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知识点、文摘与相关思考笔记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类问题:社会思维(我们如何认识自我和他人、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的判断、态度),社会影响(文化与从众的压力、说服、团体),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力和亲密关系、助人行为)。

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社会思维(人类构建社会现实、我们的社会直觉力量强大,但有时候也很危险、态度塑造行为),社会影响(社会影响和性格塑造行为),社会关系(社会行为也是生物性行为、对他人的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以上三种原理都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应用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景,劣势:因果关系不清楚),实验研究(优势:可以控制变量和随机变量来探寻因果关系,劣势:通常使用实验室情景设置)。

4.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在辩论中发现漏洞,并能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他们认为,批评一种观点并不等于批评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他们非常热衷于进行激烈的辩论,以探明一种观点的合理性。不过批判性思维也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够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思考研究结果的意义,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可以进一步考虑和探讨批判性思维的特质与培养方式)

5.社会表征:莫斯科维奇将其界定作“某一社群所共享的价值观、观念及实践系统,它兼有两种功能,即其一是为个体在特定生活世界中的生存进行定向,另一则是提供可籍以进行社会交换及对生活世界与个体、群体历史进行明晰分类的符号,使人际沟通得以实现”。在其看来,社会表征实质上是导源于日常生活人际互动过程的概念、话语及解释体系,相当于传统社会中的神话及信念系统,甚或现代版的常识。(需进一步在以后的阅读中理解)

6.现实实在论和实验现实主义?

实验现实主义中,态度与行为实施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愿意在实验情境下选择做出某种行为,但遇到实际情况时就真的能做出所选择的行为吗?这种心理的

操作能在多大程度上预示实际行为的操作?现实实在论和实验现实主义之间到底该怎样选择?

7.人首先是情景中的生物,因为情景塑造了我们。

8.但他人的行为具有一致性而且与众不同时,我们会把其行为归结于他们的人格。

9.我们的所知比我们知道自己所知的还要多。

10. 人类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共同发展的产物。

11.知识本是一体的。把它分成不同的学科只是表现了人类的软弱性。

12.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镜观察它们。

13.科学并不是回答为什么事最终的道的义务,不是回答生活的目的与方向是什么,不是回答什么事生活得意义,事实上他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14.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清洗那些用以观察这个世界的镜片。(只是清洗,不能摘掉眼镜)

15.常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再知道事实之后才想起它的存在。

16.生活是正着来活,却是倒着来理解。

17.几乎任何结论都会因谚语的解释而变成常识。

思考:格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积淀的结果,在这种积淀的过程中,历史有着种种不同的情景,同样的的事件在不同的情景中发展会产生不同的格言,甚至是相反的格言,因此说每一种研究结果都能找的出相应的格言与之对应,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一个研究都有其特定的条件与情境,要是换一种研究条件或情景,同一个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可能就和另外的一句格言相吻合。以分离为例,在恋爱的不同时期,分离对恋爱的作用就会有所不同,其作用可能会与小别胜新婚相对应,也可能会与人走茶凉相对应。格言也是经过时间和经验的验证所提炼出的,它的产生过程没有具体的实验那样严格的加以控制,但它的准确性和预测性也是不可小觑的,格言与严格的实验研究结果的相似性,是不是有些类似于相关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关不一定能说明问题,但它却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高相关的前提下,如果得到实验验证它可能是正确的。

18.就像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一样,社会心理学,的发现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显而易见,然而,实验研究所揭示的结果只是在事实知晓之后才变得明显起来。这种事后聪明使得偏见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与预测作出过高评价。

19.事实是一种达成共识的陈述,这种陈述有关我们所观察到的一切,理论则是对事实进行总结与解释的观点。

20.四个要牢记的可能造成结果偏差的因素:样本的代表性、问题的顺序、答案的选项和问题的措辞。

21.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我承认,除了我们可以获得奖赏之外??我们写作的是因为我们希望改变什么。

二. 有疑问,需要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探讨的问题

1.存在真正摆脱研究者价值观的纯科学吗?如果有,它能适用我们吗?在摆脱价值观的同时,它是不是已经摆脱了文化与人性,摆脱了我们研究它的必要性?

2.人类自己构建社会现实。可是人类怎样构建社会现实?人们构建社会现实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还是一种顺其自然地道法所致。

3.社会影响、个人态度、性格倾向都塑造我们的行为,孰轻孰重?分别怎样作用与我们的行为?

激发达利和拉丹研究责任扩散的吉诺维斯案件中,纽约皇后道大街的居民们的个人态度和性格一般来说肯定是有差异的,可是同样在面临吉诺维斯被害这一情景,为什么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性格和态度的差异为什么在这时没有导致行动的差异?这一事件中的决定因素仅仅是因为责任扩散,性格和态度的差异在这时为什么没能克服责任扩散?性格和态度在什么时起决定作用?情景在什么时候起决定作用?是不是事情关系到自己时,性格和态度对行为的塑造作用会更大些?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可以被用来操控人类,它很危险。”该怎样科学的向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解释?

5.人能彻底的认识自己吗?能,需要用多长时间,一生?不能,为什么? 整个科学都是历史的镜子。

三.可以进一步作研究的问题

1.什么情景能让人们变得乐于助人,是否某种文化背景如小城镇和小村庄能更好的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应该怎样考察和研究想法还不成熟)

2.社会直觉与消费行为。社会直觉怎样影响消费行为,我们可以怎样借助影响消费者的社会直觉从而达到影响他消费行为的效果?

3.警察佩戴醒目的警牌,开着写有巨大数字可辨认其身份的警车执勤,就能减少其暴力行为吗?工作牌带来的监督作用,是不是因工作种类不同,其监督效果也就不同?在同等条件下,工作牌带了的监督作用的强弱,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有差异吗?工作牌对中国工作人员的约束力是否更大呢?

最后,本章没有单独叙述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理解习惯

第二章 社会自我

一、知识点梳理

(一)自我概念(self-concept)

1.自我图式

组织并指导个人社会经验中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之加工。是一种人们对其自身拥有的一切信息与属性的认知结构。他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识记的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

2.可能自我

主要指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中包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和自己害怕成为的样子。

3.焦点效应

在我们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4.透明度错觉

我们总认为自己把自己的情绪很清楚的表现出来并且使别人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得还要模糊不清。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

5.自我参照效应

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记忆。同时也很好的证明了焦点效应的作用。

(二)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

1.角色

当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就会遵守这个角色的规范,并且对于将要扮演的角色有一定的期待,从而更好地扮演这个角色。此外我们还会进行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时,我们会找出证据证明自己扮演所扮演角色的正确性;当我们感觉自己应该扮演某个角色时,我们会更多的表现出符合这个角色

的行为。从而在行为和态度上达到相互证明。

2.社会同一性

主要是对自己的身份和个人所在的社会的一种认同感。当我们在不同的团体中会界定出不同的“我们”,当我们是一个大团体中的某个小团体的一部分时,我们经常会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社会身份。

3.社会比较

把自己和他人比较,并思考自己为什么不同,主要有上行比较(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和下行(和比自己弱的人比较)比较两种。在评价某个人的表现时,我们也是在把别人和自己比较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进行下行比较,但是在需要动力的时候会进行上行比较。

4.成功与失败

生活经验对人会产生影响,使成功者更自信。尝试挑战现实的任务并得到了成功会使我们感到自己很能干,全力以赴获得的成功更使人自信,同时自尊也来自于付出过努力的成功。

5.他人评价

公认的成就能增强个人的自我概念,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当别人认为我们很好时,我们也会认为自己不错。

镜像自我:个体把别人当作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

与我们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我们。

6.周围的文化

(1)独立的自我观(个人主义):一种以自己的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而不是以一个集体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重视独立性和独特性。

(2)相互依存的自我观(集体主义):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会受到别人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在这种文化中,连结性和相互依存性会受到表扬,独立性和独特性则不被认同。

(三)自我认识(self-knowledge)

1.解释行为

(1)我们一般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行为原因,但是当原因有点微妙的时候,我们的自我解释常常是错误的。

(2)当我们有与行动有关的思想出现在行为之前,我们往往会感觉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这种行为的。

2.预测行为

人们在预测他们的行为和关系的发展情况时也会犯错误;有时候我们预测别人的行动比预测我们自己的更加准确;要进行自我预测时,我们最好要依据过去相似情景下行为的情况;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当预测我们自己的消极行为如说谎、哭泣等,我们比别人做的好一些。

3.预测感觉

我们会错误的预测自己的感觉类型、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我们的预测通常都会存在影响偏见,即高估事件的持久性影响。我们往往会忽略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的作用。

4.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

我们对自己思维的结果比对我们思维的过程知道得更多。理性的解释可能会因此而忽略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由此看出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我们关于人或事的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 —— 原因与感觉的矛盾:调查报告在问及恋爱关系应提出关于其感觉的问题,而在问及其他行为领域如花费等则分析原因比分析感觉要来得准确。

(四).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1.自我效能

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件事。能指引我们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具有较强的韧性。自我效能感取决自己对时间控制能力的感觉以及事件最后的结果。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自我效能伴随着辛苦付出后得来的成就而增强。

2.控制点

描述感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被外部力量支配的还是感觉发生的事在很大程度上最受自己的努力和技巧所支配的维度。

3.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

习得性无助:由于自己的努力对于结果的改变没有任何作用而形成的逆来顺受的被动行为,即使在环境可以有能力被自己控制的时候依然表现出无助性。 自我决定:对于有选择权的时候自我做出的决定。个人控制会带来幸福感,过多的选择可能会导致无所适从,也会带来更多的后悔。

(五)自尊

1.自尊动机:

(1)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

(2)如果人们对同伴中的其中一个人评价更高,就会促使另一个人以某种能够维持自尊的方式行事;

(3)朋友的成功可能比陌生人的成功更有威胁;

(4)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

2.自尊的阴暗面:

(1)当发现自己高傲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人们常常会以打压他人的方式来对应,有时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反应。

(2)高自尊的人在面对威胁时会表现出明显的敌意。

(3)高自尊的阴暗面也存在于压力中,同时也发现低自尊的人在各种临床问题面前表现得更加脆弱。

(4)更好的方法是把自尊建立在内在品质而不是各种外部因素(漂亮、富有、受人欢迎等)之上,因为相比把自尊建立在个人内在品质上的人而言,吧自尊建立在各种外部因素的自我价值脆弱者会经受更多的压力,愤怒、人际关系问题、吸毒酗酒及饮食障碍。

3.自我服务偏见

(1)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成功者往往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坏运气这样的外部因素。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可

以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2)自我高估:在多数主观的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高。

相对于客观行为维度,主观行为维度会引发更强烈的自我服务偏见。

(3)虚幻的乐观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由于相信自己总能幸免遇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防御性的悲观主义者会预见问题的发生并且促使自己进行有效地应对。

(4)虚假普遍性:观点方面,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5)虚假独特性:能力方面,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某种行为越不常见,我们就越容易高估它的频率。

总之,自我服务的归因方式,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的乐观以及认为自己缺点的普遍性是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

4.解释:

一种解释是将自我服务偏见看做是我们如何处理和记忆有关自己个人信息的副产品。

我们寻求自我认识,渴望评定自己的能力;我们寻求自我证实,渴望验证自我概念;我们寻求自我确认,尤其希望能提升自我形象;自尊动机也促进了自我服务偏见。

5.优缺点:可以缓解焦虑,抵制抑郁。引起群体冲突和错误评价。

(六)自我保护

1.虚伪的谦逊:

(1)贬低自己、夸奖他人——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减轻自我压力并为失败找到借口

(2)表浅的感谢——担心别人的看法,同时有效应对了获胜后的危险。

2.自我妨碍:

有时人们会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样有利于将失败归于一些暂时的或外在因素而非自己的能力,从而保护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形象,而成功则更能提升其自我形象。

3.印象管理:

自我展示——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

自我监控——不断的监控自己的行为,注意他人的反应,校正自己的社会行为以达到社会赞许性效果。

高自我监控者的个人态度是为其社会调节功能服务的,

低自我监控者更多受其内在的指引,更多的按照自己的感觉和信念来说话做事。

二、启示与思考

1.自我参照效应与焦点效应

为什么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信息,我们能进行很好的加工和回忆,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是从我们自身出发。因为我们自己是世界的中

心,所以我们的认识和理解都是无形中与我们自身有某种联系的,所以我们自身便成为一个最明显和最具有优势的线索和信息加工基础,从而导致了自我参照效应。

2.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差异

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的方式和程度有差异吗?

3.改革开放30年来国人集体主义心理的变化(我们还那样喜欢自我批评,而摈弃自我肯定吗?)

近30年来,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我们似乎越来越多的能在我们周围看到自我中心的影子,我们的集体主义文化还在多大程度上植根于我们的民族,社会取向下面的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他人取向是否已经有了某些变化,文化碰撞给我们心理和行为带了的变化体现在那些方面,是否我们的文化有无限的包容性,中西碰撞的结果,最终还是我们将其包容消化?

4.如果一个西方人在中国生活的时间越长,其自我意识是不是就会越来越集体主义化了?

5.东方人更多看到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在水下场景实验中回忆起背景特征而不是焦点目标,其思维更多的是整体化, 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6.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我们解释行为的心理过程是不相同的。理性的解释可能会忽略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

人们的态度的转变似乎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我想解释行为的心理过程与我们做选择和做出行为时的心里过程中都会有我们态度的指引。只是不同的是,行为解释的心理过程中我们可能很难考虑到作出某种行为时的具体情境,很难客观理性的重现情境对我们的心理的影响,而我们作出某种行为时更多是在具体的情景下,很大程度上会受当时情境的影响。

7.对自己所做的事和别人做的影响到自己的事失去控制可能会导致我们不愉快,产生压力。这可能是集中营和疗养院的病人会迅速衰老和去世的原因。

中国作为一个老龄化即将来临的国家,我们在老年人的心理保健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不是提示我们要在将来的养老院里给老年人提供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尽量让他们体会到控制感的存在,体验到自己做决定的成就感,从而表现出较少的焦虑。(看到这样的解释,我不禁会想起我对爸爸的态度,在家里总是不管什么我都替爸爸做主,我似乎感觉出来爸爸越来越感觉无力了,可是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似乎可以明白一些了。)

8.是不是我们应该给与弱势群体更多的选择的权利,让他们体验到自我控制所带来的主动与幸福,而应该给强势群体增加较少的选择的空间,从而减少他们因选择过多而造成的压力。但现实是,我们周围的老年人更多的是因空虚和无力而感到焦虑,而年轻人却因选择太多而压力过大。同样的作为弱势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往往因无法体验到强有力的控制力而身心疲惫,但作为强势的社会精英们更多是因为需要做的选择太多,需要自己控制的太多,而同样也是心力憔悴,我们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去改变这种歪曲的现状。面对这些,国家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9.读这本最大的感觉就是,惊叹于国外心理学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研究对象的研究思路的敏锐性,为什么国内很少看到这样贴近生活的研究呢?但是,西方各种很生活化的研究除了让我们能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自己,这些研究的实际意义又在哪里?

三、研究拓展

1.东西方自我展示的方式方法有没有差异?

2.自尊水平与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补充资料(自备的相关阅读资料)

1.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逐渐接受的一种关于自我概念的理论。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源于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个人社会经验中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之加工。是一种人们对其自身拥有的一切信息与属性的认知结构。社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当同时呈现给被试验者一组内容丰富的信息时,被试验者记忆最多的,是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这种现象说明了自我图式的作用,被称之为“自我关联效应”。

自我图式的内容

自我图式由自我图式的内容和自我图式的功能构成。

1、自我图式的结构内容有5个方面:

①特质、属性、能力、意见、态度;

②自我描述性形容词;

③自我评价信念;

④ 归因;

⑤核心理性主题。

2、自我图式的功能有3个阶段:

①对信息的最初加工;

②评价;

③结果输出。

自我图式的表现

自我图式是随着自我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环境、家庭教养都会影响自我图式的形成。尤其是文化因素在塑造自我图式上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假如认为自己有独立性的模式,就需要我们生活在一个能给与我们展示自己独立性机会的文化中。设想一个重视依赖性,缺乏独立概念的社会,它怎能形成独立性的自我图式呢。此外,文化期望也影响着人们的自我图式。它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塑造着人们的自我图式。中国文化对于自我图式的影响从最更本上说是贯穿在整个社会化的过程之中的。

中国人的自我图式多为依赖型。在儿童期,我们的父母、老师都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对待我们,随后这种东西成为我们身上重要的一部份。例如,中国人从小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依赖的训练,尤其对家庭的依赖更是通过纵容婴幼儿,约束初步学走路的小孩,管教中小学生,鼓励大学生重视学业成绩,以及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克制引起不和的侵犯冲动和性冲动来完成的。具体的说,依赖训练是出自中国文化中人际间的相互依附关系,特别是在家庭中子代对亲代的依附关系。在中国的家庭中,代际之间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父母往往把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所以不希望代际之间出现断裂,父母对子女的依赖训练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结果导致子女独立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一旦在实际生活中无所依附,就会不可避免的感到紧张、焦虑、恐慌。

自我图式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中深深的打下了文化的烙印。可以说,从简单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到为人处事的应变能力,甚至更高层次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空间。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早期社会化多经历

依赖、求同、自我压抑等方面的训练和塑造。神经症中的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形成便于此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2.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

“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积极心理学”的重点发展性格中的优势,而不是减弱不良特质。

“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目前82岁高龄、仍在斯坦福大学执教的班杜拉教授说,“人们很容易有强烈的自尊心──只要降低目标就好了。”另一方面,班杜拉教授指出,有些人具备很高的“自我效能”──努力驱动自我,但是自尊心却不强,这是因为他们的表现总是达不到他们高高在上的标准。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自我效能感与成就行为是相互促进的。一些研究表明,通过下述几种方式可以增强自我效能。

(1)行为的成败经验。

这是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影响是最大的。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 由于一些非能力因素会制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人们在评价自我效能时,往往要同时斟酌能力因素与非能力因素对于自己行为成败的作用。因此,除能力因素外,一些非能力因素,如活动任务的难度、个人努力和程度、外力援助的多少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自我效能的建立。如果任务很难,或者个人没有付出多少努力,或者没有什么外力援助,这时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这时的失败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如果任务简单,或者活动中费力很大,或者外力援助较多,这时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倘若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的评价。

92)替代性经验。

这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的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遇了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这种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的影响,是通过两种认知过程实现的。一种是社会比较的过程,学习者采用与示范者比较的方式,参考其表现以判断自身的效能。另一种是提供信息的过程,学习者可以从示范者的表现中学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

略或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这些都会对自我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影响观察学习的诸因素,都可能对自我效能的建立发生作用。

(3)言语说服。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由于使用简便它成为一种极为常用的方法。然而,依靠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一旦面临困惑或难于处理的情境时,就会令人迅速消失。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缺乏体验基础的言语说服,在形成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效果是脆弱的,人们对说服者的意见是否接受,往往要以说服者的身份和可信度为转移。此外,如果言语说服与个人的直接经验不一致,也不大可能产生说服效果。

3.自尊(self-esteem)

在心理学上,自尊感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主观感觉,可以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也较能够接受个人不足之处。形成自尊感的要素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等,这些因素都与个体的外在环境有关。自尊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要培养正确的自尊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 寻找个人自尊的支点(支点指自己突出的优胜和长处);二 要有正确的方向(培养个人的自尊,应当懂得把个人得自尊上升为集体,国家的自尊)。

4.自我服务偏见

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人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戴夫?巴里指出,“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我们也相信我们在多数主观的和令人向往的特质上强于一般人。 自我服务偏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伦理道德。

大多数生意人认为自己比一般生意人更道德。

一个全国性调查有这样一道题目:“在一个百分制的量表上,你会给自己的道德和价值打多少分?”50%的人给自己打分在90分或90分以上,只有11%的人给自己打分在74或74以下。

?工作能力。

90%的商务经理对自己的成就评价超过对其普通同事的评价。在澳大利亚,86%的人对自己工作业绩的评价高于平均水平,只有1%的人评价自己低于平均水平。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自己患者的死亡率要低于平均水平。

?优点。

在荷兰,大部分高中生认为自己比普通高中生更诚实,更有恒心,更有独创性,更友善且更可靠。

?驾驶技术。

多数司机—甚琴大部分曾因车祸而住院的司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司机驾车更安全且更熟练?

聪明才智。

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周围的普通人更聪明,更英俊,更没有偏见。当有人超过自己时,人们则倾向于把对方看成天才。

?忍耐度。

在19xx年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中,只有14%的美国白人在黑人歧视程度的10点量表(0分到10分)上打分达到或超过5。可是在给其他白人打分时,44%的白人的分值达到或超过5。

?赡养父母。

多数成年人认为自己对年迈父母的赡养比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多。 ?健康。

洛杉矶居民认为自己比大多数邻居更健康,而多数大学生认为他们将比保险公司预测的死亡年龄多活10年左右。

?洞察力。

我们假定,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能够体现他们的本质。我们私下的想法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比别入更了解我们自己。我们也认为比起别人来,我们更了解自己。很少有大学生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天真或更傻,但他们会认为别人要比他们傻得多。

?摆脱偏见。

人们往往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受偏见的影响。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比多数人更不容易产生自我服务偏见。

5.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又称自我设阻、自我设限,西方心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国内只有 深圳大学的李晓东教授等少数学者在近几年内进行了研究。国外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研究的 是Berglas和Jones,他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把自我妨碍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 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 和选择。”自我妨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像学生在考试之前不努力学 习而四处游玩或声称身体不适,其实这个时候个体很可能在进行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策略同归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自我妨碍是个体故意给自己的成功施加阻力,可以 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归因策略。但归因是在成就结果出来后个体对这种结果所做的解释,自 我妨碍是发生在成就行为之前,为了给预期可能的失败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不是对实际失 败结果的事后合理化,正如李晓东教授所说的“自我妨碍是归因的基础,而不是归因的本身 ”。

“自我妨碍”的两种形式

行为式的自我妨碍是指通过行动给自己的成功施加压力,是一种预先策略,发生在成功或失败前,如故意拖延、考试前不复习而热衷于玩乐、选择不可达到的目标等等;自陈式的自我妨碍是指过分夸大成功中存在的障碍,特别是一些具有状态特质性的事件,如考试焦虑、身体不适、压抑、抑郁等。

“自我妨碍”的两种功能

“自我妨碍”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哪怕以没有学到知识作为代价)。它同时具备两种功能:(1)它为失败的痛苦提供了自我保护;(2)如果成功了则提供了自我增强(没有学习也能考好,这个学生就可以宣称

他拥有超高的能力)。

自我妨碍的类型

Lerry和Shepperd从个体能否对行为进行控制这个角度将自我妨碍行为分为

行动式自我妨碍虽然为可能的失败提供了更可信的借口,但由于做出了减 少努力和练习的行为,使表现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自陈式自我妨碍只是为 活动可能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借口,这个借口可能并不存在,并不影响个体的努力与练习,对 表现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因此不会减少个体成功的机会。

对自我妨碍的另一种分类是Rhodewalt提出的,他认为自我妨碍可以成为人的一种特质, 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妨碍倾向。在此基础上,他将自我妨碍行为分为:

1、特质性自我妨碍

2、情景性自我妨碍。

特质性自我妨碍类似于人格特质,普遍认为是一种病态的行为模式,而 情景性自我妨碍只是在遇到了威胁个体的情境下才采取的行为模式,具有偶然性。

引起自我妨碍行为的情境

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有它的起因。对自我妨碍行为的研究表明,目前至少有四种情境与个体是 否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有关。

第一是任务表现情境。当情境能够引起评价,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自我呈现和保护自尊的 动机,因此,个体为了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就会尝试使用一些策略来影响他人的知觉 。Shepperd等的研究表明,公开场合的自我妨碍行为要多于私人场合。Kolditz和Arkin的研 究也发现,个体在公共场合更易于进行自我妨碍行为。Hobden和Pliner的研究则发现以自我 为中心的个体在公开场合和私下场合都易于进行自我妨碍行为,而高社会性的个体仅在有他 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妨碍行为。这表明,有他人在场的公开场合都比私人场合更易于引 起自我妨碍行为。

第二,个体对任务结果重要性的认知。不同的任务,个体对其重要性的觉知也不同。如果个 体认为表现任务不重要,那么就不太注意表现的后果,即使失败了,对个体自尊的影响也不 大。如果认为表现任务很重要,那么个体无疑会十分注重后果,害怕失败会影响自我概念, 就有可能采取自我妨碍行为,正如Arkin所研究的,任务的重要性决定个体是否会采取自我 妨碍行为。

第三,对任务结果和任务性质的反馈。个体对未来结果的控制感会影响个体在下一步活动中 的表现。Berglas等人在研究中采用非依随性成功反馈,即并不根据个体真实的情况来进行 反馈(像被试实际成功了,却告诉他失败了),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会影响个体表现出 消极的行为反应。Snyder的研究发现将被试置于一个面临智力评价的场景中而被试不能确定 能否成功时,即使没有先前的不一致的成功反馈,被试也会做出自我妨碍行为。

第四,生活中的学校和课堂。以前对自我妨碍行为的研究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生态 学效度低,应用范围也比较窄,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注意到在课堂和 学校这种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

中,学生可能为应付对自身造成的威胁,就会有意识的降低或 放弃努力,这就是学业自我妨碍策略,学校既为学生提供了使用自我妨碍策略的情境,又提 供了使用这种策略后的评价情境。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认识到努力并成功是值得赞扬的 ,而努力却失败了会给人留下低能的印象。使用自我妨碍策略后,成功了是因为高能力,失 败了却是因为外部因素的阻碍作用。Urdan和Midgley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遇到被同伴评价 的情况时,比遇到被成人评价的情况更容易进行自我妨碍行为;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在个人 成绩目标的学习环境中,比个人任务定向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发生自我妨碍行为,因为在成 绩目标定向的学习环境中,更关注的是个人的能力,而非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回避成绩目标 (即避免失败)同自我妨碍行为正相关。国内李晓东教授的研究则表明不同个人目标取向( 成绩取向或任务取向)对学生的自我妨碍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这同Urdan等人的研究结果是 不同的,可能是因为中美两国学生的经历不同而造成了差异。Croy和Kimble发现三年级的学 生还没有学会自我妨碍行为,而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自我妨碍行为,说明自我妨碍行为的出 现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

自我妨碍的动机

对于自我妨碍的动机,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解释理论,一是一种自尊保护策略(相信自己有能 力有价值),二是一种自我呈现的印象管理策略(使他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

第一种理论认为自我妨碍行为的基本动机就是保护自我价值,保护自尊,维护自我形象。个 体会尽一切努力避免可能的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含义,自我妨碍策略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手 段。Berglas和Jones认为自我妨碍行为能削弱那些威胁个体自我价值的诊断性信息,从而减 少这些信息对个体自尊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自尊是失败感的晴雨表,能够引发自我妨碍 行为。Tice发现低自尊的大学生在担心与自我有关的任务上失败时,会运用自我妨碍策略以 保护自尊,而高自尊的大学生则是在拥有相似任务上的成功经验时,运用自我妨碍来强化自 己的成功。普遍认为低自尊的个体比高自尊的个体受到更多的威胁,因此更易进行自我妨碍 行为。Rhodewalt的研究又发现不稳定自尊比稳定的自尊更易进行自我妨碍,并且,它们同 自我妨碍的相关比高低自尊同自我妨碍的相关要高。

第二种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在公众面前形象的关心超过对自己实际能力的关心,自我妨碍行 为主要是一种保护和提高社会尊严的印象管理策略。Kolditz和Arkin发现被试在公开场合的 自我妨碍倾向显著高于私下情境中的自我妨碍倾向。Covington的研究则表明:尽管个体在 事后有充足的理由让他人相信表现差并不代表缺乏能力,但他们仍用“懒惰”等消极词汇来 描述自己。Tice的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个体进行自我妨碍是为了保护自尊,维持公众形象, 而高自尊的个体进行自我妨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增强公众形象。但也有研究发现,个 体虽然在归因方面获益,但却被认为是不重视成绩并缺乏动机和上进心的。Ferrari和Thomp son的研究发现:社会导向的完美主义者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因而在公开场合下更倾向 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在私人场合下则不一定;高个人导向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比低个人导向的完美主义者在公开和私人的情境下都更易于进行自我妨碍行为。

自我妨碍的这两种动机是不可分割的,从内部讲,主要是保护自尊,保护自我;从外部讲, 主要是为了印象管理,维护自己形象。从自我妨碍的分类上讲,行动式自我妨碍更可能是为 了保护自我价值,因为确实做出了不利于成功的行为;而自陈式自我妨碍则更可能是出于印 象管理的需要,个体并不减少实际的努力,因此并不减少成功的机会,成功了还会给他人留 下良好的印象,失败了也有外部理由做辩护,确实达到了影响他人的目的。

自我妨碍行为的后果

自我妨碍行为产生的后果,可从对他人和个体的影响两方面来看。对于个体来说,大部分的 研究认为,自我妨碍行为虽然能使个体当前免受负面评价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会增加个体的焦虑。Covington的研究表明,即使个体能使他人不对他们形 成低能力的评价,他们也会对自己形成消极的看法,特别是对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过 多进行自我妨碍行为,增大了失败的可能性,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减少对学习的兴趣,继而 又会进行自我妨碍行为,陷入恶性循环中。但在实验条件下,自我妨碍者事先为可能的失败 找到了借口,可以不必担心表现结果,而更加专注于活动本身,能提高表现。对于他人来讲 ,Luginbuhl J和Palmer R发现,尽管他人没对个体的能力做出负面归因,却对这些妨碍者 的印象不好,他们还发现,当个体进行了行动式自我妨碍却成功了的话,那么在他人眼里, 他比那些成功了却没进行自我妨碍行为的人,拥有更加突出的能力。Rhodewalt的结果表明 ,行动式自我妨碍者比自陈式自我妨碍者在人格特质上得到了更低的评价。总的来说,与没 有自我妨碍的人相比,自我妨碍者往往会得到他人更低的评价。

自我妨碍的性别差异

很多研究表明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存在着性别差异。Harris和Snyder指出虽然男女都使用自 陈式自我妨碍,但只有男性使用行动式自我妨碍。Sheppard和Akin发现当男大学生被试认为 当前任务能够有效评价能力时,倾向于使用抑制表现结果的音乐,而当前任务与预测能力无 关时,他们会选择能提高表现结果的音乐。对于自我妨碍的性别差异的解释,最普遍的是因 为他人对男女两性成败归因的不同造成的。人们往往把男性的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运气等 不稳定因素,而把女性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因此,即使女性采取了不努力等自我妨碍行为, 他人还是会把她的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所以女性比男性较少的使用自我妨碍策略。

6.印象管理

什么是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每种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该情境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情境同一性。

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过程

印象管理的过程通过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形成印象管理的动机,二是进行印象建构。

印象管理的动机

印象管理的动机是指人们想操纵和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意愿程度。个体印象管理的动机水平将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越是与个人目标相关密切的印象,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在组织中,个体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形象,与个体的目标关系密切,

越是有价值的目标,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例如,提升对个体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目标,而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印象,则直接影响个体的提升,因此,个体会非常在意使上级和同事形成有关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好印象。

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与他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的印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个体的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例如,某人希望上级赏识自己的能力,下级认可自己的工作方式,当认为上级过去已形成有关自己能力的不良印象,或者下级已形成有关自己工作方式的不良印象时,个体改变这种印象,对自我印象进行管理的愿望就会更强烈。

印象建构

印象建构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并决定如何去做的过程。印象建构又包含两个过程,即:

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和决定如何去做。

要传达的印象类型不仅包括个人的人格特征,也包括态度、兴趣、价值观或物理特征等。研究发现,有五个因素影响到我们选择试图要传达的印象类型,这五个因素是:自我概念;期望或不期望的同一性形象;角色限制;目标价值;现有社会形象。

当人们选择了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决定如何去传达这一印象。但很少有研究探讨人们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影响他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例如:是以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有能力,还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传达自己有能力,哪种方式更好?

不同的人进行印象建构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比别人更善于建构自我形象。例如,研究发现:高度自我监控的管理者对协调其自我表现或印象更加敏感,反应更强。而这些高度自我监控的人也被认为更有可能获得提升,也更有可能流动。

印象管理的策略

a.降级防御策略。

当个体试图使自己为某消极事件承担最小责任或想摆脱麻烦时,就可以使用这种策略。这类策略包括:

解释:试图做出解释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例如,自己身体不适,或感觉不好,或者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而影响了这件任务的完成等;

道歉:当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就为这一消极事件向老板道歉。这样的道歉不仅可以让人感到他的确有悔恨之意,而且,也会让人觉得这样的事情以后不会再发生了。例如,确实是上班迟到了,或者的确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这时如果先解释原因,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如果能先表示歉意,再做出适当的解释,就更

容易让人接受,而不至于影响自我的形象;

置身事外:当个体与进展不顺利的某事不直接相关时,他们可以私下告知上司自己与某事无直接关系。使用这种方法,常常能使自己少受不好的事情的牵连。例如,当小组工作进展不顺利时,如果自己与这件事关系不大,就可以私下告诉

老板,自己曾经反对这一计划,但被否决了。b.促进提升策略。

当个体试图使自己对某一积极结果的责任最大化,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实

际更出色时,会使用这类策略。常常使用的这类策略有:

争取名分:当人们认为自己应该为所做出的积极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时,通常会采用这种策略。如通过正式的渠道让人了解自己的贡献,或者通过非正式的

渠道告诉关键人物自己所取得的成果;

宣扬:当个体已受到赞扬,但还想让别人了解自己比原先所认为的做得更多,影响更大时,常常会采用这种策略。例如,自己在小组工作上的改革,不仅使小

组现在的业绩提高了,而且还将使小组的竞争力增强。

揭示困难:让人们了解自己尽管存在个人或组织方面的困难与障碍,但还是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这样就会使人对自己有更好的评价。例如,告诉别人,今年的成绩是在克服非典干扰的情况下取得,别人会更加高估今年所取得的成绩。 联合:确保在适当的时间被看见与适当的人在一起,以让人们了解自己与成功项目的密切关系。例如,当上级来视察时,组长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这

常常会使上级觉得,小组所取得的成绩与组长关系密切。

第三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第一部分 知识点梳理

一、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1.归因因果关系: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特别是经历消极事件或者预期之外的事件的时候,我们会分析事情为什么发生。当男性位高权重时,更容易出现错误归因(这似乎可以解释男性所表现出的大男子主义)。

(1)归因理论

人们通常试图将个人的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或者外部原因。性格归因(内因)(他本身缺乏动机和能力不足);情境归因(外因)(由于身体状况和社会环境造成)。但是内因和外因的界限通常很模糊,因为外因有可能会影响内因。

(2)推断特质

“对应推断理论”。通过一个具体情况来推断由此出发的属于这个人的特质。

(3)常识性归因

A.共同反应:在这种情境下个体总是表现出这种行为

B.区别性:在不同情境下个体表现出不同行为

C.一致性:其他人在这种情境下也表现出这种行为

2.基本归因错误

(1)定义:即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低估情景因素作用的倾向。当我们在

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德影响。

(2)内因倾向:我们通常认为他人的行为就是其内在性格意图等内部特点的直接反应;当归因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表现得更为明显;聪明的人和有社会地位的人更容易犯基本归因错误;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有权势的人常常会主动提起一个话题并控制谈话内容,这往往使其下属过高的估计他们的只是和能力。

(3)外因倾向:对于自己的行为,我们更倾向于用情境因素来解释。

总结: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和由此发出的言行和行为,都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情境以及我们给情境所带来的改变。当涉及到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通常使用描述行为和反映的词语;涉及到他人的时候,我们更经常用“那个人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言语。

3.产生基本归因错误的原因:

(1)认知和情境意识

A行为者和观察者的不同:

当我们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会变得相对模糊。 B聚焦观点偏见:

当聚焦不同的时候,我们总是从针对焦点的视角去观察问题,这样会带有偏见从而产生规因错误。

C观点在随时变化:

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会更多的重视到情境的影响;预期某人最近的行为时,情境很重要;但是预期某人将来的行为时,性格则更重要。

D自我觉知:

当我们把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

总之,我们总是在我们关注的地方去寻找原因。

(2)文化差异

西方世界观的人更可能认为是人本身而不是环境到了事件的发生;

而东亚文化下的人通常对环境的作用格外敏感。

不同文化下的语言语法等也会影响到我们归因于内因还是外因的倾向性。

4.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

(1)对应偏见:认为行为是内在倾向的相应反应。

(2)即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了环境的作用,还是会出现这种偏见。(这或许是因为要评价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比起仅仅将行为归结于个人的内在倾向需要花费人们更多的脑力)

(3)我们的特性通常会引导我们选择环境,因此环境也是内因的体现。

5.为什么研究归因错误

(1)帮助我们揭示人类是怎样思考的。

(2)人道主义的考虑。(人们不应该总司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被责备)

(3).帮助我们认识这种思维的偏见。

二、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并不是如实的对现实进行反应,而是根据我们对现实的解释作出反应。我们的社会判断是一个融观察、期望、推理和热情为一体的混合体。

1.知觉和解释事件:

(1)当社会信息受到多重解释的影响时,先入为主的思想很重要。

(2)利用人们对偏见的直觉来评价他们的态度。

(3)我们关于世界的假定有时会使矛盾的事情看起来是对自己有利的。

(4)不同的解释会影响到后续的不同的行为。

(5)不同的解释还会影响到他人对我们的知觉。

2.信念固着

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它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我们对事件的心理构造;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理论和解释是正确的,我们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是封闭;纠正信念固着的方法是——解释相反的观点、更多的考虑不同的可能性。

3.构建记忆

记忆会引入许多事后推理,因此记忆反应的是当时的情况以及我们现在的信念或知识。

(1)重构态度

积极的记忆构建可以美化我们的记忆;我们还会重新构建同他人关系的回忆; 当记忆模糊时,我们现在的感觉主导了回忆的重构。

(2)重构行为

我们的关电视已经改善过的,我们将自己的过去回忆得与其实际情况不同。

(3)重构经历

误导信息效应:将误导性的信息整合到我们的记忆中;

启动:想像记忆存储在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中,为了提取其中的一个记忆,我们需要缉获某个引导线索,这个过程被称为“启动”,即“连接的激活”。

三、怎样做出判断

1.判断

(1)直觉的力量:我们的思维只有一部分是受控制的(反应性的、深思熟虑的和有意识的),而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是自动化(冲动的,无需要努力的和无意识的)。

(2)直觉的局限性:我们往往容易作出导致错误的事后聪明判断(当事情发生后,觉得自己早就预料到它会如此)。我们在错觉上存在潜能,即基于知觉的错误解释、想像和建构性的信念。

2.自信倾向:对过去知识进行判断中存在一种“智力自负”现象(“我早就知道了”),这种现象会对目前知识的评价和对未来行为的预测造成影响。因为人们倾

向于在他们几乎完全正确的时刻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倾向;人们倾向于在他们几乎完全正确的时候去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

(1)验证性偏见:与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信念相比,我们更愿意证实它们。它解释了我们自我意象的稳定:人们寻找那些支持他们自我观点的人作朋友和配偶,即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很低。

(2)对过度自信的矫正:要对别人独断性的陈述保持谨慎;即使反馈(天气预报员);设想自己的判断可能出错的原因,迫使自己去考虑无法证实自我信念的信息。

3.直觉思维加工

直觉:心理捷径。它是一种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思维策略。这种判断的速度增加了我们生存的机会。思维的生物目的首先是使我们能够生存下去,其次才能保证我们的正确性,即便它会引起一系列错误。

(1)代表性直觉:对某个事物进行评价时,在直觉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进行比较。

(2)易得性直觉:那些在我们的记忆中是现成可得的内容更容易使我们假定该事件是经常发生的。

(3)反事实思维: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心理模拟,想到更多的结果,这样有助于我们提高幸福感。

4.错觉思维:

(1)错觉相关:我们很容易会将各随即事件联系起来。人们不仅仅想看到他们期待的结果,而且还想看到他们想要的联系。

(2)控制错觉:将随机事件知觉为有联系的倾向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控制错觉——认为各种随机时间受自己影响。a.赌博,权利加强感;b.趋均数回归,事情不会持续停留在一个极好或极坏的点上,会回归到正常状态。我们经常因为别人受到奖励而感到自己受惩罚,却因为惩罚别人而感到自己受奖励。

5.情绪和判断:情绪会渗透到我们的思维里。坏心情将会启动我们对消极事件的记忆。“记忆和判断跟随情绪色调而变化”。情绪对简单、“自动化”的思维的影响比对复杂、“有意”控制的思维要小。我们思考的越多,思维就越会受到情绪的浸染。

四.信念与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预言:社会信念和判断通过影响我们的感觉和行动来改变现实,当观念引导我们以证实自己的方式行动时就出现了自我实现预言。

良好的行为获得更高的评价,坚定信念,从而使得更良好的行为出现; 坚定的信念得到很好的肯定,强化行为,从而使得更坚定的信念产生。

行为确证:一旦形成错误的社会信念,就可能引发他人做出某些行为反应以支持这些信念的现象。

第二部分 启示与思考

1.我们总是分析和讨论事情为什么发生,特别是消极事件。

面对困境我们必须要思考,因为它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要度过它,而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更多的是运用直觉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是不是人生来就有追求快乐,成功的倾向,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地去思考为什么,因为我们想总结经验生活的更快乐,取得更大的成功。

2.男性位高权重是,更容易把女性的亲密行为归结于温柔的性挑逗。

高权威男性容易对自己的强势效应产生过高的估计,从而也过高的估计了下属对他的依附性,从而导致对女性的亲密行为产生错觉。

3.具有性攻击的男性更容易误解女性所表达的信息。

是攻击性导致误解,还是误解只是性攻击的借口。

4.每一代父母都哀叹下一代的价值观,部分原因是他们错误的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价值观于现在的价值观很接近。

父辈们对80后和90后的质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原因?但似乎我们看到主要的原因是80后、90后的价值观与父辈们的确有所不同,更多的是文化的碰撞中催生了80后于90后不同与父辈们的价值观。但我们似乎不应该用一个停滞的眼光去评判一个时代的人,你们经历了成长,但他们正在成长,你们走过了上一个时代,他们正在经历这个时代。所以他们只属于这个时代。我们只能用这个时代的眼光去诠释他们的是是非非。时代在变,他们也在成长??

5.直觉的局限性

直觉可以进一步分类吗?是不是建立在长期充实经验上的直觉动作,直觉判断等其准确率较高,而对一些我们没有任何经验的事件进行主观判断,其准确率就低。直觉判断,直觉动作,直觉想象,直觉思维,直觉启发,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些不同和直觉的局限性又有什么关系?

是不是直觉相对于意识控制所占用的”心理资源“较少?存在这样一种所谓的“心理资源”吗?直觉的脑机制和意识的脑机制有什么区别?

6.当我们评价他认识我们常会把他人的成功归功于环境,而把他人的失败归因为某人的内在特质,因此我们讨论归因时,能不能从观察角度(观察者,被观察者 )和事件性质(正性,负性)两个维度入手???

1。事实证明,乐观的心情确实能增强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那些患心脏病的人多数缺乏耐心,暴躁,易被激怒。

2。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是自愿参加,并且在过程中付出努力,结果会更加有效,持续的好效果也会更加持久,比如减肥。

3。每个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败的时候却会埋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下次失败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

4。在吵架和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而且对事不要对人。

5。如果你是公司的领导或者决策人甚至ceo,coo,cfo,ufo……当制定策略和销售任务的时候不要把目标制定的过高,这样会给下属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6。在会议或群体中,当少数派非常不容易,鼓励这种行为,并多听听反对意见。有时候

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犯决策性的错误。

7。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关注的几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8。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团体是最好的,但实试着接受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人,多听听和

你意见相左的人的意见,有时会更有启发。

9。许多重大的消极的事件带给你的痛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样,兴奋的事情也

不会给你带来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此残疾病痛贫穷你也会很快的适应,同样豪宅名车并不

能让你幸福一辈子。

10。少关注自我形象,多关注自己的才能和人际关系,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11。团体的力量会更容易引发犯罪及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在团体里面尽量控制自己,不要

轻视煽动和教唆的力量。

12。如果2个选择一起给出,过了一段时间再让对方选择,他们会选择第1个,如果第一个

选择过后隔一段时间再给出第2个,马上选择时对方会选第2个,如果你想让对方同意你的意见,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13。“登门槛”效应,当你同意帮一个小忙,你还会同意帮一个大一点的,所以答应一件事

前,想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14。态度决定此行为,行为也会更加坚定你的态度。

15。把工作和兴趣分开,为了报酬的兴趣会慢慢变成负担,而不再是兴趣。

16。少看电视,色情暴力网站和杂志,远离那些为了PV,收视率,金钱不惜做任何事情

的媒体,这些东西更容易让你沉迷于色情和暴力之间,从而更容易引发犯罪。

17。在婚姻中,丈夫和妻子的相似性越大,婚姻也就越幸福和长久。

18。群体会减弱里面的个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他们都认为别人会有所反映。地铁或者公

车上,“见死不救”的场景正好说明了这个理论。

19。不要以自我经验为准,多以客观事实和调查数据为依据。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一、知识点梳理

* 态度:是指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态度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感觉(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cognition)。

* 计划行为理论

个体的态度、知觉道德社会标准和控制感共同决定行为意向,行为意向进一步决定我们具体行为的实施。

(一)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1.态度与行为预测

态度经常不能很好的预测我们的行为,并且,改变人们的态度很难让我们的行为随着改变。我们的答案是:我们所表现的态度和行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1)预测原则: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行为而并非单独的某一次行为,这样态度对行为的预测较为准确。

(2)态度预测行为的条件: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态度和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强有力的态度能更好的预测行为)

* 当我们的行为时自发做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经常对我们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

* 当我们思考自己的态度时,态度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 具有强的自我意识的人通常会受自己态度的影响。

总结:态度不能很好的预测行为,我们所表现得态度和行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把其它因素最小化,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在以上三种条件下,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二)行为如何影响态度

1.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我们可以发现行为对态度的影响,如演员开始进人各种角色并且体验到真情实感的时候,他们就可能开始减少自己的自我意识。在一个新的职业中,我们扮演的角色也会塑造

我们的行为。

2.登门槛现象(弗里德曼与弗雷瑟 1966)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拓改变成为持久的。

3.邪恶的行为与态度

(1)行为决定态度,这也导致引发了不道德的行为。

(2)残酷的行为会侵蚀行为者的良心。我们自愿的认可某种行为后,我们原为它承担更多的责任。

(3)人们越是伤害他人同时也在调整自己的态度,这样的结果是其伤害行为越容易出现。

(4)不道德的行为会塑造自我,但道德行为也会塑造自我。道德行为,特别是主动选择非被迫做出的道德行为,会对我们的道德思维产生正面的影响。

4.种族行为与种族态度

(1)积极地行为能增加个体对他人的好感。同样,积极地种族间的交流能减少种族歧视。

* 格言:如果你想更爱他,就要表现的你真的爱他。

5.社会运动

为了政治化而将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运用于公众人群中产生了社会运动。

总结:态度和行为会产生相互影响。当我们做事时,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要为该事负责时。从登门槛现象可知,对一个小的行为的承诺可以让我们更愿进一步去做一件更大的事情。行为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同样,种族政治行为可以塑造我们的社会意识:我们不仅坚持自己所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三)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1.自我展示理论

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保持一致,尤其是想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时,我们更倾向于这样做。(有

研究证明,我们的确会因为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同时这种调整有时真的会引起态度的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

该理论假定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因此,当我们决定说或做一些事时,我们会带有一定感情。研究表明,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我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态度。

(1)理由不足: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奖赏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体验到失调,于是我们通过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改变态度)来减少这种失调。

(2)决策后的失调

对选择权和责任的强调会时决策后产生更多的失调;当作出重要决策后,我们经常会过高的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失调;对于简单的决定,这种为了减少失调所产生的自负效应会更快些。

(3)消除认知失调的方法:

A 改变客观事实。事实是人们认知因素形成的基础,也是态度改变的基础。

B 参与活动,改变态度。参与能增加人们对工作的了解,消除偏见,促进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感情的转变在人的态度改变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C 群体规定,改变态度。规范、制度、规章与说服教育相结

合的方法,是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

D 了解态度差距,小步子原则改变态度。逐步的提出要求,每一次提出的要求都在可能性接受的范围内,待态度改变并稳定下来后,再进一步要求,逐渐的缩小差距,有利于完全转变态度。

E 说服的作用。通过信息传播或沟通的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3.自我觉知理论(D.J.Bem1972)

当问一个人关于某事物的态度时,个体首先回忆他们与这种事物有关的行为,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经发生的东西产生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动的工具。

在态度的自我知觉上,认为在没有外界环境压力时,通常认为我们的行为是表达真实态度的。当存在着明显的外部压力时,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是由于外部原因的。在动机的自我知觉上,由于高奖赏而从事某种活动,导致把行为原因归之于外部,由于低奖赏而从事某种活动,导致把行为原因归之于内部。这就是说,对于从事某种活动给予过分的肯定,将破坏对这个活动的内在兴趣。

(1)表情与态度。

* 模仿他人的表情能帮助我们了解他人的感受。

* 面部表情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2)过度合理化和内部动机:

* 人们通过关注周围环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给与个体不必

要的报酬(形成预期)让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将导致其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从而削弱了他们的自我知觉—因为兴趣去做某事。

* 当个体很明显是为了控制别人而事先付出不相称的报酬时,就会发生过度合理化效应(如果报酬和赞赏是针对人们的成就,报酬会增加个体的内部动机,而当报酬是为了控制他人,而他人也相信报酬导致了他们的行为,那么这样的报酬会降低个体对工作的内部兴趣);

* 没有预期的报酬不会削弱个体的内部动机。

4.三种理论比较

(1)自我展示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只是从表面上看起来行为影响态度。认知失调理论和自我知觉理论行为实际影响态度的原因。

(2)认知失调理论假定我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时正当的,并以此来减少我们内部的不适。

(3)自我知觉理论假定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的态度作出合理的推断,这个过程类似于我们观察他人的过程。

5.为什么做令人不快的事会激活不协调?

自我肯定理论:因为这样的行为会使人们感到尴尬。它破坏了我们的自我能力和善良感。因此证明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是一种自我肯定;他保护并维持了我们的诚信和自我价值。

6.认知失调理论的缺陷

(1)当人们表明的立场与他们的态度相符时,尽管可能还有一

些差距,但不适感的消除并不能排除态度的改变。(Fazio,1977,1979)

(2)无法解释过度合理化效应,因为有报酬的情况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应唤起高度的紧张感。

(3)无法解释行为与态度与行为不矛盾的情境。

7.认知失调理论与自我知觉理论的联系

(1)认知失调理论可以成功的解释行为与明确的态度冲突时出现的结果:由于感到紧张,所以我们调整态度来缓解紧张。——认知失调理论解释了态度的改变。

(2)自我知觉理论解释了态度的形成。当我们作出行为反应时,我们会产生更多可接受的态度来指导自己的未来的行为。

(Fazio,1987;Roese&Olson,1994)

总结:行为影响态度的三种解释

自我展示理论

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保持一致,尤其是想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时,我们更倾向于这样做。(有研究证明,我们的确会因为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同时这种调整有时真的会引起态度的改变)。

认知失调理论

当我们的态度与行为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减缓这种紧张的情绪状态,我们倾向于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其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不充足,我们越会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产生更

多的失调,态度改变的越大。

自我知觉理论

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其重要的推论—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减少他们对这件事的兴趣(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

二、思考与启示

三、研究拓展

四、拓展阅读

1.西方性别角色态度研究述评,郭爱妹, 张雷 ,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张林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3.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张红涛, 王二平 -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4.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预测因素考察,李林 - 闽江学院学报, 2006

5.计划行为理论述评,段文婷, 江光荣 -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6.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综述 ,余莉 ,科教文汇, 2008

第二编 社会影响

第5章 基因、文化与性别

一、本章知识梳理

(一)基因、文化与行为

进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联系,文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多样性。基因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硬件,我们用其来接收软件—文化的塑造。

1.基因、进化与行为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选择对个体用以适应环境的生理特征的影响;有利于个体基因存活和延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

·进化论认为我们人类具有类似的行为是基于遗传和进化。

2.文化与行为

文化的观点虽然也承认所有行为都会受到基因进化的影响,但是其更强调人类的适应性。

(1)文化的多样性

人类语言、习惯和行为表现的多样性表明,我们的许多行为都是受社会影响的。 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全球化。

(2)规范

·社会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

·社会规范的体现:私人空间的差异

(3)文化的相似性

·相似性的表现:乱伦禁忌,尊重隐私,依据谈话的对象的地位决定谈话内容与方式等。

·角色理论:“角色”一词本是戏剧舞台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它的原意是指演员根据剧本扮演某一特定人物。20世纪初.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米德把“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以此来说明人的社会化行为。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团体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角色都代表着一套行为及行为期望。它规定了个体在扮演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时所应有的行为,并且每个人只要扮演了某一角色,同社会或团体中的其他人将不约而同地以该角色所应具备的角色行为标准来评价他的行为。美国学者蒂博特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地位更好的人认为自己更应爱受到优待或者有能力作出更好的表现。

·扮演一个下属的角色会产生降低自我感觉的效果,即较低下的角色会削弱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角色扮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对方。

小结:人类是社会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

(二)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1.独立性与联系性

(1)结论:女性重视亲密关系,男性重视任务以及与大群体的关系。

(2)在生活中的表现:

·面临压力的时候:男—倾向于搏斗和反抗;女—倾向与向家人和朋友寻求帮助

·找工作的时候: 男—看重报酬、提升机会、挑战和权力;女—看重合理的时间安排、私人关系、帮助他人的机会

·婚姻满意度:相互支持的感觉对女性更重要

·友谊: 男—较少共情(empathy);女—具有更强的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对非言语线索更敏感。(女性更善于发觉他人的情绪线索,从而使女性具有更强的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2.社会支配性

(1)结论:几乎在所有社会中,男性均处于统治地位。

(2)在生活中的表现:

·社会交往:男性首先发出邀请,最后负责驾车和买单

·谈话方式:男性更多的关注独立,而女性更重视关系。

3.攻击性(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1)结论: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2)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男性犯谋杀罪的比率更高,女性似乎发起更多的攻击性行为,但是男性的攻击性行为更容易造成伤害;挑衅情境下,男女攻击性一样;伤害性小的攻击,男女区别不大。

4.性特征(主要反映在行为层面上)

结论:男性可能比女性发动更多的性活动,进行更多的性幻想。

小结:男性和女性各自的个体差异远远超过其性别差异。女性和男性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性别,他们更像一个人的两只手,相似但却不完全一样,彼此非常协调,但当他们紧握是缺有所差异。

(三)性别与进化(对男女性别差异的进化论解释)

1.性别与择偶偏好

(1)男性在性活动中的主动性

相对于卵子来说,精子要便宜很多,所以,男性需要与其他人竞争,以便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女性则要小心考察男性的身体健康和资源状况的信号,以便谨慎处理自己的繁殖机会。所以,男人寻求广泛的反之,而女性则需要明智的繁殖。

(2)男性的攻击性和支配性

男性在身体运动能力方面处于优势,使得男性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女性,于是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增强了男性的攻击性和支配性。

(3)男性对女性的偏好

男性偏爱与生殖能力有关的女性特征。所以,都倾向于娶更年轻的女性,而且越老的男性,他选择伴侣时偏好的年龄差距越大。60岁的男性,总体来看会娶比自己小10岁左右的女性。82岁的男性,偏好娶28岁的女性。

2.性别与荷尔蒙

攻击性方面的差异,似乎是受到睾丸素的影响。但是随着人类进入中年甚至老年,女性会变得越来越独断和自信,而男性则更多地与他人共情,更少地支配他人。其原因可能是激素变化和角色需要的转变。

小结:自然赋予我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

(四)文化与性别

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性别角色差异表明,文化的确影响性别角色。

1.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

生物和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因为文化是在生物因素的基础上对个体施加影响的,并且它们之间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如下所述:

·如果基因和激素预先设定男性比女性更加富有攻击性,那么文化可能会以那些期待男性坚强女性亲善的社会规范来强化这种设定。

·进化要求男性趋向于比女性更高,而文化也会做类似的设定。于是选择伴侣时的身高规范就是生物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男性由于他们的力量和速度,似乎被放置在需要身体力量的角色里,而女性由于其生育和抚育孩子的能力使得他们更多地属于照顾者的角色。

总之,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是可塑的,以至于两性个体都能搞在各种水平有效扮演社会角色。

2.环境和人的力量

社会情景与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某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通常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2)由于人们通常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于是人的因素就会和环境因素发生交互作用。

(3)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环境。

小结:我们既创造了我们的世界,也被我们的世界所塑造。

二、启示与思考

1.当需要别人共情和理解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向女性倾诉自己的快乐或者伤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吗?我认为这也与倾诉的内容有关,比如,男生更喜欢与一个男性朋友分享他观看NBA的感受;另外,这似乎也存在某种个体差异,例如,在某些时候,为了得到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女生可能更愿意向和自己情感联系紧密的父亲倾诉。

2.相比于一些大型动物,我们对蛇和蜘蛛等表现出较多的恐惧感。

这也许是因为先民们生活的年代,他们群猎的对象一般都是常见的大动物,于是这种对大动物的熟悉便通过某种方式一直遗传下来,而相对来说对一些小动物,蛇,蜘蛛等,因为少见,他们便只是形成了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同样也因为后代对这些小动物的不熟悉一代一代,通过某种机制遗传下来。假设,如果,我们经常见到蛇,蜘蛛等,这样,这种恐惧感可能就会逐代消失。

三、问题

1.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男女两性的差异,而很少看到其相同之处?如果是,为什么?好奇心?

人们对差异的解释往往聚焦于被认为有所不同的那个类别。为什么?人们对这个被认为的不同类别的选择有无文化的差异?是不是数量少的就会被认为是不同类别,这种选择与所指的对象有关吗?

第6章 从众

一、本章知识点梳理

(一)从众的定义

从众:由于群体压力而引起的个体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顺从:顺从是从众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靠外在力量而表现的从众行为。

服从:是由明确的命令引起的顺从行为。

接纳:接纳是从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我每天早上都是从一杯白开水开始一天的生活的,我的这一从众行为,已经被我从内心所接受。我惹你认为这样做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因此,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

(二)经典的从众研究

变色龙效应:变色龙效应是指人们经常无意识的模仿其他人(包括交际中)的姿势、怪癖和面部表情心理学现象。巴奇和查特朗发现,如果有人模仿了你的手势或者身体姿势,你往往会更喜欢他们。

1.谢里夫规范形成实验:运用似动现象证明了个体的确受易受社会规范的影响,产生从众行为。如听到别人的观点后改变了对事物的评价。

2.阿施的群体压力实验:方法是赞成他人非常明显的知觉错误判断。如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3.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方法是服从命令电击他人。如士兵执行不正确的命令。

4.服从的影响因素

(1)与受害者之间的距离

受害者和服从者越远离,服从者就越趋于产生服从行为。

(2)权威的接近性和合法性

具有合法资格的权威在服从实验的现场,人们更趋于服从。

(3)权威效应(Appeal to Authority)

要是命令来自于权威机构,人们比较趋向于服从。

(4)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从众的积极效应)

当观察到前面有人反对时,人们倾向于反抗。

(三)对经典实验的反思

1.行为和态度:开始做出顺从或抵抗的行动,这就会形成一种态度,而态度随后又会影响行为,行为又反过来加强了态度。最初的帮助强化了承诺,而承诺导致了更多人的助人行为。

2.情境的力量:做一些细小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就会使我们不舒服。

3.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认为服从与否决定于人们的内在品质。指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谴责或赞誉人)、低估情景性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的双重倾向。

(四)预测从众的因素

1.群体规模

3~5个人比1~2个人能引发更多的从众行为,但是5人以上,从众行为会逐渐减少。所以,一个组织的核心领导团队,不要多过7个人才好。多个小群体的一致意见会使某个观点更可信,两个三人组引发的从众比率比一个六人组所引发的从众比率要高。

2.一致性

如果有人破坏了群体的一致性,那群体的社会影响力就会降低。

3.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对成员的影响力越大。感到自己受到群体吸引的成员更可能对群体影响做出反应。

4.地位

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会引发更多的从众。人们会避免和地位低或受人嘲笑的人的意见一致。

实验发现:行人更容易服从衣着整齐高雅的调查者而不是穿着破烂的调查者。所以,为什么销售人员要穿成一个模版。可惜的是,这种对销售人员的刻板印象已经慢慢在向消极的方向转化,这个恐怕要归功于那些敲门来推销保健品的人员,他们成功地将白衬衫和西服的形象彻底堕落了。

5.公开的反应

实验证明,相比于私底下,在公众场合我们更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

6.无事前承诺

个体一旦在公众面前承诺,就会坚持到底。最多,也是在以后的情景中改变自己的判断。做出公开的承诺往往会使人难于后退,因此,事前承诺会抑制说服力。

(四)个体从众的原因

两个主要理由:因为我们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赞赏(规范影响),或者因为我们想要做出正确的行为(信息影响)。

1.规范影响:是与群体保持一致以免遭受拒绝,得到人们的接纳,或者获得人们的赞赏。有时候偏离群体的代价会迫使人们支持自己不相信的东西,或者压制自己的反对性意见。(如当我们需要公开做出反应时,我们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2.信息影响:当现实较为模糊时,我们容易与群体保持一致,来保证自己做出的决策时正确的(任务难度较大,个体感到自己无力胜任时,易产生从众行为)。

(五)从众的影响因素

1.个性

相比于社会情境因素,个性特征对从众行为的预测性较差。

2.文化

相比于个体主义国家,我们这些集体主义国家的人们更易产生从众行为。如,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很容易贯彻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集中力量办大事,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对金融危机的成功应对。

(六)如何预防从众

1.逆反

由于人们很看重自我的自由感和自我的效能感,所以,如果外界要求从众的压力过于强大的时候,个体反而会采取反抗的行动(有助于解释青少你的酗酒行以及强奸,性胁迫等)。

2.坚持独特性

实验表明,当个体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并且这种独特感是中等程度时会产生较好的自我感觉。如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卒子很有可能会通过投反对票来显示自己的独特,而一个万人敬仰的president可能通过对某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的附和来微微调和自己的过分独特性。

二、启示与思考

1.两个两人组所引发的从众比率高于一个四人组,三个两人组比两个三人组所引发的从众比率更高。

在汉语大词典中,对组的解释是因目的一致,见解兴趣相近而结合的少数人。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组的概念在数量级上的认识可能远远大于对个体的数量级的认识。所以我们就有可能认为组的意见代表了更多的人的意见,而不太注意是否几个组的总人数与一个组时的人数其实是一样的。

2.异性恋者为同性恋者的权利呼吁时,其影响力更大。发自自己群体的呼声,我们更容易接受。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比如说,相比于个体对自我的积极评价,我们更容易接受和相信他人对个体的积极的评价。但值得思考的是,面对同样的负性评价,我们似乎也更容易接受来自外界而不是个体本身对自己的负性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与Cooley的有关镜像自我的理论有某种联系,但镜像自我只是指借助于他人我们认识自己,那他人对我们的认识,又该怎样解释?(可进一步查阅拉康的镜像)

我们往往容易接受自己群内的观点。无论这个观点针对的对象是群内还是群外!

3.模仿自杀现象与学生管理,该不该公布自杀事件?

4.当其他群体与我们相似时,冲突常常也是最剧烈的。(我们和小日本) 社会问题与自然界的单极化。趋于人的单极。和谐

本章经典语录: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我并不生活在符合你期望的世界里,你也不生活在符合我期望的世界里。

·做你自己的事。则以权威。如果感觉良好,那就做下去,跟着幸福走,不要从众。仔细的思考一下你自己,相信自己,将一切好的东西归功于自己。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第7章 说服

一、知识点梳理

说服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信息背后的目的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对好和坏的判断。我们称不好的说服为“灌输”,称好的说服为“教育”。也就是我们把自己信仰的东西称为“教育”,把自己不信仰的东西称为“灌输”。

(一)说服的途径

1.中心途径( 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

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那么人们很可能就被说服,如果信息包含无力的论据,思维缜密的人会很快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进行反驳。一般是在人们有能力全面系统的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使用。

2.外周途径 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

说服的外周途径就是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当人们转移了注意力或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的时候,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新异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食品,饮料,烟草和衣服的广告一般运用这种途径。

小结:中心途径与外周途径引起的行为改变的效果是不同的,中心途径引起

的行为的改变会更持久,而外周途径的效果要逊色很多。

(二)说服的要素

说服有四个组成部分:传达者;信息内容;沟通渠道;听众。

1.传达者(谁说)

让某些传达者更具有说服力的因素有两个:可信度和吸引力

(1)增加可信度的方法主要有:

·从传达听众赞同的观点开始。

·以在某一个专题内的学识渊博者身份被介绍给大家。

·自信的表达方式。

·演讲风格:站在一个出人意料的立场上;说话速度加快。

(2)吸引力表现在很多方面,外表吸引力是一个方面,相似性也是一个方面(我们会受与我们相似的人的影响)。

·如果某种选择关系到个人价值,品味或者生活方式,那么相似的传达者具有最强的影响力。但如果对事实的判断,一个不熟悉的人的确认对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更有帮助。因为一个不熟悉的人,而且他是个专家的时候,能提供更加独立的判断。

·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当人们遗忘信息来源或来源于信息之间的联系之后的延滞性的说服。

2.信息内容(说什么)

(1)理智vs情感

·受到良好教育的或者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

有思想和积极参与的听众会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反之,则更易接受外周途径。

·理性的论点对理智的初始态度更有效,情感性的论点对情感性的初始态度更为有效。

·好心情可以增强说服力,一方面它有利于进行积极地思考,另一方面它可能于信息相互联系。

(2)差异度

·如果信息来源是可信和不容忽视的,那么和信息接收者差异很大的立场会引起最大程度的观点改变。

·如果你是一个可信度高的权威而且你的听众又不十分关心谈论的话题,那就可以提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

(3)单方面说服vs双方面说服

·如果听众已经了解或者有机会了解对立的观点,应该进行双方面论证 ·对乐观者使用正面说服,对悲观者使用负面说服

(4)首因vs近因

首因和近因都存在,但是客观的条件会引起效果的变化。

·当时间长到足够分离前后两种信息时,同时听众在接受第二种信息后立即表态,此时,近因在起作用。

·如果两种信息依次连续呈现,并且之后经过一段时间,那么此时首因起作用,尤其是在第一种信息引发了思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3.沟通渠道

面对面的说服效果通常是最好的,然而对于复杂难懂的信息来说,以文字呈方式呈现时最具有说服力。

4.听众

·说服效果受个体年龄的影响,青少年期最容易被说服。

·预先警示会降低说服的可能性,分心有助于说服,不积极参与的听众可能更倾向与使用外周线索。

二、启示与思考

1.有些人的特质就决定他很难被说服,但他可以自己突然顿悟,明白某个观点是怎么回事。说服与个体特征?

2.如果人类的现实生活确实非常复杂的话,那么我们的原则也应该非常复杂。

复杂的结果是不是越来越复杂,如果到了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这种复杂是自己不可承受之重时,是不是最生态化,最简洁的说服方式会最有效? 本章经典语录

1.请记住,改变自己的想法并且跟随它走向正确的方向,这就意味着你是个自由的人。

第8章 群体影响

一、本章知识点梳理

群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一)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唤起效应:他人在场可以引起个体的唤起状态,唤起又能够增强优势反应,从而促进简单行为,削弱复杂行为。

1.纯粹他人在场

(1)定义:纯粹他人在场是指,在场的他人实际上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观众或共事者存在,并不具有竞争性,也不会实施奖励或惩罚。

(2)原理:社会心理学家扎伊翁茨的发现:人们会因他人在场而被唤起或激活,而社会唤起会促进优势反应,无论这种优势反应是正确反应还是错误反应。

(3)举例:优秀的撞球选手由于有四个观察者在场,所以他们的成绩更好,(由71%进步到80%),而差劲的选手由于有观察者在场,所以他们的成绩就更差,(由36%退步到25%)。

2.拥挤现象

(1)他人的影响效应会随人数的增加而递增,拥挤增强了唤起状态,而唤起更加促进优势反应。处在人群之中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

(2)举例:当人们坐得很近的时候,友善的人会更受人欢迎,而不友善的人会更令人讨厌。

(3)产生唤起状态的原因

·评价顾忌

观察者在场使我们忧虑的原因是我们想知道别人怎么评价我们。

·分心

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于是就引起了唤起。

·纯粹在场

举例:长跑者会因为有人跟他们一起跑而得到激励,即便那些一起跑的人既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也不会对他们进行评价。

(二)社会懈怠

1.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2.原因: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从而降低了唤起,从而产生社会懈怠。

3.规律:一旦受到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忌会有所增强,这样社会助长作用就发生了;一旦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小,社会懈怠就发生了。

4.应用:激励小组成员的一种策略是使个体作业成绩可识别化,无论是否在一个小组中,当个体的行为可以单独评价时,人们会付出更大的努力。

5.怎样防止社会懈怠(自己的总结)

(1)制定恰当的群体目标

(2)是任务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

(3)培养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

(4)对个体和群体成就同时进行评价

(5)使群体保持较小规模

(6)使群体成员实力均衡

(三)去个体化

1.去个体化: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至于忘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了群体规范。其结果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

2.产生原因

(1)匿名性:匿名性使人们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境线索作出反应,无论这线索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2)唤起:群体在表现出区个体化行为之前,常常会进行一些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者分散注意力的事件,如集体喊叫,高歌,鼓掌等,这些行为或事件可以令人爆发热情和减少自我意识。

(3)个体自我意识功能下降,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会失去这些控制功能。比如在群体中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群体的一部分,这使得人们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

小结:高水平的社会唤起与责任扩散的结合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性。当个体处在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在隐蔽的情况下,会被唤起或者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在这样的情境下,尤其可能发生去个体化现象。其结果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积极或者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

(四)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1.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2.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极化

(1)性别中的极化

男孩群体和女孩群体的性别隔离能够加强他们最初中度的性别差异。男孩在一起玩游戏时,会渐渐变的更加富于竞争性并作出行动取向,而女孩在一起则倾向于做出关系取向。

(2)学校中的极化

如果两个大学其学生的特点有所不同,那么这个差异将在大学期间被扩大化。

(3)社区中的极化

社区中的无业游民数量的增加将大大影响社区的治安状况。

(4)网络中的极化

借助于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和网络聊天室和平主义者等会聚集在一起,使其主张更加坚定。

3.极化的原因

(1)信息影响:人们自己听取群体讨论时的争论极获得新讯息(Burnstein &Vinokur,1975)。由于这些论点倾向于支持成员之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之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2)规范影响,其观点是群体成员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它成员相互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

(四)群体思维

1.群体思维(groupthink):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的和睦而压制异议的现象。

2.易产生群体思维的社会现状

高凝聚力、群体隔离、缺乏对搜素和评估的方法学程序、支配型领导方式、对于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感到压力过大,认为不如服从领导或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的方案。

3.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无懈可击的错觉、对群体道义无可质疑、合理化、对对手的刻板印象、从众压力、对异议的自我潜意识压力、一致同意错觉、保护群体不受不愉快信息干扰的“心理防御”

4.错误决策的特征

(1)对可能性选择方案的不完全调查

(2)对目标不完全调查

(3)对所认同的选择方案的冒险性估计有误

(4)信息搜索不到位

(5)对手头信息的加工存在选择性偏见

(6)未能对各种选择方案进行重行评估

(7)未能执行备用方案

5.预防群体思维

(1)公平--不能偏向任何立场。

(2)鼓励批评性评价,使群体对反对意见持开放态度。

(3)有时可以将群体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重新在一起表达不同的意见。

(4)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

(5)在实施之前,召开称为“第二次机会”的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

6.群体思维的优点—头脑风暴法

促进群体大脑风暴的方法:

(1)将群体和个体的头脑风暴相结合。先进行群体头脑风暴,再进行个体

头脑风暴,比反过来进行和单独使用效果更好。有了在群体头脑风暴中产生

的新想法,个人可以继续思考,而不必受群体中每次只能有一个人发言所束

(2)让小组成员通过书写互动。让小组成员用书写和阅读来代替说和听,

这样可以解决一次只能听一个人的矛盾

(3)结合电子头脑风暴,对于较大的群体而言,一个能更有效防止传统头

脑风暴的口头交流发生交通阻塞的方法是,让个体利用互联网的计算机来交

流看法。

(五)个体对群体的影响因素

1.一致性

“如果一个人不屈不挠地坚信自己的才能,并且一直坚持,那整个世界

就是他的。”

2.自信

通过坚定有力的行为表现,少数派明显的自我支持会促使多数派重新考虑他

们的立场。

3.从多数派中叛离

当多数派中有人叛离时,少数派是最有影响力的。即使这些因素并不能使多

数派采纳少数派的观点,他们也会令多数派产生自我怀疑并且促使多数派考

虑其他的可能性选择。并通常可以诞生更好的更具创造性的决策。

4.少数派中是否包括领导

包括领导在内少数派对群体的影响最大。

二、启示与思考

1.相比于农村,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否具有更高的匿名性,他们是否更容易产

生去个体化,从而引发人们释放出一些邪恶的冲动呢?

本章经典语录

1.发现就是看见大家都看见的东西并思考没有人思考过的东西。

第9章 偏见

这个世界上大概是没有一个人可以象一架机器一样,只忠实记录,不带

任何一点主观色彩,偏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有的时候,人类根本意

识不到它。有一点大概是努力地、痛苦地坚持减肥长征的,尤其是妇女非常

值得欣慰的:体重歧视超过种族和性别歧视,肥胖者的前途相当黯淡。

一、本章知识点梳理

(一)偏见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

1.偏见(prejudice):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偏见是一种态度,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有的时候,这种负面的评价是根源于一种叫做“刻板印象(stereotypes)”的负性信念。

2.刻板印象是我们为了简化世界,对世界进行的分类和概括:如德国人相对勤劳,法国人喜欢安逸享乐,英国人冷漠并且不易激动,意大利人多情,荷兰人可靠。

3.相对于偏见这种负面的态度来说,歧视(discrimination)是一种负面行为,他的根源往往就在于偏见态度。

4.种族偏见(racism)和性别歧视(sexism)是制度上的歧视活动,即使在没有偏见意图的时候也存在。

5.种族偏见

(1)种族偏见包括种族之间亲密接触中的偏见问题(乘车等),社交领域的偏见(异族结婚等)、现代偏见(夸大种族差异、不尊重少数民族拒绝少数民族、否认歧视、反对努力增进平等、种族敏感性等)和自动偏见等。

(2)种族敏感性表现在对少数民族人士的成功表扬过度,对他们的过失批评过度。

(3)自动偏见:我们可能会保留从孩提时代就习得的自动性的尊重欣赏某些人。所以,外显的态度可能随教育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内隐的态度则徘徊不前,除非通过练习形成新的习惯。(典型实验就是面孔识别实验)

6.性别偏见

性别的刻板印象:人们有关女性和男性事实上如何表现出什么样的言行举止的信念,刻板印象时描述性的。

(1)性别刻板印象

·如女性比男性易动感情,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做领导等。

·刻板印象有时会夸大男女性之间的差异。

·刻板印象并不是偏见,但是其可为偏见提供支持。

(2)性别态度

·性别态度变化很快,但是性别态度通常是好恶相伴的。

·一种好的刻板印象会导致一种好的态度

·我们可以用伪渠道法揭露性别偏见。

(二)偏见产生的根源

1.社会根源

(1)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2)习得的价值观与态度

·高社会支配取向和权威主义人格的人偏见最深。

·权威人格:往往是由于孩提时代苛刻的规矩。他们倾向于特别关注权力和地位,容易形成非对即错的顽固思维方式,难于忍受模糊性,他们倾向于服从那些权利比自己大的人,攻击或者惩罚那些地位在自己之下的人 ·宗教既制造偏见又抑制偏见。

·某些偏见识社会规范的反应。

(2)社会制度的支持

·种族隔离是政府支持偏见的一种形式。

·生活中的实例:

学校同样也强化主流的文化态度。在分配游戏角色的时候,女孩子们被分配在厨房里,书本里更多地将男性描写成勇敢的保护者。

在媒体中,男性的照片大多只显示其脸部,相对于此,女性的照片则更多地显示身体。研究显示,在照片中面孔被突出的人显得更有智慧、更有抱负。

2.动机根源

(1)挫折与攻击

·当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莫名其妙的时候,往往会转移敌对方向,称为“替代性攻击”。

·竞争是挫折的来源之一,两个群体之间的竞争由于一个群体实现目标,就成为另一个群体的挫折。一旦群体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 生活中的实例

·一战后的德国,经济混乱,许多德国人都把犹太人看成是罪魁祸首,德国的一位领导人说,“犹太人不过是替罪羊。……如果没有犹太人,反犹太分子也会创造出犹太人来”。

·当物价飞涨,失业率迅速提高的时候,外来移民会遭遇更多的排斥,社会矛盾会激化。

(2)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个人同一性:我们对自己的个人特性和态度的感受。

社会同一性:我们将人,包括我们自己进行分类。将自己与特定的群体(我们的内群体)联系起来,并以此获得自尊,将自己的群体(内群体)与其他群体(外群体)进行比较,并且偏爱自己的群体。

内群体偏见

·内群体偏见即偏袒某个人自己的群体,反映在:喜欢内群体、讨厌外群体 两者兼而有之。

·当我们的群体相对于外群体而言规模较小、社会地位较低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表现出内群体偏见。

比如,常常可以听到更多的对上层的制度和政策的批评来自组织里地位较低的成员,折射出这些成员内心一种偏见。

·当我们的群体已经获得成功时,通过更强烈地认同该群体,我们可以使自己感觉更好。

·内群体偏见产生的根源:感觉到其他群体很糟糕,或者可能是认为自己的群体很不错。

社会地位、自我关注和归属的需要

·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或者正在下滑的群体,以及那些积极的自我形象受到威胁的群体,偏见往往更为强烈。

·自我形象(self-image)和偏见之间的关系:获得肯定,人们将对外群体做出更积极的评价,自尊受到威胁,人们就诋毁外群体,以恢复自尊。

比如一个怀疑自己力量的男人,可能通过宣称女人的弱小和依赖是如何令人可怜,以次来夸耀自己的男子汉形象。

·偏见还可以满足另一种需要:对一个内群体的归属需要。知觉到一个共同的敌人可以使一个群体变得团结起来,当员工感到都与管理层对立的时候,员工之间的同事情谊会更加强烈。所以,作为老板,就不可以满足手下人的

归属需要。

避免偏见的动机

·动机不仅使人们持有偏见,而且会使人们努力避免偏见。

·当人们避免偏见的动机是内在的(因为偏见是错误的)而不是外在的(因为我们被别人认为太坏)的时候,即便是自动的偏见也会有所衰弱.

3.认知根源

(1)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我们通过把客体归入不同的类别来组织世界,类别化本身并不是偏见,但它确实为偏见提供了基础。

·我们把人分成群体,就有可能夸大群体内部的相似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因为我们喜欢那些于自己相似的人,不喜欢那些我们认为于自己不一样的人。

·我们越是熟悉某一个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越多的多样性,我们越是不熟悉,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同样,一个群体的规模越小,力量越弱,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就越少,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

(2)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独特的人:与众不同的人的个人优点或缺点都会被夸大。

比如说,知觉到的独特性让来自社会底层但很有才能的求职者更容易脱颖而出,尽管他们也必须努力工作以证实其具有真才实学。

·污名意识(stigma consciousness):就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预期他人会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

污名意识的消极面是,那些认为自己屡屡成为受害者的人会生活在刻板印象的威胁、想象中对立等压力中,因此体验到较低的幸福感。

积极面是,为个体的自尊提供缓冲。这些个体会认为人们并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他的群体。

·生动的案例:一些独特的案例,可以成为我们的心灵判断群体的一条捷径。 比如因为威廉姆斯姐妹和奥尼尔,我们会判定,黑人是优秀的运动员。 ·独特事件:如同对独特的人的独特的关注一般,非同寻常的事情也会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从而产生一些虚假信息。而当这个独特事件的当事人也是独特的人的时候,两者相结合就会有更独特的印象。

比如说,刺杀里根的约翰.辛克利有精神病史,这个事件加剧了人们的错觉,误以为暴力倾向和住精神病院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关系。

(三)偏见中的归因错误

1.利群偏差(group-serving bias):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相对而言经常被人忽略或者被描述成特例,而内群体其他成员的积极行为往往被描述成一种普遍品行。

2.公正世界现象:人们认为“我是一个公正的人,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世界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我们被教育,勤奋工作和高尚情操会换来奖赏,由此我们很容易跨越一步,进而认为春风得意的人必然是好人,那些受苦难的人是他们命中注定。

·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对社会不公漠不关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正义,而是因为他们眼中看不到不公正。

·成功人士确信他们所得到的一切也都是命中注定的,富有和健康的人看到

的是自己的好运,别人的厄运,一切犹如天经地义的事情。

(四)偏见的导致的结果

1.证明刻板印象是合理的,从而使刻板印象长期存在。

·偏见是一种预断,如果群体成员的行为举止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重视这一事实,我们先前的看法获得验证,如果群体成员的行为举止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以特殊情形为由对这类行为闪烁其词。

·当我们集中关注一个反常的事例时,我们就会分出一个新的范畴来维护已有的刻板印象。

·对于那些与刻板印象明显不一致的信息,我们会使用再分类法,把偏常的人归入一个不同的类群。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2.歧视影响了受害者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3.刻板印象威胁

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 一种自我验证的忧虑,担心有人会依据负面刻板印象来评价自己。

(1)当人置身于别人都预期自己会表现得很差的情境当中,焦虑可能会致使人去证实这一信念。

(2)刻板印象威胁破坏表现水平的途径包括:认知性的,刻板印象威胁令人心烦意乱,增加心理负担,降低工作记忆;动机性的,在刻板印象威胁下担心犯错可能损害一个人的表现。

(3)负面的刻板印象会干扰成绩,而正面的刻板印象似乎能促进成绩。

4.刻板印象影响个体的判断

(1)刻板印象导致可能会导致个体判断出现偏差,但是如果我们接触到生动的细节描述等,刻板印象的影响就会被大大削弱。

(2)强烈的刻板印象对我们的判断印象很大,如对男女身高的认识等。

(3)刻板印象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我们常会对事件进行才错误的重组,使其符合刻板印象。

二、启示与思考

1.我们国家和人民对少数民族的敏感性似乎表现的更加突出,援助

第10章 攻击行为

一、本章知识点梳理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1.攻击行为(aggression),就是指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

2.攻击行为分成两大类,敌意性攻击行为(hostile aggression)和工具性攻击行为(instrumental aggression)。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比如谋杀,大多是起因于冲动性的情感爆发,所以,更为严厉的惩罚无法有效减少谋杀案件的发生。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

他目的的一种手段,比如恐怖活动。

(二)攻击行为的理论

三种观点

·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

·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

·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1.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1)本能论和进化心理学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化的冲动。

·洛伦兹认为攻击行为更多是适应性的而非自我破化。

·巴斯和沙克尔福德(进化心理学家):攻击行为对我们的远古祖先在特定

情况下的确有着适应意义。是男人从他们成功的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一种心

理机制,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基因在下一代中得到保留的几率。

(2)神经系统的影响

阿德里安.雷恩发现前额叶小的话可能会导致攻击行为。

(3)基因的影响

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

(4)生物化学因素

·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同样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攻击性刺激的敏感性。如酒精

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觉知和考虑后果的能力,进而增加暴力行为发生的可

能,使人们的个性弱化,降低我们的抑制能力。

·暴力行为与雄性激素即睾丸激素也有关系。

·暴力行为的另一个元凶是神经递质5 –氢色胺的缺乏。

·睾丸激素,5 –氢色胺和行为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攻击行为的挫折 –攻击理论

(1)经典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产生攻击的动机,由于对反对和惩罚的畏惧,人们往往不直接对挫折源

进行攻击,因此攻击驱力可能回被转移,指向其他目标,甚至转而指向自己。

(2)修正后的挫折 –攻击理论

伯科威茨认为原有理论夸大了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修正为:无法

接受的挫折,会产生愤怒和攻击的线索,导致攻击行为。

(3)挫折是否与剥夺相同

“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人们通常认为有吸引力并且值得追求的目标对象,那

么我会说他是被剥夺的;而只有在他未能从这个对象身上获得他原本预期可

以得到的快乐时,才可以说他受挫了。”

(4)相对剥夺 当我们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我们的挫折感就会变得较为复杂,这种感

觉称为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

小结:挫折感不仅来自剥夺本身,还来自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3.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1)攻击行为的回报

攻击行为是为了得到特定回报而采取的手段。如攻击性动作而得到更多分的

青少年曲棍球手,他们只会越来越富于攻击性。

(2)观察学习

由不愉快的情绪唤醒激发攻击行为,但我们是真的发起攻击行为还是做出其它反应,还取决于我们对结果的预期,这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除了亲身体验攻击行为,通过观察别人,人们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象很多社会行为一样,当看到别人表现攻击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时,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

·我们可以从家庭,文化和大众媒体中学习攻击性行为。

(三)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1.厌恶事件

厌恶行为而非挫折才是敌意性攻击行为最基本的诱发因素,任何形式的厌恶事件,比如希望破灭、人身侮辱、躯体疼痛等,都可以激起情绪爆发,甚至沮丧造成的折磨也会增加敌意性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1)疼痛

(2)炎热

虽然真实世界里的例子确实说明了炎热导致了更多的攻击行为,但是,温度和攻击行为之间的这些相关并不能证明炎热与攻击有直接的关系。

(3)受到攻击

2.唤醒

挫败、酷热或者侮辱性的情境都会提高我们的唤醒水平,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唤醒状态就会与敌对的想法和情绪一起,促成攻击性行为。

3.攻击线索(枪)

·当胸中怒火喷涌而出的时候,攻击行为最容易发生。看到武器就这样的一种线索。

·手指可以扣动扳机,扳机同样拉动手指。家中藏有枪支的人被谋杀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7倍,自杀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5倍。

·另一方面,枪支还拉大了攻击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与受害人的远离让我们更加残忍,刀也可以杀人,但远远扣动扳机要比持刀发动攻击容易得多。

4.媒体影响

(1)色情文学和性暴力

·色情文学歪曲了女人对性攻击的真实态度增加男人对女人的攻击行为。 ·色情文学是理论,强奸则将其付诸实践。

(2)电视

·电视对行为的影响

在电视中观看暴力节目也有可能引发个体的攻击行为,因为暴力内容引发唤醒状态,观看暴力内容使人们降低抑制,暴力内容引起模仿。

·电视对思想的影响

观看暴力节目降低了观众对攻击的敏感度,改变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知觉。

(3)电子游戏

玩暴力电子游戏导致:

·提高唤醒水平

·引发攻击性思维

·唤醒攻击性情绪

·诱发攻击性行为

·减少亲社会行为

最终导致攻击人格的增强。

5.群体影响

·群体通过责任扩散使攻击行为增大,责任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大和人数的增多而变强。所以,在战争中,远离前线的战略家作出攻击决策,又别人去执行,这种距离让下命令发动攻击变得更为容易。

·具有共同的反社会倾向、缺乏紧密的家庭联系、对学业成就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会在帮派中找到社会认同。感到与他人融为一体会十分满足。

·实验证明,群体可以强化攻击倾向。“战争最残忍的是,它强迫人们集中在一起,干一些就个人而言谁都很反对的事情。”

小结:

攻击的增强可以被这些因素预测:

·男演员 ·匿名

·攻击性或A型人格 ·被激怒

·酗酒 ·武器的存在

·观看暴力 ·群体互动

(四)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1.宣泄

2.社会学习观点

(1)减少厌恶的刺激

(2)奖励和塑造给攻击性行为

(3)减少电视等媒体暴力内容

(4)增大武器获取的难度

小结:打蚊子确实不错,但弄干净那些潮湿的地方会更好—通过改造我们的文化,挑战那些腐蚀人们的社会毒瘤和重建我们的道德根基。

第11章 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一、本章知识点梳理

(一)影响友谊的因素

1.接近性

接近性(proximity)是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强有力的预测源。

(1)相互交往

·只要是经常与我们在一起,我们会爱上几乎是任何一个与自己有着大致相同的人格特征并且会回报我们感情的人。

·其原因就是易得性。虽然接近也让我们容易成为敌人,但是,相比之下,我们还是更容易成为朋友。

(2)对相互交往的预期

·我们不仅仅喜欢接近的人,甚至仅仅是对相互交往的期待就可以引发喜欢。 这种现象对我们生活的积极意义是:我们交往的人并不都是可以选择的,比如说,父母,同学,老师,亲戚,同事,和他们的接近,持续的交往从而引发对他们的喜欢,有助于我们和他们建立更好的关系,反过来,这样的关系就造就了更快乐、更有成就的生活。

·曝光效应

接近性引发的喜欢不仅是因为接近性能产生相互交往和预期的喜欢,而且还

有另一个原因,熟悉不会导致轻视。

这个结论可能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识有冲突,我们总觉得重复会引起厌倦。但是,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是:除非重复是没完没了,否则,通常重复的确会使喜欢增加。研究的结果说明,人们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不但包括我们姓名中的字母,还包括潜意识中与自己有关的人、地方和其他东西。比如,在20xx年的总统大选中,姓以B开头的人大都支持Bush而姓以G开头的人大都支持Gore。

2.外表吸引力

现在的许多研究都显示,外貌确实很重要,美貌确实是一种财富。

(1)吸引力和约会

男人比女人更在意异性的外表吸引力,某位女性的外表吸引力越大,男性就越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继续约会。也许正因为如此,女性才如此在乎自己的外表。同样,男性的外表吸引力也有同样的效果。美貌能使人愉悦。

(2)匹配现象

研究表明,夫妻、约会对象,甚至志趣相投者之间的吸引力都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人们选择朋友,尤其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不仅在智力上,而且在外表吸引力上都能与自己匹配的人。

(3)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人们往往把个人吸引力和个人品质联系起来。例如:大多数人认为,长相一般的孩子,他们的才干和社交技能都不如那些漂亮的同龄人。

(4)谁具有吸引力

·进化论的解释:

男性对女性的要求:健康、年轻和富于生殖能力。具体来说,腰部比臀部窄30%。

女性对男性的要求:提供资源和保护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有地位和财富。对腰部和臀部的比例与男性的偏好一致。同时,今天的女性更喜欢高收入的男性。

两性共同的要求:具有爱心、聪明。

·社会比较:

吸引力还取决于个体的比较标准。

实验表明:观看色情电影会降低对性生活的满意度;观看美女会降低对老婆的满意度;观看美丽的同性会降低对自己的评价;而接触一个更有权利和更成功的人士后会降低自信度。

·我们所爱的人的吸引力

以上所说的都是我们爱美丽的人,但是,欣慰的是,我们爱的人也是美丽的。当我们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吸引力会不断加码,而外表上的不完美之处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3.相似性和互补性

(1)相似产生喜欢

·当某人的态度与你自己的越相似时,你就会越喜欢他,家庭定向的人也渴望有一个家庭定向的伴侣。

·人们不仅喜欢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人,还喜欢那些行动一致的人,微妙的模仿可以产生喜爱之情。

·不相似导致不喜欢,如果我们发现某人与我们的态度不一致,就会不喜欢

这个人,同一政党的人之所以在一起,与其说他们喜欢那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其他成员,还不如说他们讨厌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不同的态度对喜欢的抑制作用甚于相似态度对喜欢的促进作用。 ·思想上的相似性所产生的吸引力比肤色的相似性更为重要。

(2)对立一般不利于喜欢

4.对方是否喜欢自己

·一个人喜欢他人的程度,可以反过来预测他人喜欢他的程度。

实验证明,告诉某些人,他们被别人喜欢或者倾慕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回报的感情。

·缺点比优点更有影响力。

实验表明,被试更喜欢在八个项目上都给出积极评价的人,而不是给出七个积极评价,一个消极评价的人。

(1)归因

·反应取决于归因

如果没有明显的别有用心的动机,我们会接受奉承者和他们的奉承 ·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

将自己对恋人的爱恋归因为外在原因(他很有钱,与他在一起可以拓展社会关系)的人,比那些归因为内在原因(和他在一起很快乐,有共同的兴趣和关注点)的人,对恋人的爱恋要少,结婚的可能性也小

(2)自尊和吸引

·对自己感觉良好,才对会约会伙伴或配偶的看法更有信心。

·人们在一次自尊遭受很大创伤的拒绝后,会表现出反弹行为---陷入充满激情的恋爱之中。但是,低自尊的个体倾向于低估同伴对他们的欣赏程度,并且也不积极给予同伴回报性评价,因而对与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也较低。

(3)获得他人的尊重

·最初的拒绝,会让我们更喜欢后来的认同。

当个体获得目标人物的尊重,尤其当这种尊重的获得是逐渐发生的,并且还推翻了目标人物先前的批评之词时,个体就会更加喜欢这个目标人物。 ·频繁的表扬可能会失去价值

当关系更向亲密的方向发展时,真诚变得更为重要---我们不再一味努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而是开始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哪怕有些方面令人生厌,如果两人真心喜欢对方,如果他们能在对方面前坦然表露自己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而不是总是“友善”地对待对方,那么他们将持久地拥有更满意、更富有激情的关系。

5.关系中的回报

(1)吸引回报理论(reward theory of attraction):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与我们得到的回报有关的人。如果跟某人交往所得到的回报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我们就喜欢并愿意继续维持这种关系。我们不仅乐于跟那些能带来报偿的人交往,而且根据回报理论所说的第二种原则,我们还喜欢与那些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的人交往。

·舒适的环境会激发我们对对方的好感。

浪漫的晚餐,在剧院观看演出,与家人共度夜晚,度假,这些都很重要。。。。。。, 如果希望维系与伴侣的关系,那么双方都要继续把两人之间的关系跟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

(2)用吸引回报理论可以解释以下现象:

·接近性带来喜欢------因为接近性可以带来报偿,从与近邻和同事的关系中获得友谊的好处、所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少。

·喜欢有吸引力的人------因为我们觉得他们会具备某些我们所期望的品质,与他们结交能使我们获益。

·相似性带来喜欢------如果他人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相似,我们会觉得得到了回报,因为我们假定他们也喜欢我们。而且,与我们持有共同观点,会使我们更加确信这些观点是正确的。我们尤其喜欢那些被我们成功说服、从而开始认同我们观点的人。

·喜欢被人喜欢和被人所爱------喜欢是相互的。

小结:

影响喜欢和友谊的四个强有力的因素是:

1、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最好预测因素是他们相互之间的接近性,因为接近性有利于双方不断地表露自己,从而相互交往,这也促使双方去挖掘两人的相似之处,感受彼此的喜爱。

2、决定吸引力的第二个因素是外表吸引力。实验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有吸引力的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实际上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吸引力相当(或者,对方魅力不足但具有其他补偿性品质)的人结婚,对有吸引力的人的积极归因形成了关于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美即是好”

3、双方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的相似形,会极大地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相似导致喜欢,对立则很少能产生吸引,我们也很可能和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建立友谊关系。

4、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回报,或者那些与回报事件相关联的人。

(二)爱情

1.激情之爱(passionate love)

(1)理论

情绪的两因素理论:当处于兴奋状态的男对女性作出反应时,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的某些生理唤醒错误的归结于这为女性。

(2)影响因素

·文化

典型表现是包办婚姻的社会爱情出现在婚姻之后。

·性别

男性更容易坠入情网,更难从爱情中解脱出来,也很少会结束一段即将迈向婚姻的爱情关系。

女性会在感情中投入较多,会比男性更注重亲密感。

2.伴侣之爱

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形成的一种稳固而温馨的爱情。

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的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上的婚姻之后。如果一段感情曾经是亲密的而且互相回报的,那么伴侣之爱就会植根于共同体验的人生风雨历程,从而愈久弥醇。

(三)促进亲密的因素

1.依恋

所有爱的依恋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双方的理解,提供和接受支持,重视并

享受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其中激情之爱的特点还包含:身体的亲昵,排他性的期待,以及对爱人的强烈迷恋。

2.公平

3.自我表露

人类共性与集体潜意识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