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寒假的闲暇之时,看完了这本书,而后有些思索,写下来以成此文。

明帝国自他的第五任皇帝朱瞻基之后,就再没出现一个能担当、肯用事的领导者,皇室的权威在皇帝好玩与怠政的流氓习性中耗尽,高级官僚掌握了国家的实权。这也是晚明陷入“停滞时代”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局面之下,所有的振作都可能成为自讨苦吃的差事,所有的良知与道德都可能被认为不解现实的风情。于是——出现了他们:

海瑞只能在不断抗争中履行自己作为帝国官员的职责。其一生的起起伏伏,很容易看出,在帝国的官场他是一个异类。“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这大概就是他的悲剧所在。在一片污浊的世道中,谁都想有一盏明灯,但自己却不愿意成为这盏明灯。因此,海瑞不仅是个异类,也是一个孤独的老者。他以他的方式对抗着既有的秩序,他很伟大,同时也很渺小。

戚继光终其一生,即便成为海内名将,也不得皇帝的喜欢与信任。其在北方进行的事业和南方平寇上的顺利使他可以安心于军事建设,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居正——这位首辅无疑成了他事业的支持者和赞助人,然而,正是这样的关系在张居正死后却成了戚继光的致命黑洞,之前战绩的辉煌与其最后命运的“寂寞与凄凉”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黄先生指出“他在贫困交迫中死去。在少数几个没有遗弃他的朋友之中,有一位就是为他写作墓志铭的汪道昆。当他写到‘口鸡三号,将星陨矣’,显然有无限凄怆的感触”。

虽说人生有拘束 ,事事有妨碍。但对于生活的呆板与自由的不可得,李贽有清醒的认识。他要跳出这样一个圈套,就必须与这个世界做一个彻底的了断,寻找自己的终极快乐。无需言说,李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性格巨星”,他如同鱼游浅底,滋味惬意,冷暖自明,在不成体系却一语道破世间本相的文章里肆意展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他交到了许多真心的朋友,能和与自己趣味、性情、观念颇为不同的人彼此相投,真实而不迁就,继而生猛的活,极致的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然而,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李贽,嬉笑怒骂间,也只能成全一个人的逍遥旷达罢了。

当然,不可忽略,这中间也有张居正的改革——整顿驿站,清丈土地、整顿赋役、实施“一条鞭法”,在其十年首辅生涯之中,他以一人之力带领整个国家进行财政上的突围,改革成功固然令人振奋,然而这仅仅是是刚刚把帝国的问题看清楚,况且强权人物总是人们乐于攻击的对象,观其死后的遭遇,已将帝国所有的弱点暴露无遗。

的确,如黄仁宇先生所说,1619年战败后,明朝的命运已被注定,此后四分之一世纪

只有令人感到颓丧。至此,晚明的不振作“成为一段十足道地的悲剧”。

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四海成平,如黄先生所述“纵使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水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难免。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这一年,帝国的万历皇帝踏入了二十四岁的门槛,这一年,是这个年轻的皇帝御宇的第十五个年头。

在他继位的当初,这个庞大的帝国还不是他一个人的玩物。帝国的实际权力中心是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皇帝本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全方面的信任他的这位“张先生”。然而,就在张居正死后第二年的夏天,温顺的皇帝发动了对死人的讨伐,他终于洗去了身为皇帝的耻辱。至万历十五年,在帝国的朝堂上,已经没有人能真正的威胁到他的权威,他成了整个帝国惟一的发声筒。

崎岖山路父辈走,康庄大道后人来,万历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北方的“虏患”已不再发生,东南的倭患也已绝迹。帝国的皇帝享用着最美好的时光。而后的“万历三大征”,三战皆捷的战绩似乎也预示着帝国在这位年轻皇帝的手上将创造更多的辉煌。

然而,冷眼人已经看出,此时,实为“温水”中的万历十五年,大明帝国和他的领导人,如同游弋在温水中的青蛙,那滋味肯定不错,但底下的火正在慢慢加热,如果谁再在上面加把火,青蛙的小命就将结束,但因为水温是逐渐加高,故而水中的青蛙并不认为危机就在眼前,加这把火的这是后来清朝的建立者“哈赤”。

正如万历祖父和父亲承受风雨,而让他独享太平一样,万历的逍遥自在给他子孙留下了无底的痛苦深渊。

黄先生的话实已道破日后的真相:“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做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以上的种种无疑是在黄先生“大历史观”指引下的个人思索,“大历史”的本质是以小见大,“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上不能看清,需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的出来”。以《万历十五年》为基,考察16世纪的中国传统社会,以此延伸,洞观历史的本末兴衰,这无疑是一个好的起始。

 

第二篇: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万历十五年,乍看书名,再根据自己对历史的大概了解,并未发现在中国的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这一年就没有发生铭记史册的事件,心想肯定是作此书人搜罗了大量史料将万历十五年写的精彩纷呈。当看到此书的英文名时:1587 year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中文直译即,1587年,一个没有什么大事的年份。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年,黄仁宇先生用如此大的篇幅书写这一年,心理甚是好奇,更想饱览此书。

公元1587年和这一年前后几十年在中国历史上平淡无奇,然而在西方近现代文明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中国高度中央集权、一元政治、单一文化教育、以道德标准作为管理社会工具的制度均达到了登峰造极,而在西方已经开始了自由、平等、权力制衡的萌芽。为什么近现代文明不可能在中国产生和发展?为什么近代史上中国会落后挨打?这本书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书中重点描述的人物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首辅申时行、时代的中坚人物戚继光和海瑞,他们的成长和教育都是社会已经安排好的框架和规范,工作的环境更是一千多年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万历贵为皇帝但很多事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帝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按照固有的道德标准惯性极大的前行,他最后选择的是逃避矛盾;首辅张居正得到了一人之下的权力,为了推进帝国的事业依靠党羽派系,但得罪了其他的官僚,死后免不了被清算;首辅申时行得到万历皇帝的信任,为避免重蹈张居正的覆辙,选择了做一个超级平衡家,事事做和事佬争取不得罪任何人,个人是

得到了善终,但使得帝国官僚集团更加的腐化低效;戚继光在军事上有限的成功只能是在原有制度安排上的逐步改良;而海瑞想完全按照书面的道德标准廉洁的工作和生活必定被官僚集体不容,就像唐吉珂德一人的挑战;自我矛盾的哲学家李贽对当时的社会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但是无法得到答案,自杀终了。

在这样一种社会状况下,整个明朝社会失去了创新发展的力量,就算内部有冲破传统的要求,也不可能战胜业已形成的超级庞大体系了,即使这个体系已经腐朽不堪。万历死后短短几十年满族就依靠强悍的军事力量迅速打垮了明王朝建立起清朝,但是满族没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几乎原封不动的继承了全部的中原文化,这种文化惯性发展200多年后使得清王朝跟明王朝一样的腐朽不堪,在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迅速倒塌下来。

明朝乃至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特点和思想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者不惜大量篇幅阐述分析这个制度下的种种现象。在我看来,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在与世界的横向比较中凸显出了人治和德治相比法治的不足。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这也是一个国家所固有的文化、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中国古代自西汉起独尊儒术的思想传统导致了后来的统治者过于注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的治国方略,也更容易集中国家的权力,而在英国,由于封建庄园中贵族的相对独立和分散,使得统治者更需要通过协商和互相约束来做出决策,从而更容易形成法治的观念。

从《万历十五年》读到现在的社会环境,对从事工商业的人员也有莫大帮助。中国的社会还处在变革时期,许多的政府官员和国企从业人员还或多或少保留有书中所述的文官集团的一些特点、广大老百姓也还保留有

传统文化精神的遗传。在中国这种环境氛围下如何将企业做好?应该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针对中国实际的环境做出变化,只有既能按科学方法管理企业又能适应中国国情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违背国情的做法必将导致失败。

与其说《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书籍,倒不如说是借古喻今的经典著作更准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