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一)油田概况

三2区克下组油藏位于克拉玛依油田的北部边缘,它的北面是扎伊尔山,东面以大侏罗沟断裂与六区分界,南面有北黑油山断裂与一区相隔,西面和东南面分别与三3区和三1区克下组为邻,三3区的3034井断裂向东延伸,经过三2区的3208井和3278井后与大侏罗沟断层相交。油藏平面上呈一梯形,东西长2.4~5.7km,南北宽4.0km左右,构造特征为一个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单斜,地层倾角一般为5 o~6o

三2区克下组是在古生界下石炭统的古风化壳上接受的一套正旋回沉积,平均沉积厚度41.3m。剖面上自上而下分为S6和S7两大砂层组并细分为S61、S62、S63、S71、S72、和S73等六个砂层。其中S63、S72、S73为主要油层。各油层分布不均,在西南部油层发育最好,北部和中部S63油层基本不发育,中部S72仅部分分布。1976年该区储量复算克下组各油层叠加含油面积11.59km2,油层平均有效厚度7.94m,有效孔隙度20.88%,平均有效渗透率122×10-3μm,石油地质储量1025.45×104t。油层埋藏深度平均522m。地面脱气原油密度0.8864g/cm3,地层原油粘度41.2mPa·s,含蜡量1.0%~1.5%,油藏原始地层压力7.34MPa,原始压力系数1.406,原始饱和压力基本上与原始地层压力一致,原始驱动类型以溶解气驱为主。

(二)开发历程划分与研究

(1)目前产油、产液水平分析

目前,该井区月产液量总体上升,月产油量也随之上升,说明注水效果良好。

(2)目前含水率分布

目前该井区含水率部分地区较高,已达0.85,这些地区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含水率上升的速度。

(3)目前采油速度、采液速度分析

从1957到目前,采油速度于1984年达到最高,自此采油速度下降较为显著,目前采油速度已低于0.001

从1957年开采至今,采液速度于1985年达到最高,自此采液速度下降,目前已低于0.002

(4)目前采出程度评价

该井区自开采以来,采出程度增长较慢,仍有较大采油前景,目前采出程度达到0.11

(5)目前井网合理性分析

据上图,得知该井区平均井距为250m,较为合理,但是部分地区井距过大,部分井区井距较小,井距过大地区,可合理地缩小井距。

(6)油藏存在的问题

(1)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采层间矛盾大

     (2)井网完善程度低,注采对应关系差

     (3)采油速度低,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

(三)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1)水驱特诊曲线分析

拟合曲线

相关系数为0.8677

(2)递减分析

拟合曲线

相关系数为0.9819

3)采收率预测

经验公式:当K>800×10-3时            

          当K=(401~800)×10-3时 

           当K=(101~400)×10-3时      

           当K<100×10-3时                 

式中:

N ——油藏地质储量,104t;

——原油粘度,<90

K——渗透率,10-3K=(5~4000)10-3

已知该地K=122×10-3μm

,求的ER=19.7%

(四)井网适应性分析

 

 

第二篇:电气学院课程设计报告模板(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 程 名 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设 计 题 目                     

所学专业名称       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       级       电科141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邱森友                                

  2015   月   


目录

(目录应包括课程设计报告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与关键词、正文章、节题目、参考文献等。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章节题序及标题用五号宋体。)

摘要与关键词........................................................................... 1

1 标题(正文第1章标题, 小三号黑体,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 1

1.1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1

1.1.1 ××××(正文3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1

1.1.2 ××××(正文3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1

1.2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1

2 标题×××××(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1

2.1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2

2.1.1 ××××(正文3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2

2.2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2

3 标题××××(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2

3.1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2

3.1.1 ××××(正文3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2

4 总结(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2

参考文献(小三号黑体居中)............................................................. 2

(分页)


目录

(示范举例)

摘要与关键词........................................................................... 1

1 设计任务及要求....................................................................... 1

1.1 设计任务....................................................................... 1

    1.2 设计要求....................................................................... 1

2 电路设计方案及结构框图............................................................... 1

2.1 电路设计方案及设计方案的选择................................................... 2

2.1.1 电路设计方案............................................................. 2

2.1.1 电路设计方案的选择....................................................... 2  

2.2 电路结构框图................................................................... 2

3 单元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的计算......................................................... 2

3.1 单元电路设计................................................................... 2

3.1.1 ××××..................................................................

3.1.2 ××××................................................................. 2

    3.2 电路参数的计算................................................................. 2

4 总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2

5总结与体会............................................................................ 2

参考文献............................................................................... 2

              

课程设计题目                                      居中,用小二号黑体字

摘要: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置于目录后。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五号黑体字排写,内容文字用五号宋体字。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不少于3个。

关键字:单片机;PLC;课程设计

(分页)

1 标题(标题1级,正文第1章标题, 小三号黑体,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

×××××××××(五号宋体,行距20磅,段间距5磅)××××××××

1.1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表,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楷体小五号字。

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图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图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图号与图名置于图下,居中排写,采用楷体小五号字。

1.1.1 ××××(正文3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行距20磅,段间距5磅)××××××××

1.1.2 ××××(正文3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行距20磅,段间距5磅)××××××××

1.2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行距20磅,段间距5磅)××××××××

(分页)

2 标题×××××(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2.1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行距20磅,段间距5磅)××××××××

2.1.1 ××××(正文3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行距20磅,段间距5磅)××××××××

2.2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行距20磅,段间距5磅)××××××××

(分页)

3 标题××××(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3.1 ××××××(正文2级标题,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行距20磅,段间距5磅)××××××××

3.1.1 ××××(正文3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行距20磅,段间距5磅)××××××××

(分页)

4 总结与体会(正文第2章标题,要求同上)

参考文献(小三黑体居中)

[1] ××××××××××××(五号宋体)

[2] ×××××××××××××××××××××××××××××

[3] ××××××××××××××××××××××

(分页)

电气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任 务 书

                                                                                                                          

设计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自 2015       日起 至   2015      日止

一、课程设计目的

二、课程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

设计任务:

基本要求:

   1. (1)

    

      (2)

  2.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符合模板的相关要求,字数在3000字以上。


        

电气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任 务 书

                               (示范举例

设计名称:          函数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自 2015       日起 至   2015      日止

一、课程设计目的

设计一种基于模拟电子技术的能实现函数信号发生的简单电路系统。

二、课程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

基本要求:

  1. (1)频率范围为1HZ至10HZ,10HZ至100HZ。

     (2)输出电压方波波峰到波峰的电压值小于等于24V,三角波波峰到     波峰的电压值等于8V,正弦波波峰到波峰的电压值大于1V。

  2.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符合模板的相关要求,字数在3000字以上。


电气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评价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