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一年,

在史书上几乎无事可记,一本以一个极其平常

的年份作为书名的书,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波

澜,但是,这本书,我却读得惊心动魄,它引

发了我对中国当下整体命运的思考。就个人而

言,读此书确实启迪收获良多,这也就是对我

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了。

黄仁宇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他的“大历史观”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里,这种观念初露端倪。在此书中,作者以明万历十五年作为历史的横断面,展示社会的各个层面,揭示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症结所在,并逐一描述处于这个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无论是皇帝,文渊阁首辅,高级将领、文官,思想家,无论他们进步抑或保守,无论善恶忠奸,最后的结果,统统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进展,都逃不脱时代的悲剧。这样的描述是令人震撼的。明万历十五年,表面上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剖析这样一个历史断面实在是令人沮丧的,而古为今鉴,现代人未尝不能从中得到若干启示,而有了“大历史”这样一个宏观工具,我们更可以对近现代中国发展曲折看得更清楚透彻。

如黄先生所言:叙事不妨细致,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各章节中,黄先生正是逐一细致叙述社会各阶层中的人和事。王小波评《万历十五年》曾说: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化国家来。有位学者认为这话极其精到。他认为:1587年的大明帝国,就是处于一个“儒学的罐子”笼罩中,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封建体制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一个极其完备成熟的高级阶段。自汉朝,儒学即已被统治阶级尊为经典,成为统治的有力工具,而后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又经宋朝程朱理学派的增加完备,至明朝又有王阳明的心学派之争,但都脱不了四书五经的道德伦理窠臼。

我们的国家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明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方式即是将几百万个作为社会主体的乡村均衡的分割,以每一个乡村为单位,构成近乎自治的集团。尽力打击富户豪绅,为了避免失去平衡,在这个集团中,以儒家简单粗线条的抽象道德取代法律,以善恶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并非合法或非法。不鼓励任何先进的生产力或者技术,因为这会带来社会失去平衡,同时也解决不了因为新的生产力或技术带来的立法问题和技术问题。由此我们不难得知为何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无法成长,为何始终重农轻商,商业没有繁荣的土壤,为何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生枝蔓叶。而即便如明朝初年进行过的币制改革――发行的大明宝钞无法兑现,由此可能带来的金融财政的发展完备就更无从谈起。如果我们当时的封建国家始终处于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这种国家的管理体制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外界的扰攘一旦来临,马上就显出了这种管理方式是多么低效和无能。当年倭寇的横行正可谓是这种国家体制落后脆弱的一个小小侧证。

处于统治核心的万历皇帝,曾踌躇满志,励精图治,想做一个尧舜之君,可是接连的挫败使他明白,他所有的努力尝试都是无用的,他只需要去做一个叫皇帝的符号,他只要在形式上成为万民的表率即可。这是他为这个以儒家道德治国的国家应尽的义务。至于他想立自己喜欢的儿子做太子,甚至要求死后与心爱的妃子共葬一处,那都是非分的。心灰意冷的万历皇帝用消极的方式对抗这一切――即几十年不临朝,由此被认为是最懒惰的皇帝。内阁首辅张居正凭借自己的权高望重,以吏治为出发点,试图重塑帝国的财政税收制度,以推动王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朝的进步。然而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这个官

僚体制下文官们敏感的神经,他们所奉行的原

则:确实严守成宪和社会习惯,以图保持政府

和社会的整体均衡。但他们迫于张居正的权威,

不敢妄自抗议,张居正也只能以一身挺立于合

理和合法之间,经受来自各方的压力,置己身

名誉于度外。在一个以威权代替法治的王朝,

张居正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果然,

张居正死后不久,便被清算,改革完全中断。

抗倭英雄,锐意军事改革的将领戚继光最终也潦倒落魄,因为其在帝国疆土里面推行的整套措施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维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须付出代价。 而如海瑞这种期待以个人的道德力量为楷模,继往圣绝学,打击阳奉阴违的虚伪儒学道德,就更是只能碰撞得头破血流。因为当时的道德只能是表面的东西,谁能期冀这样的幌子能使人完全摈弃私心自利的阴暗心理呢?

而书中所写的人物,无一不是制度的牺牲品。“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

 

第二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600字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600字

记得上大学时“国学”兴盛,有一次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万历十五年》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作者借万历十五年这发生的看似琐碎的事情作为线索展开叙述,全面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个人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中国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游牧民族的节奏,明王朝已走到沉没的边缘,落日余辉,败落已经是无可逆转的事了。

作者选择的人物很具代表性,他们看起来都认识到了帝国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出现的问题,也曾满腔热情试图扭转帝国的命运。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传统,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全书第一章从皇帝自小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和聪颖好学写起,他却最终清算了自己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一切祖训和旧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能决定国家的方向。第二章,继任首辅申时行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劝和,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这种过于保守的施政策略使国家发展陷于停滞。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互不相让,在认识到无法实现个人意志后,对朝廷官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

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作者认为,封建王朝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明朝晚期的症结所在,这正是大明王朝乃至所有的封建王朝晚期需要改革的地方。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官僚组织松散,导致国家实力空虚,而微薄的薪水又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读完全书,有种深深的压抑感,我唯一得到的结论是:精神解放重于一切,革新才能引导潮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国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政治改革、医疗教育、廉政建设等等,有人得过且过,有人按部就班,有人在扯淡,正如xx总理说“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十八大号召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重塑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又不是西方简单照搬,而是一个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