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城市群考察报告

一、欧洲国家城市群建设的基本情况

19xx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他的著作《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中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具体是指人口规模在2500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的特大城市。按其标准,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一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为核心,涵盖40个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该城市带面积占美国面积的1.5%,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20%,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7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二是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该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美国的“钢铁城”、“汽车城”都在这里。三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也称东海道城市群,指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该城市群一般分为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圈。这个区域面积占日本国土的6%,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1%,工业产值占全国的65%。四是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这一城市群实际上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因――鲁尔城市群、荷兰――比利时所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这个城市带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0万。五是英国以伦敦为中心的城市群。由伦敦――利物浦一线的城市构成,其中包括世界纺织工业之都――曼彻斯特、纺织机械重镇――利兹、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

镇。这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生产基地。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是五大城市群中地域面积最小、发展最早、城市密度最大的城市群。后来,戈特曼还提出了第六大都市圈,即中国的“长三角”都市圈。西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最早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密度大,均以多个城市集聚的形式形成城市群。如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集中了英国4个主要大城市和10多个中小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法国的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是法国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改变原来向心聚集发展的城市结构,沿塞纳河下游在更大范围内规划布局工业和人口而形成的带状城市群;德国的莱因――鲁尔城市群是因工矿业发展而形成的多中心城市集聚区,在长116公里、宽67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埃森等20多个城市,其中50—100万人的大城市有5个;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是一个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城市群,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乌德支列、哈勒姆、莱登3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仅有10—20公里。该城市群的特点是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欧洲城市群在欧洲区域协作和经济发展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功能:

(1)、要素集散功能。主要指经济圈所具有的一定范围内集聚和扩散商品与各类生产要素的能力。各个都市圈首先是一个集散中心,是区域经济循环网络的重要空间节点。凭借较优越的交通和信息服务,成

为大宗商品的交易地和进出区域货物的中转中心。伴随商品流的集散,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也将高速集散。(2)、服务功能。即都市圈所具有的为区域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商品和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提供全面、高效、便捷服务的能力。(3)、辐射带动功能。大都市或中心城市的极化作用带动了综合经济中心的形成,形成和发挥制造中心、贸易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科技中心等多功能的综合经济中心的作用,成为本区域经济振兴的基地,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推广中心,带动了区域经济腾飞的龙头。(4)、整体竞争功能。通过城市群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使各城市、各区域之间形成合力,增强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5)、集约用地功能。建设都市经济圈,克服各个城市分散规划、分块建设的现象,利用都市圈内城市相邻的条件,统一规划用地,合理布局新建企业,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起到节约耕地的作用。(6)、创新功能。即都市经济圈的制度创新能力。创新功能是区域发展的动力。都市圈的发展,发挥了综合创造能力,成为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地,新体制、新机制的发祥地。

二、欧洲城市群发展的空间结构特点

首先,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欧洲城市群都位于适宜人类居住的中纬度地带,并且都处于平原地区。平原地区便于农业耕作、居住和交通联络,因此人口总是向平原集中,导致城市也向平原集中。英国是一个岛国,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伦敦及其附近地区,并向北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一线延伸。英国的人口和经济

高度集中于这一地带。这里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在工业化过程中,这一地区最早发展成为城市群。

其次,具有中枢的支配地位。欧洲的大型城市群往往都是国家或洲际的中枢,乃至世界的经济、金融中心,它常常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具有发展国际间联系的最佳区位优势,是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对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中枢的支配作用。巴黎、伦敦都具备这样的特性。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各自国家首都和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它们各自所统领的都市圈也就成为各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区和政治活动中心地。

第三,具有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群是一个巨大的城市群体,不仅拥有数量大的中心城市,而且还有大量的中小城市,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市、镇的城市群体。其中,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中心城市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引力中心,欧洲的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都是由2个以上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组成。法国、英国的城市群都是以首都等大城市为核心。

第四,空间体系结构形态大多沿长轴呈带状拓展。世界城市群大多都是长轴呈带状拓展,也有呈其他结构拓展的。美国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两个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均沿海岸延伸,呈现出带状的空间结构特点,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略呈环状拓展。 第五,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欧洲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城市群大多拥有由高速公

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其中发达的铁路、公路设施构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不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形态如何,城市群总是有一条产业和城镇密集分布的走廊,通过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相连。

第六,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欧洲城市群区域内除城市用地外,还有大片的农田、林地相连,是获取新鲜农产品、提供游憩场所和改善环境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伦敦作为一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珍贵,曾是一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但伦敦在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建设上,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拥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和体系。伦敦的绿地规模大,并已形成网络化,城市外围建成了环城绿带,平均宽度8公里,最大宽度达30公里,绿带里不准建造房屋和居民点,阻止了城市的过分扩张,又可作为伦敦农业、游憩区,保持了原有小城镇的乡野风光;并通过楔形绿地、绿色廊道、河流等,将城市的各级绿地形成网络。德国、奥地利等城市间绿树葱茏、绿草广覆、植被茂密,在公路两侧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黄土、黑土。良好的生态环境给考察团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西欧,唯有德国的城市群独具特色,与其它国家稍有不同。德国城市化水平很高,达到80%以上,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城市群结构以分散型、独立性、低密度的城市形态为主。城市的首位度低,最大的城市首都柏林仅有300多万人,大城市数量少,城市多在100万以下,20—30万人的中、小城市高度发达,分布均衡,规

划合理,形成城市密集群。德国城市群的这种特点,使在德国没有经历过很多国家通常经历过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即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因此,也没有出现过世界大城市那样交通堵塞、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就业紧张等“城市病”。

三、欧洲城市群的发展和运行的规律

城市群是由于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结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城市、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等新型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伴随一批以集聚城市化为主的超级城市、巨城市的出现,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一方面继续向大城市集聚,另一方面向大城市郊区扩散,从而又形成众多地域相连的大都市区,若干大都市区因地理空间相互毗连,最后连绵组合成大都市带。因此,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即地带性城市化阶段)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尽管“大都市带”或“城市群”的概念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但“大都市带”或“城市群”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出现。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所以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成长,在伦敦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了由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聚集而成

的城市群。此外,随着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在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北部地区等煤田和沿海地区,都在工业革命中形成城市密集地区,出现了城市群现象。城市群的发展还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18世纪后,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伦敦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以伦敦至利物浦为轴线的大片城市带或城市群。到19世纪,欧洲大陆的兴起,使西欧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在法国大巴黎地区、德国莱因――鲁尔地区、荷兰和比利时的中部地区,以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波恩等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并共同组成了“人字形”的发展轴和城市带。而进入20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至北美,在美国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形成了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以及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四、欧洲城市群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欧洲城市群的发展初期是各国政府为了改善原有单一的中心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加而将产业和人口向大城市周围的地区扩散,采用城市群布局方式在地域上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群体。这种城市群体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演化成巨大的城市化地带,并以其独有的聚集优势,对一定区域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但这种巨大的城市化地带也导致国家经济、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于某一地带,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弊端。突出地表现为:导致区域生态平衡破坏;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与区际差异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连绵扩张吞食大

量良田;企业外迁造成城市政府财税锐减,中心城市渐趋衰退。针对上述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西欧国家在国土规划上开始重视城市群区域的良性持续发展,并相继采取了一些应对之策,主要有: 第一,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机构建设,重视规划作用。欧洲国家大多都有大都市圈或经济圈的区域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机构和制度,并赋予相应的规划和调控权,如“大伦敦议会”、“巴黎地区规划发展委员会”等分别是各自都市圈发展的协调机构。欧洲将城市规划视为国家大法,构成了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的城市规划是一项基本原则,非常注重城市管理法治化,制定严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措施。如法国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在城市规划中实行法治化管理,当时规定巴黎的城市建筑不得高于艾菲尔铁塔,并为城市建设定下中轴线。英法两国在治理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时,致力沿岸文化景观保护,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从欧洲城市群发展脉络来看,制定了“保护旧城区、重建副中心”的发展规划。欧洲大部分城市十分重视保护旧城区的工作,如巴黎是最早开始进行改造的西方大城市之一。19xx年巴黎制定了地区规划,19xx年建立“地区规划整顿委员会”,主张打破原来的单一中心城市结构,建立一个多中心分散的城市结构。并采用“保护旧城区、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方针,摒弃在一个地区内修建一个单一的大中心传统概念,代之以规划一个新的多中心布局区域,把巴黎的发展纳入新的轨道。同时,建设5个新城,还布置9个副中心,在远郊建设几十个中小自然村为主的小村镇;在城市化城镇周围建设5个自然生态平衡区,以及组织完

善地区交通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此外,为控制巴黎地区人口的膨胀,法国在全国范围内确定8个平衡性大城市来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二,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城市群发展的规划建设体系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民意。在欧洲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中,到处都可以听到政府倾听民意的呼声。比如,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以人为本”规划体系。德国政府出台每一项建设项目,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对人的健康问题;其次考虑环境问题。这个国家的人民无论对工作还是对生活都十分守时、守信、认真、严谨,充分体现出一个自信和有素养的民族性格。在英国座谈时,英国学者谈到,城市改造涉及拆迁问题,必须行使严格的审批程序,在这当中,社区居民的意见都能够参与进来。如果社区居民对建设项目不同意,或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政府不能强制拆迁。在奥地利座谈时,卡明斯基教授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维也纳附近的一个城市要建设一个水利工程,涉及一片森林需要砍伐。这引起市民的强烈反对。一群知识分子带头组织起来,自发上山护林,同时发起全社会声援。一段时间斗争后,森林保住了,而市长被赶下了台,真可谓:树没倒下去,市长先倒下去了。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民意在欧洲国家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不论在奥地利,还是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不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文物保护,考察团都突出感觉到了欧洲国家民意在城市决策中的地位,感觉到了民间力量的作用。 第三,加强区域城市共生化、一体化建设。欧洲国家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封闭还是开放、城市利益还是区域利益、城市群的

国内发展还是跨国发展、本国利益还是欧盟利益的问题。就是在协调上述关系、处理各种矛盾中,欧洲城市群不断进展,区域一体化甚至整个欧盟的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并成为全欧洲的共识。欧洲现代化大都市都有发达的大经济技术带为依托,这个经济技术带一般由庞大的都市圈、城市群组成,构成具有雄厚实力的区域,区域内城市共生发展。如伦敦依托的英国英格兰区域是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自伦敦向西北延伸的一系列大城市和纵贯南部英格兰岛的大都市带。欧洲国家的区域一体化建设,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西欧国家境内,城市之间讲究平等协作。由于历史原因,各国形成了规模不等的城市。这些城市不论规模大小在发展权利上一律平等,大到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小到四五百人口的小城镇,它们在城市联盟中的地位一律平等。再如西欧大陆已基本实现了交通一体化,各国之间实现统一汽车牌照,城市之间、甚至主要国家之间取消关卡、收费站(除意大利外,各国基本取消了收费站),任一国家的汽车都可以在西欧大陆上畅通无阻,大大方便了旅客通行,加快了物流节奏。区域城市一体化,各城市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巨大的经济增量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使得城市群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中心城市,发展成为具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

第四,重视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促进大都市的现代化经济较发达、城市功能各具特色的伦敦、巴黎、罗马、维也纳、柏林、法兰克福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一是,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中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取得大

发展。伦敦、巴黎等以工业起家的城市,在上世纪80年代,将大量的工业企业外迁,依托内河沿岸发展旅游服务业,使城市功能进行置换,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二是,CBD(中央商务区)作用凸显。以强大的、现代化的大贸易和大金融作支撑,其中CBD的作用功不可没。如伦敦是英国和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其主要商业区集中在泰晤士河两岸地区。三是,城市信息数字化。大都市信息科技高度发展,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平台,使“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生产――管理”全面创新。如伦敦、巴黎等信息业发达,收入巨大,是信息港,其电讯网每天24小时为全国和全世界服务。四是,城市交通一体化。城市交通实现全面立体化布局和大规模智能化管理。在重视发展航空港、海运港同时,特别注重发展高效、低污染的地铁和轻轨铁路等公共交通,形成一体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五是,城市活动国际化。经济和政治文化活动全球化。如伦敦有250万外国常住人口,占33%,有300多种语言;日内瓦有1500多个国际组织,每年召开5000多个国际会议。

第五,注重文化发展。培育城市个性巴黎“优雅之都”的城市形象的定位体现了城市个性和魅力,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凯旋门以及时装艺术等显示了城市的个性化、城市空间和人居环境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城市居民知识水平高。大都市从体制、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使市民知识普及率和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科研人员占人口比重、科研成果数量和开发质量指标等越来越高。现代化大都市从其产生、发展至今天,都靠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其文化魅力

是永恒的。比如伦敦一个城市,就有415座图书馆。城市环境园林化。以人类与自然协调为宗旨的城市园林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多种要求。19xx年,法国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运动,将植被森林以及城市绿色空间发展编入20年规划,有效保护了整个大巴黎地区的绿色森林系统。城市福利普及,社会保障健全。建立全面完善的社保制度,社会福利水平高,普及面广,以此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稳定社会秩序。

第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欧洲国家一般9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2000人以上的城镇里,已实现高度城市化。考察团突出的感触是:映入眼帘的处处是绿地、森林、花园、草坪和广场,野鸟、松鼠、鸽子在湖泊、森林中和广场上随处可见,这些动物与人和谐相处,悠然自得,人们不去伤害它、捕捉它。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阳台上、门庭前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很多家庭有花园,在闲暇之余可以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绿意。高速公路两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遇到重大的市政建设,一般都保持森林的原始状态,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搞城市建设。在奥地利,学者们为我们讲到:该国严格控制企业的污染,乱排乱放受到严格管束,如果企业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有可能受到刑律的处分。

第七,重视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塞纳河、莱茵河是欧洲重要的水运航道,也是流域内工业、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在西欧经济及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法国经济社会发展更是至关重要。莱茵河污染最严重的是20世纪70年代,被人冠之以诸如“欧洲下水道”、“欧洲

之厕所”等一堆恶名。以后,莱茵河流经的部分国家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成立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由一个松散的国际论坛发展成为一个由莱茵河全流域9国及欧盟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协调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河流水质和流域环境。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泰晤士河的入海口隔北海与欧洲大陆的莱茵河口遥遥相对,向欧洲最富饶的地区打开了一条直接航运的通道。泰晤士河对伦敦的发展至关重要,没有泰晤士河,伦敦市不会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每天排放的大量污水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如今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已由一条死河、臭河变成了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 第八,注重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之间形成了互相影响的关系,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人员产生流动,工作地和居住地分离,这就需要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而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一旦建成,对于人员和货物等的流动都有推动作用,也加快了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与干线铁路相比,城际轨道交通的跨度并不大(一般不超过400公里),具有网络化、公交化特征。这种交通方式成为欧洲都市圈内合理、有效的交通方式。它的特点是:高密度、编组灵活。客流结构以“一日交流圈”内相对固定的通勤、学生、商务、公务、休闲、旅游客流为主,一般一次出行不超过2小时即可到目的地。城际轨道交通兴起和快速建设,同这些地区的城市功能定位有关。良好的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一

体化建设推动了城市群的发展。

第九,加强城乡协调,重视落后地区发展。从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来看,政府往往更加重视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作为社会另一部分的农村的发展。发展政策的倾斜,使得大部分农村地区相对来说处于贫困状态,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当农民在农村没有出路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进城。但由于城市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贫困、失业、犯罪、环境恶化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欧洲国家重视协调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发展关系。早在19世纪,欧洲国家的城市中就普遍存在贫民区现象。为解决城市贫民问题,西方国家曾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早期解决住房的措施主要是兴建工人居住区,其后欧美各国开始制定更为完善的针对城市贫困者的住房政策。如,英国积极培植新的区域增长极以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五、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启示

欧洲城市群多是以大都市连绵带的形式出现,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的范围大致相当,比辽宁中部城市群在范围、经济总量、成长质量、创新能力上要大得多。我们当然不能对他们的一些具体做法拿过来就用,而是要领会其精神实质,为我所用。当前,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正在成为辽宁中部七城市上上下下的共识,区域协作不断加快。在这一进程中,总结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城市化和城市群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避免他们在城市化中走过的弯路,借鉴他们的一些好的做法,结合辽宁中部七城市发展的实际和振兴老工业基

地的形势,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和城市群发展道路,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启示之一:推进一体化,要抓住打破行政壁垒这一关键环节。欧洲国家在几十年、上百年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处理好了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市场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区域协作的制度支撑,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十分明晰,政府是一体化的主导,但又不是万能;市场是一体化的基础性力量,但又不是盲目;企业是一体化的主体,但其作用的发挥又是在法律和城市规划的框架内。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区域一体化是中部城市群七城市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共同要求,也是辽宁振兴和区域发展的大战略。虽然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密集,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但经济发展彼此分割,远未形成以沈阳为核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依附于行政区划背后的行政壁垒、地方保护主义;二是,以GDP为主导的干部考核体系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三是,政府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地方投资,特别是招商引资的主体。可见,旧的行政区划下利益分割和行政壁垒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中部城市群要加快一体化进程,必须突破这一制约。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各地各级政府都要牢固树立起“经济圈发展理念”,淡化行政区划观念、冲破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积极主动地融入一体化进程,实现优势互补,处理好集聚和辐射、龙头和配套、自赢和共赢的关系,使辽宁中部城市群区域经济得到更健康的发展,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

全省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对区域一体化必要性的认识不能仅局限于决策层和研究部门,而应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启示之二:推进一体化,要把握合理分工、互补互利的原则。欧洲都市圈注重城市间的合理分工与功能互补。首先,建设“多心多核”的城市群体系,形成以首位城市为核心,特大城市为次中心的结构合理,相互有机联系的大都市圈城市群体系。其次,注重城市间的合理分工与功能互补。巴黎、伦敦都市圈都有这样的特性,德国诸多城市群也是这样,别的国家如美国也有这样的特征,如纽约大都市圈内的纽约是世界金融及经济中心,波士顿是重要的科技文化中心和高科技城市,华盛顿是政治文化中心,费城是军工城,巴尔的摩是钢铁城等。中部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从市场规律,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此,中部城市群政协论坛在近两年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四项原则。这是非常可贵的原则。要根据经济圈内七城市的比较优势、各方的比较利益,对经济区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合理配置,打破地区封锁,强化互动效应,实现生产要素互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区域的整体优势,进而搞好产业配套,形成集群效应。只有充分兼顾七城市的利益,加强分工与协作,才能产生集聚和累积效应,实现“共赢”效果,这是建立经济区的着眼点和出发点。“谁有优势谁牵头”,就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行城市间、行业间联合的形象表述。在这当中,既要积极拓展沈阳中心城市的功能,又要充分利用周边城市的优势,尽可能做到一体化运作,在产业整合、市

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等方面各市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共同发展,充分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运作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启示之三:推进一体化,要按照坚持高标准的原则。按照戈特曼的研究理论,国际大都市连绵带一般具有下列特征:大都市连绵带应该吸纳较多的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大都市连绵带中的城市应该具有合理的层级关系,承担不同的功能;大都市连绵带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大都市连绵带在国家和世界经济中具有枢纽作用等。结合其他有关的研究成果,考察团认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未来10年的建设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从现在的50%提高到70%左右;形成有层级关系的城市(镇)体系,不同城市(镇)之间的倍率在3-5倍左右(首位城市1000万,二级城市300万,三级城市50—100万);形成城市群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通过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使得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交通时间缩短到1-1.5小时之内;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布局;形成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使得区域内的城市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都市圈经济的根本性转变;形成城市群内一体化的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体系,消除在环境问题上的各自为政状况。

启示之四:推进一体化,要积极促进产业整合。产业整合,往往是我们刻意研究的区域协作内容,而且确定主导产业,促进优势产业甚至企业的具体整合,是地方政府主要着力点。在考察中,我们感觉,欧洲国家也较为重视产业整合,但其手段与我们大不相同,政府更多的

工作是制定和实施产业规划,提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限制措施,至于产业和企业的具体整合,则交给市场去完成。这也应当给我们许多启示。第一,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优势产业需要整合,像装备工业、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建材工业、制药产业都有一个发挥不同地域优势进行整合的问题。第二,区域产业整合中谁来担当主体?借鉴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协作的经验教训,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为不是主体力量,而是一种外在推力。在中部城市群经济互动与协调中,应该由企业唱主角。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由企业整合,应把企业推到前台,让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整合要以市场推动为主动力,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政府不断进行“拉郎配”。第三,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考虑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内容,各个城市不宜强调在自身行政范围内培育和形成所谓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地在区域性的产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发展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从而改变当前的重复建设和产业雷同现象。第四,产业整合与城市分工结合起来。按照协议性分工原则,做好城市之间的分工,尤其是产业分工,避免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实际内容的城市群。除了基础设施一体化之外,产业深化是城市群应当考虑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的城市内部分工扩展为城市之间的分工,如将研发和市场营销放在金融机构较多的省会城市,将生产基地放在地级市、县级市,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第五,发挥民营企业作用,实现产业整合。产业整合,在辽宁特别需要民营的整合

型企业。民营企业不依附于行政区划、行政壁垒和以GDP为主导的干部考核制度,最少地方保护主义,因而民营经济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整合首先由民营的企业推动。整合的龙头企业可以在当地培养,也可以引进,有了这样的整合型企业,辽宁中部七个城市的产业,就会按照经济的规律进行合理组合。

启示之五:推进一体化,必须切实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借鉴欧洲国家发展城市群的经验,推进区域合作需要企业的主导作用,也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制定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的规划;二是,破除妨碍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规章制度;三是,制定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有关政策;四是,通过执法、监管完善区域市场环境,打造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舞台,创造竞争条件,特别是制定市场游戏规则,使一体化具有健全的体制和机制的保障;五是,为区域一体化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即积极构筑区域间的交通、信息、物流等网络,为区域的协作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在中部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政府在发挥作用中,需要考虑一个“度”的问题,即发挥多大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的问题。“度”把握好了,就能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尽快形成合理分工、错位竞争、互动发展的区域合作格局。如果政府发挥作用程度过大、方式不当,就有可能导致过度竞争,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所以,既要破除妨碍区域协调发展的那些不合理的规范,又要防止区域经济互动与一体化中行政性拔苗助长;搭台不唱戏、推动不干预,把推力定位在协调、引导和服务上,“度”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

高度注意。当前区域合作中,政府作用侧重点要由“动员”为主转向“清障”和“服务”为主。

启示之六:推进一体化,必须加快建立领导机构和协调保障机制。欧美大都市带发展程度高的国家,从都市区一出现就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对大都市带管理方法的探索,先后对大都市带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研究与改革,建立多种大都市政府组织结构和高效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全球化区域合作组织有多个类型:政治一体化组织,如欧盟;经济组织,如大巴黎、大伦敦等区域都市圈;实体联盟,如意大利按行业和股市资本分为8大联盟;城市联盟,如马赛等几个大城市的联盟。国内的城市群或区域联盟有“长三角”的“15+1”模式、“珠三角”的“9+2”模式等。辽宁中部城市群在吸收各国、各地区经验时,要广泛开展都市区和大都市带行政组织模式的研究,建立较为完善的、合理的管理体系,以协调城市群内各城镇的发展。对此,中部城市群政协论坛已多次提出建议,我们觉得应当提到省领导的日程上来了。应尽快成立协调领导机构,由省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省直有关部门及各相关城市负责人参加,全面负责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研究制定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战略规划,统筹经济区的重大建设问题。同时,就相关专题分别设立专题议事机构,主要职责是就相关专题研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提请协调会议决策。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建区域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主导构建行业产业链条和企业重组。加强制度建设,重构城市群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了将城市群做实,

需要考虑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统一规划制度,各市在统一规划下制订子规划;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区域发展问题进行探讨等。此外,对非官方的对话机制也要给予重视,发挥政协和非官方机构如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作用,通过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开展调研,向党政决策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和参谋意见,同时也为“官、产、学”之间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可以考虑启动都市圈“企业家论坛”、“青年论坛”。为使政协组织在中部城市群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七城市应给政协组织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

启示之七:推进一体化,要加强城际交通网络建设。城际交通网络的建设是都市圈规划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学者认为,都市圈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第一,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人员的通勤率一般不低于15%;第二,周边城市的货物交易量中,至少有75%向中心城市流动。围绕这两个指标来看,城际交通网络的建设,应该被纳入大都市圈规划的范围内。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布局协调、衔接顺畅、智能化、数字化的交通网络系统,是七城市的共同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城际客运交通公交化,进一步密切沈阳与周边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按照公交化运营的要求,各市共同设计城际客运方案,合理分配车隔和布局站点,在票价、站点、监查等方面加强合作,切实提高运营效率,方便用户出行;以沈阳地铁建设为契机,探讨建设城市间轻轨运输通道,实现城际铁路轻轨化;扩大桃仙国际机场的规模,增扩欧洲、北美、大洋洲的国际航线,增加国际航班提高运输能力,实现空港国际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枢纽海港,使营口港吞吐能力突破亿

吨,实现海港大型化、国际化、现代化。

启示之八:推进一体化,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部城市群的环境问题,正在成为日益危及到当地经济社会的重大隐患。欧洲国家把环境保护形象称作“防锈”,作为区域协作的第一位问题,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抓生态保护,使欧洲城市群的环境大为改善。在辽宁中部城市群,要实施区域环境整治与保护工程。七市共同制定环境整治方案与共同行动规划,明确各市环境整治与保护重点、方向、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做到统一治理规划,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执法。同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整治工业污染源,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打破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垄断局面,实行多元化投资,大力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当前建设以水源涵养林为主体辽东绿色生态屏障,应当成为中部城市群政协论坛要全力下功夫研究的问题。

启示之九:推进一体化,要加强中心城市功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欧洲国家城市群建设非常重视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大都市圈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取决于核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核心城市是国际、国内的枢纽,具有国际性的空港、海港和信息港。辽宁中部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要调整和重塑沈阳的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整合。最重要的是增强中心城市生产功能和集散功能与服务功能。调整生产功能,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研发、集成(组装)和销售主导型企业组织结构,推进配套加工业扩散转移,使沈阳真正成为研发中心、集成中心和销售中心,带

动周边城市发展;加强集散与服务功能,就是沈阳要改造和提升现代服务产业,大力构建现代化信息咨询中心,人才技术服务中心,商品物流中心,资金调度及服务中心,会展中心等,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撑。沈阳要发挥极化和扩散效应,进一步加快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利用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推动经济区内部生产、经营、贸易协调,提升经济区对外竞争力,促进经济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要避免“嫌贫爱富”,将发展较为落后的城市排除在外。否则,将加剧城市经济发展差距,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群规划要以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为基础,不能将已经存在着的经济联系人削弱。

(考察团成员:铁岩 庞国军 李文臻 李志刚 徐平 郭兆硕 梁启东(执笔) 宗景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