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

湖田第一小学读书论坛

—介绍《玫瑰与教育》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十杰教师提名。20xx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演讲团主讲人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专题报告。】

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读罢第一辑“清谈与忧患”,记录着作者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一位慈母对女儿的疼爱;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一位领导对下属的期待;一位智者对朋友的友爱。“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窦老师所喜欢吟诵的诗句。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字里行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文学的爱好,并时常有意识地扮演着“拉近朋友、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书籍”的角色。更让人感动的是:她此举

目的竟是“让人在亲近文字的脚步里抓到爱。”她借《小红花的背后》一文,告知教师们在教学中应慎重的使用小红花,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得“小心轻放”;她又借《生命因感恩而美丽》一文,告知读者:生命给了每个人微笑,我们也应回报生命以满怀感激??

我最喜欢的是第二辑里面的第九课“语文老师碎语”。窦桂梅老师像大家介绍了20种语文老师应做到的要求:

1.永葆激情

生命与激情同在,岁月与青春同行。这是生活姿态,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并最终由表象内化为一种精神气质。

2.读书养气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气我们有底气、大气、灵气。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涵养浩然之气。

3.张扬个性

特色就是卓越,卓越就是魄力。人云亦云的不云,老生常谈的不谈。静心观察,潜心思考;锐意改革,开拓自省;创意教学,形成风格。

4.合作共进

激烈的竞争环境,强调个人发展;和谐的现代社会,则要求真诚的团队合作。沟通心灵,理解他人;倾听意见,分享经验;心有多宽,

路有多远。

5.用于璀璨

教师是演员,但不能迷失于形式。课堂,家哟有动感风格,又要有创新活力;既能引领学生成长,又能演绎教师魅力。教师,就是学生心中的璀璨恒星。

6.内省致远

内省言行、反思超越,是教师专业素养获得提升的内在保证,教师的言行,最终将内化为学术的性格。教师在言语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长。

7.宁静致远

一澄澈之心求洒脱之态,于繁琐事外求自由宁静。坦然面对众多进修培训,潜心阅读教育经典书籍。读人家的“书”之外,更要读自己的“书”——自我,是一本神秘的大书,我们需要用医生去阅读,去书写。

8.慎独养身

既不妄自尊大,何不妄自菲薄。视批评为激励,视诋毁为鞭策,打击你的力量就是促你前进的力量。个人独处,他人不知,没有其他杂念。慎独就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9.海纳百川

谦逊好学,有容乃大。学生闪烁的智慧,同行钻研的激情,前辈敬业的严谨,都是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

10.关注细节

语文课就是一对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关怀彰显力量。迅捷果断、行云流水固然美丽,平静细心、春风化雨更富魅力。写字的姿势,看书的距离······这些的养成需要的都是教师的平静和耐心,等待和细心。

11.笔耕不辍

勤于阅读,既述也作。让冲动趋于理智,让实践拥有理论根基——定格于教育情节,丰富于教育思想。这既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

12.突破藩篱

对于文本,不能坐井观天、目光窄仄,走出“围场”方可豁然开朗;引学生走进广袤的生态之园,聆听思想的拔节,呼吸生命的气息,使课堂成为思维激荡、灵感勃发的语文的“场”。

13.超越教材

教材是例子,经典的文字,定要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教材也是引子,对有些课文,无需“多情”挖掘,而是引发、升华。一句话,我们无权选择课本,但我们必须清楚怎么使用它。

14.善待写字

字,人的第二容颜。汉字是尊严,书法是国粹。而今,键盘代替了钢笔。若说笔顺不必强求,造型、运笔不必苛求,是否辜负了祖宗造字的苦心?不敢想象。

15.咬文嚼字

古人学古文,需沉潜讽咏、咀嚼滋味;今日学白话文,是否也要一字一句玩味义理、推敲辨析?这需要慎重思考。当下,要么“不读”成群,要么“傻读”成片、“泛读”成风。孰是孰非,需要与时俱进地看待。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不成,只有语言与文字的语文课也不成。

16.何为公开

公开课何为?这边刚倡导“合作”,那边就旋起了“小组学习”风;这边刚提多媒体教学,全国便不开课件花······我们关注的应是学生的真实,而非评委们的打分牌。风行而至的教育理念,不是成为单调唯一的判断标准,而应渗透、内化为积极有效的教育实践。

17.冷看“质疑”

读而见义,品而生疑,辩而晓明,这是阅读教学的不二法门。但刻意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质疑而寻疑,为释疑而答疑,低质量的“兜圈子”,是低质低效的。深而真的“感”永远比细而碎的“懂”重要。

18.“黄金分割”

过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而将学生主体性置于绝对化地位,势必造成学生永远在没有阻力的平地上简单滑行。教师要勇敢的拒绝各种“看起来美丽的形式”,考虑怎样实现“讲”与“不讲”的“黄金分割”。

19.如何阅读

阅读,既需阅览大量的课外书籍,也要诵读一定的经典文本;既

不能“课内阅读课外化”也不能“涵咏阅读线条化” ;既要创设阅读氛围和提供阅读时间,也要培养阅读兴趣与指导阅读方法。

20.角色定位

教育,不变的永远不变,改变的必将会改变。语文创新并不是推到历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设大厦。反思审视过去,继承发展现实,创新开拓未来——其理性的状态是,永远把自己定位为教育海洋中一颗微不足道的海星。

我希望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给能大家带来一点一点的启示,“开卷有益”我希望老师们能多读书,读好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