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育心得

于丹教育心得

于丹家庭教育心得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曾做客中央四台《文明之旅》栏目,于丹既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特别是父亲的循循善诱带给她的影响;同时,作为六岁女儿的母亲,又用自己的智慧教育自己女儿的故事。聆听之后,又细细地回味,其家庭教育的心得真令我感慨万分。

现摘录其部分家庭教育观点,与大家一起学习、分享:

一、教育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人生什么最重要?有两个内容:一是他的尊严,二是他的自由。很多事情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的。我答应过女儿的事情我一定做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你让他觉得他有责任心,他有尊严,他有自由,这一点对孩子特别重要,他就能去选择很多很快乐的事情。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是很重要的,这种信任,其实是在鼓励他遵守自己的诺言。

二、孩子的独立要从小培养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越早成功地分离,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越好。成功的分离是一种更节制,更内敛,更深沉的爱。分离的起点就是尊重。

三、要善用启发式教育

什么时候都不要认为家庭教育,能被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分担。学校不能够完成一个孩子完全的人格和品质的教育,也不能够完全去完成一个孩子心智和态度的开发,学校可以把很好的知识系统给一个孩子,但学校没有义务,也没有承诺说,让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家长耳濡目染去教孩子的时候,会给孩子更多的影响。

四、群体活动会促进孩子成长

群体游戏中有利于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孩子会自己动手创造快乐,会自觉认同规则,会在游戏中增进人的交往。

五、成长和成功一样重要

父母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父母保持成长性是很重要的事情,现代社会过份地夸大了成功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成长的重要性。其实,成功是结果,成长是过程,成长比成

功重要。

六、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任何事情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父母可以卸力,不让孩子的逆反发生。 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时,父母先想想他的要求是什么?他的道理是什么?对孩子,父母的包容就是把一切都表现得云淡风轻。

观看于丹《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孩子学校为了让每一个小学生更加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能够更加自立、自强、自信,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于丹教授主要谈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自强、自信,如何培养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 ,一些经典语句令人折服,受益匪浅,现将于丹教授的部分观点与同行和为人父母的朋友一起学习分享:

1、在谈到孩子上假期班这个问题上于丹教授说:很多事情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这件事,上各种班的孩子不一定不快乐,也不一定闲在家里的孩子就更快乐,怎么能保障孩子的快乐,比学多学少的更重要,挑班要有原则,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无论学什么,(如各种兴趣班)不在于他学多少,而要看他怎么学,是否在这个过程中快乐?学习的方法和自我的感受很重要。如果我们能带领,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学习是轻松快乐的,那么这件事应该是比较成功的。

2、在谈到孩子成长过程中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上时于丹教授说:人生什么最重要?有两个内容:一是他的尊严,二是他的自由。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应该让他意识到,他是独立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你让他觉得他有责任心,他有尊严,他有自由,这一点对孩子特别重要,他就能去选择很多很快乐的事情。

3、在谈到什么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时于丹教授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一种爱是以成功的分离作为它的目标,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越早成功地分离,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越好。成功的分离是一种更节制,更内敛,更深沉的爱。分离的起点就是尊重。

4、在谈到孩子群体生活中的好处时于丹教授说:孩子要有群体的活动,孩子在群体中的成长,他能得到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第一,他会自己动手创造快乐,第二,他会自觉认同规则,在群体游戏中建立规则意识,第三,他会在游戏中增进人的交往,而不是对物的依赖。

5、在谈到孩子学习不上进这个问题时于丹教授说:当我们并不了解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时,其实最好的一种帮助,就是陪伴他。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家长的陪伴,从细节里面找方法比从宏观上找原则要好用的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家长是强势的,孩子是弱势的,在看似弱小的孩子的内心,他有一个强势的尊严,他有他强势的小宇宙,让他自尊而快乐地成长,这才是他成功人生的开始,希望每一位同行,每一位家长,能跟孩子一起成长,一同快乐,一同迎接成功。

想想无论是这些有名的人物(于丹的父亲为了让她知道“麦浪”一词的含义和使用,亲自带她倒了许多趟车,到乡下去观看、感受),或者大字不识几个的家长,当她们对孩子的成长,给予了时间,给予了鼓励,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有效的教育。我可能也有时间,却一直缺少发自内心的热情,没有太大的主动性,我想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母亲,我还有许多的路要走!

 

第二篇:读于丹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为营造书香校园,激发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今年四月份我校开展了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上,校长向每位教师赠送了一本书——《于丹〈论语〉心得》。读完这本书,我的心灵触动很大,心境敞亮了许多。内心涌动着对校领导的无限感激。这本书让心情在极度灰暗中的我见到了一丝亮光,心头的诸多困惑得以释然。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超凡的智慧,一种脱俗的为人处世的正确心态。它教会了我如何正确的看待人生,看待人生的价值。

《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读中学时,我在语文课上就接触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时其实并未真正读懂,只是机械地重复记忆。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古老的书籍,用现代人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诠释,无形中拉近了我们现代普通人和古代圣贤之间的距离。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是遥不可及的。可是现在,于丹教授却将一般人艰涩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冗杂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一些人生心得的方式来解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其中,她的许多独到见解,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干涸已久的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

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高不可攀。朴素温和、平易近人中时时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为人之道

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导致人们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往往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不要一味贪图享乐,或是安于现状,停滞不前。

二、处世之道

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臵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借用《论语》之语总结了与人相处的几点原则:第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三点原则中我们可以悟出,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三、交友之道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要学豪猪。可见,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定不要过分的亲密无间。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并且在交友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直、诚实、广见博识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交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正确的认识自己和正确的评价他人,使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不断得以提升。

四、理想之道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也解开了自己内心纠结许久的心结,让我从牛角尖中走出来。它让我有了许多的豁然开朗,让我以更好的心态,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工作和为人处事中,不再感到郁闷和憋屈;它让我感到周围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温馨。不由得让我这个曾经在死亡线上挣扎、彷徨过的人,对人生发出这样的眷恋之语:活着真好!

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耐人寻味的。她也把这种感悟传递给了我,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哲理。它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那份归属感,我一定要像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淡定做人,快乐生活! 如此,才不枉在世上走一遭,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 感谢孔老夫子教会我正确看待人生,快乐生活!

感谢于丹教授把一向令人望而却步的《论语》诠释的这样平易近人!

更感谢万校长把这样一本好书推荐、赠送给我们!

这本书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陪伴我走好人生之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