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实习报告

《固体废物处理利用》

实习报告

实习一:卫生填埋场

1. 实习单位: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

实习地点: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兴丰村

2. 实习时间:20xx年11月15日(星期二)上午

3. 实习目的:了解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况,明确填埋场的填埋工艺流程、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以及填埋场气体的利用方式。 4. 实习内容:

1) 参观兴丰垃圾填埋场总体布局模型;

兴丰垃圾填埋场位于广州市白玉去太和镇帽峰山麓,占地91.7公顷,填埋区面积47.5公顷,填埋垃圾的最大深度大约70米深,最高可达100米,是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也是世界最先进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之一。自20xx年8月投入使用后,至今累计处理垃圾近2000万吨,接近设计容量的一半,预计211年左右全部填满,封场将完全改造成生态公园。

2) 填埋场的填埋工艺流程;

垃圾车通过IC卡设备,经过过磅房称量垃圾重量,将垃圾按单位分层填埋;经过推土机将垃圾推平,经过压路机碾平、压实3次达到每立方米0.9吨的高密度,再覆盖上一层沙土,然后盖上一层日覆盖膜,防治雨水申屠,蚊虫滋生及散发臭味。

3) 了解学习填埋防渗系统的处理工艺;

在生化处理后进一步采用连续微滤+反渗透相结合的深度处理工艺,使

处理后出水达到生产回用水标准,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兴丰垃圾填埋场采用生物处理方式处理垃圾渗滤液。

处理工艺流程为:

渗滤液?UASB?SBR?CMF?RO

渗滤液处理后一部分作为回用水,另一部分作为浓缩液回流到填埋场。 解说员一再地强调了防渗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HDPE膜,总共有两层。同时在防渗工程里面起保护土壤机制的是那些碎石,防止了那些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的深层。

4) 填埋场气体的利用方式:

场内设有沼气发电厂,厂内设有八台机子但是场内的沼气量很多一部分无法利用,其原因是广州垃圾的含水量很大,以至于导致了气体难以收集,沼气利用不到40%,场内的污水处理厂无法负荷过多的污水,部分污水堆积最终要运出外部处理。期间有同学提出如果每天无法处理完的污水,是否用来回灌垃圾?垃圾里含污水太多会导致堆体的滑坡,并且堆其在场内是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超负荷的运作只能把这些超出的污水运送到外面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5. 实习心得体会:

由本次实习参观,对垃圾填埋场理论上的理解之外多了点实际的理解。根据解说员跟我们的介绍中我们可知,该垃圾填埋场运行时填埋的垃圾量远远大于拟建期时所预算估计的垃圾量,现由本来的4区垃圾填埋空地到扩建的第5区,同时正进行设计准备征地建造下一个填埋场,广州市垃圾量的严峻程度让本拟建的垃圾填埋场的寿命大大降低。由此可知,广

州生活垃圾产生量很大,其原因有:人口多、物质消费高、垃圾排放多、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导致有大批垃圾废物的产生。所以我认为要改善这种高排放量的垃圾问题,必须从人们的环保意识抓起,并且做好对外界宣传合理地处理垃圾废物,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加强对垃圾废物源头治理比起末端的填埋和处理更加重要,也更具有实际性,所以应当在关于一次性物品,物品包装,垃圾分类等工作进行合理地规划与安排,生产前线应该抓住产品的可否降解性及对环境的危害性而防止那些对环境有潜在危害的产品进行制止消灭,禁止其对外发行;而对于那些生产过程会产生废弃物的工艺,应监督其固体排放前是否有进行达标的处理或者是否有做相关处理的手段,例如交给其他处理工程更近,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于末端的填埋、焚烧等处理,要注意的是处理过程所需条件、处理中的影响、处理后的利用等工艺。

以上是我对于本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实习二:枯枝落叶堆肥

1. 实习单位:广州市园林基质厂

实习地点:白云大道北440号(广外附近)

2. 实习时间:20xx年11月23日(星期三)上午

3. 实习目的:了解园林基质厂的概况,明确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原料来源及种类、产品的生产量及其应用。

4. 实习内容:

1) 广州园林基质厂概况:

广州市园林基质厂(广州市绿色废弃物处理中心)隶属于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是一家集科研、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环保处理、生物科技公司,也是一家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专利的新型创新企业。公司位于白云大道北440号,总占地面积50亩,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具备年处理园林垃圾5万立方米的发酵生产线,可产营养基质和土壤改良剂2万立方米的能力。园林基质厂是广州市独家城市绿色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企业,拥有10多人的专家团队和高级技术研究人员(博士、硕士和本科)。公司现有产品形成土壤改良剂、高效营养基质和有机肥三大系列,20个品种,应用于园林绿化、农业和林业三大领域。20xx年主持承担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园林绿色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功能性产品”,参与承担了国家农业部有机肥行业推广项目“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的技术研究”、国家建设部项目“市政废弃物的资源化—研制园林植物营养基质”、广州市项目“城市污泥堆肥

生产园林植物生长基质产业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多功能环境友好型营养基质(水浮莲)的研制与产业化”、“城市绿色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养分促释与防病型绿色有机基质的研制与产业化”等多项科研项目。制定了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城市绿色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通用规范》(DBJ440100/T ×59-2010),参与编制国家标准《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范》。公司现已形成城市绿色有机废弃物高温好氧堆肥快速发酵技术、微生物菌种与生物表面活性剂联用快速除臭技术、营养基质的养分控释技术和生物有机肥防病技术,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且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

2) 公司产品介绍:有机肥、高效营养基质、土壤改良剂、各种绿化

苗木,承接各类绿化工程。

3) 生产工艺流程:

枯枝落叶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以及筛选。主要去除大块的及非堆肥物料的如石块、塑料等。园林基质厂内有进口的粉碎机。粉碎机主要把体积较大的枯枝落叶粉碎成体积较小的适宜堆肥的物料。

枯枝落叶起堆: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养分以及水分的调节,调节适宜的C\N以及堆物的含水率,同时还需添加菌种和酶制剂。 堆肥翻堆:此过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翻堆搅拌来供给氧气,随着发酵的进行,堆物还会升温,翻堆也有起到降温的作用。

堆肥产品分级筛选:经过发酵后的物料中,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

被稳定化和减量化。但是预处理中没有被完全除去的塑料、玻璃等物质还要进行分选。

产品系列化:最终物料加入不同配料就可变成不同的产品。

4) 产品生产来源及种类:

产品的原料主要是广州市每年绿化剪护剪枝、路树危险和季节变化等原因,市产的园林垃圾,主要是枯枝落叶。

5) 产品的生产量及应用:

经实践检验证明,用枯枝落叶变成的基质可提高绿色植物的存活率。植物长势旺盛,促进了园林绿化的效益,间接地降低了绿化成本。由于这种人工基质较轻,市政园林部门还将其运用到天桥和楼顶绿化和高速公路坡面绿化。

5. 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对于课堂上老师所播放的视频以及堆肥的工艺有了形象深刻的印象。堆肥的过程以及堆肥过程中物料的状态,含水率的适当程度也有所感受,捏在手上不出水但也不会是干干的。技术人员说就是这个手感判断堆物的含水率,此外,碳氮比、碳磷比也是堆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此外,对于本次实习,我认为例如此种话垃圾为资源的技术应该发扬倡导,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我认为未来环境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朝这样的方向,把放错位置的资源利用起来,这样我们生活里的垃圾能够成为我们所能利用的资源。

 

第二篇:热处理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姓名: 20##年10月
目录及摘要

一、设备. 3

1、箱式电阻炉. 3

长远的规划是:在控制柜内使用PLC控制器或在外部直接使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装炉、出炉的自动化、规范化,以便于提高生产效率、方便管理。这样可使工艺流程稳定,排除因人的因素而造成的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且,在出现工艺问题时可以很方便排除次要因素,迅速地解决问题。

2、多用炉. 3

1)多用炉的改造

多用炉较为先进,但利用率不高。初步设想是通过AX100自带的RS232或RS485接口,用一台计算机与多用炉的PLC连接起来,以便详细地记录多用炉的运行状态。这样做的理由如下:

(1)详细地记录每一种产品的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状态及参数,为以后进一步处理相同的产品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生产效率;

(2)提高技术力量,树立公司形象,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3)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减少因人事变动而造成的损失,以便于企业长久稳定的运营。

(4)投资小,可执行性高。

2)多用炉调质产品硬度不均及变形问题

提出了一些改善多用炉调质产品硬度不均的建议。

3)金相化验设备. 4

简单的给出了几张先进金相化验设备的图片

二、工艺 6

1、40MnB轴头生产. 6

提出了改进轴头生产的一套方法及设备示意图

2、40MnB轴头裂纹. 7

提出了一些改善并减少轴头裂纹的建议。

三、管理. 9

1、短期规划. 9

简单的叙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意见。

2、长期规划. 9

提出了一些关于管理的更长远的看法。


一、设备

我厂现有箱式电阻炉四台,井式气氛炉两台,台车加热炉四台,碳氮共渗炉两台及与其配套的两台回火炉。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已经淘汰了空气加热炉,普及了少无氧化热处理。而我厂多为空气加热炉,这种炉处理的工件表面脱碳严重,导致产品质量不好。

1、箱式电阻炉

箱式电阻炉为一般的空气加热炉,加热功率较小(为75KW),电源的连接方法为星形接法(YYY)。该炉采用PID调节器(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由热电偶采集炉内温度,测量温度所得的模拟信号交给PID调节器,经PID调节器的比例(P)、积分(I)、微分(D)运算得到控制信号,由控制信号触发交流接触器,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的通断来实现温度的调节。调节温度的精度可达到±2℃。按照我国现行的电热设备国家标准,这种电炉为B级。

长远的设想是将我厂的电炉级别都达到C级,C级电炉采用微机数显控温仪表,具有PID断续或连续调功控制的功能,必要时应能进行程序控制并带有外部打印机接口。在控制柜内使用PLC控制器或在外部直接使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装炉、出炉的自动化、规范化,以便于提高效益、方便管理。这样可使工艺流程稳定,排除因人的因素而造成的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且,在出现工艺问题时可以很方便排除次要因素,迅速地解决问题。

2、多用炉

1)多用炉的改造

我厂的多用炉较为先进,基本实现了装炉、出炉的自动化,但对多用炉的利用略有不足,即没有充分发挥其功用。多用炉采用PLC控制,并可与计算机通信,有外部打印机接口及外部存储设备。可以通过其自带的外部存储设备记录炉子工作运行情况,这一功能相当于箱式电阻炉的圆盘记录仪的功能,当然这一功能比圆盘记录仪的功能强大许多。多用炉用的PLC型号为AX100,是欧姆龙公司的产品,与其配套的、在计算机用的软件是运行于windows平台的DAQSTANDAD。

初步设想是通过AX100自带的RS232或RS485接口,用一台计算机与多用炉的PLC连接起来,以便详细地记录多用炉的运行状态。这样做的理由如下:

(1)详细地记录每一种产品的工艺流程及各流工序的状态及参数,为以后进一步处理相同的产品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生产效率。以改变现在单凭经验,常常多次回火的现状。我厂现在的工作状态是:转来一种产品,根据经验选择回火温度,经常是查找以前记录的回火温度,降低一下温度(害怕回火温度过高而重干),这样常常导致多次回火,浪费了能源、人力,机器折旧大,工作效率较低。

(2)提高技术力量,树立公司形象,以获得更大的效益。单独的控制室,一般的企业都会有;而如果在控制室内放一台计算机,将显得大不一样。我们可以把热处理产品工艺过程的状态参数从计算机中调出来给我们的客户看,这会让他们感觉到公司的技术实力,从而增大了与公司合作的可能性。

(3)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减少因人事变动而造成的损失,以便于企业长久稳定的运营。用计算机记录的技术资料,可打印出来,交技术部门存档,以保证企业持续运营。

(4)投资小,可执行性高。一台普通计算机即可完成这一功能,大约两三仟圆即可,另外一条RS232或RS485线不过几十块左右。

2)多用炉调质产品硬度不均及变形问题。

变形不可避免,但硬度不均应该可以解决。考虑到炉子控温较为准确而淬火池较小,可能是由于淬火时没有淬好,导致残余奥氏体过多。针对这种情况,有以下看法:

1)将淬火池加深。这样,当热处理产品进行淬火时,淬火液与待处理的产品强烈的对流,在淬火液强烈的对流下,液面高处总是温度高,液面低处温度较低。在适当处用高速水泵将热的淬火液抽走,并不断地从下部补充。

2)增加淬火液量,从而吸收更多的能量,使淬火液的温度升高的不至于过高;

3)此多用炉,炉膛较小,不适于处理过大的零件,比较适于处理一些小的标准件。而且此炉是碳氮共渗炉,仅用于调质处理有些未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为充分发挥炉的功用,可考虑发展一些与炉子相适应的业务,如对一些较小的标准件进行调质、渗碳等。

3、金相化验设备

长期地技术规化应增加热处理化验设备的层次:


HBRX-187.5A型携带式          金相试样切割机

全自动试样切割             金相试样预磨机

自动研磨机                图像型金相显微镜    


二、工艺

1、40MnB轴头生产

40MnB轴头类产品是热处理的主要产品,该产品数量多。从人的角度讲,工人劳动环境比较恶劣,劳动强度较高,针对这种情况,有以下见解:

1)、在现在的基础上改造,有以下半自动化设备示意图


电阻炉前有一个沿道轨移动的台车,用电机将炉底板架拉出,传送至水槽中淬火。这样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次淬火量太大,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不足,但这是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淬火池结构来解决的,现在大型淬火炉一次装炉量可达20吨左右,也是一起淬火。而这样做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

(1)这样可大缩短淬火时间,减少因为没有及时回火而导致的淬火裂纹;

(2)节省人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实现了工艺过程的机械化、定量化,便于查找淬火缺陷产生的原因、调整工艺过程、改进工艺;

回火可考虑用井式回火炉,以解决同一炉中产品硬度不均的现状,工装如下图:

如有必要,可以给出详细的设计图,以便核算成本,验证可行性等。

2)如长期大规模生产,可考虑用推杆式自动化生产线,此生产线集淬火、回火于一炉,自动化程度高,对于大批量生产同一类型的产品很适用。

2、40MnB轴头裂纹

轴头裂纹问题较为复杂,说一下主观见解,真正地解决问题须进一步实践、探索。

1)冲孔时,由于模具的磨损,易在内孔处留下划痕,特别是在轴头的孔径由粗变细的交接处,此处是应力集中处。淬火时由于剧烈的冷却,裂纹易在此应力集中处产生并扩展。应当指出:大部分的裂纹都是在热处理中产生的,但并不能把所有产生的裂纹都归咎于热处理,如有些原材料缺陷(如原材料无机非金属夹杂物太多,原材料的疏松、缩孔缺陷严重超标)、锻造时的划伤及折皱都会在执业处理中产生裂纹;还有由于在锻打时温度过底,导致位错在晶界处堆积,引起加工硬化,在热处理过程中易产生裂纹。纯粹由于热处理产生的裂纹与由于以上原因产生的裂纹是不同的,纯粹由于热处理产生的裂纹刚键有力,表面呈灰色细瓷状,在金相显微镜下不应在裂纹两测看到因脱碳而形成的铁素体,有时可以明显的观察到裂纹穿过晶界,而裂纹两侧没有明显的不同。不是纯粹由于热处理产生的裂纹,裂纹常常很粗大,表面呈灰色粗糙状态,有氧化皮存在。些外,锻件设不合理在热处理过程中也容易产生裂纹。

2)冷却速度过快,冷确时组织应力与热应力相互作用,最终拉应力大于压应力,而产生裂纹。针对这一情况,应适当调节淬火液的浓度,在达到金相要求的基础上,尽力降低冷却速度;

3)可在淬火前适当地预冷,这需要不断的调节,在能够获得满意组织的前提下,尽量地降低预冷温度;

4)在能达到合格组织的前提下,淬火时不冷至最低温度,并及时回火,因为当冷却到Ms点(马氏体型转变点)以下后,不在发生马氏体型转变。


三、管理

1、短期规划

1)应详细的规定每一个员工的职责,规定员工该做些什么,在何种情况下,听从谁的指挥,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这样可以缓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减少员工的负面情绪。

2)当前在用的工艺都应该有一份书面的详细的过程规范,包括装炉时间,对炉子的操作、淬火保温度、淬火保温时间、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淬火介质搅动速度、淬火介质的温度变化、淬火和回火之间的延滞时间等。这些参数不仅应进行详细的定义,还应考虑到这些参数所允许的范围。

3)每一个热处理工艺制定一个持续改进的程序,该程序应能带来质量和生产能力持续的改进,并对所制定的改进程序有一个预定实现的日期,并使之文件化。

4)热处理工作人员应该具有一个涵盖全部热处理过程的操作手册。该手册应包括详细描述了各种可能的紧急状态处置(如断电)、设备的起动、设备的停止、产品的隔离、产品的检查及一般的操作程序等在内的各种作业指导书。 这些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从产品接收到出货过程中所有操作步骤并能被热处理工作人员随时参阅。这些作业指导书应该详细规定与热处理过程中各个工序(如装载、奥化体化、冷却淬火、回火)相关的紧急应对措施。

5)应制订一份关键配件清单,单并应确保这些零件随时可用,以便将生产中断时间减少到最小。不可预料的、紧急状态下的停机大大增加了产品错误处理的风险。操作员工应该接受包括停电在内的设备紧急状态下物料处理、围堵行动及产品隔离方面的训练。

6)应监测冷却淬火系统,如温度、搅拌速度、液面高度、浓度(如果适用的话)及零件在淬火介质中的停留时间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内。周期性地对淬火介质冷却曲线、水份、盐浓度之类的特性进行分析,淬火介质所允许的性能波动应在淬火介质供应商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有机淬火介质的浓度、冷却曲线、粘度和油性淬火介质的含水量、固体悬浮物、粘度、冷却曲线、总酸量及闪点等。

7)热处理炉配备的称重仪器、折射计(广泛地用于检查有机淬火介质)、硬度试验设备(所使用的每一个标尺)应定期的检验、校正。

2、长期规划

1)应实时地收集和分析各种实时数据并针对相应的数据采取行动,如每一次淬、回火温度,硬度检测的情况及合格率,淬火介质的温度,淬火时间等。以便适时的调整工艺,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工艺和过程的实时分析可以得到缺陷预防及削除缺陷方面的重要信息。不过,这是建立在工艺过程的机械化、定量化的基础上的。

2)应制定一个文件化的返工程序,返工程序应就哪些产品允许进行返工及哪些产品不允许进行返工进行规定,任何的返工行为都需要一份由技术人员发布的加工控制文件来指导返工。

3)应向员工提供所有热处理操作方面的培训。包括后备及临时员工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应该得到培训。根据员工的职责不同,妥善安排进行中的和后续的培训。

4)应制定一个包括一个记录、评价并妥善解决顾客及组织内部对组织的抱怨的程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