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全国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时间:20##年07月22日 浏览: 139次

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地名工作科学发展
——全国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孙秀东  陈德彧  张伟
  

  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立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是今后一个时期地名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地名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举措。为促进地名工作科学发展,我们采取实地调查、数据统计、座谈等方式,对全国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自20##年启动实施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以来,全国地名工作逐步实现了工作重心由管理向服务的转移,探索了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名服务发展之路。今后一段时期,应以建立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地名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全国地名公共服务成效显著
  经过多年努力,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地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服务领域大大拓展,较好地服务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一)地名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民政部积极修订《地名管理条例》,开展地名标准体系建设,20##年12月出台了《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20##年8月修订了《地名标志》国家标准。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广东省20##年新修订了本省的《地名管理条例》,上海市制定了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简称为“一程序、四规则”的五项法规,浙江省近年来出台各级各类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制度160多件,安徽省池州市近年来出台的20多个民政部门规范性文件中,关于地名的就有5个。此外,各地在细化地名标志管理、楼门牌管理、建筑物名称管理、地名规划编制、地名管理行政处罚规定等系列规章和标准的基础上,还强化了地名命名更名论证制度、听证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实行规范化管理。
  ——地名规范化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各地加强了地名命名更名管理,规范了地名拼写译写,纠正了洋地名等不规范地名,净化了地名环境。重庆市对全市地名进行了清查,共清理整顿非标准地名250多条,规范了长江、嘉陵江上18座桥梁的命名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含义粗俗的11条地名及时进行了更名;广东省重点规范建筑物名称管理,过去三年共审批建筑物、住宅区名称5000多条,并清理整顿了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物名称;江西省重点规范乡镇名称,三年来先后对十多个不规范乡镇名称用字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昆明、石家庄等市对洋地名进行了清理整顿;合肥市结合全市道路地名普查,对37条不规范街路巷名称进行了更名。
  (二)地名标志体系基本形成
  继1995——1998年完成国道设标工作、20##年——20##年完成全国城市地名设标工作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开展了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全国地名标志导向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覆盖范围更广。地名标志逐步由城市和国道向广大农村地区和普通公路扩展。截至20##年10月,全国共有1909个县城、19000多个乡镇完成设标任务,分别占总数的81%和54%。上海、江苏、浙江、青海等省已率先全面完成城乡地名设标,吉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等10省完成了全部县城设标工作;四川、辽宁、江苏、浙江、山东等省还超前安排,开展了农村地名设标工作,设置村庄地名标志和农村居民门牌,全国约有45%的村庄设置了村庄地名标志。
  ——标志数量更多。20##年完成的全国城市地名设标工作共在660多个城市设立地名标志5300多万块,此后各地继续补设和更新,城市地名标志数量进一步增加。农村地区地名标志从无到有,数量猛增,目前县乡镇共设立街路巷标志约180多万块,农村设立村标约40万个。
  ——拼写更准确规范。根据《地名标志》国家标准和《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标志上地名拼写,对用英文拼写等拼写错误的地名标志进行了更正。民政部召开了地名拼写座谈会,多次督促有关城市纠正错误拼写。天津市地名标志设置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并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杭州市利用迎“双博”系列大行动、背街小巷改善工程等深入开展了城乡地名标志大整治活动。
  (三)地名规划全面开展
  各地按照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先行试点,抓好培训,全国城市地名规划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结合实际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对部门职责、规划编制要求、图档资料提供、规划实施办法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专项培训,进行了地名规划试点。在全国283个地级市中,60%的城市完成了规划,其中,江苏、浙江、河南、贵州、新疆、青海等省的地级市全部完成,山东、江西、贵州等省有超过80%的县级市完成规划任务。
  (四)地名信息化进展迅速

 ——地名数据库建设。部里研制升级《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新版软件,普遍开展软件培训,启动数据转换、集成和建库试点,积极筹建国家地名数据库。  全国有24个省级、315个地级、2116个县级行政区建  立了地名数据库,20个省级、277个地级、1919个县级  地名数据库完成属性数据录入,7个省级、82个地级、254个县级地名数据库完成图形库建库工作,共采集地名数据约1600万条。
  ——地名信息化服务。按照边建库边服务的思路,各地积极探索地名信息化服务方式,逐步展开了电子地图、声讯问路、地名网站、地名触摸屏等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服务。宁波市开通了"81890"地名声讯服务电话,被评为全市最佳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市城八区开通了617数字信息亭,平均每天点击量达60多万次;湖南省在所有市县区全部完成地名数据库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开通地名网站17个,投放地名触摸屏780多台,在社区设立地名信息亭90多个。全国共开通地名网站469个,地名问路电话服务热线266条,设置地名触摸屏2500多台,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经济社会活动交往,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五)地名文化蓬勃发展
  ——地名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近年来编著出版了《数字地名》、《地名学简论》、《地名规划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古今地名大辞典》等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著作和工具书。20##年民政部组织了全国地名理论研讨活动,收集了470多篇论文。湖南省组织编制了《湖南省地名志》,浙江省组织了第二轮地名志编修工作,福建省民政厅组织了闽台关系论坛,出版了《闽台地缘关系论文集》。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民政部组织了评选“千年古县”、拍摄大型纪录片“中国地名故事”等活动,许多城市也积极开展历史地名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保护老地名,如北京开展了“胡同地名文化保护工程”,南京、济南等城市将老地名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受到联合国赞扬,并被列为试点。
  ——群众性地名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各地出版了大量地名文化书籍,如《济南老街老巷》、《杭州街巷里弄》、《天津地名文化》、《成都地名掌故》、《故都印记一南京地名文化解读》等。南京、合肥、池州等地开展了十佳地名评选活动,群众参与地名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推进地名公共服务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建设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过程中,各地准确把握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将地名工作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相结合,与本地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相结合,不失时机地解放思  想,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务实求效,不断实现了地名  公共服务工作的新发展,创造了许多有特色、有成效  的创新性做法。主要的做法和经验有:
  (一)以地名服务工程为龙头,统筹各项工作进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20##年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启动后,各地紧紧依托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这一平台,以地名标准化为基础、地名信息化为载体、地名文化为支撑、城乡系列地名标志为抓手,统筹各项工作开展,促进了地名工作的全面发展。
  1.四个专项互相配合。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包含地名规范、地名标志、地名规划和数字地名四个专项内容。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将四个专项紧密结合,互相配合,注重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广西自20##年开始,开展了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工作,补查和更新了40多万条地名资料,为开展地名服务提供了现势基础资料;厦门市结合设标工作,对“村改居”后的地名、以及原来地名使用错误的楼门牌和街路巷牌进行标准化处理,解决地名管理中存在的生僻字、异体字和一地多名等问题;江苏省在开展县乡镇地名设标过程中,指导各地做好乡镇村道路地名命名工作,规范了全省乡镇村地名。合肥市将地名规划、地名命名更名审批以及数字地名建设相结合,在完成地名规划的基础上,对批准使用的规划地名,及时录人地名数据库,并上传地名网站供市民查询。
  2.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地名公共服务是一项公益性公共事业,涉及面广,关联部门多,特别是在我国地名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更需要协调好地名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关系,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针对这一特点,各地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黑龙江等省恢复了地名委员会,很多城市也保留或恢复了地名委员会,各地普遍成立了由民政、建设、规划、工商、交通、质检等多部门组成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成立了跨部门议事协调机构,各部门联合下发了有关文件,共同推进工作。宁波市在开展地名规划过程中,充分利用规划部门的规划成果和技术力量,认真听取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地名规划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拓展,在时间和跨度上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并对地名规划进行了规范性编修,根据城市建设时序对相关数据、图纸进行综合运用,使地名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地名规划的质量和效果。上海市20##年开展了同名道路整治行动,该活动涉及18个部门和19个区县的相关部门。该项工作不仅规范了800多条地名,还更换了1667块路牌、10726块门弄牌、106块交通指示牌、972块交通站牌以及9807个身份证、4765本户口簿。另外,对邮政、电信、水、电、煤等各有关部门的信息系统数万个数据进行了调整和更换。
  3.不同地区协调发展。吉林省全面部署,统筹兼顾,积极培育示范县市,促进了全省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吉林省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县分为“单项示范”和“综合示范”两部分,通过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各专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确定了四个单项和一个综合项目的考核、评比、表彰办法,激发了各地争创一流的积极性。省厅对试点单位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同时,针对数字地名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特点,在软硬件建设、开发上,由省里统一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统一完成了“吉林省区划地名网”和50个市县子站的区划地名网站建设,统一开展了绘制市县城区大比例尺电子地图工作,统一指导开发地名信息查询系统,推动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4.管理和服务互相促进。各地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在管理中拓展服务,在服务中规范管理。上海市从地名普查和梳理着手,开展了同名道路整治、公路名称梳理整治、居住区和建筑物名称梳理整治、编制区域性地名规划、建立《上海市地名储备库》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地名标准化水平。)为加快地名信息化进程,上海市自20##年开始研建《上海市地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利用GlS、DATABASE、NETWORK等技术,构建一个综合、开放、稳定、安全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市、区两级地名工作基于网络的办公自动化,借助网络提供现势准确的地名信息,宣传地名工作,提供地名资讯查询,建立地名办与社会的交流平台,将地名管理与服务实现了有机融合。
  5.政府和市场合作共赢。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合作,多渠道筹集资金,有效聚合社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取得良好效果。在地名设标工作上,多数城市采取了政府财政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设标经费问题。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时,福建省注重策划,联手传媒公司打造品牌网站,与福州雀临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公司具体参与网站运营,民政厅负责网站组稿、编辑、更新工作,采取全新方式打造网站品牌。
  (二)以为民服务为核心,提高地名服务能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为民服务是地名工作的根本目的。自20##年全国地名工作会议提出地名工作的重心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以来,各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践行“为民服务”的民政理念,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有力推动了地名服务的迅速发展。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各地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需要开展工作,根据当地实际优先发展群众需求迫切的服务项目。始终尊重人民意愿,做实各项工作,不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如地名标志设置力求经济实用,信息化服务力求准确快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工程实效。在编制地名规划、进行地名命名更名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始终依靠群众力量,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促进了地名工作民主发展。
  2.着重强调优化服务。各地通过转变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效率,完善服务内容等各种途径提高服务水平。在服务方式上,由过去传统的纸质资料转变为以信息化为主;在服务领域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发布提供地名信息,而是拓展到地名标志、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在服务效率上,着力于应用网络等现代化的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在服务内容上,不仅局限于地名本身,而是拓展到与地名有关的地图、经纬度、历史沿革等全方位的信息。
  3.大力提高服务能力。推进地名公众服务,实现地名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需要有一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地从充实人员、提高素质入手,大力提高地名服务能力。一是积极开展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一方面培训机关干部,提高他们的政策、业务知识水平,让他们熟悉和掌握信息、网络等实用技术。另一方面,培训技术骨干,负责采集、整理地名信息资源,设计、制作软件。如云南省近两年来共举办地名录人培训班17次,500人次受到了业务培训,提高了业务素质。二是通过招聘充实队伍。在争取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困难的情况下,公开向社会招聘业务人员。有的地方以民间组织和社团为依托,建立地名信息中心,作为企业,通过合同的形式承担一部分具体业务,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人员和费用问题。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地名工作创新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各地解放思想,在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工作措施等方面大胆探索,推动了地名工作创新发展。
  1.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地名工作不是政府工作的热点,在有些地方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各地不等不靠,在困难面前千方百计地抓住各种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贵阳市按照省政府“整治脏乱”、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将市区撤除的景观式路牌改造后用于县乡镇路牌的安装,既不铺张浪费,又解决了乡镇设标经费不足的难题。沈阳市抓住“村村通工程”的时机,在全市国道两侧的村镇设置了统一制式的地名标志;抓住第二代身份证换发的时机,大力推进了农村门牌编码和设置工作;抓住邮电、通信建设的时机,推动了地名工作与有关公用事业部门的协作。北京市抓住举办奥运会的契机,清理整顿了不规范的楼门牌,进一步规范了地名标志、公交场站、站牌、车厢等标识。
  2.依靠理念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在新形势下,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确立了许多新的服务理念。如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名工作全局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使地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相适应。再比如,确立了以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机制提高地名服务效率的理念。更加注重建立科学的地名服务运行机制,整合地名资源,更多地采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服务手段,增强服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3.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北京市建立了由市规划委和民政局牵头、11个部门参加的“北京市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拓宽了沟通渠道,增加了信息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地名议事、决策和实施平台。在这一机制下,“地名多家共管”的体制问题不但不再是管理的掣肘,反而使相关各方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灵活的思路、更专业的手段来开展各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为北京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平台,成为推动地名工作不断发展的推进器。重庆市针对原来“分区域、分层次、分行业”的多头管理模式,20##年调整了地名管理模式,将各专(行)业部门管理的地名全部交由民政部门审核,实行统一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多头体制的弊端。同时,还从各大院校等聘请了24名从事地名、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地名评审专家组,专门负责地名和地名规划的评审工作。
  (四)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地名文化建设
  地名是一种社会公益性文化产品,凝结着深厚而广博的文化元素。地名文化在促进地名服务、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各地贯彻“地名要讲文化”理念,大力发展繁荣地名文化。
  1.把握地名文化的先进方向。地名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大力发展地名文化服务,使地名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2.提升地名文化的内涵品味。许多地方在保护老地名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新生地名的锤炼打造,提高新地名的文化品位。在地名规划编制中普遍强调地名的文化内涵,天津市蓟县地名总体规划特别重视地名的人文基础,体现当地的历史人文特点,并将地名保护列为规划的单独一部分。一些城市对格调粗俗不雅、违背社会公德的地名进行了更名,或恢复了历史悠久、群众认同度高的老地名。一些地方在地名法规制定修订时增加了地名文化的内容,为弘扬地名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3.发展繁荣地名文化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地名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长沙市等地的民政部门与有关文化部门、文化产业机构合作,将地名由单纯的传播媒介生产为地名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和社会,既传播和弘扬了地名文化,促进了地名工作发展,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三、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名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要求。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地名工作还不完全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地名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交流交往活动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对地名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年启动实施了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地名公共服务迅速发展,但现有地名服务水平和能力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不论是地名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还是单项地名服务都还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看,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度,离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从地名信息看,现有地名信息的数量、地名信息的准确程度、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地名相关属性的丰富程度都偏低,不适应日益频繁的交流需要;从地名规划看,地名规划的进度跟不上城乡建设步伐,规划内容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的落实缺乏有力保障;从地名设标工作看,经济落后地区地名设标经费落实困难,地名标志的管理和维护难度大,城乡一体的地名标志导向体系仍有待完善;从信息化方面看,地名数据库缺乏充实完善的数据,一些地方缺少电子地图平台,地名信息化服务便捷性、可用性、准确性还需提高,地名信息化服务水平仍落后于信息社会发展。
  (二)地名工作的客观基础条件仍然较差。客观基础条件差仍主要表现在“人财物”这三个制约工作发展的老问题,但在新的条件下有着新的表现,需要采取新对策。地名工作缺乏专项经费,各地普遍通过政府投人和社会筹集多渠道解决,从近三年来各地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资金筹集情况看,政府投入约占3/5,社会筹集约占2/5。但有些地方,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财政资金不足,市场筹集资金的手段和能力有限,开展地名公共服务的资金很难落实。多数基层工作条件较差,个别地方甚至缺少电脑等必需设备。地名专职工作机构和人员力量不足,很多市县没有专人负责,而是由一人身兼数职,且部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不够,不能满足地名工作文化含量高、信息技术专业性强的要求。这些问题在市县这一层级表现的尤为突出,而地名管理和服务的许多具体工作需要由他们完成,如何解决需要探索新的途径。
  (三)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多数地方进展较快,个别地方进展较慢。这有其客观的原因,如浙江省财政资金较为充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较高,地名工作经费比较容易保障,截至20##年底,全省农村设标工作总投入达7142.8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人3709.74万元,社会化筹集39.3.06万元。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则囿于财政体制的原因,地名工作经费一直没有落实。二是专项工作进展不平衡,四个专项任务进度差别较大,个别地方地名数据库建设至今尚未起步。造成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是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对地名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等等,但主观上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对工作重视不够,克服困难的决心不大,主动推进工作力度不大,也是导致工程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四)法规和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地名管理法规老化,管理体制不顺,不适应地名工作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目前有的地名很不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名管理法规不健全所致。现行的《地名管理条例》是1986年颁布实施的,迄今已近20多年。目前,在地名管理体制、管理范围、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有些地方的地名管理职能至今仍未移交民政部门,少数地方地名工作“多头管理”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管理范围上,继传统的地名命名、更名、拼写、译写及地名档案管理等工作外,已逐步拓展到地名的标准化管理、系列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地名数据库的建立、地名信息化服务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尽快建立完善地名法制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四、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目标设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地名服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到20##年全面完成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此后,逐步探索完善,最终形成内容丰富、标准规范、方便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具体建成以下四个子体系:
  ——法规标准体系。健全地名法规,完善地名标准,规范地名服务管理,创建标准规范、和谐有序的  地名环境。
  ——地名标志体系。全面完成全国城乡地名标志  设置工作,建立地名标志管理和维护的长效机制,形  成城乡一体、衔接有序的地名系列标志体系。
  ——地名规划体系。完成城市地名规划工作,保障  规划落实,规范地名命名更名,促进地名标准化。
  ——数字地名体系。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地名  数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地名信息化服务,形成发达  的地名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网络。
  (二)具体举措
  1.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近年来地名工作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证。建设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应用,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工作思路、任务要求和政策制度,指导具体工作。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为民服务作为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服务效果的落脚点,坚持服务优先,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提高地名服务能力。其次,运用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既要统筹规划,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统筹各方面工作,又要因地制宜,突破重点和难点。经济发展水平高、服务需求多的地方,要率先发展,适当加快体系建设进度,适度提高地名标志的档次,探索更新的地名信息化服务形式,争取提前完成体系建设,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经济发展水平暂时落后的地区,应优先安排地名标志设置等基本服务。在设标的档次上可以降低一点,进度上可以灵活一点.可以在经济发展条件较好、人流量较大、需求突出的地方先行设标,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第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践行实事求是的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在设置地名标志时,要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务求经济实用,切忌贪大求全,不要求强制统一,只要求书写规范,方便实用。第四,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立长效服务管理机制,改革完善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促进地名公共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改革创新。我们要建立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既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又包含着新内容新模式。这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创造,用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一是要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根据地名服务的特性,在地名服务立法、服务主体、服务形式等方面探索新思路。二是要进一步创新  服务措施。把地名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寓管理  于服务之中。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提高  服务水平带动促进管理。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地名服  务管理的效率和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  包括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理论成果  推广转化机制等。通过机制创新,以更好地处理管理  和服务的关系、地名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激发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动性。
  3.注重发挥整体效益。新时期地名服务不论是在内容、方式还是手段等方面也都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形式的地名服务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就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必须注重发挥体系的整体效益。这就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统筹部署各项工作,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均衡稳妥地推进体系建设。一是空间上,全国各个省(区、市)经济社会条件不同,一个省(区、市)内各个市县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和需要因地制宜,优先发展本地最需要的地名服务。二是项目上,对地名调查等基础性工作,要提前优先安排,因为没有全面准确、标准规范的地名信息,其他的地名服务也就成为空谈,只剩下一个服务的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服务效果令人质疑。对地名数据库建设等重点工作,要集中力量抓好,因为其他地名服务都要从这里获取数据,这项工作开展得好,能够极大地推进体系总体建设。三是时间上,20##年要基本建立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就需要在时间上科学规划,分清重点难点,把力量集中到重点和难点工作上,而不是平均分配,要求各地区、各项目“齐步走”是不切实际的。
  4.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地名服务是一种准公共物品,理论上应当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实践也证明,部门合作顺畅、社会参与度高的地方,地名服务效果更好、水平更高。特别是在我国当前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职能在转变、市场化进程在继续推进的新形势下,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合作开发是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地名公共服务体系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发展的合力。地名服务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横向联合,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民政部门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注重发挥地名的品牌功能,挖掘地名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发展地名文化产业,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之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发展地名服务。
  (三)当前的重点任务
  今后两年,是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初步建成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阶段,重点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完善地名法规标准。进一步加大立法力度,加强地名标准体系研究,制订修订一批高质量的地名法规和标准规范。完成《地名条例》修订工作,出台《地名规划通则》和地名数据库建设有关的行业标准,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做到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同时,进一步完善地名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地名命名更名专家论证制度、听证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促进地名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2.完成城市地名规划任务。各地按要求完成第一轮全国城市地名规划任务,有条件的地方向乡镇延伸。同时,按照规划要求,严格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及时命名新地名,稳妥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抓好规划落实。
  3.全面完成地名设标工作。进一步加大设标力度,按时完成县乡镇地名设标任务,积极开展农村设标工作,形成完善的城乡地名标志体系。同时,建立长效管理维护机制,确保标志长期发挥作用。
  4.抓好数字地名建设。一是建立各级地名数据库,尽快完成现有数据的录入、转换和建库工作,完成各级地名数据库的汇总集成工作。二是大力开展电子地图、地名网站、地名问路电话、地名触摸屏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初步建立全国地名信息服务网络。
  5.做好地名调查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进行地名普查,或进行补查更新,确保地名信息准确。同时,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启动和实施工作,积极筹备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20##—4《行政区划与地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