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民用建筑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建筑市场的繁荣,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不顾实际条件盲目建设,盲目追求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而带来的建筑效益,忽略文化传统,破坏周边的环境,管理出现不规范行为。

   场地在狭义上是指基地内建筑物之外的广场、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室内展览馆、室外绿地等。然而在广义上则是指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以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同时,场地的构成也与场地的广义一样。

   全书分为七大部分:第1部分场地表达,分析了涉及等高线的场地设计和台地护坡设计等,尤其对很多场地设计中一直存在的疑问提供了解决方法。第2部分场地调整,分析了场地排水、等高线调整、土石方平衡等,建立了适合于建筑设计范围的场地调整分析方法。第3部分停车场,主要对停车场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清晰完整地对相关原理加以系统化,提炼出很多实用性较强的原理规则。第4部分建筑间距,从防火、日照、遮挡等方面,科学合理地分析建筑间距,透彻地阐述了关于建筑间距的概念。第5部分总平面,对大多数建筑类型的场地布置进行详细分析。第6部分道路,总结分析了与场地设计领域交叉的道路专业知识。第7部分管线与绿化,结合规范对管线布置和场地绿化进行归纳分析。

   如果将场地进行类型的划分,主要有5个大分类。

   1.按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特征来划分(工业建设场地和民用建设场地)

   工业建设场地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场地占地大,交通运输复杂,运输的方式因各工业种类各异,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

   民用建筑场地类的设计特点在于合理有序地组织各项活动、空间、功能、交通与造型等,并创造好的场地环境,建设周期相对于工业建设项目来说较短。

    2.按地形条件来划分(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平坦场地是指0%--3%的平坡地和3%--10%的缓坡地,其地势较好,建筑物布置自由,土方量一般不大,同时也有一个问题,缓坡会导致排水困难。

    坡地场地是指10%--25%的中坡地、25%--50%的陡坡地、50%--100%的急坡地,在这种地形中,地形起伏高差比较大,建筑物、道路布置受到了限制,需要大量的土方处理高差,支挡构筑物较多。

    3.按用地的位置划分(市区场地、郊区场地、郊外场地)

    市区场地是指位于城市市区内的建设用地。特点是:要求高,用地紧张,地价昂贵,要适合当地城乡规划要求,设计条件相对困难,与城市道路、管道连接又相对容易一点。

    郊区场地凭借城市劳动力的优势,以及城市边缘比较便宜的地价,再加上社会的外资的引入,其场地设计的限制条件很少,要想处理好场地与城市内的连接,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

    郊外场地,地址完全脱离开城市的环境,位于完好的自然环境中,设计主要以自然环境为主。

    4.按场地使用性质来划分(公共建筑用地、居住建筑场地)

    公共建筑用地功能复杂,建筑体量大,高度高,交通也复杂,特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的大型公共建筑,有时候是综合体建筑,对城市有着巨大的作用。

    居住建筑场地的建筑功能单一,单体量小,但占地面积普遍比较大,建筑数量多,场地设计强调建筑的群体组合和功能分区。

    5.按项目中建筑物的数量划分(单体建筑场地、群体建筑场地)

    单体建筑场地,项目中的建筑数量单一,但由于使用性质不同,功能和建设地点也不一样,导致相应的设计要求差别比较大。

    群体建筑,由于项目中建筑物数量较多,总用地面积一般较大,其外部空间环境较为丰富。

    关于场地设计的工作流程,首先要进行场地设计条件分析以及场地总体布局分析,然后进行交通组织,继而考虑竖线方向上的布置,同时考虑管道上的布置,随后就是绿化与环境景观布置,最后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步,技术经济分析。

    场地设计应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争取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考虑场地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应本着远近期结合、近期为主,近期集中,远期外围,自近及远的原则,合理安排远近期建设,做到近期紧凑,远期合理。在适当预留发展用地、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的同时,避免过多、过早占用土地。

    场地设计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场地的景观环境要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的布置一起考虑,统筹安排。充分发挥植物绿化在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放灾、降尘、美化环境方面的作用。

    场地设计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发展观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场地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场地设计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防震、防洪、放空、抗风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为了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使用,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

    在国家或者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物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该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

           

                                                          

 

第二篇:场地设计报告

场地设计报告

摘要

本次场地设计的报告是以西昌邛海某山地旅游风景区为例,对其场地进行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其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用地划分、建筑物布局、交通流线、绿化景观等方面的分析。

关键字:场地设计;西昌邛海;山地旅游;酒店设计

1. 前言

场地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同时又是建筑设计的结果,我们必须首先对建筑的场地进行认识,通过场地的分析来规划建筑的主要布局,把场地内部的道路、绿化、建筑、广场、停车位等布置完善,我们才能在一定的框架范围内完成建筑设计。那么这次我以西昌邛海某山地旅游风景区为例对其进行一个场地分析,从而让我对山地的酒店设计有更透彻的认识。

2.场地设计概述

场地设计的核心工作就是如何处理基地和如何组织场地中的各项内容的问题。设计层次大致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负责基地的划分和场地布局,包括用地划分、建筑物布局、交通流线组织、绿化系统配置等。后期主要负责细部的丰富和完善,包括道路、广场、停车场、管线设施、景观设施等的详细设计。

3.基地自然条件分析—西昌邛海某山地旅游风景区

本次场地设计的项目用地是处于西昌邛海某山地旅游风景区内南岸,麓山风景区北坡的一块地,拟建一座三星级标准、规模为120间客房的旅游度假旅馆,该用地具备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周边自然景观,并有邛海游船码头资源。用地面积21855.93㎡,建筑密度不大于30%。

3.1西昌邛海简介

邛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至今约180万年。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20##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湖底泥是由暴雨径流冲刷地表土入湖沉积所致,为红棕色细泥;较大的河流有邛河、官坝河和鹅掌河,其中官坝河集水面积较大,能维持终年有水。

3.2地形地貌分析

如右图所示,该地形西南面和南面滨临邛海,具有良好的景观面,东北面临环海景观大道,是主要的车流人流的交通干道,通过图中的标高和等高线看来,该地为山地,具有高低起伏的地形。从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逐渐下降,有5米左右的高差,并且东北部位地势更陡,而南边临海部分稍减平缓,而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看,地势呈由高降低再高的趋势,且临近景观大道的用地变化略显明显。

结合这样的地形,所以建筑的主入口可放置在最北边从基地北向进入,也可放置在东北边直接垂直于景观大道进入,从地形图上可看到基地东北向有一片树林呈坡状,可结合这个因素做前区广场。因为西北方向为别墅区,没有采景区所以停车场可放置于此,另建筑后勤部分也可朝向西北布置,后勤部分的另一种布置手法可结合地势高差来做,因为基地呈缓坡趋势,可在高处下挖地下室作为后勤活动部分,这样流线也不会和客人流线相交叉。另外基地南边低处较为平缓,面朝邛海是最好的观景面,毋庸置疑客房的朝向要面向此处设计,可结合地形高差做错层,南向的用地可为景观广场结合绿化设施设计使客人感受到自然与建筑的交融。

3.3水文气候分析

该基地滨临邛海,邛海如同我国一些高原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天光水钯,上下一碧。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秋日天高气爽,落霞孤鹜。冬季天净水明,红枫翠柏,倒映湖面。

邛海周边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湖面上湿度较大;因为邛海和陆地之间的温差,形成以昼夜为周期的湖陆风,白天风从湖面吹向陆地,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面;因为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水体比热容大,蒸发耗热多,湖面上气温变化与周围陆地相比较为缓和,冬暖夏凉,夜暖昼凉。西昌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素有小“春城”之称,蕴藏着丰富的气候资源,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良好的自然条件更是为此处度假酒店创造了一个纯天然的美景,并且宜人的气候也使得设计更水到渠成。

4.场地设计

4.1用地划分

根据右图的基地标高可看出该用地坡度的情况,近景观大道的地势较高,坡度较陡,并且生长着一片树林,入口可穿过树林开辟一条道路,两边的树林与景观想结合做成一个入口的前区广场,并可设置环形车道让车进入入口到达酒店大堂再通过环形车道驶向西北边的停车场。另一种做法可把入口放置在北向,而东北部的树林可保留做成原生态的景观,也可重新做为一个绿化广场。而在景观大道的东向部分可做一个次要入口,使得基地的东北角的用地可作为货车入口或垃圾运输出入口。右图为其中一种做法。

然后顺着地势的由高到低,南向的建筑可下沉与入口形成错层,而这景观面最好的朝向则留给客房,因为地势的高低变化使得建筑也具有错落感,因而南向的建筑并不会对入口处建筑造成太大的视觉阻碍。

另外,游泳池如做室外的话,最好设置在南向,因为南向面临邛海,湖光盈盈,与泳池的水相呼应,并且临湖的景观广场中也运用水体布局,可用溏、池、泉、溪的形式呈现,与泳池和湖面相映衬,让游客在自然风光中感受亲水的乐趣。最后湖边的游船码头的位置保留,可做一个伸出的码头平台,岸边停靠着船只,可进行垂钓,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轻松、亲近自然、充满情趣的场所。

4.2建筑物布局

4.2.1建筑布局方式

对于水平形态来说,可分为分散式、集中式、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式布局的旅馆要求基地面积大,客房、公用、后勤按功能分区分别建造,而该项目只拟建一座三星级的酒店,故布局方式不适合分散式。集中式布局较适合风景区旅馆,其特点是客房、公共、餐饮、后勤等部分各相对集中,并在水平方向连接,按功能关系、景观方向、出入口与交通组织、体型塑造等因素有机结合,庭院穿插其中,用地较分散式紧凑。而该用地刚好适合集中式布局,再通过地势高低结合庭院的穿插,空间变化十分丰富,让室内外关系达到有机融合。分散集中式布局适合基地面积较大或对客房楼高度有某种限制时,长采用客房楼分散,公共部分集中的总体布局方式。

对于竖向形态来说(即立面形态),首先可考虑入口处的形态,结合场地的回车道和入口绿化来处理,再考虑立面开窗,与基地的整体风格相符合,与设计理念相一致,然后通过对比、协调、虚实、借景等手法塑造体型。

4.2.2建筑布置规定

旅游度假旅馆是一个对日照要求要高的建筑,在建筑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到日照间距的问题,要满足当地的日照间距要求,使得客房等用房达到日照要求。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通风的问题,如右图,因为该基地为山地,所以可以采用做下沉庭院的手法,如右图,这样可使两边房间形成穿透风,使得建筑内部可形成自然通风。

其次,相邻地块应该按防火和消防要求预留消防通道,前后各自有通道时,可毗邻修建。且要注意建筑控制线的退现范围,西南及南面临湖部分退20米,西北方向向内退10米,东北方向退8米。

4.3建筑防火规范规定

1、建筑物沿街长度超150米或总长超220米时,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门洞的净宽净高应大于4米;

2、门垛净宽大于3.5米;

3、连接内院的人行通道间距不宜大于80米;

4、大型公共建筑应有环形消防车道;

5、封闭内院短边超24米,宜设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6、消防车道与消防取水口紧靠;

7、宽度应大于3.5米,障碍物净高不应小于4米;

8、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

4.4交通流线

4.4.1道路

    如右图,道路的划分大致分为两条线路,分别为车流道路和人流道路,在主入口处设置了一个环形车道,方便车子在酒店入口停下后再开往停车区域,结合地势的高差,入口处为1005.3m的标高,停车场区域为1003m的标高,相差的2米做下穿式环形车道,即车到达建筑入口后回旋过来从道路的下面穿过驶向停车场,所以不会在环形车道交叉部分形成对流。另外道路延伸绕建筑回旋最终从亦可从次入口使出。从次入口进去的道路可分流,其中一方通向酒店的次入口,主要负责垃圾运输和货物运输等。

4.4.2流线

如右上图,该场地的交通流线分为游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和车行流线。游客可直接从主入口进去直达酒店大厅,工作人员从主入口进入直达后勤服务区域,另外餐饮工作者和货车从次入口进入可直达厨房、库房,最后车行的流线就是通过门前的环形车道行驶。三种流线互不交叉,相对独立,也贴合建筑的功能,是两者之间达到统一。

4.5绿化景观

   绿化景观设施大致分为三个方向,分别是入口处的前区广场、临湖边的景观广场和建筑围绕而成的庭院。

前区广场结合树林的环绕来设计,并且利用树林的坡度变化,把水引入,利用透视的原理,加强水体空间的深远和水面的宽阔,水与树的融合让自然化的风光更加引人入胜。

后区的景观广场设计我想把建筑“梯田”的理念运用进去,因为建筑层层退进,且阳台做成曲线更加贴合梯田的层叠,而结合地形,建筑平面与外部地面有2米左右的高差,在建筑外环绕一层层的露台,依次下沉直达与地面向平,也可引入水体,让水沿着露台层层留下到最终的池塘,而水、陆结合酒店建筑及倒影形成曲延萦回、虚实结合的景观设计更会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幻觉,引人入胜。草地、溪水、小桥、花草互相映衬,并也可在沿湖一带设置沙滩,让室外活动更加勃勃生机。

建筑环绕的庭院也利用错落的手法和水体相结合,梯段、喷泉、木板等元素合理搭配,营造出恬静诗意的生态氛围。

5.总结

通过对西昌邛海山地风景区的场地设计分析,让我对这块基地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包括它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用地划分、建筑物布局、交通流线、绿化景观等方面,也是我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期分析,这样的节奏也对我的建筑设计有很大帮助,获益匪浅。

场地设计报告

  

姓名:魏莱

学号:201112030120

专业:建筑

指导老师:许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