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如何根除

幽门螺杆菌如何根除?

提问者:程程eHY2 浏览28622次

怎么根除幽门螺杆菌?

回答者:勿怪幸2014-09-27

一些朋友可能都知道了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以及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幽门螺杆菌也跟胃的一种叫做MALT的淋巴瘤密切相关。19xx年澳大利亚的Barry Marshall勇敢的以身试病,喝下幽门螺杆菌让自己得上胃炎,也因此在20xx年获得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在此之后的30年时间,我们对于幽门螺杆菌已经有了很详细很全面的了解了。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的杆菌,大约长3微米,直径0.5微米。亚洲人口,尤其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大概有一半的人胃内会有幽门螺杆菌生存。但是大约多达85%的人一生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所以也就不知道。长期感染有幽门螺杆菌的人,一生中有10-20%的机会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而其中1-2%的人还有可能发展成胃癌。之所以会出现即便感染也不发病,或者发病也会各不相同,是因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种类亚型,以及个人的体质不同,所导致最终出现的病情也因此出现不同。也正是这个原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也不是都需要吃药除菌的。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胃癌大国的日本,对于幽门螺杆菌的研究非常详尽和仔细,也因此日本消化协会对于幽门螺杆菌的诊治的标准被公认为业界标准。根据日本消化协会的指导方针,在日本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只有在出现了有充分理由怀疑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国民医疗保险才认可药物除菌。这是基于这样的研究结果:胃溃疡的大约70%,十二指肠溃疡的大约92%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而且大多数人除菌后溃疡不再复发。

具体来说,检查出来感染有幽门螺杆菌的人根据下列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除菌(根据日本消化协会的临床指南)。

1.推荐立刻药物除菌的: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胃MALT淋巴瘤。

2.如果可能,可以考虑药物除菌的:

早期胃癌经胃镜做了黏膜切除术(EMR)后的

萎缩性胃炎

胃息肉

3.是否除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决定的:

功能性胃肠疾病

胃食道反流症

有其余消化道以外的疾病,比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慢性荨麻疹,雷诺病,缺血性心肌病,偏头痛,Guillain-Barré综合症等。

那怎样检查有没有幽门螺杆菌呢?

检查方法大致分两种:内视镜检查,和非内视镜检查。

内视镜检查就是做胃镜时候取一些黏膜组织做细菌的培养检查,或者显微镜检查,或者检查一种特殊的酶,做出诊断。

非内视镜检查包括检查血中的抗体或尿中的抗体;大便抗原检查;尿素呼气试验。

那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具体如何除菌呢?

当然,任何具体的治疗都需要去医院接受医生的诊断,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因为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不能通过阅读文章做出治疗的指导。但大致了解一下也没有坏处,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日本消化病学会的临床指南。之所以是遵从日本消化病学会指南,而不是美国消化病学会的,是因为消化性溃疡,尤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东亚国家,尤其日本中国,非常常见,因此日本的消化病治疗一向领袖全球,被视为行业标准。 具体用药标准是:

初次除菌的,使用三药联合。第一种药是抑制胃酸分泌的抑酸药,常用兰索拉唑,或者奥美拉唑,或者雷贝拉唑。第二种药是阿莫西林。第三个药是克拉霉素。这三种药物联用,每日早晚饭后服用,连用7天。一周疗程结束后30天后再去医院复查,以判断除菌是否成功。但最近也有研究认为一个月的时候检查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阴性,也就是结果是阴性,但其实不是,所以也有建议半年后再复查的。现在日本消化病学会的推荐是胃溃疡患者服药开始后8周,十二指肠溃疡服药后6周复查。有胃溃疡的人在一周除菌治疗后继续使用

抑酸药8周,十二指肠溃疡则继续抑酸药6周。一个疗程(一周)的除菌效果,根据日本消化病学会的数据,溃疡再发的只有3.02%,一年后胃溃疡再发率为2.3%,十二指肠溃疡再发率为1.6%,如果除开因为服用阿司匹林或者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的人,胃溃疡再发率则只有1.9%,十二指肠溃疡再发率为1.5%。总之,都非常的低。其他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一周除菌后,除菌成功的人,胃溃疡再发率为4%,不成功的人再发率就高达59%。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除菌成功的再发率为6%,不成功的为67%。所以无论日本还是他国,除菌成功后复发的比率都是很低的。

虽然如此,一周初次药物治疗后,只有70-90%的人成功除菌。意味着还有10-30%的人没能成功。这些人则建议二次除菌。

二次除菌则需要变换药物。具体还是三药联用。前两种药物与第一次相同,抑酸药加上阿莫西林。第三种则换成甲硝唑。也是一日早晚饭后共两次,疗程一周。

根据日本的数据,第二次疗程结束后,大约有高达90%的人除菌成功。

那除菌过程中,会有哪些副作用呢?

最常见的副作用有软便,腹泻(拉肚子),口腔炎,味觉异常等,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如果症状很轻,则无需停药,继续完成一周的疗程。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比如高热,起皮疹,剧烈腹痛,便血等,则尽快就医,听从医生的决定。综合利弊,可以看出来,除菌不但可以很好的防止溃疡的再发,结束病人的痛苦,益处远大于可能的副作用。同时也使得过去建议的长期服药的维持治疗失去了意义,也就不再需要。因此,除菌既安全简单,效果又明显,对于符合以上除菌条件的人建议除菌治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除菌中途停药,没有完成完全除菌,则很可能导致耐药菌的出现,使得以后的除菌变得困难。所以,一旦开始除菌治疗,一定要谨遵医嘱,完成一周的疗程。

虽然除菌成功的人再次出现溃疡的非常少,但是也不是100%就不会复发。亚洲国家的报告显示,甚至会有大约10%的人出现新发生的返流性食道炎,或者原有症状加重的。另外,除菌后,也有少数人出现肥胖,胆固醇升高,新的生活习惯病等等,虽然少见,但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第二篇: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方法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方法:

方案一、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短程疗法,具体方法为:

奥美拉唑20mg(1粒);

克拉霉素0.5(0.25/粒×2);

阿莫西林1.0(0.5/粒×2);

以上三药,均为每日2次,即早晚各1 次。疗程:短程疗法为一周,也可服用2周。

方案二、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短程疗法,时间为一周。 方法为奥美拉唑20mg,替硝唑(甲硝唑)或500mg,克拉霉素250mg,每天2次。

为提高根治效果,可采用枸椽酸铋钾、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四联一周疗法,四联疗法可获得较高的Hp根除率,并可提高耐甲硝唑的三联治疗患者的敏感性。

方法为:

枸橼酸铋钾0.22g(2粒), 奥美拉唑20mg,替硝唑500mg,克拉霉素250mg,每天2次疗程7天。

为避免甲硝唑的副作用,也可用阿莫西林1.0 代替甲硝唑。

补充回答:

抗幽门螺杆菌失败的原因,包括菌株因素、患者因素、再感染与环境因素等。其中,根除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抗药性;另外,胃內高含菌量、抽烟等也是造成根除失敗的原因。

建议:调整抗生素药物,选用较少有耐药现象的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等;

治疗方案:

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粒,左旋氧氟沙星0.2,呋喃唑酮0.2,1日两次,疗程1~2周。 为提高疗效,也可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代替奥美拉唑。

如多次治疗失敗,应以胃镜检查取得组织培养抗幽门螺杆菌,再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可以进行四联抗HP治疗。调整抗生素,譬如:奥美拉唑 果胶铋 阿莫西林 左氧氟沙星)

全球半数以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H. pylor简称Hp),zhonguo也是Hp感染率较高的国家,所以Hp感染的治疗是Hp研究领域中的重点。

选择治疗适应证可参考专家共识

并非所有Hp感染者都需要治疗,哪些人需要治疗?虽然各国都有自己制定的标准,但原则大体相同。迄今为止,我国已发布了3次关于Hp感染处理中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即19xx年海南共识,20xx年桐城共识以及20xx年庐山共识。

第一,桐城共识提到,“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指合并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或轻-重度异

型增生的慢性胃炎),作为Hp根除适应证;20xx年庐山共识修改为“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第二,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在定义上一直存在争议。在桐城共识中只推荐对“部分FD”根除Hp,但对“部分”的内容并没有作出规定。庐山共识将“部分FD”修改为“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因为临床医生对NUD的诊断比FD更容易掌握和接受。

第三,关于根除Hp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生之间关系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庐山共识已将GERD从Hp根除适应证中删除。目前的观点是,根除Hp不会影响GERD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治疗效果,对于需长期应用PPI维持治疗的Hp阳性GERD患者,应根除Hp。

第四,对于“个人强烈要求治疗者”是否根除Hp,目前国内外共识意见是:年龄<45岁、无报警症状者,支持根除Hp,但在治疗前需与受治者说明这一处理策略可能存在某些潜在风险(如漏检恶性病变、药物不良反应等);而对年龄≥4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则需先行内镜检查。

第五,目前对Hp与胃肠道外疾病关系的研究也有新进展。对Hp阳性的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其他某些Hp相关性胃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现在也纳入Hp根除适应证。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Hp感染的诊断包括侵入性(依赖胃镜活检)和非侵入性两类方法,后者患者依从性较好。

以下方法阳性者可诊断Hp现症感染:1.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染色、Hp培养3项中任一项阳性。2. 碳13或碳14 UBT阳性。3.HpSA检测(单克隆法)阳性。4.血清Hp抗体检测阳性提示曾经感染(Hp根除后抗体滴度在5、6个月后降至正常),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Hp感染的根除标准:首选推荐非侵入性技术,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Hp被根除:1. 碳13或碳14 UBT阴性。2. HpSA检测(单克隆法)阴性。3. 基于胃窦、胃体两部位取材的RUT均阴性。

Hp感染的诊断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我们推荐在Hp诊断过程中还要遵循以下几点:1.RUT准确性>90%,且在1 h之内可获得结果,当RUT阳性就可以进行根除Hp治疗,但注意RUT有假阴性的可能。

2.当消化性溃疡出血、MALT淋巴瘤、萎缩性胃炎、近期或正在应用PPI或抗生素时,有可能使许多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除外)包括RUT、细菌培养、组织学以及UBT呈现假阴性,此时推荐血清学试验或多种方法检查确认。

PPI三联7天疗法为首选

1.PPI三联7天疗法仍为首选。2.当甲硝唑耐药率≤40%时,首先考虑PPI+甲硝唑(M)+克拉霉素(C)或阿莫西林(A)。3.当克拉霉素耐药率≤20%时,首先考虑PPI+C+A或PPI+C+M。4.RBC三联疗法(RBC+两种抗生素)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5.为提高Hp根除率,避免继发耐药,可以将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6.由于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而呋喃唑酮、四环素和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率低、疗效相对较高,因而也可作为初次治疗方案的选择。7.在Hp根除治疗前至少2周,不得应用对Hp有抑制作用的药物PPI、H2-受体拮抗剂(H2RA)和铋剂,以免影响疗效。8.治疗方法和疗程:各方案均为每日

2次,疗程7天或10天(对于耐药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到14天,但不要超过14天)。

5点建议避免耐药性

如何避免或克服Hp对抗生素耐药,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是今后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要避免Hp耐药株的产生,我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1. 选用正规、有效的治疗方案,严格掌握Hp根除适应证。胃肠病专家与基层医生要密切合作,并加强基层医生对Hp治疗知识的普及与更新。

2.联合用药,避免用单一抗生素根除Hp。

3. 首次治疗时,应给予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提高Hp根除率,四联疗法也可用于首次治疗,尽量减少复治,以免由于反复治疗而使Hp对抗生素产生继发耐药。

4. 有条件的地区应作Hp耐药率检测,当甲硝唑耐药率≥40%,克拉霉素耐药率≥15%~20%,则不宜再用甲硝唑或克拉霉素。

5.对连续治疗多次失败者,建议间隔3~6个月之后,让Hp恢复其活性后再作Hp根除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