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让爱成为一种智慧

古人早就说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有潺潺流淌的一汪清泉活水,就得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一本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本专著,但丝毫看不出理论的成份,每句话皆让人感觉都是出自实践的经验之谈。虽然时间离我们已有几十年了,虽然这本书的背景是在前苏联,但对于我们中国现在教育,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的意义。

我们的教师首先得从“爱”开始,心中要有爱,但不能是肤浅的爱,要明白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能力和智慧。要把爱融入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去加以实践。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教学的规律合作,努力将他的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得“简单”; 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学生合作,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幸福的趣味”,让学生在个性化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更加个性化地活动,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再做教师设计的王国里的顺民;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把他的学生引向大量的阅读或直接的生活里去,使他们的心智活跃在一个“真实丰富而广阔的生活背景”中,不再让他们的大脑变成一具堆积抽象概念而易碎的容器。我把以上对充满爱的教育的愿望归结为“简单——有趣——丰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追求这样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再结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分别加以阐述。

一.追求教学的“简单”。教学显得繁难的根源在于教师

没有把握住所教学科的规律。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学生拥有让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血肉能够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即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共五种;他认为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为严重的缺点之一。我认为在这五种技能中,最首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使学生的阅读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培养这种达到自动化程度的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培养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就是概括的能力,概括的能力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是从“具体的概括”到“抽象的概括”;有了概括能力以后再培养反咀细节的能力。这个规律可以简单归纳为“具体概括——抽象概括——反咀细节”。教师应该牢记这种规则,通过足够数量的事实材料的演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也牢记了这种规则,从而能够自动化地运用这种规则。

关于教会学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

二.追求教学的“有趣”。

这里所说的“有趣”,不是一般的低级趣味,而是一种来自于创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大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养成从事紧张而又快乐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在那些各种

思想相互交叉、纠缠、碰撞的“交集点”上,启发并监视学生的脑力劳动,使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劳动中由于激动和自豪而快乐地战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成立各种的活动小组,力求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显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并且能够在活动中,设法使理论知识成为组员进行创造、解决各种智力任务和劳动任务的主要刺激。

努力追求教学的“有趣”,是追求真知识的必然途径。关于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解释的相当透彻,他认为,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所以,教学没有学生的绝对参与,没有学生的自主活动,没有触动学生精神、思想和兴趣的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只要在教学的第一线工作了一些时日的老师都应该知道,如果只是让学生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采取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这样哪里还会有真正的教学存在呢?

三.追求教学的“丰富”。

追求教学的丰富,就是使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之路走向真理,从而使学习的过程真正地丰富多彩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鼓励优秀的学生超大纲”的教学理念到了今天依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所谓“两套教学大纲”,就是要求学生必须重视的两套材料,第一种就是来自于教材中的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种就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他认为第二种材料就是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的一个智力背景。所谓“超大纲”,就是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

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因为在这种丰富的智力生活的气氛中,那些最有才能的学生了解、听到和想到的东西很多,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去从事深入的研究,而且使他们理解和学会必须识记的材料变得更加的容易。而这些超越大纲的富有创造性的智力生活必然使集体的智力生活变得丰富多样,对学习较差或比较平庸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教学理念关键就是要靠把课

堂教学与以阅读和小组活动为中心的整套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力求通过组织并激励学生阅读和组织小组的活动,使他的学生在最喜爱的学科或创造性活动方面知道的东西,比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多好几倍。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学生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很可能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是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智力生活,完全没有体验个阅读和思考这种人类的巨大喜悦”的人。

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真正做到了“简单、有趣、丰富”,那么我们的爱就能真正地得到了体现,这种爱才成为了真正有价值的爱。

书上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 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我觉得,我们的许多研究论著,往往宏观的原理性的论

述多,结合现实的可行性则基本缺席,这也是许多人不大看重社科研究论著的一个原因。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强烈感

受,就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使全书血肉丰满,鲜活,充实,激起你对现

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而绝无某些政治思想读物的空洞,苍白之嫌,生动的点,概括的面,点面结合,具体生动。

书中提到有关阅读的事,苏氏认为不要因为孩子成绩

差,而不让他阅读,恐怕会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相反,一个孩子如果不加强阅读的训练,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我认为,功夫在诗外,中国的古人已讲过,这是极有道理的。阅读,是建立在实践上的。现在的一些教师和家长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认为看课外书会影响学习成绩,于是禁止让孩子看这些。其实恰好相反,没有了阅读,孩子一味沉浸在做习题的单调中,他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学习的能力的。没有了阅读,孩子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就显得过于单纯,如果因为发生一点不益于他们的事,他们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决的方法。因此,阅读近者是对阅读能力甚至学习能力都是一个飞越,远者则能够进入这个大环境中,在环境中变得通达,从而产生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古

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

对于学习中的作业,书中认为首先要做好前期工作,尽

量减少不该有的错误,让孩子一写就正确。有人认为先让孩子尝试,尝试不成功是没有关系的,孩子能够在一次一次失

败中接受教训。但苏氏不这样认为。他说作业批改已经不是目的,只是定期检查便可。这种说法却是让现在一直扎在作业堆里不能自拔的教师们一个很大的启发的。作业固然要改,但要注重效率,讲究方法,让改作业发挥最大的成效才是最重要的。

《给教师的建议》里对时下父母们还是非常看重的分数作了非常科学的分析。可惜现在大部分的家长甚至教师还是一直把分数放在第一位,认为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分数高就是好学生。于是剥夺了孩子双休日的休息权利,让他们参加这样那样的学习班,进行这种那种的培训。有些家长即使有些犹豫,但最终抵不住别人家的孩子个个都往往学习班时去。正像一个同事所说的那样:如果不参加学习班,肯定比不上人家。

书中还描述:母亲和父亲打心眼里关心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渐懂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很微妙的学问。同时,在学前期进行一些教学,还可以防止家长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即认为“只要逼得紧一些”,就能使儿童在学习上得“高分”。我们力求使父母们懂得: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儿童带来很深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摧残他的心灵。我们认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归结为一条简单化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够格”。在这种奇怪的、缺乏教育学常识的观点里,没有把人看成是多种特征、品质、才能和爱好的和谐的统一体。

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几十年了,但现在的家长们老师们竟

还是依然故我地抓分数。这样的应试教育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有的已经显现出来,比如信仰的缺失,比如道德

的沦丧,比如文化的没落。这是很可怕的,甚至是很可悲的。

经常说以人为本,但现在何尝真的“以人为本”了呢?

教育就是培养人,就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种功利。这种功利,让一些教师和家长忘记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试考得怎样。其实,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考个90分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退步,但对有些孩子

来说就会是一种大进步。总之,尊重差异,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观。

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

一句:读书吧,朋友!

 

第二篇: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一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一

拿起了《给教师的建议》,计划每天读一点,同时写一些自己的体会。

今天晚上读了前两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与《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写一下自己的读后感受。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就说第一节吧,苏氏在开关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本学期快结束时,学校抽查了全校的一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显示,一年级就会学生考不及格,卷子上许多学过的字不会写。本期区里还抽测了五年级的数学,当卷子改出来后,令我们吃惊的是,有一个班竟然多达十多个学生不及格,最少的只有三十多分,要知道,他们再有一年就要小学毕业了,可这成绩,到时候能算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吗?

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我国的教育家子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就像苏氏在文中提到的那位数学教师的数学课。

可看看我们周围的老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难怪每天被学生折腾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

再说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辅导、谈话、写各种各样的总结,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苏氏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你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校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你应付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会将你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可现在教师的读书状况确实不令人乐观,一年除了教科书不读一本书的人大有人在,别像苏氏所说的十五年到二十年教龄时,教给儿

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变成20:1,30:1,50:1了,就连刚参加工作时的10:1不再缩小就不错了。

今天下午我读了苏氏给教师的第三条和第四条建议,即《〈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和《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在第四条里苏氏提到了为什么到了中学仍然有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脚步,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教师也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为学生学生进行辅导,最后效果也不一定会好。他说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小学阶段,教师“没有教会儿童学习”,何为教会儿童学习?也就是说没有交给儿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即虽然给了学生“鱼”,却没有教给学生“渔”。

这种能力主要是指哪方面呢?苏氏提出了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即读和写,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掌握读和写的能力,或者说表面上能读会写,但还没有掌握其本质,所以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其后劲儿不足的毛病。

何谓会读?苏氏在他的建议中提出: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会理解的读,有思考的读,才能真正称得上“会读书”。看看我们的教学,“读”的形式千变万化,“读”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每天早上到校,走过各班窗前,总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平时我们老师和家长也特别要求学生要多读书,但我们是否去认真地想过,学生真正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书吗?是在追求一种故事情节,是在想获取别人的表扬,抑或是在完成布置的“要读几遍”的任务,如果在读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么读书又有什么用呢?那可真正称得上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了。这种阅读,除了徒增时间的耗费外,最大的益处恐怕是我们所说的“他把这篇文章读熟”了。

再说写,怎样才能叫“会写”?苏氏在这里也提出了要求,与会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地方在于他也是特别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就是:使学生在书写的同时进行思考,使字母、章节、词的写法不要占据他的注意的中心。我想,这里面的写更多地还是指“写作”的写,就是要在写作的过程中顺畅地表达,任自己思维的溪流在笔端流淌,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不要去过多地顾及遣词造句,不要因表达的技巧而影响了自己思想的舒展,虽然说这也是很重要的。

再来说他的第四条建议,在这里苏氏提出了一个我们小学教师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问题,这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识的地基包括哪些方面,无外乎基本的听说读写和运算能力。在这条建议里,苏氏有具体的例子使我们看到了如何利用教材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去掌握这些知识,他提出了一个很符合现在新课改精神的方法,那就是如何发挥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他用“使用记忆的技术”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小学所应掌握的词汇量,他用给“童画”题词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六百个“童话用的”词。这些方法读后都会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现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不多见,特别是在低年级,很多教师利用新课改的理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利用创设情景、直观演示等多种手段来使学生获取知识,这样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学习苏氏和这些老师,在教学中多想办法,你的创意和灵感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欢乐。

今天晚上,读了苏氏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五条和第六条。

第五条是说:“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他所说的两套大纲的含义,与我们所说的教学大纲(现在教课程标准)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我们的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科的目标、任务、内容、标准等等,而所讲的大纲的第一套,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这与我们所说的大纲里的内容比较一致,而他所讲的第二套大纲专六指的是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源来源。从苏氏的论述来看,第二套大纲是保证第一套大纲顺利完成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识记和保持在头脑里的知识是很多的,因为它是进行后继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保障,而恰恰在这方面,许多学生却掌握得并不牢固,要么是不理解去死记硬背,保持得不长久,要么是记住了不知道如何去运用,成为一种“死”的知识。这样的话,就会对他的学习产生影响,使他慢慢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沦落为“差生”,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呢?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种办法,按照苏氏所说,就是实施第二套大纲。具体地来说,就是每呈现一种新的知识或材料时,要给学生提供大量地与此相关的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进行阅读,以期使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些知识,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疑问,从而进一步激起他们的求知愿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感受性”,用苏氏的话说,就是要“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这样,他的智力背景越广阔,他所需要识记的教材就会变得越简单。

接着这个话题来谈他的第六条建议“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后进生,恐怕是最令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在他们身上花费的工夫不小,却收效不大,有些教师干脆最后放弃。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总结出了很多很好地经验。在这里,苏氏给我们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做好这些后进生的“第二套”大纲的工作,意思是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大量地阅读,尽可能地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使他们在阅读中发现“使他们惊奇和赞叹的东西”。

对这些阅读的材料,教师要精心挑选,甚至自己可以选编一些,像苏氏,他为了帮助一个叫费佳的后进生,自己亲自编了一本书《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在这本书中,他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编了很多有趣的、能够引起儿童思考的习题来训练他。并且他还为他搜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概有一百本书和小册子,后来又为他配备了另一套图书,约有二百本,正是这种大量的阅读,使费佳的成绩逐步赶了上来。

苏氏在这条建议的最后一段话我觉得对每位教师都是有益处的,现摘录如下: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觉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对待差生像苏氏这样有耐心,像苏氏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差生在你的手下会越来越少。

早上起来,读了苏氏的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七条和第八条。

这两条分别是“知识——即是目的,也是手段”与“关于获取知识”。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两条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所以放在一块儿来谈。

关于知识,不知道老师们怎么认为,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拥有知识就一定有力量吗?不尽然,如果存在于你头脑中的知识只是一些字、词、句、篇,只是一些概念、公式,只是一些人名、事件,这么这些“知识”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用苏氏的话说就是“不能活动的货物”。“货物”越多,重量越重,相反你的力量就会越小。

那么,如何使知识变成力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将掌握的知识使它不断地运转起来,也就是运用起来,使它不仅成为你“懂得东西”,更要使它成为你获取新的知识的手段。苏氏说: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这样,他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学习起来就会越容易,他的思考力就会越强,以此他就会有能力去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一个良性地“知识长进”的过程。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苏氏在这里用“词”作为例子给我们阐述了他的作法,简而言之,就是在低年级要让学过的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要让词成为表达他们思想、促进他们思考的一种工具,这样,原

先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词”就不是一个个纯粹的符号,而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精灵”,他们是在用词进行思考,从而有了自己的思想。正如苏氏在这条建议的最后一段所言: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记住一条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用知识去获取知识”,苏氏将这条原则说成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借助其他人(教材、资料、媒体、实物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主动地无意识地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

在这个“获取”“建构”的过程中,“疑问”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学生在新旧知识联系挂钩的交接点上产生了疑问,才能激起它探究的欲望,才会动用起它过去的知识去寻求解决的途径,“这种抽取已有知识来解决疑问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如何使学生产生疑问,又如何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呢?这里边需要很高的教育技巧,也需要老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更需要深入地思考与钻研,比如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你要明白在课堂上哪些知识应该讲,哪些不应该,哪些只是点到为止;哪些知识对哪些学生应该详细讲,对哪些学生少讲或者不讲。重要的是要找到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使他们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在自己知识的阶梯上,又迈上一阶。

这样的知识的获取过程,像苏氏所说“可以称之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知识仓库的‘清点’。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第九条和第十条建议中提出的是“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第一次使用新教材”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讲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问题。“知识”从广义上来讲,是指陈述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这里主要是指陈述性的知识,也就是能够“说”出来的知识,比如语法规则、概念、公式、结论、定理等等,当然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思维方法等,即程序性的知识。

对这些陈述性的知识,学生学会的方式对他们的学习状况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些知识,一般是需要熟练地识记的,因为它是以后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而记住这些知识,是靠直接告诉,然后死记硬背,还是在学生掌握大量的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去获取效果大不一样。如果是靠死记硬背获得的,那么这知识学生就不会很好地运用它们,并且极容易忘记,这也是造成差生的原因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识记(记熟)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对最后形成结论性的知识经过大量的事实的思考,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经过实际的运用,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是牢固的,才是能运用自如的。“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苏霍姆林斯基用学生解应用题和学生词语的拼读两个例子来说明了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他说,那些没有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单纯冷抽象概括的学生,就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如果学生经过了深入思考,了解了各种事实之间的关系,那么他在解应用题时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他就会比较容易地去解这些题。对学习语法也是这样,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语法时,会不会运用知识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对于事实的思考之间的依存性表现得最为明显。

想想自己上学期间,之所以理科不太好,就是由于对一些概念、法则没有去深入思考它是如何得来的,而只是记住了它,然后去用,结果是越来越糊涂。特别是应用题,是我最头

疼的,常常搞不清楚各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我想这都是没有将例题深入弄懂的缘故。

接下来,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对这些抽象的原理、规则的掌握,与学生第一次认识它们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牵涉到教师如何第一次引导学生学习新教材的问题。

他谈到,在第一次出现新的知识时,一定要将这些知识说明讲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入理解,他甚至提出,每位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目标: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在教授新教材时,要特别注意那些学习能力有些差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独立思考,哪怕耽误一些时间,为他们多费些口舌,只有他们真正地在第一次理解了,掌握了,他们才不会欠下知识的“债”,他们也才有能力去学习下一阶段的知识。想想看,现在在小学五六年级,有大量的学生就是因为在每一个知识的第一次没有深入领会,没有彻底掌握,才导致他们一步落后,而步步跟不上。这里面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也与教师在第一次没有下功夫让学生学会有关,所以不管是哪一级段的教师,都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第一次掌握新知识的状态,使他们能够为后续继续学习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

他向教师们建议: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等等。

想想,这些话是那么得朴实,但却是真理,只要我们的教师真正去这样做了,应该说,差生的情况是能够避免或者说有所好转的。

晚上坐下来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提的第十一和第十二条建议。

第十一条建议是说“思考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苏氏在这篇文章开头所提出的问题恐怕是每位教师都遇到过的,就是在前一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当时都懂的情况下,到了第二天又忘记了,或者是作业会出错。这其中的原因何在?难道仅仅归结为学生不用功,没有到家复习,或者是粗心马虎?看看苏氏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教学实践,绝不是这么简单。学生当时明白了并不等于记住了,记住了并不等于理解了。也就是说,面对新的知识,也许当时学生懂了,可他们却没有一个消化或者“反刍”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层上,所以第二天会造成印象模糊或者忘掉。

所以教师在每一节课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味一下,会用自己的思考将知识的获得过程在脑子里放一遍“电影”,这样,学生就会看出哪些地方出现了断挡,他们就会自觉地重新看书或者请教老师,将自己薄弱的环节给补上。这样获得的知识是经过自己加工的,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知识留在他们头脑中的印象就会是深刻而持久的,也就不会出现上面说的情况。

如何保证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回味的过程呢,关键是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老师的讲解)去理解所学的内容。不要怕耽误时间,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说: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心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说到检查作业,也是老师头痛的问题,因为老师上课时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检查到,而在检查其中的几位时,有些学生还不听。(这里所说的检查主要是针对前一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的口头检查。现在很多老师已经省略掉了这一环节)如何进行检查呢?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第十二条建议(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运用草稿本的方法。

草稿本是每个学生所必准备的,就是每到上课的时候,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前一天所学的知识出一些题目,这些题目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再现,而是经过教师的加工和思考,将知识点融入到一些题目当中,这些题目学生答出来必然对知识深入了解,重新思考,并会实际运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把检查知识变成了知识的积极动用;二教师可能密切注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工作情况,考虑到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特点。

那么,这些作业教师如何进行评判呢,是每本都看,还是看一部分呢,或者是让学生之间 互相检查呢?苏氏在文中没有写出来,还有待我们老师们去不断摸索。也许在后面的建议中会找到答案的。

十三: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为学生评分,这是每一位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对学生表现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所起到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一位教师对待评分的态度,不仅反映出他对教育教学观念的理解,更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影响非常大的。将评分当成判断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手段(更有甚者是当成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还是当成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阶梯是大不一样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评分是教育上最精细的工具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对学生的每一次的评分。那么如何对待呢?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一条建议里给我们提了四点建议,分别是:

1、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要有分量、有意义;2、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是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的;3、如果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4、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

应当说,这四点建议对于我们现在的教学还有着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尽管我们现在进行课程改革了,对学生的评价已不仅仅限于分数了。但在教学中,个别老师(家长更多)还是特别偏爱分数,它认为只有分数才能准确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业情况,所以将分数作为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那么,我们在评分时,就应当特点慎重,有时你很轻松的一笔,可能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每当他考试不好,唯恐引不起他或者家长的重视,将一个个鲜红的“×”大大地打在试卷上,有时错误多时,甚至连对号都懒得打,好像要用这些“×”来发泄对这个孩子的不满,或者是作为家长惩戒孩子的证据。试想,当学生拿到你这样评分的卷子时,心里是什么感觉。恐怕时间长了,连感觉也都没有了。所以说,对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评分,一定要慎重,要知道,我们的评分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吗,而面对那一次次不及格的分数,那些鲜红的“×”号,学生还会有向上前进的动力吗?

“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

希望我们能记住这句话。

十四: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这里的学习之母指的是复习,人们常复习是学习之母嘛。

复习是学习进行知识巩固非常重要的方法,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温故而知新”,可见,搞好复习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但复习的方法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许多学生不愿复习,原因是觉得自己都掌握了,复习太枯燥,可实际上呢,一到考试就露馅了。而一些老师也不愿上复习课,觉得没有什么可讲的,学生又不愿听。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要么是让学生拿本书死气沉沉地自己看书复习,要么是找来大量的卷子,每天的复习就是一张张地做卷子,这样复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那么如何很好地组织复习呢?在这里苏氏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那就是首先,要考虑到学科和具体的材料的特别。他举了复习理科和文科的例子,理科的复习就要通过完成实际作业(这种作业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或挑选的,能包含所要复习的原理或概念,并且是要通过勾连前后的知识才能解出来的)来进行,而文科呢,要复习大量的知识,需要站得远一点看教材,以便主要的东西能凸现出来,而次要的东西就不那么显眼,抓住主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用这样的方法去复习。其次,他说,应当教给儿童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

在最后,他还提出了一条非常具体并且有用的复习方法,那就是:让学生在每门学科的听课笔记里划一条竖线,在页边留下一条空白地主,把那些必须永远牢记的东西用红铅笔写下来。学生应当在翻阅听课笔记的时候,着重复习这些规则、公式、定理及其结论。

他的这些建议,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实用的。

建议的第十五条“怎样检查练习本”。

作者在这篇建议的一开头就提出了一个我们所有当老师的共同困惑而苦恼的问题,那就是每天的作业检查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特别是现在在有些地方,一个班级六七十个学生,在上班期间除了上课,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改作业了,在这里面反映最为强烈是恐怕是语文老师了,不说别的家庭作业,单作文一项,就让老师大伤脑筋。简单计算一下,如果一篇作文按五钟计(这还是相对来说写得比较好的作文),一节课就只能改七八本,而一个班的作文就需要六七个小时,工作量可想而知。所以老师们的抱怨也在所难免了,那么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好的建议呢?

我看过后觉得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他所说的内容也主要是针对语文学科的。 他告诉我们,要想减轻教师检查作业的负担,首先,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怎么理解他所说的这一段话,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这样就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教师批改起来就相对来说花费的时间少一些。他提出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要让学生成为“词的音乐家”。这些话说起来容易,而要真正做起来,却需要花费我们老师相当大的精力,要将功夫下在平时,通过各种手段来使提高学生对词语的感受能力。

在这里,苏氏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那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将词与他们炎热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词表达他丰富的思想,表达美妙的大自然。要将头脑中储存的知识与活动建立联系,“要把自己的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再由活动引导到思维和词”,将他的知识“投放周转”,这样就会逐渐建立他们对词语的敏感性。

在这条建议的最后,他还给老师们提出了三条具体的建议,比如将那些易错的地方事先提醒等等,应该说这些建议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已经在采用了。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多想些办法,以减少在检查作业上耽误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建议第十六条:学科教学中的觉得积极活动的内容

在这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又一次强调了知识与活动的结合,在这里他特别强调的是劳动。他说积极活动好比是一座把言语和思维连接起来的桥梁。我们在拿到一册教材时,要将教材大致翻一下,找出来在这册书上需要全体学生参加的积极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书上要求的,但更多地是教师自己设计的,这些活动的组织老师心中要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定要让学生的知识与这些活动结合起来,使他们在活动中深刻地去思考各种事实、事物、现象、劳动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使他们头脑中的“死知识”变成活的,使他们能够通过活动将所学的一些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而连接起来。

他在最后强调了周密组织这样活动的必要性“如果你们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

人,想使严整的、明确的,合乎逻辑顺序的思维通过清楚的说明和解释表达出来,那么你就应当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劳动中体现出来。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

今天晚上读了三条给教师的建议,分别是:教给学生观察、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和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学会观察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苏氏更是反复强调了这一点,他说,观察对学生来说的重要就像空气、阳光、水分对于植物生长一样不可或缺,他说观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还形象的将观察比作是思考知识和识记知识之母。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发现,个别学生只所以学习跟不上趟,就是缺乏观察或者不会观察的缘故。这其中表现在作文方面最明显,每当写作文时,我们都会民发现一些苦苦咬着笔杆的学生,问起他们其原因无外乎不知写什么,这就是缺乏观察的原因。一个人只有学会留心观察,注意思考,才能发现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而恰恰在这方面,许多学生不过关。这里面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还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乐于观察世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许多成年人没有看到的细节,他们会为花的无声开放而欣喜,会为雨后躺在地上的一条蚯蚓而担忧。可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缺逐渐失去了这种兴趣。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善于观察,注意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春的勃发,夏的热烈,秋的庄重,冬的风韵。

另外,我们还要提醒学生观察不仅仅限于眼睛去看,其实我们的感官都会“观察”,要让学生对一件事物会运用多种手段去观察他们,这样才会了解得更清楚,更深入,才会有更多的发现。

其它两条建议其实都是说要让学生学会阅读的。在苏氏的第十八条建议里,他主要是针对一些理科所言的,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关于科普和科学的著作。因为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着,而我们的教材又不可能更新得那么快,于是我们很有必要在这些课上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科普读物让他们去读,这不仅可以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重要地是可以使他们了解到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会在头脑中产生疑问,而疑问产生的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他就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掉队。

而十九条建议专门是针对那些在学习上掉队的学生所提的,他指出,只有加大这些学生的阅读量,才能使他们赶上来,他说“‘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千万不能犯有些教师那些相当然的错误,他们认为既然你连教科书上的知识还没有掌握,就别在去读那些与教材“无关”的东西了,所以有些教师不但不鼓励学生去大量的阅读,相反有些学生读课外书时,他还横加指责。

而苏霍姆林斯基以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指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