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心得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

同义镇中心学校 司玉阁

目前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除了经济进步可能就要算是教育发展了,但教育孩子竟然成了一大难题。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凡是与教育有瓜葛的人都对教育苦不堪言,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教育现存的问题真的是一个永不可解决的问题吗?当然不是。但直到读了这本《卡尔.威特的教育》后,我才有所领悟。 乍看书名,似乎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内容。但这一部全球销量过亿的畅销书,描述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育故事,故事的内容离我们并不远。在今天,它对我们仍然产生了不可忽略的指引作用。

卡尔·H.G.威特(Karl heinrich Gcottfried Witte,1767-1845)儿童早期教育鼻祖,第一次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开创了影响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德国乡村牧师,而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天才。他8、9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并且通晓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歌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他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卡尔威特的教育》是关于早期教育书籍中非常著名且权威的一本书,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奉为早期教育的经典,是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可以说它造就无数天才。针对有些家长对于是否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以及进行早期教育该遵循哪些规律的困惑,请大家参看这本书。

为什么要早期教育呢?教育该是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呢?

第一,做父母是一定要学习的,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不可替代的。每个孩子的所有能力并非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威特先生举了个例子,有位贵族把孩子交给管家,自己和夫人周游世界,等他们几年后回来时发现孩子跟他们毫无感情,无法按自己的想法来教育了。在我们的周围,这种例子还少吗?孩子小时找借口不管孩子,或者找借口不学习教育方法,造成的坏影响当然会显现到无辜的孩子身上。事物的发展环环相扣,遵循着前因后果的规律,种下前因必会收获结果,在儿童的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孩子如果处于良好的环境之中,就会成长为善良的有爱心的人,在恶劣的环境里长大,孩子则会变成不负责任,一无是处的人。因此可以大胆地提出这样的论断: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一定能发挥出让人震惊的才能,他们是环境教育耳濡目染的必然结果。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更像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用在家长与孩子的教育关系上,再恰当不过了。当今生物学也佐证,环境对生物是有重要影响的,生物不过是在不断地适应着环境,对于没有主观意识的小孩子当然也是这样的。

第二,一定要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但绝不能使用填鸭式教

育,绝对不能强迫教育。老卡尔.威特先生自己喜爱自然、文史类知识,一有空闲就和全家人出去散步,边走边给孩子讲解路边的花朵的结构,岩石的形成,昆虫的分类,讲读过的诗歌作品。他还在有趣的游戏中引导孩子学数学:数豆子、掷骰子等。在兴趣的引导下,孩子逐渐喜欢上了学习数学。有一段时间,老威特先生发现儿子学习劲头又不足了,他也没有着急发火,而是耐心和儿子谈话,原来是儿子不知道学习这么多知识有什么用。

反思一些人的“强迫式教育”。强迫式教育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这种“强迫性教育”表现的很明显的话,不管学生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就一味逼迫他们去做,天长日久,这些学生肯定就会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产生压抑感,面对老师会有一种畏惧心理。“强迫式”的学习方式也只会让学生按部就班,在学习中永远是一个服从的角色。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越来越逆反这种固定的学习方式,不愿意去接受新的知识,就会很容易的产生厌学情绪。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代沟,因为时代不同、观念不同、心态不同,所以产生矛盾。我们要学会沟通,当然沟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是讲求方法的,如果没有沟通的耐心,或无法进行沟通,那也只能是任由现在的局面的存在。

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主张孩子的自由式教育,极力反对强迫式教育。

众所周知的“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就给了我们一个例子。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尽情发挥,而不是以一种强迫式的教育方式,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改十年,杜郎口中学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沉淀,逐渐提炼升华出一套具有鲜明杜郎口特色的教改体系,可称之为“杜郎口模式”,或称为“三三六”模式。(摘自《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

当然,从杜郎口中学我们也可以看出,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不能过分的自由, 以一种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开展那就得不偿失了。自由式教育的实施,是需要我们老师较高的教学素质的,这也就激励着我们时时刻刻不放松,抓紧时间学习各项知识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早立规矩。为什么现在很多青少年无法无天、不尊重他人?部分原因就是从小没规矩长大的,而这种规矩在他们三岁左右就应该明白了。老威特先生给儿子立下规矩,并让儿子自己明白应该按规矩办事,即使父亲不在身边也是一样。

第四,正确使用奖惩。惩戒则主要是讲清楚道理,让孩子感觉到羞愧、改过即可,实在有必要才采取措施,如洒了牛奶就不许再喝。老威特先生坚持认为玩具对孩子没有太大益处,孩子能从书本中得到乐趣也是一样的。老威特先生很少特意使用奖励和惩戒,而且很少给孩子买玩具。在奖励方面,口头的表扬已经很难得,物质奖励一点也没有,不给孩子养成坏习惯。

第五,尽早让孩子领会做人的道理。孩子早上赖床不起来怎么办?老威特先生的逻辑是:你不起床,说明你自动放弃早餐。有一天小威特起晚了,发现父母亲真的把早饭都收起来了,以后就再不敢犯错了。其他如吃饭洒了牛奶怎么办?怎样和朋友交往?做好事要讲原则吗?怎么分辨好人坏人?都要早些让孩子思考和处理。老威特先生很重视孩子的玩伴,坚决不让儿子和习惯不良的孩子们一起玩,认为是浪费时间而无益处。

现在全社会的教育都存在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一些人的想法是,教育是学校应该做的,交了学费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孩子品德、学习表现不好是学校的责任。这是极其错误的。

其实我觉得,当今教育的问题不是不会教育学生,而是没有教给人们如何做好父母。作为新时代的人是应该多学习,多读书。卡尔。威特说:人应当努力地全面发展,保持各方面能力的平衡,否则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第二篇:《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教育问题是人类的永恒性话题之一,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卡尔威特的教育》的阅读使我深受触动,阅读的过程宛如在听一位成功的父亲娓娓道来他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既生动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成为一本不朽的关于早起家庭教育的宝典,其教育理念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更是用它取得的成绩彰显着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8岁时就能自由运用6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涉猎面相当广,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儿童,更是一名旷世的奇才,在16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时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他取得的这些成就,并非是他天赋高超,恰恰相反,更出生时,他被定位为智力低下的痴呆儿。全靠老卡尔威特的独特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他进行了早期教育,是这样一个低能儿成为了一名奇才,在教育史上挥写了一幅不朽的篇章,点亮了早期家庭教育的灯塔,以燎原之势占据了世界教育领地的每一个角落,更是让这种思想植入各国人民的心中,使人类的教育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小步,这样惊人业绩的取得,让我折服于他的教育理念之下,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以下仅为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观点及认识。

第一,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孩子智力、体力等各项能力与素质的早期开发往往被人们忽视,甚至是忽略,因而, 1

错过了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获得良好发展的权利和需要,使各项能力得不得百分之百的开发,从而为其将来的发展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坏,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荷。

因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史迪斯博士提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从2-3岁开始,过程中需要父母给以正确的引导,尽早进行各方面的开发,就如同老卡尔威特所倡导的:孩子的家园应伴随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越早越好,从小就要培养幼儿对知识的兴趣,让大脑得到早期的刺激,这不但不会给他们产生任何的负担,恰恰相反,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会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并且能够轻松、愉悦的进行畅游,为其今后的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搭建稳固的基石,使孩子在今后的发展之路上越走越稳,卡尔威特的成长不正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第二,要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是孩子得到均衡的发展,而不能厚此薄彼,使某方面得到拔高式的发展,而且某个方面的能力也要均衡的发展,才能使他们得到彼此间的配合,得到飞速的发展,从而持续不断的取得发展的动力,比如:老卡尔威特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从开始就充分发挥他的心智能力,这些心智能力包括:推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而且根据各项能力的本身特点,制订了针对性的培养方法,且方法灵活多变、生动有趣,充分激发了卡尔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不但如此,他还对卡尔的体、德、美、劳等各个方面都是这样培养的,是教育理念完整又庞杂,宛如一个网络但有具体、全面, 2

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使孩子获得整体的发展,且各个方面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促进孩子和谐的发展,愉快的发展。 第三,重视语言教育。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用于交往的工具,而儿童时期正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3岁以前,更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要尽早的教孩子学会使用语言,这就需要父母做到用纯正、标准的语音教孩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简洁、明快,不能啰啰嗦嗦,同时要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从身边的词汇开始教,看到什么就教什么,因为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其生活经验本就不足,由此,从实物进行施教是符合幼儿学习方式的的良好策略,特别要注意的是:杜绝教孩子不完整的话,这些话对于幼儿的发展是有害而无益的,一定要教他掌握正确的话语,而非教授一种错误的,将来再进行改正,这样无形增加了孩子的负担,他的教育方法不可谓不独到,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目的的施教,抓住了孩子的关键期,对他进行正确而适宜的教育,使卡尔的语言运用能力获得了实效的发展,对语言的学习、掌握和理解能力更是达到了令人望尘莫及的地步,从而为各种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一种不竭的动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然而,现在的家庭对自己孩子兴趣的培养“似乎”非常的重视,他们为自己还不大的孩子报各种兴趣班,钢琴、围棋、书法、数学、英语等。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家长们每天忙碌着接送孩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可谓风雨无阻。似乎他们关注并培养了孩子各个方面的兴趣,但是他们所谓的“兴趣”是发自孩子的心声吗?可以明确的 3

说他们的这种做法不能够正确的培养孩子的兴趣,只是按照成人自己的愿望和眼光强加给孩子“兴趣”,不懂得孩子发展的顺序,盲目的跟从社会的错误导向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儿童的兴趣需要成人的培养,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而非强迫。卡尔威特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的呢?老卡尔尊重儿子的意愿,当儿子不愿意学习时,他并没有强迫儿子学习数学,而是帮助儿子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无形当中培养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他是怎样培养儿子的学习兴趣的呢?当然是通过游戏了。游戏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最好方法,孩子最爱游戏了,我们平常所倡导的“寓教于乐”就是要把教育融入到玩耍中,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知识。这一点老卡尔威特反复强调的内容,也一再证明了游戏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受到教育。如:老卡尔通过生活中的交易买卖、玩纸牌等游戏学习数学,淡化了学习数学的痕迹,让儿子感觉是在玩。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在学习数学了,而且学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最高境界,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我们看别人的孩子学什么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强迫自己的孩子学习什么。每个孩子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里面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还能看到他的教育行为很多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完成的。在小卡尔学习地理时,他带儿子走遍了周围的村庄、道路、山坡,甚至到各地旅游;学习外语时,他带儿子去听音乐剧;学习天文时,他带儿子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等,其耐心和爱心,是很多父母少有的,令人敬佩。

4

第五,秩序感的培养。中国当代许多的家庭主要是6+1模式为主,即以爸爸、妈妈为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为辅所组成的家庭,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善,再加上计划生育的影响,每家庭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这样的结果就是对孩子无止尽的溺爱,“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可谓“深入人心”。过犹不及就是对现今我国家庭教育最好的描述,虽然,存在这种问题的家庭不是全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这种情况。在儿童四岁之前的秩序感、规则意识没有养成的话,此后会异常艰难。秩序感的培养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能力,自我控制、规则意识、良好的秩序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经常会听到一些母亲说孩子管不了,不听话,其实这绝大部分都是父母的问题,在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关键期根本没有受到重视,全家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乖儿子,顺从孩子的一切要求,对其违反规则、秩序的事情都当做是孩子的天性,根本没有加以限制,强化了小孩子的无秩序感,认为谁都需要听从他的,如果不听从自己的意愿则会以哭闹作为还击,直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为止,久而久之孩子的秩序感变荡然无存。这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常态事情。

我们反观老卡尔威特对其儿子的教育,他非常注重小卡尔威特的规则意识、秩序感的培养。“纠正,反而将错就错,随声附合,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因为这样将使孩子永远无法发觉自己的毛病,以致习惯成自然,难以纠正”这是老卡尔威特的一句话。我们并不难发现他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方面的决心与态度。他认为放纵孩子的过错如 5

同将自己的孩子推向毁灭的深渊,如果让孩子在做错事之后没有丝毫的罪恶感将是极其可怕的错误,这是父母的责任,在孩子还没有对错之分时如果成人不加以干预和引导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秩序意思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毁坏一个好习惯确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教师。爱护孩子自然没错,但是如何才是真正爱我的们孩子,卡尔威特已经说得很清楚,只是我们想不想做的问题。

当然《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可能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老卡尔不让小卡尔与同龄的孩子玩耍,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这种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与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然而,他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都值得我们当代人进行深入的学习,从中找到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良好方法。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