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验证检验方法验证

生产设备清洁后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1.  概述

2.  目的

3.  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3.1    验证小组成员

3.2    验证小组职责

4.  验证正文

4.1 验证前确认

4.2 验证方法描述

4.3 验证内容

4.3.1检测方法验证部分

4.3.2综合回收率验证

5.      偏差总结

6.      再验证情况

7.      补充与修定

8.      评价与结论

9.      附录


1.      概述

   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生产设备均可能有残留物遗留,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由于上一批次生产产品的残留影响下一批次或其他品种,故必须对生产所用的设备进行清洁。清洁后要对该清洗方法进行取样检测残留量。一般通常的取样方法为棉签擦拭法和淋洗法。

2.      目的

本验证方案的目的是考察清洗验证涉及取样过程和所用检测方法的过程,是对人员取样操作、残留物转移、测试过程的考察,考察项目最低定量限、线性、综合回收率等。

3. 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3.1验证小组成员

组长:xxx

组员:xxx、xxx

3.2验证小组职责

组长:质量副总经理xxx,负责批准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组员:xxx,参与验证方案的制定,对验证操作过程监督检查,收集验证资料和数据,参与起草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组员:xxx,负责参与验证方案的制定,对所取样品进行化验,收集数据并报告结果,审核验证报告。

组员:xxx,负责审核验证方案,审核清洁验证方案和报告,协助验证方案的实施,并审核验证报告。

4. 验证正文

4.1验证前确认

棉花/棉签        材质:棉签

   紫外分光光度计   编号:           校验有效期             □接受  □不接受

   天平             编号:           校验有效期             □接受  □不接受

  批号:                     

4.2 检测方法描述

4.2.1检测过程

结构中含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官能团,如双键的苯环等,故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1cm比色皿,在合适的最大的吸收波长处,以甲醇为空白,测定样品溶液的吸收度。根据测得的吸收度来计算样品残留的量。

4.2.2贮备液的配制

取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于2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得贮备液(50μg/ml)。

4.2.3计算

测定时同时进行对照品的测定,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按下列公式计算:

A样

C样=           × C对

A对

A:分别为样品和贮备液的吸收度

C:分别为样品和贮备液的溶液浓度

4.3 验证内容

4.3.1检测方法验证部分

为了保证清洗验证和日常清洗结果的可靠性,故对本方案采用的紫外分析方法考察了最大吸收波长确定、最低检测限/定量限、线性和范围、精密度、回收率。 其中线性和范围、精密度和回收率项目考察合并在综合回收率考察中,见4.3.2章节。

4.3.1.1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取贮备液,以甲醇为空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400nm到190nm范围内进行扫描,找出最合适的最大吸收波长,并考察溶剂是否干扰。

结果:最合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nm,吸收图谱见附录3

4.3.1.2最低检测限/定量限

     采用50μg/ml的贮备液逐级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吸收度,如25μg/ml、10μg/ml、5.0μg/ml、2.5μg/ml等,直至最低定量限。

     检测限以1/3的最低定量限计算。

4.3.1.3线性和范围

精密称取适量对照品,用甲醇制成5个不同浓度溶液,作为研究溶液。5个不同浓度的溶液及其确定依据见附录1描述。

并以浓度(μg/ml)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的线性关系曲线,得到的R2应≥0.99,线性曲线见附录4。

4.2.2.4 结论:                                                                  

                                                                          

4.3.2综合回收率验证

4.3.2.1棉签擦拭法综合回收率验证

A.    试验溶液配制

   精密称取适量对照品,用甲醇制成5个不同浓度溶液,作为研究溶液。

   5个不同浓度的溶液及其确定依据见附录2描述。

B. 验证过程

B1. 准备一块平整光滑的不锈钢板材,尺寸为30cm×30cm。在钢板上划出20cm×20cm   的区域。将此区域分割成5cm×5cm的16个小块。分别将约10ml试验溶液定量装入喷雾器,尽量均匀地喷在20cm×20cm的区域内,根据实际喷出的溶液量计算单位面积上产品的量。

B2. 自然晾干不锈钢板。

B3. 将棉签用无水甲醇润湿,除去棉签上多余的溶液,按照“擦拭法和淋洗法取样程序”进行。擦拭区域选择整个喷涂面的中心区域单位面积(5cm×5cm),整个擦拭采用同一根棉签。每个浓度平行试验3次。

B4. 取样结束后,将棉签分别放入25ml的试管中,用10ml无水甲醇稀释至刻度,并标注相关取样信息。

B5. 将上述15份样品溶液和试验溶液依次按照本方案中描述检测方法进行测定。

B6. 回收率计算公式

回收率(%) =实际测得值÷理论测得值×100%

C. 接受标准

综合回收率:≥70%

综合回收率RSD:≤15%

D. 实验结果

棉签擦拭法综合回收率结果

备注:1. 检测溶液实际测得值为经喷洒、稀释后得到的检测样品;

2. 对应试验浓度实际测得值为由检测得到的数值转换至喷洒至表面上未擦拭前的浓度。

E. 结论

                                                                           

                                                                              

4.3.2.1淋洗法综合回收率验证

A. 试验溶液配制

  精密称取适量对照品,用甲醇制成5个不同浓度溶液,作为研究溶液。

  5个不同浓度的溶液及其确定依据见附录2描述。

B. 验证过程

B1. 精密吸取1ml试验溶液置于50ml圆底烧瓶中,并旋转烧瓶使试验溶液均匀地分布在烧瓶下部内表面上。自然干燥或在30℃下温和干燥。

B2. 向烧瓶中加入50ml甲醇,使之延壁快速留下,同时不断转动烧瓶。轻微摇晃烧瓶使溶液均匀。作为测试溶液。每个浓度平行试验3次。

B3. 将上述15份样品溶液和试验溶液依次按照4.2.1.1检测方法进行测定。

B4. 回收率计算公式

回收率(%) =实际测得值÷理论测得值×100%

C. 接受标准

综合回收率:≥70%

综合回收率RSD:≤15%

D. 实验结果

淋洗法综合回收率结果

E. 结论

                                                                           

                                                                              


6. 偏差总结

如果出现偏差请详细记录,若没有以N/A表示。

7 .再验证情况

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须进行设备清洁程序的再验证。

Ø 清洗方法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时;

Ø 设备体积、材质等参数发生改变会影响清洁效果时;

8. 修改与补充

如果出现修订于补充,请详细记录,若没有以N/A表示。

9. 评价与结论

根据获得的验证数据情况进行评价。

10. 附录

附录1 线性范围测试溶液浓度的确定

附录2 回收率验证测试溶液浓度的确定

附录3 最大吸收波长扫描图

附录4 线性和范围关系曲线


附录1 线性范围测试溶液浓度的确定

²  本次研究线性范围浓度点确定依据

以LOQ浓度点为最低浓度点,最大允许残留量(Ld)为最高浓度点来设定线性范围的浓度点。

²  最低浓度点确定

由于LOQ即为在检测时该方法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故直接将LOQ浓度最为最低浓度点。

²  最高浓度点确定

采用擦拭法和淋洗法两种方式下最大允许残留量相对应于可供检测时的最高浓度点作为线性研究时的最高浓度。

1. 擦拭法方式下最高浓度点确定

根据“产品生产设备清洁程序验证方案”中计算得到的擦拭法下的最大允许残留量,Ld为71.3μg /cm2;在清洗后取样检测时溶液中浓度为178.25μg/ml。

           说明:在按25cm2擦拭后取样后,需要用10ml甲醇溶解后才能测定,在假定DOND3回收率在100%的情况下(即被甲醇100%提取),此时擦拭前的浓度至少达到178.25μg/ml时方能保证置于最大允许残留量的限度(Ld为71.3μg /cm2);

故在擦拭法方式下最大允许残留量对应的检测时浓度178.25μg/ml

2. 淋洗法方式下最高浓度点确定

根据“产品生产设备清洁程序验证方案”中计算得到的淋洗法下的最大允许残留量,最大Ld 为109.0μg /ml,最小Ld 为32.9μg /ml;该浓度即为在清洗后取样检测时的浓度。

故在淋洗法方式下最大允许残留量对应的检测时浓度109.0μg/ml

²  本次研究线性范围浓度点

最高浓度点:178.25μg/ml

最低浓度点:LOQ (如LOQ小于32.9μg /ml时,以32.9μg /ml为最低浓度)

另外中间3个浓度点在范围内最高和最低浓度范围内合理均衡布置


附录2回收率验证测试溶液浓度的确定

²  本次研究回收率浓度点确定依据

以LOQ浓度点为最低浓度点,最大允许残留量(Ld)为最高浓度点来设定回收率的浓度点。

²  擦拭法回收率测试溶液浓度的确定

1. 最高浓度点最大允许残留量(Ld来设定

根据“产品生产设备清洁程序验证方案”中计算得到的擦拭法下的最大允许残留量,Ld为71.3μg /cm2;在清洗后取样检测时溶液中浓度为178.25μg/ml。

           说明:在按25cm2擦拭后取样后,需要用10ml甲醇溶解后才能测定,在假定3回收率在100%的情况下(即被甲醇100%提取),此时擦拭前的浓度至少达到178.25μg/ml时方能保证置于最大允许残留量的限度(Ld为71.3μg /cm2);

由于在按本方案进行模拟擦拭法回收率研究时,需要将取研究溶液10ml喷在20cm×20cm的区域内,然后在5cm×5cm区域内棉签擦拭取样,取样后需要用10ml甲醇溶解后才能测定,考虑到棉签转移和检测方法的综合回收率最低限为70%,故此时研究的溶液浓度须达到4074μg/ml时方能保证在检测时检测浓度达到最大允许残留量的限度(Ld为71.3μg /cm2;擦拭后检测时浓度178.25μg/ml);

计算如下:178.25μg/ml×(20cm×20cm)×10ml/((5cm×5cm)×10ml×70%)

=4074μg/ml

2. 最低浓度点以LOQ浓度来设定:

由于在检测时该方法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LOQ,由于在按本方案进行模拟擦拭法回收率研究时,需要将取研究溶液10ml喷在20cm×20cm的区域内,然后在5cm×5cm区域内棉签擦拭取样,取样后需要用10ml甲醇溶解后才能测定,考虑到棉签转移和检测方法的综合回收率最低限为70%,故此时研究的溶液浓度须达到23LOQ时方能保证在检测时检测浓度达到最低浓度点以LOQ;

    计算如下:LOQ×(20cm×20cm)×10ml/((5cm×5cm)×10ml×70%)

=23 LOQ

3. 故设定的浓度点为(即需要配制的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回收率研究溶液浓度):

最高浓度点:4074μg/ml

最低浓度点:23 LOQ

另外中间3个浓度点在范围内最高和最低浓度范围内合理均衡布置

²  淋洗法回收率测试溶液浓度的确定

1. 最高浓度点最大允许残留量(Ld来设定

根据“产品生产设备清洁程序验证方案”中计算得到的淋洗法下的最大允许残留量,Ld为最小32.9μg /ml;最大109.0μg /ml。该浓度即为在清洗后取样检测时的浓度。

由于在按本方案进行模拟擦拭法回收率研究时,需要将取研究溶液1ml置于50ml圆底烧瓶中,待干后加入50ml甲醇溶解提取后得到的溶液才能测定,考虑到棉签转移和检测方法的综合回收率最低限为70%,故此时研究的溶液浓度须分别达到2350μg/ml和7786μg/ml时方能保证在检测时检测浓度达到最大允许残留量的限度(Ld为最小32.9μg /ml;最大109.0μg /ml);

计算如下:32.9μg/ml×50ml / 70%=2350μg/ml

               109.0μg/ml×50ml / 70%=7786μg/ml

2. 最低浓度点以LOQ浓度来设定

 由于在检测时该方法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LOQ,由于在按本方案进行模拟擦拭法回收率研究时,需要将取研究溶液1ml置于50ml圆底烧瓶中,待干后加入50ml甲醇溶解提取后得到的溶液才能测定,考虑到棉签转移和检测方法的综合回收率最低限为70%,故此时研究的溶液浓度须达到23LOQ时方能保证在检测时检测浓度达到最低浓度点以LOQ;

     计算如下:LOQ×50ml / 70%=71 LOQ

3. 故设定的浓度点为(即需要配制的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回收率研究溶液浓度):

最高浓度点:7786μg/ml

最低浓度点:71 LOQ

另外中间3个浓度点在最高和最低浓度范围内合理均衡布置(其中须包含2350μg/ml)。


附录3 最大吸收波长扫描图


附录4 线性和范围关系曲线

 

第二篇: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第 1 页 共 5页

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包括检验用精密仪器)验证的实施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采用的与现行《中国药典》或法定标准中规定方法不一致的检验方法的验证,包括检验用精密仪器的验证。

3 检验方法验证的目的

通过验证考察所采用的检验方法是否准确、可靠,能始终如一地获得客观实际的数据或结果。

4 职责

设备动力科:负责检验用精密仪器的安装确认。

质量部QC:负责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起草与实施,对所测数据准确性负责。

综合部:协助检验方法的确定及前期验证,并有责任指导QC人员进行所移交检验方法的验 证。

QC室主管: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实施。

QA验证管理员:负责验证工作的管理,协助检验方法验证方案的起草,组织协调验证工

作,并总结验证结果,起草验证报告。

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第 2 页 共 5页 质量部经理: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

质量总监: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5 内容

5.1 验证小组成员

QC检验员、QC主管、QA主管、设备动力科主管、QA验证管理员、设备管理员

5.2 检验方法验证的前提

5.2.1 检验方法验证的前提是在检验方法开发阶段已完成方法的测试条件的优选工作,排除了

干扰因素。对定量测定而言,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应在这一阶段完成。

5.3 检验方法验证的方式

前验证、回顾性验证。

5.3.1 前验证:系指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按照设定的方案进行试验,获得证据以证实检验方法达

到预期要求的行为。包括研究开发实验室和质量部QC对检验方法进行的前验证。

5.3.1.1 研究开发实验室的前验证是从方法的开发为起点,以方法的验证告终。通常需三个步

骤:

? 通过文献设计方法——综合部通常在产品开发的同时提出检验方案;

? 通过条件试验初定方法——进行检验方法的筛选和条件优化试验;

? 通过验证确定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其基本内容包括检测仪器、准确度、精密度、

线性范围、选择性等。

? 通过其他分析人员(最好是没有参加该方法开发试验的人员)进行重复性试验——发

现方法的薄弱环节,使方法的文稿更具体、操作更完善。

5.3.1.2 质量部QC进行的前验证

? 经过上述前验证的方法移交给QC投入使用前,QC还应进行检验方法的前验证,证

明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获得对检验方法适用性信念的证据。

? 研究开发人员除了提供检验方法的操作规程外,还应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有关检测仪器

要求、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选择性等方面的实验数据和资料,包括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对一些特别复杂的检验方法,必要时技术中心还应派技术人员实地指导验证,使QC的验证工作少走弯路。

? 由另一位检验人员进行重复性试验,对两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应符

合规定。

5.3.2 回顾性验证

5.3.2.1 系指利用对现有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证据,以证明检验方法达到预期要求

第 3 页 共 5页 的行为。

5.3.2.2 回顾性验证适用于原来一直使用,但未经过验证的与法定检验方法不一致的检验方法

的验证。

5.3.2.3 回顾性验证的先决条件是生产的工艺条件没有变更,有完整的批生产记录和批检验记

录。每批的投料量和检验的结果,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偏差和纠正措施以及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均有据可查。如果一个检验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曾做过若干次修改,相应的数据应分段进行统计分析。

5.4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验用精密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和验证报告四个大的方面。

5.5 检验方法验证的步骤

5.5.1 验证方案的建立

5.5.2 精密仪器的确认

通常包括:预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和再确认。如果该仪器原来已经过验证,且仍在验证周期内,则原则上可以不必在此再次进行验证。

5.5.2.1 预确认、安装确认(执行《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验证规程》)

5.5.2.2 运行确认

仪器安装确认完成以后,空载试验来确保仪器能在要求范围内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

5.5.2.3 性能确认

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实际待测品或模拟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一般应至少连续测试3次。

5.5.2.4仪器的再确认

5.5.2.4.1为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对于一台新购买的仪器在确认工作结束以后,应根据仪器的类别、确认的经验制定再确认的计划。

5.5.2.4.2再确认的时间间隔和内容要根据仪器类别和使用情况决定,一般是3个月、6个月或1年。

5.5.2.4.3再确认的内容通常包括线路连接、附件备品消耗品检查、清洁工作、功能试验(重点)、工作日记等。

5.5.3 检验方法的适用性验证

适用性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三个方面。

5.5.3.1 准确度试验

第 4 页 共 5页 5.5.3.2 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回收率表示。

5.5.3.3 原料药用已知含量的对照品或标准品作样品。而制剂是用已知含量的原料和处方中相

应的辅料按比例摸拟配制成制剂后做试验,取样量应在标示量的90.0%~110.0%范围内。

5.5.3.4 回收率的接受指标一般为95%~105%,具体指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5.4 精密度测定

5.5.4.1 精密度也称为重现性,系指在同一试验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某一成分进行多次测定,

所测得的值彼此符合的程度。常用相对标准差(RSD)来表示。一般要求做平行试验4次以上。

5.5.4.2 对常用检验方法来说,检验结果的RSD≤1.0%;仪器分析一般RSD≤2.0%。

5.5.4.3 对于新的检验方法而言,所配的标准液、滴定液、及样品液等,不仅要测定一天内的

RSD值,还应考察天与天之间的RSD值。该项也可称为稳定性试验。

5.5.5 线性范围试验

5.5.5.1 取样量或样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测定结果也成正比的变化,这样的范围称之为

线性范围。

5.5.5.2 至少在可能达到测定值的80%~120%范围内试验时,浓度与其对应的测定值经二次回

归得到的相关系数r应>0.99。

5.6 验证报告

5.6.1 对验证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给出明确的结论。

5.6.2 附上经验证的检验方法的文字材料。

5.7 再验证

在下述情况下对检验方法需进行再验证:

5.7.1. 仪器更新或大修。

5.7.2. 对检验方法获得的结果作趋势分析,发现系统性偏差;

5.7.3. 对检验规程进行了修订或检测条件发生变更;

5.7.4. 经过一段时间对检验方法进行再验证(可根据具体情况由验证小组决定是否进行定期

的再验证)。

5.8 验证文件格式、验证组织、实施详见《验证管理程序》。

6 相关文件

《验证管理程序》 1205·001

《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验证规程》 1305·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