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审计质量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报

1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审计质量研究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外部审计是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治理机制,是对公司盈余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的重要力量,审计师对财务报告的审计过程其实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侦查和纠正的过程。在目前盈余管理普遍盛行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下,审计师能否有效鉴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整个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一直以来,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有可能增加注册会计师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应该会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出示非标准审计意见,起到他们应有的审计监督作用。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盈余管理的存在无疑会影响到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公允性,从而制约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决策。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控制财务信息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的一个有力手段,其对财务信息的把关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理论上,审计意见作为审计鉴证的工作成果,审计质量应该与财务报表信息所反映的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公司的盈余管理变动应该能够恰当地反映出审计意见对其的制约作用。所以,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有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早在19xx年,Hirst(1994)就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敏感性,发现审计师可能为盈余管理的潜在风险出具非标准意见。张津(2011)在上市公司社会审计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中表示二者的关系与经济形势有关。蔡春等(2005)和刘斌认为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之一--审计质量受事务所是否为前十大、是否实行双重审计的影响。常成等(2009)揭示会计师事务所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通过做大做强和培育行业专家审计师等方式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审计质量。

认为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存在显著相关性的意见主要为:杨湘兰(2010)在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时,得到结论为: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即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上年审计意见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本年审计意见产生了影响;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资产规模、避亏动机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意见无重大影响。李越冬等(2008)在沪市制造业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实证分析中,得到的结论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注册会计师能在一定程度上鉴别盈余管理,并将其反映在审计意见中。田利军(2007)在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得到结论:(1)两年期间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指标普遍优于非标准意见,且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非标准意见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ST企业与非标准意见显著正相关。(2)微利区间与非标意见正相关,应收账款变化率和配股区间与审计意见关系不显著,存货变化率和非核心收益变化率与非标准意见负相关。(3)从两年年报非标准意见的时间分布看,披露日期对审计意见有显著影响。

认为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不显著的意见主要为:周兵、王德义(2005)认为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即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但统计上并不显著。马璐璐等(2005)在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实证分析中认为:从整体上说 ,注册会计师并未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行为,审计人员虽然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但审计意见的质量令人担忧。赵英林等(2006)的结论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验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而且只能是一定程度上;注册会计师可以较好鉴定操纵性非经营性应计利润,而不能较好鉴定操纵性经营性应计利润;注册会计师对正向盈余管理比对负向盈余管理更为敏感。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研 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究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审计质量的相关变量包括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类型(是否属于前六大)。盈余管理的相关变量主要包括可控性应计利润,可控性应计利润的计量需采用修正后的截面琼斯模型。

(一)论文基本框架

一、引言。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论文的基本结构说明。

二、文献回顾。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

三、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研究假设:

假设一: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与上市公司反映审计师特征变量事务所的类型BIG6(是否是前六大会计师事务所)正相关。

假设二: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即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四、盈余管理的计量。企业盈利可分为两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应计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发生不容易操纵,相比较而言应计利润更容易被企业操纵,所以我们通常用应计利润的大小来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但不是全部的应计利润,而是应计利润中的可控部分。国外通常用希利模型、迪安吉洛模型、琼斯模型和行业模型来计量可控应计利润的大小,在本文中采用的是由琼斯模型衍生出来的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来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五、实证研究

1. 样本的选择。为了排除不同上市地点的监管对公司行为的影响,论文拟选取了深证中小板上市公司,并剔除个别数据不全的公司。论文所用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或通过CSMAR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获得。

2. 模型的建立。在模型设计方面,将审计意见作为因变量,而盈余管理作为实验变量,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加入一些其他控制变量构成一个logistic回归模型。

4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3. 回归结果分析

六、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得到本文的结论,同时指出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重点与难点在于盈余管理的计量,计量盈余管理的模型的选择。本文选取截面的琼斯模型。该模型将用来计算非可控性应计利润,从而获得企业的可控性应计利润。

在回归模型中,由于审计意见,提供审计报告的事务所类型这些变量无具体数值,需要自定义虚拟变量。建立在采集样本上的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研究难点。从阅读的文献来看多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本文在修正后的截面琼斯模型计量盈余管理后,借鉴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另外,本文综合讨论的事务所类型与审计质量、盈余管理的关系,这也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也是一大难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盈余管理的计量;

二、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

三、审计意见与上市公司反映审计师特征变量事务所的类型有相关性。

四、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对于盈余管理的计量,经阅读文献与相关的综合考虑之后,本文采用修正后的截面琼斯模型。计算非可控性应计利润。从而得到可控性应计利润(应计利润减去非可控性应计利润)。确定可控性应计利润为盈余管理的计量指标。

本文将审计意见的类型分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与其他意见。样本的选取为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在考虑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时,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

5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五、预期研究成果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企业为例,试图合理正确地计量盈余管理,研究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相关性的显著程度。同时提出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和提高审计质量的建议。

六、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2011.11.8-2011.11.25 查阅相关资料,构思并选题;

2011.11.19-2011.12.5 确定论文题目,并上传任务书,参考文献; 2011.12.6-2012.1.13 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初稿; 2012.1.14-2012.2.19 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定稿; 2012.2.20-2012.2.26 开题报告答辩;

2012.2.27-2012.4.22 完成正文撰写;

2012.4.23-2012.5.6 正文答辩准备;

2012.5.7-2012.5.20 正文答辩阶段。

6

 

第二篇:开题报告——高欣

学号:1005113

北京化工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业:会计学

       次:本科

       级:1005

式:夜大

名:高欣

名:张运莲

期:20##-2-12


       

一.课题来源………………………………………………………………

二.选题的性质……………………………………………………………

三.论文选题的目的和理论实践意义……………………………………

四.与本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预计可能的研究突破和创新点………………………………………

五.主要参考文献…………………………………………………………

六.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基本条件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七.选题的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来源

自选题目

二.选题的性质:

1.理论研究(√ )

2.应用研究(   )

3.应用理论研究(  )

三.论文选题的目的和理论实践意义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

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对其研究还不到十年的历史。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日臻完善,涌现了许多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实证会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适度盈余管理是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它可以同时使得公司契约的相关方都获利,但是滥用盈余管理则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尽量减少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二)论文选题的理论实践意义

1.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的环境、动机、手段,对证券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效率方面的影响以及配股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效应,为证券市场法规的制定或修订、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手段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2.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国外进行比较,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征,丰富有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证据。作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中国上市公司与外国上市公司存在类似之处,但中国的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与国外毕竟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特征不仅会丰富整个盈余管理理论,而且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行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

3.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也有助于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加深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也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与本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的研究突破和创新点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会计学者关于盈余管理形成了不同的的概念。孙铮、王跃堂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刘峰认为,盈余管理是在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大前提下,对现行制度所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利用。秦荣生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从“信息观”的角度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

    上述定义反映了目前我国对盈余管理研究的特点。首先,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盈余管理以遵循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为前提,离开会计准则的约束,就超出了盈余管理研究的范畴,盈余管理就会成为利润操纵,甚至会计造假。其次,从众多的盈余管理定义看,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或组织目标实现程度最大化是盈余管理最为主要的动机,这种动机产生的盈余管理行为会造成不同利益集团受益或受损,具有经济后果。第三,部分学者也从“信息观”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问题,提出导致会计数据信号作用减弱的会计行为,均属于盈余管理行为。因此,从我国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归为三类:“制度观”下的盈余管理、“经济后果观”下的盈余管理和“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从“制度观”的角度而论,企业管理层利用了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准则的缺陷,通过选择会计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变化来实施盈余管理;从“信息观”的角度而论,盈余管理会增加或减少会计数据上的收益(即报告收益),影响相关利益人的决策;从“经济后果观”的角度而论,盈余管理虽然不会改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企业的现金流量,但通过会计盈余数据的调整,完成利益调整的过程。

(二)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国外研究者都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William R Scott为代表。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由于经营者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营者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选择时,会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第二种观点是看Katherine Shipper在信息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在对外进行披露时,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第三种观点由Paul·M·Healy和James·M·Wahlen共同提出来的,他们指出,从与会计准则制定者相关的目的研究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上述三种观点分别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后果来定义盈余管理的概念。Scott首先认为盈余管理具有经济后果,并且认为这种经济后果产生于在公认会计原则(如GAAP)的范围内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也就是说,尽管盈余管理具有经济后果,但盈余管理行为不会超出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就不是盈余管理行为了。Shipper则强调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有目的地控制财务呈报的过程,并且这种控制行为是基于私人利益的。从动机来看,Shipper的概念是狭义的,并且这一概念是与财务报告的中立性原则相对立的。但从盈余管理的范畴来看,后者比前者涵盖的范围广。Healy的观点综合了Scott和Shipper的观点,同时提出通过规划交易改变财务报告亦属盈余管理,全面扩大了盈余管理的范畴,增加了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

(三)预计可能的研究突破和创新点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对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价,以期对进一步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帮助。本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相关文献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做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分析。尽可能用详实而权威的资料进行论述,结合实际情况同时能有所创新,以做到“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突出亮点”,从而使本论文在研究上能有所突破!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朱宇.透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财会经纬.2008,05:65-77.

[2]龚超.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6)

[3]张祥建,郭岚.国外盈余管理测度模型前沿研究综述[J].软科学,2007 3

[4]焦禾苗,李姚矿.国外盈余管理理论的研究:发现与启示[J].特区经济,2007(5)

[5]孙光国,牛永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实证研究[A].20##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年

[6]王正,梁尔昂.盈余管理目标研究[J].青年科学,20##年01期

[7]俞震,冯巧根.薪酬差距对公司盈余管理与经营绩效的影响[J].学海,20##年01期

[8]李艳,马昭.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年01期

[9]吴利娟,陈磊.论我国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J].东方企业文化,20##年02期

[10]李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年

[11]钟静.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年

[12]张瑾.国内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年

[13]孙明芳.浅谈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年01期

[14]张雅婷,谢君.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北方经济,20##年03期

[15]周霞.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年

六.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基本条件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对其研究还不到十年的历史。相关文献较多地关注公司盈余管理的内涵、动机、方法和完善的措施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却很少有能结合实际情况来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分析的。又由于此课题是会计学中的热点,对其研究的学者非常多,研究也比较透彻,怎样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又是本课题的难点。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本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必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搜集相关文献,尽可能用详实而权威的资料进行论述,并通过实践与合作完善本论文,以做到“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突出亮点”,从而来使本论文突破度的界限达到质的飞跃!

七.选题的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

研究方法:

1.实地调研

2.比较研究

3.统计分析

进度安排:

1.20##年12月25日——20##年1月18日,大量阅读文献,确定选题方向;

2.20##年1月20日——20##年2月12日,到企业调研,收集资料,并与老师商量沟通,确定论文架构,交开题报告初稿;

3.20##年2月13日——20##年2月19日,根据老师意见修改并提交开题报告;

4.20##年2月20日——20##年3月20日,写出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

5.20##年3月21日——20##年4月1日,准备中期检查,并完成中期报告;

6.20##年4月2日——20##年4月20日,根据老师反馈意见进行第一次修改;

7.20##年4月21日——20##年4月30日,根据老师反馈意见进行第二次修改;

8.20##年5月1日——20##年5月15日,进行第三次修改并定稿;

9.20##年5月16日——20##年5月20日,依论文格式要求完成并提交正式论文;准备并进行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