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 ( C )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 庄子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 C )

A.《论语》 B.《礼记》 C.《中庸》 D. 《孟子》

3.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职责。

A.教书育人 B. 尽职尽责 C. 关心学生 D. 提高业务

4.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 B )

A.梁启超 B. 蔡元培 C.梅贻琦 D. 陶行知

5.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 D )

A.英国教育家保罗·纽曼 B. 美国教育家杜威

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D. 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

6.道德是人们从

A.“善”的规则 B. “善”和“恶”的标准

C. 思想精神 D. 实践——精神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教育公正 D.教育人道精神

8.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家是( C )

A.梁启超 B.陈独秀 C.梅贻琦 D.罗家伦

9.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是非 B.善恶 C.荣辱 D.美丑

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B.培养四有新人

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大学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答:学术自由精神;独立自治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理性批判精神。

2.教育劳动创造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与社会活动其他部门相比,教师职业活动最富有创造性。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由于学生的个性、教学内容、客观条件、教师自身的特点等等是千差万别的,因而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去创造。不仅是在规程、方式和方法上,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完全转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育劳动创造性还体现在教师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和从事创造性活 1

动的能力,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劳动创造性的重要体现。

3.什么是他律?什么是自律?二者哪个更重要?

答:他律是指道德主体在接受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其意志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和驱使,把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作为行为准则。

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具有自律性的人往往不受外在环境和因素的干扰,依靠道德信念,凭自己的良心追求道德目的和道德境界。

他律和自律是师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但二者又有相互关联作用。这种关系表现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

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和自律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正确认识师德修养过程中他律和自律关系的意义。第一,他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外在动力。第二,他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第三,师德修养重在自律。(2)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第一,主动接受各种师德教育,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中,提高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认识,陶冶师德情感,培养师德意识,规范师德行为。第二,主动接受社会舆论德监督,自觉依靠各种制度、纪律等外在压力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第三,积极主动参与营造教书育人德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维护教师形象,以大家的共同参与来营造师德修养德环境。(3)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第一,自觉进行内心省察、反思,用道德良心来评价自己,用道德意志来支撑自己,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第二,经常自我反省,常常进行自我省察,实行自我解剖,自我监督,自我评价。通过自律反省,改进不足,不断完善和塑造师德形象。第三,努力做到慎独,即一个人独处时,能自觉保持一种道德自觉性,自觉践行师德内容。(4)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作为大学教师,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文化知识、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较高,环境氛围较好——好的条件。言教身教并重。成为具有高度教育责任感和教育良心的教育者。

4.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有哪些?

答: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如何?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是什么?

答: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是:

(1)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教师与学生上任何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缺少了任何一方,教育过程就无法进行。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己的内因。

2

第一,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或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第二,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

第三,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合理地要求学生,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做到教书育人。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第一,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学教育的需要。

第二,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还应当学会克制。

第四,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不仅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

第一,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二,教师应尊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 第三,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第一,严而有理——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应当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

第二,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的要求。

第三,严而有方——教师多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法促使学生乐意地去接受、确确实实地去执行。

第四,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坚持长久。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2.针对近年来高校教师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等热点问题,教育部队高校教师的师德做出具体规范,特别是首次明确师德将成为教师评优等的首要标准。这份规范对高校教师提出六大项“师德”标准,即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和为人师表。请论述新师德标准的重要意义。

答:参考教材P25,P40。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89.1%的人感叹当今好老师不常有,66.7%的人感觉当下大学生部认真上课情况普遍”,《中国青年报》指出,当下“‘老师混课时,学生混学分’,是很多大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心照不宣一起走过场的尴尬现实”。

某校新闻专业广告策划课的任课老师强调要加强课程的互动性,把课程主动权交给学生,他的课程被其学生总结为“老师侃大山+学生课堂报告+播放动画 3

片”之三段。因为该课程期末不需要考试,只要交一篇论文,且老师给分很“厚道”,学生虽然觉得学不到东西,但也不愿退课。

许多二线高校明确规定各职级教师必须按一定频次开设选修课,可是有些教师因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开设选修课的能力及经验,开出的选修课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教务部门也缺乏必要的审核筛选,课程质量难以保证。而名教授虽然名气很大,水平很高,但其对待课程的态度与学术水平并不相称,往往很少备课,常常凭借自己的学术功底自由发挥,体系性不强,课程要求也并不严格。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无论是安排没有相关经验的老师上课,还是“名师”挂名却让助教上课,都体现出当今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功利化弊病。(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要求]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高校教学工作。

答:一、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科学的教学理念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

教学对象的主体性

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教学要求的全面性

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有扎实的科学专业知识

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

教师要掌握教育的心理科学知识

要学而不厌,锐意进取

知识的更新规律、保持自身魅力的需要

三、提高教育专业能力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

(1)从整体性,准确性和教育性方面去把握教材

把握教材要步步升华,先要读懂教材,小至一道题、一句话、一个字词,都要做到丝屑不遗,全部弄懂。

(2)要把握教材要善于利用相关的研究最新成果和教学资料。

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

对教材的组织加工能力

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

四、注重全面教学改革

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

建立整体性教学目标模式

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统

五、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使教学活动成为主体性强的活动——自觉能动性、科学能动性、科学创造性。当前教学评价的改革应有利于对学生综合本质的评价,有利于考核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

 

第二篇:20xx年《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试卷

20xx年《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师的举止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外观,是可以被学生直接观察到的( A )。

A 教师道德 B 教学水平 C 教师行为 D 业务能力

2、师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巨大的( B )

A:教育理想 B:道德力量 C 道德信念 D 道德意志

3、教师职业良心在教师行为中有( B )。

A: 选择作用 B 监督作用 C评价作用 D 自我评价作用。

4、教师道德内化能够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 C )的升华的意义。

A: 行动 B:意识 C:自律 D:思想

5、学生的( A )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A、求学 B、被动 C、向师性 D 复杂性

6、确立教师职业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他律性 B:自律性 C:层次性 D:实践性 ( D )

7、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 C )

A:提高师德认识 B:磨练师德意识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

8、教师之间发展性团结协作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C )

A:相互间没有矛盾 B:有好的领导C:相互间愿意、敢于、善于提出问题

D:规章制度健全

9、教育劳动是一种( C )的生产劳动。

A、一般的 B、 重要的 C 特殊的 D 次要的

10、自律是师德修养中最基本的也是( C )要求。

A:一般的 B:不一样的 C:最重要的 D:次重要的

1、教师道德修养?

是指教师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2、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2)尽职尽责,奉献社会。(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4)文明竞争,友好协作。(5)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3、什么是他律?什么是自律?二者哪个更重要?

他律是指道德主体在接受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受动的位置,其意志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和驱使,把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作为行为准则。所谓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东岸的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 并自觉的付诸行动。二者自律更重要。作为教师来讲,自律是师德修养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4、如何理解“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

(1)从根本上来说,道德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限制、约束、侵犯,因此是一种害或恶;

(2)正是这些管理和约束通过对人的损害所达到的结果和目的,维护了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的存在发展。

(3)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不过是人类为了达到利己目的(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创造的害己(限制某些欲望和自由)的手段。因而是一种“必要的恶”。所谓“必要的恶”,“也就是这样一种恶,它能够求得更大的善或防止更大的恶”

1、针对近年来高校教师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等热点问题,教育部对高校教师的师德作出具体规范,特别是首次明确,师德将成为教师评优等的首要标准。这份规范对高校教师提出六大项“师德”标准,即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和为人师表。请论述新师德标准的重要意义? 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作出规范。高校教师如果“师德”差,将在绩效评价、聘任(聘用)以及评优奖励中被“一票否决”。这是首次对高校教师的师德作出具体规范,特别是首次明确,师德将成为教师评优等的首要标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各校要将高校教师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聘用)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如果高校教师师德不好,将在上述评优奖励、绩效考核中被“一票否决”,特别是对于师德失范,将依法严肃处理。

2、试述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依法从教,教育公正,人道主义

1、【材料】在北京师范大学门前,有启功先生写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牌匾,也是北师大的校训。要求:请根据“教育职业道德原则”的原理谈谈此牌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以至技能。仅仅具有还不够,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校训讲得明白,是要能够成为后学的师表。而师表的标准,我们能理解,绝不是‘职称’、‘级别’所能衡量或代表的。 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这包括着思想、行为、待人、对己。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世界上、社会中的模范。这种模范,不用等待旁人选举出来,自己随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可惭愧的思想行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