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东辽一高中:崔丽华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去西峡一高学习已经一个星期了。蓦然回首,追寻踉踉跄跄走过的足迹,回味学习的艰辛和喜悦、困惑与收获时,我不禁感慨万端。

走进西峡一高,浓郁的校园文化深深地吸引了我,所有的墙壁都说话,德育文化建设触目可及,清新、和谐、奋进校园氛围,令人震憾,催人奋进;走进课堂,观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见证了西峡一高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更让我眼前一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感染着身临其境的每一个人。

教学改革虽然历经多年的倡导,但对于相当数量的教师而言,始终是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不着边际,即使尝试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革,那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主题明确的改革理念,当然也就不会全身投入地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实验。而这次我们去西峡一高学习的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过程有局领导跟踪指导,评价有学校量化把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一直停滞不前的教学改革似乎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走进西峡一高的课堂,扑面而来的是改革的气息。学生观是课程观的重心,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已经成为西峡一高教师的共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通过疑探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评价这个特殊工具得到强化。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质疑释疑的思维品质和勇于支持自己的主张,倾听他人的见解的竞争合作意识,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所必不可少的素质。走出西峡一高后,我不禁浮想联翩,我们过去的一些课堂为什么非要上得让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不可呢?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成为被灌输的容器而找不到自尊与自信,是不是同体罚与变相体罚一样,也属于对学生的摧残呢?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厌恶这一学科,那将是极大的悲哀,也是教师的罪过。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问题。对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再让其他同学围绕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进行讨论,老师会适时地根据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进行点拨、引导、补充。由于每个同学不是问题的提出者,就有可能是问题的解决者,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也就形成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事实证明,不能小看学生,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往往会有独到之处。在合作探究中,坚持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判的原则。中等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较大或有争议的问题小组讨论。讨论有序,不流于形式。学生质疑的问题仍由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学习,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再探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它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这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种课程设计,虽然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由主角变成了

以引导为主的配角,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必须要全方位多层次地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教材,适应学生,适应课堂。为了更好的驾驭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自探提纲中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教与学和谐发展,用导促学,切忌顾此失彼,老师一言堂,或老师放任自流,只让学生照着模式自己去学,都有失偏颇。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课前写教案、做课件,课堂唱独角戏、满堂灌,而是集中精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成了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原来是老师把知识嚼碎了喂到学生嘴里,现在学生不得不学会自己找东西吃。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

我想一节课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应该是看学生,看学生的参与,看学生的活动,看学生的感受,看学生的收获。那种靠老师讲得好,讲得全,讲得精彩,讲得透彻而取代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对学生而言,说到底是“代思考”“代学习”,这样学习的结果即使学生对问题认识再全面、再深刻,也不可能有学生自己的认识,不可能有学生自己的思想。老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思想去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想,这才是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课堂。

第三.采用“三疑三探”模式,决不是抛弃传统课堂。

传统课堂有其自身的优势,这一点不容质疑。采用“三疑三探”模式,也要继承传统课堂的优势,将两者有效结合。将课堂还给学生,不是让学生驾驭课堂。学生讲不能代替教师讲。一方面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要适时点拨、归纳、拔高。另一方面传统课堂中教师的精讲必不可少。那些难度大、理论性强的问题,需要老师系统、有效地讲授。一节课什么问题需要老师讲,什么问题可以让学生讲,何时放给学生,何时收回来,教师必须计划好。

第五,推行“三疑三探”,小组建设不容忽视。

通过教学实践和这几天听课,我发现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个问题,小组活动时有些学生没有动起来,甘愿做“沉默的小伙伴”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会被边缘化,被这种课堂淘汰。我们课改是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让几个尖子更尖,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只有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的课改才会成功。

 

第二篇:学习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西峡学习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张俊雅

本学年x月初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和其他十一位教师赴

西峡五里桥中学听课,该校主要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听完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点。

首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的彻底改变。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能增加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一直处在主导地位,课堂上喋喋不休第传授知识,工作单调无聊。这种模式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迫使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认真研究教材,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在这种学习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价值,享受教师的乐趣。

再次,“三疑三探”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本身。

最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学困生厌学问题,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我们教师主导地位早已根深蒂固,由来已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有教师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2教师的备课量大大增加,学生会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丰富,准备充足。

3有时候对这种模式理解不够透彻,死搬硬套和课堂失控的现象,完成不了教学目标。

4有时课堂环节不够优化,存在耗费时间现象。

三、采取措施。

1以往的课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精神饱满,学生无奈接受,我们培养一批批只重视“分数”的好学生,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也只看重分数,这样怎麽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实行这种模式也是大势所趋,现在我们刚接触,学习这种模式,这是一种过渡,我以为在教学中,不要照搬这种死模式,应把它和新课程结合起来,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种切实可行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三疑三探”模式。比如,讲解每一课学生一定不会质疑,我想可以先让教师示范性引领一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养成习惯后再慢慢放手。在学生不会编题出题时,教师可以先出一些题引导学生,慢慢过渡一下。

2课堂中,在不预习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质疑自探问题,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课文读的还不够熟练,更谈不上有感情,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模式的课堂,指导学生朗读都应该占着重要比重。这就要求教

师合理安排时间,不能走过场,扎实有效地实施每一个环节,把握课堂的每一分钟,让40分钟出高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科目,不一定要让所有教师必须照搬,可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