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我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发现, 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 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 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 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 读完后, 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异常丰富,所涉及的内容、范围非常深广。他说:“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当儿童心里有这股力量的时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会受到儿童的敬重。”想一想,的确是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也像学生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地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我们都很清楚,现在的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优越,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自尊心也很强,但是心灵非常脆弱,我们做教师的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教,不知道哪句话就惹得他们不高兴了,有时都搞不懂他们的自尊心的底线是什么。有的学生做错了事在先,还要求教师在批评教育他的时候要态度和蔼,言辞温柔,要尊重他等等。应该说,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观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新的时期必须要转变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多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要想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做到备好课,教好课。正如《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好课,我觉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角度新颖、思考性强的设疑、质疑,或介绍独特的观点,有待解决或争议的问题,使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从而激发学生想象的矛盾产生,以开阔思路,促进联想,形成创新素质。另外,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内外有参与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但是也许是因为我们学额大,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机会表现,或者这么多年他们已经习惯于大部分时间沉默不语,只是在课堂上看着别人争先恐后发言,长期下去,教师不有意识地去改变这一状况的话,他/她的课堂只会形成学习上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关注成绩落后的“学困生”,用自己精心备好的课来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今后我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篇:《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3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4

建议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这条建议主要是向小学教师提出的。我们每个教师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把班级一大群后进生的工作做好,如何使他们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并能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最好的成绩,哪怕只是考试及格也行,但事实却不得不告诉我们,学生的工作不是像1+1=2那么简单的,学生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很不容易屈从于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思想观念,况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逆反心理。它直接制约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使师生之间出现无形的代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在心理上突破学生的防线,使他们能认识并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建立起感情上的联系,然后,才能循循诱导,进一步做好其他工作。

文中谈到了班级里有很多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们在小学时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他提议我们“要教会儿童学习”,“要在儿童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分量跟实际技能和技巧之间,确定一个正确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要理论要联系实际。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作者的思想是进行“熟练地读写”,这包括两方面内容:读和写。要让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并达到自动化程度。作者大胆地说,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阅读的方法,那么,他就不需要再补课了,只需要简单的点拨即可。联系实际,相当一部分学生都甚至在课本内容讲解完后,都不知所措,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读呢?看似简单的一条,我想,即使大人们也没有多少人掌握了这种方法吧?在我们的小学里一直有一个共性:要学生读就要让学生大声地读出来,要读

得整齐、洪亮,否则,就是在那里没有看书,这样固然可以让没有看书的学生积极一点,但这样做是否真的有理想中的效果呢?发声朗读只是使学生的眼、脑、口联系在一起,眼睛看到了,脑子反应出是什么字了,嘴巴就读出来了,很多学生就是这种情况,而重要的一点:意识的思考在同步进行了吗?如果没有,读出来了也只是熟悉了一下课本的知识的音调而已,所以,是否出声朗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读的同时是否有意识的参与,即要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有意识记,并逐渐发展到无意识记,形成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在单位时间内,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很多教师喜欢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书面书写,甚至有的教师提倡读十遍不如写一遍。的确,书写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但学生在写的时候都在干什么,我们却不得而知。在书写的同时,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识记、思考,都显得有理解地书写,的确能很快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以字的笔画、书写顺序、字的结构是否合理为书写的第一要素。很多教师要求学生书写时要认真,要一笔一笔地写,殊不知,这样,在无形中却给学生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有些人抄写下来的东西在脑子里面是什么也不会留下的,所以,我们要有意义地书写。

不仅如此,学会学习,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在读的时候思考,在写的时候理解,还有在听的时候要思考,并简明扼要地写出来。也就是听课的方法。很多学生你在讲到重点问题的时候,反复强调了很多遍,他也无动于衷,好像不关他的事情一样,非要你让他画下来,他才知道动一下笔,有时候,甚至连你讲到哪里他都不知道。这应该说是教师的不幸吧。如果他们真正掌握了文章中的学习方法,我想,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将不再是沉重的负担了吧。

苏霍姆斯基说:“要进入学生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让我们敞开心扉,用和谐的平等与信任,去继续我们的教育事业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