民主党派的职能,③对司法机关要求,行为主体不一致。

23. B ②③是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24. D 根本原因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选D在;C观点错误,民主不具有全民性; A不是根本原因,B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20xx年时政热点专题政府工作报告第04期

【答案】⑴20xx年到20xx年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20xx年企业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长强劲;新增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快速增长,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表明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⑵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形成发展的新动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动就业,扩大内需和消费,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科学发展。

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和搞好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政府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行政,有权不可任性,自觉接受监督和制约,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为创业提供便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