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第一章:万历皇帝

读完第一章“万历皇帝”章首从万历皇帝只是个八岁孩童就登上皇帝宝位到章末的万历皇帝成长到了中年期,纵览中国历史皇位的世袭就是中国历代发展局限和灭亡的根源。八岁就能能为国家君主,他根本还弄不清“皇帝”为何物,却要审理决定国家大事,虽然贵为天子,但实质上不过是某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因此也就能理解他为何会受到服人郑氏、张四维倒张派的怂恿做出没有根据的断决。

第二章:首辅申时行

申时行在张四维死后当上了首辅,由于张居正的提拔得以稳住在翰林院的地位,却因为张居正死后被满朝文官抄家,陷于这种尴尬的身份。身为皇帝身边的一把手申时行明白必须让朝廷摆脱张居正模式的控制,他明白在这么一个实施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精神上支柱我道德,管理方法却为文牍。所以1必须处理好和文官的人事关系。2做皇帝和文官间的和事佬(皇帝和文官间相互猜疑)表现自己的诚意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认清文官的双重性格,让文官得到他们的需要发挥他们的情感。3以文官间的相互依赖和伦理道德作为治国的标准。4废除张居正时期的“考成法”(包括税收、政绩)。得到官员的赏识。5取得万历皇帝的信任,独揽建筑工程。

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经过多年张居正模式已渐渐消灭,申时行也辞呈,万历孤立无助,虽然为天子却如同前面所说的只不过是某种制度的产物。待他看清楚这一些,却受于众文官的压制,只能以消极对待。张居正模式、可能不是长久之计,但却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就好比斯大林模式可能并不适合时代的长期,但却在短期内作用显著,申时行降低了标准也没达到目的,所以一个朝代终将走向灭亡。

第四章:或者的祖宗

活着的祖宗即为万历皇帝,皇帝职位并没有给其带来实际的权力,所以万历的生活受各种礼仪、道德、文官等压制。生活消极,生前就开始为自己死后建陵墓,实则没权,同时又收人尊敬,活生生一个“祖宗”。

第五章: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

海瑞不信“道德”得以治国之说,相信法律得以治国。然而在一个全体官员控制的腐败朝政,不讲“情理”过分原则必将遭到排斥和必定是失败的,因此也就能理解海瑞坎坷的一生了。

第六章:孤独的将领——戚继光

武官戚继光拥有惊人的军事才华也得到张居正、谭纶的支持和提拔,但在一个封闭的社会武官的势力达到一定程度威胁到文官的统治地位势必会得到文官的打击,所以在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戚继光也逃脱不了被弹劾的命运。

第七章: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

李贽的自我冲突体现在他片段式的言论中,没有创造出一种自成体系的理论。一半唯物,一半唯心。到了知天命年段削发为僧。为了逃脱氏族使命、朝政杂事,享受自由,但笔下的内容依然不能越出这一范畴。李贽的悲观并不属于个人也属于所属时代。

总的来说万历时期实为一段失败历史,但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即开,因此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改造历史的机缘。

 

第二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600字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600字

记得上大学时“国学”兴盛,有一次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万历十五年》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作者借万历十五年这发生的看似琐碎的事情作为线索展开叙述,全面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个人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中国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游牧民族的节奏,明王朝已走到沉没的边缘,落日余辉,败落已经是无可逆转的事了。

作者选择的人物很具代表性,他们看起来都认识到了帝国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出现的问题,也曾满腔热情试图扭转帝国的命运。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传统,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全书第一章从皇帝自小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和聪颖好学写起,他却最终清算了自己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一切祖训和旧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能决定国家的方向。第二章,继任首辅申时行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劝和,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这种过于保守的施政策略使国家发展陷于停滞。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互不相让,在认识到无法实现个人意志后,对朝廷官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

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作者认为,封建王朝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明朝晚期的症结所在,这正是大明王朝乃至所有的封建王朝晚期需要改革的地方。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官僚组织松散,导致国家实力空虚,而微薄的薪水又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读完全书,有种深深的压抑感,我唯一得到的结论是:精神解放重于一切,革新才能引导潮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国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政治改革、医疗教育、廉政建设等等,有人得过且过,有人按部就班,有人在扯淡,正如xx总理说“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十八大号召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重塑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又不是西方简单照搬,而是一个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