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

《道德经》心得体会

袁婕媚 2011024222 人文院 11广电2班

跟着张老师学《道德经》一个学期,受益颇多。由于是初次接触,更兼学习时日较短,尚且不能对老子的思想理解透彻。以下,我将根据自己所学章节,并挑出几句自己比较喜欢的语句和大家分享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功成名退”是《道德经》修身论中正确的处世态度。不要富贵而骄,恃才傲物,锋芒毕露。要淡泊名利,越是功成名就,越要谦卑,越要低调,才能保身。

第九章中举例“持而盈之”“揣而锐之”“金玉满堂”“富贵而骄”都不能长久,而“功成身退”乃天之道。也就是说,要想在一件事上登峰造极那是达不到的,要见好就收。第十章中用了六个疑问句,而答案也藏在疑问中,最后总结体现不管是形体还是营魄都是不可能完全合一,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守虚,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聪明如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自刘邦入都关中,天子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渐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可有可无,时进时退的处事原则。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诸侯已满足,又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病。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乃自清告退黄袍山,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换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京城大乱时,董卓乘势以勤王的名义洛阳。为稳住脚跟,懂入京后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少帝刘辨即位不久,虽无功但并无大过。董卓一时意气用事自然引起百官不满,埋下祸根。懂收服吕布后,威势更猛,自任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激起朝臣普遍愤恨,人人欲诛之。曹操欲刺董卓,无奈计谋败露,无奈献刀。常言道,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曹操的失败是其准备不充分,王允则计谋更高一筹,在董卓得意忘形之时,使用“美人计”,教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董卓一命呜呼。实在大快人心。用兵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董卓的政治仕途节节攀升,本来就动机不纯的他拥有名誉与权力后更肆意玩弄权力,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登峰造极,却不知自己早已巍巍可及。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由道支配,逆道而行又如何长久?真实“天机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为统治者所著,老子治国治民也有他自己完善的一套,其主要思想为“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即顺自然而为。老子在第二章中提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即君主)要按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寡人之于国》中,孟子为梁惠王治理国家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无为”是一种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因此孟子还说,如果达到上面所说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无为而治的治国方式也是为了国盛民强。

西汉初年,由于楚汉四年之争严重消耗生产力,经济残败,连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都找不到。刘邦借鉴秦王暴政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

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此后,吕后、文帝、景帝继而执行,因而造就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而西汉后期的政治纷乱是致使西汉土崩瓦解的重要原因,不在话下。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之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国家如果长期穷兵黩武,使百姓出于水生火热之中,那么,这个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起空城计、草船借箭、木牛流马。不可否认,诸葛亮是旷世奇才,他的雄才大略,使刘备占得一方之主,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立下汗马功劳。其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敬仰。然而,急于报恩,实现宏图霸业,年过六旬却壮志未酬的他,不顾众人意愿,一意孤行五次北伐,六出祁山,致死五丈原也一无所获。连年的战争更使得蜀汉国弱民废,内外交困,局势危急。诸葛亮死后四十年,蜀汉灭亡,不得不说,诸葛亮的鲁莽行事频频出师是东汉衰落致毁的重要的原因之一。蜀国在三国中是最弱最小的国家,并不适合大规模的连续的作战。从本质上说讲,老子的思想并不主张打仗“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反,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果而不得已,果儿勿强”,他认为,不能靠武力来维持稳定,讴歌战争的人都是喜欢看见生灵涂炭的。一个国家只有在逼不得已之时才用武器自卫。此外,《道德经》第八十章也提到,“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小国寡民治国更应该采取老子的治国之道。使国民出于和谐、浑朴的状态。

 

第二篇:道德经学习心得

最初想学习《道德经》的原因动机很简单,学中医的老师说要学好中医,首先要看《道德经》、然后是《伤寒论》、历代的医案、实践、最后才是《黄帝内经》。那会儿迷迷糊糊的,学中医学得很困难,听中医老师说了就赶紧买了本《道德经》,偶把《道德经》当成了学习中医的钥匙/捷径/救命稻草,偶很天真,以为《道德经》读完了,就可以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地学好中医了。结果《道德经》看了有半年却一直停在双二章,很费劲很挣扎很痛苦,看不下去。如果说学习中医是个很大很深的坑,偶掉了进去至今还没出来呢,《道德经》更是个坑,边都没看到呢。

就在偶读《道德经》读得了无信心的时候,感谢老天帮忙,偶很幸运在第二期的第一讲开课前几天知道了书院开课,然后就开始了历时半年的学习。 从2010.01.24开始听顾老师讲述《道德经》至今近半年,虽然对于一本需要终生花精力学习和实践的经典来说,目前的诵读时间也花的不够,理解和参悟也是十分地有限,但还是有一些些小小的进步的:从很文盲的字都认不全到20分钟就能熟练地诵读一遍,在很多的场景都能自发地联想到某章某句;从即使是字都认识也不知道老子他老人家在讲些什么,到至少能大致明白字面上的意思,特别是课讲到过半的时候,后面的章节,估摸着能明白字面上的意思了。偶想这些进步虽然非常的微小,但是各位同学也一定有深有体会的。

顾老师说要每日诵读会有种种益处,偶就想起小时候写作文常拿曾国藩读书的故事(曾国藩小时候在家读书,连躲在他家里的小贼都听得背熟了,他还在那里一遍又一遍的读呢)说明勤能补拙的道理,原来曾国藩小朋友一点也不傻的,是偶们都接受了现代教育所以不明白。顾老师说读偶就读吧,虽然也不能体会诵读的道理,当时就简单地把天天诵读当做是练气功或者静坐,总之读一读至少会身体健康吧,所以一开始诵读的时候,把注意力和觉察放在了身体上,彻彻底底地忘记了诵读的时候,心是不是还在道德经上。特别是到后面把经读熟了之后,

第一章完了后,心就跟着孙悟空跑了,到最后一章快读完了孙悟空走了心才回到经上。直到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偶然间在网上听了和上的讲经,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读是读过了,但是体会都不深。道德经的“德”字里面还有个“心”字

呢,偶竟然视而不见!另外,还忘了一个事儿,就是读完了要回向众生。以上2点在诵读上做的不好,需要改进。

诵读其实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实践,真正的实践应该是身口意都以老子反复说的圣人的标准(顾老师课上帮偶们总结过的,偶这里就不罗嗦了)来要求自己,使自己努力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偶小凡人一个,目前还做不到这些,也不晓得这辈子是否有希望到达那样高的境界。读了经之后,反倒是常常看到自己自以为是、对人没有耐心、自由散漫、没有恒心、心不够宽广、挤地铁时不高兴给非孕妇/非抱小孩/非老弱病残的让座位、??、总之离道甚甚甚远,偶还得慢慢来。 说到实践,就想起修行。老师课上常提到修行,或者课间同学们常提到修行。在这一点上,偶一直很困惑,到底要做些什么才算修行?每天读一遍《道德经》就算是修行吗?这样的修行能达道吗?达道有这么简单吗?前人有这么达道的吗?那些读经成道的前人只是读经吗?假如每天读经可以成道,那偶每天读一遍,要关注什么或者不关注什么才算有进步?才算走在通往大道的道路上?把读《道德经》当做精神寄托/逃避/开心丸之类的,恐怕有问题的吧?当然正作用肯定大于副作用。那读《道德经》到底是什么呢???偶越读越疑惑??

另外,每次课都有同学纠结于“无为”和“有为”的概念,其实顾老师讲得很清楚的,在没入道前,“无为”和“有为”都是“有为”,入了道之后,“无为”和“有为”都是“无为”。所以,偶们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去分别区判断这2个概念了,区分了等于没区分,就像没有证得菩提,谈空性一样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