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调查报告

“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12-8

调查员:徐慧

被调查的学生:四(1)班八名学困生:倪伟 陶良燕 马添 马子旭 薛影 汤林岚 姜智 陈兴康

调查问卷具体情况如下:

1、 学生年龄:9-11岁

2、 性别:男生7人 女生1人

3、 户籍类别:城市3人 农村5

4、 人家庭所在地环境:城、乡镇3人 农村5人

5、 独生子女:各占一半

6、 孩子学习负责人:父2人 母3人 其他2人 无1人

7、 父母期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4人 良好3人 一般1人

8、 家庭其他成员过分溺爱:大3人 一般4人 小1人

9、 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一般5人 小3人

10、 家庭经济条件:都是一般

11、

12、

13、

14、

懂5人

15、

严格1人

16、

17、

18、

19、 父母职业:大部分没工作有的在外打工或经商 孩子有自己固定的安静的学习场所:有5人 无3 孩子的家庭劳动:一般6人 少2人 语文老师讲课是否听懂:听得懂3人 大部分听得认为语文老师严格与否:很严格4人 一般3人 不 老师是否提问自己:经常1人 有时4人 很少3 觉得知识是否难:一般7人 不难1人 觉得班级同学是否爱学习:大部分爱学习 是否喜欢上语文课:喜欢5人 一般3人

20、 语文课爱发言:一般5人 不爱3人

21、 上课时喜欢干什么:听老师讲课8人 想其他事情2人 什么不想,发呆1人

22、 学习是否进步:很大1人 有点进步6人 没有1人

23、 当学习进步时,你会:放松一下3人 更加努力5人

24、 当学习退步时,你会:很担心,努力学习赶上去5人 很担心,但不知怎么努力3人

25、 你平时是否看课外书:看4人 有时看3人 不看1人

26、 你的学习成绩是否想超过同学:很想6人 有点想2人

27、 你放学后先做什么:写作业8人

28、 你是否想做作业:作业多,不想做2人 作业难,不会做5人 只想玩,不愿做1人

29、 学习有困难时想找谁帮助:找老师4人 找同学1人 找父母3人

30、 为什么要学习:为父母2人 为老师1人 为自己5人

调查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方面:男生占学困生的大多数,其中大多是居住在农村从农村转学而来的。

2、家庭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方面:绝大部分有人负责孩子的学习但父母缺乏稳定的工作相应的知识水平也较低,不能担起辅导的职责;大部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过重的家庭劳动;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但比较溺爱他们。

3、学校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方面:班级的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能严格要求学困生;且大部分时间也还是想听课的,但对于老师的讲课他们还有不能完全听懂的地方;老师对他们的提问也还不够多。

4、学生自身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方面:大多数学困生还是喜欢上语文课的,且有点进步,但上课发言还不够积极。有进取心,但怕动脑筋,学习不能持之以恒。

教学对策:

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窍门,树立学好的“心理优势”,如教给学生循环记忆法,演练技能等,使他们首先树立起信心。

2、要使学生不断看到成绩,看到进步,不断强化“心理优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成绩在上升,因而逐步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学习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肯学习。肯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成绩进步了,心理优势就得到加强,形成良性循环。

3、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便于向学习困难者施教,可根据班上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来实施分层教学。

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从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

5、抓好学困生的课外个别辅导。课外辅导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解决他们在堂上存在的困难。常用的辅导方法有① 目的辅导,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愿望,推动他们积极学习,为下一步的辅导打好基础;② 学法辅导,学困生碰到困难就会怨恨自己“笨”,从而产生心理障碍;所以要向他们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法,让他们亲自实验与总结,

还可召开学习方法讨论会,使学生互相交流,让学困生从同学处得到学习方法指导;③书面辅导,书面作业与试卷,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学困生,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并要求其订正,最好再出一些补充题让他们练习巩固,增强信心;④及时跟踪检查。

综上所述,学困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基础及不同的学习态度、个性特点,要转化他们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各位同仁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并多给后进生一份关爱,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将使学困生昂首跨入先进行列之中。

 

第二篇:关于转化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调查报告

关于转化辛寨镇中心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

生”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1、通过对“学困生”的调查研究,从非智力因素维度开发学习潜能,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磨砺学习意志,培养学习热情等,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困生”的有效学习。

2、在实践中把对“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以及转化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及时加以验证和补充,总结出能促进“学困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3、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提高教师的教科研与转化“学困生”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调查过程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20xx年3月—— 5月

(二)调查的对象

从所教班级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入手,我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得到更多地关心和指导。

(三)、调查的方法:问卷法

为了能更为准确地掌握每个研究对象的信息,我首先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以下四个方面的信息:

(1)想了解研究对象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喜好程度。因此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数学吗?

(2)想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第二个问题是:你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哪些困难呢?

1

(3)想了解研究对象对待作业中困难的方式方法。第三个问题是:在作业中遇到了困难,你怎么办呢?

(4)想了解家长在孩子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第四个问题是:家长关心你的学习吗?他们在学习上是怎样帮助你的呢?

(四)、调查的原始材料

2

关于转化辛寨镇中心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

问卷调查材料

调查时间:20xx年4月7日

(1)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数学吗?

(2)第二个问题是:你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哪些困难呢?

(3)第三个问题是:在作业中遇到了困难,你怎么办呢?

(4)第四个问题是:家长关心你的学习吗?他们在学习上是怎样帮助你的呢?

3

三、对调查对象的具体分析及转化措施

从这三份问卷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数学学习没有惧怕的心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态度不是太积极,不能自己独立克服,总是要求助于外力;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各不相同,一个学生家长做的具体实在,另一个学生家长则是停留在口头的关心,最后一位学生家长则是不闻不问。综合以上的调查,我初步撰写出了研究对象的诊断报告和个别教学的方案。

王欣茹:在数学学习上没有自信,比较自卑,数学底子比较薄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但自身很认真,因此计算的正确率较高。

转化措施:教师利用各种场合对其进行鼓励,培养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利用课外的时间,帮助她弄清楚数学书上的概念,对于她的作业要做到面批,及时把握她的学习动态;帮她找一个学习的小伙伴,以便于她随时请教。

韩冰洁:家长工作很忙,对他没有要求,因此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书写潦草,错误率高,做作业的习惯不好,经常是看不清题意,但孩子智力条件尚可,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

转化措施:与学生谈心,帮其认识自身的问题,提出希望,同时在校内对其学习加强监督与督促;与家长沟通,加强校外的督促,逐步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纪心:是一个很文静的小女孩,长的很是秀气,与同龄人相比,她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基础很差,学习非常吃力。

转化措施:在课堂上多关注其学习过程,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她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同时与家长沟通,制定出帮扶的计划;家长每天都要认真地看孩子的作业,确保对于每天的知识点都能够掌握。

4

四、对调查对象进行跟踪分析

为了能更好地实施“学困生”的转化,我们需要随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以利于我们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实效。

1、建立错题档案。建立错题档案就是指对这些研究对象的错题进行真实地记录,然后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矫正的方案。

如:分数除法(三)

原题出处: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1页第二行第二小题 1.5x=28.5

(1)、正解:1.5x÷1.5=28.5÷1.5 x=28.5×2/3 x=19

(2)、学生错解:1.5x÷1.5=28.5÷1.5 x=28.5×1.5 x=42.75

(3)、学生描述:因为除法可以变成乘法运算,所以将28. 5÷1.5变为28.5×1.5 。

(4)、教师分析:这个错例看似可笑,深入思考,喜忧参半。

喜:学生对除法与乘法之间的转化关系的应用自觉的从分数运算拓展到小数运算。

忧:源于两点:①学生对除法和乘法之间的转化条件理解的不深刻,只强调了运算符号的转化,忽视了除数要转化为它的倒数才能满足乘法与除法转化这一前提条件条件。②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欠缺。

这道题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小数倒数的求法,但是学生学习了小数与分数的互化以及分数倒数的求法。在解决此题时,学生没能将这两个知识综合起来应用说明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至少两个)的训练还有待加强。

(5)、纠偏措施:以此题强化理解除与乘之间的转化,训练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

通过错题档案的建立,加深了学生对于错误之处的理解,避免相同情况的错误再次出现,巩固了对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对于学期结束的整理与复习也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2、对研究对象每次单元测试的卷面进行细致地分析,查找其薄弱之处,寻找出具有针对性的补救方案。如果进步了就标志为“+”,如果退步了就标志为“-”。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则给与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退步了的学生,就与其一起分析卷面,查找其学习的不足之处。

五、调查结果及建议

通过对“学困生”的调查研究,我深深地体会到形成学困的原因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更深层次地去探寻,但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他们都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作为教师要成为他们的良师,更要成为他们的益友。“学困生”不是天生的,作为研究者(教师)能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学得法,自己不丧失信心,我相信‘学困生”会越来越少,同时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常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