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总结提纲

管理学

考试题型及分布:

1、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

2、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

3、案例选择题(5题,每题2分)

4 、判断改错题(5题,每题3分)

5、简答题(5题,每题5分)

6、计算题(1题,每题10分)

7、案例分析题(1题,每题10分)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管理的定义 :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决策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人际(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决策(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技术人际概念

4、科学管理理论:泰罗①工作定额“合理的日工作量”②标准化 操作方法工作 环境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④差别计件工资制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5、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约尔跳板便于同级之间的 横向沟通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巴纳德《经济人员的职能》

6、行为管理理论:梅奥与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取决于工作态度和与周围人的关系

7、现代管理理论:

决策

1、决策的定义 :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决策的目的是解决或利用机会

2、决策的原则

3、决策的过程:诊断问题、明确目标、拟定方案、筛选方案、执行方案、评估效果

4、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组织自身、问题性质、决策主体

5、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具备的条件

6、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

7、决策方法!德尔菲匿名、决策树

计划与计划工作

1、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计划的逻辑延续、渗透

2、计划的性质:目标基础普遍秩序效率创新

3、计划的层次体系:具体到抽象

4、计划的编制过程和计划工作的原理P134

5、目标管理!德鲁克

6、滚动计划法

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的必要性、任务!、原则

2、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技术环境战略

3、组织部门化!

4、组织层级、管理幅度的含义及与组织规模的关系!

5、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6、扁平式组织结构与锥形式组织结构的的优缺点!

7、组织层级化

8、集权、分权、授权

9、职能型结构与分部型结构

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内涵

2、组织文化的结构及三层次间的关系

3、组织文化的功能

领导

1、领导的含义

2、领导与管理的异同

3、领导的作用

4、领导权力的来源

5、领导的类型

6、领导方式行为论

7、领导方式情景论

控制

1、控制的主要类型

2、控制的过程

3、有效控制的特征

激励

1、激励的含义

2、x理论与y理论

3、激励的内容原理: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

4、激励的过程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第二篇: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

管理的定义: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管理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是生产的自然需要。 (2)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相联系,是“监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即正确地做事 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即做正确的事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 四大管理职能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管理者是由组织任命的,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自发产生的,因此,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管理者也并不一定是领导者。

A领导职能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可以说管理职能的范围要大于领导职能。 B领导和管理活动的特点和着重点有所不同.

C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是领导者,但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 第二章

泰罗科学管理的实质内容

分工管理 标准化管理 科学化管理 优化管理2. 优缺点 优点:开创了科学管理新局面 不足:视野狭窄 “经济人”假设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理论要点 归纳出管理组织原则 合理的组织结构 管理职能

2. 主要存在的不足 组织原则笼统抽象 忽略了对“人性”的研究忽视了外界环境的影响

韦伯的组织理论

特点: 1)明确的分工 2)清晰的等级 3)详尽的规章 4)非人格化的关系 5)管理人员职业化

优点: 1)稳定 2)高效

梅奥及其霍桑试验:结论:影响生产效率根本因素是工人本身、决定工人工作效率时,团体融洽性和安全感比工资更重要。 人际关系理论:

1. 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 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 3.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第三章:计划战略预测与决策 3、计划的种类

按时间长短: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按计划对象:综合计划、局部计划、项目计划 按层次:战略计划、施政计划和作业计划 按应用范围: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方法

按组织内部层次逻辑:宗旨、使命、目标、政策、规则、程序、策略、规划、预算 按照管理等级:公司层次、业务层次、部门层次

计划程序: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计划前提、制定可供选择方案、评价备份方案、拟定派生计划、编制预算。 目标管理(MBO)

是把目标作为管理手段,通过目标进行管理,以自我控制为主,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特征: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与反馈绩效 程序:建立体系、明确责任、组织实施、考评反馈。 目标管理法的实质:

是员工参与制定目标,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细化;决策与计划相互渗透。 区别在于:两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优点:

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 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 更好的管理弄清楚组织结构 鼓励个人投入

有效控制工作的开展 局限性:目标难以确定 目标期限短 专注结果

SWOT分析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 (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在某些领域可能面临各种威胁,要把这些劣势消除采用防御战略。 利用那些机会这是公司真正的优势,采用增长型战略。

某些领域有潜在机会,把这些领域劣势加以改进采用扭转型战略。 对目前优势领域进行监控,采用多种经营战略。 第五章:组织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战略因素;技术因素;组织规模因素与生命周期的影响

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2)下属的素质和能力 3)工作相似性 4)环境: 稳定--- 幅度大; 不稳定--- 幅度小 5)计划的完善程度 事业部制: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优点: 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有利于高层摆脱日常事务 有利于企业内部竞争 有利于全面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缺点: 独立倾向 管理费用高

直线职能型特点 直线职能制是指在组织内部,既设置纵向的直线指挥系统,又设

置横向的职能管理系统,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体建立的两维的管理组织 优点:既保

证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加强了专业化管理。缺点: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关系难协调。 第六章 领导 管理方格论

(1.1)为贫乏型,领导者对职工和生产都极不关心,效果最差。

(1.9)为乡村俱乐部型,领导者充分注意搞好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组织气氛,但不关心生产。

(9.1)为任务型,领导者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 (9.9)为团队型,领导者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 (5.5)为中间型,对人和生产都有适度的关心。 双因素理论(保健-激励理论)

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它们不能对人产生激励作用,只能起保(维)持作用,故也称为维持因素。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成就;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保健因素:公司政策;管理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地位 一、强化理论

1) 正强化——鼓励应肯定的行为

2) 惩罚——通过强制措施减少或消除消极性的结果

3) 负强化——通过预先告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出现。 4) 忽视——不予理睬某种行为 公平理论与管理

公平理论提示管理者:要重视了解员工的公平感,要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要实行量化管理,增加公开性,综合设计,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领导的权力

一是来自职位的权力,这是由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赋予的,并由法律、制度明文规定,属正式权力。这种权力直接由职务决定其大小,以及拥有与丧失。制度权

二是来自管理者自身的个人权力。主要靠管理者自身素质及行为赢得的。而个人权力则是包括在广义的权力概念中,它在相当程度上属威信范畴。自然权 第七章 控制

前馈控制:预计可能的输出结果来预先调整输入量,既控制原因而非控制结果。是最好也是最难的控制方式。

如:提前招聘员工、适时增加原材料库存 ?现场控制:主要为基层管理人员采用。

?反馈控制:根据输出结果来调整输入,是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最终成果或中间成果(季度、月度检查) 八章 ;其他

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1有效沟通的障碍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有选择地接受;沟通技巧的差异 人际因素,主要包括:信任程度;信息可靠性;相似程度

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队规模;空间约束 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有效性;信息过量 2有效沟通的实现

充分重视并正确对待沟通工作;用心倾听并着力提高其水平;努力改善沟通环境;“缩链拓渠”保畅通;建立有效的纵横向沟通机制,构建高效的信息网络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