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三组)

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

根据党工委管委会安排,经选拔,由芳草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平同志带队,成都高新区“产城融合与和谐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19名学员于8月31日至9月13日赴新加坡进行短期学习考察活动。

一、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一)前期准备

为了大力提升领导骨干素质,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高能力,高新区选派骨干力量到新加坡学习培训。临行前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杨敏做了动员讲话,介绍学习考察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对这次出国培训学习的意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后,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王平同志任党支部书记,郑玲、张平、牛波同志任支部委员。班长王平同志组织明确班委会成员具体分工,建立外出请假和销假制度和分组学习讨论制。通过周密的准备工作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纪律保障和后勤保障。

(二)学习考察情况

1、认真学习。本次培训班聘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学院、新加坡公共政策研究所、公民咨询委员会、裕廊国际等部门的教授及资深专业人士进行了 1

9个课题的专项培训,包括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智慧城市发展、产城一体化中的环境保护与循环利用、城市化过程中社区发展经验与社区志愿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机制、新加坡基层组织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住房与医疗、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就业与劳动政策等内容。培训班还对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裕廊工业园、纬壹科技城、市区重建局、养老院进行了参观考察,与新加坡制造商总会、慈善机构清一阁、飞跃家庭服务中心、职总恒习培训中心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实地参与了民众的乐龄活动、视障人士生活体验。整个培训活动内容充实,针对性和专业性强,节奏紧张有序,学习方式生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度高。学员们课前积极主动思考,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上边听边看边想,学习笔记详尽,与讲师交流互动积极;课后分小组交流讨论热烈。同时通过制作考察影集,分组撰写学习考察报告,使学习成果更加立体、丰满。全体学员一致认为,这次学习培训活动富有成效。

2、严格纪律。本次培训班的班长、副班长、组长认真履职,确保了学员在餐饮、住宿、学习、考察等方面的安全和安心。全体干部均以普通学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一切行动听指挥,严守外事纪律和培训纪律,团体呈现出严肃紧张与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3、注重形象。本期培训班,所到之处,整齐划一,注重形象。学员们以好学的精神、开放的思维、友好的态度和 2

文明的举止,树立了中国干部的好形象,扩大了成都高新区的境外影响。

二、主要收获

作为国土面积只有716平方公里,人口539万的一个“超级小国”,华(华族)、马(马来族)、印(印度族)、欧(欧亚族)4大种族共生并存,没有农、林、矿资源,甚至没有淡水资源,新加坡建设了世界第二大电子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20xx年在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恶劣形势下,作为一个高度依附型、外向型经济体,新加坡仍然实现了人均GDP6.87万美元,首度超过瑞士,列世界第3位,与其他同纬度国家和地区相比,不能不说新加坡是个赤道上的奇迹。因时间有限,很难全面领会新加坡49年的发展奇迹,经过学习考察,对新加坡的总体印象是:国力殷实、规划一流、民众富裕、市容整洁、社会有序、文明和谐。感受最深的有4点:

(一)以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战略

新加坡自19xx年建国以来,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转型。在1986至19xx年这10多年间,新加坡深化科技基础,实施组团建设与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经济两大支柱,走向区域化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第一次转型;20xx年之后,面临新的经济形势,新加坡确立了高技能劳动队伍、创意性经济、独特的环球城市这三大战略目标,开始了第二次转型。两次转型期间,新加坡经历了从劳动力密集型,到 3

技能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再到当前21世纪的知识密集型共5个阶段,每个阶段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战略。例如在建国初期顶住国内将吸引外资看做“二次殖民”的思潮,发挥天然港口优势,确立依附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直接进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阶段,跻身“亚洲四小龙”。又如新加坡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全国共有45个工业园区,占地6600公顷,450平方米预建标准厂房,吸引超过700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入驻。在印尼、菲律宾、越南、印度、马来西亚、中国共有7个飞地工业园,将制造业的前端“飞地”海外,本土主要发展总部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有效的克服了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缺乏资源的自然条件制约,使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留在新加坡,对我们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启发。

(二)坚持科学规划的城市发展战略

新加坡是个小国,其国土面积仅为成都市的1/19,但其GDP却是成都市的2.7倍,如此高的单位面积产出离不开优秀的城市发展规划,通过科学规划推动经济成长、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城市竞争力、引领国家的发展。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主管国家形态发展和规划。发展规划采取二级规划体系,通过每10年修订一次战略总蓝图和每5年检讨一次总体规划,促进战略性规划更为远景化和实施性规划更为具体化。新加坡在规划中注重人本精神和历史文化保护,强调人和自 4

然和谐共生;强力兴建基础设施,努力配臵公共交通;节约用地,社区商业布点服从整体规划;推行阳光规划保证规划系统公开透明。以20xx年最新公布的总体规划看新加坡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是:为全民建设绿色、健康、联系、强大的社区精神以及适合居民交流的家园,并让居民在住家就近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些对我们在“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下,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国情,新加坡实行是一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行政体系。内阁之下,是15个部以及总理公署,再之下是65个法定机构。14个部之中,包括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这个部的使命是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及自立的社会,有5项主要任务:一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二是培养有创意及愿意献身的青年;三是协助建造凝聚力强大而关系稳固的家庭;四是建设富有爱心及积极参与的社群;五是培养热爱体育的人民。其直属三大法定机构:人民协会、国家福利理事会、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人民协会受社青部委托,直接统管全国各区基层组织,由现任国家总理直接担任协会主席。下辖5个社区理事会,16个选区或市镇理事会,87个选区或市镇、社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在组屋居住区设立居民委员会,在私人有地住宅区设立邻里委员会,并成立青年、妇女、乐龄(老龄)、种族、体育等相应群众组织。全国所 5

有公民和永久居民都编入社区,必须参加社区活动,连李光耀、李显龙、吴作栋等领袖级人物也不例外。真正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这种社区组织没有行政权限,职责就是教育民众、服务民众。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区内大型公共设施、美化公共居住环境、维护社会治安环境、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组织社区交际项目。经费由人民协会承担,每位居民每年可以得到1新元做为活动经费。如果能组织居民捐款,每得到1新元捐助款政府给予匹配资助4新元。社区活动场所由政府提供90%的建筑费用,10%来自社区捐款。设立国家社区关怀基金,每年6000多万新元,用于帮助贫困人士自力更生、贫困家庭孩子成长和就学。同时,额外拨款1000万新元给87个公民咨询委员会,设立各社区的关怀基金,由公民咨询委员会决定。最基层机构是居民委员会和邻里委员会,从事社区服务具体工作,每个委员会大约为2000户居民服务,以义工为主。可以对所管理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收取租金,可以组织居民对公益事业进行捐款。新加坡在治理国家中强调国民的“心件”建设,也就是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在国民“心件”建设中,社区组织通过常年有效地开展主题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织、教育和服务功能。

(四)提倡自力更生,不做无限责任政府

新加坡具有比较独特的福利体系。其福利哲学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 6

社会保障体制理念为:首先是个人自力更生,把家庭(亲属)做为第一个支援点,在此基础上发动社区及全民参与,最后才是政府的相应政策。新加坡提出决不推行永久性无限制社会福利制度;公民不可以把申请社会援助视为理所当然,但当局会灵活处理援助申请,以确保不会有人被社会遗弃;社会援助必须优先儿童的需要,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新加坡认为创造工作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家庭是重要的支持网络;政府要协助人们自力更生。新加坡的福利体系包括住房计划、公积金、医疗体系、就业奖励和培训补贴5项内容。新加坡没有退休金,组屋是老龄人口的最后生活保障,所以到处可以看到还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在从事其力所能及的工作;没有各种社会保险,只有公积金,公积金主要是购买组屋的保障;新加坡没有失业救济,设立就业奖励花红,为愿意工作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奖励,以20xx年为例,新加坡政府为每位低薪员工提供每月291元就业奖励,其中116元现金,175元存入公积金户头;重视对公民技能培训,设立技能发展基金(SDF),由企业提出培训津贴申请,确保员工学有所用,不发现金,失业者不能申请。所以新加坡是个“帮穷人但不养懒人”、“你帮忙自己,我们帮忙你”的国家。

三、几点建议

一是打造务实、清廉、高效、守信的政府形象,依法行政,逐步推进阳光政务建设;

二是学习新加坡城市规划和裕廊工业园经验,把握发展 7

机遇,强力推进主导产业园区建设与专业楼宇打造;

三是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注重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在产城融合中的作用;

四是学习新加坡城市管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加强在垃圾废水处理、公共交通、分级区域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重视高端人才引进与技能职业教育,与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建设高端科技园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六是学习新加坡人民协会经验,搞好基层组织建设,抓好细胞工程。

七是积极探索向社会购买学前教育、养老、文体等服务模式。

8

 

第二篇:新加坡考察报告

从“花园城市”迈向“花园里的城市”

——新加坡考察报告

一、新加坡生态城市发展概况

新加坡于19xx年获得独立,当时面积581.5km2,当时它并不是一个生态城市,经过46年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现在的新加坡已经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生态城市。那么作为一个生态城市的转型,主要是通过3个阶段。

1、生存阶段(1965-1984)

这个阶段城市的主要发展目标为解决基本生活所需。新加坡获得独立时,需要预留足够的土地以设置军事防御建设。同时,提供每个人的住房成为一个高度优先事项及公共房屋必须快速建起。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以提供就业。建立园林城市,给城市一个新的面貌。政府优先发展的项目包括国防、房屋、新经济和花园城市。可以看到花园城市的建设从建国之初就被提上重要日程。

新加坡考察报告

新加坡考察报告

2、保护阶段(1985-2010)

这个阶段城市的主要发展目标为科技突破。继新加坡满足其基本需求之后,把目标转向大型工程方案以尝试解决长期基础设施的需求。这个时期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达到710.2 km2。主要需求之一是确保足够的饮用水供应,迅速建立集水和再生水解决方案,再加上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发展。住房需求和外来人才的涌入带来了对房屋的需求和新的高层高密度的解决方案的挑战。在众多的挑战中,城市也必须保持活力和吸引力。该阶段政府优先发展的项目包括清洁饮用水供应、废物处理、600万人口的房屋、一个宜居城市。在20xx年的城市总体

规划中提出了7项重要的城市工程项目,包括清洁河流运动、滨海堤坝、深层隧道的污水处理系统、回收垃圾填埋场、高层高密度、海湾花园、滨海湾。

新加坡的住房主要靠政府组屋解决,在新加坡住房的基本原则是“居者有其屋”。政府规定月收入少于3500新元(新加坡人均平均月收入约3000新元)的新加坡居民都可以申请组屋,这基本上保证了80%以上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够得到廉价的组屋。截止目前(20xx年),85%的新加坡公民住进了政府建造的“政府组屋”,其中,93%的居民拥有其房屋的产权,7%的低收入家庭是向政府廉价租赁;另外15%的高收入家庭住的是市场上购买的高档商品房.。

3、栽培阶段(2011-未来)

这个阶段城市的主要发展目标为建立社会团结。现在的新加坡已经没有更多的海上空间填海,它必须要在主要的土地上保持其可持续性。新加坡正寻求解决一系列的挑战,如社区粘连,基础设施的升级,社会凝聚力和经济挑战,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政府优先发展的项目包括经济增长的机会、优质生活环境、一种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加坡、一个可爱的家。新的综合性的生态城市,需要考虑以下的双整合,包括规划+增长(如何创造空间,鼓励天才的培养)、自然+城市(要保持生态和城市之间的平衡,同时面临楼价上升的问题)、旧+新(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三名老龄化最快的国家,65岁及以上的比例将在20xx年将增加一倍达到20%)、维持+创造(新加坡不能停止经济的增长,但必须寻找新的技术,克服制约因素)、国+家(新生态城必须要为公民创造一个归属感,忠诚度和道德观,这是在传统城市规划中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二、花园城市的规划

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早在19xx年也就是新加坡还未独立前,前总统李光耀就提出了绿化新加坡的构想。

1、行政与管理系统

花园城市的主管部门由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和国家公园局组成。他们所管辖的绿化面积有9431hm2,其中包括公园1850 hm2,自然保护区3326 hm2,总统府及国会大厦园地51 hm2,政府空地1788 hm2。

2、建设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设定及提供绿化地段;全面的执行和建设;制定保护绿地措施。如《道路绿地规范》严格规定了道路绿带的种植标准(下图)。

新加坡考察报告

在全面执行和建设方面,绿化工作涉及到了各个具体项目,如国家公园局辟出30 hm2的闲置国有土地作为1万多棵幼苗的树苗库,以应付多项绿化工程进行中而激增的用树量;对绿地中的每一棵树木进行电子系统入库,制定详细及科学化的树木管理等,经过强有力的绿化执行管理最终实现了人均绿地25m2的指标。

新加坡考察报告

在绿地保护措施方面,新加坡有完整的法律系统有效保护绿地,如国家关于局法令、公园及树木法令、公园及树木条规例等。绿地保护措施主要应用以以下几种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树木保存区、绿化遗迹路保护计划、古树保护计划。新加坡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热带雨林和湿地,在19xx年建国之初新加坡就在中部辟出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生态;树木保存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樟宜两处,并且要保存树围大于1公尺的树木,甚至还给出了

了老树价值的计算方法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惩处措施,砍一棵老树要罚款5万新币约合25万人民币,及时是私人住宅内的老树未经国家公园局批准也不可以砍伐。绿化遗迹路保护计划选择绿量高、有层次感的道路为绿化遗迹路予以保护,不得进行任何道路工程。

新加坡考察报告

新加坡考察报告

三、从“花园城市”到“花园里的城市”

新加坡从建国之初就开始花园城市的建设,至今已近半个世纪,现在的新加坡正在迈向花园里的城市,政府通过一系列途径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1、建造世界级花园

“滨海湾花园”总体规划设计包括三座特色分明的滨海花园,占地面积101公顷。项目坐落在新加坡新的滨海湾附近,项目设计获得过国际比赛大奖。花园预期在20xx年6月对公众开放,内设有两个植物温室,一个名为“花之穹顶”,一个名为“云之森林”。这两个温室临海而建,以钢铁和玻璃为主要结构,最大程度上优化了观景视野,并加强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连系。这两个节能的建筑使用了最新的可持续性建筑技术,配备水流收集和过滤系统。温室内培育有22.6万个植物,来自全球各个大洲(南极洲除外),温室穹顶是建筑、环境和园艺文化三者的结合。“花之穹顶”是较大的一个温室,占地面积1.2公顷,里面以种植地中海植物为主,“云之森林”则模仿了热带高海拔地区环境,比如南美洲和沙巴的京那峇鲁山。

2、营造具活力的街景

推行特色规划,对城区公园干道、森林区的林间道路、海岸线的海岸路、郊区的乡间公路、主要出入口的迎送公路等5种主题街道进行建设。

3、善用城市空间

新加坡很好的实践了城市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园串联网络;另一个则是走在世界前端的空中绿化。新加坡的公园串联网络跟绿道系统非常接近,它

连接了所有休闲游乐区的绿地,大大提高了绿地的连接度和便利性。同时新加坡的绿道系统并没有占用过多的城市用地,而是充分利用一些边角地,如高架桥下区域、河堤路、人行道等,使土地使用率极大化。

新加坡考察报告

新加坡考察报告

第二个方面是空中绿化又称立体绿化。空中绿化对新加坡绿化政策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且逐渐推进的工程,它充分利用空间和植物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空中绿化包括任何与建筑结构融合的绿化建设。主要分为阳台、天台、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

新加坡考察报告

空中绿化工作主要由可持续发展政委会和国家发展部承担,到20xx年将实现30公顷的空间绿化面积。为便于更好的开展空中绿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这其中包括由市区重建局发起的“打造翠绿都市和空中绿意”计划,它主要应用于城市发展地段和绿化区域、屋顶户外用餐区、阳台绿化豁免的建筑面积和甲板绿化。还有建筑发展局发起的“绿色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在组屋区多层停车场的屋顶建设公园及建立第一个生态村——榜鹅;以及由国家公园局制定的空中绿化奖励制度,以奖励制度来鼓励空中绿化并以较陈旧的建筑物为主。如50%建筑屋顶绿化每平方公尺的津贴费用高达75新元,50%建筑垂直绿化每平方公尺的津贴费用高达750新元。

4、丰富城市中的动植物种类

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划定了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仅有二处城市中保存有原始森林的城市之一(武吉知马原始森林)。通过保护现有自然遗产,增加生物物种多样性,并且制定了物种多样性指标。

5、提高景观及园艺业水平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成立了城市绿化与生态平衡中心致力于教导及职能课程与提升国内园艺技能水平。

6、联系社区,建立绿色新加坡

在社区中开展多项活动,包括公园认养计划、公园守望计划、社区园艺计划、个人植物计划等。

小结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成就卓越,连续十年成为亚洲最适合人居城市,细究其成功之道,关键在与其实行的预防、执法、监督、教育为一体的系统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机构设置、法规体系、两规融合、产业转型、绿化行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保护、执法和监督、教育和宣传、政企合作等方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