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是以最基本的形体语言为主旨的造型方式,是进行基础造型训练以及日后进入绘画和相关创作的思维与实践活动。长期以来,素描在很大程度被人为地分成造型类和设计类两大形式,而结构素描又被误认为是设计类素描的基础形式,其实这些概念都是不科学的。从本质上讲,素描无论哪种形式,核心问题是解决整体造型问题,都是

在整体造型基础上的画面形象充分表达问题。

目标意义

结构素描是属于基础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属于高级阶段的造型理想追求之

一。通过练习,使学习者系统地掌握物体结构知识、单个物体的造型方法、单个物体和画面构成要素处理、画面空间组织、画面关系平衡、局部与整体观察调控、整体深入能力提高、画面语言探索与情感情绪表达等等,为考试及相关创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训练要点

结构素描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断理解并把握以下几点:

1、结构素描和其它形式一样,是在规定时间内思考并完成相关要求的思维与实践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感性与理性、显性与隐性的思维都需要与整个画面建立有效的联

系。

2、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结构素描就是简单的线条构成。请务必记住:相对于素描概念而言“结构”应是一个核心的价值观观念与尺度,是实现基本造型的前提,“线条构成”仅仅只是“结构素描”其中一种表现方式。象黑白或光影方式也是通过结构来实现造型的。

3、无论是什么时期还是什么人群,进行素描的目的都是尽可能的实现画面与观者的良好交流与沟通,本书推出的“结构观念”是通过“象征语言(点、线、面、方圆型)”

的使用来表达形体与型体,并与观者分享视觉美感。

4、结构素描是线性的造型。在结构素描中,我们始终主张“线条的功能性与视觉性”,拒绝一些无缘无故的线条,使用中无论是直线、曲线还是其组合,要尽可能在传递中实现“形象的建立与维护”,尽可能不断回到画面上来完善 “线条美感与形象美感”的

吻合。

5、结构素描是对方圆基本型体的融通。学习结构素描一般从最单纯的形体——几何体开始,进而接触单个的生活物品或自然物。经过练习我们不难以发现,所有物体之间都有着潜在的联系,即“方圆形体的关联性”,甚至发现任何物体都是二者的化身或二

者之间的结合。只要你在那个角度抓住了关键点,基本的造型就诞生了。

6、结构素描是从形体到型体的造型。作为一个或一组训练的对象,无论是几何还是其它物体,在画时必须意识到形与型的存在,特别是花卉或头像等相对复杂的物体,其内部的结构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极为重要,否则画面仍然处于无序与扁平的状态。一旦意识到这形体结构的存在,就应该快速使用点、线、块面来画出对象的轮廓并将位置确定下来。反过来,即使是复杂的物体,都可认为是众多方圆几何体的组合。不断坚守这样一个习惯,就可不断感受形体的完整性,尤其可以培养从大处着眼的习惯,促进整体

观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在这里,需发挥我们的想象,每个转折点与转折线都成了我

们的抓手,这时我们来驾驭任何形体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7、结构素描追求形体的画面性。学习过程中,画单个物体或画人物肖像中的一个局面,常常我们都能画的精彩,而来画整个画面,可能问题就很多。其次, “圆型与方型”都是基本的造型符号或要素,都可以转化成一个几何形体或一个复杂形体。在此基础把它推到整个画面来,放在高处来思考物体在统一空间中相互之间的彼此关系。正因为有了空间和视觉,才有了观察与刻化过程中物体形象的变化性,这种理解可能不是物体本身的结构内容,但通过这种方式却培养了我们整体画面结构的建构与空间营造能

力。

8、结构素描中,结构的开始也是情感表达的开始。传统印象中,结构线条都是单一的、静态的、理性的、机械的,其实 “结构”应是主体的、多元的、动态的、有感情的。“形体与画面形象的追求”是基本目标,语言的选择与使用是基本的方式与过程。面对物体的变化,可用点线面,也可用黑白灰;画得激越、也可画得委婉;画得繁琐,也可画得简约;画得华丽、也可画得朴实;画得厚重、也可画得轻巧;画得豪放、也可画得含蓄,一切都可依我们当下的情感而来,以结构与画面来体现我们的情感和审美价值取向。

关于“结构素描”“全因素”素描中一些概念的探讨

作者/出处:张虹 日期:[1970-01-01 ]

在素描教学中,常有学生问“这幅画是结构素描吗?这是全因素素描吗?”

甚至一些学生误认为素描的形式只有“结构素描”“全因素素描”或“设计素

描”几种形式或类型。在一些普及性的美术教学中,也常有将素描进行简单

归类的作法,这使原本极其丰富的素描艺术被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之内。

对于“结构素描”或“全因素”素描,也常有人就其被翻译过来的字面意义去理

解,作为普通的画家,这是无所谓的,但就教学而言,应尽量严谨,以避免

对一些初学者起到误导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的美术人才。

但在这种“大跃进”式的普及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与近年来美术院校的

扩招、考前教学的泛滥、应试教学的需要不无关系。将素描简单地归类,也

许可以适应某些考试“市场”的需求,但同时也使素描教学变成一种程式化的

套路,绘画艺术的教学更像是一种职业培训,大规模地进行“产品”的生产,

按照一定规格、模式造就出一批批艺术专业的学生。按照这一模式,几种简

单易行的教学方法的流行是很自然的。

有关“结构素描”,我曾在《现代素描持技法》(美 珀塞)中看到有关“结构素描”的一些训练方法,是针对初学者的,目的是使之了解除形体的内在结构,只是很多教学训练内容之中的一小部分。按照它的概念,机械制图应

是很标准的“结构素描”。

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结构素描”好像是专指某一类型的素描,减弱或摒弃光影的作用,充分利用线条的表现力,结合必要的一些明暗色调来强调形体的结构特征。它对线条的运用与白描、线描不同,线描不强调体积感,甚至追求平面的效果,而“结构素描”则不同,它要表现物体的厚度、体积和

空间。

所有的素描都离不开结构。米开郎其罗的素描也许最接近我们所谓“结构素描”的概念了。在所谓“全因素”素描中,结构也是重要的造型因素之一。从绘画的多种因素来看,构图中的位置、黑白、节奏……等形成了一种结构、物质的形态、形体也具有结构,结构无所不在。无论抽象绘画还是具象绘画,

结构都是构成画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因素”素描大概是指以光影、明暗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素描了。在“全因素”素描中,空间、形体、质感……等等都是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其中包含着很多绘画艺术的重要因素。但是,“全因素”素描不可能包含素描艺术的全部因素,因此,这个名称也不能算是确切的。比如:线——这是素描艺术造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线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表现力是极强的,它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绘画艺术语言。但是,在“全因素”素描中,可以没有线。在绘画艺术中,不同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不同风格、流派、形式的作品,而这些也是绘画艺术中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不可能集中在一幅作品中的。

在素描教学中,“全因素”素描或“结构素描”,或所谓设计素描,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手段,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更多更宽广的教学内容和艺术形式。有很多绘画形式,是很难以两、三个艺术概念或名称去概括的。自古至今,很多不同风格的艺术大师,如荷尔拜因、伦勃朗、哥雅、珂勒惠支、布拉克、蒙德里安、毕加索、莱布朗、弗洛伊德、帕尔斯坦……他们的素描艺术中所蕴含的造型因素和艺术表现语言,是无法以“结构素描”、“全因素”

素描或是设计素描去界定的。

目前的一些素描教学,特别是在一些考前普及性的教学中,强调感受、感觉的成份已越来越少了,而招数和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则越来越受欢迎。也许这是大势所趋和速成教育的需要,但是艺术一旦形成僵化的套路,就逐

渐远离了艺术。

【相关文章】 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又称“形体素描”。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以理解和表达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为目的,结构素描的观察常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在观察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注重于直观的方式。这种表现方法相对比较理性,可以忽视对象的光影、质感、体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

目录

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的起源相对较晚,它不同于传统素描概念早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基本确立,而是直到19xx年德国包豪斯学校开创了结构素描教学,结构素描的理念才正式提出来,并且在教学的实践中日益显现出它的开拓性和重要性。但是这种素描方式,或者说是理解方式,引入我国已是上个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才真正开始深入到学院素描的教学体系之中。

编辑本段

特点

由于结构素描是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因此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结构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所以结构描要求画者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而关于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推理。结构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力和把握能力。在形象的细节表现方面,结构素描所要表现的是对象的结构关系,要说明形体是什么构成形态,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过什么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为了在画面上说明这个基本问题,就要排除某些细节的表现。结构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和概括出来。

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 学习结构素描对于初学者来说,关键在于理解对象的结构,画准对象的造型。

编辑本段

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

作为刚刚才学习绘画的同学,观察方法的训练与观察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那么结构素描究竟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我觉得是在观察方法上。 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为中心的,它不受环境自然光线的直接影响。所以在观察对象时,可以不管光线在物象上产生的明暗投影,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物象的结构本身上,一个物体支撑他的框架是什么,找到框架就找到了结构了,不仅看清楚的地方要研究分析,看不清的地方也要研究分析。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观察对象时,要面面观前后左右都要看,而不是将眼光一开始就停留在某一角度,例如我们在画物体时,物体的长宽比例、大小比例、前后的透视关系比较,每个物体的高低比较和大面小面之间的比较,这些都是我们在观察时分析研究的对象。整体观察、整体比较、再整体去画,一下笔就要分清主次和前后关系。要把握主动权。在写生的过程中,迅速准确地抓住大的主要结构,抛弃那些小的起伏。使画面达到强烈、准确、生动的效果。这些都来自于对物体的仔细观察和研究。

结构素描

我们研究结构素描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结构素描不是将物象都画成几何形的堆砌,我们通过结构分析,是为了更清楚理解对象,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的去表现对象,作为学设计的人,重要的还是表现物体、理解物体,而对结构形体的理解与表现,可以帮助我们完美的完成设计构思。

结构素描以线为主,准确、有力、优美的线条,可以让画面充满生命力,丰富人们的视觉效果,那么线条是如何处理的呢?

—、用长直线,抓大的感觉

我们大多数是画几何体和静物,这些物体较为简单,外轮廓大多以长直线为主。抓住物体的整体感觉,再用长直线去体现物体的长宽比例,大小比例和前后关系等,使画面整体。

二、找点

我们通常叫做“抓两头、带中间”,因为点一般都处在始端与末端,点如果找的准确,形体也就抓住了,再这里,点包含的因素是:形体转折开始的地方与形体转折结束的地方。如:球体,球体当中,有无数个转折,也有无数的点,那么如何找到点呢?我们只能根据物体最高的转折点与最低的转折点来找,这样画球体就简单了,如果我们能准确理解点的位置,再复杂的物体都变的简单了。

三、线条的穿插

在基本点找到之后,变是用线条连接各点,使形体明确起来,我们所说的线条不是死板的线条。而是相互穿插,有出来的地方,也有回去的地方。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来龙去脉”,线条的穿插,必须符合其形体结构的规律,否则就容易产生该后面去的翻到前面来了,该前面去的却翻到后

面去了。形成这种透视关系的原因,不是因为前面的没强调,后面的没虚,而是线条穿插不对,所以要分清线条的前后关系、虚实关系和空间关系。

四、线条的表现

线条是结构素描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无论在塑造形体、表现体积和空间方面,还是表达情感方面,都显得十分明确。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在开始学习时,首先要加强线条的熟练程度,要做大量的线条练习。提高线条质量,也就是说达到熟能生巧,“巧”线条才有质量,线条的质量是肯定有力轻松自如有松有紧,有虚有实有粗有细有深有浅,随着形体的变化而变化。作到变化中整体,整体中变化。这样我们的线条才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第二篇:素描课 教学总结

《素描》课教学总结

本课程选用教材《素描基础教程》,是中高职动画制作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性课程,通常开设在新生开学第一学期。计划总课时36学时。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授课内容

本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完成石膏几何体、静物素描、石膏头像以及速写等的绘画学习,,通过《素描》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文艺修养和鉴赏水平,使学生掌握素描(包括速写)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坚实的造型能力,从面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整体教学活动将围绕着主题“造型能力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本课程为学习专业、进行创作以及将来提高动画设计方面打好基础。

1、石膏几何形体写生:

通过对几何形体的研究和写生、建立空间体积的基本概念,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中一切形体的多样性结构原理、物体在空间中体积构成和光线在物体表面散布的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具体对象的体积特征、结构特点、透

视现象的明暗层次形成的规律。

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能运用线条或明暗调子准确地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和相互之间关系。共用18学时。

讲授要点:

(1)素描的概念、学习素描的方法、工具的性能和特点。

(2)几何形体研究的目的意义,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物体的三度空间、透视关系、线条、明暗造型的一般规律。(线条的方向、长短、粗细、虚实、明暗的五个基本调子与具本光源照射下实际对象的关系)。

(4)各形体的结构规律。

(5)画面构图的一般要领。

2、静物写生:

通过静物写生练习,了解静物组合的一般要求,掌握组织和布置静物的一般方法。

探索形体结构特征,色调变化及质感、量感的一般规律,以确立调子的任务,仅在于表现空间及对象各种调子总的关系,逐步掌握素描的全面因素,提高构图和造型能力。

按照正确的作画方法和步骤,根据每个作业的具体任务、充分运用线条和明暗,准确地表观对象的光线、色调、空间、体积以及质感、量感等的特点,使画面成为艺术的整体。共用

6学时。

讲授要点:

(1)静物写生的目的意义、静物组合的基本方法。

(2)色调基本概念、色调的层次,黑白灰的组合。

(3)以明暗为主的全因素素描的表现方法。

3、石膏像写生:

教学要求:

通过石膏像的写生,掌握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学习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艺术表现方法。

理解所描绘的对象的基本特征,整体观察对象,掌握局部和整体统一的主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准确地表现具体对象的比例、动态、性格特征。共用4学时。

讲授要点:

(1)石膏像写生的目的意义、塑造内容的介绍及其作者艺术手法的分析。

(2)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和表现。

(3)石膏素描的一般技法。

4、速写(以人物半身像写生为主):

教学要求:

选择在处理上比较容易显现内在特点的对象,摆姿势时注意使动态和手势都尽可能表现出对象的具体特征。

注意对象由于种族遗传、生活经历、年龄、性别等的差异表现出各自的外貌特征;注意通过对象的言行、动势、表情等,进而探索对象思想感情,生动地表现出具体人物的形象。

强调手和衣褶的研究,掌握手的结构和表现手法,衣褶的造型规律,衣褶要表现出内在的人体结构和织物的质地、色调。共用8学时。

讲授要点:

(1)人物半身写生的构图特点,

(2)肖像画的一般要求,半身体态的生动自然与脸部、手部的刻画。

(3)分析、综合、概括、取舍的目的与作用。

二、学生分析

1.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2013级信息传媒系13高4、高5、高

6、中3班,机电工程系13高职5、中职2、中职3班,电气技术系13高1、高2班,汽车技术13高职2、中职4班的学生。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基础课学习,已经接触到基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学习和观察能力比较强,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基本了解学习本门课程对以后学习专业课的重要性,但对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认识很模糊,缺乏深入的了解,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正确地表现对象的结构、

体积、空间和相互关系。因此,教学活动必须针对学生的素描水平,引导学生提高观察力。

3.一些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独自思考、分析事物,总结经验,从而激发学生技能成才的热情和信心。

三、教学方法手段

1.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专业情感,培养学生细致、

敏感的观察力和灵活处理画面的技能,使学生学习丰富的表现技法。

2.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认识和掌握光线在物体表面散布的一般规律,能运用明暗调子正确地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空间和相互关系,掌握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学习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艺术表现方法;

(2)作品示范:直观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完整地展示给了学生,便于讲解难掌握的知识点;

(3)课堂讨论与集体讲评:师生、生生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真诚地沟通,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找到个人作品与同学作品、个人作品与名家作品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制定出完善

自我作品的具体措施;

(4)行为引导教学法: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任务驱动式教学:创设任务情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6)学生作业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素描技巧。

四、课程目标的达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直观鉴赏与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练习、讨论、分析、认知等,掌握正确的素描表现形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以及对客观神态的表现和主观意念的表达等艺术语言和手段的熟练运用。通过对形式的探索,掌握各种形式构成的规律。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勤学苦练的职业意识,激发学生职业情感、爱岗敬业的意识。

本课学习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认知水平分为“理解”、“掌握”两个层次。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五、教学组织实施

在教学的实施上,我根据大纲的要求,有理论的讲授;讲

练的结合;教学中,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积极参加教研,注重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施,课程内容,主要采取讲练结合、启发式、直观教学、教学做一体、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方法运用于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习题课;单元课题作业展开教学,同时根据任课班级的情况不同,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承接本课时,我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强化练习,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并积极与班主任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

素描是以训练绘画技巧、造型能力,研究造型规律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力、鉴赏力和表现力的一门课程。

本课讲授中注重从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通过演示、观察和独立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既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束缚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发展,而该课为学生构建了一种愉悦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设置情境自然而然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从而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做到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在交流和合作中主动构建知识,发展多种能力。仔细研读教材,将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当然还是有一些学

生有不良的学习情绪,特别是基础较差且记性较差,经常忘记带素描纸的个别学生等等。对此我在课上也会找一些优秀名家作品和画家成长历程和学生分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抵制情绪,并积极与班主任沟通。因此从整体教学效果看,该课

较好地完成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的教学总结,总结过去,反思自己,我一定加强

学习,虚心请教,注重理论学习,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自身综合能力,进一步通过教学质量。

任课教师:xxx

20xx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