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质量

如何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质量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国际上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现状进行汇总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统计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统计数据 质量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statistical work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udies on quality of statistical data.

Key words: statistical data quality.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一个国家统计机构的“生命”。数据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 到一个国家统计机构的形象,而且对以此数据为决策依据的后果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社 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对统计数据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赋予其更广泛的内涵,另一方面一些辅助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提 供了所需的条件和技术设备。近20年来,国际统计界一直就如何提高统计数据 质量的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研究呈现了两个新 的趋势:一是数据质量的概念从狭义向广义方向发展,提出了多维的、全方位的 数据质量概念;二是建立一套全面的、系统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以 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下面将全面系统地阐述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和衡量标准, 介绍国外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统计 数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

由于统计是对某一事物现象总体的估算而不是精算,这种估算的准确性如 何,成为有关人士长期关注的焦点。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 量的同义词,统计误差越小,数据质量就越高。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 统计界基本上是以提高数据准确性为出发点,从数理统计和抽样技术角度,大量 研究如何缩小统计误差、提高数据质量。在这一时期,数理统计和抽样技术理论 方法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在统计实际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人们质量观 念的变化,质量不仅仅单纯是指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性能,还包括产品或服务对用

户 需 求的满足程度,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具有多维因素的综合性概念。与之相应 地,人们对统计数据质量概念的认识也从狭义向广义转变,要求从统计数据提供 者、生产者和用户等多个角度来衡量数据质量。准确性已不再是衡量统计数据质 量的唯一标准。因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即使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相当高,如果时 效性差,或者该数据不是用户所需要的,对该用户而言此数据的质量仍是较差的。 为此,各国统计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从满足用户需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统计数 据质量的概念。简单地说,数据质量是指统计信息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具体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适用性:是指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它要求 政府统计机构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对 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以适应社会经济管理的需要,减少或弥补统计信息供应与 社会需求之间的缺口。在开展某一 统计调查之前,首先必须了解用户的需求,收 集有用的统计信息。

2.准确性:是指 统计估算值与目标特征值即“真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统 计误差越小,准确性就越高。实际上所谓的“真值”是不可知的,一般通过分析 抽样误差、范围误差、计数误差、不回答率、加工整理差错、模型假设误差等影 响数据准确性的各个因素,测算统计估算值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均方差、曲线 拟合度、假设检验、偏差等,将统计误差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置信区间内。

3.及时性:是指调查基准期与统计数据发布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统计数 据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政府统计机构:一是应做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创 新,及时将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计算机加工处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新 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统计调查、加工整理和数据传输工作中去,缩短调查基准或与 数据结果发布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二是应预先公布各 项统 计数据发布日期,并按时间表发布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发布制度,便 于用户及时掌握统计信息。

4.可比性:是指同一问题的统计数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比程度。这要求 统计的概念和方法在时间上保持相对稳定,在不同地区使用统一的统计制度方法 和标准分类,保证统计数据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在时间上一致衔接,在地区之 间可比。

5.可衔接性:是指不同统计项目之间,即同一统计机构内部不同统计调查

项目之间、不同机构之间以及与国际组织之间统计数据的衔接程度。它要求:一 是全国范围内所有专业统计项目在统一的统计框架体系、分类标准下,按统一方 法编制统计数据,保证各种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之间衔接一致,在指标概念和口 径 范围上保持一致,便于用户综合使用。二是在统计调查和数据加工整理中应用 统一方法和程序,例如在各种抽样调查中应用统一抽样框、统一数据加工编辑计 算方法,保证各个项目之间误差最小。三是与国际统计标准保持衔接,采用国际 统计标准如联合国93SNA的框架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用统计手册 等,便于国际比较。

6.可及性:是指用户从统计部门取得统计信息的容易程度,包括列明用户 从统计机构可以取得的统计信息内容以及应用先进便捷的统计信息服务方式。它 要求国家统计机构:一是拥有便于用户检索和查询的统计数据分类目录系统。二 是建立方便快捷的统计服务系统,包括统计数据传输系统、适合用户的格式和发 布渠道。三是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图文形式要清晰、明了。

7.可解释性:是指在公布统计数据时,应同时公开关于统计数据的补充信 息或称为“源数据”,即关于统计数据的解释说明。内容包括所使用的统计指标基 本概念、计算方法、调查方法、分类以及数据准确程度即各种误差的测量,便于 用户正确使用统计信息,以防止对统计数据的错误解释和使用。

8.客观性:是指 统计机构应该遵守统计数据收集、加工整理和公布过程中 遵守客观性原则,具体包括统计政策和统计实际工作的公正透明、专业要求。要 求:一是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收集统计数据。二是从统计的角度选择调查方法 和统计方法,统计机构有权对统计数据的错误解释和错误使用作 出解释。三是统 计 政策和统计工作过程应公开透明,让用户了解统计数据的编制和公布所依据的 法律、政策,在公布之前政府有关部门获得数据的情况,以及事先向社会公众通 知 重大统计方法的变化情况。

9.方法的专业性或完善性:是指应用科学的统计方法,一般要求采用国际 上通用的标准、统计概念、方法、范围和分类等。

10.有效性:是指应降低统计工作的费用,提高效率。要求国家统计机构采 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各个统计项目的工作效率,尽量减少费用投入。

11.减轻调查负担:是指 统计机构方法应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 用现有的行政记录资源,减少重复工作,统计调查表要简单明了,使用先进的电

子技术和新的统计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

二.国外统计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方面的方法和经验

为了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在行政决策和社会政策中的作用,许多国家的统计机 构,特别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数据质量的评价和管理。总体上,数据质量管理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数据质量综合管理体系,即在统一的组织框架下,对整个统 计机构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如英国、加拿大、瑞典、荷兰等国家统计机 构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机制。另一类是单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 机制,即对某一具体统计项目如国民核算、消费价格指数、国际收支、住户调查 等数据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和管理。比如,美国的波斯金(BOSKIN)学术委员 会,专门对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美国商务部分析局定 期评估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澳大利亚统计局的国际收支和住户调查数据质量 评估体系,英国零售物价指数质量认证标准体系等等。这些国家统计机构在数据 质量评价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1.制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为了实施全面数据质 量管理,一些国家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统计机构编制数据质量管理手册,建立 质量评估标准。如,加拿大统计局确定了衡量数据质量的6个方面标准,即适用 性、准确性、及时性、可及性、衔接性、可解释性:英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标准 是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客观性;荷兰统计局的质量标准包括5个方面:适 用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经济性(减轻调查负担);韩国的质量标准是: 适用性、准确性、及时性、可及性、可比性、有效性;美国分析局国民核算数据 质量要求满足可比性、准确性、适用性的质量标准:澳大利亚国际收支统计数据 要达到准确、及时、适用、可取得性、方法科学性或健 全性的质量标准;欧洲统 计局 的质量标准是适用性、准确性、及时性、可取得性、衔接性、可比性、方法 专业性或完全性;国际货币基金统计局的质量标准是准确性、适用性、可及性、 方法专业性或完全性;等等。这些标准是各国政府统计机构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测、 监管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2.建立专门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机构,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美国自1961

年开始成立以麦克·波斯金为命名的5人 咨询委员会,即著名的BOSKIN委员会, 专门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的准确程度进行评价。英国皇家统计学会成立统 计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组,每年对官方统计数据的质量情况进行独立评估,并对外

公布评估报告。在加拿大,由国家审计总长负责统计局的数据质量评审工作,其 审计的内容包括:(1)加拿大统计局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充分、完整;(2)加 拿大统计局内部质量管理的自我评价体系是否合理;(3)加拿大统计局是否以 适当的方式向用户通报有关数据质量情况和所应用的方法。荷兰统计局借鉴加拿 大的质量管理办法,建立了数据质量审计制度,成立质量审计委员会,它下设若 干个统计专业审计组,审计人员由统计局内部 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兼职组成,每 5年审计一次。此外,瑞典、芬兰、挪威等国家统计局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 项目。这些管理机构和机制是加强和改进数据质量的重要组织保障。

3.应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质量评估和管理。由于各国政府统计体制的不同, 质量评价标准也有所差异,而且管理的角度也不同,有的侧重于统计数据的编制 过程,有的侧重于统计机构环境,有的侧重于数据来源和数据本身的管理和评价。 因此,各国采取的质量管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国家统计机构统一的质量管 理框架体系下,由于不同统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目的、要求不同,也可以实行不同 的质量管理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统计机构内部自我评价方法, 邀请统计机构外部专家来评价,

引进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体系。

4.开展数据质量的量化分析工作,制定数据质量改进目标。近年来,北欧 国家为强化数据质量管理,通过建立一套数据质量调查和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全 面分析和评价数据的质量状况。例如,通过定期问卷调查的方式,编制数据满意 度指数,了解用户对数据的满意程度;编制调查负担系数,向数据提供者了解调 查负担程度;规定月度、季度、年度数据从调查期结束到公布的时间;统计出版 物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等等。

三.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随着统计信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作用的增强,社会各界对数据质 量给予更多的关注,提出更高的要求。统计理论界越来越重视数据质量管理的研 究,在数据质量理念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已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摆 到了统计事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了管理力度。主要表现在:

1.在理论和实际部门中,对于统计数据质量概念的理解从狭义转向广义, 从单纯注重数据准确性,向“快、精、准”,即数据及时性、适用性和准确性三 维的质量内涵转变,逐渐把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作为评价数据质量的标准。

2.国家统计部门建立了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的定期评估制度。19xx年初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国家局和省局两级对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评估的实施 办法,通过统计系统内部自我检查和评估等方式,对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农民纯收人、工业增加值、工业增长速度、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固定 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人口、价格指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消费性支出等12项指标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其目的是掌握统计数据的可靠程度 或误差的大小,以便正确地使用统计数据,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和改 进数据质量,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

3.在立法上体现了保障数据质量的宗旨。20xx年我国修订的统计法实施 细则进一步规范了统计活动,规定了统计数据报送,提供以及监控和评估的具 体内容,完善了法律责任。它为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还加 强了统计执法检查的力度,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以抑制虚报 浮夸、弄虚作假现象。

总之,近年来,国家统计部门为提高和改进数据质量,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尽管如此,数据质量较差仍是困绕 我国当前统计工作的一个 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作为WTO成员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必须与国际贸易 规 则相符合,与我国对WTO所作 出的承诺相吻合,与国际上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 相接轨。社会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反映和讨论也相当激烈,从不同角度论述统计 数据质量问题的成因如政治因素、统计管理体制、制度方法等。当然,有些原因 并非光靠国家统计机构自身所能解决的。但是,与外国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对数 据质量的研究比较薄弱,质量管理相对落后。如,在目前我国数据质量管理中, 以单项数据质量管理为主,缺乏综合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数据质量内涵 的理解较为狭窄,主要围绕着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数据质量的其他方面重视 不够;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让社会公众利 用户充分参与进来,评估机制缺乏必要 的透明和有效性,未能取得社会各界对数据质量的充分理解和认可;缺乏明确的 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和目标,等等。

 

第二篇: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14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记者梳理发现,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山东、辽宁这9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从收入数额分析,20xx年上海、北京、浙江、深圳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4万元大关,其中,上海最高,达47710元,北京43910元位居第二,深圳40948元,浙江40393元。

从东中西看,收入差距依然十分显著。20xx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07元,甘肃暂排最后,为20804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情况看,也体现了这种差距—-东部:20xx年浙江32658元,江苏27173元,广东25685元;中部:湖北为18283元,河南15695元,湖南17622元;西部: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736元。

从东中西部收入差距到城乡收入差距,从行业间收入差距到不同职级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分配的公平考验着中国,考验着改革。在很多专家看来,关键是要打破贫富凝固,形成上下流动的通道,让更多中低收入者实现收入增长,而中低收入群体正是拉动消费最有力的生力军。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加快改革。提低、扩中、控高的六字方针需要有效落实。

提低——包括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教育投资等。北京市近日宣布上调6项社保待遇标准。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达到3355元;4月1日起,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也将上调160元,达到1720元。6项标准调整后将惠及该市314.2万人。限高——主要是对国企高管等高收入群体,通过对垄断行业企业收入进行调控实现更公平的分配,目前正在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扩中——则需要通过各项措施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4.收入与最低工资标准:积极有为,还需量力而行

20xx年,已经有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这19个地区分别为: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青海、甘肃、云南、四川、江西、贵州、内蒙古、河南、浙江、江苏、河北。调整之后,从最低工资标准的绝对数上来看,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仍然是上海,分别达到1820元和17元。

从最低工资增长幅度看,20xx年最低工资平均涨幅较往年出现下降。人社部透露的数据显示,去年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14.1%。虽然增长幅度达到了两位数,但14.1%仍是近年最低水平。据统计,20xx年全国24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20xx年25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2%;20xx年全国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

“最低工资标准是一把‘双刃剑’,并非调得越高越好,必须把握好度。”长期研究工资问题的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提高得过慢过少,就会影响低收入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如果提高得过快过多,就会给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就业。事实上,改革进展到今天,这样的“两难”问题越来越多。民生改革需要更多

辩证思维,要积极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同类工作、同样岗位,在北京还是在西部城市,工资差出一大截”——许多人对地区工资差距感受颇深。地区工资差距有多大?正在发生哪些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近日发布《薪酬发展报告(2013—2014)》,对近年来的地区工资水平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些工资水平较低的省份增速较高

地区工资是收入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薪酬报告》显示,19xx年我国地区最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2.7倍,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相差5145元。到20xx年,地区工资差距为2.69倍,绝对额相差高达35565元。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地区间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的态势。20xx年,地区间平均工资高低倍数下降到2.38倍,20xx年继续下降到2.33倍,20xx年以来基本延续了这一走势。

从各地区工资水平看,全国各地大体可分为4个梯队。工资水平最高的第一梯队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在20xx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就已超过7万元,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份。第二梯队包括天津、西藏、江苏、广东、浙江5个省份,平均工资在5万元以上。第三梯队包括宁夏、内蒙古、青海、安徽、新疆、福建、重庆、山西、陕西、四川、山东、辽宁、贵州13个省区市,其余为第四梯队。第三、四梯队中,除个别省份外,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地区间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不过,一些工资水平较低的省份,工资增速近年来表现较好。如甘肃、新疆、黑龙江三地,近年来工资增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较低的省份有辽宁、河北、海南、西藏、上海等地。特别是上海市,由于工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失去了多年来在全国的“老大”地位,工资水平近年来已被北京赶上。 地区GDP总量大,工资水平未必高

影响地区工资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薪酬报告》主要分析了劳动生产率和GDP工资占比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地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的工资水平。通常情况下,地区劳动生产率越高,工资水平越高,反之则低。《薪酬报告》显示,全国约77%的地区实际工资增长高于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长。其中,实际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较多的有黑龙江、江西、山西、甘肃、北京、广东等地。这表明,全国大部分地区坚持了“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原则。分区域看,实际工资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超过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幅度最大,二者相差2.91个百分点,其次为东北地区。

地区工资总额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表明地区生产总量中用于工资分配的比例。这一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地区工资水平的高低。《薪酬报告》显示,各地区GDP工资占比大多集中在10%—14%之间,但高低占比相差较大。考察20xx年的数据,工资占比最高的北京市,达到33.6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数倍;而工资占比最低的江苏省,连续几年工资占比都在8%以下,20xx年仅为7.78%。分析认为,北京市工资占比高,主要是由于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存在使北京市的工资总额较高,而北京市的GDP总量并不算高。江苏省工资占比自20xx年以来一直排名居末,一方面是因为江苏省GDP总量大,在全国位居前三,导致基数较大,另一方面与江苏省并没有因GDP创造多而过多分配有关。

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

合理的地区工资关系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生产要素的转移。《薪酬报告》认为,目前地区间工资差距虽然出现积极变化,但总体差距仍然比较大。近几年东西部的差距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在增速最低的省份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大。地区工资总体格局未有大的改变,依然是东部工资水平高,中、西、东部地区较低。考察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状况,虽然全国多数地区做到了同步提高,但仍有少数省份实际工资增速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而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东北,并且平均工资水平排名在全国15名之后,表明这些地区的工资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刘学民认为,地区工资差距今后应进一步缩小,这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通过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合理转移,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同时加大持续力度,促进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地区间工资水平从非均衡性向均衡性方向发展。

他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应当成为缩小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的具体路径。记者 白天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