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广东药学院新增设专业论证报告

20##-2010年广东药学院新增设专业论证报告

发展研究部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教高〔1999〕7号)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高等学校按照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学科专业进行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不仅有利于高等学校的和谐发展、学生个体的择业、就业,更加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为此,我们从国家和地方政策、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等方面对目前的学科专业状况,尤其是医药及其相关专业着手论证,以此保障我校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新专业,使我校的学科专业分布更加的合理、有序,为社会的和谐构建培养有用之材。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国家各项政策为学科交叉和新专业的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刺激了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客观地要求高校人才的培养、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市场的需求,在主导学科专业的基础上,通过促进学科交叉和新专业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国家在各种方针政策中,已为高校比较清晰地勾画出了各学科及专业发展态势。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表明,将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要求高校从高等教育自身内在的向度促进学科专业延伸和交叉发展,积极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科技部在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客观地反映了科技部对学科专业发展的新趋向:支持青年创新人才、跨学科复合人才以及“小人物”的成长,高度关注“非共识项目”。《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卫科教发〔2001〕212号)从医学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等层面上指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突破预示着医学新一轮的革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减少医学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通过探索初步形成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卫生服务模式转变需要的文、理、医结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20##年的医学教育目标,要求建立起层次和专业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开放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从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视角进一步给我们揭示了医药专业与电子信息、管理、营销等学科专业交叉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及其必然性。其20##年目标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中医药信息化,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医药发展的手段和方法。由此,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仅强调医药学科专业内相互促进、交叉发展,而且要求医药领域必须与现代科技以及现代管理相互渗透、交叉发展。

显而易见,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科专业不可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我国经济环境以及人民日益增多的医疗卫生需要,现实地要求我们高等医药院校必须根据社会的客观需求,设置或者调整学科专业,培养出更多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各种需要的人才。

(二)国家的人才需求趋势及优势专业反映

诚然,国家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在某种层面上反映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现实的人才需求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基本反映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否合乎经济发展要求和国家的需要,本质地说明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科学与否。

从2005-20##年间各学科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可以分析自从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学科专业的市场地位,以此为我们广东药学院新专业的设置与专业的调整提供借鉴。

20##年一、二季度全国人才市场专业人才供求情况 [[1]](下同)

20##年三、四季度全国人才市场专业人才供求情况

从四个季度的各专业供需的情况看,市场营销、计算机、文秘、机械、建筑、管理等专业仍是热门专业。而外语专业、建筑等专业出现了明显的供大于求态。

20##年前三个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

从20##年前三个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分析,行业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市场供求。从各专业供需的情况看,市场营销、计算机、机械、文秘、建筑等专业仍是热门专业,而且供需相对较平稳。管理工程等行政类职位需求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金融、外语、机械、经济等专业出现了明显的供大于求态势。

就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发展及其地位分析表明,医药领域各相关专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国际上:⑴全球医药市场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91年国际药品市场为2058亿美元,20##年已达4006亿美元,预计20##年将达到5400亿美元左右。集中化态势明显。20##年,国际最主要的三大医药市场的美国、欧共体、日本销售收入占国际市场份额的88%,而我国医药占的份额不足5%。兼并重组活跃,经济国际化态势明显。化学原料药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方面:⑴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全国医药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高增长性产业之一。地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我国医药经济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粤、苏、浙、三省各占全国医药经济总量的10%左右。多元化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股份制和三资经济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经济格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医药行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37个行业中排在18-20位之间。工业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劳动生产率处于前列。

医药行业多方位快速的发展使得医药人才变得炙手可热,也使得医药学科专业有了延伸,或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发展前景。如:

资本运营专才:国家关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国家鼓励优势零售药品经营企业跨地区兼并的政策,使得药品流通与零售企业也成为医药行业重组的焦点。医药产业的集中度也在迅速提高。在公司重组与并购不断进行当中,资本运营人才日显重要。

高层管理专才:高学历、复合型、实干型的中青年人才仍是“抢手货”。当今医药行业所需的高层管理者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往经历的良好口碑,熟知行业信息,精通行业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变化如此迅速的环境中懂得如何保持企业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才:医药行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但要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从业经验,还要有相当的行业背景知识和应变能力。

销售专才:在未来的几年中,各医药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更加强大的销售队伍,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对销售人才的需求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具有营销或医药专业知识技能,受到过良好的培训,对市场敏感并且反应迅速,团队意识强,德才兼备的营销管理专才是制药企业极力寻找的目标

技术人才:对精通医药理论知识和具有精湛技艺的操作型、技艺型的研发人才和其他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他们要能从事药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与质量监督、解决关键岗位的技术问题,并对新技术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应用能力。

跨国人才:既熟知中国的医药市场和操作规程又对国外的医药信息非常了解的优秀跨国人才将是医药企业争夺的对象。

通过全国人才市场所反映的人才供求关系,医药行业的发展形势等综合因素分析,医药行业中各专业的交叉或者延伸发展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完全能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广东省经济与医药发展规划有利于医药专业的交叉与延伸

广东省是医药大省。全省药品生产企业313家,中药饮片厂50家,注册许可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884家;药品批发企业1344家,零售药店27870家。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228家,通过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近200家,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2家。列入省统计局统计的医药生产企业共339家。广东省医药经济总量平稳增长,效益显著提高。按照省统计局统计口径,20##年医药工业产值247亿元,比20##年增加8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3.4%;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27亿元,比20##年增加7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3.3%;实现利润20亿元,比20##年增加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4%。产值居全国同行第3位,销售收入和利润居全国同行第4 位。

广东省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过二十来年的持续发展,广东省形成了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制剂、中药、生物及生化制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药机械等结构完整,科研、教育、设计、生产等门类齐全、完整的医药工业体系和遍布城乡的医药流通网络。中药、化学药品制剂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生物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和跨地区经营方面居全国领先。

《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20##年)指出,促进广东中医药的发展,要加强中医药院校建设。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加强中医药创新人才、营销人才和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中医药类职业教育,为中医药发展输送实用型人才。《规划》中还明确指出,要“利用广东药学院等院校的多学科办学优势,为中医药企业培养熟悉国际贸易、国际药品注册、国际专利注册业务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因此,无论是从我省的医药事业发展现状还是发展的前景来说,广东药学院的学科专业都应该更好地适应我省医药事业的发展,满足我省建设医药强省的人才需求,在学科专业上进行合适的设置和调整。省领导的重视以及我省的长远发展规划明确了我校在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大使命。

(四)广东的人才需求趋势

广东药学院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人才培养的地域性,直接影响到学校学科专业的调整与设置的地方特色,客观地要求广东药学院,作为一所广东地区,大学城十所优质名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布局方面,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满足地方对人才的需要,为地方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分析广东地区专业人才需求的基本发展趋势,学生专业志向的填报,可以为我们学校新专业的设置、调整、交叉延伸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医药业,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上供不应求。我省“十一五”医药工业将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包括:医药新材料、新辅料的开发生产应用技术,新剂型,制剂新辅料,中药现代化产品,GAP产业基地产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和精制饮片,海洋类药物,新型药用包装材料,新型卫生材料等等。这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比较大。

医学卫生方面,我省共有8所高等医学院校,培养了大批各层次、各专业的高等医学人才。目前,本、专科招生规模扩大,能较好地满足医疗卫生单位的人才需求。但是还不能完全解决贫困地区卫技人才缺乏基本现状。我省农村卫生政策 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妇幼卫生,推动农村卫生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无三配套”。“非典”期间更是暴露出我省,乃至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还缺乏大量的人才。因此,在广东各个地区还普遍地缺少基层医药卫生应用型人才。

在食品卫生领域,我省食品工业的行业涵盖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食品添加剂制造业、食品包装与机械制造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食品产业体系,其中,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食品行业的现代化,迫使现代医药院校,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学科专业领域能够作出快捷的反应,新设置或调整专业,为广东地区食品卫生行业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人才。

因此,根据目前广东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城市社区的医疗公共卫生体系以及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大量的新型的医药卫生人才。同时,在食品卫生、检验检疫等行业也需要更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型医药卫生人才。

另外,广东“十一五”期间将建软件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医药、食品饮料、等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和电子政务应用软件。为我校发展信息技术类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在我省建设“泛珠江三角洲”的目标体系之下,更应该要求高等医药院校能够与时俱进,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根据经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按照学科专业的发展大趋势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办出人民满意的医药教育来。

二、学校和相关学院的办学与专业状况

1.学校的办学状况

广东药学院,有近50年的办学历史,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医药卫生人才,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十五”末期我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学校形成了一校四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格局。办学用地从158.6亩增加到2864.6亩;校舍建设面积从77405㎡增至498235㎡;20##年各类在校生达21415多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4412人,硕士研究生139人,成教学生6400人。学校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及成人教育等完整的教育体系。有7个学科门类,23个本科专业。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学科专业布局,突出了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已有的办学状况为学校未来发展新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学科与专业基础。

2.相关学院的办学状况

学校现设有12个二级院部。其中药科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医药商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直接担负学生的专业教学任务。对这些学院的基本状况分析,将有助于把握新增设专业的可能性。

药科学院:设有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5个系,13个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和仪器中心,7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和实习单位。拥有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学三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四个专业,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制剂、精细化工、药用高分子材料、医药事业管理、国际医药贸易、医药情报等10个专业方向,其中药学、药物制剂是广东省名牌专业。现有教职工160多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2人,博士近40人,并且聘请了一批在医药科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知名校友担任兼职教授,在校本科生3691人。药科学院的学科发展较成熟,师资、教学条件基础较好,可优先发展一些新专业。

公共卫生学院:下设六个系及一个实验中心,即: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卫生检验与卫生化学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儿童少年卫生学与妇幼保健学系、实验中心。现有三个专业:预防医学、卫生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预防医学专业有七个专业方向: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医疗保险、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社区卫生服务。现有教职工60多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7人,在校本科生3220人。公共卫生学院同药科学院相似,其学科发展较成熟,师资基础较好,可优先发展一些新专业。但教学条件的配置有待加强。

临床医学院:有2个专业和3个专业方向,即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方向、全科医学方向、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方向。内科学为硕士授予点。现有20多个教研室、研究室和培训中心。有1间直属附属医院,2间非直属附属医院,1间附属门诊部,临床教学医院达60多家。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7人,硕士18人。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080多人。由于国家对临床医学专业的限制,为了保证学科自身的发展和为其他专业提供临床医学的学科支撑,该学院应该考虑积极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

中药学院:设有中药学专业(下设中药分析鉴定方向、中药现代化技术方向、中药制剂方向、中药保健品方向和中药养生学方向)、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专业。下设有五个教研室,一个实验中心。现有教师约50余人,教授10人、副教授4人,在校本科生1541人。到目前为止,中药学院已经囊括中药学的所有专业,故近几年该学院的重点工作是放在学科和已有专业的建设方面。

医药商学院:医药商学院设有五个教研室,拥有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五个本科专业,医药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四个专科专业,共有九个专业方向。 现有教师约50余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讲师14名,硕士以上学历老师占91.1%。现有本科在校生人数为2160人。从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成本考虑,医药商学院具有一定的专业发展空间,但是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应尽快跟上。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由八个教研室和四个中心组成。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在承担广东药学院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药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同时,还承担着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7个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任务。专任教师9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现有教师约50余人,本科在校生951人。从学科发展前景看,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有专业增长的潜力,但需加强师资、学科建设和教学条件配置。如高职称人才短期内无法解决,将会制约该学院新专业的发展。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安全评估)和生物科学两个专业。有微生物与生化制药教研室、生物技术系和实验中心,教职员工3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助教16人,技术员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在校本科生共有570人。从学校对该学院的定位(科研所、学院合一)来看,可在适当的时候申报新专业。

三、“20##-20##年”拟新增设专业的建议

学校“十一五”的学科专业定位是:将我校建设成为“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民主和谐的教学型医药大学,为向教学研究型医药大学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前两年我校已按照这一定位新增设了卫生检验、电子商务、中药资源与开发和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专业,

根据上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预测和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变化,结合我校及各学院的办学基础,我们认为这三年可以考虑申报: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药学、海洋药学、药事管理、法学、中医、生物工程、化工与制药、妇幼保健医学、康复治疗学、营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英语等专业。

当然,一些现有的专业方向在必要的时候,也可转为专业,这样可以确保专业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一)20##年拟新增设专业的建议

1. 20##年建议申报:食品科学与工程、临床药学、药事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法学、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主要依据是:

前4个专业都有相关专业为依托,有较好的学科基础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及生物学科作为支撑。

临床药学专业:学校本来就设有药学专业的临床药学方向,另外还有药学专业及其药物分析、医院药学方向作为支撑。

药事管理专业:有药学专业下的药事管理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的药事管理方向的招生基础。但是,在这两者之间必须权衡学科专业的内在的发展与学校整体学科布局的关系。

信息资源管理:已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校图书馆也有多年医药信息方面的教学积累和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上医药信息学院初具规模,人才资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医药专业视角切入信息产业的发展把握了市场的脉搏。

申报上述专业,由于相关专业和学科基础较好,其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来说也有较好的基础与保障,不必重起炉灶,另建学科框架。而且,就目前各学院现有的师资、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或基本可以保障上述专业的教学运作。

2. 法学和物流管理专业,则主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商学院的发展考虑

法学:随着我国法制的完善,医药及其相关行业需要提供的法律服务日益增多。我校是医药为主,多学科协同发展的高等院校,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与法学等人文学科的结合交叉发展具有比较大的可能性,而且已有一些师资储备。

物流管理专业:随着我国以及广东地区的经济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地走向成熟,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对于流通过程的医药产品的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专业化程度也逐渐提高。这一类人才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校拓展医药物流管理专业,有较好的医药学科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类基础。

申报这两个专业虽然都没有相关专业和学科基础作为支撑,但是尽早申报这两个专业,首先与市场的需求较为吻合:由于专业的医药性质,决定了这种学科交叉培养的人才特色明显,实用性强,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能够逐步凸现自身的专业地位。其次,可以有效地减轻商学院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负担,使专业布局更为合理,提升教育质量,增加学生就业率。第三,目前我校也基本具备了专业交叉发展的学科基础。

3.近期申报这6个专业,还具有“三个符合”,“一个一致”

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及形成优势和特色等有关要求。符合目前或相当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我校现阶段的办学实情。与我校“十一五”规划制定的“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发展特色保持一致。

(二)申报上述专业存在的问题

申报这四个专业虽然有诸多有利因素,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申报学院应该在申报过程中予以重视,作好计划,定出相应的措施。

1.新申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否全部都有条件开设,如部分无法开设。有什么办法弥补?

2.是否所有实验(践)条件都具备?如缺乏,应该怎样建设、完善?

相关学院在申报时要对存在的问题做充分的准备和详细的论证。

(三)保障新专业增长的措施

1.加强计划申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人事处应根据拟申报专业,宏观指导二级院部有计划地重点引进“急需专业人才”和“储备专业人才”;除加强医药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外,还要加强经济、管理类的高职称师资的引进。

为了适应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开展全面素质教育,还应该适当引进电子科技、(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美术、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

2.加强中山校区建设,为申报新专业奠定良好的教学条件基础。

由于大学城的教学资源已趋于饱和,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山校区的建设,同时对新增专业的校区布局要作出整体规划,以便未来新专业的建设和管理。

3.加快现有专业的配套实验室建设。

有关学院要提前作出规划,加快现有一些专业的配套实验室建设,既可以确保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又可以为下一轮新专业的申报奠定基础。

二○##年四月十二日

                                     



[1]人才市场信息发布是根据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宁夏等23个省(区、市),大连、厦门、济南、武汉、深圳、成都等6个副省级市及合肥、郑州、兰州等3个省会城市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上报材料进行汇总和分析。资料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并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