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纪律调查研究报告

小学生课堂纪律调查研究报告

背景说明:

我在大理州永平县苏屯完小五年级担任实习班主任的三个半月的顶岗实习。所在班级共有37名学生,班风积极向上,学生团结。但人无完人,这个班级出现了课堂纪律差的问题。在我看来好的课堂,需要良好的课堂秩序做保障,在我这几个月的实习当中最困扰我的就是课堂纪律问题。因此,在通过阅访谈、问卷调查,了解低中高年级的同学会出现的课堂纪律问题。对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争取让课堂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实质性的意见。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向

导致大理州永平县苏屯完小学学生课堂纪律差的原因

(二)、调查方法

1、访谈法

2、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内容

在报告撰写之前,采取找不同学科的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低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面对面谈话的方式。通过交流内容,掌握不同学科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出现的共通特点。为问卷调查做好第一手准备。 通过对小学生低中高年级,分别是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发放《关于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调查问卷》60份,问卷主要对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展开问卷调查。最终,问卷共回收60份,根据回收的情况我分别将调查问卷按照年级,性别做了相应的统计,整理,为报告的撰写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报告作出以下整理:

1 上课铃响后依旧没有走进教室 9

2 课堂上趁老师不注意私自换座位 14

3 课堂上与同学说话,打闹50

4 课堂上吃零食 13

5 课堂上偷偷补别的课堂上落下的作业 36

6 课堂上走神打盹,甚至睡觉 23

7 课堂上看课外书 15

8 课堂上开小差,思考下课后玩什么 38

9 课堂上玩玩具或者自己画画 7

10 课堂上用小纸条聊天 20

11 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 45

12 课堂上动作夸张、怪异,接话故意扰乱课堂秩序 36

13 因为讨厌课堂而排斥听课 21

14 不喜欢科任老师,认为老师的课枯燥乏味 14

15 因为自己基础较差对老师讲的课听不懂 25

16 自己无意识的行为,不是故意去违反课堂纪律 22

17 受其他同学的影响 35

18 不喜欢上学,存在厌学情绪 21

19 老师课堂讲课时候语速太快或者用方言讲课,听不懂 23

20 课堂上自控能力差,自己管不住自己 45

21 感觉老师讲授的内容都学会了,认为听课时浪费时间 15

22 通过违反课堂纪律吸引同学注意力,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存在 38

23 老师跟家人都已经不再信任自己,感觉学习无望,不想再努力 20

通过以上的数据得出调查结果,与我平常课堂上遇到的问题非常的相似。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集中表现在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课堂上与同学打闹、课堂上开小差,思考下课后玩什么、课堂上偷偷补别的课堂上落下的作业、课堂上与同学说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课堂上大声说话,吵闹、课堂上总是接老师的话,乱插嘴说话等。

通过查阅资料认识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是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阶段,加上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于某一事物,加上对小学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让孩子纪律约束的主动性大大降低。然而与低年级小学生呈现的课堂纪律问题不同,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表现在老师不注意时与同学嬉闹。

可以看出在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自控能力差,自己管不住自己、通过违反课堂纪律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存在、受其他同学的影响、自己无意识的行为,不是故意去违反课堂纪律等等。

三、结论与措施

(一)、研究的结论我归纳如下

好的课堂纪律是学生生活学习提高的助推剂。它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就去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准则,什么是一个受到尊敬的人的价值标准,并明确在什么场景下,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形成乐观向上,自尊自爱的性格,能够让孩子形成团队意识,健全人格,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将来步入社会提供重要作用。

良好课堂纪律的帮助下,学生们在课堂上,无论是听讲,还是小组合作,都会在规则下有序开展,不至于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而影响到课堂的有效性。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如果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没有走神、打闹、乱说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问题出现,那么会无形的提高课堂氛围,会助推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面对以上问题可以从师生关系的建立,课堂纪律规则的制定两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1、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我们可以通过:

(1)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身没有健全的价值观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了,才能有效的解决小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才能在处理学生课堂纪律问题时本着心平气和的态度;在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如何是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直接体现,课堂管理能力成为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现在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往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对学生管的太严,让学生感到非常的压抑,受不了;要么就是对学生管的太松,让学生产生了放纵的心理。实际上,无论是过松还是过严,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导致课堂纪律问题出现。因此,教师对课堂进行管理,有效的控制课堂,成了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教师发挥了自己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自己的课及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一定会有效的吸引作为教学主体地位的小学生的兴趣,那么和谐、有效的课堂也就会呈现在我么眼前。

2、课堂纪律规则要想有效的预防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出现,应该制定以下行之有效的课堂纪律规则:

(1) 学生自我控制

在调研中,我发现部分孩子认为老师跟家长都已经不再信任自己,对学习无望,不想再努力;还有些学生想通过违反课堂纪律吸引同学注意力,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存在。对于此类学生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班级文化创设上,考虑每位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产生无形的自控力,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控制能力,遵守课堂纪律。

(2) 教师现场控制

① 当课堂纪律问题出现时,作为教师,首先考虑的措施不是严厉的惩罚,它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应该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说,采用暗示策略进行提醒,当孩子出现轻微的说话的现象时,教师可以用眼神进行暗示;也可以轻轻走到孩子身旁起到提示作用,甚至可以对这样的孩子进行提问……只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暗示后,会自觉的回到课堂上来。这种控制方式,不但不会打断教师的课堂,还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② 当我们的暗示策略不起作用时,为了保证课堂的继续,教师就必须及时制止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可采取语言提示的方式,比如说不点名式的提醒(老师看到大多数同学听讲都非常认真,只有几个同学例外,请注意!);还可以轻轻走到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身边,小声的语言提醒。无论怎样提醒,作为教师,都应该把握一个准侧,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同时尊重学生。尊重是相互的,如果我们教师在尊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矫正了他的问题,那么学生也会慢慢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学会尊重老师,尊重课堂纪律。

③ 课堂上,当我们的暗示和语言提醒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的时候,学生依旧继续在课堂上说话使得我们的课堂无法继续,适当的批评是应该的。但是批评只能就事论事,不能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端出来,跟学生新帐老账一起算。而且教师在批评的时候应该严中有爱,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老师有多么生气,而是老师多么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积极的反省自己,努力改正。

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有关。有些教师不备课就走上讲台,讲课进度时紧时慢,学生无法消化;有的教师普通话不标准,甚至不使用普通话;有的教师带着自己的情绪去上课;有的教师课堂乏味枯燥,缺乏感染力,让学生一上课就有种发困的感觉。

小结

三个月的实习让我收获颇多,也为自己班级的课堂纪律不好而烦恼。但对此我做了许多的研究与调查来找出原因和解决对策。因此,作为一位实习生,我的学生与我的课堂出了问题,要想有效的解决课堂纪律问题,首先就必须要突破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的束缚,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改变,努力通过自身的提高实现高效课堂。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我考虑到了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经验,查阅了许多关于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请教了学校各科老师代表。由于调研时间有限,加之自身学术水平有限,所以在研究中,对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依旧存在装备不充分,仍需要后期的努力和提高。但是,只要我们饱含充足的耐心和爱心,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进行不同策略的干预,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课堂纪律也会变得井然有序,课堂管理效率也会提高,学生也会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附录一

你所在的年级段:小学________年级

性别:A 男生 B 女生

1 上课铃响后依旧没有走进教室 ( )

2 课堂上趁老师不注意私自换座位( )

3 课堂上与同学说话,打闹( )

4 课堂上吃零食( )

5 课堂上偷偷补别的课堂上落下的作业( )

6 课堂上走神打盹,甚至睡觉 ( )

7 课堂上看课外书 ( )

8 课堂上开小差,思考下课后玩什么( )

9 课堂上玩玩具或者自己画画 ( )

10 课堂上用小纸条聊天( )

11 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 )

12 课堂上动作夸张、怪异,接话故意扰乱课堂秩序( ) 13 因为讨厌课堂而排斥听课( )

14 不喜欢科任老师,认为老师的课枯燥乏味( )

15 因为自己基础较差对老师讲的课听不懂( )

16 自己无意识的行为,不是故意去违反课堂纪律( ) 17 受其他同学的影响( )

18 不喜欢上学,存在厌学情绪( )

19 老师课堂讲课时候语速太快或者用方言讲课,听不懂( ) 20 课堂上自控能力差,自己管不住自己( )

21 感觉老师讲授的内容都学会了,认为听课时浪费时间( ) 22 通过违反课堂纪律吸引同学注意力,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存在( ) 23 老师跟家人都已经不再信任自己,感觉学习无望,不想再努力( )

 

第二篇:关于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的调查报告

创建时间:20xx年5月10日

一、调查背景

1、许多小学老师常反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同学们不能够踊跃发言,并且年级越高课堂气氛越沉闷。我们就想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调查。并通过调查找出同学们不爱举手发言的症结所在,据此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改善小学高年级课堂沉闷的气氛。

2、调查时间:20xx年12月18日至20xx年4月30日

3、调查对象及范围:二道沟中心小学全体五年级学生

二、正文

1、关于举手发言的现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常常是全班同学都举手,有的学生还把胳膊伸直,甚至站起来,一定要让老师知道“这道题我会”;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同学们“腼腆”了许多,上课也就一半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不知道,有的知道也不说,绝大多数同学都“规规矩矩”,根本看不到低年级小学生那种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场面。年龄越来越大、知识越来越多,但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却越来越少。同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回答问题的态度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低年级学生一致认为,上课不举手就说明学习不好,积极回答问题,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而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认为,回答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过被老师问到答不上来确实非常尴尬;说错了同学笑话,有点同学不自信,认为自己是差生,肯定答不对干脆不举手。经常举手的同学一般被认为“爱出风头”。而当老师指名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都有一种“紧张、恐慌”的感觉。

在这次调查之前,我们也收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在《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20个发现》中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的最新研究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而在我们所派发的91份调查问卷中,关于“你是否经常举手发言”一项,有60份问卷选择的是“偶尔”,13个学生选择了“从不”,而选择“经常”的人数只有18人;在“你班课堂发言情况”一项中约80%选择的是“不活跃”;在“你在哪一阶段常举手发言”一项中,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一、二年级”。

2、小学生举手情况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你好!

老师现在想了解一些有关于你上课举手方面的情况,希望得到你的帮助。请你完成这份问卷,谢谢!

(1)、你上课喜欢举手吗? ( )

A、 喜欢 B、不喜欢

(2)、课堂上你是否经常举手发言( )

A 偶尔 B 从不 C 经常

(3)、、什么课上你最喜欢举手? ( )

A、 语文 B、数学 C、英语D、其他

(4)、、你应该有过没举手的经历吧,原因是什么?( )

A、不会回答 B、不敢回答C、 不想回答

(5)、你班课堂发言情况

A、活跃 B、不活跃 C 、还行

(6)、 什么情况下你会举手? ( )

A、 有肯定回答 B、只要思考了 c、不管对错

(7)、 如果问题回答错了,你会怎样? ()

A、 很不好意思 B、觉得没关系 C、再也不想回答问题了

(8)、你在哪一阶段常举手发言

A、 一二年级 B、三四年级 C、五年级

3、举手减少事出有因

(一)、不会回答

孩子不举手回答问题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埋怨他们,而是应该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的方法。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当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有困难时,就不能自信地举起手。他们胆颤心惊的,生怕老师一不小心让自己回答。那么这个问题自己不会回答,原因也有许多,有些问题对他而言难度较大,短时间还没思考好;有时刚刚老师提问的时候自己开小差了,没听清问题,不知回答什么。所以我们老师在以后提问的时候,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提问题难易结合,来培养每个孩子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另外,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还要及时提醒。

(二)、不敢回答

(1).老师的肯定、鼓励与评价

学生都曾有过举手的经历,他们也都曾满怀信心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回答问题,但由于诸多原因,那几次举手老师没能请到他,他没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就放弃了发言的权利。或许曾经发言过,但回答错了,老师没能给予正确的评价,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当然老师如果能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利用课间与学生谈谈心,多鼓励学生,学生或许会信心倍增,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借口,老师没能给更多的学生这样的关注。

(2).家长肯定、鼓励与评价

要说老师面对许多学生,难免有人被疏忽,但作为家长面对一个孩子,且不该尽心尽力。然而,由于工作、应酬等原因,家长除了满足孩子吃喝拉撒外,没能花更多的精力走进孩子内心世界,对孩子稚嫩的思想予以肯定,鼓励他们多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交流,交流中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试问家长们做到这点了吗?甚至有些家长一味否定孩子,这样的孩子能在课堂上自信地高举他的手吗?

(3). 同学的正确舆论

尊重是一种美德,但在班级里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同学回答问题出错时,总会有人在旁边插嘴,甚至嘲笑,这样的舆论导致很多人不敢再举手答题。

(4).学生的年龄特点

据观察发现年级越高,学生越不爱发言。一年级学生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所以这会班里每每发言的同学最多,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内心想变得“越来越沉稳”,没了发言的冲动,正是这样的心理,按住了他们本该高举的双手。

4、关于提高课堂活跃度的一些建议

(1)采用鼓励、竞争的方法。有专家认为,学生上课不愿主动提问发言,其实是儿童的主动参与权实现不充分的表现。学生们认为在课堂上的表达会受到各种限制,既受老师和标准答案的限制,又受到对表达方式的苛求如声音、口齿、站立姿势等方面的限制,此外,还可能会受到指责、甚至挖苦。加之,合作意识

淡漠,一旦要他们合作完成各种任务,自然会不适应。青少年心理活跃,但不太稳定,容易形成兴奋中心,但又难以持久;有求新、求奇的心理,对平板的听课 不大感兴趣,若采用鼓励、竞争的办法,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小组间的竞争,往往会激起部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勇于举手发言。这种在某种心理冲动 驱使下的“应急”举动,往往能激发脑细胞的潜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2)老师多动脑筋。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老师都会有一个评价。老师应该注重多鼓励,不批评,技巧性地指出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做到既指出了问题所在,又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不吝惜自己的赞美。这是容易做到的。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当然不能不负责任地胡乱夸奖,但是要避免冷冰冰的“不对”“又错了”“还是不对”“怎么讲了半天还是不懂”这样的措辞,尤其是在教不会,急躁的时候。比如,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用以下一些说法:

你的想法很特别,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虽然你答得不是很好,但老师觉得你一直在积极思考

某某同学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同学们来说说有没有道理

??

其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口子开得小一些,思维方向要比较明确。而在难度方面,应考虑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学生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实在需要提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考虑分步进行,考虑设计几个解题的抓手。同时,找个学生带好头,举手也需要互相带动,老师可以找几个代表主动举手,鼓励别的同学模仿,但选代表时不能只选成绩好的同学,各个层次的同学都应该有代表,才能真正起到影响作用。另外,老师讲课风格的不断变化更新也会促进同学们举手的积极性。

(3)学生勇敢一点。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会给学生带来种种好处:可以让老师记住自己,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老师越讲越有劲儿;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既然主动回答问题可以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好处,那同学们就应该积极地举起你的手,找回小学那种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勇气。学生应该给自己一点自信心,上课时主动举一次手,答对了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答错了全当是得到一次发言的机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最好要在起始阶段培养,同学一定要抓住机会。

上课回答问题,其实是从多方面锻炼自己,同学们不管是发言还是倾听,都应该努力做到积极而礼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