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河小学 卢立远 农村小学美术课外活动的创新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doc

课题类别:综合 河东区教学研究课题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美术课外活动的创新实践与研究》 课题负责人:卢立远

立项编号:2011118

负责人所在单位:河东区汤河中心小学

开题时间:20xx年 5 月 9 日

1

《农村小学美术课外活动的创新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目录

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3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3

三、 课题的界定〃〃〃〃〃〃〃〃〃〃〃〃〃〃〃〃〃〃〃〃〃〃〃〃〃〃〃〃〃〃〃〃〃〃5

四、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

五、 课题研究的内容〃〃〃〃〃〃〃〃〃〃〃〃〃〃〃〃〃〃〃〃〃〃〃〃〃〃〃〃〃〃7

六、 课题研究的评价方法〃〃〃〃〃〃〃〃〃〃〃〃〃〃〃〃〃〃〃〃〃〃〃〃〃〃9

七、 课题研究的方法〃〃〃〃〃〃〃〃〃〃〃〃〃〃〃〃〃〃〃〃〃〃〃〃〃〃〃〃〃〃11

八、 课题研究遵循的规则〃〃〃〃〃〃〃〃〃〃〃〃〃〃〃〃〃〃〃〃〃〃〃〃〃〃11

九、 课题研究实施策略〃〃〃〃〃〃〃〃〃〃〃〃〃〃〃〃〃〃〃〃〃〃〃〃〃〃〃〃12

十、 课题研究的过程〃〃〃〃〃〃〃〃〃〃〃〃〃〃〃〃〃〃〃〃〃〃〃〃〃〃〃〃〃〃16 十一、 课题研究人员分工〃〃〃〃〃〃〃〃〃〃〃〃〃〃〃〃〃〃〃〃〃〃〃〃〃〃17 十二、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17 十三、 课题完成的可行性分析〃〃〃〃〃〃〃〃〃〃〃〃〃〃〃〃〃〃〃〃〃〃18 十四、 主要参考文献〃〃〃〃〃〃〃〃〃〃〃〃〃〃〃〃〃〃〃〃〃〃〃〃〃〃〃〃〃〃19 2

《农村小学美术课外活动的创新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需。在小学课程设置中,美术课所占的比重也有所重视,许多人对美术课的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效果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尽管如此,目前农村的小学美术教学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一)设备相对落后。学校一般只给美术教师一些简单的设备,不能普及到平时教学中。

(二)班级人数相对较多。每个班平均有五、六十人,学生多,课堂上每位学生说的机会就相对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随之逐渐拉大。

(三)信息相对闭塞。由于缺乏美术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美术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狭小范围内,他们接受到的课外美术实物信息极少,也少有实践的机会。

现状是客观存在着的,我们无力改变,然而课程改革却给美术教师提出了高要求,美术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 3

美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美术动手想象能力与交际能力,增加美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能了解基本的信息等等。要达到这些要求,仅靠学习教科书、仅靠课堂上四十分钟已不够了,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美术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外实物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受益无穷。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我国教育向多元化发展

如果说课堂教育是主战场,那么课外活动便是第二战场,学生在课堂教育中培养起来的科技意识,掌握的科技知识,有了课外活动得以实践应用便会产生质的飞跃。

课外活动要注意内容的丰富性。除增加对现代科学发展中的新学科、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外,还可以从本地经济和科技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一些实用技术内容的教学。如学习一些种植、养殖、环境保护、家电维修等实用技术;开展一些乡土资料、土壤成分、植被、人口、资源、环境等的调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还可以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传授发明技法、讨论发明设想、制作发明作品、鉴定发明质量等活动。种种迹象都可以在美术课外是学生看到的实物来想象,给予更大的空间,发挥更多的浮想。

课外活动还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除了常规的个人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外,还可以建立一些科技实验基地,参观厂矿、企业,了解科技发展情况,加深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开展科技知识竞 4

赛、班级科技主题班会、科技游艺、科技手抄报编报赛、科技绘画赛等活动;邀请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技术成员来校(班)作科普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根据本地特点,广泛开展科技考察与科技调查,要求学生写出一定文字量且有独到见解的观察报告、调查报告或考察报告。总之通过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个人自身能力要求提高

为使小学生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且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艺术兴趣和特长。美术学科是小学必修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美术教学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获得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谐发展。但是仅凭课堂教学进行美术教育是不够的,许多有特长的学生得不道专业训练,面对21世纪的教育,美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具有重要作用。

3、更能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素质

由于现在社会的进步飞快,出现贫富的差距,会有很多孩子依赖于父母,导致少了很多自身的素质能力。如果进入第二阶段的课外教育,更能体现出孩子们各方面的特长。更能了解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之后可以跟孩子的家长分析,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能使孩子们更有目标的去发展自己所需的。毕竟我们老师不能一对一的 5

针对一些学生而放弃其他的。老师的职责是教育每个孩子。

4、更能打开孩子的内心世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三、课题的界定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正式课程以外对学生所实施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具体地说,课外活动是学校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编写的教材之外,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发学生的智力,根据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的原则,在课余或节假日中组织学生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外的学科活动、科技活动、社会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劳动技术活动等。学校组织的课 6

外活动和社会团体、社会教育机关组织的校外活动可统称课外教育活动。

课题中所实验的课外活动主要是指在美术学科范围内实施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外活动,能较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有助于渗透品德教育,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培养语感,增强记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美育。而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社会赋予基础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因而美术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敏捷,更加流畅,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外活动的特点、内容是受到教育实施与教育目标关系制约的,是反映教育目标要求的。课外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受社会变革、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制约的。在我国,普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已有半个多世纪了。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江苏苏州中学就有国文、英文、数学等十八个课外研究会组织,并定期开展活动。又如北京市二十六中,在30年代就有体育、文艺、学术、科技等三十多个课外社团组织。课外活动的特点,同当时辛亥革 7

命、五四运动所发生的社会变革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由于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改革的要求,由于社会学、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课外活动具有新的意义和特点。课外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构成完整的教育活动,成为实施各育的两个重要途径,无论从实现教育目标的方面说,还是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关系说,二者都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美术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方式。纵观我们的美术教材,有欣赏教学、绘画教学、工艺课教学,可以说是函盖各种各样的技法教学,范围极其广泛。而学生在课堂中,也许是受传统教学的束缚,师生双方都受到一定局限,如知识的局限,外延很少,即仅限于课程的教学。而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和联系,都有待开发和利用。因而美术课外活动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西方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艺术、教育思想,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艺术,怎样才能做到批判地吸收,这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自然,这不是仅仅靠课堂所能解决的问题。因而,开展课外美术活动确有必要。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活动中体现教师的地位。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极富哲理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大凡知识 8

都分“可教”与“不可教”两大类,“教”了可教的才能“不教”“不可教”的。什么是可教的呢?无非是基础知识及知识的一般性规律。如技能、技巧等这些是人类长期积累下来可贵的经验,掌握这些靠勤学和苦练,靠功力和时间的投入。“不可教”是那些真正由自身通过外界引导或点拔所产生的“悟性”,这一点正是人们常说的“才气”,这才是前卫性的、独特发现和杰出创造,这一点“只有意会而不可言传”地去领悟,因此明确了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调动和开启学生的智力、潜能,正确感知和把握形象创造价值取向。同时提示我们也要注意美术教学与美术创作的区别,前者是整体共同地去感觉形象,后者是个体独立地去创造空间。在这里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学生应该是主体作用。教师从整体素质的角度去课划活动过程,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奉送真理,而要主动去激发溶合学生学的意识,在“应知”、“应会”的要求中运用教学的方法使之个性化。

2.在活动中树立学生的地位。

根据罗恩菲德为代表的观点,普通学校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在于术创作促进学生健全发展,重视创作过程,主张顺应儿童自然本性发展。教师要尽量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以异于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与情感,并以此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美术作品完成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心理理想的环境与氛围。教师要注意通过美术作品完成过程的自主性、秩序性,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有条不紊、踏实操作的习惯,勇于排除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以克服学生依 9

赖心理,浮躁、焦虑和脆弱心理。

3、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美术课外活动中,我们在充分保证师资的情况下,指出“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需要,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看到每滴进步,使每位学生适合社会需求”为目标,让学生全员参加,并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展示各自的个性。

(1)与时俱进重熏陶。农村学生虽生在农村,但现代的社会生活方式、新闻娱乐的媒体的介入,使学生的眼界逐渐拓展,因此美术教育也要适应教育改革大趋势,适应一流城郊型小学教育时代的要求,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把他们的感受表现出来,从周围生活环境变化中感受美,进而在作品中创造美,让美跟上时代的节奏。

(2)因地制宜扩素材。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考察本地人文景观去寻找美,通过考察优先发展的经济农业、创汇农业、集约化工业及本镇的人、物、俗、风、史去发现美,从而不断地丰富学生创作素材,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怀。

(3)注重个性激潜能。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适合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学生,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先天素质不同,后天所处环境相异使其喜好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喜欢画,有的喜欢制作,有的喜欢刻刻画画,根据其不同的喜好,参加不同类别的组,让每个学生在自身原有发展水平个性上得到拓展。既注重了普及,又注重了提高。虽然大多数学生不可能成为专业美术人才,但美术教育通过眼、 10

手、脑的并用,进而开发大脑,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间接和隐性作用。

(4)因材施教求实效。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美术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其关键在于一个“度”的把握,要以农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成熟度为依据。在时间的维度上适度超前,在空间维度上合理控制,同时要适合教师的胜任程度,不能简单地把适应成人专业美术教育的那一套方法“减低难度”或“放低要求”在学生身上实施。美术活动适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智力和个性得到开发,“点”到为止,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因而我们在有目的的有限定条件的课业中,提出这样的口号“还学生以自由”,让他们随心所欲地表现自我,表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以及环境。

六、课题研究的评价方法

1、无级评价法

“无级评价法”的基本要点如下:

第一,取消用分数或等第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代之以“达到”、“稍欠”、“须努力”等暗示性的评价语言,使学生能从作业的各个要求的判断中得到启发,明确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既要引导学生横向比较,又要引导学生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启发学生回顾过去,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第二,以已之长补已之短。 “无级评价法”的做法之二就是让学生的特长也能在评价中有一席之地,既然是“无级”的,就可打破 11

年级、绘画、设计、手工等类别的限制,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冒尖”,而在另一方面则允许表现平平。

第三,为学生提供多次机会,只要学生自己愿意,可以反复申请进行评价,直到学生自己觉得满意为止。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多习惯,又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

2、语言评价法

在作业批改时,教师不急于给学生的练习评定等级,而是先产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先肯定后指正”是我们常用的评价方法,此法从儿童心理学出发,使学生乐意接受。“你的人物造型画得真不错,没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但如果给他加些笑容,将会吸引更多的观众。”“你画的这个小朋友真让人喜欢,如果在他身边再添些其它的小伙伴,他会很开心的,你喜欢许多小朋友们跟你玩吗?”“啊呀,你的手真巧,这个小公鸡是你做的吗?你真棒,想想看,要是给大公鸡穿上花衣裳,它一定会很感谢你的。”“通过你的画面,同学们都知道你动了许多脑筋,你如果能把画处理得干净一些,你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让鼓励点亮孩子们的自信,让点拔启迪智慧,使师者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

3、实物评价法

当一种评价方式实行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往往会失去刚开始的热情,使评价失去吸引力。所以,作为师者,就必须要及时更换评价方式,以适应儿童的好奇、喜欢新事物的心理,再次激起他们对学习的 12

兴趣。有时“优”“良”等级制符号用多了,学生对此会不感兴趣。于是,在作业的评价上可换用实物来展示评价。可以用印章和一些剪、画出来的小东西来表示,如:印朵小红花表示你的画真美,粘个大拇指表示你真棒,画面飘拂的小红旗表示你要加油。夸张、有趣的实物,不仅学生看着喜爱,而且还体现了美术课的特点。有时还可贴学生中流行的一些小饰物。这样一来,学生相互攀比着比以往学得更有兴趣,画得更认真了。

4、符号评价法

曾经在学生中征求意见:“你们愿意老师用什么方法来批改美术作业?”,讨论后达成协议:采用特定的符号进行暗示(如:♀代表颜色,☆代表构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画面的背面画上色彩或构图符号,标明满意、较满意、不够满意等,一次评价不满意还可取回再修改再评价。这种动态式的作业批改方法,注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做作业的热情高涨,经常有学生找老师对作业进行多次批改。

5、评语评价法

如果说符号是评价的一种手段,那么评语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期末综合评定学生作业时,老师们可采取评语与学生学习感受有机结合的方法:老师的评语则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一种肯定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感受是对个人阶段性学习的回顾与希望,也是对老师教学的一种要求和检验。

6、家长评价法

13

让家长参与评价,写上简短的评语,可以引导家长更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帮助支持孩子,使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可利用的有效资源。让学生将作品带回家,让父母给予批阅:请父母们根据作业要求相应地打出“优”、“良”、“中”、“差”,并附上简短的评语。还可以将节日与作品相结合,完成后送给家长,既创作了作品又能体现出孩子对父母的亲情。

7、发挥特长评价法

举办学校范围内的书画艺术展,互相观摩,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或参加各级各类书画艺术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美术特长,展示自己才华,是学生找到自己的信心,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七、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本实验为全校美术整体改革实验。

2、多角度、多方面研究法,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从个性中找出共性,异中求同。

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及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

4、理论联系实际法,把研究成果或设想拿到活动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并用此去指导实践。

5、实验法和教育行为研究法。

结合使用教育科学研究的调查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学校改革进行整体规划,在对学生实施课外活动这一主题的统领下,制定实验方案,加强宏观控制,从学校实际出发,分阶段、抓关键进行实 14

验研究。

6、根据农村实际条件,充分利用一些乡土材料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研究。

八、课题研究遵循的规则

研究本课题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要充分肯定学生在美术课外活动过程中有基本的创造能力和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创作的时间和空间、尽力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艺术地表现生活,艺术地享受生活。

2、创新性原则

美术源远流长,又与生活现实贴的很紧,但容易被人们忽视,许多人往往熟视无睹,对于学校而言,将本地域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引进课堂,进行教育教学仍在探索阶段,我们现在开风气之先河,迈大步子搞校本艺术特色,就是要在一片原野上开拓一条新路子,虽然困难很多,任重道远,但我们要以开拓创新,永往直前的发展观面对未来。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艺术的创作活动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是最本质的最直白的生活再现形式,本课题的研究实质上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原 15

理。我们首先要深入具体的现实生活,通过一定量活动,发现、反思、总结出从事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有益经验,然后用理论、经验来指导,美术创作及美术教学。

4、循序渐进的原则

我们要遵循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对于学习的内容来说,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画画、剪纸、泥塑、陶艺、布艺、书法、篆刻、刺绣等开始,可以深入到更多更广的领域,由简单到繁杂,由易到难,由熟悉到生熟,由已知到未知的领域。

九、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一)、美术课外活动依托农村实际可为学生提供创作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课外活动拓展和延伸了美术教育的想象创作的艺术,让想象在美术教学中自由飞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想象力,提供创作空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想象是一种思维方式,在美术课外活动中,延伸和拓展了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艺术构思,就无法进行创造。而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学生自我发现的一种需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能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每个学生都有创作欲望,在美术课外活动教学中要让他们都能体会到自己的创造,并在创造实践中感受到快乐。

1、要让学生想画

要想让美术课外活动课开展的生机、活泼而有效,首先要让学生 16

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在美术课外活动中,要时时收集学生成功的作品,那一幅幅生动而质朴的学生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同龄孩子的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受会使他们从心底萌发出来。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绘画作品的内容在身边随处可见。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或采用讲故事、读诗、配音乐或用电教手段烘托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此外,安排作业、鼓励、表扬都是使他们长期保持浓厚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2、要让学生敢画

对学生来说,绘画创作有着一定的难度。绘画中的敢于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成功。在美术课外活动课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和谐的氛围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创作的勇气与自信。 1、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才能,尽量在画上找闪光点,加以表扬,切不可以成人的眼光去判别一张画的优劣。 2、讲授必要的技法,如画面安排、人物的动作、物品的特征表现等都不可忽视。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法,不但能让他们初步体验成功的快乐,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放胆去画。

3、要让学生会画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只是表现出想画、敢画,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作成功的目标。

教师在美术课外活动课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在 17

绘画中是极为重要的。在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都可作为观察对象。而明确的观察任务、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作活动奠定了基础。启发学生富于想象的构想,爱想是学生的天性,常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启发,加强想象的丰富性,集中想象的方向性;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他们的表象形成;或用可视的形象资料及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进行直观式的启发,帮助他拓宽思路,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

4、要让学生勤画

俗话说:熟能生巧。画画也是这样,勤画多练,才能逐渐提高想象力。在调动学生学习与练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的表现能力得到提高,画面的生动性也有很大的进步。

这样通过美术的课外活动课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讨论、探讨、想象、创造,最终使学生的绘画上一个新台阶。

(二)、在美术课外活动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在想象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儿童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也是极其纯真和美丽的,而想象画是小学生发挥其艺术才华和创造力的最好园地。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的兴趣是基点,一次开展想象画的教学,只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他们把握正确的创作方法,进而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孩子们的内在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幅幅新颖诱人的画面就会奇迹般地出现在他们笔下。

1、以生活实践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18

所谓想象画是指在平时生活积累和形象积累的基础上,画出没有见到过而又合乎规律的新形象。所以,我在美术课外活动课教学中构筑了孩子创作灵感的感悟源――电脑录像,激起学生的兴趣。当它们被定格成一张张造型优美、纹饰精美、色彩艳丽的图片时,孩子们个个大声地惊叹这伟大的创造,并在心中激起不可名状的冲动。这为学生改善“旧”形象,创造新形象提供了方便,也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和谐的“共振”,引发他们创新的激情。

2、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为美术课外活动课提供平台引导学生创造绘画

创新不完全等于奇思妙想,海阔天空,只有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和法则,才能创作出富有美感的新形象。因此形象的创新要善于加强艺术手段运用的教学,这样学生作品中的形象才能有新的美、新的“合理”。学生的思维一经激发,就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创新思维。很显然,学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补充、扩充、突破,超越自己对自然的刻意模仿、按主观臆想和感觉来表现,充分体验到艺术创新活动的乐趣和胆略。之后,我又让学生想象船上有谁,都在干什么,他们陶醉在无尽的变幻之中。由此而知,巧妙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努力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必然可使儿童在快乐创新中不断的激越升华、完善自我。

3、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大胆创作

学生有了创作形象的基础,知道了创新的方法还不够,因为仍会有部分学生不敢画。为了照顾到全体,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 19

思维优化和综合。设问、小组互助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提问中推动师生思维的互交性,教师不断透视学生的思维状态,层层深入地激活其记忆表象,从而达到其创造新形象的目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形象大胆地表现。

(三)、学生在美术课外活动学习中拓宽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课堂教学往往强调的单独学习和个体竞争,使学生的优劣尽现,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法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可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合作学习的优势。尤其是在美术课外活动中学生的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就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什么是“合作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究竟有何作用?我认为,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有组织地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美术课外活动课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在教育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合理分组,给予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针对班级的学生应进行合理分组。采 20

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认真考虑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指定成小组。组建好小组后,教师的教育重点是指导小组学生间如何“合作”上。即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想法。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侧面,各自的认识水平上参与讨论,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并且能够在相互探讨、争论中有充分展示自我的确机会和空间,从而培养他们与人交往、合作共事的能力。

2、相互评比、促进竞争

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作业的催化剂。参加美术课外活动的同学们在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内容安排、形象体现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献计献策,把各自的建议充分表达出来,然后统一最好的方法一起动手完成作业。然后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分别评出名次,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使他们注意到生动性、形象性、独创性。绘画作品中他们注意到了画面要构图饱满,着色形式赋予变化的多样性,以及冷暖色彩的搭配、表面装饰的安排等等艺术韵味,使其作品更具艺术创造力。

十、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实验时间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的确立、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4月)

21

1、重点是确定课题,建立一支充满活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和谐优化的课题组。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统一课题组成员思想。

2、重点确定实验对象。

3、重点研究制定具体的实验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的实施、实验阶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

1、在总结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方案,全面实施“情境教学法”,进行有关教学理论准备,并在组内讨论。

2、开展活动,实验实践,调查研究。进行实验研究,积累经验,通过研讨课、讨论座谈、分析等形式的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的方案、计划,及时总结,初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在前阶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美术课外活动实践的系统构成、实施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索课外活动实践的评价体系、实施的策略和保障体系等,形成较为成熟的操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库,定期展示研究进程和成果。

第三阶段:课题的总结、结题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1月)

总结阶段,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使实验向高层次、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探讨总结出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22

进行调查和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展示实验成果,充实实验报告,对实验成果进行科学鉴定。

十一、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主要负责人:卢立远组织筹划、参与实施低中高年级的课外活动实践。

课题成员:张贵祥搜集相关信息材料,制定计划并参与实施低中高年级的课外活动的组织。

王晓英负责网络资料的整理及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指导,并进行概括、调查问卷和总结。

十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1、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意识作为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对于自身地位、能力和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的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意识愈强,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就愈强,从而也就会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能动地驾驶外部世界,推动其才能实际发展的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学生积极地汲取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经验,有赖于他们主动地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水平愈高,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以展自己的创造能动性。不断地发现、变化制作 23

材料,充分化废为宝,使之艺术化,使教学内容和训练过程系统化、科学化,以利于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能力形成。

3、塑造学生创新人格。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是人的创造力的发展。

4、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有会发现的慧眼才能找到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欣赏美,发现美。

5、拓宽学生在美术课外活动学习中团队的合作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在教育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6、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结合实际,举办书画艺术节展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加强学生之间水平的交流,互动与学习,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十三、课题完成的可行性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不是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而是对学生进行美术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艺术素养的培育与提高。当然,也不排除发现美术苗子,对其进行培养与提升,进而发展面向高层次的艺术类院校输送人才,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知识的局限性,只能利用课外活动而加以突破,使部分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得到充分的提 24

高和发挥。美术课外活动,最常见的是组织课外美术活动小组、第二课堂、社会办的各种美术辅导班等;成员大多是各班对美术比较有兴趣和特殊才能的学生。对教师来说,可以充分了解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正确地掌握量力而行的原则,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使教学的内容因学生的不同而更加具体和富有个性;对学生而言,有多次反复学习的机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因此,现行大多数的课外活动,无外乎创作画或想象画班、素描班、中国画班、水彩画班、版画或剪纸班等等,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技能不断增强、提高和熟练,个性与特长能得到充分展示与肯定,兴趣也就更加浓厚。所以先行一步,实际上也是对这部分学生更高层次的要求。待他们有能力(包括欣赏能力)参加这些课本学习时,就会感到亲切,自信。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校在抓好常规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以各类活动课为抓手的素质教育。现行的教育体系以知识灌输为目的,以比较僵化的考试方式为唯一检测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客体,当成所谓的“一张白纸”。教学中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这样的教育观念容易压抑儿童的原发创造性,妨碍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美术课外教学活动中提出以“表现性美术教学”为原则的活动课方案,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与创造力,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形与色,大胆想象,以期激发学生原创的艺术创造力。学校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特别是美术方面,对于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来说,学校办学必须立足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充分挖掘本地广博的文化资源与江南水乡、桥乡的乡土 25

特色。多姿的风土人情,以及深厚的吴越文化底蕴,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有意思、有意义的内容。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首先他们并不缺乏农村生活的体验,而新奇独特的生活情景入画不仅能够打动人心,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爱农村、爱家乡的情感。我们认为越是民族性的农村特色的,就越有代表性和独特性。其次是表现手法的艺术化与个性化,标新立异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因此,走自己的路是增强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活动生命力的重要前提之一。

十四、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指南》

《美术教学理论与综述》

《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小学生课外活动丛书》

《现代美术教育丛书 》

《全国美术教育新课程优秀论文集》

《“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实验报告》

《美术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淳美斑斓——美术教育系列》 黄河出版社

《龚老师教画画》 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