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经典 走进三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

走近名著 漫话“三国”阅读指导

课教学设计说课及反思

武安市实验小学

走近名著 漫话“三国” 教案

学习目标:

1、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2、 在具体故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

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重、难点:

归纳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意境,走近人物

1、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创设意境。

2、 检测阅读情况,出示书中主要人物图片,说出人物

的名字想想他们的精彩故事。

二、 畅谈方法,分析故事

1、 畅谈方法,归纳方法

(1) 、交流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要做什么

老师总结封面、前言、目录的作用。

(2) 、交流读书的方法

老师相机引导并板书:通读、精读、思考。

课件出示通读和精读的相关知识。

1

2、 运用方法,分析故事

(1) 出示视频《草船借箭》

(2) 通读故事,理清情节

通读故事,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板书:理情节)

(3)精读故事,分析人物

师: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故事,探究一下这些人物丰富的内心和鲜明的性格。(板书:析人物)

(4)深入思考,得出启示

掩卷深思,想想从这个故事中,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板书:得启示)

三、延伸阅读,交流收获

1、用刚才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方法,以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故事,可小组读也可独立完成。

2、自由读书,师相机倾听、交流。

3、班内交流读书收获。

四、倡导读书,教师赠语

1、推荐阅览室的相关名著。

2、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

附1: 板书:

2

通读 理情节

精读 析人物

思考 得启示

附2:教师赠语:

阅读,终身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学习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身的承诺!

3

走近名著 "漫话三国"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由课内《草船借箭》引发而来的课外衍生阅读,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走近四大名著。感受经典魅力,领略中华文化。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起他们对中外古今名著的热爱。

二、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归纳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内课外的延伸。

三、说教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读,所以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是以学生的读为主,给他们良好的阅读氛围,充足的阅读时间,适当的阅读指导,恰当的阅读反馈,让他们的读得不盲目,读得有兴趣,读的有收获。

首先是阅读方法的回顾和总结,概括出通读、精读、思考三种方法。

然后是运用这些方法去读故事、析人物、得道理。

最后是阅读后的展示。

三、 说教学效果:

本节课调动起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找了一定的方法,在汇报收获这一环节,让学生对阅读方法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更牢固的掌握,课堂效果良好。

如果再能针对名著中人物的性格作深入的分析,那这节课的深度就让人比较满意了。

4

走近名著 "漫话三国"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学生乐读、爱读。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指导,教给了他们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会读。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了充分的展示,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得到了收获,还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使其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改进之处:由于学生的年龄还小,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本节课没有让学生在人物分析的深度上挖掘,这样学生还停留在一个较为肤浅的认识上。所以对于名著的阅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渗透。

5

 

第二篇:走进三国约会经典

走进“三国”,约会经典

——《三国演义》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小学 宋雅

类别: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的汇报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汇报活动,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三国故事以及三国人物,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青少年版)。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成语。

3.把全班学生分成4组,并把每一组用三国人物名字命名,分不同方式进行读书汇报活动。

4.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视频,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同学们,每当我们听到这熟悉的音乐,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我们就会想到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自从在课文

《三顾茅庐》中认识了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后,同学们对《三国演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大家都拿起《三国演义》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在校和同学读,在家和家长读,那全神贯注的样子让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感动不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读书的样子。

展示学生平时读书时的照片。

【设计意图】用音乐视频导入,创设三国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到三国时代,有助于唤醒对《三国演义》故事和相关人物的回忆。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场。

二、认识人物,小组冠名。

《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读了《三国演义》后心里都有了自己的三国英雄,今天我们的四个小组也都是以三国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我们请每组的组长说出你们小组的名字:关羽组、诸葛亮组、曹操组、刘备组。老师这里准备了这四个英雄的头像,想分给各组,但有个条件,你必须能选择出描写这些英雄外貌的句子。

出示英雄人物的外貌描写的句子,让学生选择,领回头像。分小组读写外貌的句子。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三国人物,采用小组合作,并且给小组用三国人物冠名,这样使本节汇报课更具三国特色。这样的分组更是照顾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对于感兴趣的人物,他们当然是有话可说,有理可辨,有情可抒。这恰好为下面的进一步走近人物开辟路径。

三、走近人物,了解个性。

我们每一小组选择各自的英雄人物,肯定也对英雄人物了解不少,现在我们就从各小组来了解、认识这些英雄人物,当然我们也欢迎其他组参加补充。

(一)走近关羽,感悟关羽的义薄云天。

你能用简单地一句话说出关羽的特点吗?

关羽:义薄云天,武艺高强,重情重义、刚愎自用,高傲自大,他是忠义的化身。我们学过关于关羽的哪个故事?(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

指名一名学生用评书的方式表演“温酒斩华雄”这一段。

这样的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二)走近诸葛亮,叹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读了三国,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形容诸葛亮的成语很多,你能说出哪些?(神机妙算,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肯定还知道关于诸葛亮的许多故事,请诸葛亮组的成员汇报一下,其他的成员也可以补充。(草船借箭、空城计、初出茅庐等)

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走近刘备,感受刘备的重情重义。 提到诸葛亮,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刘备,如果说诸葛亮是一匹不可多得千里马的话,那刘备就是很了不起的伯乐。刘备爱惜人才,尊重人才,重情重义,求贤若渴,这些我们从《三顾茅庐》中已经深刻感受到。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关于刘备爱惜人才、重情重义的例子还有哪些?(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

(四)走近曹操,领略曹操的军事才能。

说到曹操,你想给大家介绍什么样的故事?在曹操组指名学生讲曹操的故事《望梅止渴》

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设计意图】学会分析人物理应成为中高年级孩子的阅读必修课。由于年龄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读《三国演义》还是比较肤浅的,片面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对这四个典型人物的汇报分析,互相补充,全面地了解三国里的英雄人物形象,从而让学生掌握初步的的分析人物的方法,以助于更好地去分析其他人物。

四、趣味三国 知识比拼。

三国故事以他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我们班同学在读了《三国演义》后也个个都成为“三国通”了,今天就来考考我们班的“三国通”们,分小组比赛。

(一)三国知识大问答。一共安排10道题,每组必答。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3."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4.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5.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6.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

7.谁巧施连环计?

8.“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

9.《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

10."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二)成语、歇后语大汇集

师:《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极大的文学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下面进入抢答的比赛,答对得一分,答错扣一分。出示来自三国的成语故事,谁能最快说出故事的主人公。

一身是胆(赵云) 胆大心细(张飞) 单刀赴会(关羽)

将计就计(曹操) 空城计(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设计意图】《三国演义》对小学生来说最大的魅力就是里面有丰富的

成语和歇后语,所以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知识竞赛中学会分类积累,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学会运用,更有利于丰富自己的语言。

五、佳作展示 丰富体验

三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说不完的三国故事,道不完的三国英雄,数不完的三国成语、歇后语让我们对《三国演义》手不释卷,我们同学读了以后也用了多种方式展示了心中的三国,如手抄报、读后感等等,在所有的精美手抄报中,这几位同学最突出,请看图片。

出示手抄报、读后感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的阅读收获应该是形式多样的,我们除了在课堂上给孩子各种听和说的机会之外,还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读和写的成果的机会,孩子们把自己的手抄报、人物评说、感想等阅读之后的创作成果展示给大家分享,这种快乐的阅读体验将会深深地印留在他们童年的阅读记忆中,并激发起他们更大的阅读激情。

总结:同学们,读了《三国演义》,让我们积累了不少知识,今天同学们表现得这样出色,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最后让我们在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的优美旋律中再来回顾这些精彩画面。(音乐再起,回应课首)。

教学反思:

早在教学《三顾茅庐》课文时,看到学生对《三国演义》很感兴趣,就在班级开展了诵读《三国演义》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订一个读书计划,努力地把书读完。一学期下来,学生已经陆陆续续把书读完了。为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为

了激起学生阅读兴趣,也为了对学生以后的课外阅读有更好的指导作用,今天在班级上了《三国演义》阅读汇报课,本节课我注重以下几点特色:

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上课一开始,我首先播放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视频,同学们聆听了由杨洪基演唱的这首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战鼓声声,号角争鸣,刀光剑影,滔滔浪声,交织一起,悲壮豪迈,演绎着那段群雄纷争、硝烟弥漫的历史场景!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以三国人物冠名,分小组汇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其独特的魅力,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四年级的小学生读《三国演义》,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约束,得到的感受毕竟是片面的。于是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组与组间、组员与组员间,每个人说出自己知道的,倾听自己不知道的,互通有无,这样就可以集思广益,全面地深刻地了解三国,走进三国。另外,在分小组时,分别给小组冠以诸葛亮组、关羽组、刘备组、曹操组,一方面让学生在汇报时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另一方面,也使本课更具三国特色。

三、汇报形式多样,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国演义》里有着丰富的知识,特别是更小学生关系密切的成语、歇后语更是包罗万象,关于三国的资料多如牛毛,单单成语就有上千个,三国诗词有700多首,怎样让小学生能归类积累这些语言材料,培养他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汇报方法:知识竞赛、手抄报、讲故事、评书表演等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致。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适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踊跃,大家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收获,感觉每个学生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国通”了,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因为是初次尝试上这样的课外阅读汇报课,心里感觉还是与普通的语文有很大的区别,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没做好:首先是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好。由于初次上这样的课,心里没底,有种莫名的紧张,导致在分析人物时节奏太快,而后边又有点拖拉。其次课前我只布置学生去阅读了三国故事,但在课堂上我没有引领学生抓住一些精彩的画面进行深入的体会,导致只停留在表面,没

有深入到内心身处,有点浮光掠影感觉。第三,教师的评价不够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欠缺,其实有些学生讲故事、评书表演稍作指导还可以再精彩些,对回答精彩的学生,老师应该抓住契机,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总之,虽然这节课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我毕竟作出了第一尝试,觉得收获还是很大的。有了今天的走进“三国”的经验,以后就会有走进“水浒”,走进“西游”等等,我将会带领我的学生继续约会经典,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