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于永正的教学艺术》有感

张绍新

最近一个月我读了《师道逶迤》一书,再次被于永正的教学艺术吸引了。 一位朴素、风趣的老头儿,他的质朴中蕴含着一位教育家深邃的智慧,风趣里折射着一位老人不泯的童心,简单中浸透着一位教师的平易近人。这就是有中国苏霍姆林斯基之称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魅力。

今天借助“名家名师走进历城区实验小学·于永正先生专题”的活动契机,我有幸现场观摩了于永正先生《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感悟了老先生独特的阅读教学艺术。直观的课堂教学与包含教育哲思的精彩报告,使我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特别是面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情况下,让我恍惚的心有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现将几点感受述之笔端,以期与同行共勉。

一、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

这是于永正先生贯穿阅读教学始终的思想,也是他在不断向我们揭示的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法。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接读、对比读、范读,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读词、读句、读段、读篇,读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多变。在学生的朗读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不断深入,也感受到了学生在与作者感情的共鸣的同时,个性风采的张扬。

通过读,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享受着与作者一样的对母亲的感恩与依恋,体味着母亲生活中的辛劳与不易。这一切的感悟都来源于作者优美的浸含充沛感情的文字表述,生发于教师引导下,逐层深入的学生对这些文字的品读之中。

可见,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避免繁琐的课文分析,以读为本,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正如于永正老师在讲座中一再强调的:“读书不能变”,“千法,万法,朗读是根本之法”。

在于永正老师的教学与讲座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以读为本的理念,还有细腻的读的方法指导。

他说:“读的正确、流利是保底工程。”所以在他的课堂教学中,他对学生的初读课文的评价是“一字不差,相当不容易”,接着又指出,“但要注意停顿,像说话一样自然。停顿告诉听的人句子完成了,给听和读的人思考的时间。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想象,没有想象,读就没有意义”。随之,引导学生读出句号,学会停顿。进而,提出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的方法,特别要注意读出细节,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最终,上升为古人的“煮读”的思想。循序渐

进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已在潜移默化中得之以渔。

二、关注语文能力培养,阅读教学要“意文兼得”。

在以人为本的课改核心理念的影响下,我们批判着过分注重语文工具性的传统阅读教学,而经过几年来矫枉过正的演绎和修正,语文的人文性被无限扩大了,课堂上一进行语文工具性知识的教学,就被扣上传统落后的帽子。致使许多一线的教师不敢依据教材,围绕教学重点让学生斟词酌句,而改为大而空的,漫无边际的交流,造成严重脱离教材的无限拓展。最终,语文教学变成了思想教育课,品德培养课,甚至是历史课、科学课。我们的语文课堂渐失语文味。正如崔峦教授指出的课改后的一些语文教学“工具性淡化,搞模糊了;人文性无限提高,搞玄乎了”。于永正老师用他的课堂教学和观点鲜明的讲座,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意文兼得”。

于永正先生强调的阅读教学的“意文兼得”很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性。我们的语文教学二者必须并举,而不能有所偏废。

在他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感受到了读的方法的指导,注意到了对于思考的一再强调,在他的讲座中他运用古人已经归纳出的八个字“熟读、精思、博览、多作”,来阐释对于语文教学规律的把握,利用已经被大量教学成功实例证明的“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他引导学生品评“责怪”、“责备”、“埋怨”的不同,体悟“重担”、“泪水”、“翻山越岭”的含义,学生在教师含而不露的引导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作者用词的精准,词语含义的深刻。没有过多的环节,没有作秀的表演,甚至没有什么现代或传统的教学工具,而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被于老师演绎的不露痕迹,我想这就是教学被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的原因吧。

质朴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都源于于永正老师对于教材的深度钻研,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所阐述的“这法,那法,钻不透教材没法”。要想教学得到“意文兼得”的效果,教师要先通过钻研教材“意文兼得”才可。这也是于永正先生对教师们的谆谆告诫。

这就是于永正先生的阅读教学,观山仰止,对于老师阅读教学艺术的感悟,心感不能望其项背。相信日后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能认真对以上几点加以实践、揣摩,已然受用不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