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

1. 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

2. 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

3. 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

4.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

5.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

6. 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

7.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

8. 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

9.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 ..

1. 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

2. 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四)省略句、判断句

1.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2. 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3.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状语后置句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七)重点翻译句

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八)多义词

1

1. 乃 .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

③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 道 .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 盖 .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 然 .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2

..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十)异义词 ..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

5. 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十一)《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一、名

“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夕是傍晚,这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思。

二、盖

3

“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因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语气词。“盖”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译为“大约”“似乎”“大概”“原来”等。本文有三个句子用了“盖”。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原来。)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大约。)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大概。)

三、所以

“所以”是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凝固格式,由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表示两种基本的意义,依介词“以”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定。“以”当“用”讲时,“所以”表示“??的方法”之义,《墨子·公输》“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方法”;“以”当“因”“由”讲时多,“所以”表示“??的缘故”之义,本文中“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所以”便是“??的缘故”的意思。

四、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判断句式“??者,??也”,但用法不同,表示的语法关系也不同。两个“者”字都是助词,第一句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在这里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标明停顿和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之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者”用在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前后两分句有解析和被解析的关系。前一分句提示某种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申述缘由,这实际上是用判断句式表因果关系。

五、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个主谓句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三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主语是“余”,谓语是动词短语“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二层的动词短语是动宾结构,动词是“悔”,它的宾语是主谓短语“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三层,作宾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其”,谓语是由两个“动+宾”的动词短语“随之”和“不得极夫游之乐”组成的,这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随之”,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

4

 

第二篇:重要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九中高三语文组

游褒禅山记

复习目标:1、熟读课文并背诵默写第三段。

2、积累舍、得、至等文言词语及省略等特殊句式。

3、能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复习重点:熟读和背诵。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和句式。

复习难点: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默写:

1、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文言词语、句式复习。

1、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长乐王回深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故其后名之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泉侧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火尚足以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其文漫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无物以相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何可胜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碑仆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语句: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四、作业:结合本单元三篇课文,举例总结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三种词类活用的特点。(各举两个例子,再进行总结:句式特点,怎样去判断)

五、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

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朱昭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2.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 )

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 ②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③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 ④妻子不可为贼污

⑤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⑥昭跃马从缺城出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复习目标: 1、复习次、所以、趣、喻等文言词语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复习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和其生死观的积极之处。

3、背诵并默写课文。

复习重点: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背诵及默写。

复习难点:说出作者生死观的积极之处。

复习方法:朗读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默写:

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带左右。

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观宇宙之大,

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句式复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映带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引以为流觞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少长咸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死生亦大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列坐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足以极视听之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信可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向之所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虽趣( 趋向、取向)舍万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其欣于所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喻之于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语句: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四、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2、文章第一部分写乐,第二部分写悲,两者有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五、综合练:

将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句子归类

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④耳得之而为声 ⑤扣舷而歌之 ⑥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⑦穷山之高而

止 ⑧箕踞而遨 ⑨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⑩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表示修饰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示承接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表示并列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表示转折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结合以前所学课文,总结“修”“信”“是”几个多义字的用法。

郑州九中导学案

科目:语文 课题: 《赤壁赋》

执笔:魏迎锋 审核:郭河秀、李艳

复习目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

2、积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

3、能简要说出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复习重点:背诵并默写。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和句式。

复习难点:说出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蕴含的哲理。

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文言词语、句式等知识点复习。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凌万顷之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江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歌窈窕之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侣鱼虾而友麋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知东方之既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固一世之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凌万顷之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为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译下列句子: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

三、默写:

____________,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回答:

试简要说说本文的感情基调。

五、综合训练: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而又何羡乎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⑦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⑧而今安在哉 ⑨寄蜉蝣于天地 ⑩渺渺兮予怀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然力足以至焉 ?有志者,不随以止也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判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宾语前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状语后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语后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主谓倒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省略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结合本文,并搜集有关资料,简要说说苏轼的人生观、哲学观。(60字左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