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参考书目

一、禅宗原典要目: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2、《佛说维摩诘经》(又名《维摩诘所说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隋)慧能

4、《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简称《楞伽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唐)玄奘译

6、《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唐)般剌蜜帝译

7、《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唐)佛陀多罗译

8、《大乘起信论》马鸣造、(南朝陈)真谛译

9、《肇论》(东晋)僧肇

10、《楞伽师资记》(唐)净觉

11、《五灯会元》(宋)普济

12、《景德传灯录》(宋)道原

13、《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

14、《宋高僧传》(宋)赞宁

15、《祖堂集》(五代南唐)静、筠二禅师

二、禅宗史要目:

《中国禅宗史》印顺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xx年

《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xx年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洪修平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xx年(或19xx年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宗思想史纲》或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学思想史》)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麻天祥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xx年(或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禅宗思想史略》)

《中国禅学通史》高令印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xx年

《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潘桂明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xx年

《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葛兆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xx年(20xx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

《唐五代禅宗史》杨曾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xx年

《宋元禅宗史》杨曾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xx年

《禅思与禅史》杨惠南 (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xx年

《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顾伟康 知识出版社19xx年6月

《中国禅学思想史》【日】忽滑骨快天 朱谦之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xx年

《中国禅宗史》【日】阿部肇一 关世谦译 (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xx年 《禅与中国》【日】柳田圣山 毛丹青译 三联书店 19xx年

《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侯外庐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xx年

三、佛禅研究要目:

《中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潄溟 商务印书馆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 徵 中华书局19xx年、20xx年

《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

《心体与性体》(上、中、下)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

《新唯识论》熊十力 中华书局19xx年

《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xx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 中华书局19xx年

《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 中华书局19xx年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xx年

《中国佛教史》(3册)任继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5、19xx年 《佛教史》杜继文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xx年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 中华书局 19xx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1月 《佛教哲学》方立天 人民出版社19xx年

《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傅伟勋 三联书店 20xx年3月

《游戏三昧:禅的终极关怀与终极实践》吴汝钧 台北学生书局,19xx年版 《中国佛性论》赖永海 中国青年出版社19xx年8月

《印度佛教哲学》黄心川

《中印佛学比较研究》李志夫 中社科出版社 20xx年

《禅宗思想渊源》吴言生 中华书局20xx年6月

《禅宗哲学象征》吴言生 中华书局20xx年6月

《唐代佛教》范文澜 人民出版社 19xx年

《唐音佛教辨思录》陈允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xx年

《禅外说禅》张中行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xx年

《顾随说禅》顾随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xx年

《门外谈禅》葛兆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xx年

《禅学讲话》【日】日种让山

《通向禅学之路》【日】铃木大拙 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

《禅与西方思想》【日】阿部正雄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xx年

《禅宗语录辑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906页49.50元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石峻、楼宇烈、方立天 中华书局

四、禅与艺术要目:

《佛教与美学》王志敏、方珊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xx年

《佛教美学》祁志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xx年版。

《佛教美学》王海林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xx年

《中国佛教与美学》曾祖荫 华中师大出版社 19xx年10月

《静默的美学》皮朝纲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xx年6月

《禅宗美学史稿》皮朝纲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xx年12

《禅宗美学》张节末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xx年7月

《大音希声——妙悟的审美考察》朱良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xx年12月 《生命的诗境——禅宗美学的现代阐释》潘知常 杭大出版19xx年版。

《禅与心理分析》铃木大拙、佛洛姆 孟祥森译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xx年12月 《禅宗与精神分析》,弗洛姆、铃木大拙、马谛诺,贵州人民出版社19xx年 《佛教艺术》张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年7月

《敦煌佛教艺术》丁强 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19xx年

《佛教与东方艺术》张锡坤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xx年

《佛教与佛教艺术》李涛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xx年

《禅与艺术》【日】铃木大拙 刘大悲译 台北天华出版有限公司 19xx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孙昌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xx年6月

《禅与中国文学》张锡坤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xx年7月

《禅宗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黄河涛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xx年8月 《青山道场——庄禅与中国诗学精神》刘成纪 东方出版社 20xx年3月 《禅思与诗情》(增订本)孙昌武 中华书局 20xx年8月

《禅与诗学》(增订版)张伯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xx年

《佛法与诗境》萧驰 中华书局 20xx年9月

《禅宗诗歌境界》吴言生 中华书局20xx年6月

《禅与诗》李壮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周裕锴 高等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

《禅魄诗魂》王树海 知识出版社 20xx年3月

《苏轼禅诗研究》朴永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xx年

《二十四诗品》(唐)司空图

《沧浪诗话》(南宋)严羽

《禅宗语言》周裕锴 浙江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中国禅宗与诗歌》周裕锴 上海人民出版社

《禅与中国园林》任晓红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xx年8月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滕军 东方出版社 19xx年

五、禅与文化要目: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方立天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xx年4月

《寻觅性灵:从文化到禅宗》方立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6月

《生活禅钥》净慧 三联书店 20xx年1月

《禅和文化与文学》季羡林 商务印书馆 19xx年

《禅与文化》萧甫斯坦 北方文艺出版社 19xx年

《禅与中国文化》葛兆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xx年6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苏渊雷

《佛道诗禅》赖永海 中国青年出版社19xx年(或《中国佛教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

《宋代禅宗文化》魏道儒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xx年

《禅与日本文化》【日】铃木大拙 三联书店 19xx年

《禅与生活》【日】铃木大拙 刘大悲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xx年

 

第二篇:禅宗正旨

禪宗正指

(2011-01-20 16:12:13)

禪宗正指

(本篇出自六十四卷版全書)

禪宗正指小序

昔孔子稱老子為猶龍。尊釋氏為西方聖人。三教同源之旨。古人論之詳矣。自昌黎倡入主出奴之說。而世之人。不惟岐視乎佛。亦且岐視乎道。求欲聞三教心心相印之理。蓋綦難矣。今讀禪宗正指一經。係演于涵三道場。乃呂祖偕文帝請佛宣演者。夫文帝乃先天之孔子。而呂祖之仁心。流溢于天壤間者。又以一夫不獲為予辜。其默契乎禪門之旨。足與吾道相脗合者。非言莫顯。及莊誦觀自在菩薩一叙。乃知義陵無我子之所編次。正不得以釋道異途。謂與全書不相合也。向列卷干篇末。似屬左邱明褚少孫之附記。于理未協。今則列入正卷。仍分上中下眉目。俾世人讀之。庶幾知三教津梁。同歸濟世云爾。

乾隆甲午仲秋錢塘萬善子邵志琳敬序

佛說禪宗秘密經卷上

禪宗正指序

法可說乎。法不可說。又奚以言為。昔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而末後拈華以示大迦葉。為諸佛不傳心印。正眼法藏。則是有言不若無言。以有言言。不若以無言言也。以有言顯無言。不若以無言顯無言也。法可說乎。法不可說。又奚以言為哉。雖然。法固無言。非言莫顯。故如來五時說法。有喻說顯說。權說實說。種種妙諦。固已大無不包。細無不舉。淵乎微哉。至矣盡矣。然則今日尚有何法可說耶。無如去佛時遙。末法增熾。正道寖衰。習佛法者。入海算沙。而我佛如來正眼法藏。不可復問。曷勝悼哉。永命孚佑兩真人者。憫世禪宗流弊。發慈悲心。屢詣靈鷲。請佛宣演禪宗秘要。如來嘉其誠愨。特允其請。爰於甲午冬。特勅弟子阿難陀。降神於鄂之涵三宮孚佑真人道塲。敷演如來禪宗秘義。凡昔如來之所深言者。而今淺言之。昔之所喻言者。而今顯言之。務期人人共曉。開帙了然。不復有入海算沙之弊。是經始於甲午。迄於乙未。凡兩度飛錫降筆。予亦親為贊勷其事。校讐字句。總以契佛無言之秘而止。決不敢留一疑義。貽誤

後學。演畢。復請如來印正。命予敍述演典始末。以弁經首。予思孚佑。道也。永命。儒也。如來。釋也。以佛駐仙宮演釋典。則孚佑真人命宮涵三之意。其亦有取於斯乎。世之學佛法者。得是經而誦之。真參實證。庶不負永命孚佑兩真人一片婆心。及我如來方便慈悲。是予之所深望也夫。

康熙乙未黃鐘普陀道人觀自在敍於楚江城東道院涵三宮

開經偈

稽首釋迦尊。皈命十方佛。我今發大願。修習禪那門。願我奉誦時。清淨無妄念。一心解佛義。了達無上乘。直證大圓覺。得入於菩提。大哉能仁。第一導師。為諸禪宗。開行方便。人天正眼。不二修持。杜絶禪弊。維正法門。超世無比。十方瞻仰。我今頂禮。誦受是經。願除罪垢。願增福慧。諸天諦聽。擁護持經。

佛說禪宗秘密修證了義集經卷上

爾時釋迦牟尼佛。久住涅槃。入於如來大光明藏。究竟寂滅。忽從涅槃。如三昧起。詣昔耆闍崛山菩樹下。與諸天人四眾八部。宣說無量大乘妙法。時有無量大菩薩眾。皆昔同時助揚佛化之大菩薩。已證佛果。讓佛不居。自歷劫來。方便度人。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大慧菩薩。圓覺菩薩。真觀菩薩。觀自在菩薩。大勢至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皆已久經示寂。亦從涅槃。如三昩起。聽佛宣說大乘妙法。復有諸天帝釋。四天王等。從空而下。亦來聽法。復有尊者摩訶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阿難。舍利弗等。諸大第子。久為如來之所授記。皆得作佛。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第子。亦在會聽佛說妙法大乘經。名無量義。光照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東方有一大菩薩。名曰日照。從彼東方世界。見如來說法光照之處。一切眾生。普蒙化度。一切諸佛菩薩。同聲讚揚。於是從彼清淨國土。來詣娑婆世界耆闍崛山。菩提樹下。瞻仰如來。而作偈曰。善哉釋迦文。為眾宣妙法。願如是實說。我今當諦聽。 爾時如來告日照菩薩言。善男子。汝為如來說法。捨汝清淨國土。而來歸我法中。稱讚如來。善男子。我憶往昔無始劫中。有佛出世。名曰無量大光明如來。修持正法。此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佛於時。

一心持念大乘經。名無量義。身心清淨。故成正覺。覺本性故。六根清淨。根清淨故。乃至五蘊清淨。塵界種種。一切清淨。成佛道已。坐祇陀林。為諸天人。演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諸眾生。法乳流傳。徧十方刹。於時有一菩薩。名曰廣大慈悲。瞻仰如來。求說妙法。於時彼佛。為說第一義諦。於一剎那。頓解如來所說第一義諦。循佛細行。至今成佛。號曰無量化度真如性海光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爾時大光明佛。授記性海如來。而作是言。善男子。汝於如來第一法。深而不礙。如彼朗日。照十方剎。化度眾生。無可言喻。性海光如來。聞是說已。通達無礙。自佛後遶。旋轉週徧。頂禮大光明佛而作偈言。廣有大乘法。能廣恒沙眾。於我為授記。如海無所量。我誓度眾生。方成真正覺。於無量億劫。廣行菩薩道。 爾時日照菩薩白佛言。世尊。性海光佛。成佛以來。於今幾劫。佛言。善男子。性海光佛。成佛以來。已歷無量劫数。不可言喻。於今現在。法身清淨。常住不滅。善男子。彼佛自然無為。然亦未嘗不為。為而不為。是此性海光如來。所以者何。真如本性。無所作故。無所住故。無住無作。是此如來清淨法身。常在不滅。善男子。彼佛國土。清淨無礙。其中復有無

量化佛大菩薩眾。宣揚性海光佛所說妙法。復有一切眾生。每日晨朝。以香花供養佛前。熏修不斷。二六時中。聽佛說法。自然不犯律儀。又於佛所說經。聞即解悟。不取於相。是故性海光佛。成佛以來。常住說法。善男子。汝今欲見彼佛。及佛國土清淨。但發大乘心。求無量義。即見彼性海光佛。登師子座。菩提樹下。為諸天人。演說大乘經。教諸菩薩。無量眾生。聞說法要。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日照菩薩重白佛言。世尊。彼性海光如來說法。何者為本。一切法門。以何為宗。我今為諸大眾。請佛宣說。佛言。善男子。彼性海光佛。為諸大眾。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彼佛說法。以空為本。何以故。諸法皆空。法性自空。非法滅空。法不異法。法無其相。以為有相。相從何生。取法取相。不為了義大乘。性海光佛。說佛以來。於今現在。其菩薩眾。皆已自明本心。見自本性。一切緣塵。皆能解脫。無所障礙。無所攀援。無所執著。故是了義大乘。一切言論。彼佛盡掃。不執一法。其彼性海光佛。歷恒沙劫。說法無第二義。了達之士。聞即頓悟其宗。無所倚傍。佛佛相傳。是義不改。

日照菩薩重白佛言。世尊。彼佛國土。大菩薩眾。何法指點。何住何不住。何滅何不滅。惟願世尊。為我演說。亦為後世求佛道者。得知法要佛言。善男子。汝為末世眾生。乃能問彼性海光佛真修功德。佛為汝說。如汝所問大菩薩眾。何住何不住。善男子。法身常住。色身不住。常住者。不生不滅。不住者。有生有滅。不滅則是佛身。滅者則屬幻化。不能通達此義。即為不見如來。

日照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性海光佛修持正法。為向上諸佛相傳心印。為彼自證。願佛宣說。佛言。善男子。性海光佛。其最初師承。在無量劫。太始無極本來清淨法明王佛。出家修道。其後再歷多刦。值無量光如來。在菩提樹下。安坐道塲。於彼佛法中。修習如來禪定解脫法門。得成正覺。超踰十地。證圓明覺性。廣行方便。宣揚佛化。滿恒沙劫。不染不淨。不垢不穢。不空不色。一體圓澄。湛然瑩徹。彼佛修習種種法門。不假作為。自能行持。不假言說。自能記憶。能所兩忘。一心佛道。其得十力。無可倫者。吾今為汝宣說。汝於末法眾生。廣為指點。一心頂禮性海光如來。佛所印可。佛說是人。成佛不謬。

日照菩薩重白佛言。性海光佛。修菩提時。所行善法。為可說。為不可說。為有相。為無相。惟願世尊無遮大慈。為我宣說。佛言。善男子。汝問如來斯義。世多不信。爾當諦聽。吾為汝說。善男子。彼佛神力無畏。降伏魔怨。制諸外道。不可思量。在白衣中。白衣中尊。若在士庶。士庶中尊。若在王侯。王侯中尊。現種種身。隨在圓滿。如說修行。百千萬億劫。不斷本元覺明心地。

日照菩薩白佛言。世尊。性海光如來。趣菩提樹。安坐道塲。所轉法輪。為佛佛相傳法耶。為彼一佛法耶。彼佛佛印。為可憶念。為可宣說。佛言。善男子。性海光佛。修持種種法門。。而無一毫取著之心。修持百千萬億毋陀羅尼。而一一總持無礙。得一切三昧。名曰法華三昧。金剛王三昧。色身一切普光三昧。如來藏三昧。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三昧。成等正覺。悟本性海。得六通力。十智慧力。四無礙力。坐菩提樹。為諸眾生。普演妙法。不向二乘小果。惟說無上大乘。最上一乘。教諸學菩薩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自然眾生咸悟佛乘。證大菩提。登涅槃路。 日照菩薩重白佛言。世尊。彼佛名號。何以為性海光。佛言。善男子。彼佛真性。無可量。無有邊。如大海

水。不可量故。如海無邊際故。其佛性光明能徧一切世界。如彼滿月。能照一切黑夜故。又如月輪中天。世間所有。悉照見故。又如燈光。能破闇室故。所以彼佛號性海光。不明則暗。暗則蘊塵煩惱。覆蔽本來覺性。覺性既蔽。則失佛性。善男子。彼佛名號。如是不可思量。

於是世尊重宣此義而說偈曰。性光佛出世。於無量億劫。修持禪那門。有種種三昧。佛法不思議。現今坐道塲。說法師子吼。彼土菩薩眾。咸如是修習。助佛宣妙法。廣度恒沙眾。悉皆成佛道。

爾時世尊。攬七寶几。普告大眾言。善男子。學菩薩道。趣涅槃城。不悟本性。而修佛果。欲其成就。如煮砂成飯。砂非飯本。慰飢實難。又如人立門外。欲觀室中所有。了無是處。故學道人。先要明自本性。見自本心。汝諸眾生。能於如來法中。識自本性。見自本心。是則真修行路。即見彼性海光如來。去佛不遠。如是在會一切天人阿修羅等。一切菩薩。舍利弗等諸大第子。信受奉行。頂禮而退。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宣揚妙諦。為諸眾生。說性海光佛修行功德已。一時佛頂放無量光。徧照三千大千世界。如淨琉璃玻璃。無有隔礙。

爾時有一菩薩。名曰大智。知佛說法。有此異瑞。從彼世界。來至耆闍崛山。瞻仰如來。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乃現如斯祥瑞光事。世尊。我從昔來。未曾得見如斯光異。世尊。惟願演說此光何自而生。何所因緣。從何不滅。如此三千大千世界。無有隔礙。佛言。善男子。佛有無量。解脫法門。能解一切纏縛。能破一切疑網。能消一切障礙。能除一切惉懘。故有無量光明覺照。有所覺照。照與照者。一時同覺。能照十方世界。皆由如來本性光明。譬如有人。持一燈光。入闇室中。四圍上下。無不照者。諸凡有見。皆無障礙。佛所放光。亦復如是。善男子。彼闇室人。睹斯燈光。疑以為祥瑞。不不也。世尊。此燈之光。非因緣有。不離因緣。如何闇室之人。以為祥瑞所生。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若彼燈光。非因緣有。未有燈時。彼暗室中。何以不先有見。若光在燈。彼燈之光。如一芥子。何以能照一室。彼燈與室。自不相干。何室之光。却從燈出。設室非燈。何以有見。設燈不然。光自何生。故知燈光。非本然有。非因緣生。如來頂光亦復如是。

復告大智菩薩言。善男子。佛有無量解脫法門。汝等當學。大智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為解脫法門。惟願說之。佛言。善男子。眾生溺於生死海中。汩没本

性。染著。不悟。妄執色身是我。逐利逐名。不知四大無常。五陰非有。惟縱六根。從彼六根。受其六塵。以此六塵。迷自本性。流浪輪迴。如桎梏人。經年累月。了無解脫。如海波濤。時起時没。如此等眾生。不明本性真空。惟著色相。認為是我。不知四大一壞。我為何在。我不是我真我。而認幻為我。如夢中人。見夢中物。輙復貪著。不能暫捨。如覺之後。求夢中物。了無所有。故知一切幻化境界。非本來有。皆是一切前塵影事。能悟佛性。了無罣礙。解粘釋縛。修習如來解脫法門。自解其縛。佛知是人。決定成佛。不離自性。入寂滅道。

復告大智菩薩言。善男子。求佛道者。先要發真實心。迴向六波羅蜜。求佛大乘。為度一切生死。故出世間。捨割恩愛。向佛皈依。使此心不真。則為虛妄之因。因既虛妄。則不能成其功行。譬彼花木。花既開放。則能結果。若無其花。果從何生。如彼空花。非實樹有。雖名為花。終是虛妄。果從何來。故知學佛。心不真實。雖依佛式。不名佛子。何以故。以虛妄心。不能成佛道故。汝視如來所修種種力行。何者非真心所辦。果能發真實心。趣向佛乘。而不成正覺。決無是處。何以故。一切世界。不離一心。一切佛法。此心所造。如心佛不現。則佛說是人。決不能成正覺。

爾時座中有一菩薩。名曰金剛藏。爾乃大眾之所欽仰。即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凡人修佛法者。何者為第一法門。世尊。彼六波羅蜜。為學一法耶。為學各法耶。惟願提奬大眾。皆佛之子。以佛為師。使諸學佛道者。不迷真性。佛言。善男子。凡人學如來法者。先行六波羅蜜法。此六波羅蜜。雖次第盡。然亦一時同修。菩薩修是六度。得證菩提。所以者何。蓋菩提真性。雖各各具足。不假作為。然亦賴功行。乃能成就。不假勉疆。而亦未始因任自然。如戒行不修。則失一波羅蜜。故知學佛。戒行第一。然此戒行。不離六根。不即六根。不外六塵。不住六塵。如清淨水。不著一塵。於波羅蜜。無有欠缺。自然能修戒行。次即忍辱。凡諸眾生。學菩薩道。先須忍辱。毌起嗔恨。任人辱我。恬然忍受。無厭惡心。無報復心。如我昔行忍辱行時。即節節支解。亦無嗔恨。是名忍辱。次即精進。善男子。學菩薩道。如趕途然。今人客遊思歸。或千里萬里及百里數十里地。雖極勞苦。不敢惰緩。縱受疲倦。務以到家為大安穩。又如舟行到岸。中流極力撐駕。以到岸為率。不如是精進。佛道遠矣。次即禪定。善男子。禪定者。心無動擾。湛然純淨。外無所入。內無所出。心於持戒。而即能定。心於忍辱。而即能定。故謂禪定。次即智慧。善男子。智慧

者。眾生本來覺性。人人具足。只緣眾生迷惑失了。不能自己返觀。我本性中。有照有覺。一切外物。迷惑不得。是為智慧。降伏一切煩惱。制諸魔道。皆仗此智慧。出生死海。成菩薩道。次即佈施。善男子。我此佈施法門。非捨財物。非捨血肉。非捨外物。乃是捐棄一切貪妄名色諸念。若此念不除。即是不能佈施。善男子。此六度法。用雖各別。其實一致。如不著一相。則六度全超。爾金剛藏。為後修行佛道者。說此六波羅蜜法。教諸學人。無令欠缺。有一不修。佛道遠矣。

爾時法慧菩薩。即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如來昔在鹿野苑中。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說四諦法。為舍利弗等。說因緣法。為諸大菩薩。說三乘法。然此三乘。有所分別。為無所分別。世尊。意彼三乘。為因眾生資性。為是佛法須有差等。世尊。既說法無可說。何以又有三種區別。惟願如來。為諸末世眾生。學佛道者。明白宣示。不致疑慮。佛言。善男子。學佛道者。視其根性。以彼根有三種。故如來說有三乘。鈍根下劣。難以大乘法語之。故以四諦引其修證。脫離火宅。故為小乘。根中者。授以因緣法。使之得證二乘。若彼上根之士。但授以大乘。然此三乘。雖分三種。究之下根一悟。不異上根。故如來昔曾授記舍利弗等。

憍陳如諸比丘。皆得作佛。何以故。入手雖殊。歸元無二。善男子。如來常說。法惟一乘。曰二曰三。總屬權設方便。如彼渡海。或用大寶筏。或駕小舟。有各分別。而實得度。至彼岸已。則無分別。故如來雖以三乘引誘眾生。而眾生不解如來方便法門。妄執三乘以為實有。不知一入佛乘。一且多立。三何分乎。 爾時舍利弗。聞佛說一乘無二之義。恐後世學佛法者。疑佛語攪亂。即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佛昔所說三乘法門。為即真一不二法耶。為是三乘之外。別有一乘。是真一不二法耶。佛言。善男子。我昔於威音王時。彼威音王佛。教我不二法門。我於爾時。即能信受。依不二法門修行。故我所修習。皆是真一不二法門。歷劫以來。三世諸佛。亦止此真一不二法門。教導眾生。坐諸道塲。梵音清徹。出和雅音。如師子吼。震攝一切諸惡鬼神。悉能降伏。一切諸魔外道。如是修行。歷恒河沙。而成正覺。舍利弗。假使如來。不多劫修行真一不二法門。欲成如來。必不可得。汝舍利弗。在我法中。親為如來長子。為如來之所授記。善男子。功由自修。法惟師授。如我昔在威音王時。無有異也。

復次舍利弗。如來有無上大乘。實佛佛相傳。祖印相承。因眾生只知佛法是空。而不能解了。不知空中本有實相。譬如太虛是空。其中却有日月星辰。江河山嶽大地。方纔建立世界。法空不空。亦復如是。汝但諦觀自身。眼耳鼻舌是實。其能視能聽能齅能嘗一粒種子。却無形無聲。無可言說。故謂之空。汝當諦審諦觀一粒種子。生從何來。死從何往。一粒之中。能藏世界。一芥子內。能納須彌。佛佛心印。惟此為最上乘。第一義。雖名上乘。終屬假立。謂是一義。尚落言詮。一字不立。是真了達。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妙乎微哉。參禪了道。不於此處下手。歸於不成。譚空。則為頑空。著相。又為渣滓。不空不實。於如來法。究極細微。方為了義。使法不空中有實。汝舍利弗。向前問如來法。為是汝舌能言。為是汝口能言。如是口言。彼熟眠時。非是無口。何以不言。彼命終人。舌根具在。何以不能向人言語。故知六根外相。復有真空。此真空者。是汝法身。五陰六塵。皆為浮妄。舍利弗為諸末世眾生。敷演斯義。破諸妄念。除一切障。滅一切法。則汝舍利弗。向如來法。為不虛謬。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巳。復有菩薩名妙法師。而白佛言。世尊。為向佛乘者。說是大乘經。世尊。我昔聞佛告

須菩提。謂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世尊。如今所說為無所說耶。彼眾生不解如來所說義。必多疑障。惟願宣說。不使末世眾生。生疑惑心。致起謗讟。失佛種性。佛言。善男子。如來今日在耆闍崛山。實無所說。即在祇樹園中。以及諸天宮殿。並諸道塲。皆無所說。假使有法可說。即為謗法。謂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失佛種性。如法可說。是為有法。一為有法。便是邪見。不知如來第一法門。為無為法。奚但無為。並無亦無。奚但無無。無無亦無。說名無為。尚是有為。說名無無。亦是言詮。皆為塵垢。如目中金屑。終屬障礙。善男子。汝亦未解佛所說。是為謗佛。

復次妙法菩薩言。善男子。如來自然清淨法門。本自無為。有諸眾生。能信如來所說義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法。本自無為。而無不為。為無所說。既無所說。則無說義。無非方便。故如來常說。種種法門。方便第一。然其方便。中含妙義。如醫治病。多諸方藥。病即痊愈。病既愈已。若執向所服藥。則無是處。故知如來今日所說。皆為第一之法。善男子。第一義者。即是眾生各各具足本妙明心。圓明覺性。故如來無所為法。即是無所說法。不解佛義。妄有作

為。是為顛倒。眾生捨自家寶。向外求索。止為癡頑。自失佛性。

爾時佛告大勢至菩薩言。善男子。如來昔在然燈佛時。修習種種難行苦行。我於一切大乘經。聞即通達。依語修行。無有疲厭。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假使彼時。我於然燈佛所。說種種法門。不能信受依義修行。則然燈佛。必不與我授記。善男子。如來昔日所得佛法。皆由我積劫以來功行。善男子。勿謂如來在雪山修道時。只有六年。遂成正覺。皆為易得。不由積累。善男子。悟由頓悟。功由累積。若不積功。妄希頓悟。決無是處。如飯食人。必由多飯。方能至飽。假使不食。而說飯飽。不有是理。善男子。學如來法。務以勤積功行。為學道根基。如我在然燈佛時。無有差別。以是夙因。又兼我雪山苦行。不起於座。故如來今日成佛。原非易事。復告大勢至菩薩言。善男子。汝等當知如來所說第一義諦。有宗通說通。二種方便。善男子。宗通者。於如來第一義諦。無言無說。佛法靜心參究。不執事理障礙。惟窮取本來圓明覺性。如我昔在雪山修道。無有言說。一旦天星朗現。頓悟玄微。本來圓明覺性。豁然了達。說通者。如我昔日所說第一義經。雖有言說。其中妙法。實非語言文字之所得盡。善悟之士。

因文求義。因義力行。久久貫通。於本來覺性。漸能悟入。一旦功夫純熟。皆能解了。此說通者。校之宗通。固若有間。到得成就。實無差別。若善男子習宗乘者。但得少為足。遂大我慢。俯視一切。謂與諸佛頡頏。不能成佛正覺。又如說通者。但執如來所說方廣諸經。遂解如來有所說法。於如來第一義諦。不能參究。不知圓明覺性。須由自證。執文字解。究非第一義諦。善男子。末法眾生。如此兩輩人。正復不少。故如來教諸眾生。讀誦甚深經典。當如說修行。又說積劫多聞。不如一日修習無漏。交濟為功。方是如來中道了義。不落二邊。

爾時世尊。告大勢至菩薩已。復有菩薩。名曰淨明。自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行佛道者。須如何不犯律儀。如何不染清淨法身。惟願世尊宣說。知所持守。佛言。善男子。如來有種種戒律。教諸學法眾生。依如來戒。細大一切語言動作之類。有八萬四千細行。菩薩大戒。初學小戒。白衣學佛法門。亦有八戒五戒。種種律儀。依教尊守。不犯一律。如來親知是人。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佛所說。無有違犯。便是清淨法身。無所染垢。假使口誦如來所說種種戒律。而心實不能奉持不犯。如來便知眾生。著於外見。而失佛性。則自失清淨法身。而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必不能得。何以故。心縱逸故。心既縱佚。則身無所檢。身無所檢。則舉止動作。皆違律儀。律儀既違。則雖著如來衣。誦如來言。不名如來弟子。善男子。戒律雖多。戒心為上。心君不戒。則六根百職事者。無所法守。譬如長者。持理家事。而自昏迷。彼門下人。無所稟命。欲其各各不犯。決無是處。

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與諸大菩薩。諸大弟子。宣說無上秘密法要。一切大乘。真一不二。修多羅了義。開蕆禪那各種差別。修習正宗。說已。將罷法座。爾時天雨寶華。繽紛而下。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普皆來集。聽說法要。時在會中。有二菩薩。自東方來。詣靈鷲山。其二菩薩。先曾修習阿斯陀仙。久為震旦之所宗仰。雖登仙果。專以慈悲度人為念。亦曾學佛法門。勤修梵行。自無量劫。化身應世。復為如來之所授記。其一菩薩。名曰證果定慧王菩薩。佛復授記為釋迦梵鎮如來。其一名曰光圓自在。佛復授記為圓通文尼真如來。是二菩薩。亦在會座。聽說法要。即於座前。請佛開演無上大乘經典。復諮詢一切禪宗流弊。慇懃禮請。惟願如來無遮大悲。為我宣揚。如是三請不已。佛言善成。汝乃捨汝阿斯陀仙行。而問如來禪宗正諦。善男子。如來秘密正宗。於末寂滅。囑咐大迦葉。傳我祖印。一切教典文字。付與阿難。震旦眾

生。自摩騰竺法蘭二比丘。傳我教典文字。自後歷付大阿羅漢。分真應化。流佈東土。顯大禪宗。則自菩提達摩。傳我心印。今又何須請我如來開演。二菩薩言。如來正宗。眾生迷失者多。超悟最少。惟願慈悲方便。允我所請。語畢。五體投地。慇懃勸佛請。佛言。善男子。汝昔修阿斯陀行。以水火升降。丹鉛汞鼎。龍虎交併。為汝仙行。我試問汝。汝此一身。四大和合。幻有六根。汝此五行。為是有相。為是無相。若有相者。則可指摘。汝試觀汝身內。何者是水。何者是火。何為金公。何為木母。何為黃婆。何為龍虎。汝試一一指向如來。若是無相。則此五行。畢竟有中。還畢竟無。畢竟實中。還畢竟虛。汝此四大一離。止汝圓明覺性。亘古亘今。不曾增減。汝之五行。究歸何處。故知說水說火。徒假名相。若制一心。則無事不辦。譬如灌木。不灌其根。但灌枝葉。根本一壞。枝葉隨淍。不降伏其心。求功水火妄希圓覺。決無是處。又善男子。汝修阿斯陀仙。煉精固氣。化神還虛。求長生果。如來問汝。汝精氣神。為本然有。為後來生。如為本然。則不容煉。如後來生。則汝歷劫本來真性。非後來有。汝試諦審。汝未生以前。汝此三種。藏於何處。為是藏於母腹。為是藏於太虛。若在母腹。則汝未生。何以無言。若在太虛。則同空體。汝精氣

神。何以有煉。又汝四大假合。法無有實。汝試諦思。彼年少人。精氣神疆壯。而忽橫夭。謂是神虛。謂是氣羸。謂是精竭。又此四大一壞。汝精氣神。歸於何所。若精為父母所生血肉之身。則汝四大一離。止汝元神。汝精何在。又汝東土教典。氣聚而生。氣散而死。則汝精氣。竟成烏有。善男子。汝習此三種。謂修命根。如來問汝。汝性常在。汝身常在。若汝身常在者。則汝四大如浮漚聚。如電光閃。如石中焰。終久敗壞。縱經千歲。終於死滅。汝所修命。歸於何處。若汝性中本然圓覺。歷恆沙劫。不增不減。汝法教諸求長生者。但以保守神氣精為大乘。不以圓明覺性為最上一乘。則欲求長生。只是延年方術。不名大道。若彼空靈本性。與天長存。與日齊明。但明自真心。見自真性。則神氣自固。精不枯朽。如來宗門。惟教眾生明了此心。見了此性。口不言命。命在其中。不言長生。生生常在。譬彼日月。光處是神。能照處是精。其晝夜運行處是氣。汝謂日月精氣神。有所分別。為無所分別。善男子。人身三寶。亦復如是。但制其心。三者俱有。不制其心。妄覓三寶。自失本性。何能直證如來大圓覺地。

爾時定慧王菩薩言。世尊。我憶往昔劫中。廣行陰騭。多諸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物為心。三千功滿。

證果天仙。後因夙孽。自蜀歸依如來。洗我夙垢。拔除嗔恨。一時遂悟本心。脫離苦趣。如來授記我為證果定慧王菩薩。自爾之後。常隨如來發明本妙明心。圓明覺性。直證圓覺。授記我為梵鎮如來。世尊。由我自悟本心。空無所有。故能隨佛左右。親耹法音。由我一心向正。從劫至劫。不壞真空法身。不由升降水火。而自成聖胎。世尊。此四大身。終歸敗壞。而我一心。無有生滅。佛問五行名相。世尊。五行非有。假設名相。為教眾生。說有五行。其實本性。只一無

二。何致五種分別。惟就四大。說諸方便。保精煉氣。以養其神。為是四大。立諸名相。若制一心。則本性圓湛。無分陰陽。水火交濟。豈外一心。捨心求道。道果難成。如蒸榖芽。欲其生長。致成嘉禾。必無是處。

於是圓通文尼。亦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我憶往昔。入終南山。修習仙行。彼導師教我升降水火。丹鉛抽添。我時依法行持。功成白日昇天。因遊方諸路。得遇應真黃龍大覺。示我禪宗。指點歸一。我時言下頓悟真空。因悟五行八卦。雖立種種名相。精氣神雖分三種。皆我本性。能生萬法。當下見自本性。毫無罣礙。至後親近我佛。得蒙授記。現今證果圓通。世尊。我所修習。不離自性。成無上道。

爾時二菩薩。重復頂禮如來。諮以禪宗要旨。并修習真訣。不涉機鋒。而問佛第一義諦。佛言。善男子。我所修禪宗。離一切語言文字。為指點學佛道者。遂有語言文字。其實言語皆屬幻化。善男子。一切蠢動。烏飛兔走。魚遊在沼。獸棲在山。皆是本來佛性。又如蚊蠓之屬。為物最小。亦知渴飲甘露。善男子。謂是此等眾生。有所言說。為無所言說。假使必待言說。而後飛走飲食。則一切眾生。不得咸有佛性。惟彼修禪那人。不解如來禪宗。極微塵世界。不可思量。但得一知半解。遂自認為真正禪那。真阿羅漢。不遭後有。佛說是人。良可歎惜。善男子。汝欲如來宣示第一禪那要典。杜絶機鋒。汝諸善男子。各各洗心。聽如來演說。於是說巳。世尊結跏趺坐。入於甚深三昧。寂然無言無說。一切天仙鬼神。竚俟法音。一切大菩薩。大阿羅漢。在會聽者。同時入於無量三昧。他方新學菩薩。及他佛國來者。一時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竚佛宣揚。肅然頂禮。各歸法座。聳耳信受。

靈山海會。不可思量。諸佛菩薩共稱揚。妙義廣含藏。究論玄鄉。頂禮大法王。

佛說禪宗秘密修證了義集經卷中

爾時世尊。告光圓自在。併定慧菩薩言。善男子。汝等乃能諮詢如來禪宗流弊。今為汝說。善男子。如來昔日在道塲。為諸眾生。演說甚深經典。世人不解。如來所說第一義諦。如來教說。我言第一義諦。要假禪那修習。不修禪定。其心散亂。善男子。禪定者。不入不出。不內不外。不離於坐。不即於坐心在定故。應諸事物。不動些子。不應諸務。不落頑空。善男子。如今學人。有二種弊。一者。身雖坐禪。不知佛法。非坐得故。其心散亂。如馬馳平坂。不可控馭。如此等人。名為坐禪。本來不究。不名為定。如風中柳。如浪裏舟。身不由主。虛死虛生。雖坐何益。而此坐人。尚不知非。遂謂我是學佛法者。我是如來長子。當為如來之所授記。有人告言。禪非坐得。彼必不信。恣相譏訕。墮落機鋒。如此輩人。流弊不淺。其一弊者。抱定一則公案。一句話頭。經年累月。但得一知半解。遂謂我大徹悟。歷代佛祖。與我不異。我自然無有生死。究竟涅槃。佛所說經。不必誦讀。一切義句。不須參學。妄想顛剉。不復精進。或言我在某禪

得法。某人是我所付。某人是大善知識。某人是先佛轉劫。應度某人。世間迷惑眾生。遂謂某人參悟。現今成佛。在某道塲說法。我等親近。求其指引。不知彼參禪人。未經大徹大悟。自尚未了。何能度人。善男子。如此輩人。末法甚多。不知徹悟之後。尚有功行。何況悟尚未到極處。如何自謂了也。善男子。此二種弊。止言甚概。微細分辨。一弊之中。各有幾種流弊。說不可盡。一棒一喝。未當其可。便是機鋒。若是真正大悟大徹。只覺一棒一喝。都露如來全身。如來在棒柱子頭上立。三世諸佛。同在棒柱子頭上立。要見如來。方許一棒一喝。不為過謬。若機緣未熟。妄希大悟。只是妄念所成。坐破禪床。了無覓處。 復告二菩薩言。善男子。我所說禪那流弊。細分一弊之中。復有數種。若初得一定。或生歡喜。便有魔障現前。種種境界。彼人不知。悞以為佛來接引。或大菩薩。與我同證。心生歡喜。言我是真正禪那。我善入定。我於定中。曾至某處。某佛教我法要。或至某天宮。見某佛說法。積久不悟。魔軍入其靈府。擾亂心君。逢人便駡。一味呵佛呵祖。眾生不知。誤以為活佛出世。如是延及眾生信者。遂受甚害。迷誤後學。佛說是人。最失種性。有一種人。或根性通達。悟解超羣。然其得半自足。不肯寸進。與人談論。雖無過

謬。然其棒不成棒。喝不成喝。令彼求佛法人。謂言佛法原止於此。或有種人。不明宗義。強為分解。某宗如何。某棒如何。致彼學佛道者。認教為宗。將宗擬教。互相較量。既已失宗。併且失教。逞用知解。枉使機鋒。究於如來修禪法門。何曾行到。此一輩人。較之前所說弊。畧有不同。然亦於本性禪那。究未了達。因其未達。致成禪弊。要去其弊。先澄其慮。心慮既澄。萬緣不染。萬緣既淨。萬法皆空。萬法既空。一法不立。仍還太虛。太虛無相。日月昭明。非日非月。不水不金。五行湛寂。杳杳長存。尋之無首。視之無形。無名無聲。無古無今。何心可名。何性可稱。心性是有。畢竟無形。心性是一。二乃假名。一且不有。心性何分。天地共老。山海永寧。參禪了道。達此為真。儒稱為聖。佛號世尊。天仙大道。非此不成。一落禪弊。萬劫沉淪。三塗惡道。輾轉無停。佛號大覺。亦曰能仁。禪宗正指。永無災傾。依此參習。坐臥流行。四威儀中。無少無增。能達此義。是最上乘。 爾時定慧菩薩。即從坐起。前白佛言。世尊。快說禪病。我等今者。快得善利。世尊。緣何使諸學禪那者。不落流弊阬塹。佛言。善男子。我此法門。本然清靜。非定故靜。為諸心不定者。假禪習定。即靜在定。即定在靜。定與定者。二俱雙忘。靜與靜者。同時寂滅。

能所兩無。形相不存。如觀止水。亦如皎月。心不於動。何慮不靜。心本無擾。何憂不定。不知此者。捨動求靜。棄擾求定。一入動擾。即不靜定。既不靜定。則先時所習禪定。究非真定。所學清靜。究非真靜。真清靜者。入諸市廛。心亦在靜。心真定者。罹諸險難。心亦大定。我昔曾告阿難大定楞嚴。修習禪那。先要識心。心君擾擾。何由得靜。其不靜者。雖坐亦動。能知心所在。則不須別求清靜。故知心本靜定。取靜取定。即此取著之心。便不靜定。種種流弊。如何斷絶。

復告定慧菩薩言。善男子。我方便法門。有三種修持。奢摩他止靜。三摩缽提如幻。禪那寂滅。三種法門。隨修一種。惟佛三種同修。無所分別。今世學法眾生。概指三種。謂之禪那。名巳無辨。實豈無殊。因入門不清。塗徑迴別。遂致種種流弊。分門別戶。互相譏訕。機鋒相觸。致起爭論。善男子。汝見世間眾生。有以幻化為佛事者。此是修如幻三摩提法。有專以止靜為佛事者。此名奢摩他法。有以清心宴坐。習寂滅佛事者。此名禪那。先辨修行門路。便知種性。種性既辨。佛所修法。專一不二。用心精進。如由中道。不失岐路。不逗中途。何生禪弊。生禪弊人。由走岐徑。由失中途。以中途故。便未究竟。以岐路故。便

近外道。皆屬禪病。如今世人。由靜坐既久。專心所致。便有慧生。或通人世吉凶禍福。陰陽休咎。若此日知非便捨。急回正路。尚迷不遠。如失塗人。誤走岐徑。急尋導人。引歸正路。仍還中道。自無所失。如執迷不悟。高己傲物。不肯參訪大善知識。便如失塗人。信步走去。先時尚錯不多。其後愈走愈遠。永無到家之日。不亦深可痛哉。如中途自止。逗留不前。此一輩人。較之前失。稍有不同。然亦不能到究竟地位。既非聖證。便不是無餘涅槃。故與人說法。雖無大錯。然其一棒一喝。皆不直捷諦當。故露機鋒。此禪門正法。流為禪弊。如來助佛道法。無非方便。一心禪靜。諸弊不生。

爾時光圓自在菩薩言。世尊。所說禪那流弊。我等今者。獲大利益。如何使諸習禪定者。得入聖證。不落流弊。佛言。善男子。習禪定者。先除諸妄。由妄想故。障菩提路。善男子。此妄想者。皆由積習結成。初坐禪時。即言我作佛法。我決成佛。不知佛者。非作得故。說言我決成佛。即此一念。便為妄想。因此一妄。生種種妄。妄以生妄。如風揚波。忽起忽止。如荊棘林。蔓延滋長。善男子。佛為眾生。說有佛道可成。若究論本元。佛與眾生。本無差別。何有佛道可成。若有佛道可成者。佛語亦是虛妄。善男子。眾

生為求佛法。但除諸妄。一心禪寂。妄想既淨。真性現前。善男子。對真說妄。便有妄想可除。若是捨妄求真。亦屬妄想。并此除妄之心亦無。方是本體清靜。禪那流弊。都緣妄念所成。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致棒喝向上一義。盡成通套。如斯末法佛子。最可哀憫。 復告光圓自在菩薩言。善男子。諸佛所說方便法門不

一。我昔曾言有以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言語音聲而作佛事。有以石中火。海中泡。如熱時焰。如呼時響。種種譬喻而作佛事。有以無言無說無示。清靜寂滅。而作佛事。諸佛法門。有如是等種種方便。饒益眾生。善男子。若如來所說甚深經典。皆為饒益一切眾生。是即以音聲言語而作佛事。眾生受持讀誦。通達第一義諦。於有言說中。尋如來無可言說之義。是名離文字障。如如來禪定。即心是佛。是心作佛。不起於座。說法已畢。是名無言無說無示。而作佛事。若諸眾生。修習禪定。一心清靜。無作無為。只究自己本來覺性到功夫純熟。發明心地。心性既悟。徧歷諸方。參大善知識。於其棒喝之下。直捷承當。續佛慧燈。傳佛祖印。是能於我寂滅法中。悟佛知見。善男子。勿謂學佛法者。必離文字。彼參禪人。必先習話頭。此話頭者。亦是文字。一棒一喝。悉屬言語。

其實佛法不於文字。不離文字。殊途同歸。但期了悟。不須分別。致起機鋒。

爾時座中有一菩薩。名曰淨法。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快說禪那流弊。彼二菩薩。乃能為諸習禪那者。從彼震旦國來。諮詢如來如是之事。甚為希有。世尊。如何杜彼禪弊。謂是教彼習禪那者。一切機鋒。盡不取耶。若機緣相合。一切棒喝。盡不用耶。世尊。昔在天宮。為諸天帝釋說法。又在道塲。為諸大菩薩。大阿羅漢。及他方菩薩。來聽法者。有時顯說。有時微說。有時喻說。有時無說。世尊。種種說法。為集諸佛法要。不知向上諸佛。亦有機鋒。為無機鋒。為有棒喝。為無棒喝。惟願詳說。不使生疑。可得聞乎。佛言。善男子。諸佛法要。我先曾說有種種方便。到功夫純熟。機緣相遇。一棒一喝。皆傳祖印。然諸眾生。習諸佛法。都緣機未純熟。所以棒喝皆是機鋒。若如來喻說微說。悉成妙諦。顯說。則直指人心。為眾生本體。三世諸佛。同一真如。此皆實談法要。有何機鋒。惟習禪定。無假言說。遇人來問。迎機開導。有迷有悟。悟者全超。一悟頓悟。迷者失參。一棒一喝。提醒覺路。雖喝雖棒。不是機鋒。如今學人。弄口頭禪。只益戲論。如來正眼法中。無此等事。是此

種人。皆為正法末世。汝等善護持修禪那者。勿令迷惑。失菩提性。

爾時淨法菩薩重白佛言。世尊。如來昔說法時。教諸眾生。惟淨其心。若人心淨。則佛土淨。又說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名號。決生淨土。世尊。若是心淨則佛土淨者。則淨心立地成佛。何必念佛求生淨土。若是淨土必須念佛。何以如來又說一切心淨。則佛土淨。世尊。惟願說此二種法門。無使學禪那人。與念佛眾生。致起疑惑。互相詆謗。礙修行路。佛言。善哉淨法。汝乃能為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大功德事。善男子。如來昔說法時。曾言如是兩種方便。然彼眾生。不解如來所說念佛之義。又不達如來所說心淨則佛土淨之旨。但執著文字。謂言念佛係我口念。不知念由心念。念念不雜。念念不斷。念念是佛。佛在汝心。汝心作佛。即自己色身。成就慧身。生淨上者。亦當如是。今眾生顛倒。口雖念佛。心不契佛。我與佛殊。淨土遠矣。至於惟心淨土。原教諸眾生。修習禪定。一心不亂。利欲塵勞。煩惱妄想。一切棄捐。靈臺方寸。空空洞洞。渾渾默默。湛寂無物。是名心淨。心清淨故。則我本來真佛道塲。不染不穢。如今眾生。修習禪定。人我妄想。憧擾於心。貢己卑人。好謏趨利。倚大勢豪。結好貴人。其坐禪始念。不覺不知。

流入俗網。從前苦行。皆作富貴根原。心則不淨。如何得佛土淨。故如來昔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善男子。若彼習禪定者。真能入佛知見。惟心淨土。佛知此人。決定成佛。彼念佛人。惟心念佛。決生淨土。二俱不然。菩提路遠。彼自失功德。勿謗如來。

復告淨法菩薩言。善男子。修禪那者。先要修持淨行。如來昔說華嚴。教諸眾生。因依如來所說種種淨行。不犯律儀。乃能有禪定。不修諸淨行。其心散亂。善男子。如來淨行。皆從心生。種種願力。不惟外相威儀。所謂諸願。非徒虛語。一言一動。常自惺惺。是名淨行。若彼末法眾生。雖持淨戒。心則不淨。即受戒律。率多故犯。撥無因果。往往自欺。因以欺人。初入律時。視為常格。不知一入律儀。即是佛子。自犯戒律。墮彼淨行。故禪那流弊。此為第一。不知我說罪福性空。惟悟乃空。如未了悟。業果宛然。如今豁達禪那。不解如來所說罪福性空之義。而言如來昔說。如其心然。罪福亦然。任所作為。全無所忌。一墮沉淪。永劫無出。善男子。皆由不修如來淨行。故有斯弊。若修諸禪定。不持淨行。決無是處。

爾時淨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共如來禪。有五種分別。世尊又說禪那狂解。

不入聖證。世尊同一禪那。何以有五種差別。既修禪那。何以又為狂解。不作聖證。世尊。惟願宣說。使夫世習禪那者。得入如來禪。不落邪見。誤佛種性。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為末世眾生習禪定者。能問如來第一義諦。善男子。如來所修禪定。惟有一種。無二無三。何況有五。為彼眾生。不悟圓明覺性。本妙明心。湛然瑩徹。不落一切知見。而彼修習禪那。不能悟佛本然第一義諦。而所修習樂著小法。不能直叅無上正宗。不覺遂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之別。命終魂生梵天。不得如來正覺。終落輪迴。而彼修禪那者。不知叅求本妙明心。圓明覺性。遂有禪那狂解。由其自誤所入。遂失正覺。若悟如來禪。如彼舟行。不左觸岸。不右觸岸。坦然中道。決成佛不謬。

淨意菩薩重白佛言。世尊。修習禪那。既有五種分別。而本妙明心。圓明覺性。各各具足。眾生與佛。皆無差別。則彼習禪那者。何緣方得本性清淨。不致染污。修如來禪。不入狂解。並不入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直證聖果。世尊。惟願明白開示除染之法。勿使在會聽者。致生迷悶。佛言。善男子。如來本妙明心。圓明覺性。本自清淨。無所染污。亦無除染之法。為彼眾生。汩於生滅。不知返求本妙明心。圓明覺性。自無量劫來。不曾染污。何待汝除。假使有染可除。則

不名本妙明心圓明覺性。善男子。本妙者。無所除故。圓明者。自然清淨故。如謂修習禪那。先除其染。是有法可學。無染無除。是無為法。善男子。譬彼四大海水。湛然澄清。本無波浪。忽受風吹。遂有滔天巨浪。焂爾風平浪止。復還清淨。善男子。謂是海水。有所作為。以除波浪。為無所作耶。

淨意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彼水本自澄清。實無所除。佛言。如是如是。眾生本妙明心圓明覺性。本則不染。亦如水性。而彼眾生。貪著世緣。不知捨離。不知此性圓明無染。一旦覺照。自見本性。自了本心。如風自止。水性如故。修禪那者。叅其旨趣。一悟不法中法。度一切厄。而成聖證。不由外索。不離自性。達如來禪。致證妙覺。不生疑障。是真最上乘。無與等。解脫法門。何致有狂解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種種區別。自斷佛圓覺心地。

爾時座中有一菩薩。名等不等觀。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快說如是種種禪那流弊。不識密義云何。使諸學人。不生輕忽。深入法藏。入諸三昧。不作游戲。佛言。善男子。我所說密義。究非密義。由我所說。修習禪定。密在汝邊。非我言諭。汝自了達。尚不可說。不可說者。即是密義。我非汝身。焉知汝密。

汝心非我。何知我密。二比不待。各自知密。一切禪定。為求密義。所可說者。是法非密。密不可說。斯謂之秘。如來喻說顯說。如標月指。認諦為密。如失月指。密不在指。密非顯喻。言以顯密。密不在言。無言斯秘。密不可說。真禪定者。通此密義。為人棒喝。無一不秘。若有人言。彼禪那人。莫不有說。究非密義。是義不然。惟彼狂禪。似密非密。似秘非秘。不知秘無非密。密無非秘。是為甚深第一義諦。今世習禪那者。至此地位。尤難尤難。故有種種流弊。是為正法末世。

復告等不等觀菩薩言。善男子。修禪那者。要行般若。此般若者。是摧煩惱利斧。捍禦魔軍慧劍。渡生死海法船。若習禪定。不修智慧。是自失般若。般若不修。則一切知見。皆是有為。有為法者。有生有滅。惟以智慧。觀察自己眾生。而不捨離。如母護子。暫時不棄。則我之知見。悉為正見。不落邪見。正知見者。實智慧是。善男子。世人不解如來所說度盡眾生之義。謂言眾生是如來度。不知自性眾生。無量無邊。要我智慧得度。既得度己。是由如來法中得度。故說如來度盡眾生。善男子。汝勿錯解。如來所說義。如來方便慈悲。固應度盡眾生。而人人自性眾生。還須自度。善男子。自性眾生者。由我無始劫來。種種無明煩惱。

皆是我自性眾生。此眾生有一未度。便不能成聖證。如來常說無眼耳鼻舌身意。此眼耳者。皆是我之眾生。若眼為色牽。耳為聲引。身為法觸。舌為味使。便為自性眾生。未曾得度。若此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識不礙。六入無滯。是為度盡自性眾生。方成菩提。故如來常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善男子。汝勿謂眾生與菩提。有所差別。眾生即是菩提。不是眾生之外。別有菩提。不悟。則六根六塵。皆為罣礙。悟即無一不是菩提。若捨色身之外。另覓菩提。棄絶煩惱。求菩提性。決無是處。若彼修禪那者。心無邪思。是度一意眾生。耳無邪聽。是度一耳眾生。眼無邪視。是度一眼眾生。善男子。汝勿謂如來今日所說。是教人棄絶外事。終日枯坐。無思無慮。若真正大禪定人。雖入煩惱。不為煩惱障蔽。是謂真能度盡眾生。若自性眾生。未度一二。如何得有聖證。善男子。皆由不修般若。不能通達如來所說義諦。取相執著。故有斯弊。

時座中有一菩薩。名曰法相。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是眾生皆屬自性。然則如來常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不虛語乎。世尊。若是眾生。皆為自性眾生。則現前眾生。又以何法度之。惟願如來無遮大悲。為我宣說。勿使末世習禪那者。只期自了。致生流弊。

佛言。善男子。如來方便所說。皆是真實了義。不誑語者。若諸眾生。修習禪那。有未度者。如來皆以方便而救度之。為言。汝善男子。修習禪定。先要識得自性眾生。以如是法。教誨一切。是即如來真實慈也。若彼眾生。聞如來所說。深信不疑。是即如來所度。究之彼人。實自得度。併無眾生如來度者。若是習禪定者。自性不度。而能度現前眾生。決無是處。故禪宗流弊。都緣自性眾生。尚未得度。故所說法。皆未究竟。眾生聞者。多起疑障。不能了悟。若如來所說。究竟了義大乘。不為虛也。善男子。如來說方便法門、世多不解、昔如來常說。淫怒癡性。即解脫性。而彼習禪定者。謂言如來曾說淫怒癡性。即解脫性。遂謂淫怒癡性。無礙佛性。以致種種無忌。失菩提性。如今學人。淫怒癡三心宛然。不知如來所說淫怒癡性。不必涉色。斯謂之淫。不必嗔恚。斯謂之怒。但如澄水。微有一波。不謂非浪。視之澄水。已失本來。若是禪定之人。畧懷恚意。怒性宛然。怒性一起。能滅聖境。礙修行路。其淫癡性。亦復如是。皆由不解如來所說第一義諦。彼淫怒癡性。即佛性中。起一浮漚。又如清泠雲中。霹靂起火。皆非所應。若此一流最為禪那重病。能悟自性。其弊永息。

佛告在會諸菩薩言。善男子。修禪那者。先要行我止觀助道之法。所謂止觀者。每於靜叅之時。心心叅究。探討本來圓明覺性。在於何處。若於極靜中。忽起一念。就要尋此一念。從何處起。於一念止時。又要尋此一念。從何處止。有起有止。畢竟是誰作主。有於初坐禪時。即能領取。但不知返觀自己本來覺性。一念起。一念止。起時不知何起。止時不知何止。一味枯寂。試問其起止。茫然無措。不為真修禪定。皆緣不知窮究本來故。如來為說止觀助道之法。善男子。止者。心不動搖。萬慮淨盡。觀者。返觀己身。直究根源。所起之念。從何處起。務要窮究到底。看他是何景象。若此一念是妄。即要斷絶。譬如捕賊。必要擒住。毌令縱佚。縱佚之者。妄相接續。若一見起處是妄。即便斷除。一念所生。真妄相依。妄除真現。修習禪那。不行止觀。決無是處。

復告諸菩薩。修禪那者。當依十事梵行。作意觀察。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以此十事觀察。如來昔曾宣說斯義。而彼習禪那者。貪著一切義句。究不能於十事。作意觀察。不能於身語意業。有所悟入。不離語言動作思想。亦不能於佛法僧戒。有所悟入。亦不知三寶皆無作相。仍執佛法僧戒。不知禪那清淨梵行。不可以佛求。不可以法求。

不可以僧求。不可以戒律中求。於此十事梵行。曾未觀察一事。梵行不習。得入禪定。決無是處。善男子。汝勿謂如來今日所說。實有梵行可修。若實有梵行修者。仍是貪著。如來所說梵行。不應貪著。教諸習禪定者。要假十事而為所緣。到彼悟己。誰為梵行。若彼渡海須用寶筏。到彼岸已。尚執前筏。是大迷人。故今日如來重宣此義。教諸習禪定者。依因十事。名為清淨梵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禪弊何生。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禪那流弊。斯為第一。

復告諸菩薩。修禪定者。當依如來圓覺二十五種清淨定輪。隨擇一輪。各安標記。建立道塲。隨根性利鈍。立定期限。下根百二十日。中根百日。上根八十日。心存正觀。此觀不得復習彼觀。一心不動。務期必得。若鈍根之人。未能成就。勤心懺悔。心垢既除。淨境現前。決定成就。今世習禪定者。於如來所說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名字尚不能識。所修禪定。亦不擇根性利鈍。各立期限。結制安禪。三根同一限期。其或上根。悟解超羣。安禪期內。或有透徹。其或中下。尚多茫昧。即便解制。從前所習。中道廢弛。有種醒悟學人。自知未透。存心靜觀。久久尚有悟處。若彼憎上慢人。尚未討定工夫。遂謂已得。不復將所習定輪。靜心叅究。又或有種鈍根。又不肯勤心懺悔。罪業不

除。塵障遮痼。即有知者。亦肯勤心懺悔。然執著名相。不能解我所說懺悔義。故前過未滅。後過復生。善男子。過由心懺。非名相故。輪由根別。不宜一視。各輪淨觀。雖由眾生根性利鈍。迨至成就。仍無分別。是為禪那初首方便。此輪不修。如何禪定。能修定輪。依三期限。弊何從生。不依根性。統定限期。捨此定輪。別尋禪定。弊不可言。

復告諸菩薩習禪定者。先要立定工程規則。便一心不亂。亦好稽察自己功夫。亦可免種種流弊。每朝打辦身心。屏息諸慮。入禪牀靜坐一晌。叅究自己一點靈明真性。於何處安立道塲。食後應接事務。或自誦經。向一切義句。仔細叅詳。亦增智慧。中夜且息一晌。復打辦精神。照前習靜。叅究純熟。我之靈明覺性。豁然通達。到此地位。勿生歡喜。若有一喜心。便有喜魔入其靈府。若功夫未熟。只宜照往日所立工程。綿遠行去。功勿厭倦。若一生厭倦。便有昏散兩魔。入其靈府。亦勿太急。若功夫太急。不惟後此工程難繼。便有勇魔入其靈府。礙修行路。如今世間習禪那者。皆無一定工程。以致種種心魔。惱亂是人。禪定要指。斯為第一。不依如來所說修行。便成流弊。於是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曰。禪那雖一種。方便有多門。依法頓漸修。皆以根性別。立限照定輪。工程勿

散亂。急緩一如法。羣魔不能入。是則禪定者。諸弊何由生。

向上一義。獨露正宗。諸佛法要總皆同。圓明覺性中。三乘圓通。禪那絶機鋒。

禪宗秘密修證了義集經卷下

爾時釋迦牟尼佛。分晰禪那種種修持法門。時座中有一菩薩。名曰法清。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習諸禪定。有如斯等種種修持。不知向上諸佛。有何等方便。惟願宣說。佛言。善男子。諸佛方便法門。皆以禪定而得解脫。不持禪定而得解脫。決無是處。若有人能持如來禪定者。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皆能成就如來功德。如來當以手摩其頭而言。汝善男子。能於如來法中。修行禪定。是為希有。如來當以袈裟而被覆之。當為如來之所授記。若有惡人。惱亂是習禪那者。我當命大菩薩。親為教授。安慰其人。告言。汝善男子。勿生退悔。我當教汝。三世諸佛。亦同擁護其人。決定成就聖果。不起禪座。立地成佛。復告

法清菩薩言。善男子。修禪定者。不於一法而生取捨。不於一法而生厭離。不貪著一法。亦不執一法惟於如。來所說種種方便。一意精進。不生疲倦。百歷工苦。至於參到功夫綿密。不提自提。不舉自舉。至此尤須加功精進。若此時懈怠。即不能於禪宗十分透徹。自己本元。只見得影響。不能親切。若於此時加功。則本元見到透徹。不落影響。本元既見得親切。一切浮塵影事。都無所有。換緣既盡。本元清淨。本元既淨。則不落禪弊。凡諸所說法。皆屬了當義諦。不落機鋒。故習禪定。先發肯心。肯為生死。用功精進。決意參悟。不安小成。不於二乘。決定大乘如來乘。如此用功。何慮不透。不拘老幼。不論男女。不論僧俗。但得真修行路。一心禪定。佛說是人。成佛不謬。 佛告法清菩薩言。善男子。修禪那者。要行普賢十種行願。能修此十種。則有禪定。此十種不修。如何能成聖果。今世習禪那者。未嘗不知此種行願。但取文字。朝夕工課。究不知如何敬禮。如何供養。如何稱讚。乃至如何迴向。只謂現前禮拜。便是禮敬。現前香花齋饍。便是供養。現前課畢。佛前稽首。謂之迴向。如斯等事。取向執著。迷惑不悟。善男子禮敬者。一心頂禮。無有厭倦。以我之心。頂禮自性如來。以禪悅法食。供養真性。以戒品香。徧事十方諸佛。是

名供養。善男子。請轉法輪者。即是我自性如來。登寶蓮華座。說向上第一義諦。不起於座。一日轉此妙法。千遍萬遍。百千萬億。不可算數。是謂之真轉法輪。又隨喜功德。是我自性真佛。每日應事接物。無有不是喜捨慈悲。每舉一事。謀一念。皆是歡喜利人濟物。是謂之真隨喜功德也。又恆順眾生者。非只是眼前眾生。我皆恆順。蓋此眾生。與我俱生。我若違他。便是拂了他的本性。要久遠不違。方是真能恆順。以此十種。說不能窮。依義尋思。反求於己。如是禮敬。乃至如是迴向。不出自性。成就十種行願。我所修習。乃至於歷劫諸佛如來。皆同此普賢之行。今人不能從自性中求。但取著文字。謂言如來法中。只是教人讀誦。則雖終日喃喃。究於普賢行願。遠矣遠矣。善男子。又普皆迴向者。世多不解。迴者。迴光覺照。向者。向真如地。又迴者。迴其幻妄。向者。向涅槃城。以前十種。皆由中求。勿向外覓。自性行願不修。不名真正禪那。末法眾生。此弊尤多。最為禪病。為可憐憫。

爾時佛說種種法要。座中諸大菩薩皆齊聲唱言。世尊。未曾有也。世尊。既是禪定有種種方便。何以眾生修習禪定。又至生諸流弊。皆緣錯尋文義。遂致不能深達禪門宗旨。世尊。彼諸眾生。行如來禪。為是誦持

甚深經典。後習禪定。為是先習禪定。後誦持甚深經典。為是一面習定。一面誦持。方使習禪定者。通達宗旨。不落流弊。佛言。善男子。末世眾生。貪著文字。不知一切甚深經典。皆為方便。若彼上根。或於誦持如來所說一句一偈。皆能識自本心。即彼誦持。亦得禪定。又或利根之士。一入修禪法門。即能大定。不用誦持甚深經典。自能了達。謂之無學比邱。或於經典有所悟入。因靜究禪定。方能大悟。或不明經典。要人指說。始解禪定。是謂有學比邱。若不明禪理。只解誦持。雖不名禪那。然誦持久遠。心專意一。漸漸有悟入處。是人雖非大定。然而已作禪定因緣。若有眾生。既不習禪。又不專心誦持甚深經典。雖染衣出家。不名佛子。

佛復告諸菩薩言。善男子。如來所說禪定。先辨功夫邪正。正修行者。只究自己本性。不假一毫作用。若不究本來。只解作用。則不能於本性參透。便為未了本性。本性不了。則不能成聖證。不知修禪。皆為欲明本性。若不參究本性。便只以作用為事。不名禪定。善男子。作用二字。最為害事。有為法中。可說有作用。禪定是無為法。不講作用。若彼習禪那者。為作用所使。是名為不正法。不能於如來所說。究竟參究。至有種種禪弊。

爾時定自在王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常說菩薩修行。有六種方便。而禪那一種。有諸流弊。然則其餘五者。皆無弊耶。亦是禪那一種法門。可該五種修持。世尊。惟願宣說六種了義。勿使末世習禪那者。致生迷惑。佛言。善男子。如來所說六種修持方便。無非為習禪定者。說此六種。若修禪那。不行持戒。則心散亂。不入律儀。然或名心不捨。好諛喜佞。是佈施一種。最為禪那緊要。若是始勤終惰。不肯加功。是非精進。故此一種方便。正習禪定者。鞭策自己。然而雖修禪定。若不用智慧。則邪正不分。認賊作子。畢生工苦。俱歸差誤。三世諸佛依此修持。歷代祖印。喻之為母。惟一智慧能生菩薩。若是所修禪定。有諸惡人。故相觸惱。若不能忍辱。則亦失功德利。故菩薩修行。雖是六種方便。其實皆為習禪那者。微細分別。勿令錯誤。若習禪定。不兼習六種。則不能成聖證。末法眾生。取相分別。不知六種第一義諦。貪著有為。致流禪弊。

復告定自在菩薩言。善男子。習禪定者。原為參求本來自性。此本來自性。是眾生個個分中所有。因其不能識得。要假禪那修習。今世習禪那者。不知參求自性。多言我因事故。不得自在。不知本性原來自在。任諸百事叢雜。不能擾亂。其本元自在。無有動得些

子。彼諸習禪定者。必欲棄絕人事。坐則有定。不坐則不定。如是互相稱說。師誤其弟。教令靜坐。弟承師授。亦以靜坐為事。見有應接事務。便生譏誚。不知本心不亂。何妨應接。若本性不明。終日宴坐。謂之禪定。如來不許。善男子如來每見末世眾生。參學禪定。初發心時,頗知警策。期修禪定。漸漸習染世緣。不自知非。反言我欲清靜。無奈諸務擾我。眾生聽者。不知如來出世間法。不離世間。遂謂如來佛事。必要棄絕人道。不知參禪了道。原為生死。世間正法。何礙性靈。惟除非法。斯不可耳。如今世禪那。此弊甚多。致誤後學。皆由此種。能悟自在本性。其弊斯絕。佛告信善菩薩言。善男子。修禪那者。因依如來所說種種善法修持。如不能修種種善法。則智慧不生。不能了達禪定宗旨。惟修習種種善法。以自降伏其心。有一不善。急須伏之。不令增長。失功德利。若人修習禪定。不行善法。則惡業增長。性法不明。凡所舉止。動成罪過。如彼荑稗。最能害苗。妄希嘉禾。決無是處。故知善法為禪那第一切要方便。善法不一。不能行者。是為亂道。非我佛子。善男子。善法者。皆我本性中有。是為善法。若一念起處非善。便是非法。如來每見末世眾生。修禪那者。不行善法。致有魔障。非魔能障。因彼禪那自障本性。是以魔障。譬

人欲見其日。自用兩手遮護其面。欲見日輪。必不可見。修習禪定。不行善法。與此蒙面之人。同一迷惑。自斷佛種性。無可哀救。

復告信善菩薩言。善男子。修禪定者。每有不能透徹宗旨。非其本性與人不同。都緣自己障蔽。如我喻說顯說。種種妙諦。本無一語不是最上第一義諦。自起障礙。如來教說修習禪那。要假種種善法。乃入律儀。善法不生。惡法不滅。自性法要。全不理料。終日嬉蕩。既非釋子。既不嬉戲。若不於善法。究竟極處。則一切法。皆是虛妄。虛妄相因。便有流轉三塗。輪迴六趣。故如來常教諸比邱。制心一處。則無事不辦。善男子。心本無住。如何制伏。汝勿謂如來今日教人強制其心。善男子。心相體空。不可強制。強制其心。是為外道。如來所說制心一處。教彼習禪那者。澄心參究。不染世緣。即有應接。事過即掃。不應留滯。留滯之者。自生罣礙。禪定之人。修習善法。亦復如是。是不可留滯。一有所滯。是則貪著。如來常說。一切善法即非善法。因對惡法。說有善法。若彼大雲。須藉風除。雲淨天朗。風性何在。彼善法人。亦復如是。見性透徹。善且多名。法於何有。若彼末法眾生。修習禪定。能行善法。亦不執善法。自然到究竟地。諸弊不生。

爾時光圓自在菩薩。即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憶我往昔劫中。初習儒業。教我格物致知。彼時只謂現前百物。在於能格。後棄科第。入山修道。教我九還七返。我嘗思惟。三教雖一。用功各別。我因揣量。佛所說法。雖種種方便。然其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一超直入。不作種種方便。有似誠意。以儒校釋。不言格致。是義云何。世尊。惟願宣說斯義。使諸習禪定者。有所決擇。佛言。善男子。如來法門。以知為先。教諸習禪那者。返觀自心。參尋本來覺性。本性一悟。萬法皆空。善男子。此本性者。即儒物是。參究諦審。即儒格是。本元一透。五蘊皆空。即儒物格知至者是。善男子。如來常說。度盡眾生。方成聖證。善男子。本性無相無名。不可言喻。寄在眼耳鼻舌身意,釋謂眾生。儒謂之物。然儒釋教分。心性則一。若究論功夫。釋為直捷。然將釋擬儒。將儒例釋。是義不然。但習禪定。參究本來。本來未了。不可放下。若種種較量。亦是妄想執著。末世眾生。多有此種顛倒。不知如來所說禪定。但究根本。不尋枝葉。若但執名相。分別取捨。儒則非儒。道亦非道。釋亦非釋。洞見本元。豁然超脫。方名真正禪那。

爾時定慧王菩薩。即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我憶往昔劫中。一十七世為士大夫。修行種種功行。至成聖

證。世尊。若諸末世眾生。習禪定者。行我所行功德。世人聖證。應與我不異。佛言。善男子。如來法中。固是無為。然亦不盡無為。不住有為。若行諸功德而貪求福報。是名有為。若修諸功德。而善行種種方便。利益眾生。心不取相。是名不住有為。不盡無為。又善男子。行種種方便。皆從正念。不生一妄。善男子。汝謂一十七世。多行功德。致成聖果。善男子。若諸眾生。身為宰官。盡忠於君。恤愛百姓。遇諸艱難。寵辱利害。皆不能動其心。常樂佛法。不貪戀爵位。此大定菩薩。現宰官身而為說法。若諸眾生。雖為白衣。不染世緣。雖有妻子。常修禪定。是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若有女人。厭棄女身。一心淨觀。求離女身。久久心專。求女人相了不可得。一心禪寂。是現婦女身而為說法。若有童男童女。不壞本真。自幼便好清靜自居。祈求解脫。或樂獨處閒靜。是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善男子。如來禪定。人人可修。然不修種種功德。欲其成就。譬彼昏夜遠行。不執光炬。中路失足。不可救治。種種禪弊。說不可盡。以斯義推其功德力。亦復不少。

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與諸大菩薩說法時。有菩薩。名曰香光莊嚴。從香嚴國。遙見世尊在耆闍崛山。與諸大菩薩。大弟子等。宣說法要。即從彼香嚴國。持

種種香華。來詣耆闍崛山。而禮世尊。所謂芬陀利華。曼殊沙華。優曇缽華。以如是等。種種香華。而散佛上。歎言。世尊。未曾有也。乃為末世習禪那者。說此決定正宗法門。我從昔來。未曾得聞如是明白切要章句。若後末世人之習禪那者。得此微妙切要大乘經典。受持讀誦。是人即得禪那大定。不致種種流弊否。佛言。善男子。汝勿謂如來今日所說。習禪那者。彼諸眾生。但得如來一句一偈。依義修行。決定超悟。何況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如說修行。善男子。是人能於我切要禪那法中修習。實為難得。若有人能首得之者。當以種種香華而供養之。與汝今日供養如來。是彼供養功德。與爾所供養功德。無有異也。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者。如來所說甚深經典。受持讀誦。於諸供養不可等倫。爾時香光莊嚴菩薩。聞是語已。稽首世尊足下而言。釋迦牟尼佛。乃為末世。說此世間希有難信之法。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言已。忽然不見。還到彼國。

爾時淨明菩薩。重白佛言。世尊。彼眾生受持如來所說經典。既獲種種福德。其有眾生。受持讀誦甚深經典。而所獲報。復有災障。世尊。同一持誦。而罪福各不相類。為是前生。為是今生。世尊。若彼前生。則彼正信。自當滅一切罪。增一切福。若是今生。則

彼既信如來所說法。何因又有諸惡業。而獲罪福。各各互異。世尊。惟願宣說。勿使學菩提者。起諸疑惑。生退悔心。致成謗佛謗法。佛言。善男子。如來所說經典。皆為度一切眾生。如彼石蜜。中邊俱甜。無諸苦惱。但彼眾生。根器不同。假使劫習深重。業障不能一時解脫。但發正信。回向佛道。則是人前生罪業。即為消滅。久久功行純熟。則罪滅福生。如磨塵鏡。垢盡明現。復還本體。罪深之人。亦復如是。假使不發正信。雖讀佛經。中懷疑惑。彼前生垢重。則垢自不除。假令垢輕。還增今垢。垢積日深。果報不爽。不因口頭誦持。便獲大果。善男子。如來常說。持我大乘經典功德。勝七寶佈施。並勝歷劫以身命佈施。正以我所說法。為渡生死寶筏。其實在行。而彼眾生。迷失夙因。雖徒口誦。亦復何益。妄冀大果。說前說後。不知悔悟。良可歎惜。

爾時復有菩薩。名法眼正藏。即從座起。常跪佛前。而白佛言。世尊。佛說大乘經典。我從昔來。見佛於祇樹園中。為四眾說一切佛法。未曾聞有如是明白詳要。不獨彼大菩薩。信為詮諦。即彼下根之士。一聞佛言。悉能解其義趣。世尊。未審彼鈍根者。何因有解。為是本有。為是佛化所致。佛言。人心靈圓覺性。不遺下根。不增上根。下根之士。氣質昏濁。而覺性

原無昏濁。譬之日月光體本有。為有雲障。掩其光體。性昏濁者亦復如是。一聞佛語。即生解悟。如彼雲障。忽被風吹。依舊復還光體。障蔽何在。故知不悟佛法。則下根鈍者。只是凡夫。一悟佛法。即彼跟性鈍者。亦成菩提。故如來常說。根有三種。佛性無二。又如四大海水。各一其方。而此水性。周流運行。實則一源。汝今謂彼下根。何因有鈍。鈍因氣質。何因有解。解因本性。即如一物。尚有靈性。何況下根之人。佛性寧有差別。

法眼菩薩重白佛言。世尊。說一切甚深經典。彼諸眾生。受持讀誦。是人即解如來所說義不。佛言。如來所說修多羅經。皆為度一切眾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於如來甚深第一義諦。悉皆通達。佛說是人。即佛長子。佛印是人。決定成佛。若於如來所說經。受持讀誦。而於甚深第一義諦。不能通達。佛說是人。落文字障。故如來誦持法門。有六種功德。而以解義為人演說。如說修行。為第一功德。千萬億分。無與等者。真功德中功德也。汝等當為眾生。以斯義諦。救度眾生。毋使偏執文字。為如來究竟。善男子。如來所說經。如彼迷失途人。如來為諸導師。方便指點。彼迷途人。聞即前走。無所疑惑。不生厭

倦。佛知是人。歸於正道。彼誦經者。亦復如是。假使不解義。演說修行。自迷猶可。迷人更甚。

佛復告光圓自在。及定慧菩薩言。善男子。如來所說禪那切要法門。皆為後世習禪定者。杜絶流弊。譬如良藥能愈諸疾。有人能服。無不瘥者。善男子。末世眾生。多諸疑障。謂言如來昔在。說法四十九年。其應度者。皆已得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如今涅槃既久。又有何法可說。生不信心。致起謗讟。失自正修行路。善男子。如來法身。常住不滅。若謂如來昔住涅槃。無可說法。是為斷滅戲論。不知如來清淨法身。常在說法。若謂今日無可言說。佛知是人。不能於我法中。究竟叅透。善男子。如來法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何以故。身心如幻不可得故。是法寂滅。常住法故。善男子。汝當教諸習禪那者。勿令生疑。致成退悔。善男子。習禪定者。先要斷疑。若懷疑不信。則失功德利。如來法身。譬彼朗日。幽闇之處。無不照者。惟除闇室之人。不能見耳。彼疑障不除。亦復如是。於是世尊。欲明斯義於大眾前。舉兠羅兩手。作一圓相。普告大眾。習禪定者。要識此圓相。此中不透。正好藉禪那。極力叅究。若機緣純熟。徹底了達。竝我所舉圓相。亦屬渣滓。竝此渣滓無有。又有何圓相可見。不知此者。妄起生死。妄

有流轉。悟解之者。即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於是光圓自在菩薩。與定慧菩薩。即起於座。重復整禮。瞻仰世尊。異口同聲。而作偈曰。大雄無等倫。第一之導師。為末世眾生。開示禪那門。說種種方便。應如是修習。譬彼中天日。能破諸幽闇。如甘露法雨。普滋諸羣萌。眾生懷疑慮。不能信是法。佛為顯密義。我法無生死。於圓相中現。是亦不可取。了達無相義。則能信是經。後世修禪定。惟求了此義。是故應稽首。供養如來前。諸天咸諦聽。無不敬信者。

爾時二菩薩說是偈已。佛復告二菩薩言。善男子。如來所說種種禪那修習法門。皆已究竟。其種種機鋒。皆已分辨。汝等當依如來所說。於爾所國土之中。廣為宣揚。提奬末世習禪那者。務令行我所說。方便開導。善男子。如來所說一切法門。不離方便。於是二菩薩。齊聲唱言。世尊。我等當依如來所說。廣為宣布。教諸習禪那者。悟第一義。不落機鋒。於是會中觀自在等諸大菩薩。及阿難等大阿羅漢。亦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廣為流布。諸天帝釋。及護國四天王等。亦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得是禪那。決定甚深經典。受持讀誦。靜心叅究。習禪定者。我當擁護其人。勿令惡魔得其便者。於是大力鬼王。鳩槃荼等。亦於佛前而作頌曰。希有佛陀耶。希有達摩耶。希有

僧伽耶。世尊。乃為末世眾生習禪那者。說是了義正宗。我今亦當擁護習禪那人。令諸惡鬼。無能惱害。佛言。善男子。汝能護持正法。佛助爾喜。佛復告阿難。汝好持佛語。往詣震旦國中。廣為流布。阿難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已受持佛所說法。世尊。是經當何名字。佛言。是經名禪宗正指。亦名諸佛秘密修證。亦名一切義句集成。汝當流布。勿令斷絶。佛說是語巳。於是阿難。即同震旦國土。光圓自在菩薩。及證果定慧王菩薩。咸遵佛旨。即降神於震旦國中。翼軫分野。光圓自在菩薩涵三道塲。宣說於是法要。爾時靈鷲山。隨來聽法。諸大菩薩。大阿羅漢。并諸天帝釋。四眾八部。在會弟子。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觀音總讚

如來秘密。不可言傳。光圓啟請洩真禪。幾度往靈山。阿難宣言。字字度人天。

觀世音菩薩經後留偈

一乘妙法是真宗。如來宣說妙無窮。三三行滿何須取。如如功圓莫問崇。

空色兩忘誰是我。有無雙遣不立功。明心見性還歸一。取相執著屬朦朧。

末世禪那迷正道。徒多流弊弄機鋒。光圓永命生慈憫。屢詣靈山叩正宗。

如來降勑宣秘密。特來東土度羣蒙。仙宮演出無生訣。釋道源流理皆同。

頓悟法王不二法。脫然超出三界中。宣畢觀音親校正。眾生頂禮法王容。

甘露自然心地潤。菩提果證荷禪宗。

阿難尊者開演語錄六則

善哉善哉。我佛如來。為眾生迷惑。不明本性。妄稱聖果。種種流弊。今特法音宣布。丕正宗門。永示末法津梁。後學寶筏。善男子。今日各清爾心。各澄爾慮。勿起疑惑。勿起執著。勿起妄念。要生欣悅。要

生正信。要生思慕。要生恭敬。要生奉行心。不可心然而又不然。不可口信而又不信。自斷佛種性。善男子。我佛如來方便法門。要詳則海河之廣大。不能得其涯岸。要簡則一句一偈。包羅天地。義蘊無窮。即有言說。不著文字。善男子。吾先告知。佛旨如是。故今開演如是。汝諸眾生。不要心疑。心疑則有疑魔。入其靈府。失自修行路。

吾奉佛旨。宣揚法化。不是平常。一字差訛。便失宗旨。言言妙諦。字字甘露。不似世俗文字不足關係。子輩但一心念佛。不雜一切俗務。心無所擾。則氣自靜。氣靜則神自清。神清則耳無邪聽。目無邪視。心口如一。則手口心身混合。大定之後。我之神。御子之神。我之氣。御子之氣。忘我為汝。忘汝為我。是二是一。是一是二。不此相。不彼相。不可以形聲見。不可以色身求。如此渾渾淪淪。自然合體。運動隨心。靈機不滯矣。汝等靜息。觀自己本來一點真性。務要認得大白牛耕田是如何。每夕如此行持。如在大蘭若坐七相似。不過一七期內。心性自能領悟。即不看經。而無一時不誦。口不誦佛。而心無一時不佛矣。今夕行。今夕有益。明夕行。明夕有益。

吾佛法法可以悟道。不執一法。亦不離一法。古佛傳心。只一句一偈。一句之中。包涵萬法。一偈之內。蘊藏世界。三世諸佛。依此修證。善男子。從來坐禪。必叅公案。公案叅來。只名了得一則公案。而於自己一點。要究竟明白。不離叅禪。不執叅禪。不離於坐。不執於坐。且道今日我來開演。為是我書。為是汝等眾生手書。若汝手書。汝手即應自書。何故藉此一株朽木。若我自書。如何我不親現色身手書。而又假汝眾生手共扶持。乃能書。何以言的又是佛法。汝心尚不能透。何因能書。汝試諦審諦審。汝二侍者。非一身體。非心口同。何以兩人兩手。共書一字。我之色身。究何所在。為在於空為在汝身。若在空者。空非有禮。何汝二人能書。若在汝身。在此一身。不能兼兩。若為在兩。則為偏體。汝試細叅細叅。我之法身。同汝慧性。今汝二人并一朽木。則如汝之四大和合。幻緣所成。能動能書。非汝手動。非彼木動。由我神運。吾神氣一去。木不能動手亦不書。譬汝四大一壞。汝之真性。究歸於空。汝試靜叅。汝此四大一壞。汝在何處安身立命。汝試思此木一不動。我在何處。為在靈山。為在壇內。若在壇者。則我一色宛然。若在靈山。緣何汝二人手一扶即至。汝試叅究。若這裏叅

得透。方是佛門弟子。如來手摩其頂。親為如來之所授記。咦。夢裏說江山。醒時無一物。且道未夢未醒時。作麼生道。

善哉善哉。吾奉佛旨演經。有大利益。不為泛泛。奈眾生迷惑。不明禪理。妄生譏訕。吾今再問汝等。昔如來靈山說法四十九年。於今滅後二千餘年。今日何以尚在說法。謂佛現已涅槃。謂佛涅槃。現今說法。內中有叅得透的。只一句法。不須饒舌。

善哉善哉。汝諸眾生。阿難今日代宣佛法。為是有法。為是無法。若有法者。如來又說無法可說。若是無法。我今日宣的。又是甚麼。汝試道來。超悟的。一言透徹。如爐中點雪。渣滓盡無。我再問你。我在說法。正值天雪。這雪還是空中結成。還是本來是雪。若是本來。何以平時不見下雪。若是空中結成。何以空中又能結雪。這六花是一一雕琢成的。還是自結成的。若是雕琢。空中又是誰人雕琢。若是自結成的。何以一點雨水。偏能結出六花。汝等內中有叅悟的。今日同在一會聽法。汝試明白道來。須是一言一語。直捷

了當。不要落了理障。咦。這裏機關識不透。大象森羅有意無。良久復云。我且問汝。汝聽法。是汝耳聽。汝心聽。若耳聽者。不謀於心。汝心非外。何以心知。若心聽者。閉汝兩耳。汝應不聞。所說何法。汝之聞性。如何得知。汝試明白道來。良久云。聽不由耳。說不由口。木人戴帽。

善哉善哉。眾生碌碌於生前。業報明明於身後。同在三界之中。誰是聰明了達的。肯為生死大事。猛地修省。放得下。看得破。不為富貴桎梏。不為愛慾枷鎖。做世間人。行出世間事。直究心性源頭。絶不沾泥帶水。我今日便提攜他。同上靈山。親見如來。汝眾生要見靈山大道塲麼。去時費盡心力。不能得見。咦。十千萬里路途遙。不出門庭三五步。見麼。良久云。咦。要走不須足。要見不用眼。會麼。復云。靈山不遠。合目即見。又云。且道汝目是誰開合。咦。花開花卸花誰主。囑咐東君好看花。

禪宗正旨終

相关推荐